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已完结版
现代都市连载
无广告版本的古代言情《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综合评价五颗星,主人公有高阳武曌,是作者“星星子”独家出品的,小说简介:他穿越了,开局对着自己亲生父亲骂了一句老逼登……完蛋!眼下的大乾,内有奸佞当道,藩王割据,外有匈奴虎视眈眈!女帝下达求贤诏,张贴皇榜,广召天下英才,渴求强国之策!为了苟命,他毛遂自荐给女帝当毒士!且看他如何一步步取得女帝欢心,以一己之力,救下濒危国家!...
主角:高阳武曌 更新:2025-06-10 04:18: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高阳武曌的现代都市小说《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已完结版》,由网络作家“星星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无广告版本的古代言情《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综合评价五颗星,主人公有高阳武曌,是作者“星星子”独家出品的,小说简介:他穿越了,开局对着自己亲生父亲骂了一句老逼登……完蛋!眼下的大乾,内有奸佞当道,藩王割据,外有匈奴虎视眈眈!女帝下达求贤诏,张贴皇榜,广召天下英才,渴求强国之策!为了苟命,他毛遂自荐给女帝当毒士!且看他如何一步步取得女帝欢心,以一己之力,救下濒危国家!...
武曌骤然回头,一股恐怖的高贵和威严弥漫在她的周围。
“呈上来!”
武曌眼神闪烁。
上官婉儿派人送了一封信。
杜江也快马送来一份奏折,还全都要她亲启。
难道临江城的民愤压不住了,爆发了一场大乱?
武曌一瞬间想了许多,眼神凝重。
她才刚登基不久,若是此刻爆发战乱,那对她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想到什么,武曌眸子冰冷。
凤鸾宫内,一些嗅觉灵敏的太监和宫女目光在触及到武曌的脸色,更是大气都不敢喘。
武曌先是拆开信封,拿出上官婉儿的亲笔信。
伴随着信上的内容映入眼中,武曌的脸色也变的极为精彩。
她又立刻拿起杜江写下的奏折,将其翻开,同样快速扫过。
啪!
奏折掉落在地。
武曌神情震惊。
周遭的小太监和宫女全都一阵瑟瑟发抖,额头满是冷汗。
陛下这是怎么了?
“朕的眼光果然没错。”
武曌脸上忽然露出笑容,这一番话惊呆了一众太监。
陛下笑了?
他们在此伺候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看到武曌露出这般惊心动魄的笑容。
虽然他们胯下没有东西,但一时之间也不禁看痴了。
“御史台那帮谏官这段时间没少恶心朕,明日朕必要好好出一口气,这奏折不必抄录一份。”
“下去吧。”
武曌挥挥手,说了一句,太监宫女全都退去。
待到整个寝宫陷入绝对的寂静。
武曌看向窗外的一轮圆月,喃喃自语的道,“一日之内,暴降一百五十文,甚至要降到五十文一斗!”
“好一个定国公之孙,朕倒还是低估你了。”
“……”
次日。
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整个长安生机勃勃,城门不远处。
高阳忍不住活动了一下老腰,这一路紧赶慢赶,差点将他的老腰给晃散架了。
当视线内出现巍峨伫立在大地上的长安城后,高阳忍不住的激动道。
“折腾了这么久,终于回来了!”
“这次,本公子必须好好享受享受。”
上官婉儿不满道,“什么叫折腾,高公子这是为大乾做贡献。”
“为官者,当为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分明是无上的荣耀!”
高阳也习惯了上官婉儿的冷言冷语,直接回了一句,“上官大人说的对,只要上官大人开心就好。”
上官婉儿一双美眸瞪着高阳。
这高阳,到底哪来这么多气人的语录?
当马车快到城门口,几个太监连忙殷勤的迎了上来。
“高御史,上官大人,陛下有旨,今日早朝,陛下要召见。”
“……”
金銮殿。
文武百官全都列于两侧,定国公高天龙站在最前方,高峰在位列其中。
只是高峰的脸色十分不好,目光时不时瞥向一旁崔星河所在的方向。
“孽畜,今日为父算是脸丢大了。”高峰在心底叹息。
不止是高峰,一众大臣的目光全都有意无意的看向崔星河。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今日崔星河便是大乾朝堂最耀眼的人。
他注定,享受所有羡慕的目光!
崔星河表情淡然,一脸风轻云淡。
但内心早已激动不已。
今日之后,崔氏一族将以他崔星河为荣,族谱当以他单开一页!
至于什么高阳,一介纨绔,也能和他这状元之才争辉?
一场比试,高下立判。
“陛下驾到!”
伴随着太监尖细的声音,武曌身穿金黄色龙袍,缓缓坐上龙椅!
百官顿时行礼。
“众卿平身!”
“今日,朕要论功行赏。”
武曌照直开门见山。
他没想到,这中书舍人还是到了他的手上。
但崔星河却深感屈辱,因为这是高阳不要才到了他的手上。
早朝过后,百官的目光全都聚焦在高阳身上。
谁都知道,今日,定国公府的大公子高阳在金銮殿上的—番话,将传遍整个长安。
昔日的纨绔,—朝成了麒麟子。
崔星河看着百官的目光,拳心攥紧。
“总有—日,我会向世人证明,崔氏崔星河并不比你高阳差。”
他在心底暗暗立誓,接着迈步离开。
这时,高峰来到高阳的身旁,他沉着—张脸。
“中书舍人,为何不要?”
突然的声音,吓了高阳—跳。
高天龙也沉稳走来,道:“我知你擅商贾之道,但这终究是小道,比不得女帝身边的人。”
“此举,有些糊涂。”
高阳赶忙道,“父亲,爷爷,你们误会了,孩儿入户部,纯粹是父亲大人乃户部侍郎,尚书又已年迈重病,正所谓有关系好办事,孩儿完全可以在户部横着走,这入户部才是正道。”
高峰眼睛—瞪。
高天龙也嘴角—抽。
两人瞪大眼睛,看向高阳—张清秀的脸。
这原因,真就这么朴实无华?
“况且中书舍人代表陛下颜面,不能胡来,儿臣又素来比较荒唐,平日就喜欢去风雅之地听听小曲,—次倒是无事,但常去总该是要被御史台弹劾的,父亲大人和爷爷都是过来人,应当懂的。”
高阳朝着高峰和高天龙努了努眼睛,—脸你懂的。
高峰眼睛瞪大。
高天龙也眼睛瞪大。
所以是因为长安的勾栏,中书舍人都不要了?
老高家还有这种人才?
两人血压—起升高!
“孽子!”
“今日你难逃—打!”
高峰率先怒吼。
高阳察觉不对,拔腿就跑,高峰迈步就追。
高阳满脸懵逼,他说错话了?
文人附庸风雅,武将当更是直接啊,怎么还恼羞成怒了呢?
身后,高天龙摇摇头。
“这有何好追的?回府再揍便是!”
“……”
乾清宫。
上官婉儿朝武曌行礼道,“婉儿见过陛下。”
武曌—张高贵的面庞看向上官婉儿,“将临江城的—切,—点—滴全都告诉朕,朕要知道—切。”
上官婉儿也是毫不意外,—五—十的将临江城发生的—切,全都说了出来。
武曌听完,神色复杂。
她自言自语的道,“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从降临临江城的第—日,便算好了接下来的—切,这高阳还真是个人才。”
武曌惊叹,—双眸光毫不掩饰欣赏。
接着,武曌看向上官婉儿道,“婉儿,你对这高阳怎么看?”
上官婉儿听到这话,毫不掩饰眼底的厌恶,“此人虽有惊世之才,但亦正亦邪,十分大胆!”
“哦,大胆?从何谈起?”
武曌好奇。
“臣跟在他旁边,他竟敢暗示杜大人送礼,并且臣严重怀疑,他就是故意坑杜大人—把的。”
上官婉儿—五—十将杜江交给的茶叶盒,以及自己的猜疑说了出来,并可惜的道。
“只可惜杜大人两袖清风,—心只读圣贤书,恐怕现在还蒙在鼓里!”
武曌嘴角勾起,但她不以为然的道,“天下无商不奸,无官不贪,更何况高阳送杜江—份政绩,这点回礼不算什么。”
“凡有大才者,朕不怕他们贪,更不怕他们好色,朕怕的是没有弱点。”
“有弱点,才好掌控,才好为朕所用。”
上官婉儿咬牙道,“陛下,这高阳大胆的地方还不止如此……他还想看臣的腿。”
武曌脸上露出诧异的笑容,她打量着—下上官婉儿,身材婀娜,面庞清冷而孤傲。
定国公府外。
一辆马车,以及十多个禁军正在等待。
高阳见状直接带着绿萝钻进了马车,但当看到上官婉儿那张精致的面庞后,他满脸诧异。
“上官大人怎么在这?”
上官婉儿端坐着,俏脸冰冷,“陛下有旨,命我随你一同前去临江城。”
高阳略微思索,便明白了过来。
他大大方方的坐下,点头道,“也是,毕竟是一城之百姓,容不得闪失。”
上官婉儿有些诧异,美眸落在高阳身上。
她没想到,高阳竟然这么快就意识到了宋青青派她跟着前去的目的。
“高公子的确聪明,难怪陛下如此看重。”上官婉儿缓缓开口。
“难怪?看重?”
“看来陛下的考核,不止我一个人啊,如果没猜错的话,还有崔状元吧。”
此言一出,上官婉儿的脸色狂变。
她下意识的问道,“你怎么知道?”
当看到上官婉儿的反应,高阳明白了一切。
他平静的问道,“此行,我有多大的权利?”
上官婉儿沉声回道,“监察御史,代陛下巡视天下,掌生杀大权,临江城一切,上到县令,下到百姓,高公子皆可指挥!”
“也包括你?”
上官婉儿犹豫片刻,点了点头。
从诏令来看,除非高阳做的太过,否则她也要听高阳指挥。
“上官大人。”高阳忽然说道。
此言一出,上官婉儿脸色狂变,几乎整个马车内的温度,都骤然下降了八度。
“高公子,你这话是不是太冒昧了一些?”
高阳摸了摸鼻子,实锤了。
这上官婉儿握着来自宋青青的尚方宝剑,但只要他在临江城乃是老大。
这事倒也好办了。
一帮发国难财的粮商,大肆抬高粮价。
他的眸子中,露出一股冷意。
几人相对无言。
“……”
两日后。
临江城。
临江城县令杜江带着一行官员站在县衙门口。
“朝廷御史,还有多久到来?”杜江沉声问道。
一旁,留着一撇胡子的师爷看向远方道,“杜县令莫急,御史大人估摸着马上就要到了。”
“粮价飞涨,钱、赵、韩、林四大粮商一个比一个狡猾,全都阴奉阳违,粮价已经从四十文一斗涨到了一百文一斗,足足涨了六十文,百姓已经无法负担,本县令哪能不急!”
杜江说到这些的时候,双眸难掩疲惫。
这几日,他几乎用尽了手段,但哪怕开仓放粮,粮价还是不可遏制的上涨!
他都近乎绝望了。
商贾唯利是图,遇上临江城连绵不断的暴雨大灾,怎么会不狠狠的发一波国难财。
现在,他只能将希望寄于朝廷派来的御史身上。
否则,临江城数十万百姓,恐怕要饿殍遍地!
“杜大人,远方来人了。”
忽然,师爷的声音响起。
杜江抬头看去,只见不远处道路的尽头,数十个身披战甲骑着战马的将士中间,一辆马车缓缓而来。
待到马车停稳,高阳掀开车帘,踏下马车,深深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
“终于到了!”
高阳目光打量着杜江,看着四十多岁,身穿蓝色长袍,双眼弥漫着红血丝,显然是这几日忙的不可开交。
一旁,上官婉儿手持圣旨,冷声道,“杜大人,此乃女帝特命的监察御史,专门负责临江城大灾,从此刻开始,临江城大小事务,便由高公子掌控!”
杜江接过圣旨,确认真伪后面色震惊。
高阳如此年轻,竟负责临江城数十万百姓的生死,这不是闹笑话吗?
但圣旨在手,即使杜江心有不满,但却也只能忍着。
“下官临江城县令杜江,拜见高公子。”
杜江恭敬行礼,难掩脸上的疲惫。
“杜大人不必多礼。”
高阳笑着挥了挥手,接着径直道,“本公子路上耽搁了两天,一去一回,现在临江城内的情况如何?”
杜江心里稍稍安稳了一点,高阳初到临江城,最起码这态度还是不错的。
“高公子里面请。”杜江伸手将高阳请到县衙内。
他边走边说,“这几日,暴雨初停,临江城靠近江边,本就雨水多发,被这暴雨一冲,今年百姓粮食歉收。”
“临江城内,各大粮商趁机疯狂屯粮,导致粮价短短十天内,从四十文一斗飙升到一百文一斗,要不是本官下令开仓放粮,粮价还会飙升。”
“另外,大雨导致城外一些农田被冲毁,百姓无家可归,大量难民进入临江城,急需安置,否则恐生骚乱……”
上官婉儿一听,眉头蹙紧,她忍不住的看向高阳。
临江城的一切,远比奏折上要严重,眼下不光要快速降低京城粮价,还要安置好灾民,这不可谓不难!
“高公子,眼前这局该如何破解?”杜江出声问道。
高阳面无表情,一直静静的听着,直到听到杜江的声音,他才勾起一抹笑容道,“此局,并不难破解。”
此言一出。
不光上官婉儿震惊的看向高阳,一旁的杜江更是惊为天人。
“还请高御史不吝赐教,下官代临江城十万百姓拜谢高公子。”
杜江弯下腰,恭敬行了一礼。
这足以可见,这杜江是个一心为民的父母官!
高阳目光看向县衙外瘦骨嶙峋的难民,他悠悠道,“先关临江城粮仓。”
此言一出。
上官婉儿一脸愕然。
杜江满脸错愕,接着带着一腔怒火的道,“高公子莫不是在故意打趣下官?”
“眼下开仓放粮,临江城内的粮价还难以遏制,更别说关闭粮仓,下官只怕县衙命令一下,城内粮价瞬间突破一百文一斗!”
“如此天价粮食,百姓怎么可能买得起?”
杜江只感觉眼前的高阳定是疯了,这是什么馊主意。
上官婉儿也一脸不解,但她却并没有作声。
宋青青吩咐过,临江城大小事务,一概交给高阳,不到万不得已,她不得干涉。
高阳面色平静,淡淡道,“大乾这几年不是干旱就是阴雨连绵,我大乾的粮食收成并不多。”
“临江城内的粮仓还有多少贮备粮?够临江城十万百姓吃五日吗?”
此言一出,杜江瞬间愣住了。
“不……不够,但一旦关闭粮仓,临江城粮价必定再次暴涨,百姓岂不是更买不起粮食?”
“高公子此言,请恕下官难以赞同。”
高阳目光直视杜江,“纵然继续开仓放粮,一百文一斗的价格,杜大人觉得多少百姓买得起?”
杜江面色狂变。
还没等他开口,就听到高阳继续道,“并且,本公子不是跟你解释,而是命令!”
“你没有选择的权利!”
这话霸道睥睨,充斥着一股不容置疑。
杜江攥紧拳,但高阳有圣旨在手,他若敢抗命,高阳甚至能一刀砍了他!
“下官立刻派人关闭临江城粮仓,并张贴榜文。”
“但高公子可要想好了,一旦城内粮价暴涨,难以遏制,这责任……”
杜江声音带着些威胁,他在提醒高阳做事要考虑考虑后果。
高阳负手,淡淡道,“七日之内,临江城粮价不降,一切后果,本公子一力承担!”
“哪怕是本公子这条命!”
一言落下,百官的目光齐聚崔星河身上。
崔星河挺直腰板,满脸傲然。
宋礼第一个站出来,“陛下,崔状元以雷霆手段,短短七日,就令清水城粮价低至八十文一斗,实乃王佐之才,老臣恳请陛下重用!”
王忠跟着大声道,“陛下寻天下英才,欲开创大乾万世基业,甚至不惜以清水,临江二城,作为一场比试,眼下,高下立判,还请陛下有功重赏,有过重罚。”
伴随着此言,众多官员齐齐弯腰。
“臣附议!”
“臣附议!”
尤其是御史台的一众谏官,更是言辞激烈。
闫征面色铁青,站出来冷声道,“陛下以一城之百姓,开启比试,现临江城十万百姓生活于水火之中,实乃暴君,必遭史书狠狠唾弃!”
闫征丝毫不给宋青青面子,开口就是一通乱喷,并且滔滔不绝,大有引经据典之势。
一时之间,整个朝堂都是闫征的怒喷声。
一些嗅觉灵敏的官员嗅到了不对,放在以往,闫征这般怒喷,宋青青虽不会大怒,胡乱杀人,但也是脸色铁青。
但今日,却是一副饶有兴趣的样子。
高天龙一脸若有所思。
足足半柱香后,闫征口干舌燥,这才顿了顿。
宋青青笑道,“闫大人说完了?”
闫征看着宋青青,有些不安,但还是脸色铁青的点了点头,“老臣想说的话,都说完了。”
“临江城再不加以管控,继续任由粮价暴涨,一旦发生骚乱,席卷天下,陛下便是天下的罪人。”
这时,崔星河也站出来道,“陛下,临江城粮价暴涨,臣也有所耳闻,深感痛心,臣身为大乾臣子,愿前往临江城,替陛下分忧!”
“虽那临江城四大粮商难缠无比,但臣有十足的信心和经验。”
伴随着崔星河站了出来,百官纷纷投来敬佩的眼神。
“崔状元大才!”
“崔状元心系百姓,实乃我辈之楷模!”
宋青青听着这些议论声,面色不变,紧接着不紧不慢的道,“都说临江城粮价暴涨,可朕怎么听说,临江城粮价已低至七十文一斗了呢?”
嗡!
随着宋青青这一番话,整个金銮殿都陷入了巨大的震惊之中。
这轻飘飘的声音,清晰的响彻在每个人的耳中。
“什么?”
“临江城粮价跌至七十文一斗?”
短暂的震惊后,百官的议论声差点掀翻了整个金銮殿。
崔星河也愣住了,随即断然否定。
“临江城粮价低至七十文一斗?这怎么可能!”
按照这样来看,临江城的粮价比清水城的粮价还要低。
但这绝无可能!
他测算过,临江城灾情更重,粮商更团结,除非动用暴力手段,不然九十文一斗,就算很合理的粮价区间。
那就更别说七十文一斗!
高峰也骤然瞪大了眼睛,差点怀疑自己的耳朵。
“七十文一斗?两天前的消息不是还突破了两百文一斗了了吗?”
哪怕是高天龙也微微震惊,眸子一变。
瞧见百官的反应,尤其是御史台这帮谏官的哑口无言,宋青青心里一阵暗爽。
这段时间心中累积的郁郁之气,全部一扫而空。
她拿出一本奏折,看向百官,“这是临江城府衙杜江昨夜加急送来的奏折!”
“上面清楚的写着,两日之前,临江城粮价一日暴降至七十文一斗,并且还在下降。”
“定国公之孙高阳下令张贴榜文,要求不得低于一百五十文一斗出售,乃是利用商贾的贪婪,骗外地粮商纷纷赶赴临江城!”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