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扶摇直上无错版

扶摇直上无错版

徐福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推荐《扶摇直上》,讲述主角赵泗嬴政的爱恨纠葛,作者“徐福”倾心编著中,本站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穿越大秦,成为出海为始皇求长生药船队的一名船员......飘洋八年,终回故土,成为大秦第一位海归。嬴政:可有仙山?可有仙人?可有仙药?赵泗:无......始皇帝:无功而返,此乃死罪......赵泗:“臣有物要献!”说罢,赵泗摊开一块破布,掏出几袋子皱巴巴的种子。“陛下,此乃世界地图,大秦尚未四海归一,此乃红薯土豆,亩产千斤!此乃......

主角:赵泗嬴政   更新:2025-04-24 13:5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泗嬴政的现代都市小说《扶摇直上无错版》,由网络作家“徐福”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推荐《扶摇直上》,讲述主角赵泗嬴政的爱恨纠葛,作者“徐福”倾心编著中,本站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穿越大秦,成为出海为始皇求长生药船队的一名船员......飘洋八年,终回故土,成为大秦第一位海归。嬴政:可有仙山?可有仙人?可有仙药?赵泗:无......始皇帝:无功而返,此乃死罪......赵泗:“臣有物要献!”说罢,赵泗摊开一块破布,掏出几袋子皱巴巴的种子。“陛下,此乃世界地图,大秦尚未四海归一,此乃红薯土豆,亩产千斤!此乃......

《扶摇直上无错版》精彩片段


别的朝代不清楚,但是秦朝时期军匠绝对是军队标准配置。

数量相比较于其他朝代更多,手艺也更加精湛。

平时负责武器保养和维修工作,战时则负责进行战争器具的制造。

王离下令,不消一会便有军匠受命前来,在王离的命令下等待赵泗指示,蓄势待发,搞得赵泗略微升起来一些压力。

在一通手忙脚乱的比划外加地面上的图纸,匠人们开始了工作。

这个时代的人大多是沉默不语的,很难从他们脸上看出什么特别的表情,就像蒙了一层雾的黑白电视一般。

唯有王离,看起来充满了自由蓬勃的气息。

“海外都有什么?可有仙山?可有蛟龙?”

匠人开始忙碌以后,充满了好奇的王离开口发问。

这个时代大海笼罩着神秘的面纱,哪怕是靠海的齐地,活动范围也都只局限于近海。

而对于王离这般生在咸阳长在咸阳的孩子,大海对他而言大多数只存在于邹子的大九州说中,以及遥远的观望。

再加上徐福早些年提出的海外仙山论,让大海又笼罩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没有。”赵泗摇了摇头。

“不过倒是有十几丈长的大鱼!”赵泗笑眯眯的说道。

赵泗说的是鲸鱼,他们在海上的时候还真是经常遇到鲸鱼。

“我知道,陛下几年前曾派人于琅琊猎杀蛟鱼!据说大数十丈,嘴巴一张,能容大船,尾巴一动,风起云涌。”王离开口回答到。

“那外面大么?外面真的还有八州么?”王离继续开口问道。

“很大,和大九州的说法略有差异,但是相差不大。”赵泗沉吟后开口。

虽然邹子对于大海的猜想并不准确,地球并不如他所想的呈现九州格局。

但是邹子的思想难能可贵,最重要的是邹子认识世界的方式。

即去中心化。

古人认知世界,通常是先入为主的认为中原乃是天下中心,人杰地灵,出类拔萃的自然资源全部集中在中原,其余都是蛮荒之地。

这便是九州说。

进一步引申开来,我们踏足的大地就是寰宇中心,这便是天圆地方说。

邹子能够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在这个时代殊为难得。

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邹子仅凭臆想猜测推测出的大九州说,已经基本符合了地球的格局。

赵泗当然不会否认邹子的大九州说,大不了往上面生搬硬套,谁规定地球必须有七个州?大不了再找两个大点的岛屿群命名为州。

宝贵的是邹子的思想和思维模型,以及大九州说在这个时代广泛的受众。

老实说,九州说,已经过时了。

九州说被大九州说淘汰也是必然的事情,因为天下已经混为一统。

后来九州说复起是沾了儒家的光,劣币驱逐良币了属于是。

大九州说需要赵泗出海的事实支撑,而赵泗想要告诉世人世界的全貌,也需要依赖大九州说的事实支撑和广泛的受众人群。

尤其是,邹子的大九州说可能是大秦官方认可的世界说的情况下。

王离对于大海的好奇很多,问起来也是乱七八糟。

赵泗一一作答,不时穿插一些自己在海上的趣事旧闻。

“彼时初至一地,皆要防备土著袭击劫掠,唯有此处地界不同……”

“我们初至此地,粮草不足,人马疲惫,此地土著初至,即刻提起防备,最后这群土著竟然送来瓜果食物,还于我们交换物资,解了燃眉之急,土豆红薯玉米就是自此地而换。”

“后来航行,每到这一天,我等就像过节一般。”

“什么节日?”王离好奇的问道。

“感恩节,过着玩的。”赵泗摇了摇头。

“那这些土著真是热情好客!”王离点了点头。

“是啊,若有幸再至,非得带些礼物,礼尚往来,方不失我中原风采。”赵泗点头。

印第安人还是很好客的,虽然语言不通,习俗不同,但是在大洋的彼端,遇上这么一群肤色相同热情好客的人群,还是很容易让人产生亲近之意的。

以后若有机会,礼尚往来是肯定的,当然,赵泗不会送人家沾了瘟疫的皮毛衣物。

赵泗讲了很多,王离真就像听故事一般,还是个十分合格的捧哏。

每当赵泗讲到惊险新奇之处,王离总会恰到好处的发出惊叹。

赵泗本就打算和对方拉近关系,并不觉得疲累,提起一些有趣的事情,船员们也会七嘴八舌的应和。

脱离了海上的疲惫生活,船员们再讲起来也都生动有趣,但是你要是让他们再去一趟,他们多半是不愿意再去的。

而另一边……大巡天下的途中。

始皇帝处理完政务以后,抬头看向挂在驾撵之中的世界地图。

大九州!

世界!

辽阔的疆域和土地!

丰饶的环境和肥美的水土!

始皇帝还没有忘记赵泗的描述,在赵泗的口中,一些地区甚至不需要种地,仅仅依靠自然的馈赠就可以自给自足!

这是何等的天幸之地?

他引以为傲的大秦,也仅仅是这个世界地图中微不足道的一点。

最关键的是,赵泗对于海外的描述。

很多地方都是土著当道,甚至连个国家也无。

连像样的武器铠甲也没有,拿着石头木矛大乱斗?

如果赵泗说的是真的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群敌人对于大秦来说翻手可灭!

这可比六国好打多了,打了一辈子,恐怕大秦都没有面对过这么好打的对手。

哪怕是不通教化的义渠等蛮夷之地,恐怕都不至于连个像样的政权结构和武器铠甲都没有。

而偏偏,他们占据了世界地图上大多数的土地。

这对始皇帝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他在赵泗的描述中听到的是,一群贫弱无德无能之徒,占据了广袤丰饶的土地,而他这个一统六国的帝皇,却被大海和高山荒漠包围,困在九州之中!

更可惜的是,不管是走哪里,代价都太过昂贵,大秦似乎根本没有支付如此昂贵代价的资本。

大秦很强,但是又不够强!

他们强到了在公元前就可以建造跨海航行的船队。强到了战斗力已经在这个时代排在T0独一档,却又不够强,因为他们依旧无法跨过自然的阻拦。

始皇帝目光幽远的看着世界地图,许久之后,才缓缓放下目光,眉头紧皱。



  “赵泗可曾治学?”王翦沉思片刻后开口问道。
  “不曾,《显学》《五蠹》都得我帮他通读下来,不过他读的挺快,几遍下来就能通读文章了。”王离开口回答道。
  “不用借了,家中法家藏书,皆抄录一份赠之。”王翦拍板决定。
  “好!”崽卖爷田不心疼,反正是大父做的决定,另一边又是自己的好兄弟。
  “你和赵泗互为友人?”王翦又开口问道。
  “是也!此人颇有风度,行事不拘小节……”王离还在夸,王翦却陷入了沉思。
  “既然如此,你从家里挑些歌姬舞姬一并相赠。”王翦开口道。
  “不用,赵泗还没安家呢……”王离摆了摆手。
  “那就连宅子一道送了,既然尚未安家,一并再遣些奴仆过去。”王翦摸着胡子缓缓开口。
  “啊?”王离一惊。
  大父今天大方的有点过分。
  “算了,此事我差人去办,妥当之后,你再说不迟。”王翦估摸着自家孙子憋不住那破嘴,这些琐事估计也得办的鸡飞狗跳,索幸他压根也没指望王离。
  王家家大业大,王离只要不瞎折腾,一切事情都有最专业的人才帮助他处理。
  (月票推荐票快捷通道)
  
  “好嘞!”王离乐得轻松。
  倒不是不愿意给自家兄弟送东西,主要是一应使女奴仆挑选等事物确实麻烦。
  完成了赵泗的请求,王离老老实实的跪坐在一旁给王翦按摩双腿。
  王翦则眯着眼睛沉迷享受膝下承欢。
  爷孙二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上一句,直至夜深,王离才被王翦赶去睡觉。
  翌日一大早,王离兴致冲冲的查看家中门客为赵泗连夜誊抄的书籍。
  而王翦,则将给赵泗挑选宅院奴仆使女的任务交给了家中亲近宾客王兴。
  “主人……”王兴在一旁开口。
  “说了许多次,你是大夫,在家中与我也是门客,不是奴仆。”王翦叫停,看着和自己一样白发苍苍的王兴。
  “我这大夫全赖主人栽培。”王兴固执的摇了摇头。
  秦国虽然是奴隶制,但并不限制奴隶脱籍,王兴本是官奴隶,很早之前被赏给王翦,后来跟随王翦出征,立下一些战功脱籍,不仅自己脱籍,还让家中妻儿一并脱离奴籍。
  王兴好学,人又忠厚老实,颇得王翦喜爱,虽然脱籍,但依旧留王兴在家中以宾客供养。
  如今王家很多杂务,俱由王兴负责。
  “主人……”王兴再次开口,也是对于王翦吩咐自己的事情心有疑惑,
  “你是想问为何我前后不一?”王翦笑着开口。
  王兴点了点头,他疑惑的点倒不是王翦送赵泗宅子奴仆使女。而是王翦的前后不一。
  王翦灭楚以后急流勇退,家中宾客几乎尽数遣散,朝中友人几乎不再来往,而王贲又天生性情淡漠,寡言少语,为人缺少变通,于同僚之间的相处也不咋地。
  王翦自获封彻侯以后,一向的行动原则就是不闻不问。
  朝堂谁起谁落一概闭门不问,还对王贲也严格约束。
  王贲本就没有多少友人,因为王翦的干涉,后来干脆也成了孤身一人,几乎无人亲近。
  王兴以前问过王翦何故如此,王翦也给王兴解释过,王兴也明白这是王翦明哲保身的行为。
  他疑惑的点在于王翦的前后不一,赵泗简在帝心不假,可是为何王翦不说阻挠王离亲近赵泗,还奉上如此厚礼。
  “兴……”王翦拍了拍王兴的肩膀。
  “人都说,年过七十古来稀,我还有几年好活呢?”王翦眼中带着唏嘘感慨。
  “我得避嫌,贲儿也得避嫌,但唯独王离这孩子不用。”王翦笑着开口。
  “当年陛下海上参议,同行者廖廖,为何王离这孩子能以稚童之龄同行参议?”王翦又幽幽开口。
  王翦所作所为,始皇帝又何尝不明白呢?
  王翦功至彻侯,再不急流勇退,就不礼貌啦。
  王贲能力出色,同生代也算最出色的那几个之一,自己也因功封候,王翦彼时年壮,王家又是父子双候,一脉相承,王贲,也得做个孤臣。
  “陛下知道,王离这孩子,实诚,憨厚。”王翦笑眯眯的说道。
  现如今,王翦已经老迈不堪,和故交旧部几乎切断了一切联系,同僚之间也并不友好。
  王贲亦无几个亲近友人。
  如今的情况,和以前又有所不同。
  “我不用,贲儿不用,但是王离这孩子用得着。陛下亲近赵泗,王离这孩子亲近赵泗,陛下只会高兴。”王翦幽幽开口。
  自己死后……自己的爵位会交给王离继承,这是他和始皇帝的约定,也是他亲自向始皇帝求来的。
  始皇帝很大方,没有任何为难。
  大笔一挥还多赏了许多田地。
  这份爵位,只有王离能够守得住,这是很早很早之前王翦就预见的到的事情。
  王兴闻言恍然大悟。
  王离资质平平,有些平庸,再加上年幼,和王贲王翦的情况大为不同。
  一代功盖天下,位极人臣,若不急流勇退,那就是取死之道。
  二代父子同袍,亦是军功一流,颇有一代风范,父亲尚且年壮,若再交友广泛,广受好评,也不礼貌。
  三代资质平庸,年龄幼小,胸无大志……只有从这一代开始,才能够开始经营人脉,所以只要王离交的朋友不算太差,王翦都不会过多干涉。"


  二者混熟以后赵泗就暴露了本性,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
  当然,赵泗日常打磨身体,如跑步,打拳,劈杀,这些事情上赵泗倒是充满激情。
  他确实懒,如果没有任何压力,他真的懒得对这个时代做些什么。
  更不会想着自己就是时代的奠基者妄想推动这个时代。
  对于任何不喜欢的事情他都很懒,指望赵泗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闲的没事去琢磨什么制盐术,炼钢,煤炭,火药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虽然说赵泗读过相关的书,有一些模糊记忆,但是他也懒得弄。
  包括带回来的红薯土豆玉米这三种农作物,也是赵泗顺手施为,为了确保船员们登陆以后能够万无一失。
  若不然,以赵泗的性格,红薯土豆玉米,最多带上个十来斤,剩下的船舱他恨不得塞满辣椒香菜以及各种各样的其余蔬菜水果香料种子……
  谁他喵的喜欢啃土豆啊……
  时代不同,背景不同。
  这个时代的不可抗力因素太多了,更何况秦朝的律法也确实不够法制社会。
  爵高者得到一切,无爵者一切皆无。
  嗯……在秦朝这个严苛的社会背景之下,没点特权连出趟远门都是麻烦。
  赵泗又不是王离,有个战神爷爷。
  他只能往上爬,直到自己能够做主的时候,才能够尽情摆烂。
  但这对这个时代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倘若真给赵泗一个安稳的摆烂环境,赵泗还真就融入进来窝在下面不挪窝了,恨不得不引起丝毫异样。
  但是没办法,他在大秦的登场就已经足够声势浩大!
  “所以我的优势是什么?无外乎现代的知识和技术,而这些毫无疑问都是时代的瑰宝。”赵泗暗暗想到。
  “所以还有什么能拿的出手的?煤炭利用?蜂窝煤貌似不是很难来着。还有什么?制盐术?炼钢术?这两个在古代应该是国之重器。黑火药?这玩意在这个时代应该也功劳不小!”
  “反正都要拿出来,那不如一起筹备。”赵泗暗暗思索到。
  指望赵泗治理地方,恐怕有些困难,不过以秦朝的制度,赵泗这种没有经历过上岗培训的,恐怕有爵位也难有官职。
  至于领兵打仗?
  算了吧……要说海上,赵泗还能说上一二,毕竟这五年航行不是白瞎的。
  至于陆地之上,赵泗压根没有相关知识,哪怕是江河作战赵泗都够呛,江河和大海完全是两个概念。
  赵泗接触的军事相关知识也就是三国演义和大学生军训了。
  不能上战场了给敌人踢一手正步方阵齐步走吧?
  赵泗是压根没有陆战军事相关知识,军训再好也只是军训,不是完整的知识体系。
  既然如此,短期来看肯定是作弊来的轻松。"


  赵泗当然不可能进行国境标注,他会画的世界地图是上一世的世界地图。
  记得国家也是上一世的国家……这个时代大秦疆域究竟多少,其余国家究竟是哪些个赵泗都搞不明白,怎么可能画的出来?
  赵泗只是画出了七大洲四大洋以及大概的样貌,同时对高原丘陵平原山区等地貌进行了标注。
  至于河流湖泊赵泗没有乱画,哪怕他历史知识不是很好也知道这个时代的河道和现代的有所区别。
  哪怕是黄河都经历了多次改道,以后世的湖泊河流对标大秦肯定会纰漏百出,误导他人。
  不过总的来说还是把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格局画了出来,还有大量的高原丘陵平原沟壑等不易发生变更的地貌也被赵泗一一标注。
  至于更加详尽的涉及有可能产生变动的,赵泗是打算等到以后亲自进行考察以后填充绘制。
  哪怕不怎么详尽,赵泗这也算是这个时代第一份世界地图。
  一图两份,世界地图旁边是赵泗绘制的海图。
  记录了这五年来的航行方向以及途经的较为方便停泊的岛屿陆地。
  同时也对世界地图起到了一部分补充作用。
  “大秦何在?”始皇帝开口问道。
  赵泗上前,看着世界地图大概圈了一块地方。
  现在大秦的版图远不及后世,仅仅只是占据了中原地区,了不起再算上岭南。高原地带以及再往北去的地方,尚且不算大秦的领地。
  “草民尚未出海之时年纪尚小,只能画个大概……”
  始皇帝注意到,赵泗手指头所圈的大秦之地和整个世界地图相比,分外渺小。
  “此处,此处,可有大国?”
  始皇帝又指向美洲和非洲。
  这是赵泗自己标注的宜居地带。
  值得一提的是,非洲并非电视里常常出现的漫天黄沙干旱形象。
  实际上除了沙漠以外,非洲有很大一部分地区都是宜居地带,哪怕放眼世界都是少有的气候宜人,某些地区甚至宜居到不用种地,仅靠自然生长的果实和农作物都能够填饱肚子。
  美洲不用多说,虽然尚未开发,蚊虫瘴气甚多,但是相比较于贫瘠酷热的中东地区和寒冷的北欧,显然更加宜居。
  当然,需要付出大量成本进行开发是必然的。
  “没有国家,多是大小部落,生番蛮夷,不通教化!”赵泗开口说道。
  “此地人种,和中原人相貌无二,以部落为制,大小部落林立,草民帅船员于此登陆,获赠饮水果食粮食以为饱腹,并以兵刃互贸,虽不通教化,但易于沟通。”赵泗沉吟一下指向非洲继续开口。
  “此地人种,肤黑如墨,面若恶鬼,劫掠成性,又因此地气候宜人,无需种地即可得活,皆好吃懒做,又劫掠成性……”
  “此地呢?”始皇帝又指向欧洲,也是赵泗标注的宜居带。
  “此地或有城邦国家,只是语言不通,草民不甚清楚,此地人种鹰鼻异瞳,有红发,黑发,棕发,金发……形态不一。”
  始皇帝微微点头,客观来说,欧洲这块距离大秦还不算太远。只是西北之地荒芜,难以通行,恐怕要走海上。"


  赵泗外在条件不差,人高马大,又有一身力气,整个人又使人亲近,言谈举止虽偶有不得体之处,但是却不令人觉得冒犯,王离对赵泗的感觉十分正面。
  王翦听闻王离的评价,并没有太过在意。
  他更沉浸于其中的是年轻人之间纯粹的友谊和独属于少年人的意气风发和不拘一格。
  至于王离的高度评价?王翦身上获得的评价已经不知多少。
  他还见过不知道多少个获得过更高评价的少年人。或者说,王翦作为一个屹立不倒的王侯,见过不知道多少后起之秀,王离极度美化后的赵泗,放在那些人面前也根本排不上号。
  唯一让王翦在意的,也就只有始皇帝对赵泗的态度,
  始皇帝于之同食同饮,还赐书《显学》《五蠹》。
  王翦知道,《显学》和《五蠹》是始皇帝十分喜爱的文章。
  当初韩非的《显学》《五蠹》之论流传至咸阳之时,始皇帝观后大为赞叹,甚至公开表示过对韩非的赞赏,为了把韩非弄过来还废了一番心思。
  后来韩非虽故,但《显学》《五蠹》依旧是始皇帝最喜欢的书籍,可以说这两本书某种意义上也是始皇帝思想的一种折射。
  始皇帝能和赵泗同饮同食,甚至赠书也是《显学》《五蠹》,对赵泗的亲近不言而喻。
  相比较之下,王离所描述的赵泗的种种优点反而成为了极为微末的东西。
  领兵打仗也好,为官施政也好,这些都可以后天慢慢学,哪怕较为平庸也无所谓。
  唯有为王亲近,这种可遇不可求的东西最重要,也最稀少。
  王翦勉强算是为王亲近,可那是他用一辈子换来的。
  至于左丞相李斯~恐怕这辈子都没机会为王亲近。
  自己的儿子王贲亦是如此!
  现今大秦,能够谈得上为王亲近的人真的不多,年轻一代也就蒙毅勉强算是。
  出则同游,行则同乘,每一次大巡天下的行程规划车辆配置等事宜全部由蒙毅负责,无人可以插手。
  蒙毅上书要求诛杀赵高,始皇帝没有同意,但是事后却专门开导蒙毅,其对蒙毅信重可想而知。
  蒙毅如今官职虽不算位极人臣,但哪怕左相李斯,有很多东西都要和他商量甚至问问蒙毅的意见。
  可以这么说,现在的蒙毅,本就是被始皇帝带在身边当成未来的一把手培养。
  王前亲近,说来容易做来难!
  而且蒙毅也不是一开始就得到始皇帝信重,是在始皇帝身边做郎官的时候用了很长时间,凭借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忠信无二,逐渐得到始皇帝的亲近。
  始皇帝鲜少在很短的接触时间之内表达出对一个人的亲近的,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
  这或许和始皇帝童年以及继位之初不太友好的人生经历有关。
  总之,上一次见到,刚刚接触不久始皇帝就明显表现出亲近意思的人,还是很久很久以前。
  那个人的名字,叫李信!
  赵泗初逢始皇,却得王亲近,这一点……殊为难得!"


  但是那可是亩产五百斤……
  哪怕作为农产品的补充也是极好的。
  站在秦始皇和市场经济的角度上来看,主粮的地位不可取代。
  粮食一旦流通起来,就具备了商品属性,而土豆和红薯的商业价值极低,但它们的高产在古代能够作为兜底的存在。
  这就够了!
  民以食为天!
  尽管这个时代尚未提出什么民为水君为舟的话,但是始皇帝也明白,下层趋向于稳定,上层的统治才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再退一步说,发动徭役,战争,等大量耗费人力物力的事情的时候,有亩产高达五百多斤的农作物,下层的承受能力也随之大大增加,更不易发生混乱变动。
  从长远角度上来看,这是增加大秦底蕴乃至于动员力加固大秦统治的东西。
  尽管赵泗已经往少了说了,尽管赵泗已经提前说了红薯土豆的弊端,但是始皇帝依旧显得十分郑重。
  “那此物呢?产量几何?”始皇帝指向玉米,语气中多了几分期待。
  “略高于五谷……可为主粮使用。”赵泗沉吟片刻后说道。
  赵泗还真就不知道玉米的产量具体多少,他只是大概知道,玉米在古代的生产条件下,能够高于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的产量,具体高多少他还真不清楚。
  “不过此物生长更甚于麦,气候适宜,百天即可长成。”赵泗开口回答。
  乍听赵泗说过亩产五百斤的土豆红薯以后,始皇帝听到略高于小麦的玉米第一时间竟然有些失落。
  可是听到从种下到成熟只需要百来天,始皇帝立刻就提起兴趣。
  始皇帝可不是不通五谷之人,大秦本就是耕战之国,作为一国之君若不知农时可就贻笑大方。
  眼下五谷,麻、黍、稷、麦、菽。麦是种植范围最为广泛的。
  麦的成熟期基本上要两百多天,倍多于玉米。
  一般情况下都是两年三熟,极少数气候宜人方便灌溉的地区是一年两熟。
  或者就是一年之中,种完麦之后穿插种些其余农作物。
  在赵泗口中,玉米的亩产量虽然只是略高于麦,但是生长时间却只有麦的一半。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多数地区都可以做到一年两熟。
  种一茬小麦,再种一茬玉米,一年丰收两次。
  二者补充种植,推广开来,大秦的粮食年产量不说翻倍,起码也能增长个一半。
  “嗯……有何缺陷?”始皇帝下意识的看向赵泗。
  他下意识的认为这样的农作物也有一定的缺陷,天底下没有什么东西十全十美。
  “嗯……没那么好吃?”赵泗开口。
  不过仔细想想,在这个脱壳技术有限的年代,貌似带壳的小麦煮出来未必有玉米口感更好……"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