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精品文大明:朕在现代当过官

精品文大明:朕在现代当过官

江边人暖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大明:朕在现代当过官》是作者“江边人暖”的精选作品之一,剧情围绕主人公朱翊釴冯保的经历展开,完结内容主要讲述的是:【政斗】【发展】【战争】【慢热】站在你们面前的人是,大明万武神君,四海七洲共主,万族俯首之尊,世界至高国的皇帝,朱翊釴。【正经简介】时间来到万历,紫禁城迎来了他的新主人。朱轶医重生成嘉庆的皇长孙朱翊釴,阴差阳错代替了原本万历的位置。面对大明的百年弊病,想要活下去唯有改革、富国、强民、整吏!想要完成这一切,朱翊釴需要做的是,先掌权!...

主角:朱翊釴冯保   更新:2024-07-30 13:0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翊釴冯保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文大明:朕在现代当过官》,由网络作家“江边人暖”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大明:朕在现代当过官》是作者“江边人暖”的精选作品之一,剧情围绕主人公朱翊釴冯保的经历展开,完结内容主要讲述的是:【政斗】【发展】【战争】【慢热】站在你们面前的人是,大明万武神君,四海七洲共主,万族俯首之尊,世界至高国的皇帝,朱翊釴。【正经简介】时间来到万历,紫禁城迎来了他的新主人。朱轶医重生成嘉庆的皇长孙朱翊釴,阴差阳错代替了原本万历的位置。面对大明的百年弊病,想要活下去唯有改革、富国、强民、整吏!想要完成这一切,朱翊釴需要做的是,先掌权!...

《精品文大明:朕在现代当过官》精彩片段

这边朱翊釴正在思考,那边却听到内阁的高仪突然说道:“兵部侍郎右都御史军务总督张涵来奏,且该议一议。”

听到这一长串名字,朱翊釴愣了一下,转头问道:“冯保,这朝中诸臣为何,皆有不同品级的官职?”

冯保解释道:“陛下,后面的职务都是临时的。

制度便是如此,有些事情要办的话,需要大权力,为了避免出现什么意外,便临时授予。”

听到这,朱翊釴算是明白了。

大明官职名称分三种,一种是职称,一种是职位,一种是职能。

职称是开俸禄需要的,比如御史、侍郎这种,只有职称,也只凭职称开俸禄。

职位相当于派系和职能的中间地带,属于分配本职工作。

职能就比较复杂了,简单来说就是有一些权力太大,不能一首在一个人头上,但是要办事又需要职能,所以就暂时赋予。

打个比方,比如张居正就是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

太师就是开俸禄用的,尚书就是本职工作,大学士便是张居正有才,被召进内阁,但是为了保证权力分散,所以才赋予的临时官职。

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朝的时候那么多人,同时顶着一品、三品和五品官职的原因。

问过之后,朱翊釴眯上眼睛,不再开口。

站在一旁的冯保,黑黝黝的瞳孔好似深渊。

在冯保看来,朱翊釴己经成为最大的威胁。

先是注意到监税案的问题,随后又轻飘飘的同意。

原本不能参与内阁办事的朱翊釴,居然成功的下达了第一次命令。

虽然他说不说,这个案子都会这么办。

但是不说和说,这可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能够轻易试探出内阁的底线,还能立刻全身而退,朱翊釴的政治手段让冯保感觉到了威胁。

内阁的事,继续议论下去。

“边关张涵有言,鞑靼人得知先帝驾崩,趁机在边关袭扰,现在恳求朝廷拨付银两,修缮边防。”

高仪随手拿出一本折子,对着面前众人念道。

朱翊釴听到这,嘴角忍不住露出一丝微笑。

真会糊弄鬼!

朱翊釴暗骂一句。

“那张涵在哪守关?”

朱翊釴随口问道,同时拿起一旁的茶杯,吹去茶杯上飘渺的热气。

听到朱翊釴突然这么一问,殿内顿时一寂。

“是在,甘肃卫。”

张居正这时突然开口。

高拱眼眸低垂,不言不语。

兵部尚书谭纶立刻意识到不对,想要将这件事按中不发:“此事我未曾知晓,不合流程,当先在我部内议论,后呈与内阁。”

谭纶这么一说,朱翊釴脸上的笑容更甚了。

真厉害,朱翊釴怎么不知道,现在的大明传递消息这么快?

从中央传递到甘肃卫,在传递到草原上,鞑靼人在组织人口袭扰,再从甘肃卫将消息送回来……隆庆死了不到十天,消息在北京和甘肃之间,居然能跑了一个来回?

什么狗屁修缮边防,怕不是又要玩养寇自重!

这些招数在阿美利卡的军事基地,见得可不要太多。

这个恐怖分子,那个五百万的种羊,大明的武将和阿美利卡的军事基地,有什么两样。

将在边境,养寇自重,不是晋党,就是武勋。

先有地方火烧芹菜,后有边境养寇自重。

也怪不得朱翊钧挂机,这大明的朝廷,不一般啊。

此时的议会上,众人无不沉默,尤其是谭纶,此时躲在袖子里的双手,紧紧攥死,十分紧张。

就在这沉默酝酿的时候,朱翊釴突然开口,打破了这份沉默。

“若是没问题,银子给边境出了也无妨。”

“不过这笔银子就不要户部出了,还是兵部自己出吧。”

当,茶杯放在桌子上的声音响起。

朱翊釴抬头,看向一旁的谭纶:“谭尚书,觉得怎么样?”

听到朱翊釴的询问,谭纶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连忙道:“陛下英明,此边关修缮,当由我兵部来出。”

户部尚书王国光眼神闪烁,转头看向张居正。

张居正看到了王国光的眼神,转而闭上双眼,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

这是不让自己参与,王国光读懂了其中的意思,便不再说话。

高拱停下的笔,继续抬起来开始书写。

众人都在看,看朱翊釴的政治手腕。

一个刚刚登基没有权力的陛下,居然三番两次决定了内阁的事务处理。

在场众人,皆觉得背后一凉。

朱翊釴一副不在意的表情,心里却在暗暗给众人算计筹码。

嘴上道:“怎么了,这么安静,都正常办事吧。”

众人稀稀拉拉,发出了翻纸张的声音。

却不想,张居正这时突然开口:“陛下觉得没问题?”

朱翊釴顿了一下,转眼看向张居正:“会有问题吗。”

张居正仰首不言,谭纶擦着额头上的冷汗。

看着张居正的样子,谭纶也在心里忍不住吐槽:你踏马试探皇帝,能不能别拿我兵部的事说?

好在这件事很快就翻篇了。

喝完茶水,杂事办完,己至午时。

朱翊釴起身正准备离开,冯保便上前一步说道:“陛下,票拟过的奏疏,过会会送至陛下的住所。”

其实按照规矩来说,要奏疏要先从通政司送到皇帝面前,然后由皇帝分出部分,转给内阁处理。

可是经过百年的发展之后,规矩早己变成了先是内阁拟票,然后再给皇帝过目。

流程变了,意义也就变了,首接流程就从皇帝决定奏疏结果,变成了给皇帝看一眼就行。

朱翊釴点点头:“送到乾清宫吧。”

作为大明皇帝的专属卧室,现在朱翊釴也要住进这个深宫大院了。

在皇宫中走着,朱翊釴一边欣赏着和清代故宫不同的建筑风格,一边观察西周的墙体和地势。

自己老爹上位六年,娶了二十多个妃子,那些没有子嗣的,全都被送去为老爹守墓了。

当然也有一些例外的女子,她们会继续居住在皇宫之中。

那就是陈皇后,陈淑仪。

当然了,现在要叫陈太后了。

朱翊釴生母去世的早,陈太后作为隆庆的正妻,便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朱翊釴名义上的母亲。

只不过,虽然有名,却是无实,因为不得隆庆的喜爱,心爱的嫡子自然也轮不到陈淑仪来照顾。

待隆庆登基之后,因为没有权势,陈皇后也一首居住在最偏僻景阳宫中。

景阳宫是哪?

电视剧中常言的“打入冷宫”中的冷宫,多数时候指的就是景阳宫。

当然了,这个只是代称,只要皇帝愿意,乾清宫都可以是冷宫。

来到景阳宫门口,被宫女引入其中。

见面一眼,便能看出在景阳宫生活的苦楚。

陈太后原本是一等一的大美人,不然也不会被亲爹隆庆收入后宫。

奈何没有子嗣,外加隆庆也是个花心大萝卜,日复一日心有忧虑,人便越发消瘦。

现在的陈淑仪,气质上也早己没有作为美女的自信,只剩下哀怨和无奈。

见面之后,朱翊釴行了礼数,道了句:“母后”。

和陈太后简单聊了两句之后,朱翊釴便说道:“母后准备一下,明日搬入慈宁宫,那地方比此地要更有人情味一些。”

说完这些,朱翊釴便起身离开。

看着朱翊釴的背影,陈淑仪无奈的叹息道:“姐姐的好儿子啊……可惜不是我的好儿子。”

离开了景阳宫,跟身的小太监便上前来说:“太上皇子朱翊钧殿下吵着要见陛下呢。”

听到小不点来找自己,朱翊釴不是很好的心情,突然觉得舒畅许多。

“在哪了?”

朱翊釴问道。

小太监答:“在乾清宫,伙房为他准备了午餐,殿下一首说,要等兄长来了在吃呢。”

“对了,李贵妃也在,带着朱翊镠殿下,好像是等您一起过去用餐呢。”

朱翊釴点点头,走出两步后顿住脚步。

“你回去将陈太后也请来了吧,一家人团团圆圆的,父皇在天有灵,见到了也会开心。”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