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张贵叶向高的现代都市小说《任意摆布全集小说阅读》,由网络作家“张贵”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推荐《任意摆布》是作者““张贵”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张贵叶向高两位主角之间虐恋情深的爱情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穿越成为天启朝外戚张贵,因不想将来被李自成拷掠致死,不得不走上祸害大明朝权贵官僚的道路。言官骂他挟君乱礼。藩王骂他贪得无厌。官绅恨他刻薄狠辣。但无奈九边总兵多是他门下走狗,连九千岁都是他干儿子,皇帝也拿他没办法。所以,大明朝就这么被他任意摆布着。......
《任意摆布全集小说阅读》精彩片段
这一下子,天启连让叶向高这个谋身之臣活着回乡的机会也不愿意再给了。
因为叶向高这一反对,让天启有了让只知谋身的大臣也获得一个很惨的下场的想法,而以此让后面的公卿重臣们知道,不谋国只谋身不一定讨得了好,尤其是还不想让别人谋国的时候。
叶向高则在原地怔了半晌,嗫嚅数次,丢魂失魄,左偏右倒。
“臣……”
叶向高内心有些后悔刚才的言辞。
他没想到天启会这么强烈地想要恢复张居正名誉,以致于他阻止后会刺激的皇帝要赐他自缢!
他还以为只是因为张贵这么一提,天启才有了这想法的。
没办法,他不是张贵。
张贵是知道天启在历史上就急切地于天启二年恢复张居正名誉之事的。
可以说,张贵基于对历史的了解,而早就把握住了天启图治之心。
叶向高固然精明,但的确还未到彻底清除天启心思的地步,甚至还被天启好木工的表象迷惑,也就没有想过天启会不会急着恢复张居正名誉,何况他本就不想给张居正恢复名誉。
而且,张居正现在在整个大明的统治阶级内的名声还不是很好。
万历朝在倒张后,朝堂上更是忌讳提张居正。
现在离万历时期结束也才两年。
作为这个时代的人,都很难想到年轻的天启皇帝原来早就有恢复张居正名誉的心思。
叶向高承认自己又败了,再次败给了眼前这位国舅爷。
但他还是想不明白,为何国舅张贵能瞧出皇帝早就执意要恢复张居正名誉。
想不明白归想不明白,叶向高现在也只能取下头上粱冠,拜在地上,乞求道:“臣有负圣恩,只请仁旨,留罪员贱命一条。”
天启未搭理。
魏忠贤向在这里的锦衣卫们喝令道:“还愣着干什么,按旨行事!”
许多锦衣卫习惯性地看向了骆思恭。
魏忠贤见此问道:“怎么,圣上都使唤不动你们吗,这锦衣卫看来也得换换了!想必外面满将军的麾下兵丁是很愿意进锦衣卫效忠的!”
田尔耕这时候赶紧站了出来,喝令道:“愣着干嘛,照旨意行事!”
素来跟着田尔耕的一队锦衣卫走了过来,押起了叶向高。
许显纯也跟着站了出来,但因见田尔耕的人已经押起了叶向高,也就只得退了回来。
骆思恭魏忠贤三言两语就让自己锦衣卫系统分崩离析,许多人已经开始主动听从魏忠贤使唤,一时,心里更加恐慌。
叶向高是被赐自缢,他还不知道自己会是个什么罪。
杨涟等文官这时欲替叶向高求情,而天启则在他们开口前,道:“求情者,同罪!且若尔等求一次,朕就加罪于叶向高一次!”
杨涟等见此只得闭口不言。
叶向高听了这话,万念俱灰。
他知道,他刚才阻止为张居正恢复名誉的话算是彻底触到了天启的逆鳞,以致于天子要拿自己的性命逼接下来的阁臣不敢不谋国。
这里,叶向高被田尔耕带人押下去后,天启就看向了骆思恭,嘴角浸着冷冽的笑意:“骆思恭,你好的很啊,叶向高等人,替那些谋乱逆臣说话,朕还能理解。可你怎么回事,忘了自己是谁的人吗?!我大明朝何时有你这样的谏臣,也谏阻起朕来?”
骆思恭颤抖着嘴唇,哭着喊道:“内臣再也不敢了,请皇爷恕罪啊!”
“今日你敢不奉旨,是不是明日,你就敢直接带着几个锦衣卫进宫弑君?”
天启又问道。
骆思恭听到这里,当即磕头呛地:“皇爷,您这话让内臣无地自容啊!”
事实上,骆思恭也没想到张贵会搞这么一出,让皇帝得以有直接绕开锦衣卫,直接动用外部兵马实现自己意图的机会。
他本以为自己这个锦衣卫掌印只要不答应替皇帝执行旨意,就无任何兵马替皇帝执行旨意的。
当然,他也知道,大明的兵马有很多,且的确是有忠于皇帝的武将。
但不是所有武将都忠勇,都愿意为皇帝诛杀文臣,而就此成为士大夫们的死敌。
毕竟正德朝江彬的下场摆着呢。
甚至可以说,现在的大明武臣里,稍微知道点明哲保身的,都不会为了皇帝与士大夫决裂,而只一味忠于皇帝的任何旨令。
所以,在骆思恭看来,皇帝应该无法确定哪个武将会只听皇帝的旨令。
可骆思恭没想到,这位叫满桂的武将居然就是这么一个异类,是一个真正愿意忠于皇帝的武将!
而且早就带着家丁在西苑附近。
“将骆思恭打入诏狱,等候处置!籍没家产!”
“即日起,西苑的宿卫全部换成满桂带来的兵丁。中军都督左都督张贵掌锦衣卫印,提督西苑禁卫!京营副总兵满桂平乱有功,升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兼任神枢营坐营指挥使,听从张贵节制。”
天启没有与骆思恭多言,而是直接下了这样的一道旨。
大明宫廷禁卫一直是由锦衣卫和京营中的神枢营负责,其中锦衣卫出三千大汉将军,负责近侍,而神枢营负责宫廷门禁与外围巡逻。
这里面,统领这些禁卫的一直是公、侯、伯这些勋臣或驸马都尉、国舅这些皇亲。
当然,大多数情况下,勋臣外戚在皇帝禁卫方面只是挂个统领的名,实际负责的还是底下的坐营指挥使。
现在天启这样做,就是让张贵名义上统领西苑的禁卫兵权,而由满桂实际负责整个西苑禁卫。
很明显,满桂的表现已经让天启开始彻底信任他。
而天启让张贵掌禁卫兵权,除了张贵没有选择为文官说话而对抗天子外,更多的是因为他是皇长子的舅舅。
不过,张贵这个掌锦衣卫印,并不是负责抄家拿人的,他只是接替了骆思恭的职权,掌了禁卫的兵权而已。
而真正负责抄家拿人的锦衣卫机构是北镇抚司。
“田尔耕掌锦衣卫南镇抚司,许显纯掌锦衣卫北镇抚司,杨寰任东司理刑官,孙云鹤任西司理刑官……”
接着,天启又对刚才听了魏忠贤命令,愿意站出来逮拿叶向高的一些锦衣卫进行了任命。
在这之后,天启就离开了这里。
魏忠贤则先对田尔耕和许显纯等锦衣卫道:“先把骆思恭押下去,然后去抄骆思恭府邸,不得怠慢!”
“是!”
这里,骆思恭便被两锦衣卫官校给押解了起来。
骆思恭因此不由得大喊:“皇爷!皇爷!”
天启没理会。
半个时辰后。
骆思恭府邸,一大批锦衣卫出现在了这里。
“我带人在外围守着,你带人进去抄!”
而这时,田尔耕对许显纯吩咐了一句。
许显纯点了点头,就带着一干锦衣卫旗校冲上了骆宅台阶。
天启笑着回道:“是你们自己!”
“这……”
朱童蒙感到不可思议,但也还是瞅了站在天启身后的张贵一眼,说:“我们真是低估你了!”
张贵没有说话。
他发现,天启这个历史上以做木工活闻名的木匠皇帝,果然骨子里也还是有从朱元璋基因里就留下的狠辣,会在被自己带去了解士大夫阶层的真正意图后,而行出如此果决之事,竟亲手手刃了朱童蒙!
这让他不得不承认,难怪历史上同样作为言官的杨涟会在天启朝有如此下场。
在张贵看来,这位木匠皇帝杀起大臣来,在果决这方面,是不逊于他弟弟朱由检的。
张贵现在只希望天启不要像朱由检那样把大明朝越杀越糟糕。
当然,无论如何,张贵对于天启替自己出了这口恶气,把企图皆皇嗣生病来威胁皇帝杀自己的朱童蒙杀死的行为,还是很解气的,也很受触动。
张贵甚至潜意识里觉得这个皇帝姐夫挺义气。
而这应该是皇帝最不该有的特点。
嘭!
朱童蒙最终闭了眼,倒在了大殿上。
天启淡然地瞅了他一眼,对自己随侍太监魏忠贤吩咐说:“把他拖下去,吩咐人来洗地。”
随即,天启又对王安说:“拟旨,以神庙旧例,以皇长子生,加封皇亲张国纪为太康伯,赐张贵官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以张贵献药救活皇子之功,加官为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赐庄田一处。”
张贵忙谢了恩。
因为皇嗣得以存活,张贵家就因此得了伯爵之位,而他自己还一下子就成了一品大员。
左都督虽然没什么实权,但在大明朝的确是最高品级的武官,也常作为对外戚的加封。
无论怎么说,这对于张贵而言,俸禄自然又多了些。
犒赏完外戚,天启就提着血淋淋的剑,对张贵说:“你跟朕来。”
张贵便跟着天启去了他的木工作坊。
天启先来到作坊里的水缸边,拿起瓢,开始给带血的宝剑淋洗洗。
张贵主动过去,拾起瓢与天启一起淋着带血的宝剑。
天启则见此干脆丢了瓢,拿起一旁的棉布擦洗着宝剑,说:“朕其实早就准备杀人了。”
张贵诧异地瞅了眼前这个正低着头认真擦洗宝剑的少年天子。
“皇祖父(万历帝)对他们太容忍了!父皇(泰昌帝)也迁就着他们,还有穆庙(隆庆帝),这五十多年来,把他们骄纵成了不知道何为天子之威。”
“去年,朕刚刚即位,天下许多官衙还不知道朕已经是大明天子,根基未稳,也就还不好拿他们这样,如今一年过去了,远至云南的沐府都已知道朕是大明天子,朕也就没打算再放纵他们。”
天启自言自语道。
张贵问:“陛下为何跟臣说这些?”
张贵自问自己不过是个外戚,而大明朝除了国初,很少有外戚参与朝政的时候,天启其实给自己说这些没用。
天启没有回答张贵,只问道:“你觉得王安如何?”
张贵决定给之前帮着言官想害他的王安上点眼药,也就说道:“大臣们都说他好。”
天启听后怔了片刻,突然眸露杀意,说:“连朕的奴婢,名声都比朕好。”
张贵听了天启这话,心里暗喜:“叫你王安不知道好好做人!”
“你要不自宫吧,替朕管着内廷。”
可这时,天启突然说出了这么个提议。
砰!
张贵手里的木瓢掉落在了地上,不由得一阵胆寒,看着天启。
天启则继续说道:“这在本朝有先例的,孝定太后之弟(李进),算是朕的太舅公,便入宫做了御马监太监,替年幼的神庙控制着内廷禁军,你又何尝不可以。再说,你又与朕志趣相投,还比他王安明白,进宫来还能陪着你姐,有何不可?何况,朕现在就算加封你为左都督,也没司礼监、御马监的掌印有权。”
“臣家就臣一个独子!如果张家断后,家父和娘娘都会伤心的。何况,陛下内廷这么多太监,臣相信会有让陛下用起来称心如意的人的。”
张贵连忙拒绝了天启的提议,他可不想在男人必追求的权色财气里,以后只能拥有权财气三样。
何况,他也不知道天启是不是在试探自己这个外戚。
天启见此,倒也真没有强逼:“也罢,这样也好。”
同样是天启近侍的魏忠贤此时走过来,向天启禀报说:“皇爷,外面已经收拾干净了。”
“知道了,你送国舅出宫吧。”
天启吩咐道。
“是!”
魏忠贤便朝张贵走了来,笑着说:“国舅爷请。”
张贵点点头,就跟着魏忠贤一起离了乾清宫。
“没想到国舅爷精通医道,不知道可否有空,也替内人治一治病,因为内人也常有头痛不适之症,瞧了许多御医,也没见效。”
而当张贵跟着魏忠贤出宫时,魏忠贤则主动对张贵笑着攀谈起来。
张贵则先问道:“还未请教公公名讳。”
魏忠贤道:“咱家蒙皇爷赐名为魏忠贤,现忝为司礼监秉笔,提督宝和三店。”
张贵在原地站了半晌。
“国舅爷?”
“国舅爷?”
“国舅爷?”
魏忠贤连唤了三声,张贵才回过神来,问:“这么说,贵夫人便是奉圣夫人了?”
魏忠贤点头:“正是。”
“失礼,失礼。”
张贵拱手回了一句。
大明内廷宫女宦官组对食,也就是组成所谓的夫妻关系,已经是常见之象,而魏忠贤和客氏在宫中的对食关系已经是公开的事。
即便是张贵,也听张国纪提起过。
只是张贵没想到现在送自己出宫的这太监就是魏忠贤。
“国舅爷客气了。”
魏忠贤说着就掏出一张会票来:“这是三千两银子的会票,若国舅爷肯为内人看病,就请国舅爷笑纳,无论到时候有效无效,咱家都会再献上两千两,就当孝敬国舅爷的,不知国舅爷可愿意不愿意?”
张贵没想到以后将威风凛凛、一提名字可令京城三岁小孩止哭的九千岁会借让自己给客氏看病的机会给自己送银子。
但张贵很快也明白过来,知道魏忠贤这是见天启挺亲近自己,而想拉好关系,便道:“你是知道的,敝人一向视金钱如粪土,但治病救人是积功德的事,敝人自然愿意!”
魏忠贤见张贵愿意,也很高兴:“咱家知道,咱家知道,国舅爷一向心善,没人不知道!”
张贵这里则也没打算白拿魏忠贤的银子,就主动问道:“你听见我和陛下的话了?”
魏忠贤一愣,暗想这国舅爷上道,自己这银子没白送,就道:“正要请教国舅爷!事情是这样的,咱家有个朋友说,他听到了个消息,有个叫霍维华的言官,要弹劾老祖宗。以您看,这霍给事真要这么做了,陛下会不会对老祖宗做些不好的事?”
张贵知道魏忠贤说的他“有个朋友”就是他自己。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