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我,隋唐第一毒士,杨广劝我冷静精品篇

我,隋唐第一毒士,杨广劝我冷静精品篇

南瓜苗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看过很多军事历史,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我,隋唐第一毒士,杨广劝我冷静》,这是“南瓜苗”写的,人物杨广高句丽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辽东加急战报?难不成是高句丽进军来犯?”群臣心里同时升起了这一个疑问,但没有人敢开口询问。众人都看着杨广打开信件时的神情变化。杨广看到信件开头“捷报”这两个醒目的大字时,满脸震惊。他满眼不可思议地抬头看着那太监,激动地问道:“这信件是真的?”“禀陛下,千真万确!”“好!太好了!”杨广激......

主角:杨广高句丽   更新:2024-07-15 19:2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杨广高句丽的现代都市小说《我,隋唐第一毒士,杨广劝我冷静精品篇》,由网络作家“南瓜苗”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看过很多军事历史,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我,隋唐第一毒士,杨广劝我冷静》,这是“南瓜苗”写的,人物杨广高句丽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辽东加急战报?难不成是高句丽进军来犯?”群臣心里同时升起了这一个疑问,但没有人敢开口询问。众人都看着杨广打开信件时的神情变化。杨广看到信件开头“捷报”这两个醒目的大字时,满脸震惊。他满眼不可思议地抬头看着那太监,激动地问道:“这信件是真的?”“禀陛下,千真万确!”“好!太好了!”杨广激......

《我,隋唐第一毒士,杨广劝我冷静精品篇》精彩片段


(脑子食用处)

大业九年,阳春三月。

阳光洒满了无数新堆的坟头,春风吹拂空屋的白绫,显得整个大隋无比的阴沉。

大兴城内,金銮殿上,更是压抑万分。

群臣低头不语,落针可闻,可谓一片死寂。

杨广扫视一周,一声干咳打破了寂静。

“朕欲御驾亲征,再次东征高句丽,众卿家有何良策?”

在听到杨广还想东征高句丽时,众人脸色大惊,纷纷抬头看向杨广。

就连向来主战的来护儿和杨义臣闻言,脸上的肌肉都抽搐了一下,不敢做声。

关垄权贵代表的苏威给一旁的宇文述打了个眼色。

宇文述便踏出一步,有些胆怯地劝谏道:

“陛下,大战方休,伤亡惨重,理应休养生息,方为正道!”

还没等杨广发怒,苏威也出列附和道:

“陛下,臣认为宇文大人所言极是,此番征讨辽东,死之十之八九,伤者不计其数,百姓早已怨声载道,若然再次贸然出兵,恐怕引起民愤,治国之道,当以民为先,望陛下三思!”

在苏威和宇文述两人开口后,便陆续有十几个朝中重臣开口附和,无一不是劝谏杨广不要贸然出兵。

杨广双目微眯,他的脸色阴沉得就快要滴出水来了。

他怒不可遏,一掌拍在龙椅上,激动得颤抖的手一个一个指向刚才劝谏之人。

最后目光停留在了苏威的身上,更是来气,他破口大骂:

“一群鼠目寸光的混账东西!”

“全都是懦弱无能的废物东西!”

群臣低头不语。

杨广瞟了一眼一直没有开口的裴矩。

“裴矩,你一向主张征讨高句丽,收复辽东,你该不会也成了贪生怕死之徒吧?”

裴钜眉头紧皱,他咬了咬牙,还是说道:

“陛下,此番征讨,确实伤亡惨重,若再次出兵,恐怕……”

“伤亡惨重?难道他高元小儿就不伤亡惨重?”

“我大隋国力还比不上高句丽这弹丸之地?”

“陛下,我大隋国力自然占据优势,那高句丽也同样是元气大伤,理论上此时趁机东征,能一举拿下高句丽,可是……”

“这不就成了,既然这样,择日出兵!”

裴矩脸色大变,慌忙说道:

“陛下且慢,臣刚才所言不过是理论上可行,可是实际上,此前东征,我们百万余大军尚未能取得胜利,甚至连辽东城都撼动不了,要是东征,恐怕出师无名,百姓哀怨,军心不稳!”

“望陛下三思!”

群臣此时也跟着附和道。

杨广闻言,火冒三丈,一脚把跟前的龙案踹翻在地。

“好好好,都不敢打是吧,朕要御驾亲征,于仲文、薛世雄,朕命你们各率十万大军,随同朕剿灭高句丽!”

“若此举能成,朕便允许你们将功补过,不计较你们东征失利之罪!”

被点名的两人诚惶诚恐地跪下,匍匐在地。

杨广怒喝一声,把脚下的龙案踢飞,狠狠地砸在了两人跟前。

他满眼杀机地盯着苏威和宇文述这两个关垄权贵的代表人物。

他万万没想到,这朝堂已经失控到这个地步了。

大殿之上,再次落针可闻。

此时谁也不敢吱声,大气也不敢呼。

而就在此时,大殿外面匆匆脚步声传来。

“陛下!辽东八百里加急战报送到!”

整个大殿的人都齐刷刷地看向了拿着战报走进来的太监。

“战报?”

杨广也是愣了一下。

此次东征高句丽,战事结束都过去几个月了,哪里来的战报?

“辽东加急战报?难不成是高句丽进军来犯?”

群臣心里同时升起了这一个疑问,但没有人敢开口询问。

众人都看着杨广打开信件时的神情变化。

杨广看到信件开头“捷报”这两个醒目的大字时,满脸震惊。

他满眼不可思议地抬头看着那太监,激动地问道:

“这信件是真的?”

“禀陛下,千真万确!”

“好!太好了!”杨广激动得青筋暴起,随后自顾自的狂笑起来。

群臣疑惑,但看到他如此兴奋,那笑声分明是心情大好,众人提着的心,也放下了。

杨广看完那战报之后,又在信封里拿出了一封密信。

看着这密信,他眉头紧锁,看完之后,又缓缓舒开。

众人更加好奇,但依旧无人敢问。

杨广把那密信看完之后,撕了个粉碎,才命人把纸碎烧掉。

“把这辽东战报,大声念出来,让这些缩头乌龟听听!”

太监接过战报,转身面向群臣,随后铆足了劲大声朗诵道:

“大业八年,腊月初八,五千特种东征军,代号‘疾风’,奉陛下密诏,游击敌军主力,今已连下数城。”

“嘶!”

“五千兵马,连下数城?怎么可能?”

众人满眼不可置信,心中猜疑。

“腊月二十日,用计斩杀高句丽大元帅乙支文德!”

群臣闻言,眼珠子都要跑出来了。

“怎么可能!”

“这乙支文德我们可是交过手,深知他的厉害之处,我们几十万大军都奈何不了他,区区五千兵马就将他杀了?”

“这战报是谁人传来?”

“谎报军情,可是死罪!”

别说群臣不相信了,就连杨广心里都在嘀咕。

这战报上明明确确写着奉自己的密诏行军,可是自己哪里有过这样的安排,还有那“疾风”特种兵更是听都没有听说过。

而那一封密信的内容,一字一句都戳中自己的心坎,这又不得不信以为真。

而这战报的真假,对他来说,不重要了,正如那密信第一句所言,这战报的本身就是捷报。

到底是谁,竟然能看透自己的心思?

此时,大殿外脚步声再次传来。

只见一名士兵双手捧着一个木匣子气喘吁吁地跪在殿外。

“陛下,杨将军遣人送来乙支文德项上人头,以证真伪!”

“杨将军深陷重围,恳请陛下增兵支援!”

众人震惊,就连士兵后面说的增兵支援都没有听到。

杨广眼睛一亮,挥了挥手。

随后,一个血迹早已干涸的人头滚落在地。

“宇文述,你跟那乙支文德交过手,可认得此头?”

宇文述其实在木匣子打开的时候就认出来了,他此时震惊得不会说话了,只是一股劲的点头。

群臣同样震惊得满地找下巴,只有杨广在短暂的震惊后,突然开怀大笑了起来。

他很想问那士兵口中的杨将军到底是谁,可是他不能开口。

最终还是宇文述开口了。

“你说的这位杨将军到底是何方神圣?”


杨善人让大军休整了半天之后,便下令朝着丹东城进发而去。

早在他们出发之前,先头部队已经到了丹东城外。

而此时的丹东城守将似乎早就预料到杨善人的大军会来这里一样,早早就做好了防备。

在先头部队到达之时,守城将领的书信也在第一时间发往了平壤城的高元处。

“报告杨将军,前方丹东城防守空虚,只有数千人守城,我们要不要破城?”

那士兵激动不已。

众人闻言,心中疑惑之际,脸上也有惊喜之色。

“杨将军,难道我们判断错误了?”

“这丹东城并没有防备,是我们高估他们了?”

众人开始议论纷纷。

杨善人仰天思索了一会,才缓缓地道:

“那是一个局,他们正等着我往里头钻呢!”

“局?”

“没猜错的话,他们城里表现出来只有数千人,也不过是想诱导我们攻城,等我们进入了他们设置的口袋里之后,高元的大军渡江而来,把袋口封住,我们到时就真的一个都不能走了。”

“呵呵,我就说,那高句丽里没有一个好人。”

“全都是老奸巨猾的家伙!”

“杨将军,那我们应该怎么破局?”

杨善人沉吟了一下。

“既然他们想我们去,要是我们不去,那就不礼貌了。”

“啊?那我们不是白白去送死?”

众人开始摸不着头脑了。

明知道是天罗地网,为什么还要埋头钻进去?

“是的,就是要去送死,你们怕不怕?”

众人闻言,哈哈大笑。

“怕死?我们不是都死过一次了吗,有什么可怕的!”

“就是,要不是杨将军当日救了我们,我们早就死了。”

“现在能跟杨将军,能跟兄弟们同年同月同日死,那也是一种快活!”

“哈哈哈,不错不错,杨将军尽管安排便是了。”

“我等万死不辞!”

杨善人满意地点了点头。

“大家先别急,我说要去,但也不是全都去。”

“只需一千兵马前往攻打丹东城即可!”

“啊?一千?”

众人不解。

即便是五千兵马一同前往,都未必能打得赢,只需一千兵马,恐怕就真的只是去送死了。

“我只有一个要求,这一千兵马必须要搞出五千兵马的阵仗来。”

“这个自然没有问题!”

“兄弟们在这段时间可不少干这事。”

“哈哈哈……”

杨善人看着众人,缓缓道:“这一千兵马此番前去攻打丹东城,可谓九死一生,谁愿意去?”

众人闻言,大喜。

“就是必死,我等也不惧怕,更何况还有一生,杀一个够本,杀两个有赚!”

“杨将军,就让我去吧,要是牺牲我,能让兄弟们脱离危险,那也值了。”

“杨将军,尽管安排吧!”

杨善人见状,眼神中大加赞赏。

“很好,不愧是我疾风军的好儿郎!”

“我这里有一个锦囊,走投无路的时候,你再打开,若是能带着八百人回来,我算你特等功,能有五百人回来,我算你大功,哪怕只有你一个人回来,那你也是有功!”

“末将领命!”

众人投来了羡慕的眼神,只恨自己开口慢了半拍,让这家伙抢先一步。

对于这些将军士兵来说。

战场就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但是服从命令,也是他们的天职。

在安排妥当之后,杨善人便带着剩余的四千人朝着辽东城方向的小路旁的隐蔽地方 藏了起来。

直到第三天,探子来报,称高元的大军已经全数渡江。

“领军的是高元吗?”

“不是,是高元旗下第一猛将,西文达领军前来。”

杨善人闻言,不由得微微一笑。

“杨将军,为何发笑,难道那西文达要比高元容易打?”

“那西文达英勇善战,也就仅次于乙支文德,其英勇甚至不在乙支文德之下,是块硬骨头。”

“又岂是高元那蠢才能相比?”

“既然如此,我们的局面更加艰难才对,将军为何发笑?”

杨善人哈哈一笑。

“高元把手下的得力大将都派出来了,明显是得到了准确消息,以为我们真的前往丹东城了。”

“毕竟除了他,也没有谁能有把握跟我们的罗将军对战一番了。”

众人闻言,同时看向一直站在杨善人身旁的罗士信。

如果说在智谋上,众人对杨善人言听计从的话,那么在武力上,众人对罗士信真的是彻底佩服。

十四岁的年纪,力大无穷,一柄镔铁大枪杀敌无数,除了上阵杀敌,就是守护在杨善人身旁,寸步不离。

乙支文德死后,也真就只有西文达能与之一战了。

“杨将军,那我们现在是趁着西文达的大军过去后,再从后方突袭他们?”

“打他干什么,我们人少,不能正面作战。”

“我还是那句,三十六计,走为上!”

“报告杨将军,敌军已经走出五里之外,兵分三路前往丹东城。”

“再探!”

半晌后。

“报告杨将军,敌军已经走了三十里路,预估已经追上秦将军他们了。”

众人闻言,脸色凝重起来了。

杨善人则是淡定地说道:

“不用担心,秦将军他们人少,机动性强,没那么容易被找到。”

按照预估,他们此时已经把敌军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此时已经找地方躲藏起来了。

众人闻言,脸色才缓和了一些。

又过了半天,直至太阳下山。

“传令下去,火速前往江边,把此前沉在水中的木筏捞起来,准备渡江!”

“又渡江?”

“没错,高元此时把兵马调动到了丹东,平壤城必然空虚,我们可以趁机将其拿下!”

“嘶!”

众人闻言,恍然大悟。

难怪要秦将军带着一千兵马搞出五千兵马的动静,原来还是想牵着敌军的鼻子走,把他们的主力部队调动出去。

自己等人再次趁着平壤城空虚突袭,这一招真的高明啊!

只要拿下平壤城,就还有周旋的余地,那么秦将军他们这一千兵马牺牲得就有价值了。

“杨将军,这一招算不算是故技重施?”

杨善人笑了笑。

“你说这是擒贼先擒王也不是不行。”

“擒贼先擒王?杨将军是想把高元那家伙擒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