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穿成女配输血包?姐跳出剧情自己过小说

穿成女配输血包?姐跳出剧情自己过小说

江归澜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穿成女配输血包?姐跳出剧情自己过小说》是作者“江归澜”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姜淳于蒋晴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能回娘家看病。别看牛婶子不让牛大叔嘴叭叭,她其实就是家属院里的广播站,没有她不知道的事情,没有她说不上话的人。蒋晴多清高孤傲,牛婶子每天还能搭上几句话,可见嘴皮子厉害。让他家老婆子给周庆国宣传宣传,省的他尾巴翘上天,还以为自己有多厉害。不靠媳妇,他就是个屁。县城去海城的车每天两班,也就两个多小时的路程,蒋晴却已经三年没......

主角:姜淳于蒋晴   更新:2025-05-27 11:4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姜淳于蒋晴的现代都市小说《穿成女配输血包?姐跳出剧情自己过小说》,由网络作家“江归澜”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穿成女配输血包?姐跳出剧情自己过小说》是作者“江归澜”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姜淳于蒋晴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能回娘家看病。别看牛婶子不让牛大叔嘴叭叭,她其实就是家属院里的广播站,没有她不知道的事情,没有她说不上话的人。蒋晴多清高孤傲,牛婶子每天还能搭上几句话,可见嘴皮子厉害。让他家老婆子给周庆国宣传宣传,省的他尾巴翘上天,还以为自己有多厉害。不靠媳妇,他就是个屁。县城去海城的车每天两班,也就两个多小时的路程,蒋晴却已经三年没......

《穿成女配输血包?姐跳出剧情自己过小说》精彩片段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寻景说屋书号1919


两点十五分车站有一班车去海城。

牛大叔骑的是拖货的那种三轮车,过去最多二十分钟的路程。

看了一眼时间,还没到一点,还有一个小时的空余时间。

路过供销合作社的时候,姜淳于喊停了车:“妈,时间还早,我们去买点东西吧。虽然外公外婆不在,总不能空着手回去。”

蒋晴想想也对,父母的房子周围住的都是多年的老邻居,都是看着她长大的。

回去空个手不好看,买点糕点,给交情深点的邻居送一盒。再买点糖果,看见小孩子和熟人,还能抓几颗。

蒋晴不缺钱,难得回一趟海城,肯定不能让人轻看了。

和蒋晴进了供销社,姜淳于拿出蒋晴给她的存折:“妈,我去把钱取了,回头存到海城去。”

“我和你一起去。”

“不用。”姜淳于拒绝。

蒋晴去她怎么取周庆国存折里的钱,不取的话,耽搁几天谁知道会出什么意外。

“你一个人怎么行。”

蒋晴还在唠叨,姜淳于推着她往零食柜台去,“我行的,你去买东西,我去取钱,就一个小时,别耽搁了。”

女儿一心要自己取钱,蒋晴只能无奈地答应:“那你小心点。”

“行,那你小心点。”

看着女儿快步跑出供销社,蒋晴的心里有些酸楚,这个女儿和她不亲了。

也罢,孩子总要长大的。

出了供销社,路过牛大叔身边的时候,姜淳于特意多说了一句:“牛大叔,我妈让我取点钱,我妈说去海城花销大,怕到时候身上的钱不够。”

“去吧,小心点。”

牛大叔无意扫了一眼姜淳于手中打开的存折,上面清清楚楚的蒋晴名字,他目光没敢停留,慌忙让开。

蒋晴有钱是家属院都知道的,听媳妇说蒋晴娘家就是海城的,大城市的姑娘,又是独生女,更不可能缺钱。

除了工资,每个月蒋晴前面的男人还要往这寄五十块。

周家的生活,可以说是家属院最好的。

供销社对面就是一家银行,恰好两本存折都是这家银行的。

今天银行里的人意外有些多,姜淳于看了一眼排了五六个人的队伍。

她要是老老实实排队,一个小时未必能轮到她。就算轮到,蒋晴来了她也没办法取周庆国的钱。

姜淳于眼珠子一转,掏了半包大前门握在手里,冲着排在第一个的工人大叔喊:“叔,你来存钱吗?怎么不是我婶子来?”

工人大叔看着面前的小姑娘思索,半天没想起来这个漂亮的小姑娘是谁家的。

不过,他这样年纪的人是不会让话掉地上的:“你婶子上班呢,我今天刚好倒班,顺便来把工资存了。你爸妈呢?怎么叫你一个小孩子来银行。”

“我爸出差了,后天回来,我妈让我来取点钱。”

姜淳于从口袋里掏出半包大前门,“叔,这是我爸剩下的,给你尝尝。”

嘴里说着给叔尝尝,却不往叔手里送。

这个时候工人大叔再不明白就是傻子,他乐呵呵地伸手接烟:“那我就借你爸的光,尝尝这大前门的味道。”

拿到烟,工人大叔往旁一让,“我的位置给你,我出去抽根烟,烟瘾犯了。”

说是出去,工人大叔摸了摸烟盒没舍得,却很自觉地站到了队伍最后面。

要是姜淳于插队,排队的人肯定不让,但是人家叔给侄女让位置,不插队,谁也没话说。

姜淳于送出半包烟,心安理得地站在了第一位,只等前面办着业务的人走,就轮到她。

空间的烟不少,姜淳于费了点功夫才翻出三条大前门,也不知道末日时代怎么还有大前门。

姜淳于严重怀疑这是假烟,为的是满足一些人的怀旧心理。不过,就算是假烟,在这个时代也是好烟。

一包太浪费,姜淳于就拆了半包。半包大前门已经让这位工人大叔欣喜若狂,比中五百万还激动。

很快到了姜淳于,她先把周庆国的五千取了,再取蒋晴的两千。银行的人忙的头也不抬,收折子拿钱,根本不管取钱的人是谁。

七千块,姜淳于放书包里装的时候,偷摸扔了五千在空间,剩下的两千用报纸包着。

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像块砖。

蒋晴买好东西出来上车的时候,姜淳于将报纸砖递给蒋晴,凑到她耳边低语:“妈,给我装着,等到了海城我就去存起来。”

捏着厚实的报纸,蒋晴小心地看了一眼骑车的牛大叔,抬手在姜淳于身上拍了一下。

这孩子胆子也太大了点,竟然就这么把钱拿在手里。

牛大叔知道姜淳于去取钱,见她把钱给了蒋晴,心里还却在想,这蒋晴是真不靠谱,让一个孩子取钱。

将蒋晴母子俩送到车站,看着姜淳于有些苍白的小脸,牛大叔没忍住叮嘱了一句。

“蒋晴,你带小鱼好好查查,小鱼这丫头太瘦了。”

说完,牛大叔就想扇自己的嘴巴子。

多嘴,媳妇提醒他几次,让他说话前先在舌头里滚两滚再说,他就是控制不住。

“谢谢你啊,牛大哥。”

蒋晴看了一眼面色苍白有些偏瘦的闺女,心里也有些酸涩。

小时候多胖乎的一个孩子,怎么就被她养成这样!

“谢谢牛大叔。”

姜淳于顺手在牛大叔口袋里,塞了一包大前门,“叔,你回吧,路上慢点。”

牛大叔喜欢抽烟,但是媳妇管的严。原主经常看见牛大叔用报纸卷了茶叶沫子,含在嘴里,也不抽,就过个干瘾。

看着口袋里的烟牛大叔想拒绝,却又舍不得。

这可是三毛三的大前门,拿去换八分的经济烟,能换四包还要找盒火柴。

等牛大叔下定决心,掏出烟决定还回去,姜淳于和蒋晴已经走远。看着走远的母子俩,牛大叔叹了口气,烟又小心塞了回去。

回家他让他婆娘出去说说,看周庆国干的什么事,给人娘俩欺负的只能回娘家看病。

别看牛婶子不让牛大叔嘴叭叭,她其实就是家属院里的广播站,没有她不知道的事情,没有她说不上话的人。

蒋晴多清高孤傲,牛婶子每天还能搭上几句话,可见嘴皮子厉害。

让他家老婆子给周庆国宣传宣传,省的他尾巴翘上天,还以为自己有多厉害。

不靠媳妇,他就是个屁。

县城去海城的车每天两班,也就两个多小时的路程,蒋晴却已经三年没回去了。

蒋晴直到坐上了开往海城的客车,都是浑浑噩噩的。

根本就没想起来,她还有个饼干盒。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寻景说屋书号1919



裴景州和姜淳于乘坐的是Z13/4次列车,又称为东方号。

也亏得裴景州托人买到了两张卧铺票,不然姜淳于都怀疑她能不能挤上火车。

这个年头每趟列车严重超员,买到票的挤不上火车是常事。

上火车不但拼体力拼本事,也拼脑子。

机灵些的,买不到票也跟着上车,抓不到就是运气好,抓到了最多就补票。有的人为了免费坐车,都是靠扒火车全国游。

撵下来没事,下趟在扒呗。

车上人多,小偷小摸的也不少,三教九流,什么样的人都有。

托上辈子的祖国强大的福,姜淳于去过很多地方,坐过各种车。

她还从来没体验过六十年代的火车,进了候车厅就像个好奇宝宝一样,一会换个位置,一会又换个位置,和谁都能搭上话。

再看和她同行的裴景州,坐在座位上就像座雕像一般。立腰、挺胸、上体自然挺直,双手平放在膝盖上,双脚平放在地面,双目也是平视着对面。

姜淳于回来的时候,一手拿着一个红苹果。走到裴景州身边,顺手递给裴景州一个。

“喏,分你一个苹果。”

“不用,谢谢。”

“哦。”

姜淳于也不再谦让,将苹果放在裴景州的包上,抱着另一个苹果“咔嚓”一口。

苹果这东西,在姜淳于生活的21世纪,基本上算是鸡肋,不讨厌不排斥但也很少有人主动去喜欢。

换到六十年代,那可是花钱都买不到的好东西。

苹果是姜淳于偷偷从空间偷渡到包里的,一共偷渡了四个。空间里可能因为时间是静止的,所以里面的吃的喝的尽管都过了保质期,却依然鲜亮无比,和新鲜的也没什么区别。

现在水果多稀罕,特别是这种又大又红的苹果。

姜淳于抱着苹果回来的路上,好几个人问她在哪买的苹果,能不能匀给他们一个或者两个。

统统都被姜淳于拒绝了。

她不缺钱,也不缺物,才不会和别人私下交易。

也就在这一两年,整个社会都会乱起来,整整十几年,大部分的人都被牵扯进旋涡里,想脱身都难。

这也是姜淳于没有坚持留在海城生活,而愿意去姜志远部队的原因。

整个社会再乱,部队也是不会乱的。

除非她亲爸姜志远出事,不然她就能安稳地苟到八十年代。到时候往风口一站,跟着猪一起飞,不要太爽。

小心驶得万年船,姜淳于哪怕空间的物资再多,也不会轻易去动它们,不能因小失大。

什么去黑市,赚大钱,那都是小说里才有的。

就她空间里的那些物资,能拿出来的有限。不说别的,就说最普通的稻米,现在这个时代的稻米和后世的大米可不一样。

这个时代可没抛光打蜡,更没提取胚芽的技术,米就是最普通的米。

要是把空间大米拿出来,她迟早会被抓去切片。

12点不到,列车开始检票。

原本还散落在各处的人群,如泄堤的洪水一股脑全部涌到检票口。

看着汹涌的人流,还在拎包的姜淳于傻眼了。她知道有很多人,但是不知道有这么多人。

这是整个候车大厅都在等着一班车啊!

通知检票的声音响起,裴景州已经利索地站起身。

他弯腰拿包的时候,看着包上放的苹果,手微微一滞,然后才若无其事地将苹果装进包里。



厨房的椅子和书房的椅子应该是一套的,都是红木的,这样父子俩面对面的坐着,气势和坐小板凳完全不同。

姜淳于简单地说了一下那天她发烧,周庆国将她丢在雨里,后来她晕死过去,醒来又求了人送她去医院的经过。

她害怕了,如果不离开周家,她怕自己迟早有一天会死在周庆国手里。

这事,电话里她和姜志远说过,不过说的没那么详细。

“这种事情,周庆国以前有没有做过。”

姜淳于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当然做过,还不止一次。不过只是让原主吃点苦,他也没想到会害死原主,毕竟原主每个月还值五十块钱呢。

“那你以前怎么没想着离开?”

姜志远一句紧跟着一句,“我每年给你打电话,你怎么从来没说?是不想说,还是不敢说?”

“我怕妈妈伤心。”

“愚蠢。”

姜志远面色微沉:“那你知道那天送你去医院的人是谁吗?有没有感谢人家?”

“不知道。”

姜淳于摇头,“他还给我垫了医药费,我还没还他呢。”

“如果下次遇见,记得要把这恩情还了,人家对你有救命之恩。”

见姜淳于点头,姜志远才继续说道,“还有你说的牛叔牛婶,回头我让你阿姨买点东西寄过去。人家帮了你,你要记得感恩。不能让人家做了好事,还寒心。”

“谢谢爸。”

“和爸爸不用说谢谢。”

姜志远端起茶杯,闲闲地问道,“关于周庆国,你有什么想法。”

“爸爸,周庆国还差我六千块钱没还呢。”

说着,姜淳于掏出裴景州逼着周庆国打的欠条,“欠条上说了,周庆国每个月的工资一半还给我。我要是给他工作弄没了,以后养家的重担不是就全在妈妈肩上,他也没钱还我工资了啊。”

姜志远慈爱地看着自己的闺女,他这个闺女还是太良善,能想到最狠的报复就是把周庆国的工作弄没了。

蒋晴那么废物,她还惦记着蒋晴,深怕她吃苦。

依他看,蒋晴喜欢吃苦,就让她多吃点,省的天天风花雪月,不知道人间疾苦。

还有这欠条的事情,裴景州已经给他打过电话,里面的内容他都一清二楚。

裴景州到底年轻,要是他就让周庆国拿出全部的工资,把儿女房子都卖了来还这钱。

一个月二十几块钱,要还二三十年才能还清。

与一个月二十几块钱比,还不如直接把周庆国踩进烂泥里更痛快。

“其实这个钱他不还我,我也无所谓。我就是想着周庆国和蒋晴还是一家人,我不能连亲妈都不顾。”

姜志远点点头,是个好孩子,就是心慈手软了点。

见姜志远没说话,姜淳于把包里的一沓钱掏了出来,还有十根金条也拿了出来,小心翼翼地放到桌子上。

“这是我在周庆国房间拿的。”

说完,姜淳于低着小脑袋,一副很愧疚的样子,“我就是觉得这钱是爸爸给我的,不能便宜他。”

她偷周庆国的钱,其实不值得推敲,只要姜志远和公安局有心想查,很轻易就能查到。

她不过是依仗着空间,还有跨省报案,主打一个就是胆大妄为。

所以,姜淳于根本就没打算瞒着姜志远这件事。

无论她留没留下痕迹,看在她主动交代的份上,估计姜志远也会想办法保住她这个闺女。

毕竟她出事,姜志远也落不到好。

看着报纸包着的厚厚一沓钞票,姜志远忍不住“哈哈哈”大笑。



原来这钱在小鱼这里,他还以为是蒋晴长脑子了呢,还特意找人扫了一下尾。

没想到,长脑子的是他闺女,他这个尾扫的好。

姜志远指了一旁的大黄鱼:“这金条也是周庆国的?”

以周庆国的家境,这东西根本不可能有的。除非,周庆国没干好事,这事他得查查,说不定以后能用上。

姜淳于一脸求表扬的表情:“和钱放在一起的,我就都拿了,就当这些年的利息。”

“既然是你凭本事得到的,那这些钱和大黄鱼就还是你的。”

姜淳于仰着小脸:“这钱是爸爸的钱。”

她也想要这个钱啊,她还想拿这些钱买房子呢,可和姜志远的豪横比,她其实也不在乎损失几千块钱。

姜志远要是拿了这钱,给她补偿的只会更多。

“不用,你拿着零花。”

说着,姜志远倚靠在椅背上,问,“既然你不在意欠条上的钱,那周庆国那边要不要动一动?”

“看我妈妈怎么决定吧。”

姜淳于觉得没什么需要隐瞒姜志远的,“周庆国在外面有个女人,我已经告诉蒋晴,还给她买了台照相机,剩下的,就看蒋晴她自己。”

“好。”

姜志远轻拍桌子,“不愧是我姜志远的种,既然你有自己的想法,那周庆国的事情我就不管了。”

说是不管,不可能真的撒手。不管小鱼做什么,他肯定是要跟着后面查漏补缺的。

“谢谢爸爸。”

这声谢,姜淳于是真心的,同样,她也知道姜志远不会真的不管。

“你对以后有什么打算。”

姜淳于一脸的不解:“我和爸爸过啊,爸爸又不是养不起我。”

“养十个你我都没问题,明年你就十八了,可不是小孩子了,就没为以后打算打算?”

姜淳于觉得姜志远话里有话,没吭声,等着姜志远自己说。

姜志远笑着问道,“你觉得裴景州怎么样?”

这小子家世不差,人长得也不错,能力也是有的。

姜志远观察了一两年,也就这家伙能勉勉强强配得上他闺女。

姜淳于emo了。

她没想到,穿书后她竟然会被催婚。

这具身体才十七虚岁,还未成年呢。

上辈子她都活到了二十八还没对象,逢年过节回去,也没人催婚,毕竟她前面还有没结婚三十多岁的表哥表姐挡着。

就她大表姐那一张嘴,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上至七八十岁的长辈,下至几岁的晚辈,就没有大表姐不敢怼的人。

大表姐有嘴,大表哥有武力值,双表亲合璧,全家无敌。

姜淳于就佩服她表姐,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表姐能做到,那就是她的偶像。

她也佩服她表哥,嘴不行但是武力值强啊,吵吵不过就动手,多厉害。

所以,姜淳于重活一世,也不想憋屈地活着。

“爸。”

姜淳于右脚往左脚上一搭,半靠在椅背上,“裴景州性格太刻板了,我不喜欢。整天严肃着一张脸,和这样的人过日子多累啊。我觉得,人是好人,不过不适合一起过日子。”

姜志远乐了,裴景州可算是他千挑万选看中的女婿人选。

没想到,闺女根本看不上。

看不上才对嘛,这证明,他闺女眼光高,不是只看脸。

姜志远也有些不解,十七八岁的小姑娘,不就是看脸吗?

他已经很努力地选了有本事且脸长得好的,这才挑了裴景州,为什么女儿会看不上呢?

“裴景州严肃,那是因为他是军人。”

闺女是没看见隔壁小七,人是不严肃,可嬉皮笑脸没个正行。跟匹脱缰的野马似得,这样的人能把日子过好?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