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前文+后续

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前文+后续

汾清三杯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主角是嬴政赢子婴的古代言情《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古代言情,作者“汾清三杯”所著,主要讲述的是:他穿越到了大秦的最后一任皇帝身上,可在位的时间只有短短四十六天!好在自己才三岁,他紧握拳头,决心改变这一切!昌平君叛乱后,他一声“大夫,莫走!”改变了嬴政的责罚,将他留在了身边。当统帅,击鼓进军,有着数万的兵权,带领军队,打天下!在外人眼中,他是个仅有三岁就手握兵权的神童!...

主角:嬴政赢子婴   更新:2024-10-24 06:4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嬴政赢子婴的现代都市小说《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汾清三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是嬴政赢子婴的古代言情《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古代言情,作者“汾清三杯”所著,主要讲述的是:他穿越到了大秦的最后一任皇帝身上,可在位的时间只有短短四十六天!好在自己才三岁,他紧握拳头,决心改变这一切!昌平君叛乱后,他一声“大夫,莫走!”改变了嬴政的责罚,将他留在了身边。当统帅,击鼓进军,有着数万的兵权,带领军队,打天下!在外人眼中,他是个仅有三岁就手握兵权的神童!...

《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你就是黑夫?”屋内,突然传来个幼稚童音,黑夫一愣,也忘了规矩,抬头看了过去。

却只见,一个如瓷娃娃般的儿童坐在上手的椅子上。

黑夫心里咯噔一下,立刻拱手道:“是,小的黑夫,见过小公子。”

昨日,子婴来了大营,黑夫操练时,也远远见到,这时候能在这府上的孩子,想必就是小公子了。

三岁即可用谋略破了楚国,不愧是大王的孙子,黑夫心里暗自想着。

子婴点点头,这黑夫还懂得规矩,不愧是识字的人。

只是这皮肤……是真的黑啊。

看来,当初取名字时,也有这部分原因。

“你家里几口人?”子婴继续问。

“回小公子,家里有母亲和一个哥哥,我和弟弟一起来参军。”

对上了……这和书信里说的一样。

黑夫的大哥,衷死后把两个弟弟的家书放在了墓里,黑夫的弟弟则叫惊。

子婴没找惊过来,是因为这个惊在家书内,说自己欠了不少银两。

这弟弟,还得观察观察,如果人品得当,子婴也不介意拉他一把。

“这次找你来,是有人举荐,让你当小公子的持剑人。”蒙毅在一旁补充着。

黑夫一愣,‘持剑人’是干什么的?

知晓黑夫心中的疑惑,蒙毅解释道:“你可以理解为护卫。”

“护卫?”黑夫迷茫地看着子婴,又看了看蒙毅,当看到蒙毅身上的铠甲,立刻知晓。

眼前之人竟是一名将军,将军自然不可能来当小公子的护卫。

可这泼天的富贵,怎么突然就落在我的头上?

黑夫也不多问,立刻叩首道:“谢小公子赏识,黑夫一定竭尽所能,保卫小公子安全。”

这一番宣誓,倒是让蒙毅点了点头,这黑夫看样子老实,却也是上道之人。

子婴很是满意,看来这个黑夫是个聪明人。

聪明人,以后沟通起来就方便得多。

于是子婴示意蒙毅,把太阿剑交给黑夫。

蒙毅心中略有不舍,可还是把剑递了过去,“接好咯,这可是宝剑,是小公子的配件,以后你先替小公子拿着。”

黑夫有点惶恐,立刻伸手接住。

刚拿在手上,就感受到剑的分量,心中暗叹,果然是把好剑。

……

剩下的几日,大多数时间,子婴都是陪在父母身边。

一边是王燕的不断唠叨,在宫内该如何如何,一边却是扶苏的嘱托。

一番儒家大道理说下来,子婴的耳朵都生茧子了。

可,这是自己世上最亲的人,子婴倒是没法恼骚。

到了第三日,雍城下起了大雪,秦军的操练又开始了。

王翦却带着一队锐士,架着子婴一起去了野外打猎。

可现在是冬天,刚下了些雪,雍城的天气寒冷,却也没多少猎物,王翦也只是带自己的外孙出来散散心。

打猎子婴自然是参与不上,只是坐在马车上看着。

当然,子婴也不是白看,从他们骑马的状态,以及弓箭的样式来看,子婴觉得秦军的战斗力,还有上升的可能。

在回去的路上,子婴问着身边的黑夫,“黑夫,你觉得秦军的马术如何?”

“回公子,我大秦先祖本就是养马出身,这马背上的功夫自然不在话下。”

黑夫说的没错,秦军的骑射不下于赵国。

可子婴还是摇了摇头,“虽然技艺精湛,可我却发现,持久力不够,你看在高速奔跑的情况下,却也无法瞄准。”

“马儿疾驰起来,如何能射中呢?”黑夫非常不解,这也是很浅显的道理。



这话一出,一旁的赵高顿时吓傻了,这等虎狼之词,竟然敢和国夫人说。

可转念一想,又觉得在理,眼前的子婴,只是一个三岁的孩童啊。

孩童说出这种话,不是很正常?

果然,国夫人在听到这句话后,并未生气,只是略微尴尬道:“喝奶不简单,你想喝多少都有!”

可子婴哪里愿意在这纠缠,小胳膊乱挥小腿一蹬,就从国夫人的腿上滑了下来。

手脚并用,几下就又来到了门口处。

子婴也没和国夫人请安,站在门口处,做了个鬼脸,就小跑了出去。

“这……这小崽子……”国夫人有点哭笑不得,可又不好强行让子婴留在这里。

一旁的赵高也想笑,可转念一想,心中大骇。

刚才这一番操作,在没有得罪国夫人的情况下,顺利化险为夷。

国夫人心中想的什么,赵高自然清楚,趁着长孙三岁不懂事,留住在这里,只要和自己亲,以后自己的地位自然稳固。

毕竟,国夫人可没有子嗣。

现在的一切地位,都是自己齐王哥哥在撑腰。

可谁都知道,大王志在天下,总有一天要拿齐国开刀。

那时候,国夫人还能像现在一样置身事外,保持今日的地位吗?

很难!

照理来说,三岁的孩童如何能逃过这等老谋深算人的手里?

可偏偏这子婴,就这般神奇地逃走了。

赵高心里惊疑不定,转而又安慰自己,兴许是巧合,哪有这般的神通?

在赵高面前,略微出了点洋相的国夫人,再度恢复之前的表情,冷声道:“好了,大王的意思我明白了,可青铜乃是楚国重要物资,如何让我王兄够得?。”

赵高心中一凉,这差事本就艰难,让国夫人写信,大王自己不来,非要让自己来。

嬴政想让齐王把楚国的青铜运到秦国。

楚国是主要的青铜产地,而目前的兵器主要是青铜制作。

而齐国和楚国并未开战,还可自由贸易。

可这种战略物资,在楚国也是严禁私自运输,好在,目前的楚王负刍,是篡位当的大王,国内很多人对他不满。

这也给齐国购买青铜留下了后门和便利。

眼下,秦楚开战,这青铜更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还得齐国来进行提供。

可很明显,国夫人不想写这封信。

长期在宫内的赵高,自然知道国夫人这是耍小脾气。

于是安慰道:“夫人莫怪,大王日理万机,此刻前线战报,项燕的四十万大军刚刚围困完大梁城,正在朝着函谷关赶来,大王正在和廷尉李斯商量对策。”

国夫人一愣,转而问道:“大梁城破了?”

大梁城乃魏国国都,今年年初时,被王贲引用黄河水顺利攻破,此刻正是王贲坚守。

而王贲乃是子婴的舅舅,属于芈华夫人这一派,国夫人虽不懂战事,可这些个人的根基自然晓得。

赵高摇摇头,“没有,眼下秋冬乃枯水期,项燕想要复用这黄河水,也无法办到,只好来函谷关碰碰运气,可据说这大梁城内的粮草也不多了。”

听到没有攻破,国夫人没了兴趣,继续说道:“你回去告诉大王,此事艰难,我王兄恐怕无力相助。”

没有办成事情,赵高可没办法回去奉命。

联想起昨日子婴的话,‘我大秦不养闲人’,赵高只得干咳一声。

“夫人,齐国素来与各国交好,几十年未开战,这青铜物资,不过是改善国内农耕条件,岂有不成交易之说法?何况……”赵高四下望了望,低声道:

“眼下,芈华夫人失宠,整个楚国外戚瓦解,剩下的还不就只有齐国了?”

国夫人知晓其中的道理,七国国君本就各自联姻,当初大王的生母赵姬乃是赵国人士,整个赵国势力庞大,可惜嫪毐反叛……

而芈华以及昌平君,乃是楚国人,属于楚国的贵族,眼下这一方势力轰然倒塌,只剩下了她。

虽然她为齐国人,可她没有子嗣。

并未形成一派,不像芈华赵姬等人,拥有一帮可以左右朝内局势的势力,所以,她才想要帮子婴养在身边。

赵高继续说道:“夫人,我说这些不太合适,可眼下事实如此,若您学那华阳夫人,领养其中一两个子嗣……”

说到这里,赵高停了下来,国夫人是聪明人,知道其中的道理。

果然,国夫人在听到这些后,愣了片刻低声道:“子嗣?大王有长子,再多的子嗣又有何用?”

“扶苏都有子嗣了,可依旧未被封为太子……夫人,其中的道理你还不懂吗?”赵高继续说道,“何况……您昨日刚收养的胡亥,难道不是……”

话音还未说完,国夫人眼眸闪出一丝厉色,喝道:“放肆!”

赵高立马赔笑也不言语。

国夫人没有子嗣,可昨日她却收养了胡亥亲自来养。

作为齐王的妹妹,国夫人在宫内的地位,除了芈华外,无人可敌。

收养个胡亥,也没有人敢言语,反而欢喜的很,毕竟大王的父亲也是被华阳夫人收养的。

再加上大王这么久未定太子,谁的心里没有点心思?

良久,国夫人低声道:“我注定孤家寡人,收养一儿,也是想要养老送终。”

赵高见国夫人依旧不说实话,只得上前道:“夫人若信的过我,我可当胡亥的老师,亲自进行教导。”

赵高在宫内官职不低,而作为一个阉人可以爬到这般位置,可见其能力。

眼下,长子扶苏被发配到雍城,赵高觉得是时候,找一棵大树了。

国夫人听到赵高的话,斟酌了下,对于大王身边的红人,国夫人不敢过于信任,既然人家送来橄榄枝,自己也不好拒绝。

思索了下,国夫人站了起来,“若是先生愿意,那是甚好,我即刻修书给家兄,但望他念及兄妹之情,早日将大王所需青铜送来。”

“多谢夫人!”

……

子婴出了房门,让乳娘抱着自己就朝着院外走去。

虽然不知道这国夫人目的是啥,子婴想着也不会太好。

出了院门就听到了嬉笑声和啼哭声传来,子婴望了望,只见外院里,七八个半大的孩子正在玩耍。

领头的约莫五六岁,皮肤黝黑又扎了个冲天辫,样子有点滑稽。

他正骑在一个七八岁的小孩身上,手上拿了个枝条,叫嚣着,“快跑!快跑,驾驾!”

那七八岁的小孩,虽然生的高壮,可是不敢言语,只得抹着眼泪在那哭泣。

“啪”地一声,那枝条抽在七八岁小孩的脸上,顿时现出一条红印,小孩顿时又哭了起来。

那五岁黑小子,听了哭声,笑的更开心了,“好好坐我的坐骑,别以为比我大就威风,我娘可是国夫人!”

正走在一旁的子婴闻言一愣,这国夫人不是没有子嗣吗?怎么来了个儿子?于是问乳娘,“国夫人有子嗣?”

乳娘点头低声道:“昨天刚认的,也是大王的子嗣,听说叫胡亥。”

好家伙,子婴一愣,转而盯着一旁的胡亥,这黑小子竟然是胡亥,没想到这么小就这等霸道。

大秦不就亡在了这小子身上吗?

胡亥这时候也看到了子婴,望着被抱着的子婴,胡亥哈哈大笑道:

“这不是那个哑巴么?怎么,也想来被爷骑吗?”



众将士得了令,立刻各自去召集士兵,一边走,还一边嚷道:

“若真如小公子所言,咱得了粮草,回头得给他磕一个!”

“得磕,得磕!”

“废什么话,平日里见了小公子就不行礼了?”副将笑骂着,撵走了这帮人。

王贲看着内心一阵暖意,这帮子弟兄跟了自己这么多年,一路征战,能相信一个三岁小儿的言论,这都是看在王贲的面子上。

于公于私,王贲还想带着这帮子弟兄走的更远。

毕竟,六国一统的宏愿还未达成啊!

望着远处的黑暗,王贲内心忍不住嘀咕道:“子婴,但愿真的如你所说……”

……

咸阳城,王宫内。

自从上次冲撞了国夫人后,子婴就不需要每日去请安。

他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办。

虽想着,多和自己大父亲近亲近,可嬴政政务繁多,子婴也不能天天扑在那里。

而平日里,嬴政也没有时间来看望自己。

六十万大军的全国总动员,需要嬴政批复的事务太多。

想起在大父书房内,看到六国的舆图后,子婴心中激动万分。

因为他看到了匈奴以及南越,子婴也试探性地问了几句,这些地方在嬴政看来,不过是蛮荒之地,并不太在意。

当子婴问了句,“大父,不是要当这天下所有人的王吗?”

嬴政听完哈哈大笑,“那是自然,等平定了六国,我自然要北伐匈奴,南定南越,给你打下个大大的疆土如何?”

子婴只是带着笑,并未多言。

他其实想说,在这匈奴和南越之外,还有很多的国家,若是凭借大秦的战力,想要攻伐拿下,也不是不可能。

但,子婴没有说,自己可没法解释自己懂得这些。

大父想要为自己打下更多的疆土,子婴很是感动,这近乎暗示了,未来子婴必将为王,统御这天下。

可大父不知道的是,子婴只当了几十天的皇帝。

项燕勇武,亲率四十万大军,就可以让强大的秦国暂避锋芒,可见人才的重要性。

项羽、萧何、韩信、张良……这一个个秦末汉初的名人,如果可以找到这群人协助……

再加上一支铁血大军,统御万国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这里,子婴颇为激动,六国不足为惧,可如何最小代价拿下这些国家,必须得加快一些历史的进程。

无数可以提升国家实力的发明,在子婴的脑海里轮转着……

……

大秦,函谷关外。

楚军的旗帜遮天蔽日,尘土飞扬。

四十万楚军,已经在这函谷关外扎起了营寨。

一眼望去,竟然连绵几十里之远,十分壮观。

关内只有十万大秦锐士,可守关的蒙武并不惧怕。

作为一名久战沙场的老将,他站在函谷关的城墙上,却还带着一丝笑意望着远处的一辆戎车。

那车上插着‘项’字旗号,硕大的旗帜迎风招展,而戎车上正站着一位胡须花白的将帅。

楚国的武安君——项燕,此刻盯着函谷关高大的城墙,陷入了沉思。

良久后,他低声道:“都说函谷关雄岸伟绝,想要破它难如登天,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奔袭了几百里地,终于见到了这闻名已久的函谷关,可项燕却未下令进攻。

纵他有四十万大军,可这狭隘的关口地形,发挥不出人多的优势。

徒劳的进攻,只会增加伤亡,何况,那些笨重的攻城器械还在路上。

片刻后,他问道:“陈郢那边的粮草怎么样了?”

身旁的副将闻言,立刻拱手回道:“回将军,按照路程计算,应该已经出城了,约莫三日后,即可抵达。”

虽身为楚国的武安君,可项燕在统帅行军时,还是希望让人喊他将军。

项燕闻言点了点头,道:“那就再等五日,秦军以逸待劳,此刻进攻我方劣势,等粮草和攻城器具都到了,再进攻也不迟。”

“诺!”副将应了一句,踌躇了下,又道:“将军,这十万旦粮草是否需要再加派人手去接应?若是被王贲偷袭……”

项燕闻言,呵呵一笑,“不用,王贲性格沉稳,和他爹王翦一样,喜欢稳扎稳打。说的难听点,就是过于迂腐,不会用奇谋,区区五万将士守着大梁城,他怎会派兵前来扰我粮草?”

副官闻言,还是担忧道:“可,这十万石粮草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将军……”

项燕伸手直接打断,“若换成李信守着大梁城,我倒可能会在意点,王贲么……决然不会主动出击。何况,去押运的是是屈将军。”

屈将军乃是楚国大族之一,祖上便是屈原这一脉,虽为士族之人,可却战功彪炳,是项燕的得力干将之一。

他麾下的骑兵,是这一次突袭城父之战的主力军,连斩了了秦军七名都尉。

听到是屈将军带队,心中大定,副将立刻不言语了。

……

王贲召集了整个大梁城内的骑兵,一共只有三千余骑。

长途奔袭,只适合骑兵,召集好人马,备足了六日的干粮后,王贲趁着夜色,带着大军星夜前往埋伏点。

按照斥候来报计算,若陈郢真的要押运粮草,必须全力赶路。

至于去打陈郢?

别开玩笑了,只有五万将士,连个粮草也没有,王贲不认为会有奇迹发生。

唯一的奇迹,只有在粮道上碰到陈郢的运粮队。

王贲不知道的是,这个计划,是大王和子婴共同想出来的,可下面的将士都是记住了。

这是将军的外甥,给他们出的主意,若是真能截到粮草,自然是要答谢。

……

于此同时,陈郢城门大开,一辆辆运梁车驶出城外,朝着函谷关的方向而去。

而运粮的队伍里,还夹杂着一万的楚军精锐。

……

三日后的清晨,峡谷内。

王贲的队伍已经埋伏好了,根据前去打探的斥候来报,陈郢方向果真有一直庞大的运粮队赶来。

得到消息的队伍,立刻兴奋异常,大多数人本以为,大概率是见不着人,就回了大梁城。

可没想到,真的被小公子言中了,楚国的运粮队即将抵达。

若是可以截下这批粮草,大梁城之危自然可解。

王贲也是很兴奋,低声道:“都传下去,只杀反抗之人以及楚军,那些运粮的脚力,本就是陈郢的百姓,莫要打杀了,结束后,还得靠他们把粮运回大梁城。”

“明白!”众将士很是兴奋,这一趟没有白来,不但可以有粮草,还能有军功!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