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赶海:我能看到提示全本小说

赶海:我能看到提示全本小说

张耀华 著

现代都市连载

《赶海:我能看到提示》主角张耀华阿辉,是小说写手“张耀华”所写。精彩内容:社畜张耀华三十多岁了,还一事无成,相亲遭人嫌弃。他放假回渔村赶海,无意间发现自己能看到提示,金手指到账。从此,龙虾、青蟹、石斑鱼,大黄鱼、金枪鱼等都近在咫尺。甚至还有海底的珍珠、玳瑁、龙涎香、沉船宝藏……......

主角:张耀华阿辉   更新:2024-08-16 06:5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张耀华阿辉的现代都市小说《赶海:我能看到提示全本小说》,由网络作家“张耀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赶海:我能看到提示》主角张耀华阿辉,是小说写手“张耀华”所写。精彩内容:社畜张耀华三十多岁了,还一事无成,相亲遭人嫌弃。他放假回渔村赶海,无意间发现自己能看到提示,金手指到账。从此,龙虾、青蟹、石斑鱼,大黄鱼、金枪鱼等都近在咫尺。甚至还有海底的珍珠、玳瑁、龙涎香、沉船宝藏……......

《赶海:我能看到提示全本小说》精彩片段


刚到地方,还没等张耀华下令。

水旺那边已经急匆匆地下网,因为他们看到了鱼群,是带鱼。

“卧槽!还得是华哥带路,好多带鱼。”

阿辉瞪他一眼:“别废话,快干活。”

这些带鱼都差不多有八十厘米长,它们的游泳能力差,白天浮在海水中层,晚上就降到海底。也正是这样,他们现在能看到带鱼的鱼群。

我国的带鱼带鱼可以分为南、北两大类。

北方带鱼个体较南方带鱼大,在黄海南部越冬,春天游向渤海,形成春季鱼汛,秋天结群返回越冬地形成秋季鱼汛。

而南方带鱼每年沿东海西部边缘随季节不同作南北向移动,春季向北作生殖洄游,冬季向南作越冬洄游。

他们兄弟觉得,今天努努力,应该能装满一船。

带鱼的价格虽然不高,最近的上岸价是十五元左右,但胜在量多。

别看他们的船不大,但装满船舱,七八千斤都没问题。

眼前的带鱼群,只要捞到百分之一,恐怕都能让他们满载而归。

张耀华两兄弟同样在忙。

“网再放深一点。”张耀华跟自己二弟说道。

张耀威提醒:“哥,再往下放,可能捞不到带鱼。”

“我觉得这可不止是带鱼,听我的。”

张耀华看中的不是带鱼,而是更下面的河豚鱼。

张耀威选择相信自己大哥,不再问什么,按吩咐办事就完了。

期间,水旺和阿辉为了追逐带鱼,船已经逐渐远离。

十多二十分钟后,张耀威收网。他其实心里忐忑,因为带鱼群已经走远,很难预测自己这一网的收获。

实在不行,等一下开足马力,追上带鱼群。

让他惊喜的是,收上来的是一大包,得有四百多斤。透过渔网,他已经看到了里面的海货。

竟然是河豚鱼。

这比带鱼贵多了。

提到河豚,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可爱,尤其是受到惊吓,或者生气的时候,将自己鼓成一个球一样,十足的受气包形象。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河豚胃的一部分形成特殊的袋状,一般称为膨胀囊或气囊,它可以吸入水和空气,加上无肋骨的约束和皮肤的强收缩性,因而能使腹部膨胀。

第二印象就是有毒,河豚鱼肉质细嫩、鲜美,曾有“吃了河豚,百味不鲜”以及“拼死吃河豚”之说。

对于河豚鱼缺乏烹调经验的人,却万万吃不得,吃河豚中毒死亡者,在国内外屡见不鲜,就是食用河豚经验比较丰富的小日子,每年都要死好几百人。

“是河豚,又要发了。”张耀威激动道。

可以预测,等两艘渔船汇合后,水旺那家伙肯定要后悔,丢了西瓜捡芝麻。

“继续在这转几圈。”

不用自己大哥吩咐,张耀威都知道该怎么做。

张耀威赶紧将网中的河豚倒在船板上,又继续下网。

张耀华则是收拾河豚,太小的又扔回海里去。

跑远的水旺忽然回头看,挠了挠头发:“咦!华哥他们怎么不跟过来?船坏了吗?”

他有心想要回去问一问,但看着还在往前逃的带鱼群,又不舍得。

“那我们多捞点,到时候分给阿华他们一些。”阿辉说道。

总不能让好友空船回去。

水旺点头:“好!”

于是,他们更加卖力追赶带鱼群。

“以前我船东请我们吃过一次河豚,味道是真的好。回去后,我们也吃一顿。”张耀威捡起脚边的一条河豚,笑得嘴都快要裂到耳根处了。

河豚的价格普遍都在35元以上,100元以下。

他们这里捉到河豚的概率小,所以最近的市场价是多少,张耀威也不太清楚。一个月前,镇里的渔人码头卖73元每斤。

“自己吃就算了吧!处理不好,一家人都得去见阎王。”张耀华可不想为了点吃的,冒那么大的风险。

主要是自己家没处理过河豚,不专业,很容易出事。

他虽然听说,河豚的毒基本上集中在各种内脏,只要清理内脏就行,但那仅仅是听说。

“这个季节的河豚,应该没什么事,春天的河豚才毒。”张耀威说道。

这一点,张耀华自然也清楚。

河豚最毒的部位是卵巢,春季是河豚鱼的产卵季节,所以春天吃河豚鱼一定要小心。

春季的时候,河豚在大江大河的河口就能捕捞到,不需要跑到大海里来。那时候,河豚基本上洄游产卵。

所以才会叫河豚。

秋冬两季,河豚一般要回到海洋深处,尤其是前往热带、亚热带海域。

河豚也怕冷。

“别冒那个险,这是野生河豚,可不是人工养殖那些。”张耀华依旧摇头。

真想吃的话,到外面专业的餐厅去吃会安全点。

现在河豚也有人工养殖的,毒性没那么大。

等张耀华两兄弟捕捞了四千多斤河豚,水旺他们终于拉着满满一船带鱼回来汇合,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这次收获巨大。

“华哥,你们的船怎么回事?”水旺问道。

“什么怎么回事?没事呀!”张耀威反问。

阿辉观察挺细致,看到张耀华那艘船的吃水明显变深。

水旺疑惑:“没事?那干嘛不追带鱼群?我和我哥以为你们的船出故障,特意多捞点,分你们一些。”

张耀威摆手:“那不用,我们的收获更大。”

有河豚,谁还看上带鱼那三瓜两枣呀?

水旺很惊讶。

“什么收获?”

“也没什么啦!就是些河豚。”张耀威凡尔赛回答。

“河豚?河豚能有多少?”水旺不以为然。

河豚虽然也是群居的海产,但群体通常不会太庞大,而且不够集中,想要捕捞到很多,几乎不怎么可能。

偶尔捞到十多斤,甚至几十斤都正常,但再多就不常见了。

“不多,估计就四千斤左右吧!”

此话一出,水旺两兄弟愣在当场。

半晌,水旺习惯性爆粗:“卧槽!四千斤的河豚?你认真的吗?”

张耀华笑而不语,静静看着自己二弟装逼。

张耀威摊摊手:“要不,你自己过来看一下。”

水旺不信邪,跨过另一艘渔船,到船舱一看,眼珠子都要瞪出来,全是河豚。

“草呀!为什么不喊我一声?”他懊悔得顿足捶胸。

“我也想喊你,奈何你们跑太远,怎么通知你?手机也没信号。”


回去的途中,张耀威忽然发现,水旺他们没跟上。

“没事吧?”

“掉头回去看看。”张耀华开口道。

于是,两人驾驶渔船掉头。

“喂!怎么回事?”

水旺头疼道:“扑街了,船坏了。妈的!差几万元,质量就差那么多吗?”

昨天其实就坏过一次,但不是什么大问题,所以水旺就没放在心上,没有找到专业的维修工维修。

如今,彻底死火。

他不敢想象,要是自己一艘渔船单独出来,忽然在茫茫大海坏掉,是什么后果。毕竟他们这种小船也没有定位之类,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路过的船只。

“我看看。”张耀威跨过去。

“你又不懂修,看了也是白看。”

嘴上挑刺,但水旺还是让张耀威到驾驶舱查看。

阿辉和张耀华看到张耀威将里面用手拍了一遍,均是无语。

你以为是以前的电视机吗?雪花屏的时候,拍几下就能变好?

“不行,修不好。”张耀华。

阿辉差点笑出来。

你这就算修了?

秀呀!

“准备拖船吧!”张耀华则说道。

还能怎么办?用他们的船在前面拖回去咯!

“好在我备了一桶油,否则真不知道能不能回去。”张耀威表示。

他们的船,马力本来就不大,还要拖着一艘几乎满载的同等型号渔船,肯定会很吃力,很烧油。

有人可能会说不对呀!拖一艘船很容易。

比如港口那些超大型集装箱船,进港的时候,可能就要用到一艘小船去推动,或者牵引。港口的拖船,体型比集装箱船小几百倍,却能轻松拖动。

其实不一样的,港口的那种拖船看着很小,但高达上万马力。

人家本身就是专门为拖动大型船只设计的,结构也特殊,号称海上牧羊犬。

水旺他们拿出一捆绳子,将自己的船头和张耀华他们的船尾绑在一起,两船相隔十多二十米,不能完全挨着。

拖着一艘船,速度慢了很多,跟拖拉机一样。

等他们回到渔村,天色都降下来。

让张耀华他们意外的是,不仅大良在,两家的家人都在小码头等待。

“今天怎么这么晚?出了什么事吗?”大良有点委屈,为了等你们,他在这里喂蚊子,手脚已经被叮咬了好几个包。

看到阿辉他们的船被拖着回来,就知道船出了问题。

水旺的老妈一脸紧张:“怎么回事?”

两家看到儿子这么晚还没回来,都有些担心,出海前千叮万嘱,小渔船不要跑太远。要知道,两家的第二代都在船上,要出了事,直接就是断代了呀!

“妈,我们没事。就是船坏了,好在是跟阿华他们一起出去的。”阿辉安抚道。

水旺则说道:“要不是今天收获不错,就亏大发了。”

大良听到了自己想要的内容,连忙问道:“都有什么?”

张耀华的父母见儿子平安归来,均松了口气。

跟大海讨吃是有风险的,这一点他们很清楚。

也正是如此,见大儿子有读书的天分,家里吃糠咽菜都要送他去读大学,就是希望他以后干点其他事业,不要干这祖传的行当。

“以后还是得组队出去。”张父说道。

在大海上,多一艘船就多一份保障。

其他人深以为然。

见良哥眼巴巴的表情,阿辉告诉他:“我们捕捞了几千斤带鱼,良哥吃得下吧?”

“啊!都是带鱼?”大良多少有些失望。

带鱼的捕捞量很大,市场几乎是饱满的,很难卖出高价。最近几天,带鱼都是十五元以下。

这种鱼不好卖呀!

他们鱼贩子不怎么喜欢这种捕捞量大的鱼。

“华哥他们弄了三四千斤的河豚,稀缺货。”水旺爆料。

除了张耀华几个出海的知情人,其他人愣住。

河豚?三四千斤那么多?

大良脸上肉眼可见的笑意弥漫整张脸。

“我看看。”

他马上往张耀华的船走去,对水旺家的几千斤带鱼兴趣不大的样子。

然而,东梅婶还是很高兴。

带鱼即便卖十块钱一斤,几千斤也是几万元呀!儿子跟着阿华混,真的是时来运转。

水旺懊悔地述说着过程,早知道就应该跟在华哥身边,错过了捕捞河豚的机会。

“都怪大哥……”

还没说完,阿辉往他踹了一脚:“要脸吗?是你开的船,跟我有个屁关系?怪我?我看你是找打。”

最高兴的,无疑是张耀华的父母,以及阿珍。

这四千斤左右的河豚,价值二三十万呀!

张父不得不承认:“你小子就是天生的打渔人,书是白读了。”

老妈瞪他一眼:“什么叫白读?前面的海螺,不读书能认识?多读书才能长见识,像你一样,一辈子就这样了。”

“我这辈子挺好的呀!让养我的人安享晚年,将要养的人养大。”张父给自己点赞。

大良从船出来,兴奋地举着拇指说道:“阿华,还得是你们呀!近几天我们这里的河豚是70元左右,我给72,都卖给我吧!”

张耀华两兄弟还没开口,他们老妈就讨价还价了。

中国大妈讲价,那是相当惨烈,何况还是张耀华老妈那种谈价高手。

张耀华给大良投去“自求多福”的眼神。

果然,很快大良就被谈得生无可恋。

“婶子,75元我是真的赚不到钱了呀!怎么也得给我喝口汤吧!我就挣点辛苦钱。”

……

最后,河豚让大良以75元的单价收购。

而水旺的那些带鱼,大良只愿意给12元,多一分都不要,态度非常坚决。水旺一家也清楚,市场上的带鱼实在太多,很难卖出高价。

在大家的帮忙下,把鱼获称了一遍。

河豚4052斤,带鱼7580斤。

张耀华两兄弟收入303900元,而水旺他们进账90960元。

两家都很满意。

还剩下些杂鱼、海蟹、海虾等,张耀华他们提回家自己吃。

水旺把那三十几个九节虾往张耀华的桶里一倒。

“这虾没几个,我家懒得弄。”

九节虾的虾身上有一深一浅的横向纹路,煮熟后有明显的九节白色花纹,故得其名。

这种虾上水后,它会吐出分泌物,令自己死亡,让喜欢尝鲜的人不得染指,颇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勇壮烈。

大概是因为喜欢“自杀“的个性吓怕了渔民,九节虾多为野生,人工养殖的少,再加上当造期产量也不多,所以这种虾的价格也比较贵。

没等张耀华他们拒绝,水旺就提桶跑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