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沈妤谢停舟的现代都市小说《引凤台沈妤谢停舟小说》,由网络作家“之知”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引凤台》,讲述主角沈妤谢停舟的爱恨纠葛,作者“之知”倾心编著中,本站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重生大女主双强家国天下权谋】十七岁前,沈妤是横刀立马的将门嫡女。十七岁后,她成了江府病骨支离的侍郎妻。父兄战死,沈家满门忠烈,她背着骂名嫁给了江敛之。原以为他是她的救命草,没想到却是她的夺命刀。曾经征战沙场的将门虎女,却被一场阴谋溺死在冰湖中。重回父兄战死那一年,她踽踽独行,一路走来都是这世道的满目疮痍。无人报的仇,她来报,无人给的公道,她来给。天道不公,她便覆了天道,奸佞当道,她便杀了奸臣。翻旧案,斩奸臣,杀宿仇……她只管一往无前,每每回头,身后总有一人卓然而立。谢停舟:“去做你想做的事,莫怕,我陪你覆了这天下。”...
《引凤台沈妤谢停舟小说》精彩片段
大黄兴奋地摇起了尾巴,撒丫子围着他转了一圈。
谢停舟唇角勾起一抹笑容,看样子真如他所说,不仅讨人喜欢,连狗都喜欢他。
不像谢停舟,大黄每次见了他都夹着尾巴动也不敢动,在某些方面,狗比人要敏感得多,他确实不是什么好人。
沈妤走到院门口才发现屋檐下站了个人。
她惊讶道:“你怎么也没睡?”
“怎么这么晚?”谢停舟问,回到房间点上了油灯。
“事情有点多,所以晚了一点,”沈妤把包袱放在桌上摊开。
里面除了伤药和草药,还有一套衣服。
沈妤说:“这衣服料子粗糙,只能先将就一下。”
谢停舟身上那一身雍容华贵,太扎眼了,毕竟是在村里,还有不少户人家,容易暴露。
谢停舟接过来,一不小心指尖相碰,触手都是冰凉。
“你哪来的钱?”
沈妤微微得意,“说了我有办法,反正不是偷的。”
谢停舟看了他一眼,“老丈在锅里给你留了饭。”
沈妤正饿着,赶忙往灶房跑,还不忘说一句,“你等我回来给你上药。”
谢停舟闻言,拿起的伤药又放下了。
沈妤吃完饭进来,谢停舟还坐在桌边。
她顺手掩上房门,走过去给他伤药,先是后背,然后是手臂。
屋里没有点炉子,门缝里窜进来一阵风。
沈妤看着谢停舟手臂上冒起来的鸡皮疙瘩,忙说道:“很快,很快就好了。”
谢停舟垂眸,看见他眼睫微动,又平淡地移开了目光。
屋子里太静,沈妤找着话题,“你是不是觉得我这么晚回来是自己偷偷跑了?或者投敌去给他们通风报信?”
事实上,方才谢停舟脑中确实闪过这样的念头。
但那只是一种习惯。
他的位置注定了他不能轻信任何人,因为太多的人想要他的命,但对时雨……
他思忖片刻,又低头看了看时雨的脸,似乎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信任,但身体的本能又在排斥这种信任。
沈妤没听见他的回答,一边上药,兀自解释道:“我到镇子上的时候已经下午了,买完东西又去探听了些消息,所以才回来得这么晚。”
“什么消息?”谢停舟问。
沈妤说:“有从怀唐县回来的人说怀唐县令如今大张旗鼓地在找人,我听描述应当是在找殿下,我们明日就能先去县城,再由怀唐县令派人护送上京。”
谢停舟沉默着,思考了少顷,这才道:“不能去。”
“为什么?”沈妤正好包扎完,抬起头问。
谢停舟道:“此次来灭口的人少说三百,怀唐不是大城,这样一大批人从县里过,县令不可能不知道。”
沈妤被他点醒,“所以你怀疑怀唐县令是对方的人。”
谢停舟低头看了看手臂,不再是之前撕下来的破布条,这次换成了纱布,包扎得很好。
“怀唐县山匪横行,官府出面围剿了数次,却还没剿干净,为什么?”
他顿了顿,继续说:“每次围剿都象征性抓几个山匪,动摇不了根基,山匪和县衙分赃,县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的人,有利益就能推动。”
沈妤点了点头,“那我们怎么办?”
谢停舟望着从窗口落进来的月光,沉吟片刻说:“休息两日就出发吧,绕道平潭。”
沈妤想了想,“从平潭县绕道,那要绕上百里路,如今又没有代步工具,你身体受得了吗?你的伤口……”
刚才换药的时候,那伤口看着都吓人,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忍下来的。
江敛之刚下马车就看见宫门前的沈妤。
昨日就听说她病了,送了几味药材上门都被退回来,没想到竟在这里见到了她。
“沈小姐。”
沈妤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江敛之一身孔雀补子官服,正下了马车朝她这边走来。
“江大人。”
江敛之打量着她的脸色,看样子确实是病得不轻,一张小脸苍白得没有颜色,一下让他想起了她从前缠绵病榻的样子。
“沈小姐来这里做什么?”他问。
沈妤没说话。
江敛之略一思考就清楚了,问道:“沈将军已经进宫了?”
昨夜来的急报,户部官员连夜筹算军费和粮草辎重,他也是熬了一宿,天亮时才回府换了官府上朝。
边疆战事,上辈子沈仲安和沈昭战死边关,昨日听说两人病重,他还怀疑过二人不知从哪得到的消息称病避战,如今看来应当不是。
沈妤点了点头,依旧是没开口。
见她神色凝重,江敛之思忖片刻道:“不用担心,沈将军片刻就回。”
是啊,片刻就回,只是回家就又要马不停蹄地赶往边关,再回来时已经是一具尸体。
沈妤仿佛已经看到了旧事重演。
离上朝时间已经不早,江敛之往宫门看了一眼,再看她的表情,一时有些不忍。
“有没有我能代劳的地方?”
沈妤眼睛亮了一瞬,如今看来天命难违,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只是有些话不便为外人道,出口即有可能被人拿捏住把柄。
江敛之看清了他眼中的疑惑
“劳烦江大人替我传句话,就说此战凶险,我方才让丫头转达的话,望他能慎重考虑。”
此战凶险?
江敛之蓦地心头一震,“你如何得知?”
“我做了个梦。”沈妤呼吸一滞,后面的单是想想已经激得她眼眶发酸。
江敛之目不转睛地注意着她的表情,探究道:“你还梦到了什么?”
沈妤摇头,“没有了。”
江敛之松了口气,袖口下紧握的拳头渐渐松开,朝她微微笑了一下,“你放心,我定当转告。”
天彻底亮了起来,日头往当空又挪了一寸。
厚重的宫门压着低沉的声音渐渐敞开,朝官陆陆续续从里面走出来。
沈仲安身体欠佳,步履稍缓走在后面,身侧除了几位同僚,还跟着江敛之。
沈妤望过去,江敛之正好朝她看来,冲着她微微摇了摇头。
她已经料到了会是这样的结果。
回将军府的路上,父女俩共乘一车,从始至终沈仲安都没说过一句话,一进府便将沈妤带进了祠堂。
祠堂里香火缭绕,摆着数十个牌位。
沈仲安视线一一掠过,沉声问道:“那药是不是你下的?”
原本他就觉得这事蹊跷,今晨听过红翘转达的话,大致有些怀疑。
沈妤嘴唇动了动,轻轻地“嗯”了一声。
“为什么?”
“不想让你和哥哥出征。”
“跪下!”沈仲安忽然厉声喝道。
沈昭来到祠堂,看见的就是沈妤脸色苍白一下跪倒在地的场景,那膝盖磕在地面“扑通”一声,听着都疼。
“爹。”
沈昭刚一开口,沈仲安便抬手制止,对着沈妤道:“你看着列祖列宗的牌位再说一遍。”
沈妤咬牙,抬起头正色道:“我不想让你和哥哥出征,所以在你们的饭菜里下了药。”
“阿妤,”沈昭震惊地看着她,“不对,爹,这里面恐怕有误会,急报昨夜才传进来,阿妤不可能未卜先知提前下药。”
沈仲安:“你让她自己说。”
“我做了个梦,梦到爹和哥哥这一战……没能回来,所以提前在饭菜里下药。”
她脸色苍白,双眼却通红,瞳仁周围布满了血丝。
沈仲安又问:“那你又是为什么连你自己也没放过?”
沈妤道:“如果只有你们两人病倒,我怕有人疑心你们称病避战,若是多个人就不一样了。”
沈仲安冷哼,“你倒是想得周全,还大张旗鼓请了几名回春堂的大夫,仅仅因为你的一个梦……”
“那不仅仅是梦!”沈妤跪着转过身,仰头看着沈仲安,“爹,你们别去行吗?阿妤没求过你,这一次我求你们别去,别丢下我一个人。”
“行啊,”沈仲安问:“那你告诉我边关的百姓该怎么办?”
沈妤道:“爹不去,自然会有别的将领顶替上。”
沈仲安笑着摇了摇头,看着她的眼神里略带失望,“沈家从没有出过贪生怕死之辈,别的将领难道就没有妻儿?再说了,你告诉我谁能顶上?”
他继续说:“萧家军守在赤河以南,冲州边境常有漠北人滋扰,远南府沿线上的将领已经三年没归过家,你告诉我谁来顶?燕凉关外的厥西人谁去挡?你当真以为哪里都像盛京一样歌舞升平,那是将士们的铁血换来的!”
不是不怕死,而是放不下一方百姓。
身为将士,骨血早就和大周的土地融在了一起。
便是蹈锋饮血又如何?
便是马革裹尸又怎样?
每一位将领在出征前,就早已做好了一去不返的准备。
沈妤眼眶里兜着泪,正因为她知道父亲是怎样的想法,所以她说不出口,便是说了,他也会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
父兄战死沙场,却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她单是想想,心口便疼得难以自持。
沈仲安低头看着她。
这是他为之骄傲的女儿,天生练武的料子,根骨比沈昭还强上几分,只可惜是个女孩儿。
若是男孩儿,沈家定能再出个将军,比他还要出色的将军,只可惜大周从没有过女将的先例。
他叹了口气,抬手抚上她的头顶,“阿妤,就算是所言是真,但爹退不了,你随我上过战场,比盛京的好多男儿都强,你见过战事的惨烈,刚才的那些话,本不该从你嘴里说出来。”
沈妤顿时泪流满面。
若是在上辈子,她一定不会说那样的话,只是她经历过失去至亲的痛苦,不求别的,她只想让他们好好活着,就算用自己的命来换也行。
沈仲安尚在病中,站了一阵也觉得有些吃力,但他没有倒,望着那一干牌位。
“你在这里跪着好好想想,没我的命令不准起来。”
沈昭留在原地,等沈仲安的背影消失在门口,才在沈妤面前蹲了下来,掏出一方帕子替她擦了擦眼泪。
“还哭鼻子呢?”
沈妤垂着头,“爹一定对我很失望。”
“丫头,看着我。”
沈妤抬起头,听他郑重道:“他永远不会对你失望,你是他的骄傲,也是我的骄傲。”
沈妤眼睛一亮,“我哥也发现问题所在了。”
“我去烧了他们的粮!你去断路,事成之后给我打声招呼,烽火一燃,他们必定回防,我哥正好趁机杀个回马枪。”
孔青暗自心惊,大小姐脑子转得太快了,要不是夜风催人清醒,很难跟上她的节奏。
孔青起身后又蹲了回去,“要不我留下吧,你去断路,我看这西营里还有两千余人,太危险了。”
“赶紧去!”沈妤推了他一把,“大男人婆婆妈妈的干什么?”
等人一走,沈妤靠在暗处休息,脑中豁然开朗。
这辈子必定不会像前世一样,十万将士在,父亲和哥哥也都还在,关内的百姓也能安居乐业。
半个时辰后,哨音又从风里传来。
沈妤活动了下手脚,打了手势带着剩下的十余人朝粮草库摸去。
天色依旧很暗,暴风雪来临之前,浓密的云层压得极低,连天上的星子也看不见一颗。
沈昭举目眺望,西厥营中狼烟迟迟不起。
他等得有些焦躁,压在刀柄上的拇指无意识拨弄着。
“再等半刻,再不起烟也直接进攻。”
时间一息一息走着。
前方斥候打马而来,“燃烟了!”
“攻!”
一万精骑闻风而动,向着西厥北营进发。
营内厮杀声阵阵,沈昭赶到时,正看见沈妤抽刀而出,刀刃带出一连串的血珠。
沈妤也看见了他,挥刀砍死一个西厥士兵,说:“哥,营里只剩两千人,你带人去南营抄他们后背。”
营中火光大盛,沈昭拉弓射死一个,“我留两千人给你。”
沈妤:“一千!”
“我说两千就两千。”
沈昭不等她反驳已经下令,留下两千人后带兵走了。
营地里充斥着血腥气,精骑清点人数,俘虏西厥士兵三百。
沈昭赶到南营时天刚蒙蒙亮,他带八千士兵从西厥右后侧包抄,沈仲安带兵压在正面。
从被包围阵势转为包围。
虽然上次西厥死伤不少,但西厥军的人数比他们想象中还要多。
哪怕是如今包抄的阵势,也依然没占太多上风,西厥军也没讨到什么便宜。
沈仲安把手伸在风里,朔风从指间穿过,他皱着眉望着战场,斟酌一番后下令:
“撤!”
大军后撤,半途中鹅毛大雪就落了下来,幸亏走得早。
副将策马在沈仲安身侧兴奋地说:“好久没打过这么爽的仗了,西厥以为我们要突袭南营,结果听说北营被烧即刻回援,嘿嘿,头一回把西厥人当傻子遛。”
沈仲安道:“下雪了,这一仗不容易,西厥人这一战死伤不多,还没有伤及根本,整兵后还能再攻,不可掉以轻心。”
副将连声称是。
沈昭愁眉不展,一进营便问:“还有一队人回来了吗?”
守营的士兵道:“没有。”
沈昭望着北方,眉心紧蹙。
西厥北营只有两千余人,沈妤不至于被绊住这么久,除非……
除非马道没断,去突袭的西厥人及时回防将她堵在了那里!
沈昭越想越心惊,对刚回营休整还未散去的士兵道:“传我令,即刻点兵三万,随我去西厥北营。”
沈仲安还没回帐就听见他喊了这么一声,急忙回身问:“你干什么去?!”
沈昭喉咙堵着,策马过去停在沈仲安身边,脸色发白,“阿妤……阿妤只带了两千人留在西厥北大营,现在还没有回来。”
“什么!她什么时候来的?!”沈仲安一口气险些没提上去,拎着马鞭子指着沈昭,半天说不出话来。
他率先翻身上马,鞭子在马臀上一抽,奔至大门时,却又停了下来。
大雪纷飞,片刻就将天地融入一片茫茫雪色。
沈仲安立在雪中,一头是亲生女儿,一头是大义。
如若在此刻出兵,那很有可能在暴雪中遭遇被西厥人前后夹击的状况。
他不仅仅是一位父亲,而是一名身系万千将士性命的将领,要做抉择是何等的艰难。
“传我的令,全军休整。”
“将军!”沈昭失声。
沈仲安抬手制止他继续说下去。
他何尝忍心,但他不能因为一己之私便拿万万人的性命去赌。
沈昭知道他在想什么,沉默须臾,忽然一扬马鞭便往营外奔。
父亲可以放弃阿妤,但是他不可以,他是她的哥哥啊,从牙牙学语便跟在他屁股后头转悠。
那会儿人还没有刀高呢,就嚷嚷着要和哥哥习武。
沈昭双目赤红,他一定得去救她,哪怕孤身一人。
“给我拦住他!”沈仲安大喝。
前方重栅关闭,士兵推着鹿砦(zhài)将营门口挡得严严实实。
“给我闪开,否则我连你一起斩。”沈昭指着门口的士兵说。
沈仲安怫然道:“你好能耐啊,竟敢拿刀指着自己人,来人!给我卸了他的甲!”
两方正僵持着,望楼山的士兵忽然打了个哨,喊道:“有队伍接近。”
风雪肆虐,雪片子被风刮得横飞,望楼上视线受阻,离得近了才看清是自己人。
沈妤眼前一片白,双腿冻得几乎失去知觉,车轮压在雪地上嚓嚓作响,长约两百米的队伍离大营越来越近。
“是我们的精骑!”士兵在望楼上喊。
“开门!”
沈昭不等士兵动手已亲自去开重栅,刚开出一条缝隙便从中间挤了过去。
他在雪地里狂奔,终于看到雪中的那个身影。
沈妤疲惫不堪,策马走近,低头对着他一笑,“哥,我给你带了好东西回来。”
沈昭双目通红,她小时候就是这样,有什么好东西都要献宝似的捧到他面前来。
沈昭伸手接住她,只觉得她浑身冻得像个冰凌子,连忙解开大氅将她裹了进去,紧紧地抱住她不敢言语。
是后怕呀,怕她回不来,怕她孤身陷入死斗。
沈妤进营,后方紧跟着数十辆粮车,由西厥战俘推车,精骑在两侧护送。
沈妤裹着大氅在主帐内烤火,手捧着热茶也没多少知觉,身上的雪被火烤化了更显湿冷。
沈仲安一言不发地望着她,几次想要开口,可看到她那可怜样又骂不出口了。
常衡沉吟道:“会不会和沈家有关?”
“应该不会,”韩季武摇头说:“沈仲安从头到尾都没向北临发过求救。”
“但是他岳丈家大张旗鼓地筹粮,我们想要不知道都难,这不是等同于用另一种方式告诉我们燕凉关有难?况且最终的结果放在这里,咱们就是来了。”
两人争执不下,谢停舟说了句:“最终结果是沈仲安战死,他也是局中人。”
帐外有人求见,是找常衡的。
常衡出去了片刻进来,就要和谢停舟告假,“殿下,校场那边出了点事,我得去看看。”
“怎么了?”谢停舟问。
常衡道:“我营里那个屠四和时雨两个人叫上板了,在校场比武,我得过去看看,免得屠四下手太重伤了人,时雨那小子我还挺喜欢的。”
谢停舟淡笑,“你该去提醒时雨下手不要太重。”
常衡不以为然。
屠四是他手底下的得力干将,放战场上也能以一当百那种,时雨强归强,倒还不至于能在屠四手底下讨到便宜。
谢停舟哼道:“不信?”
他放下茶盏起身,“看看去。”
擂台上,屠四已选好了兵器。
他原本擅使刀,是军中使刀的一等一的好手,但拿自己最擅长的赢了也不见得有多光彩,就要用其他兵器赢了才愈显厉害。
屠四压根没把瘦弱的时雨放在眼里,手中长枪一转,空中划出一道银光,枪把“咚”一声杵在地上。
台下顿时叫好声一片,单看这个起手势就不简单。
屠四心中略显得意,长枪是他第二拿手的兵器,还怕拿不下区区一个时雨?
“选好了吗?”屠四问:“你的兵器呢?”
沈妤扫视了一圈,缓步走到兵器架前,指尖划过兵器架停在一根白蜡杆子上。
“就这个吧。”她随手抽出白蜡杆子。
屠四脸色难看,台下议论纷纷。
白蜡杆子是白蜡木制成,通体洁白如玉,坚而不硬柔而不折,是做长枪的好料。
他选了长枪,这小子却选了根光秃秃没带枪头的白蜡杆子,这不是在羞辱他是什么?
“你确定你选好了?”屠四沉声,“刀剑无眼,到时可不要怪我下手太重。”
“这话我原封不动还给你。”
话音刚落,沈妤握住白蜡杆一抖,一阵风声传来,白蜡杆在空中划出一道残影。
这一招起势刚猛,屠四不敢硬接,连忙往斜刺里撤了一步。
白蜡杆眼看就要拍在地上,少年却一个近身,手掌虚握从枪尾滑到枪头,反手一个枪花。
屠四瞳孔微缩,脑中闪过几个字:轻敌了。
长枪和白蜡杆在空中一撞,顿时震得屠四手臂发麻。
屠四人高马大,手下力道不会比时雨小,按理说这一击时雨指定也没好到哪里去,但他错了。
因为他看见兵器相撞的同时,少年手中的白蜡杆脱手了,没有力道的控制,那一撞让白蜡杆冲天而起,在空中翻滚几圈后已经卸掉了力道。
少年劈手接住白蜡杆,足尖轻点一个旋身又是一击。
下响起了冲天的叫好声。
屠四还没从方才的震麻中缓过神来,第二下接踵而至。
屠四这次不敢硬接,侧身避开时长枪直刺而去。
两人出招都很快,一个刚猛一个灵活。
尤大嘴那张嘴从比武开始就没合拢过,他目瞪口呆地看着场上的时雨。
虽然看不懂招式,但是他能看出时雨明显占了上风,步伐灵活,身躯灵动,长枪和白蜡杆相击的声音噼啪作响。
但在某次回京述职的途中偶遇了河州陆氏的嫡女,两人结伴上京,才有了后来的沈昭和沈妤。
吃完饭,天色已经黑透了。
老人早早就歇了,谢停舟和沈妤都是睡了一整日,这会儿毫无睡意。
夜里冷得很,踏着月色散步是鬼都不想干的事,两人只能关在屋子里。
屋子里没什么家具,就一张木板床和张小桌子。
沈妤趴在桌上,说:“这里离县城还远,我听爷爷说不远的镇子上有个医馆,明日我去拿点伤药回来,再探听一下消息,殿下就留在此处歇息。”
谢停舟背上的伤口虽然做过简单的包扎,也敷了些老丈自己捣的草药,但效果不佳。
他如今其实伤口很疼,但面上看不出一丝不适。
“现在叫我殿下了?之前不是直呼你?”
沈妤暼他一眼,“非常时刻,称呼什么的也不甚重要……吧?”
她越说越不确定,有时候看谢停舟宽容大度,有时候又睚眦必报,全凭他心情。
谢停舟拨弄了一下茶碗,“去镇上你有银子吗?”
沈妤看向他腰间的玉佩,又看了看他手上的扳指,好像在考虑先当哪个。
“你如果不想死得太快的话,最好不要打这些东西的主意。”谢停舟提醒。
沈妤一下把头埋在手臂上,暗叹了声:“小气。”
谢停舟听得清清楚楚,原本不想要解释,不知怎么改了主意,“这些东西若是被人发现,就有人能循迹找来,你怎么确定找来的是自己人而不是刺客?”
“噢。”沈妤想了想也是,谢停舟身上的定非凡品,拿出去太扎眼了,可自己身上也无长物,之前的包裹早就弄丢了。
她想了一下,“那我也有别的办法。”
昨夜谢停舟睡得晚,醒来时天已经大亮了。
今日日头好,淬得雪地白得发光。
谢停舟没看见时雨。
老丈坐在屋檐下逗大黄,一只竹编球丢出去,大黄又去把球给衔回来。
老丈一看见谢停舟就撑着腿站起来,笑呵呵地说:“锅里还热着饭呢,我去给你端。”
“不麻烦了,等中午一起吃就好。”谢停舟说。
老丈已经背过身往灶房走,一边絮絮叨叨地说:“要的,一定要好好吃饭,年轻的时候……”
老丈忽然不说话了,意识到自己竟把他当自己的孩子一般的唠叨。
谢停舟看上去比昨日随和,他是个慢热的人,“没事,您说吧。”
老丈道:“年轻的时候不注意,老来病痛缠身,是要吃苦头的。”
谢停舟点了点头,其实他已经病痛缠身多年未愈,疼痛几乎已经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早就习惯了。
他看向外面,“他人呢?”
老丈知道他在问谁,说:“你说小雨啊,天刚擦亮他就出去了,说是去镇子上有事。”
“哎呀对了,”老丈一拍脑袋,“瞧我这记性,他让我跟你说来着,天黑前一定回来。”
日升日暮,太阳跃过山头,天色逐渐暗了下去。
时雨还没回来。
老丈不放心,说想沿路去找找,担心时雨迷路,又怕他一个人在路上出事,被谢停舟劝说去睡了。
月上中天,大黄在柴堆里竖起了耳朵,听了一阵后朝着院门口跑去。
谢停舟听见了声音,他推开门,看见一个瘦小的身影踩着月色而来,月亮在他脚下落了一团小小的影子。
大黄已经兴奋地跑过去,摇着尾巴,蹭着时雨的腿和他并行。
“你怎么还没睡呀?”时雨问大黄:“专门等我吗?”
沈妤摇头,“我不确定,或者说我不确定内奸是不是只有梁建方一个。”
谢停舟视线微垂,落在她垂在身侧的手上,攥紧了拳头骨节绷得发白。
“梁建方已被我收押,待甘州事了押入京中候审,你还有什么要上报的?”
沈妤垂眸盯着地面,“沈将军曾向盛京发了数封急递,但没有收到任何回音。”
她不能把话说太全,因为不确定眼前的人是敌是友。
谢停舟道:“此事牵连太广,急递到没到盛京是一码事,若是到了兵部是谁压下来又是另一码事。”
修长的手指上卡了一个黑玉扳指,衬得他肤色如玉,他转动了两下扳指,缓缓俯身,灯光下的影子瞬间将沈妤笼罩在内。
“你不信任我。”他看着她缓缓说,不是疑问。
是的,他说对了。
她如今确实不信任他,或者可以这样说:她不知道如今谁才是值得信任的人。
谢停舟到得太及时了,从北临封地带兵北上,哪怕是轻装状态下的急行军,也需要提前十日出发,才能在最后那一刻赶到。
上一世谢停舟带着青云卫赶到时,已经是在西厥破城甘州被屠的数日后。
问题是,这一次他又是如何能未卜先知?
他会不会也是这其中的一环?
谢停舟的眼神如鹰隼般,他具有超强的洞察力。
和这样的人对峙,最不明智的行为就是自以为聪明的周旋。
“殿下,”沈妤淡然道:“我没有盟友,所以我不敢轻信任何人。”
谢停舟靠了回去,唇角弧度淡薄,“显然我的筹码比你更多,而你可以失去的东西比我少了太多。”
沈妤抿了抿唇,是啊,还有什么不能失去的?
她险些就要被他这句话给蛊惑了。
谢停舟像是一只散漫的鹰,将猎物逼至角落后却不发动猛攻。
“在甘州事了之前,你还有很多时间考虑,时、雨。”
出口的那声名字让沈妤心口震了震,方才她真的感觉自己成了他手底下的猎物,他并不急着收网,而是看着她一步步心甘情愿地走进去。
“下去吧。”谢停舟没等她说话便开口。
沈妤起身往外走,视线不经意扫过帐内的一个翘头衣架时,她脚下步子一缓。
那衣架上搭着一件墨色的外袍,袍摆绣了暗色云纹,而这件外袍,正好缺了一截袖子。
她不动声色地捏了捏自己的袖口。
那块布原来是谢停舟的衣袖吗?可是又怎么会到了她的手里?
谢停舟抬眼看去,唇边一笑,“你是想问为何衣裳缺了一截袖子?不过我倒想问你为何会管我叫爹。”
她叫他爹?什么时候?
沈妤震惊地朝他看去,正好撞见谢停舟脸上的笑。
他笑起来的时候,整个人柔和了许多,明明那么凌厉冷淡的一个人,带笑时竟有几分浪荡和不羁。
沈妤出去了,谢停舟脸上的笑容渐收,“派人跟着他,他应该有一些内幕消息。”
兮风领命,“是,殿下。”
帐外燃着两丛篝火,几名将士围坐在四周吃着烤土豆。
见沈妤出来,常衡冲她招手,“过来过来。”
沈妤走过去,常衡抛了个滚烫的土豆给她,她连忙接住,用袖子包了拿在手里。
常衡上下打量着她,“你小子这一身功夫在哪儿学的?”
“跟在少将军身边学的。”沈妤说。
“过来坐,”常衡啃了口土豆,烫得他直呼噜,“你小子的命算是我救的,好了之后到我那里报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