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畅读精品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

畅读精品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

西湖遇雨 著

现代都市连载

“西湖遇雨”的《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小说内容丰富。精彩章节节选:【给爷爷哭坟后,朱元璋求我继承大明江山】高三学生朱雄英有个秘密,他小时候生活在古代!原本他会带着这个秘密度过普通人的一生,直到上大学前他给监护人爷爷哭坟的时候,坟头传来了一个激动的声音。“——大孙,你没死啊?”朱雄英:“你说你是我爷爷?我还秦始皇呢,打钱!”朱元璋:“要打钱?烧宝钞过去!要多少给多少!”当朱雄英看着宝钞被古董商收购的时候,他终于意识到,坟头的时空虫洞可以扭曲......

主角:朱雄英朱元璋   更新:2024-08-22 10:5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雄英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畅读精品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由网络作家“西湖遇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西湖遇雨”的《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小说内容丰富。精彩章节节选:【给爷爷哭坟后,朱元璋求我继承大明江山】高三学生朱雄英有个秘密,他小时候生活在古代!原本他会带着这个秘密度过普通人的一生,直到上大学前他给监护人爷爷哭坟的时候,坟头传来了一个激动的声音。“——大孙,你没死啊?”朱雄英:“你说你是我爷爷?我还秦始皇呢,打钱!”朱元璋:“要打钱?烧宝钞过去!要多少给多少!”当朱雄英看着宝钞被古董商收购的时候,他终于意识到,坟头的时空虫洞可以扭曲......

《畅读精品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精彩片段


朱元璋把这片区域严格封闭,不允许宦官和宫女前往,并且在外围设了大量的哨卡,然而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帮在隔壁大本堂上学的好孙子们,虽然没法翻越高墙,但却能在闲出屁的情况下挖洞进来一探究竟。

只能说,熊孩子们的好奇心确实是无穷的。

“这是啥?”

他们的目光投向了周王世子朱有燉,周王喜欢研究植物不是什么秘密,这里要说可能对此有了解的,那也只能是朱有燉了......周王的另一个儿子朱有爋是朱高煦的小跟班,都是不学无术的混世魔王,根本不可能知道这些。

“我也不知道,要不,揪一株吧?”朱有燉看向了朱允炆,毕竟吕氏成为太子妃以后,朱允炆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嫡长孙了。

朱允炆此时其实有点慌,他不知道该不该揪一株,但是眼看着这就是他在一众皇孙中确立威信的关键时刻,朱允炆觉得自己不能怂。

热血上头,朱允炆重重地一点头:“揪!”

这时候,生长周期较长的红薯和玉米还长得很一般,只有土豆长在地上的部分绿油油的,看着颇为喜人。

所以,朱允炆小手一挥,就决定先揪一株土豆试试手。

4岁的朱有爋最活跃,这时候当仁不让,率先揪起一株土豆的地上茎用力。

“咦、呀!”

可能是身体过于用力,以脚蹬地后整个身子都在向后仰,但土豆的地上茎纹丝不动,以至于朱有爋脚下蹬不住直接摔了个屁股墩,估计这下是磕到尾巴骨了,疼的龇牙咧嘴。

“我来。”

三个坏小子里的朱济熿也撸起袖子要露一手。

“哎呦。”

朱济熿登场了,朱济熿下场了。

“一群废物,还是得俺来。”

体型让人怀疑从小炫化肥长大的朱高煦出手了。

只见他扎好马步,气沉丹田,双手用力地拽着,倒是真把一株土豆给拽动了,可惜土豆的秧茎顶不住他这么大的力道,从中直接断为两截,朱高煦向后踉跄了几步,倒是站稳了没跌倒。

“咦?”

这就颇让众孩童惊讶了,朱高煦的力气他们是知道的,虽然只有五岁,但举石锁都跟玩似的,在一众人均手无缚鸡之力的孩童中,可谓是能单挑大鹅的恐怖存在,连他都拔不出来,那就说明确实不太好拔了。

“动手挖吧,估计埋得深,不好拔出来。”

朱允炆给出了新的微操建议。

本就一身土的孩童们这时候也不在乎脏不脏了,反正对于他们来说,干净而整洁的衣服是最廉价的存在,每天他们的衣柜就像是都能刷新出衣服一样,玩闹的时候脏了也就脏了。

于是,一众孩童开始用手挖土,完全没有了皇孙该有的样子,或者说,皇孙小时候也都是这么精力旺盛且充满好奇的。

可这土豆就像是怎么挖都挖不完一样,但正因如此,才激发起了他们无穷的好奇心和斗志,这群孩童还真就跟这玩意杠上了......直到他们费了老大的力气,每个人都在夏天的太阳下大汗淋漓,才算是挖出了完整的一株。

看着这些挖出来的、前所未见的圆滚滚的东西,一众孩童陷入了疑惑。

这东西,咋吃啊?

生吃肯定不行,朱有爋被崩掉的牙已经是证明了。

“要不烤着吃试试吧,就跟烤叫花鸡一样。”朱高炽的建议其实是有私心的,他想趁机把衣服烤干。

几个孩童钻回高墙的大本堂那头,捡了不少树枝过来,不过却都不知道怎么做,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生活经验显然堪忧,野外生存经验更是基本为零,最后还是朱高煦出手,他先是用石头搭了个微型窑,然后用私藏的火折子点着了火。

烧过几遍柴火后,石头窑里面和上面的土块的温度都已经很高了,把火灭了以后,朱高煦扔了几个土豆进窑里面,然后就将垒起来的石头推倒了,让石头和土块里里外外把土豆盖严实了,跟野外弄叫花鸡的做法差不多。

很快,土豆就在里面享受着高温的拥抱,土豆的外皮渐渐变得焦黑,香气也就慢慢升腾了出来。

这种香气让孩童们感到既陌生又兴奋,他们的鼻子不自主地抽动着,仿佛光靠鼻子就能品味这种全新的味道。

“好了没?”朱允炆有些迫不及待地问道,他感觉自己从来都没有吃过如此美味,这也难怪,吕氏给他规定的食谱只有两种不能吃……这种不能吃,那种也不能吃,都给朱允炆整成被动挑食了。

“你看你,又急。”

朱高煦瞪了一眼朱允炆,别人敬着朱允炆,他可没这意识,不过虽然朱高煦也心急,但他知道烤这些需要耐心,于是不让其他孩童上手。

等土块凉得差不多,土豆也就熟了,挖出来以后,焦黑的外皮下是已经烤熟的土豆,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绵软香甜的烤土豆出现了,朱高炽小心翼翼地剥去外皮,露出了里面金黄色的土豆,他轻轻咬了一口,顿时眼睛一亮,一边嘴被烫的来回倒腾一边囫囵说道:“好吃!”

其他孩童也纷纷效仿,他们或用手撕,或用嘴咬,尽管吃相狼狈,但脸上的满足和喜悦却是无法掩饰的。

这一刻,他们仿佛忘记了自己皇孙身份和宫里的规矩,只沉浸在这种新奇食物的美味中。

“没想到这土里长的东西,竟然这么好吃。”朱允炆猛炫了一整个以后拍着肚皮感叹道。

“是啊,以后我们可以经常烤来吃了。”朱高煦意犹未尽地说道,同时看向了揪出来那一株里还没烤的几个,再烤倒是有点麻烦,反正吃的差不多了,还是留着下次再烤吧。

“原来皇爷爷是在背着我们种好吃的啊。”

朱允熥一句无心之言,却忽然像是按了时停按钮一样。

一众孩童齐齐地看着他,朱允熥有些懵了,他打了个嗝,不知所措地看着他们。

“我......说错什么了吗?”

朱允炆这时候忽然觉得土豆有点不香了,他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我们把皇爷爷种的东西给挖出来了,皇爷爷不会责怪我们吧?”

“应该不会吧,我们是皇爷爷的亲孙子啊。”

“不会不会,肯定不会。”

“怎么可能呢,哈哈哈。”


韩国公李善长匆匆赶到了钟山,已经进入秋天了,他紧了紧衣衫,感到了深深的寒意,这种寒意不仅仅来自于天气,更来自于最近的朝堂。

空印一事关系重大,虽然朱元璋已经有意识地控制了案件的扩大化,但从中枢开始直到布政使司一级,各地涉及空印的主官还是被调查以后陆续抓了起来,诏狱已经人满为患......而即便不杀,这些人恐怕也免不了丢官罢职,然后全家流放充军的下场。

不过不管怎么说,比胡惟庸案的大规模人头落地来讲,空印案还是“温柔”了许多,而且目前并没有继续向府、县一级扩散。

但以后会不会扩散,并不好说。

毕竟,朱元璋的残暴在官员们心中已经形成了刻板印象,先抓布政使司级别的这一举动既有可能是“杀鸡儆猴”,给他们这些吗喽看,也有可能是“连根拔起”,先用力拔根,力量更弱的枝叶自然跟着轰然倒下。

因此,文官系统的所有压力,几乎都自下而上地传导到了李善长这里。

李善长,这个明初政坛上的超重量级人物,他既是朱元璋的淮西老乡,也是帮助朱元璋夺取天下的重要智囊,更是淮西集团在文官中的代表者,大明开国封赏有功诸臣之时李善长高居百官之首,成为大明的第一任丞相,在击败了以刘伯温为代表的浙东集团并扶持胡惟庸上位后功成身退......但虽然李善长现在已经基本不问政事,可空印案这种大事出现的时候,在没有丞相一职以后,能代表整个文官集团跟皇帝对话的,也只有他了。

而今日阴阳炁海再次出现,李善长虽然没有亲眼目睹过,可却是在场众人中,最希望皇嫡长孙能把传说中能够远距离通讯的“神器”送过来的人。

原因很简单,只要“神器”真的出现,那么空印案就可以基本确定不会再扩大化了!

不扩大化,文官集团的现状就不会动摇,这也就意味着,整个大明的庙堂,不会再像胡惟庸案一样剧烈动荡了。

功高震主的道理,李善长再清楚不过,李善长是真的打心眼里不希望再出现一次胡惟庸案了,毕竟胡惟庸案,已经让他和朱元璋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裂痕。

不过,跟韩国公李善长这个本质上是“文官领袖”的国公不同,其他应诏前来的国公,那可都是纯粹的勋贵武臣,跟空印案没有半个铜板的关系......五军都督府的财政收支账簿可都是自己给自己批的,财政来源的大头那是几百万军户上缴的粮食,户部无权审批。

所以,其他国公并没有李善长那种“愿意相信神器之事是真”的立场。

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信国公汤和,哪怕是常遇春的儿子常茂,那也是战功赫赫威震四方,在战场上都是见惯了生死的主,然而此刻,他们看着第一次见到的阴阳炁海,这个能够吞噬一切光线的神秘旋涡,脸上却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这世间竟然真的存在这种神秘通道。”

“这么说,皇嫡长孙显灵的事情,倒是大概率有可能是真的。”

“天德叔,你相信这世上真有那远距离通讯的神器吗?”常茂首先开口,他浓眉大眼,一脸的不解。

徐达和其父常遇春是好友,常年搭档正副手,徐达为天下第一名帅,常遇春便是天下第一猛将,常遇春“将兵十万横行天下”也是在徐达的统帅下才能做到,两家关系非常好,因此哪怕同为国公,常茂也是以世侄的身份自居。

徐达抚了抚长须,摇头道:“非是我不信,只是这事实在太过匪夷所思,想我们行军打仗,传递消息尚需快马加鞭,数日甚至数月才能往返,如今却说有一物,可令千里之外的人如面对面般交谈,这如何不让人生疑?”

曹国公李文忠接口道:“是啊,此事若真,岂非天方夜谭?我等征战沙场,见惯了生死,却未曾见过这等神异之事......不过阴阳炁海既然已经出现,再加上救了皇后的灵药,想来有这般神器出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汤和叹了口气,脸上皱纹深刻:“老夫活了这么大把年纪,也未曾听说过此等事,若非是陛下亲口所言,我简直要以为这是哪个说书先生编出来的故事了。”

四人相视无言,心中各自思量,他们都是经历过无数风浪的人物,对于这等离奇之事,自然难以轻易相信,然而皇帝金口玉言,再加上如今出现在眼前的阴阳炁海,又岂能有假?一时间,四人心中都充满了矛盾。

徐达打破沉默,道:“罢了罢了,我等且不去管这神器会不会真的出现,只要它能助我大明江山稳固、百姓安居乐业,那便是好事一桩,我等只需忠心耿耿辅佐陛下便是了。”

常茂、李文忠和汤和闻言都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们虽然对那远距离通讯神器心存疑虑,但更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该做的事情。

就在他们交谈之时,朱元璋与太子朱标、燕王朱棣等皇室成员也匆匆赶到了钟山。

“大孙,你能听到吗?”

朱元璋熟练地站到了再次扩大到了一个洗脸盆那么大的阴阳炁海的侧前方。

“能,爷爷我要试试能不能把无线电台送过去,但你得在下方铺好缓冲的垫子,不然送过去了也容易摔坏。”

听到阴阳炁海那头传出来的声音,燕王朱棣顿时心头一惊。

——他把事情想复杂了,大侄子显灵的事情是真实存在的,而非父皇和大哥编出来的谣言,这么说来,大侄子通过阴阳炁海传送灵药给母后的事情,也是真的。

“如此说来,这道衍和尚倒是真有点东西......或许值得以后好好了解,但其人野心却不小,是个极不安分的妖僧。”

朱棣这头心中暗忖,另一头得了朱元璋的命令,孝陵卫迅速行动起来,阴阳炁海下方很快就铺了十几层厚厚的棉被,形成了一张尺寸巨大的“床”,用来接住从洗脸盆那么大的阴阳炁海掉落出的东西。

朱元璋和太子朱标、诸王、一众国公,此时紧紧地盯着阴阳炁海,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过了好一会儿,忽然有个方方正正的“大匣子”从阴阳炁海里掉了出来。

当这个“大匣子”被送到朱元璋面前时,朱元璋认真地打量着它。

——这就是能够千里通讯的神器吗?

而很快,一个巨大的疑惑从他的心头升起。

问题是这东西怎么用呢?靠念动咒语吗?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