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颜相爷府里大摆百日宴的时候,正是巳时以后,艳阳高照,晴空万里。
宴会到尾声的时候己经是未时三刻,快要申时了。
皇帝只待了一刻钟左右的时间,就摆驾回宫了。
毕竟皇帝身份特殊,这己经让颜相爷受宠若惊了!
等到大家酒足饭饱,陆陆续续告辞之后,天空中突然就开始阴云密布,雷声殷殷,很快就电闪雷鸣的,一时间狂风大作,暴雨如注。
夏天的雨来的快也走的快,不一会儿天又放晴了。
雨后初晴的时刻,万物都显得格外清新,世界仿佛重获新生,一扫之前的沉闷和压抑,初晴的天空清澈明亮,一道巨大奇特而美丽彩虹桥横卧天际,为这宁静的世界增添了色彩。
阳光穿透了云层,将原本阴暗的角落照亮,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味道,让人心情舒畅。
天空好似被洗过一般清新纯净。
浅浅光晕染开,慵懒地洒在地面上所有的东西上,好似镀了一层金色,游风丝丝缕缕地轻拂着人的面庞。
那道美丽的彩虹是那么的柔和、宁静地贴着蓝天,柔和、宁静地折射着五光十色、绚丽璀璨的柔辉,横跨在雨后大地上。
“彩虹!
快看啊!”
有人大喊道。
“在哪里?”
“哪里有彩虹?”
大家闻言纷纷抬头向天上看去。
在这一阵急骤的阵雨之后,和火红的太阳争艳的是两道五彩缤纷的彩虹。
大彩虹里套着一个小彩虹,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弧形的、七彩屏风彩虹。
它从山峦后凌空而起,弯向碧蓝的天空。
从未见过如此完美的虹,半圆形弧线,清晰地色彩,赤橙黄绿青蓝紫,柔和的色彩过渡,令人不得不惊叹造物者之力的神奇。
在这在雨后的晴空中,这两道彩虹挥洒着七彩的光辉,为大地披上了一层神秘而美丽的色彩。
“阿弥陀佛!
真的是无比殊胜啊!”
那个和尚双手合十赞叹道。
“哈哈哈!
果然是非同凡响啊!”
那个道士仰头看着那道彩虹,大笑着一边念着一个偈语,一边走远了。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不如不来亦不去,也无欢喜也无悲。”
那个道士道号凌霄子,常年在都城附近的龙虎山上修行。
那日子时十分,他正在洞府里打坐,突然耳畔传来“哔哔啵啵”的声音,接着就看见天现异象,夜空亮如白昼。
凌霄子赶紧走出去查看,原来是一群流星,划破夜空,伴随着剧烈的爆裂的声音,飞向了都城方向。
他赶紧掐指一算,不禁有些诧异。
正在此时,收到了师父的隔空传音:“仙界七仙下凡历劫,千年为期。
太清道德天尊着我道门徒众,寻访七仙投胎之处,积极护持七仙凡间历劫,力求七仙早日重返仙班,不得有违。”
凌霄子赶紧联系同门师兄弟,不久大家都接到了师门的消息。
道门众人,全体投入了秘密寻访七仙的活动。
他们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七仙的投胎转世之处。
最先打听到的是京畿道南面,告老还乡的太常寺卿晏宁泰的孙子晏博。
紧接着就是汗国少主霍锋(扈封)和汗国丞相的独生子巴彦(严浩)。
然后就是颜如月和颜晨旭。
还有三个没有着落。
那个和尚法号本觉,乃是一名修为高深的佛门弟子,他经常闭关修炼,一次坐禅入定之后,突然接到好友和合二仙的邀请,于是便前往天庭,准备前去拜访一下他们,顺便一起聊聊佛道之间的修行感悟。
然而当他来到天庭时,却发现和合二仙并不在这里,只有千里眼和顺风耳守着南天门。
本觉法师询问和合二仙的去向,千里眼告诉他说:“和合二仙己经不在天庭了,他们和其他五位仙人一起下凡历劫去了。”
本觉法师一听这话,心中不禁一阵失落,因为他一首把和合二仙当作最好的朋友之一,这次前来就是想跟他们好好叙旧一番。
但现在,他却连他们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本觉法师叹了口气,又问道:“那他们要去多久啊?”
千里眼回答说:“至少千年,具体时间要看他们的造化了。”
本觉法师眉头微皱,疑惑地问:“为什么需要这么久呢?”
千里眼和顺风耳对视一眼,露出为难之色,说道:“这个嘛……我们也不太清楚,反正上头有命令,让我们看好南天门就行了。”
本觉法师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但他也不好继续追问下去。
他心里暗自琢磨着,觉得天庭应该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且肯定是与七仙有关。
但到底是什么事呢?
他想不明白,也不敢轻易猜测。
毕竟,这种事情涉及到天庭的机密,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和尚能够随便打听的。
不久之后,本觉法师便从信众的口中得知了颜相爷家中发生的事情。
他心中暗自思忖着:“或许这颜相爷府上正是七仙之中的两位投胎转世之所。”
然而,他却无法确定究竟是哪两位仙人。
待到颜府即将举办百日宴之时,本觉法师决定亲自前往一探究竟。
果不其然,当他踏入颜相爷府上时,一股只有修行之人才能感应到的熟悉气息扑面而来。
这种感觉令他愈发坚信自己的猜测,心中也对颜相爷府上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幸好那个道士坚持要进去亲眼看看孩子。
他也就跟着那个道士争执了一下,终于如愿以偿,见到了那一对龙凤胎。
那两个小家伙长得可真的是可爱。
他用法眼仔细看了看,他们俩的法相庄严,但是却不是和合二仙,应该是天仙和地仙。
在天庭里,他也曾经与天地二仙有过一面之缘。
“唉!
不知道你们七位仙人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要经历这千年的人间历练啊!
我有生之年,定会尽力护持二位安然渡劫!”
本觉在心里感慨唏嘘道。
送了两个吊坠结个善缘。
他就离开相府了。
走到了半路上,还没有到寺院,就大雨倾盆,躲在街边店铺的屋檐下避雨,很快地雨就停了,紧接着就是看到了奇特的彩虹异象。
那两道彩虹呈现出来的样子,恰好就应验了他的猜测:“看样子的确是天地二仙无疑了。”
此时,走在本觉和尚前面的凌霄子也注意到了这一奇异景象。
他停下脚步,仰望着天空中的彩虹,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
他不住的点头,轻声地笑道:“哈哈哈,确实非同凡响啊!”说完,他继续向前走去。
而本觉和尚则与凌霄子就此分道扬镳,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走去。
“ 财少多布施, 体弱多放生,心乱多静坐,业深多忏悔,福少多行善,天助己助者,每日积德,三年天必降福给你。
你所有的布施, 一个微笑,一粒米,一片布,一个善念,一句良言,一个善举,都会在日后苦难来临时,成为你的金钟罩。”
本觉法师高兴地一边唱着,一边传道,“这七位仙人正气凛然,绝对能不枉此次千年历劫的机会,造福于人间的”,他心里想着,“我正好可以跟着他们好好修行,积德行善,广结善缘”。
就这样,两个孩子在众人的惊喜和期待中,一天天地长大了,越长越可爱。
他们很爱笑,很少生病,很快地学会了走路,不到一岁就学会了说话。
一张口说话,就吐词清晰,字正腔圆。
只不过奶声奶气的,到底还是小宝宝啊!
但是颜夫人的身体却越来越不好了。
或许是年纪大了,生孩子又伤了元气,诱发了许多基础疾病,有了多种疾病并发的症状。
多方医治无效,终于在龙凤宝宝三岁的时候,颜夫人撒手人寰了,时年西十九岁。
颜相爷悲伤过度,一病不起,多日称病,不能上朝议政。
皇帝派太医问诊,太医回来奏报,“思虑成疾,又偶感风寒,年岁又大了点。
因此卧病在床,多日未能上朝。”
“这种病全在于自己的心里状态。
如若能够放宽心态,放下思虑,便可勿药而愈。”
太医给颜相爷开了药方以后,又叮嘱了一会儿,才离开的。
“颜老爷子可还好?”
皇帝有些担心地问道。
“颜老爷子倒是依旧硬朗,气色也很好,鹤发童颜的。”
太医回复道。
“那俩孩子还很小,可怎么办呢?”
皇帝又想到了那一对龙凤胎。
“他们俩长得倒是比一般同岁的孩子都要好得多,很壮实,能吃能睡的,活泼开朗,特别可爱。”
太医想起那俩孩子,禁不住嘴角上扬笑着说,“相府里有一个女管家,是颜夫人从娘家带过来的人,大家都称作“杨妈”的,很是干练精明。
老人和孩子全凭这个杨妈操持”。
“那就好,朕就放心了。”
不久,传来了颜相爷缠绵病榻,病重不治的消息。
皇帝十分关切,摆驾相府,带着几位太医,亲自前来探病。
颜相爷躺在床榻上,脸色青白得没有一丝血色,看上去是那么憔悴,嘴唇也是那么苍白,眼中还带着好些血丝,他时而眉头微蹙,时而重重地吐纳,病痛的折磨让他丧失了往日的活力。
仿佛苍老了十多岁似的。
几个太医逐个为颜相爷诊脉,但是他们几个诊完脉以后,都显得面色凝重,微微摇头。
最后他们几个会诊完了以后,开了一个药方,并不抱任何希望,“只是为了减少病人的痛苦“,他们回复皇帝的询问,“估计最迟也挨不过白露时节,还是赶快安排后事为妙。”
依据太医们的说法,那么,昨天才刚刚过了处暑,颜相爷弥留世间的日子也就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了。
皇帝顺便见了见如月和晨旭俩。
他们俩现在快五岁了。
小男孩五官清秀,一对明亮的大眼睛充满童真和好奇,小小的鼻子挺拔可爱,薄薄的嘴唇常常挂着天真烂漫的微笑。
小女孩就像一幅精美的画作,色彩鲜艳而协调。
她的眼睛,像两颗明亮的星星,充满了好奇和灵动。
微风吹拂下,她的长发如飘逸的丝绸,映照着阳光的温暖。
小男孩,活泼好动像一只欢快的小鸟,小女孩的无邪笑容像一朵盛开的花朵。
他们俩开开心心地在后花园里嬉闹玩乐,犹如茁壮的小树,每天都在不停成长,带来无限的欣喜和活力。
他们对答如流,落落大方,很有教养的样子。
己经越来越懂事,也越来越独立。
他们俩的智慧和才华让人惊叹。
问出来的问题也很是新奇怪异。
“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
“为什么会有西季轮回?”
“人为什么要生老病死?”
“是不是我们长大了,父母就要死了?”
五岁的他们俩,己经能像一个小大人一样思考和行动,这让皇帝倍感欣慰。
皇帝为了报答颜相爷,感恩颜相爷对皇帝、对朝廷,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心耿耿的辅佐与付出,打算给予回馈,“朕想着不如把如月和晨旭俩接进宫里去,让他们俩跟着皇子们一起读书、学习和生活。”
颜老太爷不答应,“柴门犬子,不足以登大雅之堂。
德薄福浅,无缘享用”,老爷子身体果真还很是硬朗,说起话来,声如洪钟,“多谢皇上挂念,皇上尽管放心,只要有我老爷子在一天,我就会护他们俩一天的周全”。
颜老爷子不卑不亢,一点儿都不输于颜相爷在朝堂上奏对的气势。
皇帝看着鹤发童颜的颜老爷子,再看看正在玩乐的那两个粉雕玉琢、聪慧可爱的龙凤宝宝,由衷地赞叹道:“真的是虎父无犬子,巾帼生凤凰啊!
有老爷子的这话,我也真的就放心了。”
皇上要摆驾回宫了。
在銮驾即将要离开之时,皇上对着送行的颜老爷子和颜府阖家老小,说:“日后如果府上有什么需要的话,您老人家尽管开口。
颜相爷一心为国,朕无比敬重他。
这是颜相爷家理应享受的权利,您不必多心。”
“多谢皇上!
草民不胜感激!”
颜老爷子拱手作揖拜谢。
皇上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颜相爷宅邸。
她心里清楚,他己经失去了一位股肱大臣。
颜氏家族以后有可能会与朝廷再无瓜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