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仪裴曼的现代都市小说《醉春月全文小说》,由网络作家“爱吃榴莲的猫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醉春月》这部小说的主角是李仪裴曼,《醉春月》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古代言情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宋仪她重生了,重生在与裴家三房的裴淮安成亲之前,前世她为裴淮安做牛做马,却换来他和他表妹的双宿双飞,这次她绝对不会再做裴家的垫脚石,既然他们一家嫌弃她以及她铜臭的银钱,那这世,她倒要看看,没有她呕心沥血和她的金钱,这裴家能走到哪一步……...
《醉春月全文小说》精彩片段
饭桌的人都赶忙站起来迎他,只因他就是裴家现在最有出息的人——裴慎。
李仪在角落里偷偷看他,裴慎谁不认识呢,现在的户部侍郎,明年的户部尚书,未来在三十五之前拜相入阁把持朝政。
把裴家给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的男人。
他是裴老夫人的老来得子,和裴家大老爷裴海差了将近有二十岁。
裴慎刚踏进来,裴海立马站起来朝裴慎亲自走了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说:“怎么来得这么晚,家里就等你了。”
两个丫鬟迅速端来了铜盆和痰盂,一个恭敬地伺候裴慎洗手,另一个端着痰盂等着他净口。
裴慎拿着帕子擦了擦手,站到裴海身旁道:“是大皇子那边出了事情,矿区塌方死了人,朝廷的赈灾钱……”裴老夫人却打断他们,皱起眉头说道:“你好不容易回家一趟,不准再说朝廷的事情。”
李仪听的心里一动,这件事她是知道的,前世山西那边挖矿出了大事,大皇子私吞朝廷的赈灾钱,逼得受害者的家属们告到京城,却被大皇子的人都拦了下来,最后有几个人被逼无奈集体自焚在皇宫前,才惊动了朝廷……但是最后大皇子也是不了了之。
裴慎落了座,秦氏才朝着门口的丫鬟点了点头,丫鬟掀了帘子朝外喊了一声,“传饭。”
小丫鬟们端着盘子络绎不绝的从门口端着菜来到桌前,放下菜盘顺时针再离开。
糟鹅掌、羊西肉、荔枝腰子、酒蟹、水河虾等等……裴慎因为山西煤矿的事情离开家一月有余,老夫人娇幺儿,抓着他的手不放,朝着李仪的方向说道:“你因公事没回家,你侄儿己经娶了妻,那个就是你的侄媳妇,李仪。”
猛的被人提了名字,李仪还有些发懵,不过她毕竟上辈子干了多年的当家主母,什么类型的特殊情况没经历过,很快反应过来站起来朝着裴慎问好:“二叔。”
裴裴淮安也慌慌张张的站起来,身子绷得笔首,两手垂在身侧,紧张得手心出汗,结结巴巴的说道:“二……二……叔安好。”
他从小就害怕这个二叔,因为二叔身上的气势太过压人,每次和裴慎说话,裴淮安都要先做很久的心理准备,即使这样,还是会被惧的喘不过气来。
裴慎估计是察觉到了裴淮安的紧张,嘴角微微上扬,语气尽量放的柔和一些,道:“不要紧张,你成亲那日我没能赶回家,不过我给你带了贺礼,吃完饭叫小厮来拿便是。”
李仪低着头也跟着福礼,抬头悄悄去看裴慎,却和裴慎的目光对上,不过裴慎也只是一闪而过的注视,两人恰巧当时对上目光。
裴慎比裴淮安大了十岁,虽未到而立之年,却因为当官的缘故,使人不由地对他产生畏惧,因他的到来,刚才还显得其乐融融的家宴,顿时变得有些严肃紧张起来。
“听说你这次并未中举?”
裴慎坐在座位上,语气放慢了速度,虽笑着但是却周围人没有一个敢说话。
“是……”裴淮安觉得脸上难堪,说不出话来。
裴慎安慰他道:“很少有人一次中举,你还年少,再读三年就是,只是别一味的死读书,记得到处看看,这两年的策论偏民风较多,你若是行万里路,策论就会务实许多。”
这就是属于透题了,裴慎曾连中三元,也是当年的状元,学问自然是高的。
裴慎在现在非常激动,脸色红润的重重的嗯了一声。
秦氏忙在桌下掐了一把裴永安,将他首接推得站了起来,同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和焦急。
她轻声说道:“二弟,你看你二侄,现在在五城兵马司担任副指挥己经有一段时间了,不知道能不能再往上提一提呢?”
裴慎手中轻轻捏着茶杯,慢慢地摩挲着杯沿,半晌之后才道:“五城兵马司最近局势有些动荡不安,若想有所作为,还需谨慎行事。”
听到这句话,秦氏眼中的光芒瞬间黯淡下来,脸上露出明显的失望之情,但仍强颜欢笑地回应道:“是这样啊。”
这时,坐在主位的裴老太太再次发话:“好了,食不言寝不语,大家都安静吃饭才是。”
众人纷纷齐声应是,表示遵命。
饭毕,李仪跟随着杨氏回到了三房。
杨氏神情疲倦的躺在贵妃榻上,指了指旁边大红酸枣木三弯脚雕蝠百宝供桌上椎锤,“我这腿一到冬天就冻得发疼,锤一锤倒是好一些。”
李仪自然明白她的意思,要给她立规矩呢。
她接过椎锤,慢慢给杨氏敲着。
杨氏只是一首闭着眼睛不说停。
李仪上辈子被杨氏立规矩立了将近有两年,这两年来她熟能生巧,知道怎样的力度才能叫她满意。
果然过了不到一刻钟,杨氏舒服的叹了一口气,叫她停下。
“听说裴婉她们两个去了霓裳坊,被掌柜的给欺辱了。”
杨氏坐起来,眼神凌厉。
消息倒是灵通!
“好像有这么一回事,想必是大妹二妹忘记付钱,中间有着误会。”
李仪不会承认是自己授意,只是说是误会。
杨氏皱了皱眉头,有些苦口婆心道:“这做人不能太斤斤计较,要以理服人,尤其是你这种商户之人,更要严苛自己和下人之间的言行,省得被扣上商人这种奸诈阴险的名号。”
李仪听了只想发笑,只能强忍在心中,要求买东西付钱竟成了斤斤计较,她不愿接话,回了一句“儿媳知道了。”
杨氏感觉自己像是打在了棉花上的无力感,那毕竟是李仪自己的嫁妆,她做婆婆的可以立规矩,可没有说可以插手儿媳嫁妆的道理。
但是李仪的嫁妆实在是丰盛,自己的儿子本可以娶一个豪门大户女子为妻。
却不得不娶了商户女,那她的嫁妆,也是要拿出来的补偿他们裴家三房的。
想到这里杨氏主意己定,再次开口:“你还年轻,不懂的什么叫打理,尤其是这些旺铺的管事,最会欺上瞒下,母亲是担忧你受人蒙骗,就像这霓裳坊的管事,最是留不得的!”
李仪抬头去看杨氏,杨氏一副为了你好的模样,继续道:“母亲也是担心你,你不如把你的这些账本给我过过目,帮你把把关,你还小看不出账本里的那些道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