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卫宁霍去病的现代都市小说《全章节穿越大汉,马踏全球》,由网络作家“她的剑在哭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正在连载中的小说推荐《穿越大汉,马踏全球》,热血十足!主人公分别是卫宁霍去病,由大神作者“她的剑在哭泣”精心所写,故事精彩内容讲述的是:建元二年,汉武帝刘彻初登大宝,于霸上祭祖后折返皇宫,暂居平阳公主府。是夜,平阳公主献歌女卫子夫于刘彻,恰逢卫子夫月事,其孪生三姐卫平君替代卫子夫侍奉汉武帝。月后,卫家三娘子卫平君人间蒸发,成为卫家一桩不为外人知的千古迷案。。……十四年后,卫宁穿越大汉,成为一名村民,应召入伍。他从一名瘦弱的新卒,一路杀到狼居山,立下不世之奇功。在回到长安,论功行赏的时候,汉武帝看到了卫宁脖子......
《全章节穿越大汉,马踏全球》精彩片段
入夜。
赵府的灯还在亮着。
赵刺史坐在书房内,心不在焉的看着竹简。
定襄郡的事,他需要替儿子摆平。
这是他的独子,赵家的未来,不管出什么事,他这个当爹的都要给抹平。
若是被旁人知道,匈奴人是他儿子带进来的,那他儿子必死无疑,整个赵家可能都会有灭顶之灾。
赵刺史的原名叫做赵纯礼,他和刘彻有过一段交情。
前朝时期,他不过只是宫中的一名禁军,那个时候刘彻也只是胶东王,当初栗姬长子刘荣被立为皇太子后,就打算除掉对他有威胁的刘彻,是赵纯礼保护了刘彻。
从某种方面来说,他是刘彻的恩人,在汉武帝登基后,并没有亏待赵纯礼,给他加封了爵位,并且派遣到了定襄郡为刺史。
最开始刺史是没有实权的,不过是中央监察地方的官吏。
但刘彻为了报恩,才将刺史的权柄加大,最终成为守牧一方的军政大权。
从这个方面来看,汉朝刺史的权力定格,是因为赵纯礼而起。
无论如何,赵纯礼的势力并不是表面这么简单。
他的思绪渐渐又回到赵午第这件事上,无论如何,只要开口否认,除非证据却照,不然赵家不会出事。
现在他唯一担心的就是当初守城的士兵,究竟有没有清理干净。
“老,老爷,老爷!”
门外,一阵窸窸窣窣的脚步声,脚步声杂乱无章,说话的人言语焦急。
这是赵刺史的管家,跟了他很多年了,绝对心腹中的心腹。
赵刺史蹙眉:“什么事?”
说着,他披着外衫起身,走到门前,将门打开。
一名奄奄一息的幕僚,浑身留着鲜血,嘴中吐着血沫,伤势十分严重。
赵刺史大惊失色:“说!出什么事了!”
幕僚门客忙不迭道:“老爷,公子,公子遇到事了……”
待他说完方才发生的事后。
赵刺史全身微颤,面色顿时惊变:“什么?!”
“一人所为?!”
一敌三十,将三十名武技高超的赵府门客全都解决了?
这怎么听,怎么有些天方夜谭的味道!
对方要强到什么地步,才能有如此武技和身手。
“不好!”
赵刺史面色大变,惨白如纸:“午第如何?”
“还……还不知道,老,老爷,您快过去!”
“废物!”
赵刺史破口大骂:“带上人,调上兵马,跟我走!快!”
赵刺史面色惨白,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预感到今晚可能要出事。
一列列森严的家将,浑身带着杀伐,紧紧跟着他朝前方黑暗中走去。
……
定襄大街中断道路上。
火光已经熄灭,月光照耀在大地上,今夜月色很是明亮,能清楚的看到赵午第跪在地上。
那脸上的毛孔似乎都在颤抖着。
他一颗心,已经高悬到了嗓子眼。
方才还是不可一世的嘴脸,此时彻底不复存在,看着地上横尸遍布的幕僚门客,他内心的软弱彻底爆发了出来。
“公……公子,有事好好说,你还年轻,不要犯错,覆水难收啊,我,我给你磕头了,这次是我不对,对,对不起。”
赵午第跪在地上,眼泪鼻涕全部流了出来,浑身颤抖的厉害。
平常他嚣张跋扈惯了,百姓在他面前不过是蝼蚁,他想让其死便死,让其活便活。
但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有个好爹,有个依靠。
当这些东西此时不能再保护他后,他的本性彻底露出来了。
他懦弱,弱小,他不过只是一个仗势欺人的恶人罢了。
和废物没区别!
卫宁安静的听着,缓缓的举起了那染着鲜血的匕首,淡淡的问道:“你说完了吗?”
“不,不要,不要啊!”赵午第眼泪扑簌簌落下,跪在地上不断地磕头,“对不起,对不起。”
就在此时,侧面走来一群人。
旋即就听到一阵呼喊声响起。
这是秦川的声音,他言语中带着焦急,高呼道:“卫宁!住手!”
卫宁狐疑的抬眸,朝侧面看去。
秦川忙不迭急道:“不管他如何得罪你,不管他犯了什么错,审判他的是律法,不该是你!”
“你不能杀人,更不能杀他,不要冲动!”
秦川眼中带着急切,带着劝说。
很多事卫宁不清楚,定襄的政治局面乃至大汉的政治局面,他都不懂。
他太小了,不知道赵家的后台是什么。
赵午第不能杀,也杀不得,杀了你必死无疑啊!
卫宁摇摇头,叹道:“秦大人,你知道吗,我的麾下死了五十多个人,他们本来不用死的。”
“城破了,他们为了护城,为了保护我,死了。”
“你不是很心疼定襄百姓吗?我告诉你,匈奴人是他带进来的,百姓是因这个畜生死的。”
“这个理由,够杀他了吗?”
卫宁缓缓抬手。
就在此时,后方一阵冷漠的叫声响起。
“你想想后果!”
赵刺史高声大喝。
方才还一副摇尾乞怜的赵午第,在看到自家亲爹出现后,他的面色渐渐变的怨毒起来。
百余名手持弓弩的士卒包围了这里,弓箭对准了卫宁。
赵午第忽然笑了。
他缓缓的站了起来,“卫宁是吗?”
“他是我爹,他是定襄郡的刺史。”
“看到周围对准你的弓了吗?”
“你只要稍微动一步,你的身体就会被射穿成刺猬。”
卫宁沉默了一下,眯着眼盯着赵午第。
他冷笑道:“我不妨再和你分析一下,刚才是你威胁我,强迫我说是我放匈奴人入定襄郡的。”
“你在污蔑刺史大人儿子的名誉,进了衙署,你得先吃一百板子,嗯,倘使你真的撑过去,我在和你说说罢。”
“自那之后,朝廷会派人来调查,查出来的结果一定我是清白的。”
“而你,我想会因为污蔑我而死在牢狱内。”
他站在卫宁身前,轻声道:“等你死后,你的秦姑娘会因为你今天的话……啧啧啧,我会玩够了她……哈哈哈!”
“你看,这个世道,他本来就是这么不讲道理的。”
“你想审判我?可你配吗?”
卫宁想了想,抬手,挥刀,落下,干脆利索,瞬间将赵午第的一支耳朵削落!
赵午第没反应过来,直到剧烈的疼痛遍布全身,他才啊啊啊歇斯底里痛苦的大叫起来!
这一刀,落在赵策头颅三寸,夕阳残影下,画面定格。
所有人都屏气凝神,心头惊骇。
若非刀技娴熟,岂能如此收力自如。
若再下去三寸,他们的百人将脑袋要开瓢。
谁也不敢想过这种结局,在此前,他们看卫宁,不过只是一名入伍满月的新卒。
就算他表现的再出色,依旧是个战场新鸟,能有什么本事?
可这风华绝代的一刀下去,所有人将成见全部抛之脑后,有的只是震惊和肃穆。
他们是羽林,在长安他们不知训练多少个年月,付出多少汗水努力,所有人的武技都不弱。
所以他们自然知道卫宁这一刀的分量,清楚卫宁刚才的武技多么恐怖。
他没用全力,他甚至在比拼之前,就从来没有将羽林左骑百人将赵策放在眼中。
他的一招一式都那么闲庭信步,那么轻松,他压根就没重视过这场比试。
必胜的比试,有什么值得重视?
赵策咽了咽口水,他的脑门上已经全部是冷汗,汗珠滴答滴答落地,阳春三月,却如腊九寒冬一般,让他不寒而栗。
卫宁随手将刀扔到一旁,径直插入草地。
“继续训练吧。”
卫宁转身,没有过多的废话,依旧轻飘飘的一句,便独自离去了。
百名羽林呆怔的望着少年离去的背影。
此时,赵策恭敬的抱拳,高呼:“是!卫将军!”
将军吗?
我从来都不是什么将军。
卫宁摇摇头。
不过他也知道,这百名羽林日后应该不会在自己面前挑刺了。
他们,需要强者驯服他们。
卫宁那随手一刀,彻底征服了他们,所以他们才会发自心底叫他一声将军,而不是之前的小卫大人。
后方短暂安静,赵策便挥手:“都他娘的愣着干什么?操练!”
羽林孤儿们此时才反应过来,忙不迭列阵认真开始训练。
……
声望值+1、+1、+1……
卫宁走在军营内,喧嚣的军营安静了许多,三千步卒早早训练完成,纷纷排队等着吃午膳。
卫宁脑海中的声望值不断响起,最终不多不少的加了100点。
剩余声望值:139。
这应该是方才从羽林身上获取的声望值。
139点实在太少,现在对卫宁来说,除了兑换几支霸王弓的箭矢,也只能给红将军加3个点的属性。
所以他也就没动用这139点的声望值余额了。
在军营内吃了午饭,卫宁便背着手出了军营。
值得一提的是,除非出塞或者遇到战事,一般而言,士卒们不会像后世电视剧里面那种动不动穿一身铠甲。
最次的皮甲一套下来也需要20-40斤,谁也不是傻子,平常无事的时候穿铠甲耍威风。
定襄街肆的下午相对安静。
路上来往的人不多,偶尔能看到路过的行人客商,亦或者铺子前讨价还价的百姓。
卫宁身材高挑,面相俊朗,走在街肆上,偶会引起几名小娘子含羞侧目。
在杀胡街的一处宽阔地带,定襄太守府的人此时正在搭棚施粥。
前几日定襄的惨相发生,让匈奴人入了定襄,数千家庭失去顶梁柱,数百人丧命在匈奴人屠刀之下。
更别提匈奴人烧毁的房屋。
这场灾厄发生,又是数千百姓流离失所,官府不能对这些受灾百姓视而不见。
定襄太守府正在组织施粥。
只是灾民队伍中似乎逐渐开始骚乱起来。
有难民不满定襄太守府的粥,说粥水太稀,又闹事说朝廷拨下来的钱都被太守府贪污了。
定襄太守努力的解释,但百姓却很快骚乱起来。
好在定襄太守还有几分魄力,将那群闹事的人赶走,旋即队伍再次安静起来。
卫宁注意到,这支队伍中,有不少看起来并不像灾民。
他背着手缓缓走到定襄太守前。
定襄太守得知他是军营中的人,便无奈的和卫宁攀谈起来。
定襄郡太守叫秦川,听卫宁说是蓝田人,激动的无以复加,因为他也是蓝田人。
“秦大人,这里排队的人如此之多,好一些人我看并不像难民。”(宋之前不称呼大人,书中取巧)
卫宁开口询问。
秦川无奈点头,对卫宁诉苦道:“本官何尝不知,明明受灾百姓只有数千,这几日来排队取粥的队伍已经破万了。”
“可本官也不能不救济。”
卫宁道:“朝廷拨给你的钱,也经不住这么花吧?”
秦川没否认,愁绪满面的叹息:“经不住。”
卫宁想了想,从地面抓起一点黄沙,然后黄沙顺着手滑落,他道:“你可以试着将黄沙参入粥水中。”
“嗯?”秦川面色微变,道:“这不是让本官成为罪人吗?”
卫宁道:“它最起码可以判断出哪些是真灾民,哪些是假灾民。”
秦川愣了一下,呆怔的看着卫宁,许久后才长舒一口气,道:“多谢卫将军。”
这个道理很简单,当百姓饭都吃不起,当他们开始啃树皮时,还会在乎粥水中有没有沙子吗?
朝廷给定襄拨下来的款项不多,已经快要捉襟见肘了,秦川看在眼里愁在心里。
又加上还有许多混吃混喝的假灾民混入其中,这更令秦太守愤怒的同时又深感无力。
卫宁的话让他当头棒喝。
卫宁对秦川道:“秦大人,乱世要用重点,抓到假灾民了不要草草了事驱赶他们就结束。”
“该要重罚的。”
卫宁没有继续说下去,这也不是他分内事,说多了就感觉有些教训定襄太守的味道。
“卑职走了。”
卫宁拱手,旋即撩袍离去。
秦川呆怔的看了一眼卫宁离去的背影,神色有些复杂。
少年年岁不大,为人处事谦谦有礼,说话不卑不亢,军队里面居然还能出这种人才,这不免令秦太守有些吃惊。
不过他也没有多想,当即命令胥吏们按照卫宁方才的话做事。
几名男子不悦的跳了出来,开始指责秦太守。
但秦川这一次没有惯着他们,当众狠狠打了十大板,人群登时安静,排队的灾民们依旧在排队,但人群却有一小半的人默默离开了队伍。
看着这一幕,秦川叹息道:“人性趋利,如此情况下,竟还有这么多人恬不知耻掠夺他人食物。”
这就是人性的贪婪!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