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算命太准轰动全网,警察坐不住了全文

算命太准轰动全网,警察坐不住了全文

月扶光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算命太准轰动全网,警察坐不住了》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好文,老豆沈兴博是作者“月扶光”笔下的关键人物,精彩桥段值得一看:她意外醒来,穿越在一个家人全亡故的小姑娘身上。小姑娘想要生存,生活费就得自己赚。于是,她不得不用家里的祖传白手套干起了算命的老本行。一日三卦,一卦一千。有个师奶过来问丈夫的前程。她:“你先别管他的前程了。你老公现在正在豪庭酒店1102室跟两个女人鬼混呢。”有个靓妹最近被噩梦缠绕。她:“那不是噩梦,是真实画面。”……后来,警察上了门,一切皆因她算命太准,一语成真,破案了!...

主角:老豆沈兴博   更新:2025-05-29 07:5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老豆沈兴博的现代都市小说《算命太准轰动全网,警察坐不住了全文》,由网络作家“月扶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算命太准轰动全网,警察坐不住了》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好文,老豆沈兴博是作者“月扶光”笔下的关键人物,精彩桥段值得一看:她意外醒来,穿越在一个家人全亡故的小姑娘身上。小姑娘想要生存,生活费就得自己赚。于是,她不得不用家里的祖传白手套干起了算命的老本行。一日三卦,一卦一千。有个师奶过来问丈夫的前程。她:“你先别管他的前程了。你老公现在正在豪庭酒店1102室跟两个女人鬼混呢。”有个靓妹最近被噩梦缠绕。她:“那不是噩梦,是真实画面。”……后来,警察上了门,一切皆因她算命太准,一语成真,破案了!...

《算命太准轰动全网,警察坐不住了全文》精彩片段


顾灵希哭笑不得,“我这身体端盘子都累,我有力气分尸?正常人都不相信吧?!”

分尸可是个辛苦活。再说她和大眼哥又没有深仇大恨,她疯了杀他?对她有什么好处?

阿飞也觉得不是顾灵希,“你瘦得跟纸似的。他们估计就是想发泄怒火,出出气,做做样子,给下面的弟兄看。”

“听说大眼哥失踪前,拿了公司一笔钱。他死之后,那钱就不翼而飞了。”阿敏听阿飞分析头头是道,“他们看你算卦这么准,是不是想让你把钱找出来?!”

顾灵希觉得这个猜测有些靠谱,叹了口气,“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啊。”

“你放心,他们顾不上你了。刚刚他们还在冰室等你回来算账,后来有个黄毛进来,跟那伙人说了什么话,他们就急匆匆跑走了。我估计是争大眼哥的位置去了!”阿敏用自己有限的智慧推测接下来的发展。

不得不说,她这个推测还真的靠谱。毕竟这些古惑仔都有一颗进取心的,做梦都想当老大。别以为电影的古惑仔义字当先,其实那都是骗小孩的,这世上最牢固的关系是利益。最能引人疯狂的是权力和金钱。

顾灵希这边暂且不提,等徐芷晴买完饭回来,却发现见马夫不见了。一问才知,兴哥把人关押了。

画像还没搞定,怎么能将人关押?徐芷晴敲了敲门,听到里面传来“请进”的声音,她推门进去,急切问,“兴哥,画还没好呢?”

沈兴博示意她看拼出来的画像。

徐芷晴大喜,“他已经拼完了?还是兴哥有手段。这个马夫太滑头,一直在戏耍我。”

沈兴博摇头,“不是他画的。是顾灵希算出来的。马夫已经确认当晚就是这个女人。”

徐芷晴惊讶看着画像,“算出来的?这怎么可能?”

“我亲眼所见。”沈兴博不纠结顾灵希是怎么算出来的,“我们先查案。我刚刚在犯罪记录库中搜索过这个年龄段的女人,没有她。可见这个女人没有被扫黄组抓过。”

徐芷晴蹙眉,“那个马夫说她是家常菜,应该是第一次出来卖。”

“我给公共关系科打了电话,你把这照片送过去,让他们找报社刊登寻人启事。让市民提供线索。”沈兴博不可能让组员满香江地问。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助媒体。

香江警局跟内地不太一样。他们这边的运转模式有点类似于公司。有专门的人事科,也有投诉科,还有负责舆论宣传的公共关系科。会定期在媒体发布警讯,也会定期开记者发布会,向市民汇报这一段时间他们的工作进展。

徐芷晴照着这拼图,用素描重新绘了一张,转身出了办公室。

转眼过去几日,这几日重案组一直安排人手出去寻访,只留一个组员在组里接电话。

终于这天下午,有个市民看到报纸上的照片,打电话到重案组。

沈兴博就带着重案A组去市民家询问线索。

这次报案人是个年纪大的婆婆,人称花婆,跟报纸上的师奶是街坊,“我们两家认识有好些年。她是五年前嫁给阿昌的。人长得很漂亮,还有一个女儿,阿昌开着一家叉烧包店。人老实能干,也很勤恳,很顾家的。”

沈兴博觉得花婆东拉西扯就是不说重点,于是打断她的话,“阿昌老婆叫什么名字?”

花婆想了半天,还是摇头,“她本名叫什么,我不记得了,她父母早就没了,几年前嫁给阿昌,我们都叫她昌太太。”



顾灵希走了几步就看到一家银行,她在ATM机取了五百港币,然后去超市买了些米、鸡蛋和调味品。

眨眼过去一天,顾灵希待在家看电视,做一日三餐喂饱自己,可这种日子真的很无聊。沈兴博一天都没回来,肯定是忙着查案抓凶手。

顾灵希有点着急,她按捺不住好奇下楼买报纸,听卖报的阿公说,灭门案有重大进展!报纸上面已经登出来了。

顾灵希买了一份报纸,上面果然刊登了新闻,说是警察在中环码头办案,照片拍得模糊,新闻内容也含糊不清,她坐不住了,问旁边卖报的阿公,西九龙警署怎么走。

阿公是个热心人,给她指了路,“你坐巴九四站路就到了。”

就在此时,一车巴九从眼前经过,顾灵希立刻追着前面的巴士,上了车。九十年代汽车昂贵,出租车的价格更是高昂,普通人都喜欢乘坐巴士。

双层巴士挤得满满当当,入眼全是人。顾灵希只能抓着扶手稳定身形。

她前面有个男人拿着报纸正在看最新报道。

“一家五口死了四个,怎么能叫灭门案呢?不是还有一个幸存者吗?”

“是啊!现在媒体乱起名字。怎么能咒人家靓妹。”

“搞不好这祸事就是靓妹惹来的。兴许人就是她杀的。”

“你乱讲!那都是亲人。谁能下得去手!”

乘客们你一言我一语,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险些吵起来。

直到有名乘客看到顾灵希,将照片上她的照片与她对比,他眼睛一亮,“你是不是这个……”

顾灵希看了眼前面,马上就到站了,她挤到前面,询问司机西九龙警署怎么走。

司机让她沿着这条道一直往前走,走到两百米再左转走一百米就到了。

她记下后,甩开身后想要采访她的人。

“我不是那个幸存者。别跟着我!”

对方也不是记者,得知她不是,道了歉就离开了。

她怕被人认出来一路避着人,好不容易走到警署,却发现警署门口围了一帮记者。想到之前沈兴博的叮嘱,她趁人不注意时转身离开。她找了个报亭,打电话到西九龙重案组,可惜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好不容易出来一趟,顾灵希不想什么消息都没得到就离开。

她不死心一直打,在她打了第五回时,终于有人接听。

电话那头的人得知她找沈兴博,让她晚点再打过来,他正在审问犯人。

顾灵希急得团团转,肯定是抓到凶手了。为什么不让她过去认人?!会不会出了差错?!

她等了许久,才再次拨回去,这回电话那头终于是沈兴博。

“你打电话给我?”

沈兴博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沙哑。估计这段时间没少熬夜。

“对!我想问下我家人的案子查得怎么样了?”

电话那头好一阵沉默,也不知过了多久,他才回答,“那两凶手死了。渡口工作人员见到他们,当我们赶过去的时候,他们跑了,我们只能将码头包围,挨个搜索,等找到他们时,他们已经咽气了。”

顾灵希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他们是自杀吗?”

沈兴博没有正面回答,只道,“案件还在调查当中。”他状似不经意地问,“除了案发当晚,你之前有没有见过那两个凶手?”

顾灵希仔细搜寻原身的记忆,原身因为身体原因总是待在家里,但她很渴望外面的世界,总是趴在窗边看着屋外,对家门口那一亩三分地,她比任何人都敏感,她果断冲那边斩钉截铁道,“没见过。”

沈兴博叮嘱她好好照顾自己,他们会继续调查就挂了电话。

他将电话放好,他的组员们齐刷刷盯着他问,“怎么样?”

“她说没见过。”

站在沈兴博对面的男警叫谭家乐,他是组里的沙展,办案经验丰富,也算是见多识广,当即拍了一下桌子,高声道,“看吧!漏洞出来了!”

女警徐芷晴仔细回想那天她扶着顾灵希,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还是不敢相信,“她看起来那么柔弱,怎么会是杀人凶手呢。而且杀的还是至亲。我们是不是怀疑错了?!”

一周前,两名嫌疑人在逃跑的过程中摔死。看似天衣无缝,但是现场有打斗痕迹,可见当时有第三人。他们调查了嫌疑人的人际关系,没有找到可疑对象。于是他们把案件从头到尾重新再捋一遍,终于发现了一个疑点。

据村民所说,案发当晚整个村子都停电。

这就与顾灵希的口供对不上了。发生命案时,她当时躲在棺材里,屋里没灯,门口的路灯又那么暗,她怎么可能看到凶手的脸。甚至她连凶手脸上一颗痣都能看得见!

于是他们倾向于顾灵希可能之前就看过那两个嫌疑人。

可是刚刚的电话,顾灵希亲自把这个可能性否决了。

既然她之前没见过,那晚又停电,她是怎么看到凶手的脸?于是警察们有合理理由怀疑,她是主谋,那两个凶手是她雇来的帮凶?!

在普通人看来,杀至亲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但他们是警察,见过太多奇葩案件。什么杀妻案,杀夫案,杀子案等等。

有数据表明,百分之七十的凶杀案发生在熟人之间,这也是为什么警方查案先从关系网查起。这是基于经验做出的判断。

一般灭门案,他们都是先怀疑幸存者。

沈兴博一开始就把顾灵希给排除了。基于两点,一是她看到亲人死后,哭得那样真心实意。符合失去至亲的那种悲恸。二是她杀人理由不够充分。她父母和阿公阿婆都很疼她。就算不让她出门,也是因为她身体弱。

可是终日打雁被雁啄了眼睛。

谭家乐指着墙上的照片,全是顾灵希和家人的照片,涵盖各个年龄段,“咱们再看看这么多照片却没有她上学时的照片,她也没有玩伴,这家人很有可能不让她跟外界接触。让她十几年如一日地睡棺材。管得这么严,再好的孩子,心理也得生出毛病。可能她受不了父母的掌控,愤起杀人了?”

也许她不甘心被家人禁锢在这个小屋,她即将年满十八,向往外面的世界,家人不允许,所以向往自由且无知的少女在长期的监控下,心理压抑,铤而走险雇了两名凶手杀了全家。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