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青鸣薇的现代都市小说《百世成仙精选小说推荐》,由网络作家“黑茄酿啤酒”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百世成仙》是由作者“黑茄酿啤酒”创作的火热小说。讲述了:百世入凡尘,不争一世之韶华,只争百世之朝夕。于红尘中求仙。我叫李青,三世脱凡,九世入道,百世成仙。(长生流,非模拟器,非转世重生)(百世寿元,一世人生)...
《百世成仙精选小说推荐》精彩片段
太康三十二年,九月十八,武王征肃州归。
京城万人空巷,百姓夹道欢迎。
圣上亲出宫门,于城外三里处,亲迎武王归来,设犒军宴。
犒军宴中,有人提及琪妃被刺杀一案,武王拍案而怒道:“此乃小人挑唆母妃与吕贵妃关系,本王视吕贵妃如母!”
太后于宫中闻武王之言,盛赞:“哀家皇长孙,果真生了双破虚眼。”
是夜,武王与圣上共枕,畅聊一夜。
次日朝会,武王亲奏,道父皇身体既已痊愈,当重理朝政。太后准奏,撤帘归慈宁宫,时隔二十年,太康帝重掌朝纲。
在吕相辅佐下,太康帝初揽大权。
太康三十四年,圣上恢复琪妃正一品妃衔,复称琪德妃。
太康三十五年,太后还政三年后,突发心疾,一度失去意识,圣上、武王亲伺左右。
吕相领百官皆表圣上孝顺。
太康三十六年,吕相领百官上表,请立吕贵妃为后,请立皇长子武王为太子,圣上拒。
太康三十七年,圣上立琪德妃为后,称琪皇后,由琪皇后随伺病重的太后,而吕贵妃代皇后管理后宫,同时,册皇长子乾武为太子。
太康一朝,在三十七年后,正式立后立储。
天下安定,民心向乾,海晏河清。
冷宫。
这一日,静得可怕。
所有人都离太监寝房远远的。
因为,如今冷宫年龄最长者,四十八岁的李青,正在寝房内打通最后一条正经,一旦打通,就可迈入一流高手行列。
内廷的一流高手,多少会给个从九品的衔。
李青一旦突破,就算内官了。
也不知过去多久,众太监隐隐感知寝房内一道厚重水雾涌出,接着便是一段轻啸。
然后。
李青推开房门,从里走出。
“李爷,如何呢?”龚越第一个小跑上前,紧张道。
李青点点头。
“恭喜李爷!”
“恭喜李爷!”
冷宫十一太监,齐齐恭贺。
五年过去,李青活成了冷宫年龄最大太监,端配得上大爷之称。
比李青大的章白还活着,不过章白跟着卫央出了冷宫,如今为从七品掌事太监。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卫央随琪妃出冷宫后,深受圣上和武太子看重,这五年一年一高升,如今为从三品带班公公。
公公之称,为有正五品以上能有。
原冷宫十二太监,除了龚越和李青,都随卫央发达去了。
李青求稳,不求上进,自然愿留冷宫,倒是龚越留冷宫,让李青颇为意外。
龚越这是大智若愚。
现在这批冷宫太监,都为新来,最大者不过二十岁。
“终于一流了。”
李青也不禁感叹。
一流高手,不论在宫内或宫外,都处于不错地位。
回想当初,鸣薇嫌弃他资质低,道一生入二流都无望。
只如今,李青连鸣薇容貌都记不清了,只记得鸣薇很漂亮。
算算,三十二年了。
鸣薇、太皇太后都成了灰。
时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今日高兴,请大伙吃顿好的!”李青有感而发,给膳房送去些许银两,弄来好酒好菜。
“真是看不懂李爷,有大好前程不去投奔,无欲无求,却一心求武道,偏偏又甘于冷宫之内,只送饭倒夜香。”吃酒吃菜间,一冷宫小太监不解道。
“等过得三十年,你看还记得起多少昔日同僚名字,便会悟了。”李青笑回。
李青可不是无欲无求,现在的无欲无求,只是为未来更大的欲和求。
三十多年来,李青从未忘记求仙之念,只除了当初关在丁酉铁房的礼贵妃之口,未听有仙道之说。
李青也不信胡言乱语的礼贵妃。
他暂时还不急,百世人生,这第一世尚未走完,有充足时间等,等他人间无敌,集举国之力,总会寻到一丝仙道踪迹。
这世界很大,大乾国也仅仅是一个小国。
这边刚吃完庆贺宴,李青收拾着,正欲到梨园遛一圈,忽听冷宫外有脚步声。
“又有妃子打入冷宫呢?”李青好奇。
随着太康帝重理朝政,太康帝直接化身九九七工作者,一日不得闲,恨不得时刻在批阅奏折,压根不再留恋女色,没有纳新妃进宫,近三年来也无妃子打入冷宫。
李青怀疑太康帝得了过度工作的精神病,且非长寿之相。
太康帝虽懦,但是个大孝子。
太后还政后,依然得到太康帝高规格待遇。
朝政上,太康帝虽掌权,但也受不少太后遗留势力掣肘。
如吕相,依旧为百官中第一大势力。
吱——
冷宫宫门开启,走进三个内务府太监,没有妃子随同。
是为他事。
李青等人连忙在宫门前站好。
“谁是李青?”领头紫袍太监开口。
“我。”李青当即向前一步,“敢问公公为何事?”
领头太监着紫袍,正五品,可当公公之称。
紫袍太监笑了笑,先恭喜道:“内务府知你打通十二正经,突破一流高手,按例给你升为从九品太监,这是腰牌。”
原来为此。
“多谢公公。”李青当即接过从九品太监腰牌,也给紫袍太监递了一张银票。
李青只是升官,依旧是冷宫太监,职务不变。
紫袍太监未收李青银票,反而客气道:“下面还有旨意,你只管听着。”
随之,紫袍太监先掏出一份懿旨,惊得众人跪下,李青也错愕。
懿旨,为皇后、太后所发。
这……
“皇后懿旨,冷宫太监李青,忠厚老实,勤勉敬上,”紫袍太监念了一堆礼词,李青没听清,只听到最后:“……今赐大元丹一颗,钦此。”
李青懵了。
皇后赐他一颗大元丹?
大元丹,了不得,乃极品武道丹药,乾氏皇族特有之物,无比珍贵,一颗即可帮助一流高手打通一条奇经八脉。
一位武者,最多可服用三颗大元丹。
随便一颗大元丹流落江湖,便会激起无数腥风血雨。
而现在,皇后赐李青一颗大元丹!
时间恰在李青突破一流之日……
有着一颗大元丹,李青只要调理数日,就可打通任脉,步入绝顶!
皇后,便是当初的琪妃。
琪妃不久前,刚被封后。
李青以为琪妃将他忘了,毕竟琪妃封后已有段时间,要赏早赏了。
没想琪妃封后后还记着他。
冷宫期间,琪妃后来一直由卫央照顾,但李青前后也照顾了琪妃十多年。
李青正欲接旨,又见紫袍太监再取一份令旨。
令旨,这是当朝太子所下旨意。
还有奖赏!
紫袍太监继续道:“太子令,冷宫太监李青,忠勇敬上,贱而懂礼,厚爱行德……特赐大元丹一颗。”
“真是恭喜了,能得皇后和太子青睐,大元丹这等珍贵之物,都能赐出两颗。”紫袍太监笑意盈盈。
又是一颗大元丹!
李青迷糊。
这一刻。
李青犹想起太子八岁那年对他说过的话,那时太子还是武王。
——你给本王好好照顾母妃,将来本王不会亏待你!
恍惚间,昔日一幕,如在昨日。
“谢皇后娘娘!”
“谢太子殿下!”
李青领旨谢恩。
真是意外。
两份旨意,在李青突破一流高手这日,同时降临,可见李青一直处于琪皇后和武太子的视线内。
一番恭维后,紫袍太监离开,李青手中多了两颗大元丹。
“没想今日喜上加喜。”李青心乐。
两颗大元丹,可助他打通任督二脉。
奇经八脉不比十二正经,李青算过,以他资质,打通一条任脉,起码要十年,两颗大元丹,可节省二十年之功。
“我好像也未做什么。”
“当年照顾琪妃,不过份内之事。”
“人生啊,还真是奇妙,我只想安稳活着,不争不抢,也只活得长了些,意外却总不期而遇。”
“幸哉、乐哉,该去梨园遛一圈!”
“李青,若水太监?”镇北王摇头,显然不记得李青,也不认得。
“冉道友,你寻一个帮手,是想牵制本王手中活尸吧,可惜,先天之下,断无牵制活尸之可能。”
镇北王沉声道:“即便活尸被牵制,你我修为相当,但本王胜在年轻,久战之下,你未必是本王对手。”
冉丙大笑:“李道友可不是来牵制活尸的,是专来斩你的!”
冉丙提步一踏,先天真气爆发而出,激起无数飞沙走石。
镇北王波澜不惊地取一黑色铃铛,轻轻一摇,便见一声吼叫从地底传出,一具浑身长满毛发的活尸破土而出,仰天咆哮。
“斗!”
镇北王再摇一手铃铛,并对冉丙虚指一点,活尸咧着獠牙,急速朝冉丙撕咬而去。
李青看得惊奇,以铃控尸,这便是仙家道法吗?
同时。
他也不由退后两步,万一事有不妙,当立刻以飞鸿术跑路。
毕竟,镇北王虽不入炼气,但能控尸,也算半个仙家人。
李青虽信冉丙,但也怕冉丙信息有误,万一镇北王再控一活尸,形势又将变化。
李青从不打没把握的仗。
冉丙与活尸一番游斗,口中不忘喊:“李道友,今不出手,更待何时!”
李青见镇北王实无后续伎俩,彻底宽心,飞鸿术发动,身若幻影,飘然奔向镇北王。
“这是什么身法!”
镇北王惊惧,他一生征战无数,临敌经验何其丰富,单全力对战过的先天宗师,也有近十之数,未曾见得此等身法。
镇北王手持长枪,欲奋力向前一刺,可他心知这一刺必然落空,且会落下大破绽。
任何攻击,都对来袭的李青无效。
镇北王骇然大退,此人不可敌!
可镇北王刚退两步,却已被李青追上。
李青一指切掉镇北王手中铃铛,又一指点中镇北王丹田,并道:“镇北王,这是往哪走。”
镇北王丹田吃痛,不住地趴下,浑身真气,再无法动用一丝。
李青一动手,战斗便已结束。
实在有些欺负人,他是炼气二层,镇北王还只是先天,真气尚未转换法力。
两者差距之大,犹如先天宗师对战绝顶高手。
犹记得当年,李青修为和根骨远不如镇北王,在时间洗礼下,李青根骨和修为早已超出,这是长寿带来的力量。
然镇北王败退,冉丙和活尸的战斗还在继续。
李青问:“如何让活尸停下?”
“此铃为仙家法器甲戌镇尸铃,以鲜血为祭,可短暂控制,口述止令,当令行禁止。”镇北王无奈道。
李青当即将甲戌镇尸铃扔由冉丙,道:“冉道友,你来控制,我帮你挡得活尸片刻。”
镇北王:“……”
——冉丙这是从哪找来的大乌龟,如此谨慎!
李青挡在活尸前,冉丙接过甲戌镇尸铃,迅鲜血祭铃,口述:“止!”
活尸果然停下。
鲜血入铃,似无隐藏之危。
李青旋即又从冉丙手中取回甲戌镇尸铃,收入囊中。
冉丙:“……”
现场气氛有些尴尬。
“咳咳。”
李青不自然地轻咳两声,道:“镇北王该如何处理?”
冉丙略作犹豫。
后道:“此等之人,好战好杀,视万民于无顾,无一丝人道伦情,若非我等阻止,又将有十万百姓命丧他手,当杀!”
冉丙走至镇北王身前,一掌拍碎其天灵盖。
风驰大乾朝二十五年,威名赫赫,打得大乾周围国家俯首称臣的镇北王,于建武皇陵,命丧冉丙之手。
冉丙出手狠绝,李青不由怀疑冉丙有一丝公报私仇意味,没给镇北王半分求饶之机。
毕竟,若非李青出手相救,冉丙早已死于尸毒之手。
哪个先天宗师没脾气。
李青当即给镇北王搜身,搜出一本炼尸秘录残篇。
“李道友有洗莲经仙家正法,何必取此等邪物,不如一并焚之。”冉丙悠悠道。
“道法有正有邪,人亦有正有邪,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精研之,若将来遇上邪道人士,也能有手段应付一二。”李青回道,小心将炼尸秘录残篇收好。
冉丙不置可否。
两人随即走入皇陵,于皇陵深处见到了帝棺中的建武帝。
建武帝双目闭合,僵硬躺于棺中,棺底有阵阵阴气上浮,保其尸身不腐。
建武帝如今确实是死了,需镇北王完成十万人之祭后,才会复活成尸。
“劳道友在此地镇守一些时日,我先回京,将后事处置妥当。”冉丙道。
“可。”
冉丙走后,李青开始翻阅炼尸秘录。
扉页上书:黄泉宗红鬼道人所著。
“红鬼道人,也不知是否为活着的修仙界人士……”
黄泉宗,也算李青听到的,第一个仙道宗门。
翻开炼尸秘录后,李青算是知道建武帝成尸之法。
血祭成尸,算是黄泉宗中的偏门法,助哪些无灵根者入尸道,真正的成尸法,只需天赋灵根者,修习黄泉经,就可将已化成尸身。
以十万人血祭入尸道,相当于赋予建武帝三灵根尸道天赋,若是建武帝要求低点,一万人血祭也可入尸道。
“果然是个狗皇帝。”
幸好炼尸秘录中,没有完整黄泉经,不然镇北王修黄泉经入尸道,还真不好对付。
“活尸古墓处于云州接壤的南诏国内,月灵皇后说古墓所在似乎为澜苍山……”
李青不由思量他能否修黄泉经。
李青不是真为修尸道,只为增寿,尸道最大优势是寿元长,将来若遇上不可敌之敌,修尸道沉眠避敌,待敌人死后再返老还童,不失为一个办法。
这能放大他百世人生的优势。
“尸道先不考虑,等我有机会拿到完整黄泉经再说。”
“至少也先得走一趟澜沧山,看活尸墓中是否有遗留的黄泉经仙道传承。”
李青又看向炼尸秘录中的另一部分。
炼尸篇!
炼尸秘录前面讲得是入尸篇,是修道之法,因为秘录残缺,完整黄泉经已缺失,只剩血祭偏门之法。
后面讲的炼尸篇,是尸道的护道之术。
比如李青手中的那活尸,便为炼尸。
尸道修仙者斗法,往往比拼各自手中的炼尸。
炼尸由生灵死后尸体炼制,分为紫僵、白僵、绿僵、毛僵、飞僵、不化骨、伏尸、游尸八个等阶。
现这活尸,属于炼尸中的毛僵。
任何一具尸体,通过时间和资源的积累,都能炼到游尸等阶。
当然。
炼气一层肉身炼制的游尸,与炼气九层肉身炼制的游尸,威能天差地别。
炼尸中,肉身生前的修为,起着关键作用。
生前修为越强,炼尸也愈般厉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