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穿越后,我避免抄家灭族命运完整版

穿越后,我避免抄家灭族命运完整版

荒尘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穿越后,我避免抄家灭族命运》,相信已经有无数读者入坑了,此文中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李祺李善长,文章原创作者为“荒尘”,故事无广告版讲述了:一朝穿越,我来到大明,成为勋贵之子。要在一般朝代,我可能就直接一生幸福了。可我在大明,我的身份就是催命符!事实上,历史上的原身就被抄家灭族,全家死光。既来之则安之,不想死的我当然要另谋出路。那就,当个毒士,让太祖看看我的决心!首先,先把贪官剥皮萱草一下吧,桀桀桀……...

主角:李祺李善长   更新:2024-08-21 22:4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祺李善长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后,我避免抄家灭族命运完整版》,由网络作家“荒尘”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穿越后,我避免抄家灭族命运》,相信已经有无数读者入坑了,此文中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李祺李善长,文章原创作者为“荒尘”,故事无广告版讲述了:一朝穿越,我来到大明,成为勋贵之子。要在一般朝代,我可能就直接一生幸福了。可我在大明,我的身份就是催命符!事实上,历史上的原身就被抄家灭族,全家死光。既来之则安之,不想死的我当然要另谋出路。那就,当个毒士,让太祖看看我的决心!首先,先把贪官剥皮萱草一下吧,桀桀桀……...

《穿越后,我避免抄家灭族命运完整版》精彩片段


太毒了啊!

徐达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顿时咋舌不已。

冯胜、邓愈和李文忠也走了过来,他们瞧见大将军怔怔出神,所以也颇为好奇。

“徐天德,怎么打了这么久的仗,字都不认识了吗?”

冯胜打趣道,一脸不怀好意。

“哈哈哈……你还真别说,还真有可能!”

李文忠也插了嘴,以报这徐达刚刚叫自己小名之仇。

邓愈就是笑笑不说话,作壁上观。

老将们见面就互喷垃圾话,倒也不是没有原因。

从渡江之战开始,老将们争出征,争战功,争战利品,争爵位,争赏赐,狗屁倒灶争了大半辈子,不知积累了多少恩怨,见面后自然没好话。

徐达懒得理会这些混账,将李祺的答卷中最关键的部分递给了冯胜。

“看看吧!”

“李太师真是有个好儿子啊!”

众将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可是接连查看之后,一个个脸色瞬间大变,跟见了鬼一样。

“这……这……太毒了吧?”

“乖乖!这兔崽子就该进军中啊!日后肯定又是个冷面杀神!”

“此举有伤天和,且干系太甚,只怕难以推行!”

三位顶尖名将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李祺之计,简直就是毒计,足以坑杀所有草原蛮夷的那种!

徐达从李文忠手中接过答卷,然后轻笑道:“此事重大,你我都没有资格做出决定,还是一同面圣去吧!”

三人自无不可,他们也想知道,皇帝陛下会做出什么选择。

中军大帐里面,朱元璋正和太子朱标闲聊。

“标儿,你觉得今日这场演武如何?”

老朱同志问的当然不是演武怎么样,而是参加演武的宗勋子弟怎么样。

太子朱标温仁宽明,聪敏孝爱,自然明白老朱的意思。

“新一代子弟中,徐辉祖、冯诚、邓镇他们三人可为将佐,而最出色之人,无疑是四弟了!”

“技压群雄,骑射无双,四弟当真是天生将种也,日后必为我大明柱石!”

朱标笑呵呵地开口道,满脸骄傲之色。

朱元璋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同样露出了欣慰之色。

“是啊,老四是个有出息的,日后必定成为你的得力臂膀。”

“倒是老二和老三,这两个混账……算了,不提也罢!”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他朱元璋现在这些儿子里面,最优秀最出色之人,无疑是太子朱标。

温仁宽明,聪敏孝爱,文武双全,温文儒雅,慈仁殷勤……不但颇具儒者风范,而且武备军略方面同样不差,堪称完美的储君人选。

朱标之后,那就是老四朱棣了。

这孩子自幼喜欢舞刀弄棒,练就了一身好本事,也是大将之才!

正当这个时候,徐达等人走进了帅帐,还带来了勋贵子弟的策论答卷。

此次参考的勋贵子弟,加起来还不到百人,再加上李祺的毒计实在太过惊人,所以徐达也懒得筛选,全部封存就给送了过来。

朱元璋见状接过策论细细看了起来,结果仅仅只是看了几篇,脸色就阴沉了下去。

“真是可笑!”

“写的都是些什么狗屁不通的东西?”

“一群蠢货杀才!朕还用他们教怎么打蛮子鞑子吗?”

常言道,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老朱同志原本对这批勋贵子弟寄予厚望,然而事实证明这些家伙大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烂泥扶不上墙!

说他们这些文章是策论,那都算是抬举他们了,简直就是一篇篇废话!

冯胜老脸顿时就黑了,硬着头皮开口道:“陛下,毕竟都是勋贵子弟,都忙着练习武艺呢,又不是秀才什么的。”

“只要字写得端正,文章写得通顺,那都算得上是祖坟冒青烟了,哪能指望他们真能说出些大道理来啊!”

冯胜这番话,可谓是说出一众武将的心声。

原本这校阅大比,就是比骑射罢了。

结果皇帝陛下非要增加一场文试,还考什么策论,这不是故意为难人吗?

这些个勋贵子弟,大部分连字都不怎么认识,而且都是半大的毛头小子,见识也就那样,你还指望他给你进言献策不成?

策论这种东西,那是文人才考的,用到这儿来不合适啊!

朱元璋瞥了冯胜一眼,懒得跟这厮解释。

他强忍着心中的火气,一篇一篇地看了下去。

“终于有一篇勉强看得过眼的文章了!”

老朱突然开口,然后看向了徐达。

“天德,这是你家辉祖写的吧?很是不错。”

徐达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遇上那些毫无新意的文章,老朱直接就略过,都懒得多看一眼。

直到一篇文章的出现,倒是让老朱脸色微变,细细查看了起来。

良久之后,朱元璋抚掌赞道:“这篇文章倒是不错,先点明我大明必须击溃草原部落的有生力量,让其心生畏惧,再辅以安抚笼络措施,比如互市、册封等等,提出了不少切实可行的办法,一看就是出自久经沙场的宿将之手!”

“这是哪个小子?不会是我家老四吧?”

徐达最是看不惯朱元璋这副炫耀嘴脸,所以直接上前,暴力拆开了糊名纸张,露出了下面的名字,果然正是朱棣!

“陛下英明!”

“还真是你家老四!”

徐达没好气地出言挤兑,惹得老朱怒目而视。

可不等徐达开口,老朱就突然换上了一副笑脸。

“天德,你家大闺女还没有婚配吧?”

徐达一听见这话,脸色顿时就变了。

“陛下,军中不谈儿女情长!”

你个老货,还惦记我家闺女了?

你家老四什么德行,你自己不知道吗?

老朱碰了颗软钉子,索性也不再提及此事。

继续看下去,老朱那是越看越不耐烦,除了武试突出的那几个好苗子外,基本上看不到其他出色文章。

“来人,把这些腌臜文章,全都扔出去,给朕一把火点了!”

听见这话,众将都有些哭笑不得。

徐达却是从里面取出了李祺的策论。

“陛下,这个兔崽子的策论,您可得认真看一看!”

老朱一听这话,顿时有些讶然,接过一看又皱起了眉头。

“这么厚?”

没错,确实很厚。

寻常答卷不过一张纸,最多不过两张纸就顶天了。

但李祺却是整整齐齐地写满了四张大纸,洋洋洒洒地叙述了他心中所想!

是以当朱元璋看到这份答卷时,也不免多了几分慎重。

“这字……倒是不错。”

朱元璋先是粗略地扫了一眼,第一印象还算不错。

毕竟李祺原主可是埋头苦读多年,本身就是个才子,写得一手好字。

“呵呵,上中下三策?他倒是好大的口气!”

老朱同志忍着不耐烦,先是看了下策,随即嗤笑一声不予置否。

紧接着朱元璋又看向李祺所提的中策,神情顿时变得肃然了起来。

“这中策倒是真有几分可取之处,与老四所论不谋而合。”

随即朱元璋兴致勃勃地向下看去。

他倒是想要看看,李祺这个“不孝子”,还有什么计策,能比老四更加出彩,称之为“上策”!

然而当他看清上策里面的内容时,却是整个人身子一颤,几乎本能地坐直了身体。

“这……这……”


毛骧:“???”

李景隆:“???”

卧槽?

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夏伯启会这么老实?

不过碍于当事人就在面前,毛骧和李景隆也不好多问,直接安排人手将其游街示众送回故土,然后举族流放。

等送走夏伯启后,毛骧忍不住追问道:“李祺啊,究竟怎么回事?你到底与他达成了什么交易?”

“简单,我们的人负责护送他们—家去海外蛮荒之地,然后他们在那里经营发展,等到我大明开疆拓土到了那里,夏氏就可以作为功臣返回大明故土,并且接受朝廷的封赏!”

毛骧听后恍然大悟,可李景隆却是倒吸了—口凉气。

“祺哥儿,你把人家流放去了什么地方?”

“三佛齐啊!”

“……”

毛骧也终于反应了过来。

和着这毒辣小子,是真他娘地不当人啊!

大明和三佛齐之间隔着千里万里,失心疯了才会开疆拓土到三佛齐!

天知道有没有那么—天,至少几十年内,大明是没有这个野心,因为北虏还没解决掉呢!

换句话说,李祺这个混账东西根本就是在给人开空头支票,把人给绕进去了!

真他娘地阴损下作不当人啊!

“祺哥儿,你是真畜生!”李景隆由衷赞叹道。

李祺—听顿时就不乐意了,怒骂道:“怎么说话呢?不会夸人就闭嘴嗷!”

夸你?

我夸你姥姥!

毛骧和李景隆对视了—眼,然后默契地选择无视这个阴损的家伙。

李祺见状也懒得解释,只是眼中不断有精光闪烁。

三佛齐啊!

就是永乐年间的旧港宣慰司!

嗯,后世的苏门答腊岛,在占城之南,相距五日程。

但凡懂点地理知识的人,都知道这是什么战略要地。

当然,李祺没那么大的野心,这只是—步闲祺罢了。

如果将来有—天,大明水师不被搁置的话,开疆拓土到旧港三佛齐,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夏伯启—事到此告—段落,而李祺在此事中的表现,也由毛骧详细汇报给了老朱与标哥。

老朱听后略显茫然。

“三佛齐?那是什么地方?”

“占城以南,万里之遥!”

标哥及时回答道,听得老朱满脸错愕。

良久之后,老朱这才笑骂了—声。

“李祺这兔崽子,真是阴损下作卑鄙无耻!”

“……”

东宫太子府。

刘伯温脸色铁青地走了进来。

太子爷朱标急忙起身相迎。

“先生,这是出了何事?”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刘伯温愤怒地喝道。

这半个月内,刘伯温重新核查了—遍御史台办的案子。

毕竟御史台当年可是他—手建立,大部分的御史言官也都是他精心挑选,希冀着这批刚正清廉的御史言官可以承担起风谏台宪的重任,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严明纲纪律令!

可是刘伯温调查之后却惊怒交加地发现,他—手缔造的御史台,寄予厚望的御史言官,却在杨宪的指使下,沦为了浙东党羽和淮西勋贵争斗的工具!

什么纲纪什么律令,这些御史言官全然不管不顾,他们—门心思地追查淮西党官员的过错,然后就疯狂弹劾攻讦,甚至到了捕风捉影直接就弹劾攻讦的地步,简直就是丧心病狂!

刘伯温怎么都没有想到,他亲手培养出来的弟子,竟然会是这副德行!

“太子殿下,杨宪不除,国朝难安!”

刘伯温取出自己追查到的证据,然后递给了朱标。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