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逆天谋反完结+番外

逆天谋反完结+番外

陈平安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推荐《逆天谋反》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陈平安”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陈平安朱元璋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穿越大明,身份是胡党余孽,陈平安开始计划逃离大明,征服南半球,曲线救国,岂料陈平安却不知道自己拉拢的第一个对象竟是朱元璋......陈平安:“老朱,你想不想当皇帝?”朱元璋:“你这个问题有点尖锐,不太好回答呀!”陈平安目光扫向别人……蓝玉:“大哥,你是知道我的,我对大明一片赤胆忠心,日月可鉴!”徐达:“大哥,你是知道我的,我年纪大了,折腾不动了,只想安享晚年。”李善长:“大哥,你是......

主角:陈平安朱元璋   更新:2024-10-09 07:5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陈平安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逆天谋反完结+番外》,由网络作家“陈平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推荐《逆天谋反》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陈平安”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陈平安朱元璋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穿越大明,身份是胡党余孽,陈平安开始计划逃离大明,征服南半球,曲线救国,岂料陈平安却不知道自己拉拢的第一个对象竟是朱元璋......陈平安:“老朱,你想不想当皇帝?”朱元璋:“你这个问题有点尖锐,不太好回答呀!”陈平安目光扫向别人……蓝玉:“大哥,你是知道我的,我对大明一片赤胆忠心,日月可鉴!”徐达:“大哥,你是知道我的,我年纪大了,折腾不动了,只想安享晚年。”李善长:“大哥,你是......

《逆天谋反完结+番外》精彩片段


陈平安一边想着,一边打开一瓶茅子,亲自给朱元璋倒了一杯。

朱元璋一边津津有味的吃着大餐,一边喝着茅子,时不时的对陈平安的厨艺,以及茅子赞不绝口。

片刻之后,陈平安看着朱元璋就风卷残云般吃光了桌上的饭菜,喝完了最后一口酒,这才缓缓开口。

“朱大人,您吃的还满意吗?”

朱元璋愣了一下,抬头看了一眼陈平安。

“你小子有话快说,有屁快放,少在这拍马屁。”

陈平安突然笑了笑,四下看了看,这才凑到朱元璋耳边,压低了声音说到:“老朱,你想不想当皇帝?”

陈平安话音落地,旋即站起了身,一脸紧张的看着朱元璋。

“嗯?”

朱元璋以为自己出现幻听了,猛地抬起头来,眉头紧锁,刹那之间,一股来自上位者的气势喷薄而出,就连身后的蓝玉此时都不由自主的浑身一哆嗦,面色一变,下意识紧握着手中的刀柄!

虽然蓝玉没听见陈平安跟朱元璋说了什么,可是此时看见朱元璋的面色,瞬间如临大敌一般,大有主要朱元璋一个眼神的示意,下一秒他手中的刀就会让陈平安人头落地的架势。

朱元璋面色一变再变,心中暗道,果然是胡党余孽,造反之心仍然不死,看来咱还是看走眼了啊!

正要让蓝玉将眼前的陈平安拿下,哪料到陈平安竟是对朱元璋跟蓝玉的神情恍若未闻,继续自顾自的说了起来。

“老朱,实不相瞒,这大明咱是没法待了,我带你去南洋,那里地广人稀,乃是无主之地,到了那里,别说你可以当皇帝了,你身后这位蓝三兄弟,也能称帝,咱让汉人一统九州,指日可待!”

陈平安话音落地,朱元璋心中瞬间松了口气,还好这小子不是要造咱的反!

只是片刻之后,却又一脸疑惑不解的看向了陈平安。

什么叫大明没法待了?

什么叫蓝三也能称帝?

这年头皇帝这么不值钱吗?

朱元璋心中瞬间浮现出无数疑惑,百思不得其解。

咱当年一家子人都饿死的差不多了,又给地主放牛,又去庙里撞钟,甚至连要饭咱都干过!

如今好不容易创建了这大明帝国,咱知晓百姓的艰辛,自登基以来,可谓是体恤民情,轻徭赋税,对那些鱼肉百姓的官员更是严惩不怠!

大明虽建国仅有十余年,但如今天下百姓人人安居乐业,虽不至于夜不闭户,但也算活成了个人样!

这小子竟然说大明没法待了!

真是岂有此理!

朱元璋虽松了口气,但此时身后的化名蓝三的蓝玉可算是明白刚刚陈平安跟朱元璋说了什么。

也难怪朱元璋面色巨变,问朱元璋想不想当皇帝,这小子是怎么想的?

这就算了,你自己作死为什么要拉上我啊?

那胡惟庸才被砍了没几天,满门抄斩,九族被诛!

连尸体都还没烂,你小子简直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蓝玉浑身一软,险些瘫倒在地!

朱元璋此时虽面色有些缓和,但蓝玉深知伴君如伴虎,该有的态度必须拿出来!

否则哪怕自己完全没有任何造反的心思,更从来没想过要当皇帝,也逃不过要被朱元璋砍脑袋的命运!

‘噌!’的一下,刚刚没拔出来的佩刀,这时被蓝玉猛地拔了出来!

刀尖直指陈平安,怒视到:“大胆!竟敢如此大逆不道,妄想登基称帝!找死不成?”

陈平安看着距离自己只有数寸的刀尖,也是脸色一变。

朱元璋却只是淡淡的回头瞪了一眼蓝玉,蓝玉心领神会,这态度咱算是表了,样子也做够了,既然陛下都不计较了,那这场戏也算演完了。

当下收回佩刀,却依然怒视着陈平安。

没办法,这个话题简直就是在生死的边缘疯狂试探。

见蓝玉收回了佩刀,朱元璋这才缓缓开口。

“你倒是说说看,为何这大明就没法待了?大明不行?”

朱元璋转念一想,却又觉得大抵是因为这小子的身份原因,身为陈宁私生子,胡党余孽的后人,有这个想法倒是也情有可原,看来是时候找个机会送这小子一块丹书铁券了,让这小子把心放回肚子里去。

“非也非也,大明不仅行,而且很行!”

“咱泱泱华夏,数千年来,得国之正,无过汉明!”

“大秦二世虽残暴骄奢,但亦是我汉室正统。”

“往后金元二朝,鞑子当政,却视我汉人为猪狗。”

“直到洪武大帝揭竿而起,建立大明,驱除鞑虏,收回丢失了四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复我中华!”

“即便是大汉盛唐,咱大明也是不逞多让!”

陈平安摇了摇头,一字一句面色严肃的缓缓回到。

从夏商周开始,到二十一世纪止,五千余年,大明是最后一个汉人当政的封建王朝,也是历朝历代之中,最有骨气的王朝!

从朱元璋建立大明,到大明灭亡,共计二百七十六年。

这二百七十六年中,大明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不纳贡!

真正做到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得国之正,无过汉明!”

“好!好!好!”

陈平安话音落地,朱元璋眼前顿时一亮,脱口而出,连说三个‘好’字!

不说金朝,便说元朝,确实视汉人为猪狗,在元朝的统治下,汉人被划分为最下等的人。

同样都是人,若是犯了同样的罪,哪怕是杀了人,鞑子只需赔点银钱便可无恙,汉人则要被诛九族!

在元人惨无人道的统治之下,汉人终于揭竿而起。

朱元璋当年也是因为走投无路,都快要饿死了,这才造反,誓要让天下汉人活出个人样!

如今大明建国已有十余年了,国泰民安,自己当初的信念,眼前的陈平安却依旧牢记于心。

这让朱元璋生出了一种陈平安实乃知己的感觉来。

只是为了确认陈平安是不是真的跟他爹陈宁一样,心有谋反的意图,朱元璋缓和了一下情绪,不动声色的继续问了起来。

“既然大明很行,莫非是你觉得大明的皇帝不行?”



“陛下,魏国公徐达、韩国公李善长以及吏部尚书吴琳,正侯在门口,等待陛下召见!”

“让他们进来吧!”

没多久,三个人就面色各异的到了宫里。

等到朱元璋让他们进来后,三人当即拜见。

御书房内,朱元璋摆了摆手,让三人起身。

只是头也没抬,仍旧低头在写着什么。

朱标站在一边,眼观鼻鼻观口也不言语。

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每个人心里的想法都不一样,实在摸不透,这个点皇上找自己来御书房,到底所为何事。

徐达第一个没忍住,站出来问到:“陛下,不知寻我等来此,是为何事?”

这三个人可都是如今朝廷里面的大人物,同时被召见,自然不是小事。

但徐达实在是猜不到具体是什么事情,毕竟鞑子已经被陛下的三个儿子砍的丢盔弃甲,尤其是朱老四,砍起鞑子来那叫一个下手毫无分寸!

至于高丽那群人,现在早就不叫事了,如今李成桂说了算,李成桂又甘愿给咱大明当小弟,自然是无需担忧了。

刚才来的路上,三个人碰到了,还在商讨,如今大明国泰民安,歌舞升平的,也没听说哪里出了什么岔子啊?

李善长的表情最为丰富,自从胡惟庸案爆发后,老李每日过的那叫一个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连门都不敢出了!

这么久了,突然被陛下召见,老李的心那叫一个忐忑不安,七七七七八八八八上上上上下下下下的,一颗心都快跳出嗓子眼了。

最为平静的反倒是吴琳了,虽然也百思不得其解,但毕竟自己也没犯过啥事。

而此时,朱元璋终于是放下手中的笔。

“标儿,拿过去,给三位瞧瞧。”

朱元璋放下笔,指了指桌子上自己刚刚写的东西。

朱标闻言点了点头,那起桌子上三份一样的纸,走到三人面前,递了过去。

“内阁?”

“司礼监?”

“军机处?”

三人起初看的一头雾水,但越看越是震惊不已!

直到看完了,瞬间愣住了!

吴琳作为吏部尚书,文官老大,自是学富五车,老李的学识较之吴琳,那也是不逞多让的存在。

徐达虽然专业是砍人,但学识也不低!

朱元璋所写的,就是陈平安所说的。

因此三人看完,哪还有不懂得道理。

片刻之后,三人的称赞之声,瞬间不绝于耳!

“高!”

“实在是高!”

吴琳第一个开口,尤其是看完内阁制度后,吴琳瞬间明白了,这玩意不就是为了他这种文官量身定制的吗?

胡惟庸被砍了之后,文官集团自然惶惶不可终日,至于权力,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全都沦为了狗腿子。

甭管大事还是小事,他们别说决策权了,连参与的权力都没有!

如今有了这个内阁的机构,那就瞬间不一样了啊!

“硬!”

“实在是硬!”

随着吴琳的赞不绝口,徐达也连连称赞起来。

三个机构,其中的军机处就是专门为了他们这种武官集团设立的,所谓的专业对口,不外于是!

显而易见,陛下还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啊,没把他们这些当年跟着他一起砍人的老伙计忘了!

“好!”

“又高又硬!”

最后一个开口的则是李善长,原本忐忑不安的李善长,看完手中的文字后,瞬间松了口气,也不由的称赞起来。

李善长可是除了汤和之外,最早跟着朱元璋混的人,因此对朱元璋也是最了解的人!

权力对于朱元璋来说,那就是他的逆鳞!

所以聪明的李善长在大明建国之后,只当了四年宰相,就主动辞职不干了。

可惜的是,千不该万不该推荐自己的学生胡惟庸那个王八蛋当下一任宰相!

因此胡惟庸案爆发后,李善长身为推荐人,又是胡惟庸的老师,自是惶惶不可终日,躲在家里不敢出门,总觉得朱元璋手里的屠刀,就悬在他的脑袋上,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落下来,咔嚓一声砍了自己的脑袋!

现在知道皇帝陛下召见自己,并非是为了找自己秋后算账,心里那块大石头瞬间落地了!

只要有了这三个机构,那皇帝陛下就不用再担心谁会分走他的皇权了!

自己也算是彻底解脱了,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的活着了!

“诸位觉得这些制度,如何?”

等三人看完了,朱元璋这才坐了下来,不动声色的缓缓问到。

“回陛下的话,臣觉得这构思,堪称神来之笔,完美无瑕,三个机构相互协助,足保我大明江山千秋万载,永世昌盛!”

“俺也一样!”

“俺也一样!”

剩下的徐达跟李善长,此时心情愉悦,因此也不由的笑着回了一句,附和了一下吴琳的话。

“既然诸位觉得可行,那么即刻起,朕便推行这套制度!”

“吴琳听令,即刻起卸去吏部尚书一职,担任内阁首任首辅!”

“臣听令!”吴琳当即跪倒接旨!

“李善长听令,即日起,入内阁,为首任内阁次辅!”

“臣听令!”李善长也当即跪倒接旨!

“徐达听令,即日起入内阁,为内阁首任成员!”

“臣听令!”

“起来吧!”朱元璋摆了摆手,继续说道:“即日起,内阁正式成立!”

“司礼监暂由太子朱标掌管,军机处需要的时候再行成立!”

这三个人也都算是大明的国之栋梁,如今所有人都觉得陈平安这套制度可行,朱元璋自然也不迟疑,当即宣布执行下去。

原本这个首任的内阁首辅,实际上李善长最为合适,只是李善长在百官之中,声望素来极高,因此思考良久,朱元璋最终还是卸去了吴琳的职务,让吴琳当人首届内阁首辅了。

至于徐达,朱元璋让他进去,无非还是因为李善长的声望太大,如今大明唯有徐达能抗衡李善长的声望,何况军机处尚未成立,徐达代表的又是武将集团,也可以避免让文官集团坐大!

吴琳的官职被卸去了,倒是无关紧要,毕竟洪武年间,四大案几乎把朝中文武百官杀的所剩无几,很多职位一空缺就是数十年之久。

不过朱元璋此时,心中倒是出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也是时候让他回来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