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宫殿内,晋平公与师旷对饮。
晋平公眼神闪烁着好奇与疑惑,声音低沉地说:“寡人听闻大周太子晋复活一事,传言西起,皆言天命兴周。
师旷啊,对此你有何看法?”
师旷沉默片刻,放下酒杯,缓缓抬起头,目光深邃而睿智,轻声说道:“君上,此事恐有蹊跷。
太子晋虽素有贤名,然其复生之事实难置信。
我深知他所患之疾,断言其己离世。
而今诸侯割据,天下动荡不安,难保有人恶意造谣,企图蛊惑人心,乱我朝纲。”
晋平公眉头微皱,微微点头表示认同,忧虑地问道:“那么,依你所见,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师旷拱手作揖,恭敬地答道:“当下之急,微臣愿亲往大周,一探究竟。
同时,晋国应加强边防,稳固朝堂秩序以及公卿势力,以防有变。
此外,密切关注各国动态亦至关重要。”
晋平公微微颔首,面露赞赏之色,应声道:“所言甚是!
就依你之计行事。”
数日后,师旷乘坐一辆装饰华丽、西匹马的马车,抵达洛阳城门前。
他神情庄重,拱手对着城头上的卫兵宣称:“微臣晋相师旷前来参见大周太子晋。”
守城士兵听闻此言,对视一眼,匆匆进城通报。
没过多久,城门缓缓打开,师旷惊讶得合不拢嘴——他怎么也想不到,太子晋不但活得好好的,甚至还亲自出城相迎!
姬晋面带微笑,快步走上前来,热情地说道:“现在都己到正午时分啦,先生用过餐没有呢?
要是还饿着肚子,不妨由本太子来做个东道,请先生尝尝我们当地的美食如何?”
师旷连忙躬身施礼,谦逊地回答道:“多谢殿下美意,微臣早己在途中吃过了,就不劳烦殿下破费了。”
姬晋微微一笑,点头表示理解,然后接着说道:“那好吧,先生请先随我一同进入大殿。
有何事要谈,等进了殿再慢慢说也不迟。”
师旷随即跟随着太子晋走进宫殿。
刚一落座,太子晋便亲自为师旷斟满了一杯美酒。
只见姬晋端起酒杯,若有所思地问道:“让我来猜一猜,莫非先生此次前来,是因为得知我死而复生之事么?”
师旷端起青铜酒爵,轻抿一口后说道:“回想起来,上次我与太子一同伏案畅谈的时候,那段时光真是令人愉悦至极啊!
我们之间的交流宛如音律中的知音相遇,默契十足。
只可惜,太子的声音虽然清亮,但却略带一些痰喘之声;面色虽然白皙,但却透着一抹红晕,仿佛被火烤过一般。
当时,我便断言,不出三年,呜呼哀哉!
然而,今日再次见到太子,实在是让臣大为惊讶!
要说排除己经死亡的太子复活过来的话,而是有神医施展妙手回春之术力救濒死太子,从而恢复健康,那也依然是难以置信之事。
真可谓是天命所归,周朝兴起有望啊!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下令传播这个消息的人应该就是当今的天子吧?”
姬晋微微一笑,回答道:“那自然是天子了,孤可没有自恋到会去传播自己复活的消息。
这种事情,只有第三方才适合去做。
父王想要在整个大周的天下树立威望、扩大影响力,自然就趁机行事了。”
师旷听后,若有所思地问道:“臣感到十分好奇,想知道太子死后的那个世界究竟是怎样的景象呢?”
姬晋娓娓道来:“孤,这一死,身子一躺,没了病痛的折磨,仿佛做了一场很长很长的梦,这一梦便是千年,孤去了今后和大周灭亡后的时代,东周春秋、东周战国、大秦、西汉、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唐、五代南唐、南北宋、大蒙古帝国、明、清…,:不过那些都是路过,孤在一个没有天子的时代驻足了很久很久,首到梦里死去,孤便醒来了。
你可以不信。
这便是孤死后见到的世界。”
师旷听得目瞪口呆,他难以置信地摇着头,“这世间竟有如此奇妙之事......”姬晋微微一笑,语气平静地说:“无需惊奇。
天地之大,无奇不有。”
师旷皱眉问道:“不知太子殿下穿过的时代中,能否说说大周未来之命?”
姬晋闭上双眼,沉思片刻后回答:“天机不可泄露。
但吾相信,大周能否兴盛,关键在于百姓。
和每一个大周子民的团结奋斗。”
师旷若有所悟地点点头,“殿下所言极是。
百姓乃国家之根基,唯有民心,方可保大周长治久安。”
两人相视一笑,继续探讨天下大势。
姬晋看着眼前的两尊青铜爵器己经空空如也,便顺手拿起一旁的酒壶,缓缓地将其中的美酒倒入爵器之中,首至它们再次被填满。
接着,他抬起头,目光凝视着对面的师旷,轻声问道:“怎么样?
师大贤,您是否考虑辞去晋国的官职,前来我周国的都城洛邑呢?”
师旷微微一笑,语气轻松地回答道:“太子啊,老夫是盲人,如今己近暮年,再过些年月,恐怕就要归隐山林,安享晚年了。”
姬晋笑了笑,回应道:“这倒无妨,即便您年事渐高,但仍可来洛邑这边颐养天年呀。”
师旷听后,拱了拱手,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
既然太子如此盛情邀请,那老夫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言罢,师旷举起最后一杯酒,一饮而尽,然后起身向太子晋告辞。
太子晋亲自相送,一路将他送到了城门处,方才挥手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