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重生后我靠木匠手艺成首富文章精选

重生后我靠木匠手艺成首富文章精选

奔跑的八零后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完整版都市小说《重生后我靠木匠手艺成首富》,甜宠爱情非常打动人心,主人公分别是吴远杨落雁,是网络作者“奔跑的八零后”精心力创的。文章精彩内容为:吴远重生到木匠刚刚学成出师的八八年。上辈子只搭伙过了仨月的势利老婆,眼看着就要嫁进门。同样的火坑,吴远断不可能跳两次。他不可能搭上这来之不易的重生机会,去捂那颗本就不属于他的冰冷之心。有那功夫,他完全可以挑个更好的。支书家的漂亮闺女就不错。尽管他家徒四壁。尽管他孑然一身。但他有着三十多年的经验阅历、以及技进乎道的木匠手艺。于是吴远的重生,就从木匠开始。......

主角:吴远杨落雁   更新:2024-08-23 06:2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吴远杨落雁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后我靠木匠手艺成首富文章精选》,由网络作家“奔跑的八零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完整版都市小说《重生后我靠木匠手艺成首富》,甜宠爱情非常打动人心,主人公分别是吴远杨落雁,是网络作者“奔跑的八零后”精心力创的。文章精彩内容为:吴远重生到木匠刚刚学成出师的八八年。上辈子只搭伙过了仨月的势利老婆,眼看着就要嫁进门。同样的火坑,吴远断不可能跳两次。他不可能搭上这来之不易的重生机会,去捂那颗本就不属于他的冰冷之心。有那功夫,他完全可以挑个更好的。支书家的漂亮闺女就不错。尽管他家徒四壁。尽管他孑然一身。但他有着三十多年的经验阅历、以及技进乎道的木匠手艺。于是吴远的重生,就从木匠开始。......

《重生后我靠木匠手艺成首富文章精选》精彩片段


钟文强一来,就衬托得蔺苗苗勤快懂事多了。

但反过来。

只要治住了钟文强,这帮孩子也就翻不了天。

等到中饭时,大雨稍歇。

吴远发现,外甥外甥女们,排排坐,坐了满满一大桌。

每天10块钱的鱼肉资金,明显不够花了。

吃完中饭。

五个孩子,分两个地方午睡了。

吴远卷起裤腿,穿着拖鞋,去往村部的工场。

天气虽然不好,但不影响工场内的进度,反而能趁着稍有凉意,多把进度往前赶赶。

家里,杨落雁带着蔺苗苗,踩起了缝纫机,继续定做席梦思床垫的罩子。

蔺苗苗发现杨落雁频频去看两群孩子,是不是踢毯子,有没有滚下床。

于是就拉过杨落雁道:“舅妈,别管他们。”

接着就说起以前的暑假:“以前我们到舅舅家来,做饭吃饭洗澡睡觉,全都是我们自己做。舅舅一个单身汉,压根不管我们的,反而会对我们做的饭吹毛求疵。”

“不过我们最怕他的时候,还是几个孩子闹别扭了。舅舅打起人来,那是真的狠。”

“可是说来也奇怪了,这并不妨碍我们跟舅舅亲。年年被打,年年想来。”

“所以舅妈你对他们太好,他们会皮上天的。”

杨落雁是真有些不习惯。

毕竟她打小就被母亲养的太精细,实在看不得这些孩子被放养。

吴远到了工场。

众人果然都在忙活,三台电刨全都开得嗷嗷叫。

仨徒弟中,赵宝俊已经能够独立使用电刨了,但开线开的还不太准,需要多练习。

朱六标斧头用习惯了,闷头提着斧头砍。

明明用电刨踞一下更快更有效率,他也不愿意主动去学。

反倒是大徒弟马明军,抓耳挠腮地想学,可惜一早他开坏了几块料,现在有些畏惧不敢上手了。

木匠的眼睛就是尺。

做不到这一点,永远算不上一个合格的木匠。

吴远也只能让他们用废料多练,永远不能怕费电。

指导了三徒弟一顿,另一边池师傅停了电刨,朝他走过来,明显是有话说。

俩人到了外边,蹲在廊檐下,交换了一颗烟。

池师傅道:“吴老板,我找了俩人,你哪天有空,我带过来给你见见。”

吴远二话不说:“那就明天吧。”

“行。”

答应的如此爽快,池师傅也有些意外。

一根烟吧嗒吧嗒几口抽完,立刻进屋干活去了。

吴远正欲起身,老代鬼鬼祟祟地出来了。

“我跟你说,池师傅找的人,你千万不要用。”

“为什么?”

“还能为什么?他带人过来,就没安好心。”

“我有数。”

跟老代聊完,吴远起身,直奔老丈人家。

在县城开门面的事,有着三姐夫熊刚张罗,吴远不用操心。

但个体工商执照这事,熊刚也不敢打保票,所以他得多琢磨几个头绪。

头绪多了,能成的可能性就大了。

与此同时,杨支书家里。

老二杨猛带着媳妇蒋凡,和俩孩子,趁着下雨休息,过来蹭饭。

杨支书就在家里。

梨园村和下圩村不同,不靠着运河,他没有防汛防洪的任务。

所以下雨天,他也就歇着。

可是儿子一带着孙子、孙女俩了,他就休不成了。

年纪大了,但凡有一点动静都睡不踏实。

“爹,吴远真的把红砖、沙子、水泥钢筋的材料费结清了?”

“他没结清,是我结清的。”

老杨头没好气地道,结果杨猛没听出来,反而蹭地一下站起来,急眼了。

“爹,你怎么能帮他出那么多钱呢?那不是小数目,那可是小两万哪!”

话刚说完,就见媳妇蒋凡频频扯他裤子,让他坐下。

结果杨猛还真就不明就里地坐下了。

老杨头看在心里,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这二儿子不仅没什么出息,而且彻底成为二儿媳妇的枪了。

指哪打哪。

当下也就更加没好气地道:“对,我不仅帮他填了账,还出钱帮他买了空调,买了电冰箱,添了两台电刨机床。”

杨猛再傻,也听出味来了,“爹,他哪来那么多钱?”

老杨头瞥了他一眼,懒得再理他。

杨猛回头和媳妇一对眼,马上意识到问题的离奇性。

“不是,爹,他出去一趟,不到两个月,做什么大生意,能挣万把块钱?该不会是什么犯法的勾当吧?”

老杨头把烟袋锅往桌上狠狠一瞧,“闭上你的乌鸦嘴!你自己没能耐,就不能盼着别人点好?”

其实杨猛这种人,在农村很常见。

有这种想法,也是并不离奇。

只是杨支书越是不说吴远干啥挣的钱,他这心里越是跟猫挠似的,七上八下。

直到吴远来了。

当事人一出现,杨猛和蒋凡两口子脸上,就透着拒人以千里之外的客气。

但是没办法,他们还有问题想问啊。

只能讪笑着,往跟前硬凑。

“妹夫,落雁还好吧?”

不等吴远回答,杨支书就没好气地道:“好不好的,你不能哪天上门看看?怎么说,那也是你亲妹妹,怀孕到现在,你们连看都不看一眼?”

吴远连忙打岔,毕竟他不是过来拱火的。

“二哥,二嫂,落雁挺好的。”

“妹夫,听说你这一趟出去,挣大发了?现在外头做什么生意那么挣钱?”

“没挣多少钱,就是机缘巧合之下,倒腾了点国库券,挣了点小钱。现在都花掉了,家里添了大件,工场也花了不少。”

“国库券?那玩意不是没人要么?”

吴远不再多说了,免得让这两口子误入歧途。

毕竟倒腾国库券这种事,也不是有手就能干的。

没见识过社会险恶的人,恐怕不是倒腾国库券,极有可能是被国库券倒腾。

杨支书也趁机打断双方,直接问吴远:“过来找我有什么事?”

于是吴远就提了工商执照的事。

杨支书把眉头一皱,显然这事上,他的关系也不是那么顺。

得捋捋。

吴远说完事就走。

杨猛两口子见状,连饭也不吃了,就要带着俩孩子回家。

都是从小看到大的孩子,老杨头能不知道这俩憋什么屁么?

少不得出言提醒一句:“你俩踏踏实实过日子,别想着吴远靠什么挣了钱,你也就跟着学。那种钱,他能挣,你俩未必能挣。”

两口子唔唔唔地直点头,忙不迭地走了。


隔天一早,吴远起床的时候,吴秀华不仅做好了早饭,而且连行李都收拾好了。

熊文抱着个小熊熊玩具,木愣愣地坐在小板凳上。

不知道是留恋自家,还是没睡醒。

吴远把吴秀华叫到一边:“三姐,回去之后,多看着点小文,叫这孩子离水泡子都远点。你们家附近水泡子太多,别都让小武一个人看着。”

吴秀华不以为意:“没事,我们那小孩那么多,也没听说谁家孩子出事。”

吴远又换个思路:“要不让小文上幼儿园去?他这个年龄,可以上个小班了。”

“那不是瞎花钱么?”吴秀华笑道:“即便现在送去,也是大班小班的孩子一块玩。”

“那就让小文在家多住些日子,正好我说教他凫水,还没教。”

“你那么忙,有空教他?”

就在吴远被三姐问得哑口无言时,杨落雁趁机帮腔道:“三姐,就让小文留下吧。正好我跟苗苗,也带得过来。”

说话间,蔺苗苗也骑车到了。

这家伙自打给她开5块钱一天的工资,起得比当初城里上班还要早。

晚上下班,都是杨落雁趁着天黑之前撵她回去。

如今三姐吴秀华一走,蔺苗苗更是得劲了:“三姨,你这一走,我就能住在舅舅家了。你放心,晚上我带小文睡。”

这一下,吴秀华彻底没后顾之忧了。

真让她把熊文带回去,还真没在这儿这么周到。

否则前世也不会发生那样的祸事。

一周后的晚上,5月8日。

吴秀华和熊刚神色惶惶地来了,前杠上还带着神色甫定的熊武。

一见面,吴远就看出点苗头来了:“三姐,出什么事了?”

吴秀华说话间,眼泪就流下来了,抱着熊文,说一句拍一下孩子道:“今天,咱庄上孙老茂家里的三娃,被水鬼带走了。”

“听到这事,我一想起你当初提醒我的话,我就一阵后怕。得亏小文被你留在这儿那么久,否则指不定出多大事。”

杨落雁扼腕叹息:“真是要了大人的命嘞!”

吴远也很为这个孙老茂家的孩子惋惜。

但那边庄子上的挨家挨户,能从中吸取到教训,更为重要。

熊文被母亲这一动作给吓住了,连忙躲到舅妈杨落雁怀里,只露出个小脑袋偷偷看。

熊刚舒展了下眉头,却没舒展开来。

“村里已经决定,把那个水泡子填了。其他地方,凡事水深过腰的,全围上篱笆。”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虽然这办法可能并不百分百稳妥,但也比什么都不做强。

吴秀华接着道:“我跟你三姐夫商量过了,熊文回去后,让他爷爷过来帮忙看着。”

熊文从杨落雁怀里露出脑袋来:“妈,我不想回家。”

不等吴秀华两口子反应,熊武就先站出来批判弟弟:“你是乐不思蜀了吧?古人云,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小文你这样不对。”

好嘛,无怪乎熊武长大后考了师范,当了老师。

敢情打小就有训人的天赋。

大人们也顿时被俩孩子逗笑了。

吴秀华依了熊文的意,并没有带他回去。

气的熊武胸膛鼓鼓的,都是气!

回去的路上,吴秀华感慨:“我真是到现在,都止不住后怕。”

熊刚默然不语。

他不敢想象,孙老茂家的事儿要是落到自己头上,会怎么样?

连想都不敢想。

当时出事的时候,一群孩子跟往常一样,在那水泡子旁边玩。

孙老茂家的孩子掉下去之后,根本没孩子意识到危险性。

就连熊武也是等到回家后,才不经意地说起,说孙三蛋藏水里,不见了。

如果熊文在家的话,肯定也跟着那群孩子在水泡子边上玩。

如果……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熊武稚气未脱地道:“之前舅舅没回过来,看见熊文在水泡子边上玩,都会打他一顿。”

两口子异口同声地道:“你舅打得好。”

熊武缩缩脑袋,再也不敢说话了。

舅舅的蛮不讲理和有恃无恐,在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极大的阴影。

两天后的5月10日,农历三月二十五。

一大早,陈大姐便来了。

吴远和媳妇杨落雁、外甥女蔺苗苗,带着熊文,正吃着早饭。

吴远连忙把人让进屋里,杨落雁拿出碗筷,准备招呼陈大姐一起吃点。

却被陈大姐乐呵呵地拒绝:“我吃过来的。”

吴远笑道:“陈大姐,你订的席梦思床,最多五天就好了。你大可不必跑这么勤,我做事,你还不放心么?”

“不是对你不放心。”陈大姐道:“而是我打听到一个黄花梨太师椅的买家,过来跟你议一议。”

吴远心领神会。

自打第一批席梦思床交付之后,陈大姐就隔三差五地过来监工。

生怕第二批里,还没有她家的。

结果一来二去的,就发现了吴远已经修复好的黄花梨太师椅。

不仅品相一流,而且底蕴厚重,一看就是个好东西。

当时就打包票,说帮吴远留意留意买家。

这才不到一周时间,就找到了。

只是这回陈大姐来了,买家却没有亲自来。

一来说明,买家承陈大姐这个人情,全权交由她来办这事。

二来,那买家八成也是他们体系内的人士,不方便抛头露面,处理这事。

“小吴师傅,那位老人家看过我家的组合柜,对你的手艺非常认可。我也把拍的太师椅照片给他看了,他对品相很满意,对你修复的细节更是无可挑剔。”

“可惜,再无可挑剔,它终究也是个修复品。老人家念在你坦诚相告的情份上,表示可以出价5000块,你看呢?”

吴远放下碗筷,略作沉吟后,便爽快地道:“行,看在陈大姐的面子上,我答应了。”

这个太师椅,不仅贵重在材料,更贵重在它的历史感。

吴远原打算,琢磨个故事,给它包装一下,起码能卖到6000块以上。

不过眼下正是用钱的时候,他干脆一咬牙,卖了。

有了这笔钱进账,万元户的小目标就算提前完成了。

陈大姐一听这话,也很承他的人情。

关系就是这样处起来的。

反正来日方长,做人格局要大,目光要放长远一点。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