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才试一试可没成想真的成功了,这要是传到民间去,说妃嫔溺水,太医救治无效,宣其薨,皇帝爱妃心切不肯放弃亲自救治。将死了一刻钟的燕德妃救活,起死回生,那他的名望必定高涨。
这些年来,为了消除玄武门杀兄夺位的影响。李世民真的是励精图治,勤勤恳恳。如果这个消息传到民间,必定会以讹传讹,夸大其事。只要引导的好,什么龙气加身,紫气护体,天神保佑的都能整出来。
“阿耶,既然醒了。还是交给太医诊治更好,燕德妃刚刚醒来比较虚弱。再加上水里寒冷。太医开方调理治疗更擅长。”李慎看李世民发呆赶紧说了一句。
“对。对。徐太医,你过来看看燕德妃现在怎么样了。”李世民也反应过来赶紧叫来徐太医。
“哦。哦。那微臣摸一下脉”徐太医也从震惊中醒来。他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没道理啊?没用药石,没有针灸,就按一按吹几口气人就活了?这完全超出他的理解范围。
他五岁开始学习辨认草药,七岁开始学习把脉,到现在近50年了。看过的医书杂文不计其数,只要是跟救人有关的书,只要他知道的,都会买来看。多年来做的心得笔记放了整整一大箱子,但是今天的事颠覆了他多年来对医学的认知。
徐太医给燕德妃把脉后对着李世民恭敬的道:“恭喜陛下,燕德妃起死回生了,只是因为闭气太久,池水又凉,所以身体比较虚弱。
臣以为应赶紧送回住处,换掉湿的衣服,以免寒气入体患上风寒。在开几幅预防风寒的方子和调理的方子。燕德妃身体虚弱,最少需要静养调理几个月,甚至更久才不会留下病根。”
“准,就按徐太医说的做。来人,速速送燕德妃回殿,要好生伺候。”李世民说道
“是,陛下。”燕德妃带的婢女宦官赶紧应答,然后在其他宦官的帮助下抬着燕贵妃回了住处。
(注:查过资料。溺水呼吸停止5——15是最佳抢救时间内,真实案例呼吸心跳停止30分钟都救活了。谢谢)
送走燕德妃,众人本以为出了这事李世民也没什么心情游玩了。没成想李世民道:“通知尚食局,在望云亭用膳”
“是,大家。老奴这就安排。”李世民身边的王德立马回道
然后王德就带着几个宦官走了。王德要亲自安排。因为李世民也要在这吃饭。王德需要亲自试菜。古代的皇帝从古至今很少被毒死的。就是有人试菜。
一个皇帝在皇宫的保安措施是现代人想象不到的。就说今天游湖,李慎就看到几百米外少说几百人警戒四周。再往里,李世民百步内有四五十人观察各个方向。这些人的手一直按在刀柄上。
而李世民身边也有六七个穿着铠甲的将士一直跟随。侍卫统领李安更是跟李世民始终保持半步。观察李世民周边所有人的动向。这还是在皇宫出来游玩。要不为什么皇帝出远门大臣们都说劳民伤财不同意呢。
李世民说完就招呼众人前往望云亭,望云亭可不是像凉亭一样的小亭。李慎觉得有点像个长廊。尽头是一个超大的凉亭。
宫女们已经布置好席位。还是一个塌一个小桌板。长廊两侧都是,一人一个位置。按照品级顺序长廊里的席位靠近凉亭的位置都是皇子公主的,远一点就是就是妃嫔按品级排列了。而凉亭里只有五个席位。
上首位放着长条桌坐着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左手边也是长条桌坐着太子李承乾和太子妃苏氏。右边则是四妃的位置,不过现在燕德妃不在,就三个人一人一个小桌。
李慎找了个挨着他姐姐李孟姜的位置跪坐在榻上。惹得旁边的几个公主很是诧异。李慎是皇子理应坐在靠前的皇子行列里。在古代哪怕你再不受宠,皇子也是皇子。皇家血脉,代表着皇族的延续。让皇家千秋万代的基础。
没一会,一众宫女每人手里拎着一个食盒过来。用食盒装是怕菜凉了。还有太监拿着茶水或者酒水。因为女眷比较多。所以还要上茶水。像李慎这种年纪小的皇子也是喝茶水。唐朝的茶是煮出来的,里面放各种东西根据个人口味什么葱姜蒜啊,还有放盐的。李慎觉得其实就是汤。
酒菜上完后,大家都等在那。等李世民先用。这是规矩。
“好啦。游玩了一上午都饿了。都用膳吧。”说着,李世民拿起筷子夹起一道菜放在嘴里。之后众人才开始动起来。其实李慎也不饿,他也没怎么活动。
还吃了点心。只不过不吃也不礼貌。索性也慢慢的夹起来一块鱼肉放在嘴里慢慢的吃着。宫廷里的饭菜在大唐绝对是色香味俱全。
但对于李慎这个现代人来说就不怎么样了。唐朝烹饪,多以蒸煮烤炸为主而且调料稀缺。这个时代的香料堪比货币属于硬通货。
“嗯!”李世民轻咳一声,众人纷纷放下筷子正襟危坐。知道李世民要说话了。
“今日游湖。朕心情愉悦。更加高兴的是燕妃起死回生。其中功劳最大的就是申王李慎。多亏李慎教朕新奇的施救之法。要不然燕妃危已。李慎你...?”李世民说到这看向皇子区域。
本想说什么,却发现皇子坐席里没看到李慎。不由得抬头看了一眼王德。意思是。李慎人呢。王德秒懂啊。可是王德也纳闷。这个场合不应该缺席 啊。正想找一找。突然有个声音在远处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