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罗溪吕远威的现代都市小说《长篇小说阅读炮灰原配在线翻身》,由网络作家“浔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炮灰原配在线翻身》内容精彩,“浔桑”写作功底很厉害,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喜,罗溪吕远威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气,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品,《炮灰原配在线翻身》内容概括:【穿书,温馨】穿成男主沈宴清的炮灰媳妇,姜妙傻眼了!尤其原主又作又懒,因为嫌弃沈宴清家穷就偷钱跑路,被扫地出门,最后沦落得惨死下场。而沈宴清一路平步青云,官至首辅,迎娶京城贵女,风光无两。姜妙穿来后,决定痛改前非,狠抱沈宴清大腿,她开铺子卖香珠,卖美食,把火锅店开遍大燕朝,一不小心成了全国首富。只是当女主柳如烟出现,她收拾包袱离开,却被男主堵在房门口。沈宴清:“娘子,又想抛下为夫去哪?”姜妙:........
《长篇小说阅读炮灰原配在线翻身》精彩片段
王氏感觉有道目光盯着她,抬眼就看到罗溪洞穿一切的眼神,她身子僵住手脚冰凉,想说话却张不开嘴。
罗溪不再吓她,王氏平时勤劳苦干,一心为沈家操劳,她不信王氏会随便把方子拱手让人,估计是有苦衷。
“卤味卖不成,卖鱼丸如何?或者也不拘于固定菜品,有什么卖什么。”
“这,码头上劳力吃的都是抗饱的东西,换了其他的万一吃不惯.……”
沈老大沉默了片刻,还是低声说道。
“不去码头卖。”
“不去码头?那去哪?”
这回连张婆子都疑惑了,还有比码头人流量更大的地方吗。
“书院门口,学生们平时读书辛苦,吃的没劳力多,咱们多做些花样,生意肯定也会很好的。”
最主要是她要找个借口去镇上,守摊子待大儒。
“能行吗?这学生都有家里做饭,没人愿意花钱买吧。”张婆子还是半信半疑。
“奶,有的,书院门口多得是摆摊的,有包子烧饼还有炒菜呢,可多人买了。”
沈二郎经常给吕远威送饭,对书院的情况一清二楚,听说有生意,张婆子心也定下来了。
“那行,咱们就去书院摆摊,正好还省了每天给你小叔送饭,天冷了也能吃口热乎的。”
“还是娘想得周到。”罗溪心愿达成,笑着夸她。
张婆子得意地一抬头,眼神傲娇。
“可我跟王氏手艺都一般,除了卤味什么都不会做啊。”
沈老大搓了搓手,有些羞愧。
他的厨艺他清楚,也就是卤味有现成的汤底,东西洗干净放进去煮也不需要技巧,但换了其他的就不行了,那些娇贵的学生肯定吃不下。
“没事的大哥,我去做。”
王氏听到罗溪的话猛地抬起头,手指紧紧握住袖子,快要将它绞烂。
“哪用得着你,平时绣帕子都够忙的了,不嫌累啊?”
张婆子不答应,妙丫也太能干了,这都让她干了其他人闲着像什么话。
“娘,我不怕累,而且能每天见到相公比什么都开心。”
罗溪说完这话牙都要酸倒了,张婆子眼神揶揄戳了戳她额头。
“你啊!”
“那娘答应了?”
“不答应老三都要怨我了。”张婆子撇撇嘴,当她没看到啊,老三哪次回来眼神不黏黏糊糊的。
“谢谢娘,”罗溪抱着她袖子撒娇。
“那我负责做,大哥大嫂给我帮忙?”
“行。”
……
“妙丫.……”
罗溪下午又去河里捞了几条鱼,这会正在清洗,王氏唯唯诺诺地站在她跟前,小声叫她。
“嫂子咋啦?”
罗溪抬头,王氏眼神闪烁不敢看她。
“我,我想跟你说……”
“你想说卤味方子的事?”
罗溪看她支支吾吾,直接了当挑明。
王氏猛地抬头,“你知道?”
“嫂子心事都写在脸上了,多注意就能看出来。”
是了,她这么蠢,能瞒得过谁,王氏嘴角苦笑。
“妙丫,嫂子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没想到柱子会做的这么绝,他明明说不会影响沈家的生意,我求他他也不答应……”
罗溪听着王氏把王家人怎么合伙算计她,王二柱买走所有猪下水不给沈家留,她去求情还被赶出家门的事情一一道来。
“娘知道了一定会休了我的,妙丫你帮帮嫂子,你这么聪明一定知道怎么办的对不对?”
王氏眼泪落下来,妙丫把她娘哄得眉开眼笑的,肯定有办法,说着还要给罗溪跪下。
罗溪赶紧把她扶起来。
“嫂子你先起来,你听我说,这件事我觉得还是得让大哥知道。卤味的事瞒不了多久,若是等大哥自己发现你俩肯定会产生嫌隙,后面再想挽回也麻烦。”
看王氏神情稍微淡定点了,罗溪继续说。
“而且你起初给方子是出于孝道,大哥善良通情达理肯定能理解你的苦衷,至于娘那边,你去好好认个错,娘只是嘴巴厉害,心肠比谁都软,你好好解释娘会听的。”
王氏好像找到了主心骨,抹着泪频频点头。
罗溪送走了王氏,心里叹了口气。
这古代的女人以夫为天,被休弃不亚于天塌了,王氏虽然有错,但也是因为一片孝心,只是没遇到值得她付出的家人。
侧屋传来沈老大的暴怒,王氏抱着他的腿,哭着认错。
“娃他爹,我知道错了,下次再也不敢了,你就看在大郎二郎的份上饶我这一回吧,我一定好好干活把银子赚回来.……”
“你糊涂啊,让我咋跟娘说,她把这全家的生意交给大房,你倒好转头带回了娘家,要是老三媳妇没有其他的方子,咱们怎么办,全家跟着喝西北风吗?”
沈老大黑着脸,气得手都在哆嗦,王氏说不出话来,只能一遍遍道歉。
毕竟是相处十几年的发妻,沈老大看她这样心里也难受,王氏向来勤快能干,把沈家里里外外操持的尽心尽责,他对这个媳妇没有不满意的,这会儿气过去了语气也缓和了很多。
“我不阻止你帮娘家,但凡事都有个度,过年过节给些钱可以,但这全家活命的本事哪能随便交出去,而且老沈家还没分家,你这事办的,让我这个当大哥的在兄弟面前都抬不起头来。”
王氏哭的涕泪横流,整张脸都埋在他衣袍里。
“哎,罢了,走,我们去跟娘认个错,看她如何处置。”
“只要娘不休了我,让我干什么都行!”
张婆子听完儿子的话,脸色黑青,但没有想象中愤怒,她活了大半辈子了还能看不出来大儿媳妇心里藏了事儿,只不过这件事做的太蠢,她得好好敲打敲打。
“王氏,你做的这件事沈家把你休了都使得!”
“娘,您别休了我!”
王氏跪着往张婆子那爬,脸上都是绝望,她娘家不要她,离了沈家她可咋活啊。
“哼!这么向着你娘家,让你回去不是如了你得意。”
张婆子抽回脚,不理她的哭喊。
“娘,你就原谅王氏这回吧,她犯了错儿子好好教,大郎二郎不能没有娘啊!”
沈老大也给他娘跪下。
“她做这事的时候咋没想着他儿子,卖卤味不仅是给老三挣束脩,还有大郎娶媳妇的钱,吃里扒外的东西,光想着你娘家,要是没有妙丫,老三的束脩都得耽误了。”
出了锦绣阁,唐昭捏着口袋里的钱一脸满足,这可是她在古代的第一桶金啊!
有了钱她就想花出去,尤其想吃肉。她从袋子里掏出十文钱买了一斤肉,肥瘦相间的五花,她仿佛已经看到了香而不腻的红烧肉。
肉摊旁扔着两幅猪下水,摊主看唐昭盯着,一文钱卖给她幅猪心猪肝,还搭了两根大骨头。
唐昭笑着接过来,摊主心里暗暗摇头,这小媳妇怕是个傻的,猪下水腥臭,谁愿意花钱买这东西。
唐昭才不管摊主怎么想,猪下水做好了可比肉好吃。
正午的阳光正毒,她沿着树荫快步走回家,老沈家饭已经快吃完了。
一条两斤的鱼,最嫩的地方给了谢宴卿,其他的部分又都分给了几个男人,女人和孩子都是一碗鱼汤,所幸唐昭放的菜多,浸了鱼汤的菜也好吃的能把舌头吞掉。
沈二郎把碗底舔的干干净净,看着实在没汤了才放下。
“小婶做的鱼真好吃,要是能每天都能吃到就好了!”
谁也没反驳,沈老爹年轻时候跟着干活的领队去过酒楼,他敢说,镇上的大师傅也比不过老三媳妇的手艺,他咂咂嘴,要是再来杯小酒就更好了,这日子神仙也不换。
“娘,我回来了!”
张婆子正收拾着碗筷,看她进来,胳膊肘指了指厨房。
“你的鱼汤在锅里呢!”
唐昭先前吃的饼子早就消化了,她放下篮子,掀开锅盖,热气扑面,张婆子怕鱼汤冷了还给她用柴温着,锅里萝卜居多,但底下还藏着块鱼肉。
唐昭心情有些复杂,沈家人多,她本以为能喝口汤就不错了,但张婆子不仅不怕费柴给她温着,还给她留了块肉。
“娘……”
张婆子端着碗盆进来,就看到唐昭的眼神,她虎着脸,有些不自在。
“这鱼你抓的,也是你做的,本来就有你一份!”
那王氏许氏干活做饭也没见多吃一点,唐昭可算是知道两个嫂子为啥眼红了,她这个便宜婆婆对老三心偏到天上,连她都带着沾光。
“娘,您真好!”她连肉带汤吃完,胃里暖暖的满足。
她帮着把锅碗瓢盆都刷干净,拿过篮子,内心有些小忐忑。
“娘,我从镇上买了一斤肉回来。”
张婆子手上的活一停,脸色沉下来。
“不是刚吃了鱼,怎么又买肉,你是钱多烧的咋地?”
她是知道这个媳妇嘴馋,但再馋也没有天天吃肉的,老三进京赶考的钱都没存够,就怕这老三媳妇把心养大了沈家留不住她。
“娘,相公读书太辛苦了,我看他鱼汤吃的开心就没忍住.……”
剩下的话不用唐昭说,张婆子也懂了,他们沈家吃的用的都先紧着老三,可毕竟家里穷,再好的东西也不过是白面馒头咸菜疙瘩,老三媳妇想给儿子补补,她这个当娘的能有啥意见呢。
唐昭看张婆子面色缓和下来,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她虽然不怕张婆子,沈家人敢磋磨她,她就直接找机会走人,凭她的手艺,在古代好好活着没大问题,但在沈家一日,还是要跟她们处好关系。
“娘,这是卖帕子的钱。”唐昭数了十文给她,张婆子迟疑的接过。
“怎么还有钱?”她知道一条帕子的价格,妙丫之前也都是交十文,这次买了肉咋还能留下十文。
“掌柜的看我绣的好给涨价了,赚的钱就给相公补身子。”唐昭语中带笑,扬起的小脸还带着小姑娘的得意。
“那下次挣的钱就别乱花了,都给老三攒着。”
要唐昭攒钱不花是不可能的,她赚钱不就是为了吃肉吗。
“娘,给相公补身子怎么能是乱花钱呢,他身体好读书才轻松,还有,娘也瘦了,也该补补。”
“我一个半只脚进土的老骨头补啥,”张婆子嘴还硬着,但脸色已经缓和下来。
“呸呸呸,娘肯定能长命百岁,您把身子养好了就等着享儿子媳妇的福吧!”
唐昭一番话把张婆子说的心软乎乎的,老三媳妇长得好能赚钱,心疼男人,对她也好,比她闺女都贴心。
张婆子现在看唐昭哪哪都顺眼。
“你晌午往书院跑了一趟,下午就别干活了,歇歇脚在屋里绣帕子吧。”
便宜婆婆这是让她偷懒啊,唐昭眨眨眼,男主的大腿没抱上,她婆婆的伸过来了。
“知道啦娘,我待会去后山逛逛,找点草药。”
张婆子蹙着眉,她也不懂妙丫咋又认识草药了。
“山上虫蚁多,你让二郎跟着。”
“知道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