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丹娘沈寒天的现代都市小说《丹娘完整文本阅读》,由网络作家“柔心糖”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网文大咖“柔心糖”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丹娘》,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古代言情,丹娘沈寒天是文里涉及到的关键人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横扫末世的绝顶高手穿进了不知名古代,成了全家最看不上的小傻子七小姐,被配给另外一个又瞎又瘸的男人做媳妇。丹娘没有放弃,她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步步高升,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时,她却发现自己的夫君沈寒天似乎不瞎也不瘸了,他怎么还成了当今圣上身边的一品丞相?!...
《丹娘完整文本阅读》精彩片段
赵氏这次算是发了狠,无论慧娘怎么哭,她都无动于衷。
下班回来的宋恪松远远地隔着门帘听了一耳朵,然后又是欣慰又是感慨地转身离开。
好在赵氏果断,杳娘得力,这点小小的插曲没有闹出太大的风波。
丹娘一直在旁看戏,手边是赵氏让她帮忙算的账本。
她毕竟是接受过正统教育,参加过高考,还考得不错的现代人,算账这种事对她而言真的不算什么,哪怕她连算盘都不会打,但没关系,赵氏专门派了个妈妈教她和慧娘一起学。
丹娘虽然没什么兴趣,但也知道技多不压身的道理,也跟着认真学起来。
赵氏的脾气发完了,过来检查丹娘的计算了。
一手拿着账本,一手是算盘,赵氏指尖的盘算珠子打到飞起,看得丹娘眼前一亮,耳边都是劈啪作响的声音。
好一会儿,赵氏有些惊讶地抬眼——竟然都算对了。
这小丫头看起来钝钝的,说话也不甚聪明,倒是算账是把好手。
之前教丹娘慧娘算盘的妈妈也跟赵氏汇报过,说四姑娘虽聪明却不用心,七姑娘憨憨的,但学起来效率却最高,正确率高的吓人。
见自己的培训班还有点效果,赵氏又是欣慰又是难过。
难过的是,拖后腿的总是她生的那个……
真是一声长叹,几家欢喜几家愁。
出夕将至,这也是培训班年前的最后一课,丹娘终于可以放假了。她欢欢喜喜地回到柳璞斋,先给自己安排了几份点心,一壶热热的牛乳茶,然后吃饱喝足地躺在榻上看她的话本子小说。
屋子里的地龙虽不算特别暖和,但也足够不挨冻了。
丹娘对这些物质条件没什么要求,反而更惬意。
就这样躺到了晚上,要过去老太太那屋里蹭饭了,她才懒洋洋地起来,让书萱给自己更衣出门。
刚到安福堂门口,里面传来一阵清朗的笑声。
丹娘纳闷:这是谁啊,听着声音很陌生……
奚嬷嬷得了通传过来打起厚厚的门帘,笑道:“七姑娘来了,老太太可等了你好久了。”
懒了快两个时辰的丹娘完全不知道不好意思,反而笑得更灿烂:“没事儿,待会儿我给老太太都补上,我睡在老太太这儿加夜班都成。”
踩在软绵绵的地毯上,丹娘走进了正堂,看见老太太对面坐着一对眼生的夫妻,男的长得浓眉大眼,端庄憨厚,女的细眉隽秀,白净富态。
丹娘先给老太太行了礼,看着这对夫妻有点傻眼。
您二位怎么称呼啊……
老太太:“快来见见长辈,这是你舅舅、舅母。”
原来是赵氏的兄长和大嫂。
丹娘乖乖行礼:“舅舅好,舅母好。”
见她懂事,赵舅母温温一笑:“倒是个好模样的孩子。”
烛光下,刚刚及笄的少女轻柔微笑,一双如墨的眸子点点星光,唇边那一抹鲜艳的殷红,更衬得肤白如雪,生动娇艳。
赵舅母惊艳不已:“这模样,说是云州城里第一也不为过了。”
“小孩子家家的,别给她夸坏了,就是个还不开窍的孩子,等过了年三月便要嫁人了。”老太太笑着说。
“老太太的孙女怎会差?不比咱们家几个丫头强上几倍?我瞧丹丫头就不错,端庄漂亮,一眼瞧着就是大户人家娇养出来的千金小姐。”赵舅母的笑声很爽朗,回荡在堂屋上空。
“好了,别哭了。”
宋恪松向来疼爱这个长女,见杳娘哭得伤心,且字字句句都是为了宋家,为了他着想,就算有再多的怒气也发不出来。
“你出嫁在即,赶紧回屋积极备嫁才是,这事儿你就不用管了。”宋恪松叹了一声,“不过从今日起,你就不必出门了。”
“是,父亲。”
杳娘沉着脸回到秀芳阁,气得摔了一整套茶具。
屋里屋外,婆子丫鬟们大气不敢出一声。隔了半晌,明杏送了甜汤进屋,见杳娘面色难看,显然郁郁之情还未解开,便放下茶碗,仔细地关好内屋的门,轻声细语地劝道:“姑娘仔细别气坏了自个儿的身子,不值当。”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早知如此,还不如不带她出门。”
杳娘这会儿一口吞了慧娘的心都有。
“左右不是姑娘您,这就够了。”明杏又劝道,“四姑娘本就这么个性子,您说也说了,劝也劝了,但凡有点用,也不至于到今天这样。”
杳娘是极聪明的。
她早就猜到先前在马车里,丹娘那番话的意思。
对方是冲着丹娘来的,只不过因为慧娘抢了丹娘的镯子,反而成了替死鬼。
要是丹娘出事,还可以说是庶出女儿上不了台面,何况丹娘原先就是个傻子,这件事云州城里人人皆知。
可偏偏是慧娘……
慧娘与自己一母同胞,真要有什么难听的丑闻传出去,作为胞姊的她能逃得掉吗?
想到这儿,她又气呼呼地哼了一声:“早知如此,我就该拦着慧娘的,一对金镯子而已,又是什么稀罕物件了,等爹爹回了圣京,等我嫁去了荣昌侯府,这些东西要多少有多少!”
“姑娘。”明杏忍不住放重了声音,“四姑娘那边只有老爷太太还有老太太操心,您可千万别把自己掺和进去。您可要记住了,以后您就是荣昌候府的少奶奶,看谁敢给您脸子瞧!”
“四姑娘是四姑娘,您是您。就算……到了最坏的时候,您大可以说自己老老实实在家备嫁,去寿宴回来的也不是一趟马车,这不就成了?”
明杏的话让杳娘眼前一亮。
“有道理!”她心头一宽,“还是你贴心,到底没白疼你一场,小丫头小嘴叭叭的倒是挺会说。”
明杏福了福:“姑娘疼奴婢,奴婢当然也要替姑娘分忧。您快尝尝吧,太太特地命厨房给您备的山楂银耳羹,里头还加了牛乳,刚从庄子里下来的,可鲜着呢。”
她伺候杳娘用甜汤,一举一动都讨杳娘的喜欢。
杳娘尝了一口:“还是母亲疼我。”
末又叹了几声,恢复了之前悲天悯人的同情,“期盼慧娘能早日平安归来吧。”
又是一夜大雪纷飞。
宋恪松和赵氏几乎一夜未眠,第二日一早就赶到老太太的安福堂。
因为天气冷,丹娘一早就过来蹭老太太这里的地龙,虽说现在有了老太太的照拂,她的日子是比之前强了不少,但跟领导级别的还是差距过大。
就比如老太太屋子里用的银线炭和地龙,就比她的柳璞斋强了百倍不止。
一早过来,屋子里暖烘烘的,还一点都不干燥。
丹娘眼尖,一下就看到左右两边摆着的玉瓷水缸,里面是鲜艳的活鱼,那醒目的红配上水草的翠,还有雪白如玉的瓷底,看一眼都让人心花怒放。
在这贫瘠的冬日里,少有这样的明艳活泼。
丹娘看了一会儿,里面奚嬷嬷打起帘子过来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