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短篇小说阅读赶海:我能看到提示

短篇小说阅读赶海:我能看到提示

张耀华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都市小说《赶海:我能看到提示》是作者“张耀华”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张耀华阿辉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社畜张耀华三十多岁了,还一事无成,相亲遭人嫌弃。他放假回渔村赶海,无意间发现自己能看到提示,金手指到账。从此,龙虾、青蟹、石斑鱼,大黄鱼、金枪鱼等都近在咫尺。甚至还有海底的珍珠、玳瑁、龙涎香、沉船宝藏……......

主角:张耀华阿辉   更新:2024-08-22 06:1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张耀华阿辉的现代都市小说《短篇小说阅读赶海:我能看到提示》,由网络作家“张耀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都市小说《赶海:我能看到提示》是作者“张耀华”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张耀华阿辉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社畜张耀华三十多岁了,还一事无成,相亲遭人嫌弃。他放假回渔村赶海,无意间发现自己能看到提示,金手指到账。从此,龙虾、青蟹、石斑鱼,大黄鱼、金枪鱼等都近在咫尺。甚至还有海底的珍珠、玳瑁、龙涎香、沉船宝藏……......

《短篇小说阅读赶海:我能看到提示》精彩片段


这晚也是张远航睡得最安稳的一晚。

换作以前,假期的最后一晚上,哪还能睡呀?不得连夜赶工程?

张耀华敢保证,村里十点后还开着灯的,基本上都是家里孩子在疯狂写作业。孩子在家里是小霸王,但到了学校,基本上狂不起来,一个个怕老师跟老鼠遇到猫一样。

张母和阿珍在天没亮就起来了,给张耀华兄弟准备吃的。

不仅是早餐,还有中午的。

毕竟昨晚说了,张耀华他们准备跑远点,中午不回家。船上可以简单做饭,但为了方便张耀华兄弟,她们还是做好。

张耀威也起来了,和自己老子往渔船搬饮用水等。

另外,还要给船准备一些冰。

只有张耀华还没习惯这种生物钟,家里人也清楚,所以没有喊他,让他多睡一会。

“怎么不叫我?”

老妈斜视一眼,多少有点看不起的意思:“叫你能怎样?那点力气,搬块冰都得气喘吁吁。”

张耀华:“……”

这样说,就有点过分了。

“赶紧吃,保温桶的是你们的午餐,还有这几个苹果也带上。”老妈像是叮嘱要出远门的孩子。

“忙得过来吗?要不要我跟着去?”老爸则是在旁边问道。

似乎,张耀华弱鸡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他们两兄弟出海,大部分活都要张耀威干一样,好像张耀华只能在旁边看着。

没等张耀华开口,二弟就说道:“不用,我们忙得过来。”

得!干活的主力军都这么说,那他也就不废话了。

张母等人跟着到小码头送行,东梅婶也不例外。

“你们要互相照看。”老妈喊道。

“婶,您放心吧!我跟在后面,会看着华哥他们的。”水旺保证道。

渔船正式出发,朝正南的方向前进。

途中,他们遇到了回航的渔船。有些渔船是夜晚出动的,早上就回港。海洋中有不少昼伏夜出的海产,而且具有趋光性。

夜晚虽然危险点,但收获往往也会更大。

两艘渔船,一前一后,保持三四十米的距离。

经过两个小时的乏味赶路,前方终于出现一座岛屿。岛屿不小,上面还有树木、灯塔等。

“那儿还有人守岛呀?”张耀华问道。

二弟点头:“周伯退休后,他儿子接班。”

这种守岛人,他很佩服,以前还跟船东给岛上送过物资,登过岛屿。上面有几棵桃树,是周伯二十多年前就种下的。

“你认识?”张耀华有点诧异。

守岛人虽然是他们镇的人,但跟他们村没多少牵扯。

说实话,在张耀华看来,这种岛屿就没必要再守了。以前,过往的船只需要岛上的灯塔指引,所以只能无奈地派人守岛。

周围的礁石比较多,夜晚的船只比较危险。

但时至今日,科技那么发达,有其他的方式做替代,真没必要再把人家的青春都耗费在这无聊的岛上。

要说领海线周围的岛屿,怕其他国家搞事情,所以派人驻守还说得过去。

可眼前这座岛屿不属于那种情况呀!

“认识,跟船东送过一次物资,上去喝过茶。”

说着,就朝岛上摇摇手,当是打招呼。

渔船从岛屿的右侧经过,能看到岛上种了一些蔬菜。

这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天赋,不管到什么地方,首先考虑的就是种吃的,即便是到了南极,甚至外太空都不例外。

又过了一会,张耀威说道:“上次我们在这里捡到个集装箱。”

“然后呢?拖回去了?有什么?”

对渔民来说,碰到落水的集装箱,就是开盲盒。

通常来说,谁捡到就是谁的。当然,也不能太张扬,一旦曝光,被货主找到,那就扯不清了。

事实上,每年掉进大海的集装箱多不胜数。

刚掉进海的集装箱不会立即沉入海底,而是飘在海面上一段时间。要是捡到个装了贵重物品的集装箱,可以说发财了。

比如手机、香烟等。

“没拖回去,从旁边撬开看过,里面是纸巾。”

拖回去是不可能的,瞒不住,肯定会有人找上门。所以,他们要是在海上碰到漂浮的集装箱,通常是能拿到多少算多少。

有人可能会问,货船难道事后不来打捞的吗?

在很多人看来,货船自己弄丢的集装箱,肯定是船主负责赔偿。

其实不然,大风大浪造成的集装箱遗失,货船不用承担责任,所以人家干嘛回来捞集装箱?

那么,货主的损失谁来赔?

一般都是保险公司。

如果没买保险,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甚至,如果货船本身造成损伤,船主还可能跟货主索赔。

张耀华在脑中输入集装箱,果然就看到指示箭头指着前方十多米远的地方,而且随着渔船在前进,箭头不断切换。

说明这附近掉了不止一两个集装箱。

“停一停。”

张耀威闻言熄火。

后面水旺他们的船靠过来。

“怎么啦?渔船出问题?”阿辉站在自家渔船边,大声问道。

张耀华摇头:“不是,听我弟说,这下面有集装箱,打算下去看几眼。”

阿辉听后,有些无语。

沉入海底的集装箱,还有什么好看的?你能打捞上来不成?能不能在海底打开集装箱的门,都是个未知数,毕竟海底有压强的存在。

不过,既然张耀华有兴趣,他也不扫兴,就当舍命陪君子吧!

即便是张耀威和水旺都欲言又止。

张耀华不管他们什么反应,他的目标其实也不是什么集装箱,集装箱只是他在这里潜海的一个理由而已。

“还是我陪华哥下去看吧!”水旺主动请缨。

“事不可为就带你华哥上来。”阿辉说道。

“我懂!”

水旺和张耀华一前一后地沉下去。

张耀威尴尬道:“早知道我哥要这么干,我就不告诉他这个事了。”

阿辉:“没关系!他估计就是图个新鲜,没在海上碰到过集装箱。”

大约下潜了五十米,张耀华和水旺终于看到海床上的集装箱,有四五个之多。

水旺指了指,两人朝其中一个变形的集装箱游去。


可能是受到张耀华他们的刺激,村里人出海变勤快了。

张耀华他们没着急出去,而是在家呆了两天,尤其是刚买了渔船,需要对渔船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熟悉。

两家的妇女则是去庙里拜神,祈祷她们家的船出海能平平安安。

开学的前一天,张耀华带着张远航和萱萱去县里的动物园玩,实现了自己的承诺。

县里的动物园是八十年代建设的,里面的动物不多。这么一个小县城,也没有太多的资金去经营太大的动物园。

动物园门票五块钱,老人和不足一米二的儿童免费。

这其实算良心的了。

靠收门票维持动物园的日常运营,显然是不现实的事情。

园内像大熊猫等明星动物,自然是没有的。

唯一的看点,就是园内的三只长颈鹿。

因为是国庆的最后一天假期,所以动物园的人很多,几乎都是带着孩子来的。

长颈鹿非常受小孩子的喜爱,缠着家长买树叶喂长颈鹿。

“大伯你看,是长颈鹿。”张远航欢喜雀跃。

萱萱让张耀华抱着。

“伯伯,我可以摸它吗?”小丫头丝毫没有因为长颈鹿高大而害怕,甚至还想摸人家。

“不可以,但可以喂它们。”

张耀华看到,旁边就有动物园的工作人员,正在售卖树叶。

一支树叶要两块钱,张耀华分别给两个小家伙买了十块钱,让他们亲手投喂,可把张远航他们乐坏了。

有人可能觉得贵,但张耀华去过长隆动物世界,那儿卖的树枝才叫贵。

所以,贵不贵往往得比较才好说。

期间,有个小孩投喂时不撒手,直接被长颈鹿提起来,将那孩子的家长吓得半死。

还好,有惊无险。

动物园不远就是儿童游乐园,坐落在人民公园内。

张耀华指着不远处的游乐设施,开口道:“看到那些东西没?下次考试,只要考到八十分以上,大伯就请你们去玩。”

张远航两眼放光:“大伯,你说的。”

“当然,大伯说话算数,你看大伯骗过你没有?”

张远航想了想,摇头:“没有,不像我妈,总是说话不算数的。”

儿童游乐园是不能去了,但张耀华还是带他们去坐药店门口的摇摇车,就是投币后,会一边摇,一边唱“爸爸的爸爸是什么……”的那种东西。

玩够之后,又带他们去吃好吃的。

回到家,张远航不停地跟他妈妈等人炫耀,自己今天跟大伯去玩了什么,吃了什么等等。

“就你也能考八十分?你要有那么厉害,我早带你去玩了。”阿珍忍不住刺激他。

“你不要小看我,我下次就考个八十分给你看看。”张远航非常生气地说道。

这个年纪的小孩子,最讨厌就是别人小看自己。

“行,你要考到八十分,我把去年你的红包钱还给你。”

然而,张远航却不会再相信自己妈妈,在他心里,妈妈早就没有信誉可言,蚂蚁分恐怕都是负数的,全家只有大伯说话最算数。

张耀华也终于碰到了阿龙。

那家伙正准备坐他女人的车回城里去。

果然,正如阿辉说的,阿龙的女人很润,样貌和身材都是中上等的。不仅如此,人家开的车还是宝马。

“不多待几天?”

阿龙摸着光头,笑道:“不了,我爸妈看我不惯,待在家就是找不自在。再说,阿岚的服装厂也不能离开太久。”

好家伙!还是个女老板?

人家进厂打工,你进厂泡老板?

真他娘人才呀!

张耀华心里吐槽。

“行,下次有空再回来聚一聚。”张耀华说道。

昨晚其实想喊他一起出来吃个饭之类的,但阿龙将自己老妈气进了镇的卫生院,张耀华和阿辉也就识趣地没去打扰。

“嗯!那得等过年了。”

摇手跟阿龙告别,目送那辆宝马车远离,张耀华感慨不已。

能吃到这种软饭,也是本事呀!

车上,阿岚问:“发小?”

“算是吧!小时候玩得最好的两个朋友之一,他读书很厉害,我可没少因为他,而被家里打。”最后,阿龙自己都笑了。

事实上,张耀华作为全村的“好孩子”标杆,不少孩子的父母一对比,就忍不住动手。他们动不动就是把那句“看看人家华仔”挂在嘴上。

所以,那时候的张耀华挺招孩子恨的,没多少个玩得好的伙伴。

“读书厉害,不代表出来社会也厉害,给我打工的大学生也不止三两个。”

阿岚这次跟着过来,实则也是给自己男人站台撑腰的意思,不能让家乡人瞧不起她男人。

“不一样,不准你这么说我朋友,他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说是兄弟都不过分。”阿龙皱眉。

见自己的男人不高兴,阿岚连忙改口:“是,是,是!我看他一表人才,就知道不简单。”

“你知道就好。国庆这几天,他就在家挣了十几二十万,是普通人能干出来的事吗?别小瞧他。”

此话一出,阿岚还真不敢小看了。

几天的时间,就挣了那么多,她开服装厂的都不敢保证。

……

水旺把之前放的地笼收了回来。

“就这么点货,我都懒得拿去卖了。华哥,这些你拿回去吃吧!”水旺说道。他还以为,放了那么多天,应该会有不少货呢!满怀希望去收地笼。

没想到,却是如此惨淡。

那些海货基本上都是梭子蟹,二十来只,让他分成两份。

张耀华也没客套:“行。对了,明天早点出发,这次跑远点。”

水旺大喜:“好,就等华哥你这句话了。”

张耀华提着那十多个梭子蟹回家,今晚就吃它们了。

他们这吃蟹,基本上都是清蒸,做法简单,也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汁原味。

当然,各地有各地的吃法,像潮汕地区,就喜欢生腌。生腌海鲜有“毒药“之美誉,指吃过的人都会爱上那个味道无法自拔,犹如中毒。

据说,清而不淡、鲜而不腥、嫩而不生。

对那些不常吃蟹的人来说,吃蟹是件很麻烦的事,浑身是壳,肉没多少。有些人掀开蟹盖,吃掉里面的黄和肉,蟹腿能吃就放嘴里嚼几下,不能吃就扔。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