男女主角分别是冯蕴裴獗的现代都市小说《文章全文女俘》,由网络作家“姒锦”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姒锦”创作的《女俘》小说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城破那天,冯蕴被父亲当成战利品献给了敌军将领。人人都惋惜她即将为俘,堕入火坑。她却将出城的小驴车遮得严严实实,不敢让人看出心中窃喜……年幼时,她行事古怪,语出惊人,曾因说中一场全军覆没的战争,差点被宗族当鬼邪烧死。长成后,她姝色无双,许州八郡无出其右,却被夫家拒娶。生逢乱世,礼崩乐坏,一个女俘何去何从?“不求良人白头到老,但求此生横行霸道。”上辈子冯蕴总被别人渣,这辈子她要先下手为强......
《文章全文女俘》精彩片段
冯蕴去了信,果然没有等来裴獗的回音。
阿楼有点为主子愤愤不平。
他差人去打探过,是覃大金带兵运的粮,就在冯敬廷焚毁的府库下方,隔着层层石板有一个更大的隐藏粮仓,不知道淳于焰是怎么做到的,给过前任太守多少油水,才能把府库下方变成自己的私家库房。
二十万石粮,那是天大的功劳……
女郎还以将军名义派粥,帮将军挣回名声。
在阿楼看来,将军应当给女郎重赏……
怎可当作无事发生呢?
而冯蕴若无其事,也不生气,照常捯饬冯家的铺子,督促邢丙训练梅令部曲,以及以大将军的名义派粥——
阿楼不知道花月涧的事,时不时要埋怨几句。
冯蕴只是笑话他,不要看眼前得失,要看长远。
阿楼看不长远,但他愿意听女郎的话。
做大管事不很容易,阿楼识字不多,以前也不怎么会算账,于是什么都得从头来学。
好在,女郎特地聘来个管事先生,从做账到管家,桩桩件件地教他。
以前阿楼从未想过,管个家而已,居然有这么多学问,更是没有想到自己长这么大了,还要从头学识字,学算学……
不仅他要学,府里其他人也被拉来听。
而且女郎不藏私,使了先生好处,不论是部曲家里的孩子,还是仆妇杂役家里的孩子,不分男女,一律可以免束脩听先生授课……
这天大的好事,以前谁敢想?
识字那是世家贵族的特权,贫民子弟竟然也可以学识字,学算学?
阿楼睡着了都能笑醒。
他私下里问过女郎,请来的先生什么都懂,女郎为何不请先生管家,却花时间打磨他这个二愣子?
女郎只笑:因为你是阿楼,其他人不是。
女郎的想法,阿楼是理不清的。但他猜测,可能是那天出城乞降,府里其他人都不愿为女郎驾车,他很害怕,还是站了出来。
但女郎不知道,他是被人推出去的……
这是阿楼天大的秘密,不敢说给任何人听,只暗地里拼命去学,做好管家,为女郎分忧。
这些日子,府里的变化很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谁敢想?柔柔弱弱的一个女郎,当真把这么大的摊子给管起来了,规矩也都立起来了,井井有条。
女郎定下的规矩,与别家都不太一样。
吃饭、睡觉、工食,乃至府里的和个人的卫生,都有严格要求,且赏罚分明,不论私情,只按规章办事。
女郎很温和,没有架子,但谁坏了规矩,真要饿饭。
一来二去,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梅林部曲就不说了,那是女郎的私兵,个个忠诚于女郎,都舍得为女郎豁出命去。仆女仆妇和府中杂役,腿脚也勤快,都争着表现,想得女郎的奖赏,哪怕女郎口头说一句好,都能让他们快活好久……
也是的。
这样的世道,常有人饿死,可他们关起门来吃的都是什么?
不仅粟米麦饭管饱,还吃了两次大肉,大馒头,肉汁汤,油盐都是有的,想想都流口水……
因此,女郎说的话,阿楼都听。
没想到,他很快就见识到了女郎说的“远见”是什么。
初十这天晌午,好消息来了。
“大将军派佐官来安渡郡宣事,百姓一律到府门外听宣。”
沉寂多日的安渡城,就这样热闹起来。
安渡城近来无序,百姓也盼着石头落地,当即成群结队地过来。
来的佐官叫贺洽,出自晋朝八大世家之一的广平贺氏。他原是裴獗身边的功曹参军,蓄着一撮小胡子,约莫四十来岁,看上去温和又精悍。
贺洽的车马停在府门,人站在门前槐树下的石台上。
武将掌庶务,比文臣利落。
贺洽对着里三层外三层的百姓,大着嗓门就吆喝。
“本官姓贺,暂代太守事,掌安渡郡政务,庇护治下百姓。”
将军府派粥几天,百姓对北雍军没有先前那么怕,但也并不拥戴,在他们看来,北雍军毁了他们安宁的生活,骨子里是有怨恨的。
贺洽笑眯眯的,对着一张张冷漠的脸。
“明日会有施政文书下来,今日先给大家透点风声。”
“其一、凡身处安渡的郡民,无论户籍何处,均可申请立户。”
百姓鸦雀无声,却又腹诽不止。
饭都吃不起了,户籍是齐还是晋,又有什么关系?反正皇帝三天两头换人坐,吃不吃得饱饭才是正经。
贺洽又道:“其二、十日内恢复营生的商户,免税五年。”
以前齐太守执政,课税并不轻松。
可战打成这样,如何恢复营生?恢复营生又能安稳几日?
人群里议论纷纷。
贺洽捋着小胡子眯眼而笑。
“其三,诸位都要听好了——”
人群顿时安静下来。
贺洽满意地清了清嗓子,“大将军体恤民情,已上呈陛下,将安渡郡内无主土地分给无田、少田的民户。以户员均量,使土不旷怠,民有地耕。男丁十五岁以上者,一人受田二十亩,妇人十亩。妇人当户主的女户,课税减半。”
贺功曹在说什么?
分田,均分?
人群面面相觑,不敢相信。
“诸位,诸位!即日起,请抓紧到将军府立户。这次均分的露田、桑田,无主之地,先来者先选。”
“但有一条,有主的土地,主人在藉的,暂不作变动。具体的政令,明日会张贴在各县、镇、街、村的布告牌上……”
“识字的民众,请代为宣讲,不识字的,多多询问!”
贺洽在石台上叉着腰,说了约莫有两刻钟。
百姓越聚越多,将街道都堵塞了。
响午,将军府里照常抬了粥桶出来,这时人群没有完全散去,不时有人来领粥,顺便打听情况。
影壁前、石鼓边、树台下,围着好几个圈子,人山人海。
冯蕴没有去凑热闹,大半天都坐在长门院看书。
外头的消息都是阿楼说给她的。
“大将军是个好人!真是个大好人,以前我很是误解他……”
阿楼口沫横飞说着大将军即将颁布的战时政令,一脸崇拜。
“无田、少田的人去找功曹立户,就可以分到田地。哪怕不是安渡郡的人,只要今后在安渡讨生活,也可在安渡郡安家落户。”
“让耕者有其田,女郎女郎,你可听见了?大将军是救世之人呐。”
冯蕴没什么反应。
她没告诉阿楼这是自己的建议。
更没有告诉阿楼,她为什么笃定裴獗会同意。
因为均田政策,就是上辈子的裴獗颁布的政令。
于她而言,只是用裴獗的骨头熬汤喂给裴獗喝下而已。
带兵打仗,要紧的是粮食。裴獗抢夺万宁安渡等郡县,正是因为这一带的良田沃土,一旦收入囊中,就是晋国的大粮仓。
这也是为什么万宁郡和安渡郡一丢,齐国的反应会这么大,齐帝也不得不在冯敬尧带着文武大臣三番五次地催请后,起用他一直忌惮的竟陵王萧呈……
裴獗不是只会嗜杀的蛮夫,他懂得安渡郡的重要性,也明白“民穷不可久刮”的道理,该养民生的时候,他是懂得治理的。
所以,裴獗才是第一个主张均地于民的人。
但前世这个政令下达,遇到了不少现实的问题。
于是,冯蕴巧妙地“借用”裴獗的观点,再补充施政的困难,以及解决的办法,再纠正一些在后来才发现的错误,就写出了几个万言书……
她心知,一定会说到裴獗的心坎里。
但她不知道,当裴獗发现有人如此契合他的所思所想时,是会惊喜,还是会感到惊恐……
冯蕴问阿楼:“贺功曹现在何处?”
阿楼道:“在政事堂。”
大将军府的前身是郡太守府,有办政务的正堂,有胥吏房。除去冯蕴住的后宅外,东西两侧都有属吏的住处。
贺洽来了,安渡很快会恢复秩序,很多事情不需要冯蕴再操心。可冯蕴没有做成属吏,心里就像堵了个筛子,高兴不起来。
幸好,裴獗的政令里有一条。
“有主的土地暂不变更。”
那就是说,冯家以前在安渡郡置办的田地庄子,仍是她的。
许州冯氏是个大族,与别的世家大户一样占山封水,田地多不胜数。
其中,幺房的冯敬廷最不争气,但在安渡郡的田产也有上百顷之多。冯家有熟地、水田、桑地,还有一大片荒山和五个果园。
以前的田庄上,家奴、佃客和部曲都有数百人,但战事一起人就散了,只留下个空架子……
冯蕴盘算着,隐隐有点兴奋。
按新政,她可以申请立一个女户,从此税赋减半,彻底脱离许州冯氏,自己做自己的家主。
次日大早,冯蕴领着阿楼和两个仆女,兴冲冲去了政事堂。
贺洽正跟几个属吏在说话,看到冯蕴过来,立马上前揖礼,很是客气有礼。
然后,又当场给了冯蕴一个晴天霹雳。
“女郎不能立户。”
冯蕴看着他桌案上墨迹未干的文书,轻轻一笑。
“贺功曹这是何意?旁人可以,我不可以?大将军的新政,到我这里就变卦了?”
“非也,非也。”
贺洽捋着小胡子摇头,慢条斯理地笑。
“有主土地是女郎的私产,我即刻就可以为女郎新办地契。但是,女郎不可以单独立户。”
冯蕴看他没有刻意刁难的意思,有些糊涂了。
“功曹的话,我不太懂……”
贺洽拱手道:“女郎是大将军的姬妾,户随夫主,怎可再立一个女户?”
冯蕴:……
贺功曹让雷劈中了吗?
裴獗怎么就成她的夫主了?
天气炎热,冯蕴没回将军府,带着一群仆从部曲住在长门庄里。
韩阿婆看她胃口不好,想方设法给她弄些鲜货来吃,附近的村子都让她走遍了,东家换一把青蔬,西家换两根玉米,一日三餐,也是变着花样地做。
可冯蕴还是肉眼可见地瘦了。
每天起床,哈欠连天,好像欠了许多瞌睡,脾气也坏了些。
就连鳌崽那小东西,也蔫头耷脑的,好像夜里没有睡觉似的,白天就找个凉爽的地方窝起来……
“以前鳌崽夜里常出去的,近来也不出去了。”
韩阿婆觉得这一人一猫很是不对,又伸手去摸冯蕴的额头,
“不是病了吧?”
冯蕴摇头,“暑气重。”
又瞥一眼睡得香的鳌崽,“崽也是,累的。让它睡吧。”
韩阿婆噢一声,“那老仆给崽换点好吃的去。”
她出去,看到佩儿和环儿两个丫头又在往净房抬水,眉头都蹙紧了。
十二娘饭不爱吃,觉睡不好,沐浴倒是比平常次数多了些?
“立秋都过了,怎会热得吃不下饭?”
檐下,两个仆女在洒扫,说话。
院子里,又有花溪村的村民拿东西来换驱蚊的香片。
那是冯蕴前阵子拿了方子将阿楼去石观县配的,说是加了松香、艾蒿、硫磺还有砒霜等物,药材本身就很贵了,但女郎交代了,只要是村里的人来换,一把青菜也好,一个鸡蛋也好,拿什么就换什么。
阿楼有点心疼,但不敢违令。
看着两个妇人千恩万谢地出门,他叹口气,回头就撞上韩阿婆盯视的眼睛。
“楼总管。”
“……”阿楼吓坏了。
韩阿婆以前总是亲昵地唤他阿楼,像对待子侄一般。
这一声楼总管,他如何担待得起?
“阿婆有事就吩咐,可别吓坏了小的……”
韩阿婆拉住他往院外走了几步,“女郎可是有什么不适?”
阿楼吓一跳,“什么?”
韩阿婆想了想,“可是患有什么疾症,叮嘱你们不许我知情?”
阿楼擦了擦脑门上的汗,笑盈盈地回,“不能够。女郎说了,阿婆是镇庄之宝,头一分要孝顺的,有这样的事,哪里敢瞒你……”
哼!韩阿婆看他小子老实,脸色好看了许多。
“下火炉的天,你也别太累,不早了,赶紧去歇了。”
阿楼感恩戴德。
总算有人看出他也瘦了吗?
—
入夜,花溪村寂静一片。
阿楼不敢睡得太实在,有点风吹草动就爬起来看一眼。
折腾到三更才踏实下来,一觉睡下去便昏天黑地,听到外面争执和喧闹的声音,还以为自己在做梦呢。
直到门被拍响,他披衣出去,正好碰到敖七从里屋出来。
少年顶着两个黑眼圈,杀气腾腾地拔出腰刀。
“我去看看是哪个不要命的杀才,大清早上门拿人。”
阿楼看他怒火冲天,抬手喊一声敖侍卫,刚想说什么,可少年腿长走得快,不等他出口,敖七的人影都不见了。
唉?
阿楼脚跟脚出去,不料看到的竟是敖七讷讷收刀的样子。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御史中丞敖政,敖七的亲爹。
御史中丞监督百官,专任弹劾,出有专道,职权地位很是煊赫,百官忌惮。
所以,敖政也没有想到,居然有人会提着腰刀来砍自己,吓出一身冷汗才看清那狗东西居然是亲生儿子,登时气不打一处来。
“跪下!”
庭院里黑压压的一群人。
从大门到院子,被百十来号禁军塞满。
梅令部曲二十几个人,被官兵挤在中间,就跟夹的肉饼一样,毫无战斗力。
领兵的是禁军左卫将军,韦铮。
这人以前是东宫侍从武官,小皇帝登基后,得以宿卫殿中,又因长得高大俊美,很受太后看重,身份自然水涨船高。
当着韦铮的面,敖政恨不得把儿子掐死。
敖七也没多抗拒,扑通一声就跪在青砖石上了。
“儿子叩拜阿父。”
敖政又是生气,又是心疼儿子。
自从敖七离家随舅出征,这还是父子俩第一次相见。
儿子长高了,晒黑了,人也瘦了,两只眼睛狼崽子似的,瞪得溜圆,看上去没睡好。他心里话,不知他阿舅如何带的孩子,嘴上却是哼哼。
“起来说话。”
敖七恹恹起来,看着亲爹,眼睛都红了。
“阿父不在中京享你的清福,跑到这兵荒马乱的安渡郡来做什么?”
“一边去,没你的事。”敖政觉着儿子神色很不好,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
但在这么多人的面前,他说不了体己话。
阿楼认不出这群官兵是什么来路,看他们着装不是北雍军,领头的还是敖七的亲爹,愣了片刻,便上前长揖一礼。
“我是花溪村长门庄的管事,敢问诸位官爷……”
“滚!”韦铮很是气盛,不等阿楼说完,便抢步上前重重推他。
“你是什么东西?也敢来询问台主?唤你们家主出来回话。”
阿楼比他矮了半个头,身子骨还没有完全养起来,瘦弱了些,当即往后踉跄两步。
他没动怒,拍了拍衣袖,又客气地拱手道:“我家女郎卯时起身,不好打扰,要不诸位官爷西堂稍坐……”
“哈哈?”韦铮冷笑两声,盯住他,“花溪村长门院冯氏女私藏齐军守将温行溯,通敌卖国,这等大罪,你让本将等她睡到卯时起身?”
敖七一听,急了,“你胡说什么?”
敖政拽住他的胳膊,“闭嘴!你的事一会再发落,这里没你说话的份。”
“阿父!”
“来人,将郎君带下去。”
敖七瞪大眼睛,不停叫阿父,可子不逆父,他满脸气恼,却不敢甩开敖政的手,气得额头都是冷汗。
阿楼往女郎住处望了一眼,心稍稍定了定,再次揖礼相问。
“官爷拿人,可有缉拿文书?”
“什么狗仗人势的东西?”韦铮骂咧一句,又是一个猛力,将阿楼推倒在地。
砰!阿楼的身子重重撞在青砖石上,痛得两眼昏花。
不等他起身,一只穿着皁靴的脚就踩在了脸上。
“听着!”韦铮咬牙切齿,用力踩着阿楼的脸,阴阴地笑着,双眼看向邢丙等跃跃欲试的梅令部曲。
“本将奉旨前来抓捕通敌要犯,回中京问审,尔等放下武器,跪地求饶,或可落个活命的机会……否则,一律视同冯氏女同党,从重处罚!”
阿楼痛得龇牙咧嘴,耳朵里嗡嗡作响。
一群梅令郎,早已变了脸色。
邢丙道:“拿不出安渡郡府的缉拿文书,你们与流匪何异?”
他大着嗓门质问。
紧跟着,就有人抬出裴獗来压人。
“你们来安渡拿人,得到大将军允许了吗?”
“正是,也不打听打听,花溪长门庄跟裴大将军是什么关系。你们竟敢越过大将军,私自派兵围捕,等着吃大将军的军法吧……”
“大将军?”韦铮冷眼看来,笑容得意,“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有大将军撑腰便可以为所欲为吗?”
他吼一声,又低声对撸着美髯的敖政道:“台主,下令吧。”
敖政看一眼怒目而视的儿子,脸上略显犹豫。
“韦将军万不可冲动行事,等见到人,细问再说。”
“台主怕了?”
韦铮再次冷笑。
他当然知道敖政顾及的是什么。
但他不信。
裴獗远在淮水湾大营,离这里近百里,会来这个破落村宅给一个小姬妾撑腰?
狐假虎威的小把戏而已,他韦铮根本不看在眼里。
太后让他亲自领兵过来拿人,分明就是找个理由给他立威的。
可不能辜负了太后。
即使得罪裴獗又如何?只要将人带离了安渡郡,他还能提刀到嘉福宫里来要他脑袋不成?
这么一想,韦铮又嚣张起来。
“人,我拿定了。台主,你看着办吧?”
见敖政不言语,韦铮更是笑得阴阳怪气。
“台主督司百僚,不会想徇私吧?”
敖政沉下脸来。
他从不认为韦铮得势靠的是真本事,一个靠脸的郎君在他能征善战的小舅子面前提鞋都不配。
“韦将军这话本官不爱听。”
敖政捋着胡须斜着眼,“韦将军若有本官亏法从私的实证,不如劾奏金銮殿,治我一个不守臣节之罪?何必在此大放厥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