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的小说
现代都市连载
崇祯王承恩是《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文盲写小说”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老天爷玩我啊,好不容易穿越一次,竟然穿越成了崇祯!”更惨的是,还有七天就到了他上吊的日子,这可如何是好!看着大明江山,看着后宫佳丽三千,他舍不得,真的舍不得。为了保住大明血脉,他决定无论如何都要送太子出去,于是,他杀奸臣,杀内讧的奸臣,杀投敌叛国的奸人……本想着将太子送到南京,他就可以安然上吊了,谁知情节发生变化,那些忠臣谋士纷纷站起来了,还要助他守住大明江山?他:“儿啊!你在南京玩几天就回来吧,大明保住了!”...
主角:崇祯王承恩 更新:2024-12-04 16:03: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崇祯王承恩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的小说》,由网络作家“文盲写小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崇祯王承恩是《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文盲写小说”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老天爷玩我啊,好不容易穿越一次,竟然穿越成了崇祯!”更惨的是,还有七天就到了他上吊的日子,这可如何是好!看着大明江山,看着后宫佳丽三千,他舍不得,真的舍不得。为了保住大明血脉,他决定无论如何都要送太子出去,于是,他杀奸臣,杀内讧的奸臣,杀投敌叛国的奸人……本想着将太子送到南京,他就可以安然上吊了,谁知情节发生变化,那些忠臣谋士纷纷站起来了,还要助他守住大明江山?他:“儿啊!你在南京玩几天就回来吧,大明保住了!”...
“还不是给我们升官晋职!”
“所以说啊,现官是一回事,现管又是另一回事。换个人来,他征不上税,到头来陛下还得用我们。”
杨汝成听后恍然大悟,朝党崇雅深深的点了点头。
张凤翔皱着眉说道:“海柯的意思是,崇祯要从上往下把人全都换一遍?”
“稚羽兄猜的不错,我认为皇上的计划是先换尚书,再换侍郎,假以时日他会把京师的官员换个遍。”
“不,不会!”张凤翔摇头否认,“首先朝廷没有那么多人可以换,就算有,他也不知道别人的底细。现在正值用人之际,一旦换人朝廷将会大乱。到时候不用李自成来,刘芳亮一到城门就开了。我说的对吧于姜兄(党崇雅字于姜)!”
党崇雅是晋党人,他背后是陕西和山西商人。这些商人不但做大明的生意,也做李自成和建奴的生意。
其他人觉得党崇雅肯定会第一个投降。
党崇雅被张凤翔问的愣了下,他眯着眼看向其他三人,微微一笑,没说话。
张凤翔有些不悦:“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希望你们都能打开天窗说亮话。”
党崇雅皱着眉想了想,开口说道:“我觉得你们多虑了,皇上这么做只有两个目的:收买人心,筹饷。”
“他想告诉全京城的人,他杀了贪官,杀了勋贵。老百姓不知道其中缘由,只要杀当官的,他们就会高兴,就会向着皇上。”
“至于筹饷,大家都看在眼里了。朝廷缺钱,皇上挖出来的二百万两银子只能解一时之急,等钱花完了他还得想办法筹钱。”
“所以...”张凤翔打断了党崇雅的话,“崇祯会抄京师所有官员的家?”
“有可能!”党崇雅认真的点头。
嘶...
其他三人同时倒吸一口凉气。
换做往常他们肯定不会相信这种言论,但今天崇祯的表现太不正常了。
他不但砍了颇受宠信的内阁首辅,而且还要治成国公和兵部尚书的罪。
尤其是成国公朱纯臣,按照惯例,只要他不犯谋反之类的大罪就不会被治罪。
简直闻所未闻!
他们不怕罢官。
宦海沉浮本就是常事,而且崇祯性格反复无常,他们早就做好了相应的心里准备。
怕的是抄家!
一旦被抄家,之前几十年的努力将毁于一旦。
他们必须想办法避免这种结果。
沈维炳想了一会也没想出个头绪,只好朝张凤翔拱手施礼道:“如果此话成真,稚羽兄可有良策?”
党崇雅和杨汝成见状也拱手问道:“稚羽兄见多识广,还请帮帮我们。”
张凤翔看着其他三人,心中虽然有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想法,但是考虑到他们手中都有对自己不利的证据,只好认真思考对策。
片刻后,对策在脑海中快速成型,“既然如此,我给各位出个主意。”
“稚羽兄请讲!”
“麻烦稚羽兄了。”
“如果崇祯和李邦华以贪腐名义治汝等的罪,你们便弹劾皇亲国戚,朝中勋贵,告他们贪腐。记住,千万不能诬告,得有证据,证据可以从王之心那里买。”
众人眼前一亮。
对啊,崇祯敢对皇亲国戚下手?要死大家一起死。
“其次,崇祯和内阁让你们干什么,你们就干什么。多一件事不做,少一件事不行,千万不要被他抓住把柄。”
“第三,今夜回去后把家里的现银,值钱的东西全部转移到其他地方。钱庄,当铺,同乡家里都可以,只要找不到钱,他们就没办法治你们的罪。”
说明李邦华已经在悄无声息间受到了重用。
想去应天避难,必须向李邦华站队。
眨眼间,朝堂半数官员跪地接旨。
魏藻德脸色凝重。
对他来说,上策是把皇帝皇子全都留下献给李自成。
只要逼迫崇祯下了退位诏书,就是天大的功劳,李自成也会给他升官加爵。
但若是让太子跑了崇祯留下死守北京,事情就复杂了。到时候不但没有功劳,反而会被特殊针对。
他早就听说,大顺对待没功劳的明朝官员非常残忍。
投名状没了,他心里没底。
政治游戏的规则是少数服从多数,现在皇帝和大部分官员都同意太子南迁。
这件事已经无法逆转了。
只是他想不明白,换做平时崇祯肯定会犹豫不决,要么召内阁后殿商议,要么回宫后左思右想。
今个儿这是怎么了?竟然在朝堂上做了决定!
“陛下!”魏藻德试图唤醒曾经那个犹豫不决的崇祯。
“朕意已决!”崇祯一口回绝魏藻德,继续说道:“去往南京的官员务必认真辅佐太子,留在京师的全力协助朕,一起抗击流贼!”
“是!”四十多个官员同时回应。
“现在说第二件事。”崇祯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刚才朕让人算了算,京营守军的饷银,加上募兵的钱,有一百五十万两银子的缺口。”
“现国库空虚,无钱可用。都说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为了抗击流贼,众卿想想办法!只要凑得百万白银,就能守住京师!”
文武百官非常默契的同时低下头。
关于银子的话题从崇祯元年一直延续到崇祯十七年,国库每年收的钱入不敷出,如果没有万历一朝攒的内帑钱,军饷早就不够了。
皇上让他们凑钱,怎么凑?去哪凑?
如果能凑到钱,大明朝也不至于被一伙流贼搅得天翻地覆。
见众人不说话,崇祯假笑道:“既然众卿没有办法,朕倒是有个主意!”
“请万岁明示!”内阁首辅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第一时间和皇帝打起了配合。
“捐钱!”
在场的文武官员继续沉默,老套路了,自崇祯十六年起捐了不知多少次。
“众卿有没有捐银子的?捐银者升官加爵!”崇祯表面上着急,内心是另一种想法:众卿,朕给你们机会了,你们把握不住可别怪朕!
李邦华第一个站了出来,他清楚,崇祯要动手了。
“臣李邦华,万历三十一年入仕为官,家里的一分一毫都来自朝廷,现朝廷有难,臣愿将家产悉数奉上,以助剿贼。”
离开乾清宫后,王之心站在原地想了一会。
他来这的目的可不是为了找骂,而是想探一探崇祯的口风。
如果提到定国公时皇上面有不悦,那么定国公就可以是凶手!
证据随时都能制造。
结果皇上表现的滴水不漏!
这就难办了。
定国公是凶手吗?哪个凶手会傻到藏在自己家行刺皇帝?
可是。
如果他不是凶手,幕后真凶会是谁?
行刺之人已经死了,线索断了。
别说三天破案,就是三十天也没戏。
王之心顿感头大。
想了一会王之心猛地一拍大腿,急匆匆离开。
......
皇城北安门外,北镇抚司衙门。
李若琏刚刚升任锦衣卫指挥使,正在处理皇上交给他的任务。
崇祯让他办三件事。
灭门之事已经办完了,模仿勋贵,朝臣笔迹的信件也已完成。
最后一件比较难办,但也查的差不多了。
明朝商业发达,究其根本是朝廷的功劳。
明朝九边大军每年消耗的粮食,武器,护具,火器数量非常惊人,前期主要靠武官押运。但弊端是满载去,空载回,成本居高不下。
后来为了缓解成本压力,便委托商队运送。运送时配备武官,士卒押运,确保万无一失。
久而久之,这些商队便有了特权。
主要有晋商,齐商,徽商,浙商等等。
李若琏翻看锦衣卫查得的信息。
给户部运送粮草江浙商号有三家,他们与户部侍郎王正治,督饷侍郎王鳌永,前兵部尚书张缙彦往来密切。
给工部运输铠甲,兵器,火器的商号有十余家,他们与前工部尚书张凤翔和前兵部尚书张缙彦关系不一般。"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