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完结txt
现代都市连载
周楚沈青是古代言情《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中的主要人物,梗概:周楚穿越到了明朝正德年间为了活下去,被卖到了陆家成为了书童正当周楚带着二公子一路学习,不断进步的时候陆家出事了陆家的人被下了大狱周楚带着陆家唯一的千金,一边赚钱,一边买通狱卒,给了大狱之中陆家人很好的生活直到朱厚照驾崩,朱厚熜继位改年号为嘉靖陆家的人纷纷出狱此时周楚才明白,陆家那个神秘的大公子居然是朱厚熜的发小,救过朱厚熜命的陆炳至此,周楚成为陆家的义子成为一名锦衣卫平步青云!...
主角:周楚沈青 更新:2024-12-06 18:06: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周楚沈青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完结txt》,由网络作家“京海第一深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周楚沈青是古代言情《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中的主要人物,梗概:周楚穿越到了明朝正德年间为了活下去,被卖到了陆家成为了书童正当周楚带着二公子一路学习,不断进步的时候陆家出事了陆家的人被下了大狱周楚带着陆家唯一的千金,一边赚钱,一边买通狱卒,给了大狱之中陆家人很好的生活直到朱厚照驾崩,朱厚熜继位改年号为嘉靖陆家的人纷纷出狱此时周楚才明白,陆家那个神秘的大公子居然是朱厚熜的发小,救过朱厚熜命的陆炳至此,周楚成为陆家的义子成为一名锦衣卫平步青云!...
她也不识字,不知道这银票是多大面值。
实际上在这村子里,连兑换银票的钱庄都没有。
很多人连银票都没见过。
周母之所以认识银票,还是因为之前周楚让表叔往家带钱的时候,带了一些小额的银票。
“这是我身上最后的一点钱,你拿着吧,自己藏好,手里有钱比什么都重要。”
“这些钱谁也不要给,留着当棺材本,记住了。”
周楚说着将银票递给了周母。
“我不能要你的钱,你还欠着钱呢。”
周母急忙推脱道。
“我欠的钱多,不在乎这一星半点的,这点钱,我要是带在身上,也会被人要走,你先帮我存着。”
周楚很清楚,自己不这么说,周母是肯定不会接这钱的。
周母听到这话,才接过银票。
“你放心,娘一定把它藏好,谁都不让看见,你啥时候要就来拿。”
周母说着小心翼翼地将银票折了起来,放在帕子里。
“老大,这些银子你得拿着,路上你得吃饭。”
周母说着又把之前的银子递到了周楚手中。
周楚突然感到有些迷茫。
离开老家之后,周楚并没有选择乘坐马车回京城。
而是一路沿着官道就这么走着。
所幸这里离京城不算远,治安还算不错,没有拦路抢劫的。
再加上周楚现在的武功,远非三年前可比。
即便遇到那强人,倒也不怕。
颇有一人独闯江湖的感觉。
从老家到京城,两百多里,周楚倒也不急,走走停停。
此时的周楚,心气仿佛被抽离了许多。
原本周楚努力赚钱,不说全部,但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想让家里过的好一些。
这是驱使周楚的原动力。
周楚来自后世,明白很多道理,懂得的更多。
可懂得越多,心就越圆滑。
有句话说的好,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
书读的多了,懂得道理越多,做任何事,都能找到道理自圆其说,都能自我逻辑融洽。
也就不会有多少心理负担。
反而是那些没怎么读过书的人,做点坏事就过不去自己的良心,整日惶惶不安。
且看这满朝衮衮诸公,哪个不是读书人?又有几人为百姓考虑过。
整日圣人之言挂在嘴边,之乎者也不断,却从不干人事。
一个王朝灭亡,最有骨气的和最没骨气的都是读书人。
正所谓世修降表衍圣公。
有了标杆之后,其他人也就心安理得了。
一直以来,周楚就是怕自己变得和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一样,麻木,看不到人间疾苦。
周楚自问算不上什么好人。
什么人对自己好,自己就会对他们更好。
比如陆家。
却没有那么重的家国情怀,也没有那么多为民请愿的想法。
否则早就想办法入朝为官了。
现在谋划的这些,一半是为了自己和家人,另外一半则是为了陆家。
至于未来的新帝,不过是因为陆炳的原因,顺带的。
自己注定得站在新帝这边。
既然如此,何不早做谋划?
现在家里人如此,周楚以后和他们也算是划清了界限。
如此一来,自己做事的原动力起码没了三分之一。
顿时感觉浑身没劲。
很多事说都很容易。
但周楚来到大明之后,毕竟真实的和家人在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
虽然周楚明白要割舍,可一旦真的割舍,心里就会空荡荡的。
就像那无根的浮萍一般。
此时虽然已经入秋,但白天仍然很炎热。
周楚花了半天的时间,搞清楚了铺子里的基本情况。
比如布料的进价和卖价,以及铺子里的账目。
本身就是个没什么生意的铺子,账目一目了然。
临近中午的时候,沈青在柜台上正盘算着进一些新货,周楚则拿着尺子拍打布匹,打掉灰尘。
一个青衫女子走了进来。
她进入铺子之后目标明确,直奔一个灰青色的料子而去。
“这种布什么价格?”
女人看向跟在身边的周楚问道。
“这种布一尺十二文钱,要的多的话,一匹一两银子。”
周楚一边将手中的尺子放下,一边说道。
听到这话,沈青心中一惊。
这种料子的进价就是一两银子一匹。
如果按这个价格卖的话,那是一点钱赚不到。
难道楚哥儿记错了价格?
她正要提醒周楚,却被周楚一个眼神制止了。
那女人听到这个价格,顿时两眼放光。
她是在其他铺子看过了相同的料子,问过价格的。
其他铺子最低也得十六文一尺,按匹买的话,最低也得一千四百文钱。
这家的价格居然如此便宜。
想来老板是个良心商家。
不像那些铺子,都黑了心了。
“就这种料子,给我来十匹。”
女人急忙道。
“姐姐别急,我家铺子里料子多着呢。”
周楚给女人倒了一杯茶,不疾不徐道。
女人听到这话,倒也不那么急了。
周楚的一声姐姐,再加上端茶倒水的态度,让她瞬间感觉眼前的小哥愈发顺眼。
她不过是人家的丫鬟。
哪里受过这等待遇。
顿时有种轻飘飘的感觉。
“这个料子虽然便宜,但质量不好,风吹日晒再加上浆洗发的话,比其他料子容易掉色。”
周楚低眉顺目道。
说完这话,周楚扯出一块青色的料子。
“姐姐看这个料子,比那个料子鲜亮很多,还不掉色,质量可好多了,价格也不贵,十五文一尺,按匹的话,一千四百文一匹。”
女人被周楚一口一个姐姐的叫着,又看向了周楚拿着的料子,发现确实如周楚所说,这料子要鲜亮很多。
此时在女人心里,这家铺子的布匹价格要比其他铺子便宜的多。
完全意识不到周楚新拿出来的料子和刚才的料子原本是同一种价格、同一种质量的。
只觉得周楚新拿出来的料子比之前的好很多,这个价格,物超所值。
“那就这个吧,十匹,不,十五匹。”
女人说道。
“好嘞。”
周楚记下了布匹的数量。
“姐姐叫什么名字?这么多布姐姐也拿不走,我让人给你送过去吧,送到了再给钱。”
女人被周楚一口一个姐姐叫的有些不好意思了。
眼前的小哥实在是过于俊俏了。
“我叫春香,是旁边王家的。”
春香说完,又详细说了一下王家的地址。
周楚记下来之后,又从旁边扯了十尺烟青色的布。
“春香姐姐长的真像我家大姐,我自幼离家,多年没见家姐了,咱俩真是有缘,这块布是我送给春香姐姐的,回头做两件衣服。”
春香一听这话,似乎想起了自己的家人,眼睛顿时就红了。
“说那话干啥,以后你就是我弟弟了,这块布我单独给你钱,不能白要你的。”
春香说着就要掏钱,却被周楚阻止了。
“姐你要给钱的话,咱俩可就没什么情分了,就当是弟弟的一点心意。”
说着也不等春香反对,就往她手里塞。
春香看了看手里的布,想了想。
“行,姐姐就收下了,你这个弟弟姐姐也认下了,回头府里需要布的话,我只来你这里买。”
春香离开后,沈青目瞪口呆的看着周楚。
这两种布的价格她都清楚,都是一样的。
只是她不明白,那个女人为何像是鬼迷了心窍一般,犹豫都不犹豫,价都不讲,就买了。
甚至原来想买十匹的,现在买了十五匹。
周楚自然也看到了沈青的表情。
“你家里真有个姐姐吗?”
沈青问道。
“没有,我是老大。”
周楚说着又拿起尺子开始敲打布匹。
沈青听到这话,顿时感觉自己的脑子不转圈了。
“你是怎么做到的?”
沈青还是忍不住问出来了。
“这还不简单,春香进来就奔着青灰色的布,很明显是在其他铺子看好了,货比三家,来我们这里问问价格的。”
周楚说道。
沈青一想春香刚进来时候的举动,还真是。
“如果我说的价格和其他铺子的价格差不多,那她肯定还是会回到之前的铺子买。”
“所以我直接报了进价,这就让她觉得我们铺子布的价格要比其他铺子便宜很多。”
“她就会觉得我们是良心价格,其他的铺子黑心。”
“这个时候我再用其他的布来转移她的注意力,无论说什么价格,她都会觉得便宜。”
“而且春香应该是王家的一个管事,以后王家用布,她只会来我们铺子买。”
周楚的话,让沈青汗毛直竖。
“你也太奸诈了。”
沈青忍不住说道。
“奸诈?无奸不商,只要不坑人就行,做生意不用点手段,别人凭什么在你这里买?”
周楚反问道。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你也太厉害了吧。”
沈青慌忙解释道。
“你来当掌柜的吧。”
沈青补充道。
她只是临时充当掌柜的,现在发现周楚的能力这么强,虽然年龄小了点,但也比自己不知道强了多少。
“不干。”
周楚摇了摇头。
“为什么?”
沈青一脸不解道。
“当了掌柜的要操心的事太多,我现在还可以给人抄书或者代写书信赚钱,当了掌柜的就没时间了。”
周楚说道。
周楚之所以这么说,不是不想当掌柜的。
只是沈青一提自己就答应了,月钱不会高太多。
周楚自然要待价而沽。
抄书和写信不过是提醒沈青得加钱。
果然,沈青听到这话,顿时有了主意。
“这样,你当掌柜的,月钱涨到十两银子,然后从利润之中抽出一成给你。”
这个价格周楚已经算是满意了。
主要是抽成。
周楚清楚,以自己的本事,每个月卖出去几千两轻轻松松。
哪怕利润只有一千两,一成也是一百两。
够用了。
周楚要用钱的地方很多。
要进大狱之中打点。
否则的话,陆家一家不等出狱,就得丢大半条命。
有人打点和没人打点完全是两种待遇。
那些狱卒可都不是善茬。
吃的就是打点的钱。
陆家的人,无论是杨氏,还是家主陆松,都对自己很好。
陆松算得上自己学武的师父了。
周楚自从穿越到这里之后,没过过什么好日子。
也就这一年在陆家,衣食无忧,吃的还都是大补的羊肉鹿肉。
银钱上,杨氏更是从未亏待过周楚。
隔三差五的给他钱。
周楚不是无心之人。
“可以,不过你得先支给我二十两银子。”
周楚说道。
“你急着用钱吗?”
沈青问道。
“对,我之前是陆家的书童,现在陆家下了大狱,我要拿钱去打点,不然的话,他们的日子会很难过。”
周楚倒也没瞒着沈青。
没必要瞒着。
陆家的事,沈青多多少少也有耳闻。
她没想到周楚居然是陆家的书童。
还如此忠义。
当即拿出五十两银子。
“先给你预支五十两吧,主要是我身上也没多少钱了。”
沈青有些不好意思道。
周楚没有推辞。
“多谢小姐,我一定加倍给你赚回来。”
周楚当即拿起笔写了个欠条,递给沈青。
“不用这个。”
沈青有些窘迫道。
“小姐,你记住,一码归一码,你借我钱我已经很感激了,做生意不要过于感情用事,不然以后你会被坑的很惨。”
周楚说着将欠条塞进沈青手中。
沈青愣愣的看着手中的欠条,脑子里想的却是周楚刚才的话。
周楚笑了笑,没有回答,反问道:
“霍去病可以突袭匈奴王庭,为何其他人做不到?”
老头听到这话,挠了挠头。
“因为没有人可以像霍去病那样精准的找到匈奴人的王庭所在。”
周楚点了点头。
“没错。”
“无论是匈奴人还是蒙古人,都有一个特点,追水草而居,王庭的位置可能数年就会换一次。”
“茫茫草原,我等汉人,能不迷路就不错了,像那李广,次次迷路。”
“此乃其一,其二则是因为霍去病领兵在精不在多,轻装简行,以战养战,如此星夜奔袭,匈奴人原本无比安逸,又如何能想到霍去病神兵天降?”
“毫无防备,也就无从抵御。”
“这便是兵法所言:兵贵神速,攻敌所不备。”
周楚和老头说了很多,让老头心悦诚服。
老头要不是年龄大了,都想向周楚拜师,学习兵法。
这也是老头发现周楚不见了之后,追过来的原因。
周楚摸了摸暮云瑾的头发。
“好,我去买鲥鱼,你去把老师也叫过来一起吃吧。”
周楚昨日刚发了月钱。
月钱不多,但提成高。
上个月沈青铺子的营业额加起来达到了恐怖的八万两左右。
净利润三万多两。
沈青也是个拎得清的,额外给了周楚一成的分成。
周楚分到了差不多七千两银子。
所以没必要每顿饭都在铺子里吃了。
鲥鱼汤周楚之前在铺子里煮过一次,那鲜美的味道,让所有人都难以忘怀。
即便是吃惯了美食的老头,也是喝的肚子滚圆。
“真是奇了怪了,你小子煮的鲥鱼汤怎么和其他人的不一样。”
当然不一样。
周楚趁着空闲的时候,用贝壳磨成粉,混上虾皮和干蘑菇磨成的粉,就做出来了简易版的味精。
有了味精的提鲜,再加上鲥鱼的鲜美,煮出来的鱼汤自然是鲜掉眉毛。"
“你还记得当初你刚来牙行,第一个想买你的女人吗?”
表叔这话一出,周楚哪能想不起来。
毕竟才过了一年。
“记得,表叔说沈家的姨太太。”
周楚说道。
接下来,表叔向周楚说明了沈家的情况。
沈家老爷原本也是个穷困潦倒的。
沈家主母陪着他从一穷二白到后来的腰缠万贯。
但男人嘛,一有钱,心思就变了。
沈家主母多年操劳,风吹日晒,早已青春不在。
于是沈家老爷又纳了几房小妾。
其中以之前来牙行的那个女人最受宠。
不过自此以后,沈家便家宅不宁。
经常会有下人被打死。
三个月之前,沈家主母死了,撒手人寰。
沈家主母只生了一个女儿,原本是沈家的大小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但后来那些姨太太,又生了不少孩子,其中很多都是男孩。
如此一来,这位大小姐自然就失宠了。
原本虽然失宠了,倒也还能过得去。
但沈家主母一死,这位大小姐在沈家哪还有容身之地。
这些天她干脆主动提出了要了一个铺子和一个庄子,以经营生意为由,不再回沈家。
这个铺子是卖布料的,是沈家的铺子之中很不起眼的一个。
沈家老爷也是图个眼前清净,就答应了。
沈家的姨太太虽然一个个都心思歹毒,但这位大小姐可是宅心仁厚。
否则也不会选择这条路了。
“前两天这位大小姐还托我打听一下,有没有适合的人,她那个铺子里缺人。”
表叔看着周楚说道。
“就这家吧。”
周楚现在急需用钱。"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