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扶摇直上列表

扶摇直上列表

徐福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主角赵泗嬴政的小说推荐《扶摇直上》,文章正在积极地连载中,小说原创作者叫做“徐福”,故事无删减版本非常适合品读,文章简介如下:穿越大秦,成为出海为始皇求长生药船队的一名船员......飘洋八年,终回故土,成为大秦第一位海归。嬴政:可有仙山?可有仙人?可有仙药?赵泗:无......始皇帝:无功而返,此乃死罪......赵泗:“臣有物要献!”说罢,赵泗摊开一块破布,掏出几袋子皱巴巴的种子。“陛下,此乃世界地图,大秦尚未四海归一,此乃红薯土豆,亩产千斤!此乃......

主角:赵泗嬴政   更新:2024-12-13 08:5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泗嬴政的现代都市小说《扶摇直上列表》,由网络作家“徐福”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赵泗嬴政的小说推荐《扶摇直上》,文章正在积极地连载中,小说原创作者叫做“徐福”,故事无删减版本非常适合品读,文章简介如下:穿越大秦,成为出海为始皇求长生药船队的一名船员......飘洋八年,终回故土,成为大秦第一位海归。嬴政:可有仙山?可有仙人?可有仙药?赵泗:无......始皇帝:无功而返,此乃死罪......赵泗:“臣有物要献!”说罢,赵泗摊开一块破布,掏出几袋子皱巴巴的种子。“陛下,此乃世界地图,大秦尚未四海归一,此乃红薯土豆,亩产千斤!此乃......

《扶摇直上列表》精彩片段


儒家作为此时显学之一,可以说是韩非主要的炮轰对象,甚至可以看得出来,韩非对儒家真的是很了解,不管是儒家典故还是思想都信手拈来。

不过考虑到韩非毕竟师从荀子,韩非对儒家知识典故较为了解也算是合情合理。

《显学》《五蠹》,两者结合读下来带给赵泗的思想震撼很大,韩非倡导提倡的某些思想对于赵泗一个现代人来说都有那么一点超前。

赵泗不知道始皇帝赐书给自己的深意,但是单这两本书,非得结合起来一起读才爽快。

至于指望赵泗悟出来了什么……

那还是不要指望,很少有人能够读一遍书就悟出其中真意,赵泗也不例外,他更多的是感慨韩非思想的先进,主张法要一直求变,不可以一成不变之法而治千秋万代之世。

韩非的很多思想有些激进,但又有点和赵泗不谋而合,让赵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啊!

这就是,知识划过脑海以后空荡荡的感觉!

一遍下来,略显生涩,赵泗沉下心来继续在王离的帮助下读第二遍。

又读了几遍,已经没有晦涩之感,能够做到流畅阅读,赵泗才停了下来。

眼见天色不早,王离赵泗二人轻车熟路的结伴吃饭。

今日份的饭菜是几份小炒。

有荤有素,有野菇,有牛羊肉,还有一盆肉汤。

赵泗最近也算是很少下厨了,毕竟这炒菜也不是什么特别难得东西,赵泗炒菜的技术也谈不上多么高超。

只能说这种烹饪方式提高了食物的美味,不能说这个时代的厨师都是垃圾。

赵泗是设备更先进,但论及火候钻研,必然比不上王离从家里带来的厨子。

将炒菜教授给王离带的厨子以后,赵泗除了兴致起来会亲自动手,剩下基本就是和王离一块吃白食。

眼下二人一案,皆盘膝而坐。

正常比较有礼貌的坐姿当然是跪坐,但是跪坐累人,赵泗和王离相处时日见长,彼此之间已经分外熟悉,已经不必如此见外,甚至都不分桌吃饭了,哥俩直接同桌而食。

“对了,你得爵位是几级?”一边吃,一边闲聊,王离免不得再次恭喜赵泗今日爵升三级,赵泗好奇之下询问王离的爵位。

“左庶长。”王离开口回答到。

“几级爵?”

“十级爵!”王离带着些不经意回答到。

“比我高六级!好像也不是特别多?”赵泗掐指一算,好像自己的爵位和王离这个官三代的爵位差距并不是那么大?

毕竟秦朝爵位分二十级呢。

“不是这么算的。”王离开口,尔后开始给赵泗普及秦朝爵位常识。

秦二十级爵位: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

不过虽然是二十级爵,但是只是为了细分罢了。

真正的社会政治分级其实还是按照士,大夫,卿,候来划分。

其中前四级爵位,从公士到不更,代表的就是士这个阶级。

勉强算是贵族,上了战场的话属于披甲精兵行列,但当不了将官。

而从第五级爵大夫开始,到五大夫,这五个爵位就是真正的贵族行列,属于大夫阶级。平日里是真正的贵族,战场上也可以任为将官,统帅部曲。

而从左庶长开始到大庶长这九个爵位,属于卿这个阶级,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贵族,属于顶层行列,拥有了步入真正意义上的上层阶级的资格,战场之上可以单独领兵,自成一部。

至于候这个阶级对应的就是诸侯……

“昔年伊阙之战白起便是以左庶长之爵单独统兵作战。”王离开口说道。

赵泗点了点头又开口问道:“你刚刚不是说那会左庶长是官位么。”

“是官位,也是爵位。”王离开口。

“商君入秦,便是以左庶长之官主导秦国变法,彼时左庶长即一国庶民之长,商君之后,官爵尚未完全分离,白起担任左庶长之时,是官,亦是爵。只是已无多少实权。”王离开口说道。

“如今亦是如此,好多官位和爵位同名,现在还留着。”王离摇了摇头。

“昔日琅琊参议论功,我就是左庶长之官!”

赵泗点了点头,大概听明白了。

商鞅时期之前的左庶长和白起的左庶长不是一回事,现在的很多爵位还有官位保留,不过权力基本上已经所剩无几,属于是名誉职位,没有太多实权。

“那这么说,我这不更,连大夫都不算。”赵泗摇了摇头。

王离今日可着劲恭喜赵泗爵位连升三级,赵泗还以为这一下直接阶级跃迁了呢,没想到实质上自己的爵位还在士这个层面停留。

“非也!”王离摇了摇头。

“公士之下,尚有校,徒,操……至于不更,已是常人晋升极限。”王离开口说道。

“秦以首论功,可是要爵首的!”

“有爵位的才算?”赵泗哑然。

“若晋公士,战场斩首三级,校场论功即可,可再要往上,非得爵首才能论功。”王离往前面凑了一下继续给赵泗普及。

“如公士,校,徒,操,可是无甲,多为辅兵使用,而六国之士,铠甲武器都不会太差,要么在精兵之列,要么能领数队杂兵。”王离笑了一下。

赵泗闻言,有些默然。

那要照这么说,秦朝的以首级论功,恐怕没那么简单。

并不是你杀一个人就一级爵位。

而是要杀有爵之人,最起码是个士。像是普通杂兵民夫,除了晋升公士的时候可以论功,再往后晋升是不能作为评定的。

而校,徒,操,乃至于最低级的爵位公士,都是无甲的配置。

而六国的士,哪怕是最低级的士,那也是血脉贵族,最起码上战场是有武器铠甲的,要么是绝对的精兵,要么就是一队杂兵的长官。

而秦国,一个普通应征的民夫,手持一把秦剑,想要杀到一个有甲贵族,难度可想而知。

“而且,不更以后,可以免充更卒……”王离叹了一口气。

“总之就差临门一脚,会轻松很多。”

赵泗能够感觉到王离话语间的意思,恐怕想要靠军功爵制度跨越士到大夫的阶级,并没有那么简单,不仅仅是因为爵首。

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算了,还是不鸽了,赵泗都已经不更了,我啥时候才能不更?推荐票月票投票通道)



  始皇帝对赵泗的印象颇为不错。
  政治小白可以培养,毕竟赵泗还是孩童的时候就随船出海,如今刚刚回归大秦。
  难得的是赵泗居然能够在自己面前放的开。
  虽然可能有喝了一点酒的原因,但是始皇帝能够感觉到赵泗骨子里的不拘小节和写意,赵泗对自己的态度并非不够恭敬,而像是……
  嗯……面对长辈?总之不是下级面对上级的态度。
  最关键的是,始皇帝能够感受到赵泗和自己拥有一颗躁动不安的心,以及埋在骨子里不惧风险的冒险因子。
  只不过赵泗的冒险精神体现在自然之上,始皇帝的冒险精神体现在政治之上。
  总之,赵泗给始皇帝留下的印象就是一个不卑不亢,说话有意思,给自己带来了很多好消息,看起来也比较亲近,和自己拥有相同冒险精神的年轻小伙子。
  一个,嗯……很不错的小伙子,少有的,能够在这个年纪就让始皇帝眼前一亮打起兴趣的孩子。
  当然,这只是始皇帝自己的总结。
  实际上这些总结究竟多少要归功于个人多少要归功于璞玉光环就未尝可知了。
  最起码以始皇帝的性格,是很难在短暂的相处中对一个人打上印象不错的标签的。
  印象不错,令人亲近!
  这些标签对于始皇帝来说都是极难给予某个人的。
  相反,那些能臣干吏之类的标签,始皇帝反倒是不知道批发了多少出去。
  驾撵缓慢行进,始皇帝略显慵懒,虽然没什么笑容,加起来没笑两下,但是这次来到蓝田,始皇帝心情好转了许多。
  看到了红薯玉米土豆长势不错,还有了胃口,吃到了美味的火锅烤肉……
  回至宫中,赵高将王贲总结的竹简一撂一撂的搬下来。
  始皇帝的个人秘书蒙毅则负责辅导始皇帝进行汇总总结。
  “妙啊!”蒙毅边看边带着笑容,发出感慨。
  “陛下,这晒盐之法,可一解各地产盐不足的困境!”蒙毅开口说道。
  除了齐地等临海地区,天下其余各地产盐都算不上太多。
  包括蜀盐,和产盐大头齐地相比,也不足一提。
  如果认真来说,现在整个大秦的盐产量加起来是不够全天下人使用的,食盐在这个时代真的是一种稀缺资源。
  包括盐产大户齐地的百姓,也得省着吃盐。
  齐地产盐虽多,用的却是煮盐之法,煮盐法需要大量柴薪,生产工艺就决定了盐价居高不下,哪怕是在盐产地源头齐地,价格也依旧不菲。
  硬用柴火把盐从海水里煮出来,得煮多少柴火才能煮出来一斤盐?这些柴火的成本价是无法豁免的。
  至于其余地区更不用说了,可食用的天然盐矿极少。井盐产量更低。从齐地乃至于蜀地运盐周转天下更是消耗颇甚。
  就目前大秦的盐产量,该怎么形容呢?"


  以史为鉴,大秦再怎么不济,效仿周天子绵延王室五百年可能性也很大。
  始皇帝想要的更多!
  周王室赤膊含玉的耻辱历历在目,因为始皇帝就是亲历者,也是始作俑者。
  大秦在他手上走上了巅峰,他不负众望,完成了历代老秦人的夙愿。
  从东出!到一统!
  他有足够的资格骄傲!
  他的大秦,也远不该是由五百年,八百年能够度量的长度。
  所以,他选择了李斯!
  相比较于效仿周王室的前车之鉴,他更愿意走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
  一统,前无古人也!
  而其后每一步,都没有什么效仿对象!
  甚至于连错误的教训都无法以史为鉴。
  每一步,是对是错,都充满了未知。
  而始皇帝所作之大政,长城,匈奴,南越,驰道,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习俗,时间都已经给出了证明。
  而为一己之私修建的秦兵马俑到了后世也成了历史的瑰宝。
  郡县制更毋庸置疑……
  或许,自周以后,自大一统以后,再无朝代如周一般绵延八百年。
  但是自秦以后,历朝历代,皆以一统为己愿,中华大地才免于四分五裂,更不至于小小的土地之上各国林立。
  只是,该往哪里走呢?
  始皇帝对于世界的了解也没有多少,他看着世界地图,手指轻轻叩动。
  大秦的未来又在哪里?又在谁的身上?他甚至不知道该选择谁来做自己的继承人。
  骄傲和迷茫并不冲突。
  大秦的一切都显得扑朔迷离,始皇帝思及于此,乃至于胸口发闷。
  繁重的政务,以及扑朔迷离的未来,他的骄傲和自负,加在一起不断的压榨着他的身体成为他的负担。
  他剥开了迷雾的一角,看到的却是更多的迷雾。
  身体愈发疲惫,始皇帝眉头紧皱,熟练的打开案几旁的小瓶子倒出一枚色彩艳丽的丹药嗑入口中。
  额间的青筋跳起,嘴唇缓缓发白,紧闭的眼皮不断颤抖,汗水自脸上划过,许久之后,始皇帝才仿佛如释重负,长出一口气靠了下来。
  始皇帝深感疲惫,心知车马劳顿,以最近一段时间的身体状况,怕是这一趟大巡天下,不能走完了。
  不过……如今行程已经过去了许多,现在折返也没什么大问题。"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