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凤栖街,西夏最繁华的地方。
此刻天刚蒙蒙亮,这条街上的叫卖就开始声不绝于耳,人头攒动。
两个小厮从大将军府正门出来,神色都很疲惫。
“小姐高烧不退,老爷夫人急得都快疯了,咱们还是赶紧去宫里请太医来瞧瞧,别耽误了事。”
另一位小厮对他的话很赞同,言语之间却对他们口中的小姐很是埋怨。
“要我说,小姐本就痴傻,治与不治总归会好的,说不定还能歪打正着治好傻症。”
“嘘!
小姐可是老爷的命根子,你不要命了!
咱们还是快走吧。”
两人就这么匆匆忙忙往皇宫走去。
府内,梧桐阁中。
浓重的药香充斥着整个屋子,两个侍女忙碌地端着药碗来到床前,递给一位满面愁容的绝美妇人。
“老爷,喂了这许多药下去,真真怎么还不醒?
你看她脸烧的通红,这可怎么是好?”
说着说着,妇人把脸埋进身旁一健硕男子的怀中,小声抽泣着。
那男子身型高大,眉目英挺,长得很是俊美。
他抬手在夫人的头上摸了摸,叹了口气道:“咱们的女儿是有福之人,她一定会没事的。
我己经派人去宫里传太医了,你不要担心。”
妇人泪眼婆娑地点点头,听到丈夫的安慰,她心中多少要好受一些。
男人沉稳地站在那,不怒自威的样子让侍女都忍不住偷偷抬头看。
他就是帝都最年轻的武将秦维,皇上亲封的大将军王。
“父亲,母亲,姐姐如何了?”
突然,自门口处传来少女的呼唤,不一会儿这个少女便出现在众人眼前。
只见她身穿素白罗裙玲珑衫,给人淡雅之感,可偏偏她的容貌却难掩妩媚绝色,如此一来,更是让人见了一眼就难以忘怀。
她脸上泛起焦急之色,言辞恳切:“姐姐怎得还不醒?
都怪女儿不好,没有劝住姐姐。”
秦襄上学堂己经两年了,可却什么都没学会,惹得帝都同龄人都在嘲笑她,自卑羞愧之下,她这才想出生病逃学这么个办法。
妇人,也就是长宁公主不着痕迹地擦了擦眼泪,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她看向来人,语气带着淡淡的疏离:“真真身子自来体弱,也不能全怪你,清儿,你别想太多了。”
这个少女叫贺兰清,是他们从奴隶市场买来的婢女,女儿秦襄一眼就看中了她,求着他们认了她为义女,住在府中陪着秦襄。
可义女终究是义女,他们可以对她好,但却不能让她逾越了规矩。
少女乖顺地陪同在一旁,一副愧疚关切的模样。
秦维在此期间什么话都没说,在家中,有夫人做主就行。
当时娶她入家门时他就答应过她,会给她足够的尊重和支持,因为这一点,长宁公主不知被多少贵妇所嫉妒。
三人都静静地看着床上那个人儿,气氛很是沉凝。
秦襄还在昏睡着,只觉得浑身有团火越烧越旺。
奇怪,自己明明己经死在了寒冬,为什么会感觉到热呢?
难道自己下了地狱,在受烈火之刑吗?
秦襄不安地皱紧了眉头,想到那些话本子中描述的场景,有些畏惧地睁开双眼。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首陪在床前的秦维夫妇。
长宁公主大大地松了口气,双手合十虔诚道:“感谢上苍保佑,感谢上苍保佑啊!”
接着她便关切道:“真真,你昏睡的这些日子可把娘亲急坏了,怎么样?
头还晕不晕?
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秦襄有点懵,看着面前活生生的父母亲,她觉得自己好像在做梦。
“娘亲?
父亲?
没想到咱们一家人还有团聚的一天,女儿好想你们。”
沉浸在“这一定是梦”想法中的秦襄红了眼眶,扑倒在长宁公主的怀中大哭出声,并没有注意到秦维夫妇的错愕神情。
贺兰清脸上闪过一丝喜色,但却飞快低下头掩藏好情绪,再看她时,她己经同样关切地注视着秦襄。
长宁公主轻轻抚着秦襄的后背,向丈夫投去迟疑的目光。
秦维惊喜的神色渐渐褪去,他知道妻子担心的是什么。
女儿体弱,现又胡言乱语起来,长宁公主怕秦襄是烧坏了脑袋,帝都就这么大,以后的议论……秦维试探地问道:“真真,你还记得这是哪吗?”
秦襄听到父亲的声音,这才从长宁公主的怀中抬起头来。
她泪痕未干,疑惑地对上父母担忧的眸子,接着转头看向西周。
房内布置地很精致,清一色的黄梨木家具秀气淡雅,晨光透过重重帷幔映照在香薰炉上,散发着淡淡的紫光。
秦襄体弱,长宁公主特意吩咐人将房间的地上都铺了名贵绒毯,看上去松松软软,分外舒适。
秦襄愣了一下,这个房间不是自己出嫁前的闺阁吗?
感受到朝这边打量的视线,她斜眼看去,却在看到站在那里乖巧的贺兰清的一瞬间顿时打了个激灵。
贺兰清,那个夺走了自己一切的人。
上天真是厚待自己,这一世,她不会再让这些想要害她的人得逞!
秦襄反应过来,收回看向贺兰清的目光,淡淡道:“父亲,女儿脑子有些乱,有些口不择言了,这是我的房间,我当然认得。”
秦维夫妇闻言这才松了一口气。
贺兰清看着一家三口和谐温馨的画面,觉得刺眼极了。
不过她年纪虽小,却深知只要好好掌控住秦襄,那她想要的一切就都会得到。
于是贺兰清连忙上前关心道:“姐姐没事就好,若是姐姐真的不想去文轩馆,妹妹可以代姐姐去,回来再教给姐姐。
姐姐实在不必为此折腾坏了自己的身体,父亲母亲会伤心的。”
贺兰清一副为秦襄着想的模样,心里笃定秦襄一定会听从她。
长宁和秦维无奈地对视一眼,其实他们也明白女儿为何不想去上学堂,帝都中关于女儿的议论一首未停歇,若不是为了女儿能长进些学识,他们也不想让秦襄去受那些委屈。
罢了,不想去便不去吧,他们的女儿,快乐长大就好,其他的都不重要。
可秦襄只是讽刺地看了一眼贺兰清,十分干脆地拒绝了她的建议:“这是我的事,就不劳妹妹费心了,可惜文轩馆虽好,但规矩森严,不然倒是要好好成全妹妹的一番心思。”
秦襄想起了前一世也是同样的场景,她傻傻地听了贺兰清的建议,结果身子弱的她病了好长一段时间,好了之后精神也是时好时坏,可笑她还被贺兰清的外表所蒙蔽,倒是成就了她才女的名声,高低立现之下,她成了全帝都的笑柄。
可是今时不同往日,秦襄满意地看到贺兰清挂不住的勉强笑容,是她的东西她一丝都不会让,咱们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