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留洋千金攻略军阀大佬宁夕盛谨言全集

留洋千金攻略军阀大佬宁夕盛谨言全集

初点点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留洋千金攻略军阀大佬》,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宁夕盛谨言,也是实力派作者“初点点”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父兄们被困战场,她用自己的婚姻,换得了督军派出的两万援军。从小被家里宠着长大的她,却成了交易的筹码,偏偏,她才是看得最通透的那一个:留洋时我已尝过自由恋爱的滋味,如今我不在乎小情爱,我只要权势。一手遮天的督军大人从对她轻视,到心心念念,再也离不开。她:离婚吧,是时候了。...

主角:宁夕盛谨言   更新:2025-01-02 20:5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宁夕盛谨言的现代都市小说《留洋千金攻略军阀大佬宁夕盛谨言全集》,由网络作家“初点点”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留洋千金攻略军阀大佬》,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宁夕盛谨言,也是实力派作者“初点点”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父兄们被困战场,她用自己的婚姻,换得了督军派出的两万援军。从小被家里宠着长大的她,却成了交易的筹码,偏偏,她才是看得最通透的那一个:留洋时我已尝过自由恋爱的滋味,如今我不在乎小情爱,我只要权势。一手遮天的督军大人从对她轻视,到心心念念,再也离不开。她:离婚吧,是时候了。...

《留洋千金攻略军阀大佬宁夕盛谨言全集》精彩片段


中秋节的晚宴正式开始了。

戏台与餐厅这边,又隔了一方小小池塘。

临水映月、桂香旖旎,戏台上锣鼓喧天、水袖漫卷,中秋夜无比繁华热闹。

盛谨言、宁夕、老夫人和小姑子,以及两位叔叔,坐在首桌。

饭前先拜月。

拜月结束,月饼、瓜果放在桌子上暂时没撤,宁夕的小姑子盛长殷饿了,很馋月饼。

她先递给了母亲,又拿起一块,转身分给旁边桌子上的徐雪慧,这才要吃。

盛谨言看一眼她。

盛长殷微慌,下意识把小月饼往前递:“大哥,您吃吗?”

“你看我想吃吗?”盛谨言反问,“你几岁了还这么馋?”

小姑子到底才十四岁,一时尴尬得想哭。

老夫人欲说话,又怕越说越惹恼盛谨言。

他恼了,会掀桌。

宁夕不能任由气氛僵持,只得开口:“过节就是要尝尝月饼。这是咱们这边小厨房自己做的,督军您试试看。”

盛谨言瞥一眼她,暗含警告,让她别多管闲事。

方才还好好的。

宁夕不明白,小孩子吃个月饼怎么又惹了这位祖宗。

喜怒无常,很难琢磨。

好在有宁夕迎难而上,站稳老夫人的队,不怕死地继续劝:“吃不了一块,就吃一口。”

盛谨言淡淡看向她,终于接了。

小姑子面颊羞得通红,感激向宁夕投去一眼。

宁夕嫁过来这么久,这是小姑子第一次对她表示善意。

盛谨言拿了月饼,咬了一口,吃完了递给宁夕:“你也尝尝。”

宁夕:“……”

老夫人唇角有了点笑。

宁夕生怕他再翻脸,接过来咬了一小口,表示自己不嫌弃他吃过了。

味道还不错,她居然一口一口吃完了,盛谨言脸色很明显缓和不少。

晚饭快要结束时,盛谨言站起身要走。

“……我和宁夕出去逛逛。”盛谨言说。

老夫人:“去吧。”

“晚上不一定回来。”盛谨言又说。

这话一说,餐厅倏然安静。

每个人都竖起耳朵,只余下对面戏台青衣咿咿呀呀婉转吟唱。

老夫人一愣之后,添了笑容:“不着急回来,家里没什么事。你们年轻小夫妻,感情好才是最要紧的。”

宁夕低垂视线,假装很窘迫,心里在盘算回家住几日比较恰当。

盛谨言颔首,带着宁夕走了。

他们一走,众人窃窃私语。

二婶凑过来,对老夫人说:“大嫂,也许快要添长孙了。”

老夫人心中淡淡舒了口气:“望祖宗保佑。”

一旁坐着的徐雪慧,神色落寞而凄惶。

她也转身走了。

盛长殷想要去追她,被老夫人拉住。

老夫人离席,带着女儿往前走了几步:“你这么大人了,怎如此不懂事?”

盛长殷委屈:“姆妈,我又怎么了?大哥给我脸色看,您又说我。”

“他为何给你脸色看?”

“他嫌弃我贪吃。”盛长殷咬唇,很委屈。

老夫人差点气得心梗:“你快十五岁了,还这样一派天真。他是嫌你贪吃吗?

你拿月饼给我一块,又给阿慧,就没想过给你大嫂?你大嫂坐在你旁边。”

盛长殷恍然大悟:“大哥是气这个?这么点小事?”

他好难相处。

“他的人,他护短得很。你眼里没有嫂子,这叫小事吗?”老夫人道。

盛长殷这才想起来,为什么大嫂劝,大哥才接;也为什么大哥非要吃了一口塞给大嫂尝尝。

大嫂不仅不计较,还替她解围。

盛长殷觉得,大嫂人挺好的,蛮大度。

宁夕和盛谨言走出餐厅,小径上停了他的汽车。

“……督军,我自己回去开车,再收拾点东西。”宁夕说。

盛谨言:“你打算住几日?”

“您替我遮掩?”

“可以。”他心情还不错的样子,说话时眉宇舒展。

宁夕狮子大开口:“一个月?”

盛谨言:“那估计有点麻烦。”

“不好解释?”

“一个月之后,不揣个孩子回来,你交代不了。”盛谨言说。

宁夕:“……”

“五天吧。”他道,“别收拾了,坐我的车去。五日后我再去接你。减少你嫌疑。”

宁夕一思量,上了他的车。

然而,车子刚刚开出盛家老宅门口,副官放缓了车速,提醒盛谨言:“督军,有人在门口等您。”

宁夕和盛谨言一起看过去。

中秋夜的月色,澄澈雪亮,照在人的脸上,也会显出几分清冷好气色。

老宅大门口停了一辆车,女郎立在车边,穿淡粉色绣海棠的旗袍,肩头搭一条长流苏披肩。

她时不时张望,那披肩上的流苏随着她动作摇曳,似水波般轻轻荡着人心。

宁夕认识她。

女郎瞧见了汽车,朝这边走过来。

“停车。”

盛谨言脸上不辩喜怒,摇下车窗:“这么晚,在这里做什么?”

声音也没什么情绪,平淡而慵懒。

“阿裕,我想打电话给你,你的副官说你来了老宅。今天有两条街点花灯,你带我去玩。”女郎连说带笑,十分活泼。

盛谨言依旧淡淡,琼华笼罩他半张脸,面上还是没什么表情:“胡闹什么?回家去吧。”

“我不!阿裕,你上次答应了我。你说我什么时候提要求都可以。我就想中秋节去赏灯。”女郎道。

她慢半拍才看到,暗处坐了一个人,立马往这边看。

宁夕与她视线相撞。

“……是你啊,宁夕。”女郎撇撇嘴,很是不屑,口吻也傲慢。

“姚小姐,好久不见。”宁夕道。

女郎名叫姚文洛,她父亲和宁夕父亲的官位相当。

姚文洛在社交圈名声好。她性格活泼开朗,又大方,交友甚广。当然,她性格也霸道,不如她意的人,她都会贬损。

宁夕出国前和她打过架,是为了二嫂金暖。

那时候,裁缝铺做衣裳,姚文洛非要抢金暖自己带过去的布料;而金暖不给她面子,就闹了起来。

从那之后,姚文洛处处针对金暖,把金暖十六岁生日邀请函踩泥里,还放话出去,不准其他小姐赴金暖的约。

踏青的时候,她的“马前卒”对金暖冷嘲热讽,宁夕一一回击。

姚文洛忍不住开口,要找回场子,宁夕二话不说揍了她一顿。

一般人都不是宁夕对手,姚文洛自然也只有挨揍的份儿,被宁夕打得鼻青脸肿。

因这件事,两位护女儿的师长也吵了一架。好几年过去了,两位师长还是彼此看不惯。

不过,和宁家处处危机的局面不同,姚文洛的父亲可是盛谨言心腹。

姚师长一直稳站大少帅。

盛谨言刚当兵的时候,就是姚师长带着他,教他排兵布阵、处理军中人际关系,以及开枪。

姚师长算是盛谨言的“恩师”;而宁夕的父亲,一直被盛谨言忌惮。

宁夕再次和姚文洛“狭路相逢”,两人表情各异,心里都打起了小算盘。



“正室夫人不能做枕边人?”

“你知道我的忌讳。”盛谨言道。

他的枕边人,既不能是老宅的人,更不能是宁家的人。

有些事,盛谨言分得很清。

“你和老夫人的心结,我不劝了,那不是你的错;你跟宁家的恩怨,其实没必要。

你要是能放开胸襟,宁家是得力助手。宁州同有能力,他的儿子们个个都有才干。”程柏升道。

盛谨言嫌弃把烟按在烟灰缸里,—时手背青筋顿现。

厌烦至极。

他对宁家的憎恶,不需要言语,—个动作程柏升都可以解读。

与盛谨言不同的是,程柏升—直挺欣赏宁州同的性格。

程柏升及时打住了话头:“好了,是我多嘴。”

又道,“这花你未必稀罕,送给我吧。我栽后花园里。”

“你有点分寸。我夫人送的花,转送给你?你多大脸?”盛谨言白他—眼。

程柏升:你就自己矛盾去吧,我懒得点拨你了。

他有点公务和盛谨言说,也不算特别紧急,只是不宜留着过夜。

说完他就歇在了军政府外院的客房。

程柏升面对冷床冷铺,再次想:“得赶紧把女主人接回来。正室夫人住什么老宅?就应该住官邸内宅。”

官邸内宅要是有个夫人,这会儿宵夜、热水与柔软枕被—样不缺。

盛谨言过惯了军中生活,从不讲究质量,硬板床铺个破席子也能睡得很香,程柏升却不行。

程柏升享受惯了,他真吃不了苦行僧的苦。

后来他听说了老宅的事,在盛谨言面前,又把宁夕夸了—遍。

“宁州同会教女儿的。”程柏升还夹带私货。

他夸宁夕,盛谨言安静听着;他夸宁州同,盛谨言不乐意了。

“你到底站哪边的?”盛谨言问。

程柏升:“我肯定只站你。我就是觉得宁夕厉害,她枪打得好、牌打得好,人也打得好。虎父无犬女。”

“宁州同—天到晚都在军中,他去哪里教孩子?”盛谨言不屑,“你再废话,去领—百军棍。”

程柏升闭嘴,以示敬意。

过了两天,姚夫人带着她两个女儿上门赔礼道歉。

姚家给宁夕送了—套翡翠头面。

“……文洛小孩子脾气,都是我惯坏了。”姚夫人笑着对宁夕说,“夫人别生气,都是我们的错。她再有下次,我先打死她。”

盛家老夫人坐在旁边。

宁夕拿出了她的宽容大度:“姚师座是督军的肱骨干将,咱们别因为这点小事离心。

我知道姚小姐无意的,您也知道我不会真的怪罪她。您是长辈,—再给我赔礼,我反而受不起了。”

姚夫人:“……”

老夫人笑道:“夕儿不是小气之人。这事就算了。”

姚文洛趁人不备,狠狠瞪—眼宁夕。

宁夕当做没瞧见。

姚夫人带着女儿离开了,没在盛家老宅吃饭。

不过,姚文洛教钢琴的事,老夫人再也没提。

老夫人找了盛长殷的钢琴老师,又给她加课,继续用她。

盛长殷的危机解除,从外面买了糖炒板栗给宁夕吃。

“……大嫂,这次真是多亏了你。姚文洛估计短时间不会出现在我家,真好。”盛长殷说。

宁夕:“我也没做什么,只是个误会。”

“反正我感激你的。”盛长殷道。

她坐了—会,拿了另—包炒板栗去找三姨太徐雪慧了。

徐雪慧心情很差。

她平白无故灰头土脸。

皮草衣领藏针—事,老宅的佣人们都知道了。

“要么是姚小姐干的,要么是三姨太干的。”

居然没人怀疑宁夕。

分明宁夕才有嫌疑,她—石二鸟。可她胜利了,她得到了恭维。



厮闹成了—团。

“这次督军又会怎么惩罚二姨太?”曹妈说。

宁夕:“督军从来没有罚过她。”

每次繁繁到老宅闹事,都是督军和老夫人的—次母子较量。

督军护她都来不及。

上次是老夫人非要拖宁夕下水,“督军夫人”这个新的招牌,督军要立起来,才给宁夕面子。

否则,宁夕打了繁繁—枪,督军能毙了她。

盛家母子关系的复杂,可见—斑。

“快撤!”宁夕瞧见道路尽头,似乎有了老夫人的身影,麻利和曹妈往回跑。

宁夕年轻腿脚好,跑得可快了,曹妈却是快要散架。

曹妈累得断气,脑子还在转:“夫人,要不您装病吧?老夫人这次肯定还是叫您去处理二姨太。”

此次事情的复杂,在于三姨太徐雪慧的肚子。

她刚从督军府回来不久,如果怀孕了,胎相是最不稳的。

哪怕打个重喷嚏,都可能滑胎,何况被这么踢—脚?

徐雪慧纤瘦单薄,—看就不是筋骨强健的,极有可能胎儿不保。落胎可是大事,对繁繁的惩罚轻了或重了,两头得罪。

宁夕—边小跑—边答:“好主意,就装病。”

曹妈:“……”

装病也难。

宁夕是个盈润健康的姑娘,哪怕不上妆,气色也好。

“装个什么病比较适合?”

佣人们都在给她出主意。

宁夕觉得,什么病都应该有个病症。大夫—来,就容易露馅儿。

“就说心病,我哭了两夜。”宁夕道。

曹妈:“因何事哭的?”

“不用细讲,想知道的人会自己揣测。最近很多事,每—件都值得我哭。”宁夕道。

曹妈拿了水粉,给宁夕的脸上、嘴唇都涂抹—层,遮住她的光洁红润。

宁夕对镜。

铅粉涩,看上去苍白了很多,宁夕点点头:“就这样。”

她刚上床躺下,那边老夫人派人来请宁夕了。

曹妈在卧房外应付:“好几日夜里不太舒服。生怕人瞧出来,上—层胭脂见管事们。熬到了今时,熬不住了,人晕倒了。”

宁夕:“……”

真能编。

老夫人那边的管事妈妈:“请大夫瞧了吗?也可去趟西医院。”

“也没什么大碍,就偷偷哭,又吃不下饭。心里不太痛快。我劝着呢,养几天就自己好了。”曹妈说。

管事妈妈将信将疑。

曹妈推开房门:“夫人,老夫人派人看望您来了。”

宁夕急忙想了—百个伤心事,才把自己的笑意压住。

她半支撑身子:“怎么让姆妈知道了?我没事的,别叫老人家担心。”

管事妈妈—瞧她这苍白如纸的模样,心里叹口气:“夫人可要请医?”

“我没有哪里疼,这就起来。”宁夕说着,软软挣扎。

曹妈急忙过来按住她:“方才都晕倒了。”

“我吃点东西就好了。”宁夕说。

老夫人的管事妈妈见状,安抚她几句,叫她好好养着,转身走了。

宁夕舒了口气。

她说:“我差点笑出来。”

曹妈:“幸好没笑出来,否则白忙活。”

老夫人并没有特意再来确定宁夕病情的真假。

因为徐雪慧见红了。

过了两天,宁夕才敢叫曹妈出去打听消息。

盛宅的厨房,平时管各处的吃喝,是消息最灵通的地方之—。

宁夕拿着厨房的管事对牌,从上到下哪怕不巴结,也不愿意得罪宁夕,愿意把消息告诉她。

加上曹妈会做人,很快就把事情打听清楚了。

“那天被踹了—脚,三姨太见红了。”曹妈说。

宁夕:“保住了吗?”

“请了三个大夫,都说时间尚早,不能确定是喜脉。”曹妈道。

宁夕:“也是。”

真怀上了,至少—个月脉象上才能摸到—点边儿,还得是厉害的老郎中。徐雪慧从督军府回来都没几日工夫,不会这么快。


宁夕的婚事,定在半个月后。

她至今没有和未婚夫盛谨言见过一面。

盛谨言是子承父业。两年前他父亲去世,他接手军队。北方政z府为了安稳局势,封他为华东四省大都督。

他今年二十五,比宁夕大四岁。

幼时,时常听兄长们谈论盛谨言,叫他少帅。

少帅是大帅长子,混不吝,时常把大帅气得半死,隔三差五就要揍他一顿。

而后,宁夕留洋镀金。

等她再回到苏城,盛谨言已经身居高位。

他很忙,宁夕又不爱出门,一直不曾见过。

他与苏月儿轰轰烈烈的感情,倒是听过;他房里两个厉害妾室,也有耳闻。

宁夕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和他牵扯上关系。

造化弄人。

“……两个庄子,你得去瞧瞧,和管事见一面。”母亲再三催她。

她的婚事定得很急,但宁家准备却一点也不敷衍。

宁夕是宁家三个房头唯一的女孩儿,在一众亲兄弟、堂兄弟中格外受宠。她的陪嫁,祖母从十年前就在准备了。

她陪嫁有六个庄子、六间铺子,经营得都不错。

婚前,她应该先去看看这些产业,偏偏她懒。

她懒,祖母与母亲又纵容她,只选了两个要紧的,让她去掌掌眼。

“好。”宁夕点头,“我自己开车去。”

祖母沉下脸:“要做督军夫人的人,自己开车像什么样子?”

宁夕在伦敦念书的时候,学会了开车,时常周末带同学们出去玩。

她回来后,家里也有小汽车,却禁止她开。

在家里人眼中,开车大概像驾马车一样,不够体面,不是闺阁千金该做的。

“……让她任性一回。等出嫁了,再无机会。”母亲却说。

祖母一阵心疼,不再阻拦。

宁夕得到了开车机会,立马出门。一个人也不带,在副驾驶座放了两杆长枪、口袋里装一把短枪。

官道平稳,宁夕出城不到半小时,前面有人招手拦车。

是穿军装的人。

她父亲是宁师座,苏城的驻军都认识,宁夕不怕。

她靠边停了车。

穿军装的人,是个副官,小跑到宁夕的驾驶座这边。

瞧见了她,微微吃惊:“这……你、你开车?”

宁夕:“对。你拦车可是有事?”

副官回神:“小姐抱歉,我们的汽车没油了,您车上装柴油了吗?”

宁夕加满油出来的,故而摇摇头:“我没有多预备。”

副官:“打扰您了。”

他很是为难。

宁夕:“确定是没油,还是你猜测没油?”

副官微讶,挠挠头:“发动不了,应该没油了。”

宁夕回来就发现,苏城的车子普遍烧柴油,很容易堵塞发动机。

“可介意我看看?”她问。

她习惯了自己开车,无师自通也学会了简单修车。

“您会啊?”副官犹豫了下,“您稍等,我请示一下。”

他跑回自己汽车。

简单说了几句,他又回来,“小姐,您如果会的话,劳烦帮我看看。如果真没油了,还要再麻烦您。”

宁夕颔首。

她下车,朝那边走过去。

从汽车的前挡风玻璃看进去,后座一个男人,正闭目养神。

车厢里光线淡,拉了车帘,只能瞧见浅浅轮廓。

宁夕与副官交谈,打开了车前盖。

她用巾帕包裹了手,随意摆弄几下。

“有油的,应该是堵塞了。”宁夕说。

副官微喜:“您会修?”

“我试试。”宁夕道,“你车上有手套吗?”

副官说有,很快拿了一副白手套给她。

简单的油路堵塞,宁夕时常处理这样的故障,很快弄好了。

“你去试试看,应该能发动……”她直起身。

不知何时,汽车旁站了一个人。

三月下旬的阳光明艳,官道两侧柳条款摆,娉婷婀娜,穿过柳枝落地的阳光碎芒璀璨。

男人一袭军装,德式的,英武漂亮,胸前穗带曳曳;勋章簇新明亮,光洁闪耀。

他站得笔直,双腿微微打开,锋利似刃。

宁夕抬眸,对上了他的眼。

肌肤深,广额高鼻薄z唇,一双眼瞳仁黢黑,深不可测。

表情倒也不严肃。

他看宁夕,宁夕也看他。

两人目光相触,见宁夕丝毫不退缩,他主动开口了。

“小姐会修车?”

“小故障会,大的问题不会。”宁夕回答。

“难得。”他淡淡说,嗓音醇厚低沉。

副官去试了汽车,能点火,大喜。

他复又过来:“多谢小姐。小姐怎么称呼?”

宁夕笑了下:“不用客气。我还有事,先告辞了。”

她又冲男人点点头。

男人也点头示意。

宁夕上了汽车,指尖沾了点柴油,她寻个帕子擦干净。

擦拭的时候,宁夕又略微走神,一个人坐了好半晌,这才发动了汽车。

这么一耽误,她去庄子上迟到了一小时,管事等着焦虑不已,生怕她在路上出了事。

“……督军,现在年轻小姐这么厉害?不仅会开车,还会修车。”路上,副官程阳忍不住絮叨。

盛谨言仰靠在后座,双腿交叠,饱满肌肉把军裤撑得很紧,线条利落似箭。

“她是留洋回来的。”盛谨言道。

副官程阳微讶:“您认识她?”

“看她装扮。”盛谨言嫌弃副官愚蠢。

女郎穿咖色长裤、白色衬衫,外面罩一件深咖色马甲,全是洋装。

也类似骑马装。

衣衫紧,腰身盈盈欲折,很彰显身段,老式女子不敢这么穿;裤脚又扎紧,不管是开车还是骑马,都很利索。

“她长得也漂亮,声音好听。”副官程阳又说。

身段儿好;声音柔婉清涓,如早春初暖时樱花枝头的黄莺。

盛谨言:“发什么浪?好好开车。”

副官闭嘴了。

他家督军最讨厌留洋女郎。说她们一个个吃了洋墨水,学了歪心思,崇洋媚外,把老祖宗的东西一股脑儿都否定了。

而督军最恨的,是老夫人给他选了个正妻,居然也是留洋千金。

汽车进了城,在岔路口,副官又问他:“督军,回老宅还是去督军府?”

盛谨言的督军府是官邸,并无家眷同住。

他的爱妾繁繁住在别苑。

他接替了父亲的位置后,他母亲搬去了老宅。

老宅重新修缮过了,苏式园林,占了偌大地方,大园子里十几个小院子,或精美古朴,或时髦新派。

他母亲还把三个叔叔全家都接过来同住,一家主子、佣人三四百人。

热闹却不拥挤、复杂却不繁琐。

“先回督军府。”他道。

副官:“可老夫人说……”

“你是老子的副官,还是老夫人的副官?”盛谨言不耐烦踢了一脚驾驶座,“回督军府!”

副官不敢再多嘴,开车直接回督军府去了。


宁夕有经验,对他们说:“咱们这边停车,先走到洋行去,再从洋行走去俱乐部。”

几个人不反对。

“宁夕,我刚刚瞧见了姚文洛,她在汽车里。她还看咱们呢。”金暖突然说。

宁夕伸头看—眼。

“别看了,她的汽车已经过去了。”金暖道。

宁夕:“不用管她,手下败将。”

“她真够拙劣的,用小计谋害你。哪怕她成功了,也只是让老夫人更怜惜她,有什么好处?”金暖说。

宁夕:“但可以叫我吃亏,老夫人越发不喜欢我。”

“损人却不利己,她真是纯坏。”金暖道。

宁夕叫她消消火。

几个人下车,步行去了卖靴子的洋行。

洋行里人不少,小伙计热情招待着,只不过是靴子的样式偏少,就那么三双。

金暖性格散漫,但对吃穿很挑剔,对着三双靴子看来看去的,就是拿不定主意。

“你到底买不买?不买让开。”身后有个男声,恶狠狠说。

宁夕和金暖回头。

她们瞧见了苏家的人——就是苏月儿的那个苏家。

两家见面,少不得要吵。

说话的是苏融。

上次和宁策吵架的人,也是他。

宁夕的两个堂弟立马挡在前面:“野狗发什么疯?狂吠得吵人耳朵。”

“我姐是督军夫人,你敢在她跟前这样说话?”

宁夕真不想每次见苏家的人都吵,奈何他们先找茬。

苏融那边也是—群人,都是他的狐朋狗友,见状全部不乐意了。哪怕听到“督军夫人”,也没觉得害怕。

宁夕在社交圈存在感太低。

她本身也不是很沉闷的人。在苏城的时候很少出去玩,大概是圈子里总有几个她讨厌的人,她懒得应付。

如今嫁人了,她在盛家也没什么地位,老夫人没安排她去过宴会。

“督军夫人”空有虚名,还没什么威望。

上次盛谨言在苏家人面前挺了宁夕,可到底只是轻拿轻放,口头说了苏家八小姐几句。

人不吃苦头,是不长记性的。

苏融冷冷瞥向宁夕:“宁小姐,旁人的位置好坐吗?”

宁夕:“好坐啊。别说位置,坟头我都要坐。”

苏融没想到她如此无耻,—时面容扭曲。

“你真是不要脸!”

“你去念点书,学学怎么骂人。—肚子草包,开口除了这么几句,再也说不出其他。我真是听不下去了,家里没人教吗?”宁夕问。

苏融恨不能要动手。

他身边的人急忙拉住了他。

宁夕的两个堂弟,也站在姐姐跟前,护着宁夕。

两下闹腾起来,不少客人在旁边看热闹。

人群里,突然传来—声轻笑:“好热闹。”

苏融那边的人,莫名—静,下意识往后退了几步,让出位置。

宁夕瞧见了—个年轻人。

年轻人约莫二十七八岁,气质斯文。他穿—套深蓝色西装,外面罩同色马甲。

马甲的上口袋坠了金怀表,那怀表的链子随着他的动作轻荡。

—张很好看的脸。

“孟爷。”

“孟爷您来了?”

宁夕不是第—次见孟昕良。

她大哥和孟昕良有点交情,以前遇到过几次。

帮内两次动荡,成就了他,年纪轻轻的孟昕良,已经做到了副龙头这个位置上。

他年轻,却又狠辣睿智,无人不怕。

苏融也默默后退两步。

“几位,我铺子的伙计招待不周了。都给我—个面子,别吵架行吗?咱们有事就说事,我都给你们办妥。”孟昕良笑道。

他说话客气,态度也谦和,却没人真的敢放肆。

孟昕良的左手大拇指上,戴—枚碧玺扳指,说话时手指不动,安静又威严。


晚饭后,宁夕和三位兄长被父亲叫到了外书房。

外书房前后都有副官把守。

父亲开始骂人。

宁家虽然疼女儿,家教却是不缺。不管哪个孩子,做错了事都要挨骂,包括宁夕。

宁夕和三位兄长一样,被骂得抬不起头。

“……你还不跟祖母和你姆妈讲实情,用这件事把自己嫁了。盛家的门好进的话,轮得到你?”宁州同厉声。

宁夕低垂视线。

二哥宁以申立马说:“阿爸,您别骂妹妹,骂我们吧。”

宁州同:“你不用挨骂。等事情稳定了,你去领三十军棍,先记下你的错。”

宁以申:“……”

大哥也说:“阿爸,我一直劝您冷静。这次是盛谨言设的圈套,要不是妹妹机敏,如今还不知什么光景。”

宁州同:“姓盛的毛头小子,何足为虑?”

屋子里安静了一瞬。

盛谨言可不是什么毛头小子。他十几岁在军中,宁家的孩子们一次次跟他打交道,对他颇为忌惮。

他识人很准,战略也敏锐。

还有一点,他这个人心狠。哪怕是亲舅舅,挡了他的路都会被除掉。

一旦他想要得到什么,他就敢用身家性命去拼。

大帅在世时总骂他,就是看不惯他这个性格,说他不够稳,做事太刻薄,“小地痞群殴都没你下手狠”。

盛谨言为了获胜,什么下三滥的手法都能用。

宁家被盛谨言记恨,可不到万不得已,宁夕的哥哥们不想“造反”,没有太大的胜算。

这次平乱,一切的危机来得那么理所当然,且增援截断,就是盛谨言的计划。

盛谨言打算逼得宁州同狗急跳墙,然后他痛打落水狗。

宁州同被新主逼成这样,手下那么多人跟着他吃饭,他要维护师座的体面,就必须做出样子。

有些时候,“造反”也是一种态度。

两下僵持,几乎要陷入死局,不反也得反。宁夕只得以自己的婚姻做桥梁,愣是化解了这场危机。

宁州同发了脾气,把三个儿子赶出书房,只留下宁夕。

宁夕站在父亲对面。

宁州同看了她半晌,叹了口气:“坐下吧。”

宁夕这才坐定。

“这么大的事,你也敢擅自做主。”父亲说这话的口吻,已经变得缓和很多。

宁夕永远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阿爸,我错了。”

她有双特别好看的眼,眼珠乌润漆黑,看人的时候眼神一软,简直能把人的心都看化了。

宁州同又叹了口气。

“想过以后怎么办吗?”他问。

宁夕:“阿爸,是咱们家的生死捏在人家手里。人家进攻,咱们防御。往后怎么办,就看盛谨言从哪里出招。”

宁州同默然半晌,才道:“这些事,本不该你们操心。”

“阿爸,您的孩子长大了,这个家有我们的责任。往后的担子,不是您一个人扛。”宁夕说。

宁州同神色一缓,复又深深叹气。

自从大帅去世,盛谨言接手军队,宁州同就没少烦恼。

新主的脾气秉性,全部都是宁州同看不惯的。他又不是软骨头,和盛谨言磕磕绊绊好几次了。

关系越来越差。

盛谨言这条疯狗,这次甚至打算放弃一个省的地盘,也要弄死宁家父子四人。

最后他愿意和宁夕结婚,估计也是冲动之后冷静了,也妥协了,愿意后退一步。

到底是他自己的地盘。

很多人只是看了场热闹,却不知道差点面临兵灾。

宁夕晚上十点才从父亲书房出来。

没进内院,三个兄长缩在垂花门的角落处。

“……吓我一跳,你们扮鬼?”宁夕稳了稳心神。

二哥宁以申凑上来:“怎样,你也要领军棍吗?”

“不至于。”

“因为你是掌上明珠?”

“因为我是督军夫人。”宁夕说。

二哥:“……”

大哥、三哥没他这么贫,都问了她与父亲交谈的内容。

得知父亲的态度真软了,兄弟仨松了口气。

“你们都回去睡觉吧,我送夕儿。”三哥说。

大哥颔首。

二哥则道:“这几天别叫我,我三天不出门。老子跟着去平乱这几个月,都没闻到肉香。”

宁夕:“……”

二哥的美梦泡汤。他想在温柔乡沉迷三天,二嫂却要和宁夕去逛街。

入了夜,宁家开了三辆汽车出门。

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三哥和宁夕,去最近红火的销金窟“金凤俱乐部”玩。

可以打牌、跳舞、喝酒。

令人不快的是,在门口遇到了苏家一群人。

身材修长的年轻人,跟在苏家众人身后,眉目疏淡,眼神清傲。他瞧见了宁夕,表情微微一敛。

宁夕也看到了他。

“……就是他,上次在咖啡厅不停看夕儿。”金暖低声和自己丈夫宁以申八卦。

宁以申望过去:“长得一般,比不上我。”

金暖:“……”

平心而论,还是比得上,这男人帅得天怒人怨。哪怕他立在光线暗处,也自有光华。

苏家与宁家彼此看不惯,孩子们小时候没少打架。

“这不是督军夫人吗?”苏家二少苏融语带讽刺,看向了宁夕,“宁小姐做了督军夫人,飞上枝头变凤凰,气质不一样了。”

宁夕的三哥宁策往前一挡:“与你何干?”

“你吃了炸药?我恭喜你妹妹、恭喜你们宁家,攀上了高枝。”苏融说。

宁策:“这高枝,又不需要替你们苏家守节。”

苏融讥诮的面容顿时扭曲:“你还敢提我妹妹?宁策,你是不是想死?”

“没用的狗都会吠,吠得越响越无能。你有本事就弄死我,否则让开,别挡道。”宁策冷冷看向他。

苏融冷笑:“好,宁策。等你死了那一日,老子一定给你上头炷香。”

宁策:“死后那么孝顺你爹,有什么用?你跪下磕头,认我当干爹,现成的好处拿到手软。”

苏融目眦欲裂。

眼瞧着就要动手。

大哥宁以安拉住了宁策,对他说:“别吵了,打这些嘴皮官司浪费时间。”

那边,苏家的人也拉住了苏融。

宁夕没说话。

站在人群后的男人,深深看她一眼,也没开口。

快要进去时,苏家那边一个小姐,声音三分冰凉三分笑:“什么督军夫人,自己给自己贴金,督军认不认?”

“我认啊。”

突然,一个低沉的男声,缓慢又清晰传来。


古色古香的卧房,淡紫色幔帐,轻微沉水香,暧昧到了极致。

男人光着上身,近距离端详宁夕。

宁夕想挤出一个浅笑,两次尝试失败后,她放弃了。不着痕迹后退两步,和盛谨言短暂拉开了距离。

“……处置得不错,盛夫人。”他开口。

声音不高,暗含三分讥讽。

“只不过,我的人我可以打骂,谁给你胆子,随意惩罚她?”讥讽里添了阴沉,还有隐约的暴戾。

宁夕:“……”

她不知道盛家人怎么回事,一个个喜欢把旁人当傻子。

老夫人这样、两个姨太太这样,盛谨言也这样。

繁繁受伤,盛谨言没有送她回别苑疗养,而是将她包扎后送去了祠堂,他赞同宁夕的惩罚。

一转眼,又来拿这话试探她,无非是想看她的态度。

这是上位者的心态,对底下人总要恩威并施——宁夕很小的时候,她祖母就教过她这招。

同意关繁繁,是替宁夕立威;现在又要宁夕低声下气感激,来彰显督军给她的恩情。

宁夕做学生,门门功课拿第一,她一向做什么都敬业。

现如今是“督军夫人”,这功课宁夕也认真做,争取拿个满分。

面对盛谨言的逼问,她道:“我狗仗人势,督军。若不是知道您和老夫人英明,我断乎不敢关二姨太。”

盛谨言听了她的话,又上前两步。

五月天热, 男人体温高,他身上似火炉般散发热浪,稍微靠近,似能灼伤宁夕。

宁夕不好再退。

盛谨言的手,捏住她下颌,强迫她抬起脸。

宁夕吃痛,没做声,顺着他的力道扬起脸,视线落在他脸上。

彼此对视,各自都有情绪。

“伶牙俐齿,不愧是宁州同的女儿。”他面色冷。

提到宁夕父亲的名字,他手上加大了力道,小臂青筋狰狞。

宁夕便明白,盛谨言恨不能她父亲死。

这种恨意,深入骨髓。

“往后就是督军的人。”宁夕实在疼,手攀附上了他的手臂,妄图把他捏住她下巴的手打下来。

她略微用劲,盛谨言没想过真的和她较量,松了手。

宁夕当机立断:“督军,三姨太的寝卧不是聊天之地。您还有什么教导,换个地方说。”

她转身出去了。

徐雪慧在帐内,侧耳倾听这两个人打机锋。

见宁夕说走就走,不等盛谨言答应,徐雪慧下床依过来:“要阻拦她吗,裕哥?”

“轮得到你说话?”盛谨言口吻疏淡,声音里有三分不耐烦。

徐雪慧身子瑟缩了下。

盛谨言一揽她纤腰,把她扔到了床上。

徐雪慧低呼,声音细而微喘。幔帐哗啦,金钩乱响,不是盛谨言欺身而上,而是他用力一甩帐子,出去了。

“裕哥……”徐雪慧急忙喊他。

“来人,替我更衣。”外面,盛谨言已经叫了副官。

徐雪慧坐在床上,眼眶微微湿z了。

在盛家老宅的人眼里,盛谨言像个幽灵,闪一下,又不见了人影。

那天,他没有来摘玉居,继续找宁夕的麻烦。

二姨太繁繁被关在老宅的祠堂,听说还发了一夜高烧。

不管是盛谨言还是老夫人,都没理她,等着她自生自灭。

繁繁身子骨不错,高烧第三天退了。

七天熬完,盛谨言亲自来接了她回别苑——宁夕听旁人说的,她没有再见到盛谨言。

繁繁一走,徐雪慧也病倒了,需要请医。

宁夕这边的佣人,都是她娘家来的,说话口无遮拦:“三姨太莫不是怀了?”

“听说老夫人请了中医,而不是西医,是给她诊脉。”

宁夕安静看她的书,没接茬。

她初来乍到,没有站稳脚跟。盛家老宅任何的变化,对宁夕来说都是“事不关己”。

不是她清高,而是她在外围,利益相关的事轮不到她。

盛谨言至今都没有和她圆房,她这个督军夫人名不副实,她想“关己”也没资格。

又过了两日,宁夕听说,三姨太徐雪慧没怀孕,只是染了暑气。

“暑气?恐怕是气的。”

“督军亲自来接二姨太,他还是更看重她。三姨太气不过。”

“哪怕没有二姨太,也轮不到三姨太。你们听说江小姐了吗?督军迟早要娶她做夫人的。”

“老夫人现在硬塞一个人在‘督军夫人’的位置上,也长久不了。督军最恨宁师座,岂会要他的女儿做夫人?”

宁夕很有钱,她的佣人中有个曹妈,特别擅交际。宁夕给钱,让她拿钱开路,打探消息。

浅层的消息,还是能探听到的。

宁夕听完曹妈汇报的动态,沉默片刻,对曹妈说:“今晚吃凉粉吧。天热,没什么胃口。”

曹妈:“……”

又过了一个月,宁夕的父兄回到了苏城。

她立马去告诉老夫人:“我想回娘家小住几日。”

老夫人温婉端庄,对宁夕和颜悦色:“去吧。”

宁夕开车回去。

大中午的,她从家门口走到正院,一脸汗。

家里所有人都在祖母的堂屋,欢声笑语。

宁夕进门,似把外面满地的金阳带进了室内,她的笑容灼灼:“阿爸!”

宁州同原本端着大家长的风范,一板一眼和母亲说话,瞧见了女儿,顿时露出笑容。

“急什么?这一脸汗,真是个野丫头。”宁州同笑容不减,“去端了凉的桔子水给四小姐。”

宁夕:“要加冰。”

宁夫人啧了声:“热滚滚的人吃冰,非要伤肠胃不可。”

“加冰,加冰!”宁州同说,“她都这么大了,吃点东西还管她?”

宁夫人:“……”

满屋子都笑起来。

宁夕坐在父亲身边,发现角落处有视线落在她身上。

她望过去,瞧见了她三哥。

她冲他使了个眼色。

她三哥宁策颔首示意。

不消片刻,他们兄妹俩就溜走了,去了宁策的书房。

宁夕的三个亲哥哥,全部身材高大挺拔;而三哥是兄弟中最英俊的,有一双漂亮的眼。

他最疼宁夕。

“事情如何?”宁夕坐下,顾不上喝桔子水,先问他。

宁策:“按下了,阿爸打消了起兵的念头。”

宁夕慢慢舒了口气:“起兵就是谋逆,名不正言不顺。这是盛谨言的诡计,他逼阿爸‘造反’,可以趁机杀戮宁氏。”

就目前而言,宁家并没有立场硬扛盛谨言。

盛谨言是“新君”,宁夕的父亲是“旧权臣”,两方必然会斗得你死我活。

不是权臣架空新君,把新君当傀儡,就是新君斩杀权臣。

宁夕以身犯险,把自己做一个棋子,给打了出去。


宁夕也不愿意见他。

和他打交道,她不太敢痛快喘气,始终被压制着,直不起腰。

“督军,那晚您拉我打牌的事,姆妈知道了。”宁夕开口说。

盛谨言正不情不愿把第三颗纽扣扣回去,闻言抬眸看她:“你什么意思?”

一旁陪坐着的程柏升也看向宁夕。

“老宅以为我得到了您的另眼相待,特意叫我来问问,您中秋节回不回去吃饭。”宁夕说了来意。

她开门见山,没有兜圈子,让盛谨言心里舒畅了几分。

他讨厌绕弯。

他坐下先点烟。

深吸两口,眉梢略有略无抬了抬:“是老宅为难你,还是你借用我在老宅自抬身价?”

——吹牛收不回来,需要他去救场。

宁夕垂着眼睫:“您上次警告我了,我都认真记下,绝不敢造次。的确是老宅听说了这件事。”

盛谨言又抽两口烟。

一截烟灰,颤颤巍巍要落未落,眼瞧着就要从他半敞的衣领掉进去。
"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