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叫做《侯府千金:本小姐多财又多亿》是“朝云紫”的小说。内容精选:一觉醒来,我穿越了!原身花钱如流水,是京城有名的败家女。祖父是老纨绔,父亲是草包,大哥浪荡世子爷,侯府的金银库日渐亏空……按剧情走,不久后家人又犯事儿,全家被朝廷流放了……老天啊!就不能给我分点正常的家人吗?家人不行,那就靠自己撸起袖子干!什么老纨绔,什么浪荡世子爷,在我的手下,通通都是大才子!...
主角:李知月程长宴 更新:2024-10-15 06:51: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知月程长宴的现代都市小说《侯府千金:本小姐多财又多亿全新》,由网络作家“朝云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叫做《侯府千金:本小姐多财又多亿》是“朝云紫”的小说。内容精选:一觉醒来,我穿越了!原身花钱如流水,是京城有名的败家女。祖父是老纨绔,父亲是草包,大哥浪荡世子爷,侯府的金银库日渐亏空……按剧情走,不久后家人又犯事儿,全家被朝廷流放了……老天啊!就不能给我分点正常的家人吗?家人不行,那就靠自己撸起袖子干!什么老纨绔,什么浪荡世子爷,在我的手下,通通都是大才子!...
“今年春天,侯府花园换种海棠。”李知月淡声开口,“花园有大约三亩地,按六尺种一株,这般算下来,三亩地能种大约六百株花苗,我说的可对?”
赵伟家的呆住了。
这种地里的小事儿,连她都稀里糊涂,大小姐怎会知道的这般清楚?
她的后背渗出汗来,结结巴巴的道:“是,是对的。”
李知月冷笑一声:“京中一株海棠花苗不过三百个铜钱,加上其余费用,总共也不到二百两银子,你倒是给我说说,账上怎么就记了三百多两!”
她将账本砸了过去。
原价二百,报价三百多,从中贪污一百余。
种花的小管事,一季度就能贪污这么多,可想而知,侯府内里的账烂成了什么样!
赵伟家的膝盖一软。
她不明白,夫人都算不明白的账,为什么小姐一眼就看出来了?
怎会这样?
可物证在这,她根本抵赖不了。
她非常识时务,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不断磕头认错:“大小姐,小的是一时鬼迷心窍犯了错,求小姐大人有大量,再给小的一个机会,小的再也不敢了……”
屋里众人的脸色,瞬间惨白。
谁能想到,平时花钱如流水的大小姐,居然能看出账有问题!
也就是说,大小姐不是不懂看账。
只是懒得查而已。
若认真起来,他们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跑不掉。
第一个是赵伟家的。
那下一个,是谁?
十几个管事面面相觑,忐忑不安,大气都不敢出。
李知月的气,来得快,去得也快。
她心里很清楚,人性本贪,侯府众人的贪婪,很大程度上是被主子纵容出来的。
再一个,这些管事在侯府盘根错节,发落起来,侯府就一个可用的人都没有了,而且,还容易人心浮动,带来一些没必要的麻烦。
李知月站起身,将赵伟家的扶起来,笑眯眯道:“我不是说了吗,只要把不该拿的东西交上来,这事儿就当没发生过。”
她看向众人,“都散了,天黑之前送来,过时不候。”
众人如蒙大赦,连忙退下了。
李知月看向身后四个伺候的大丫环,这几个丫头很明显也被吓到了,惴惴不安的低着头。
她淡声道:“去吧,帮你们老子娘好好算算账,别算错了闹得不好看。”
墨玉等四个丫头连忙道谢。
李知月摇了摇头。
侯府五个主子,下人共计六十八口,全都是盘根错节的家生子,用家生子利大于弊,所以她暂时不会动这些下人,但,也该买点新鲜血液回来搅动一下,免得这些家生子真以为侯府离了他们不行。
用过午饭,就有管事陆陆续续回来了。
一个个灰头土脸,跪在地上,将这些年所得上交,有的人已经花光了银子,便拿着一些金银首饰来抵债,不一会儿,桌子上就放满了银钱。
“赵伟家的,一百二十两。”
“李青松,两百三十两。”
“……”
十二个管事,共上交两千三百二十一两银子,以及一些首饰器皿等物。
李知月冷笑两声。
对两千多两银子没什么概念的话,换成人民币,那就是一百四十万左右,这还仅仅只是最近一两年贪污的款项,不管哪个时代,都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
“别跪着了,都起来吧。”她和颜悦色道,“我年纪小,第一次理家,大家就这般包容,实乃我侯府之幸,墨玉,给大家拿些银子吃酒去。”
她伸手将一堆碎银子推出去。
打一巴掌,再给一颗枣,先稳住人心,后面再慢慢给这些管事换换岗位。
墨玉给每个管事都分了一点,每人大约能拿到五六两。
“谢大小姐!”
众管事低着头道谢。
不管是真心道谢,还是满腹怨气,至少这时候,李知月没看出哪个人敢将不服气摆在脸上。
她开始说正事:“侯府每天用冰量消耗太大,就比如我这院子,个个屋子都放了冰盆,人不去也就这么放着,侯府再有钱,也不是这么糟蹋的,从今儿开始,每个院子最多只放二十个冰盆。”
怎么开源,暂时没思绪,那就从节流下手吧,能省点是点,侯府也能多熬熬。
负责采购的是个男管事,叫李青松,能姓李,就足以说明这个人和侯府关系有多密切了。
因为刚刚大小姐立了威,他有些发憷,顿了一下才说道:“六月底,冰价猛涨,小的得到夫人应允之后,就一口气定下了七八九三个月的冰,银子已经交付了,若是各院用冰量减少,已经采购的冰就用不完了。”
李知月放下茶盏。
六月份高价买回来的冰,若这时候低价卖出去,侯府血亏。
忽然,她双眼一亮,脑中有了主意,笑着道:“先按我说的办,剩余的冰已经有去处了。”
李青松不敢多问,点头应是。
李知月处理完其他杂事后,拿出纸笔,开始写东西。
这么热的天儿,要是能喝上一杯冰珍珠奶茶或者冰柠檬水,不知道该有多舒爽。
她决定试试看能不能做出来,要是成了,侯府将会有一大笔进项。
珍珠奶茶里的珍珠,应该是红薯或者木薯粉做成,但这个时代,红薯还没有传过来,只能退而求其次,用糯米……
柠檬水中的柠檬,在古代似乎叫黎朦子,也不知道价格几何。
将所需要的东西罗列出来之后,李知月将单子递过去:“把这些都备好。”
墨玉将单子接过来,呆了一下:“小姐写的这是?”
李知月这才反应过来,她写的是简体字,她立马夺过单子,咳了咳道:“我来念,你重新写一份吧。”
等有时间了,得学习一下古代繁体字,再练练毛笔字,免得以后在外头丢人。
墨玉写好之后,拿着单子就去准备了。
她前脚刚走,后脚一个小厮就匆匆跑了进来:“大小姐,不好了!”
李知月认出这小厮,是她便宜大哥李牧云身边的福安,她慢条斯理开口:“出何事了?”
“世子爷在赌场输钱了!”小厮回答,“世子爷说要把输的全部赢回来,让小的回来找大小姐拿钱,对了,世子爷还交代,千万别告诉侯爷和夫人!”
卖了一个院子又何妨,反正只要侯府还在意名声,就一定会再给她置一个住处。
或许,能幸运住进侯府?
“我确实听说了一些。”
“不过,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管这些人说什么呢,只要我心中知道,侯府对我们母子有大恩,这就够了。”
“再者,我一个寡妇,也不好出面说这些。”
甄氏柔柔弱弱的样子,让白如珠心里的火瞬间烧起来了。
侯府对这母子三人,可谓是尽心尽力,最早置办了个铺面,甄氏不会经营,转手就卖了,后来买了个院子,在京城这地界上,一个小院子就花了二千多两银子,从此各种好吃好喝供着,从不敢怠慢,比寻常家庭的主母都过得惬意。
甄氏卖了院子,偏偏带着孩子住到京城最大的悦来客栈去,还住下等房,这不是故意引起旁人注意,引人发问,然后闹大事情,好传到侯府这边来,再让侯府当冤大头买院子么?
养甄氏孤儿寡母不够,还得养甄氏哥哥嫂嫂一家?
这世上就没有这样的道理!
白如珠心里生气,却又无可奈何。
着了甄氏的道,那就只能吃亏。
若对着来,坊间流言愈演愈烈,对侯府没什么好处。
李知月开口了:“若甄婶不方便出面,大可以让甄公子出面,他是读书人,应当能把这事儿说清楚。”
甄婶抿唇。
这事儿本来就是她侄儿传出去的,怎么可能又给侯府澄清?
除非侯府再买个院子,或者让他们母子住进侯府,否则一切免谈。
她叹气道:“衡儿刚上燕山书院,要跟上老师的进度,很忙,哪有时间处理这样的事,我想,侯府应该不会这般为难我们吧?”
李知月笑了:“当然不会,麻烦甄婶走这一趟了,李伯,送甄婶回去吧。”
李管家走上前,恭敬的带着甄氏出去了。
甄氏丝毫不着急。
只要她在悦来客栈住着,每到饭点就带着两个孩子在大堂吃杂粮糊糊,自然有打抱不平的人把这事儿越闹越大,她就不信侯府不会妥协,且走着看吧。
白如珠捏住了眉心:“虽说是我侯府欠她救命之恩,但也不该这样,她怎能这样?”
“夫人莫慌。”李随风为了避嫌,一直站在屏风后,这会走出来,安慰道,“大不了就是被御史台一顿弹劾,我这人脸皮厚,不怕被骂。”
李知月凝眉:“爹,安排人去查一查,那个甄衡,为何忽然上了燕山书院,还有,甄婶卖院子的二千两银子,到底花到了何处!”
李随风点头:“月娘可是有法子了?”
李知月确实有办法了。
既然这事儿是先从茶楼传开的,那就从茶楼开始澄清。
李氏茶轩最早开办的时候,一楼是有一个说书的台子的,只是后来没什么人听书,就没再安排了。
说书不受人喜欢,那换个方式呢,唱戏?
用唱戏的法子,为侯府澄清,比这等流言传的范围会更广,还能为侯府拉拢一批新客户。
李知月开口:“娘,你平日里喜欢听戏,可有想过买个戏班子回来?”
白如珠没搞懂话题怎么一下子转到戏班子上来了,她开口道:“我就喜欢听不同戏班子唱不一样的戏,今儿听这个,隔两天听那个,要是专门买个戏班子回来天天听,想想就腻得慌,月娘,你说这个是?”
“挑个班底扎实的戏班子,买下来。”李知月一笑,“这事儿越快越好,拖不得。”
有三位皇子的光临,李氏茶轩的生意愈发好了。
一天的忙碌结束,陈掌柜拨了拨算盘,喊道:“大小姐,今儿入账三百六十八两!”
李知月看着柜台上白花花的银子,心头格外满足。
这个时代,靠什么都靠不住,唯有靠自己,手里攥着银子,才不会随波逐流。
乘坐马车回到侯府,家里人还是在等她用膳。
李知月开口道:“我一忙起来就忘记时间,你们先吃,留点菜给我就行。”
“那哪行?”老侯爷拿起筷子,“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齐齐一块儿用餐,人多热闹。”
李知月知道劝不动,那就只能以后早点回来,如今茶轩慢慢走上正轨了,不需要她一直在那儿盯着。
白如珠一笑:“咱们家往后就更热闹了。”
李知月没听懂。
“你外祖父一家人要回京城了。”白如珠脸上笑意更甚,“你大哥小时候,和你表姐定了娃娃亲,如今他们两个都到了年龄,等你外祖父一家人在京城安定下来,就把婚事提上日程,你说,家里以后是不是就更热闹了?”
李知月记起来了。
原身的外祖父,是个读书人,考取功名后,在七品这个位置上兢兢业业几十年,终于被皇上看到了能力,大概七八年前被外放去冀州历练,回京必定会升官。
她努力回忆了一下,外祖父似乎升到了五品。
五品虽然也不高,但对白家这个没什么族人助力的小家族来说,已经算是祖上烧高香了。
外祖父是个工作狂魔,年轻时读书就熬坏了身体,这几十年来全身心投入政务之中,身体每况愈下,升官不到三个月,就病倒了,缠绵病榻几个月后去世,她舅舅只考上了个举人,一直在候补,白家后继无人,也就这样败了。
李知月叹了口气。
侯府三代太摆烂了,而白家又太卷了,无法评价哪种模式更好,但却想尽力避免外祖父病逝的悲剧。
正出神想着,只见李牧云一脸不高兴的站起来:“我早就说了不要这门婚事,我不想娶她!”
白如珠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当初是你天天吵着要娶棠棠表妹,我跟你舅妈一合计,这才定下娃娃亲,两家早就交换了庚帖,要是这时候退亲,你让棠棠以后怎么做人?”
李牧云顿时说不出话来了。
小时候,确实很喜欢棠棠表妹,但长大后,就没了那份喜欢。
而且分开了七八年,早就陌生了,只隐约记得,表妹总是屁颠屁颠跟在他身后,太粘人了。
他结结巴巴道:“棠棠肯定早就不记得我了,说不定有了心上人……”
“住口。”李随风冷声道,“婚事是父母之言,跟你没关系,回去看书吧你!”
李知月忍不住道:“爹,娘,婚姻也讲究一个你情我愿,不然就是结了一对怨偶,等表姐回京,和大哥再处处看,要是实在不行,只能算了。”
李牧云连忙道:“对,月娘说得对!”
李知月再次叹气。
这两人确实是一对怨偶。
甭管小时候关系有多亲密,长大后,双方确实就生分了,时隔七八年,表姐白棠长成了一个落落大方的闺秀,而大哥呢,读书不上进,成天泡在秦楼楚馆,后来迷上一个女子,干脆住在了烟花巷。
大嫂日日规劝,却引得大哥更加不喜。
后来侯府被抄家流放,大嫂明明可以拿上休书一走了之,却不离不弃,始终陪在大哥身边。
流放路上太难了,大嫂油尽灯枯,死在了天寒地冻的北疆……
“对了大哥。”李知月记起来一件事,“醉花楼是不是新来了一个头牌姑娘,叫芙蓉?”
书中的李牧云,就是为这个芙蓉一掷千金,住在烟花巷,和大嫂之间越来越疏远。
有一天大嫂终于妥协,同意芙蓉进门,做了侯府的姨娘。
谁能想到,这芙蓉居然是敌国的探子……陆静雪之所以能成功诬陷襄阳侯府通敌叛国,正是因为早就拿到了芙蓉是内奸的证据,人证物证俱全,侯府完全没有辩驳的可能……
李牧云一脸正气的开口:“我天天苦读,已经很久没去醉花楼了,我哪知道头牌换成了谁!”
为了考上进士,为了争口气,外头好友喊他去玩,他都忍痛拒绝了。
没想到才几天功夫,醉花楼就来了新姑娘,也不知道会什么样的曲子,真想去瞧一瞧……
李牧云心思浮动之时,李随风被一口水给呛住了。
“咳咳!”
他连忙擦了擦嘴巴,笑呵呵道:“月娘,你一个姑娘家,怎么会知道醉花楼,居然连头牌叫什么名字也知道?”
李知月一脸难以置信:“爹,你不会天天混在那儿吧?”
“冤枉!”李随风吓得连忙举起手发誓,“是前几天同僚拉我去醉花楼谈公务,我只在那里喝了酒听了小曲,绝对没有做其他任何事!夫人,你相信我!”
白如珠脸上带着冷笑:“你连个正儿八经的职位都没有,有何公务可谈?”
“我这不就是想谋个差事,所以才忍着不适去了那劳什子醉花楼嘛。”李随风舔着脸道,“那里头全都是庸脂俗粉,不及我夫人一根头发……”
白如珠一把捂住了他的嘴。
公爹在这儿,一儿一女也在,这人说话能不能注意点场合!
李知月顿了顿开口:“爹,你看能不能想想法子,把芙蓉带回家。”
李牧云瞪圆眼睛:“月娘,你胆儿肥了,居然怂恿老爹纳妾……”
李随风连声道:“我跟你娘两情相悦,伉俪情深,举案齐眉,琴瑟和鸣……”
“闭嘴吧你!”老侯爷瞪了他一眼,“月娘又不是没有分寸的孩子,她这么说自然有她的道理,我想,月娘一定是好奇芙蓉长什么样子,你带回家给月娘瞧一眼不就得了。”
李知月抬起头,看向家人,一字一顿道:“她应当是越国探子。”
“什么?!”
全家人大惊。
越国和他们大魏国那可是老对头,一直在打仗,就没消停过。
“一个立功的机会,要不要?”
李知月的声音里带着循循善诱。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