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结局+后续
现代都市连载
正在连载中的古代言情《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嬴政赢子婴,故事精彩剧情为:他穿越到了大秦的最后一任皇帝身上,可在位的时间只有短短四十六天!好在自己才三岁,他紧握拳头,决心改变这一切!昌平君叛乱后,他一声“大夫,莫走!”改变了嬴政的责罚,将他留在了身边。当统帅,击鼓进军,有着数万的兵权,带领军队,打天下!在外人眼中,他是个仅有三岁就手握兵权的神童!...
主角:嬴政赢子婴 更新:2024-10-25 03:41: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嬴政赢子婴的现代都市小说《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结局+后续》,由网络作家“汾清三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正在连载中的古代言情《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嬴政赢子婴,故事精彩剧情为:他穿越到了大秦的最后一任皇帝身上,可在位的时间只有短短四十六天!好在自己才三岁,他紧握拳头,决心改变这一切!昌平君叛乱后,他一声“大夫,莫走!”改变了嬴政的责罚,将他留在了身边。当统帅,击鼓进军,有着数万的兵权,带领军队,打天下!在外人眼中,他是个仅有三岁就手握兵权的神童!...
在王翦的战略方法看来,第一步,一定是要守住要害地点,想办法与楚军对峙,等待机会后再度出击。
这也就是子婴说的,等待楚国国力不支,最后再谋求出击。
楚国耗不过秦国!
所以,压根不需要费这个力气去夺取陈郢。
王翦把舆图拿了起来,细细端详,这才找到自己原本计划的漏洞。
如果自己只仗着大梁城和陈地,那项燕自然可以用陈郢对函谷关发动突袭,会让王翦腹背受敌。
想到这里,王翦深吸一口气,“兵者,诡道也!”
原来自己的漏洞在这里,只要上下都有据点,那楚国就只能和自己耗着,如果不愿意耗着,那秦国就继续进军。
可,子婴是怎么想到这点的?
王翦摸着脑袋陷入沉思,半晌后,他想到了一个可怕的结果。
自己这个孙儿,恐怕真的是军事天才,可却未能表露出来,这十分不符合三岁孩童的心性。
“王宫深院,水深的很啊,我这孙儿,估摸是受苦了……”联想到大王幼年的经历,王翦似乎猜想到了什么。
就在这时,子婴欢快的声音响了起来,“外大父,我来取剑了。”
王翦笑着望去,只见子婴拿着个绳子,跑了进来,身后跟着蒙毅,而蒙毅则扛着一个木桩一样的东西。
仔细一打量,这才发现,蒙毅竟然把打水的滑轮都带了进来。
只见子婴指挥着蒙毅放下木桩,用绳子穿过后,绑在了宝剑上。
王翦立刻想明白是怎么回事,立刻黑着脸道:“这……这可不算。”
“怎能不算?莫非外大父要食言?”子婴小脸认真地说着。
王翦一阵语塞,当初没有制定规则,可谁能想到子婴竟然有这样的办法。
用滑轮来提这宝剑,若是用这般的方法,搞不好还真的能让他拉起来。
可这剑乃是王翦荣誉的象征,王翦未来是要传给自己的孙子的,哪能那么容易送出?
“可你这方法,算不算作弊?”王翦小心翼翼道。
子婴歪头道:“又没定个规矩,我这也算作弊?外大父不想给就直说。”
说完,子婴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见自己的乖外孙生了气,王翦心中一咬牙,外孙也是孙,都一样,于是笑道:
“那你能拉起来,我就送给你。”
子婴听完这才笑了起来。
“老将军,你疼外孙,还真是下了血本呀。”一边绑着身子,蒙毅一边打趣道。
大王上赏赐的宝剑,谁不当个宝贝,怎会和一个三岁孩童来打赌?
蒙毅想不通王翦的想法。
王翦自己也是肉疼,望着子婴攥着绳子的小手,只能祈求他别拉动宝剑。
滑轮在这个时代已经广泛使用,子婴是见过雍城内的工程器具,不少的零件都是采用这样的滑轮来省力。
见蒙毅绑好后,子婴咬着牙,使劲一拉。
可预想中的宝剑,并未提起。
饶是有了滑轮的加持,想要拉得动这三十斤重的宝剑,也不是易事。
王翦心中一喜,可下一刻,子婴咬着牙提起了宝剑。
哀叹一声,王翦坐回了椅子上,看着蒙毅把宝剑递给子婴。
子婴没有接,伸手抚摸了一下,笑着对王翦道:“外大父,你好像不开心啊。”
王翦苦着脸,想要说些什么,勉强挤了个笑容,“哪有,外大父开心的很。”
这话也不假,子婴给自己想了克制楚国的法子,相比之下,他还是赚了。
只是他肉疼这太阿剑,大王赏赐给自己,自己都没舍得佩戴呢,就便宜了小子婴。
虽然运粮来的机会渺茫,可毕竟来了王令,也许会有转机。
众将士颇为期待,不知道这竹简内,到底写了些什么命令。
从信使手中接过竹简,王贲吩咐道:“快,扶下去,安排些吃的。”
能从函谷关到这大梁城,这一路不知遇到多少危险。
安妥了信使,王贲这才打开了书简。
一旁的将士们,盯着将军的脸,期盼着会有转机发生。
可拿着竹简的王翦,脸上没有悲喜,却露出了惊疑的神情,只一会功夫就合上了竹简。
王贲心中重重吐出一口气,道:“大王有令,若真守不住这大梁城,可撤回大秦。”
将士们并不意外,可这条命令,将军的怎是这般表情?
“将军,那粮草是否可以运到?”副将赶忙问,谁也不想丢了这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大梁城。
王贲摇摇头,把竹简递了过去,道:“自己看吧。”
副将连忙接过,摊开竹简看了起来,一旁的其他几人也跟着凑近瞧着。
可才一眼功夫,其中就有一人惊呼道:“什么?大王竟让我们去袭击运粮队?这上哪去伏击?”
那人站在外围,只瞟到了其中一句,顿时嚷了起来。
“嚷什么?没看到上面写着,是伏击陈郢运往函谷关的运粮队。”副将呵斥了一句,“昨个不是斥候来报,有一队人马去了陈郢,兴许是去调集粮草。”
“哪里是个一队?斥候不是说了,人数太多看不清,这几日早晨雾气大,看的不真切。搞不好有好几万呢!”
“我们不是怕死,可这不代表我们直接去送死,我情愿与这大梁城共存亡!”
“对,我们愿意与这大梁城共存亡!”
人群渐渐嘈杂起来,副将也没了继续看的心思。
“吵什么?”王贲瞪着众人,这群人都是跟随自己多年的将领,他知道众人不怕死,可眼下,除了大王这个计谋,也就只有逃回秦国的选择。
虽说他严密封锁了消息,项燕并不知道大梁城粮草不足,可若是项燕打不下函谷关,再回头打自己这大梁城,到时候该怎么办?
王贲不觉得自己可以守得住,这大梁城内的百姓哪里禁得起两场长期的围困战?
到时候,还不是只能按大王说的办,退回大秦。
可这和丧家之犬何异?
想到这里,王贲的脾气上来了,顿时喝骂道:“死都不怕,还怕楚军?我们怎个不能去截个粮道?这信里不是说了很清楚,打不过咱再退回秦国也无妨,大王都这般说了,你们还有什么可嚷的?”
众人低头不语,在王贲发火的时候,可没人敢触霉头。
“再说了!”王贲提高了音量,“你们是想去拼一把,还是等着项燕发个善心,不会来打咱?”
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这些秦国的将领,对于函谷关的牢固是有信心的,就算项燕出马带了四十万大军,也攻不下来。
也就是项燕作为楚国人,不知函谷关布防的情况,想要去试上一试。
到时候,函谷关打不下来,不就只有大梁城可以打了?
谁叫大梁城背靠黄河,围起来容易呢?
众人叹息,王贲见没人反驳,于是降低了音量,“再说了,你们也不看看,到底是谁下的令,大王的计谋能害了咱?”
可就在这时,一旁看完书简的副将开口惊呼道:“不是啊将军,这……这计谋署名的,是……是……”
见副将支支吾吾,半天憋不出一个字,王贲喝道:“是什么是?莫不是那李斯出的计谋?”
此刻的副将都有点怀疑这王令的真假,竹简上的名字,他到了嘴边却怎么也念不出来,这太过天方夜谭了啊!
见不是李斯,王贲继续试探性地问:“赵高?”
那副将只是摇头,嘴上却还是说不出口。
想到这里,王贲眼睛一亮,既然不是大王身边的文官,那肯定是武将。
蒙恬、李信肯定不是,吃了败仗,估摸还在自家反思呢。
脑海中一个一个名字浮现,王贲却也有些激动,瞪大了眼睛,扬起了嘴角道:“是……”
见王贲这般模样,副将以为他猜到了人,卡在嘴边的人名也终于说出了口:“是……子婴!”
“子婴?子婴!!!”人群先是疑惑,紧跟着是震惊。
子婴是谁?
在场的众人,可都是王贲的老部下,这名字太熟悉了,以前将军不打仗时,就念叨着自己这个外甥。
不能开口说话,这也愁坏了这个大舅,许多将领也是搜了不少的土法子给王贲。
可子婴身为大王的长孙,哪能用这些个土法子。
当听到自己外甥名字时,王贲也是愣住了,在众人惊呼两声后,王贲还未反应过来,又问了一句:
“谁?”
副将指着竹简道:“将军,这计谋是子婴献的!那探马肯定是细作,得派人抓起来啊!”
众人于副将想的一致,大王怎会传个三岁孩童的计谋,来让他们出城迎敌,这一定是细作。
王贲这时候才看清竹简最后的名字,子婴!
自己外甥的名字,他当然认得,可与这些激动的将领不一样,他伸手打断了吵闹道:“探马肯定没问题,有腰牌。这王令……兴许……也没问题。”
虽然觉得匪夷所思,可这条计谋,还真有一定几率可以成功,并非空穴来风。
“没问题?”副将颇为激动,虽然子婴是你外甥,可他才三岁啊。
三岁的孩子能有啥好主意?
副将还想说些什么,却看到王贲凌厉的眼神,顿时低头不语。
嘈杂的声音也渐渐安静,半晌后,王贲道:“都别争辩了,王令清清楚楚地写着,那就一定是有子婴参与。既然大王这般安排,我等照做就好。”
“将军,该不会真的按这上面的行事吧?”
见还有人质问,王贲怒目道:“怎的?你有啥好方法?”
听到这话,众人顿时摇头。
“这几日各个方位的斥候出去这么多,收到了这么多的讯息,陈郢那边却是有异动,还真不好说是不是调运粮草。”
“试一试总没错,那项燕料定我等不敢出击,我们就来一次奇袭!”王贲说着,捏紧了竹简。
副将见状也不反驳,连声道:“将军,陈郢若运粮至函谷关,要经过一处峡谷,若快马轻骑,三日便可到。”
对于下属的表现,王贲很是满意,点头道:“那还等什么?让所有骑兵集合,咱也去截个道!”
“诺!”
……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