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完整文集年代:腹黑男的北大荒之旅

完整文集年代:腹黑男的北大荒之旅

兰若寺小妖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网文大咖“兰若寺小妖”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年代:腹黑男的北大荒之旅》,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古代言情,张宏城楚描红是文里涉及到的关键人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看了一个老信封后,我莫名穿越了,来到了七十年代。开局就被女友要求让工作给小舅子?我直接选择分手。朋友想在背后坑我?我选择送他吃免费牢饭。这个继母和妹妹不错,我认可了!和继母和解后,我把工作让给继妹,带着信封,前往北大荒。却没想,我在这遇到了此生挚爱。逆天了,为啥挚爱重生了有空间,我一穿越者没有啊!...

主角:张宏城楚描红   更新:2024-09-18 05:4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宏城楚描红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文集年代:腹黑男的北大荒之旅》,由网络作家“兰若寺小妖”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网文大咖“兰若寺小妖”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年代:腹黑男的北大荒之旅》,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古代言情,张宏城楚描红是文里涉及到的关键人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看了一个老信封后,我莫名穿越了,来到了七十年代。开局就被女友要求让工作给小舅子?我直接选择分手。朋友想在背后坑我?我选择送他吃免费牢饭。这个继母和妹妹不错,我认可了!和继母和解后,我把工作让给继妹,带着信封,前往北大荒。却没想,我在这遇到了此生挚爱。逆天了,为啥挚爱重生了有空间,我一穿越者没有啊!...

《完整文集年代:腹黑男的北大荒之旅》精彩片段


兄妹两人的早饭是裴淑静上班之前就去食堂买来的油条和馒头。

食堂里的油条个头很大,要四分一根,裴淑静给张宏城买了两根。

而张玉敏的早饭是一个半馒头和自家的温开水。

这倒不是裴淑静故意苛刻自己的亲生女儿,而是过几天张宏城就要去厂里试工,需要把气色和力气趁早养起来。

继子的皮相虽然还不错,但也很容易被老师傅们看成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那一类,所以到时候老师傅们少不得要现场试试养子的力气。

张宏城坐下吃早饭,张玉敏正在收拾上学的书包。

她穿着一件刻意改小的蓝色工人服,肘部和膝盖上都缝着补丁。

胸口别着胸章。

张宏城发现,张玉敏的那双小号解放鞋几乎已经被洗得完全变成了白色。

而自己的这双大码解放鞋看着还挺新。

张宏城有些好奇,多问了便宜妹妹一嘴。

“这都八点多了,你怎么才去上学?”

张玉敏也没料到一向不爱搭理自己的张宏城会问自己这个。

换平时张玉敏才懒得理会他,气不顺的时候还会来一句:“关你屁事。”

可想到昨天这个家伙难得没有阴阳怪气的和妈说话,她便忍了忍。

“老师们早上要先开会,教室里也乱的厉害,.......,都知道的事!”

话里的末尾她还是没忍住小小的讽刺了对方一下。

但刚说完张玉敏又有点后悔。

自己这个同父异母的哥哥脾气很别扭,自己刺了他一句肯定又要发脾气。

可今天的张宏城却很奇怪,只是简单的“哦”了一声。

虽然张宏城穿前是个孤儿,但室友胡胖子是个有妹妹的人,所以妹妹对大哥阴阳怪气的事他看得太多了,他觉得张玉敏的反应很正常。

出了门的张玉敏却在心里嘀咕。

她大哥今天居然没有和自己吵架?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吃过早饭洗了碗筷,张宏城揣上所有的钱和票溜达着出了门。

其实对约原身对象佘美华见面吃饭这件事,张宏城心里有点犯愁。

在原身的记忆里,过度客气的继母和天生不和的妹妹反而比较好应对。

但有着恋爱脑的原身却对自己的对象佘美华几乎无话不说。

这就让张宏城很是头疼。

虽然佘美华主动提出了分手,但那明显是对方故意以退为进得手段。

佘家盯上的是自己的留城工作机会!

怎样才能让自己从“非卿不可”到“两看相恶”的过程,转变得不那么生硬呢?

说自己看穿了佘家的想法,所以心灰意冷了?

可佘美华一家什么都还没做,要是自己用了这个理由,佘美华再散布一点自己多疑寡情的消息,那自己的名声也臭了。

毕竟到时候一个留城工作一个去边疆插队,人们天然会相信和同情更弱势的一方。

张宏城很清楚“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的后果。

在这年月的名声要是坏了,对安排工作、晋升、找对象那都是大麻烦。

所以这次分手必须很自然,让旁人和佘家都找不出什么毛病来。

张宏城一路闲逛,在普通人眼中毫无特色的老式红砖宿舍楼、斑驳的围墙,在他看来却充满了这个时空特有的趣味。

那些旁人看来索然无味的景色,他却饶有兴趣的挨个看了过去。

“诶,张宏城!”

来自女同志的呼唤将看得入迷的张宏城给唤醒。

不知什么时候自己身边站了两个年轻的女同志,正一脸好奇的看着自己。

虽然同样是与路人一样的半旧绿军装,但这两个自带的青春活力的女同志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张宏城在脑子里回想了一下,原来这两位都是他的高中同学。

“卢燕、陈蓓蕾,你们好。”

看到张宏城露出的笑容,卢燕故意装作吃了一惊。

她一点都不客气的指着张宏城对陈蓓蕾说:“毕业才一年,你看我们的张宏城同学变化多大啊!他居然也会对除佘美华同志以外的女同志笑诶?”

陈蓓蕾随口接话:“难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我听说张同学的编制马上就要下来了?恭喜,恭喜!”

卢燕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揶揄,而陈蓓蕾的“恭喜”里甚至带着一分淡淡的嘲讽。

两人的语气让张宏城心里微微一动。

“那你们可就看错了,”张宏城反手试探了一句,“其实我是在发愁佘美华同志的事,哎~~~~。”

果然陈蓓蕾的嘲讽接踵而来。

“你们有什么好发愁的?你过几天入职留厂,她直接和你去登记不就好了!”

“职工家属自然不用去下放。”

卢燕急忙拉陈蓓蕾一把。

这个陈蓓蕾也是,看不惯佘美华也就算了,但人家结婚不结婚的事是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讨论的么?

她们可是女同志!

陈蓓蕾也知道是自己失言,尴尬的笑了一下。

可张宏城却觉得明显和佘美华不合的陈蓓蕾出现得实在是太及时了!

让他忽然对中午的那顿饭有了一些不同的想法。

“哎,”他故意愁眉苦脸的叹息一声,“先不说这件事了,你们最近怎么样?有机会留城没有?”

听到这句话,卢燕马上也愁眉苦脸起来。

“前天厂办的人又来我们家动员,我怕是躲不过去了!”

陈蓓蕾想到自己下放的事,也对佘美华的事没有了兴趣。

“最迟七月份,我怕是要去南边,”她羡慕的看了张宏城一眼,“我们家可没有一个烈士父亲,想要我留下就只能我们爸妈提前退。可我家里还有两个弟妹要养.......。”

卢燕也深有同感:“就是,就算我们爸妈退下来,我们也只能拿学徒工资,家里几个小的根本养不活。所以......只能响应号召去建设新农村了。”

张宏城故作惊讶:“七月份就走,这么快?”

陈蓓蕾郁郁的没有回答,卢燕压低了声音:“七月走还算晚的,我们班的那个郭涛你还记得吧,他明天的火车去川边。”

“马红英和史前进大后天也要走。”

“史前进?”张宏城似乎记起了什么,他下意识的看了陈蓓蕾一眼。

陈蓓蕾知道张宏城在想什么。

她咬着嘴皮:“他们是去版纳,我大概是雷州,不过他说过会等我的。”

看着气氛到了位,张宏城故意把声音提高。

“看来我们几个老同学马上都要各自天南海北,我看要不就今天我们几个聚聚,也算是给老郭和史前进几个送行?”

陈蓓蕾和卢燕有些为难的对视了一眼,虽然有些动心,但仍然有些犹豫。

张宏城知道她们在考虑费用的问题。

这年头谁家都不富裕,一分一厘都是省着花的,尤其是在她们马上就要离家出门的时候。

“我看也不要在咱们自己厂食堂吃,熟人太多不好说话,就去县城东边的国营饭店,这一顿我请好了!”

张宏城豪气的拍了拍自己的口袋。

“我替你们留守大本营,这个东肯定要算我的!”

卢燕一听是张宏城请客,立即大喜点头。

而陈蓓蕾听到是在厂区外头的国营饭店,心思也活泛起来。

她真的有好多话要对史前进讲,正好需要一个周围没有太多熟人的地方。

厂区外头的国营饭店,只有几个知根知底的高中同学,环境正好......。

“我看就今天中午十一点半,我先去点菜!”

张宏城掏出一张大团结晃了晃,两个女同学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回到家里,张宏城上楼看到裴淑静在水房外头洗衣服。

“阿姨,玉敏的大衣裤子和棉鞋,大概后天就好,我后天中午去取。”

裴淑静笑着点点头,她在帮张玉敏准备出行的东西,这两天经常请假回来收拾。

张玉敏是后天的火车,她这几天做事的时候总是会时不时的发呆。

张玉敏抱着一堆要洗的衣服从房里出来,看到没心没肺笑着的张宏城气就不打一处来。

她倒不是气自己下放而这个当哥哥的不去,她气得是自己过两天就要走了,这个当哥哥的居然一点舍不得的情绪都没有。

虽然两人从小不对付,但最近两人关系不是缓和了很多么?

“你让开。”

抱着盆的张玉敏挤开张宏城,也去了水房。

回到自己的阳台小屋,张宏城打开抽屉上的锁头,从抽屉里拿出老信封。

老信封里又多了一张打印稿。

张宏城看了一眼日历,他阅读到的地方正好和自己的时间已经同步。

东北的六月是收春粮的季节,穆棱河水汹涌澎湃,沿河开垦的农田小麦满眼都是麦浪。云西公社依然还是古板的何向阳主任当家。楚描红捶了捶腰,从麦田里直起了腰......

楚描红很累,她下到春阳村已经快两个月。

在杭城的时候,她从来没干过农活,但自从来到这里她就一直没有停过。

村里的知青点是以前村里的老房子,茅草顶的房子有些漏风。

前两年来的老知青住的都是不漏风的两间东屋,她们这些新来的都挤在两间老旧的西屋里,最近每天都在为了修房顶的事争论不休。

锋利的麦穗在楚描红的手上割出了好几条口子,生疼的同时还不见血。

她看了一眼同组的人,自己似乎没有落下进度,心里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来了快两个月,因为她的家庭问题,已经被村里谈话了三回。

每每想起这个经历,楚描红就有落泪的冲动。

楚家是杭城出名的中医世家,解放前家资不俗。

解放后自己爷爷也曾一度进入医药大学教书。

但到了后来,她爷爷被下放,家里顿时一落千丈。

但真正给她带来的厄运的人是她的父亲楚定国。

因为受不了周围的环境,楚定国抛下妻女逃去G岛,后又移民北美。

她们母女立即被送上了风口浪尖。

楚描红以为自己来到北大荒后会远离这一切,可谁知长风公社的主任却是个食古不化的主。

连带着大队的人也用有色眼镜看她。

她每天干的事都是最累的,还时常被人刻意针对。

楚描红不动声色的避开孔致礼故意凑过来的身子,抱起一捆麦子往后方走去。

孔致礼是这里的老知青,前些天就打着照顾同乡的借口来接近自己。

他想的什么,楚描红心里当然知道。

自己那种家庭,她知道孔致礼对自己绝对不是真心,不过是想占占便宜罢了,她也只能忍着气尽量避着对方。

房革东在一旁偷笑着推了孔致礼一下。

“这都几天了,怎么还没进展?”

“新来的知青里好像也有几个男的看上了她,你要是下手慢了,到时候可别后悔。”

孔致礼冷冷的看了楚描红一眼,对方那动人的气质和美丽的脸蛋确实让他心痒痒,但因为顾忌对方的家庭,所以他才没有公开追求。

“一个那样的出身,真是给脸不要脸,到了这里还给我端着!”

孔致礼叮嘱了房革东一句。

“你帮我盯着那几个人,到时候我少不了你的好处。”

房革东笑眯眯的应下,但心里却冷笑了好几声。

——大家都是一个屋檐下的,谁也不比谁高贵,凭什么你孔致礼能上我就不能?

房革东在等着孔致礼出手,他晓得这家伙在杭城的时候就有对象,自己手里抓了他不少把柄,现在就差这个大错了。

楚描红刚刚放好麦子,忽然旁边伸出一只脚将她放好的麦子踢散。

她咬着牙抬头,看到的是和自己一个屋的段新曼。

“看我干什么?捡起来啊!”

段新曼黑着脸训了楚描红一句,看到周围几个女知青都看了过来,这才一甩辫子走了。

楚描红只能忍着泪俯身捡散开的麦子。

段新曼是去年来的老知青,在她没到春阳村之前,段新曼是知青点最漂亮的那个,喜欢帮她干活的男同志有好几个。

但自从楚描红来了之后,肯替段新曼当免费劳力的人几乎消失殆尽。

“你别跟她一般见识。”

一个女知青过来帮她收拾了几根,还好心的劝慰了她几句。

楚描红感激的看了对方一眼。

这是知青点里为数不多的对她不那么敌视的女知青之一——郑向红。

她来自上海,祖上三代都是工人,是村里根正苗红的代表。

“向红姐,你最近好些了没有,要是继续疼的话,我再去给你找点草药。”

郑向红笑了。

“行,你悄悄的,别让人发现,要不然又该找你麻烦了。”

看着楚描红抹着眼角重新走向麦田,郑向红眼里的笑慢慢淡去。

她扭头看向了另一边的麦田。

一个高大的身影正偷偷看着楚描红。

郑向红的手慢慢的捏紧,然后又看似自然的放开。

她和钟汉生都是沪上人,还是初中同学。

所以她对钟汉生家里的情况相当了解。

钟汉生父亲是电子厂革W会副主任,母亲在市革W会计划处上班,家里三个孩子中,钟汉生是最小的那个。

老大钟汉文参军,二女儿在电子厂当会计,钟家的家世被郑向红一直看在眼里。

要不是钟汉生年轻不懂事被人摆了一道,他也不会下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来。

但郑向红坚信钟汉生在春阳村待不了多久。

所以郑向红一直想着自己能和对方在一起,好把自己也带回上海。

眼见得自己和钟汉生的关系越来越近,谁知他竟然会对新来的楚描红上了心。

呵呵,可惜楚描红是hwl,还是个没什么心机的。


雷鸣般的掌声在工人俱乐部里响起。

吊着一只手的张宏城、简勇、杜刚、陈蓓蕾、卢燕和赵甘梅站在台上,小脸通红。

胸口的大红花比脸还大。

市里、县里、厂里、市县青年办公室、城西公社、马桥大队和尹家大队送来的锦旗把主席台给占满了。

裴淑静作为家属坐在第一排,一边鼓掌一边抹泪。

她是真怕继子出任何意外。

62年的时候她丈夫就是这样。明明已经办完了转业手续,厂里都办了接收,但一场临时爆发的边境冲突,丈夫二话不说端起Q带着自己的连队就冲下了喜马拉雅山。

本来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胜仗,可谁又能料到冲得太快的张前义没了补给,带着五个人随手端了敌军的一个炊事点。

可几个人回到山顶后就开始拉肚子,人还没送下高原就没了四个,其中就有张前义。

张宏城是六个小年轻里唯一受伤的,骨头虽然没事,但多处软组织挫伤。

张玉敏微微昂着头,手掌都被她拍红了。

她真有些骄傲。

爸爸是烈士,哥哥是英雄,自己下放到乡下把这事说出去都能羡慕死一堆人。

表彰大会开了大半天,主要是厂里的一二把手恨不得把这几个后生闺女装大卡车上满县城游几遍。

让大家伙见识下什么是工人子弟的觉悟!

除了锦旗和表扬外,发到每个人手里的还有一百块奖金、五十斤全国通用粮票和十市尺布票。

受了伤的张宏城额外得到了三十块的营养费。

不得不说这回县里和厂里都不小气。

要知道在这年头,县里的劳模全年补助也就三十块。

尹家大队和马桥大队家几乎都被淹没,如今还要靠上头补助,所以没有送钱,而是除了锦旗之外,给他们六个每人家送了八十斤稻米。

不得不说,这个礼物送到了张宏城几家人的心坎上。

表彰完毕之后,六人又被县里知青办叫了过去。

这回接待他们的是知青办的卢主任。

“鉴于你们这次的突出表现,省知青办给了我们县办五个兵团指标。”

“黑省农垦师,每个月拿工资的那种。”

陈蓓蕾几个差点没尖叫出声。

兵团知青!

这可不是知青下放的头几年,那时兵团指标还好弄。

可到了70年下半年,各兵团知青连基本都满了,后续的知青都是去自然村落户,靠天靠双手吃饭。

两者最大的区别,兵团知青是职工!

每个月都有工资和福利!

吃的是食堂,住的是标准的集体宿舍。

棉大衣和被褥都是兵团发的。

工作的地方是国营农场,几乎都是机械化作业。

例如黑省的兵团知青,一个月工资就是三十二块!

几乎抵得上上海的正式工人。

可随着全国知青下乡越来越多,各国营农场和农垦师接收的知青越来越严,人数也越来越少。

光政审一关就能刷掉无数人。

本来知青办处理陈蓓蕾五人去东北吉省落户的事有些棘手,但有了这样的功劳,省里直接帮忙给解决了。

吉省不够冷,我们优秀的青年代表要继续往北,去黑省,不过是去当农垦师的职工。

张宏城也拿到了一个农垦师的名额,他被告知可以把这个名额让给自己的妹妹。

“是不是有些奇怪,为什么你们六个人只有五个名额?”

卢主任笑着拿出了一份表格。

“优秀的青年当然不能全部拿去支援边疆建设,县邮局拿出了一个邮递员的名额,你们商量下,哪些人去东北,谁留下?”

除了张宏城之外的五个人互相看了看,显然都有些意动。

农垦师虽好,但毕竟是最北边......。

五个人拉着在思考的张宏城来到知青办的一个角落,大家互相看了看,都没说话。

除了张宏城确定有留城名额不稀罕外,其余五个人都很纠结。

一边是同学朋友,一边是可以留下来陪伴家人。

张宏城其实在这件事之前,也没有想到会有这种收获。

见大家都久久不做声,看来只能是他这个没有太多利害关系的人进行提议。

“都别互相看了,抓阄吧,看彼此运气。”

随着张宏城的话落下,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那就抓阄。

阄是卢主任亲自做的六个纸团,五个空白,一个上头有字。

在抓阄之前张宏城还跟五人开玩笑。

“要是我真的抓住了,我可不会让出来的,正好我和我妹都不用去了。”

五个同学都笑骂他贪心。

在抓阄之前,张宏城多看了杜刚一眼。

这小子显得异常紧张。

也对,杜刚的父亲走得早,他母亲的身体也一直不怎么的,下头还有两个妹妹在读书。

其他几个人的家境都要比他好得多。

张宏城最后一个去抓的,但他打开纸团后却微微皱眉。

因为他手里的纸团上有一个留字。

张宏城不想留下来。

这是他和胡胖子早就商量好的。

留在继母的身边太过畏手畏脚,周围对原身熟知的环境也限制了他的发展,只有去了一片新地方,他身上的那些钱和票才能大胆的用起来。

更何况,他和胖子都想去看看那个号称风华绝代的女主楚描红。

书里北大荒的剧情可谓是精彩纷呈。

陈蓓蕾几个都失望的摊开了自己的纸条,全是空白。

杜刚久久不愿意打开自己的,他的手心已经捏出了汗。

因为那个留字肯定就在自己和张宏城之间。

忽然张宏城失望的叹息了一声,随手将手里的纸条收起。

张宏城拍了拍杜刚的肩膀。

“你小子运气真好,今晚的汽水你请了!”

杜刚激动的蹲下捶着地板。

“今晚的汽水,一人两瓶!”

六个人笑着刚要离开知青办,张宏城却一拍脑袋。

“你们先走,我东西落楼上了。”

他回到卢主任的办公室,卢主任有些意外。

“小张,你还有什么事?”

“卢主任,我想求您一件事......。”

灌了一肚子汽水回到家里,正好看见继母在拍打一件大号的军大衣。

“这是我爸的?”

裴淑静笑了笑。

“是,今天我拿出来晒了晒,等下送到建国家请他妈妈帮着改小一下,你妹妹去了黑省好穿。”

裴淑静今天确实非常高兴。

尤其是张玉敏由落户自然村变成了国营农场,她这回放心了太多。

“我去吧,我顺便还要找建国聊点事。”

张宏城接过大衣和五毛钱,下楼去了另外一个宿舍区。

建国是他小学同学,去年顶替了他母亲的工作。

他母亲如今靠着帮着人改改衣服赚点钱和票。

张宏城没有提让建国妈妈改小军大衣,而是让她翻新下领子和袖口。

改小了,他怎么穿?

放下衣服和钱,张宏城立马去了不远处的厂工会。

用工表格上的名字,他得偷偷改成张玉敏。

工会里有父亲的老战友,这个应该不难。



包智慧和贾玉梅也在积极的收集野草——盖陷阱上用的。

张宏城最后把挖坑的地点选在了两棵槐树的中间。

“在这里挖坑?傻狍子是傻,但这里也太偏了吧!”

曾建军有些怀疑。

张宏城呵呵—乐。

“我可没想抓傻狍子,我就想挖井找水,不信你去问班长。”

曾建军几个都翻了个白眼。

——我信你个大头鬼。

“我用锄头去那边挖—个,—会铲子给我用。”

曾建军带着宋春荣几个去了大豆田边上开挖。

只有寇世宏留下来帮他。

才挖了两尺不到,铲子就磕到了岩石。

两尺高的坑可困不住狍子。

寇世宏—撇嘴,把铲子还给张宏城,扛着锄头叛变去了曾建军那边。

张宏城用铲子试了试坑里岩石的分布,果然下头的岩石是两片,中间有条大约两尺长—尺半宽的缝隙。

他顺着缝隙又掏了两尺下去,锄头下头忽然—空,下头的泥土变成了泥巴!

“小张,这边陷阱已经快挖好了,”郝爱国叫了张宏城—句,“你就别浪费力气了,休息会,准备开工。”

但张宏城兴头已经上了,锄头挥舞得更欢。

“什么毛病?”

郝爱国怕这小子下午干活会脱力,只能走过来准备阻止他。

张宏城将—大团黏糊糊的泥巴从岩缝里挖出来,下头的稀泥里出现了—连串的泡泡。

找到了!

郝爱国愣了,因为嬉皮笑脸的张宏城掏了—团泥巴砸在了他跟前。

稀泥吧?!

“班长,我挖到井口了!!!”

几点泥水从张宏城的手上抹在了郝爱国的脸上,郝爱国—点都没生气。

他三步当做两步冲到坑前,看着正源源不断涌出的泡泡,欣喜若狂。

“你小子,这回可真的立了大功了!”

“都别挖坑了!小张挖到了泉眼,都过来!”

四班的人立即哇哇大叫着冲了过来。

挖到水了?!

哈哈哈哈哈,他们四班挖到水了!!!

夕阳西下,四班十个人泥猴子—般傻笑着回到连部,豆子没收几斤,人累得不像话,但腰板却—直挺着。

很快,整个五连都被—个消息轰动。

四班的小张居然在石头缝里挖到了泉眼!!!

连长和指导员、几个排长根本等不到明天天亮,打着手电飞跑着去了豆田那边。

半夜回来的时候,全连的人都听到连长严锦荣笑得那叫—个狂。

通讯员小童第二天早上顶着黑眼圈去外头检修电话线。

连里的电话线又出了问题。

他的黑眼圈是因为—夜没睡好。

连长昨晚做梦都在哈哈大笑,吵得他根本没睡好。

(为书友AbClrauzxed打赏加更。)

四班的挑水任务提前—天结束。

严连长已经向团部申请了—套取水设备,过几天就能装上。

为了表彰四班的贡献,刚上了五天工的四班全体又获得了—天假期。

每人还被奖励了五斤粮票。

至于张宏城,则被严连长—阵大笑拍打。

“你涨工资的事,我和指导员已经替你向团部提了,正在办。”

“场部知青办的刘副主任还在电话里给我叨叨,说你小子是军人烈士子弟出身,让你留场部都不愿意,非要下来接受锻炼,不错不错!”

领导的表扬和青睐自然是好的,但张宏城更看重的是连里奖励给自己的两张暖壶票。

胡胖子在网上收了很久都没能帮他收到合适的暖壶票。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