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一骑绝尘常浩南吴懿全文

一骑绝尘常浩南吴懿全文

常浩南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常浩南吴懿是小说推荐《一骑绝尘》中出场的关键人物,“常浩南”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2023年的军工人常浩南重生回到了1996年,自己的大学时期。在这个华夏军工腾飞之前的至暗时刻,他获得了一个堪比最强导师的【科研指导系统】从改进一架战斗机开始,走上了一条与前世完全不同的科研道路航空发动机、相控阵雷达、核动力航母、先进半导体……这些都只是个开始。沙漠变绿洲、天堑变通途、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这些同样不是终点。【系统:有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不一样。......

主角:常浩南吴懿   更新:2024-10-29 15:1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常浩南吴懿的现代都市小说《一骑绝尘常浩南吴懿全文》,由网络作家“常浩南”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常浩南吴懿是小说推荐《一骑绝尘》中出场的关键人物,“常浩南”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2023年的军工人常浩南重生回到了1996年,自己的大学时期。在这个华夏军工腾飞之前的至暗时刻,他获得了一个堪比最强导师的【科研指导系统】从改进一架战斗机开始,走上了一条与前世完全不同的科研道路航空发动机、相控阵雷达、核动力航母、先进半导体……这些都只是个开始。沙漠变绿洲、天堑变通途、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这些同样不是终点。【系统:有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不一样。......

《一骑绝尘常浩南吴懿全文》精彩片段


另外一边,常浩南还不知道自己的“敲门砖”已经取得了远超预期的结果。

他此时正在宿舍里面补觉——之前连续肝了半个多月时间,哪怕生理条件已经回到20岁出头最精力旺盛的状态,也实在感觉有点遭不住了。

直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他吵醒。

“嗯?”常浩南勉强睁开眼睛,然后花了大概两秒钟时间确定寝室里只有自己一个人,只好不情不愿地下床开门。

门外站着的是负责整个飞机系的辅导员,严璐。

好在他并没有裸睡的习惯。

“璐姐?”

严璐的年纪并不比大三的学生们大上几岁,性格也好,所以平时大家基本都是璐姐璐姐的叫。

没有哪个女人不喜欢年轻一些的称呼。

不过虽然在学生面前没什么架子,但严璐毕竟是分管整个系的辅导员,其实很少直接跟某个具体的学生去对接。

所以她出现在这还是挺少见的。

“常浩南同学,刚刚杜院士把电话打到我办公室来,说想要你去他办公室一趟。”

严璐的语气中带着些许兴奋,虽然杜义山刚刚并没有说叫常浩南做什么,但从对方的语气判断应该不会是什么坏事。

除了辅导员之外,严璐同时还兼着学院的团委副书记,因此如果学生能取得什么成就的话,她也算是能跟着一起沾光。

至少能写进这一年的团委工作报告里面长脸。

“杜院士……杜义山院士?”常浩南听到这个名字甚至愣了一下。

说实话他之前不是没想过能靠着课程设计一步登天被杜义山看中,但是当事情真的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时候,他还是恍惚了那么一瞬间。

“不然还能是谁,你快换身衣服,骑我的自行车过去。”严璐看了看常浩南身上被他当做睡衣的篮球服,虽说不是什么正式场合,但穿成这样子去见院士还是有点过分了。

“哦……哦好的,我马上换。”常浩南反手关门,赶紧换上了一套衬衫和牛仔裤,然后把可能会用到的一些东西装进包里背在身后。

之前他的计划是下半年保了研之后先跟着刘洪波教授去给新舟60做改进,但现在抛出橄榄枝的人突然变成了杜院士,这让常浩南不由得有些期待。

十几分钟后,常浩南蹬着一辆女士自行车来到了飞机系楼的楼下。

“常浩南同学!”

还没等他把自行车停好,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抬头一看竟然是刘洪波教授正在楼门口等着他。

“刘老师。”

“唉……”刘洪波看到常浩南之后的第一反应是长叹了一口气。

看着面前刘教授复杂的表情,常浩南瞬间有点懵了。

一瞬间很多种可能闪过了他的脑海。

“以后叫我师兄就行了。”刘洪波面露苦色地转过身往楼内走去:“走吧,我带你去见杜院士。”

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杜院士打个电话就能证明常浩南的清白,我不知道他竟然会抢我的学生……

常浩南自然不知道刘洪波在过去半天时间里经历了怎样的大起大落,只是跟着对方很快来到了杜义山位于四楼的办公室。

“杜院士您好。”

“常浩南同学,对吧?”杜义山露出一个和蔼的笑容,伸出手示意了一下自己面前的另一张椅子:“坐在这里聊吧。”

旁边的刘洪波对此早就习以为常,自己坐到了靠墙跟的一张沙发上。

“你们组的设计,我刚刚已经看过了,做得非常好。”杜义山开口就给出了一个对他来说堪称罕见的高评价。

“我看这个设计说明上面写的分工,你是负责了整体的方案把控,还有所有的计算机模拟工作?”

“是的。”常浩南点头。

现在绝对不是谦虚的时候。

“说说你的想法,怎么想到要设计一架战斗机的?”杜义山说完,拿起保温杯悠闲地喝了一口水。

面对这个问题常浩南当然是实话实说:“因为今年年初的事情,我觉得我们不能老是让别人欺负,既然空军不够强,那我就想着要设计出一种能快速提高战斗力的飞机。”

听到常浩南给出的回答之后,杜义山的眼神出现了微微的变化。

多么朴素的情感,但是在这个人心思变的年代却已经不常见了。

更何况面前这个学生不只是有朴素的情感,还能够把情感转化成持之以恒的行动。

这让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候的那帮同事们。

“相比于强敌,我们现在确实还比较弱小。”杜义山把水杯放到一边:“但只要有你这种精气神和行动力,我想要追上他们也并非不可能。”

“当然,而且我相信这一天并不会很远。”常浩南语气坚定地回答。

杜义山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只是笑了笑,继续问道:“那么,在你有了改进歼7的想法之后,又如何想到走下颌式进气道这条路线的?”

“关键的时候来了!”

常浩南深吸一口气,给出了早就想好的说法:

“歼7目前最缺乏的就是超视距作战能力,因此我思考的出发点是给飞机留出一个安装雷达的机头空间。”

“而放大头锥的思路在米格21bis和我国的歼7C上几乎已经到了头,于是我便考虑直接改掉原本的机头进气方式,而下颌进气道正是对飞机整体结构影响最小的一种。”

“在随后的模拟中,我发现由于机头雷达罩的外压缩流场很难与进气道的内收缩流场实现匹配,存在进气道侧壁压缩强于上壁面压缩的问题。”

“同时,进气道的内锥形入射激波与圆锥构型的前体相贯生成了月牙型的上侧前缘,导致进气道上侧前缘附近的近壁面区域产生了两侧压力高于对称面的横向压力梯度。迫使由圆锥前体发展而来的附面层向进气道的对称面汇聚,进而形成低能涡流结构向下游发展,严重降低了进气道的总体性能。”

“因此我便考虑,不再将飞行器与动力装置,内流与外流分开设计,而是将雷达罩作为进气道的圆锥前体进行一体化设计,利用纵向对称面朝向两侧的横向压力梯度,实现对圆锥前体附面层的排移,以达到降低前体附面层对进气道内流道影响的目的,也就是我在设计说明中体现出来的思路。”

常浩南重生之前毕竟是正牌的航空工程师,并不是只会系统教给他的那些东西,因此给出的回答条理清晰且思路完善。

从一开始的指标要求,到随后的试错碰壁,然后发现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维闭环。

这是只有真正操刀的设计者本人才能说清楚的心路历程。

任何设计说明或者手册中都不会写出来。

而当常浩南解释完自己的设计之后,杜义山的目光中已经充满了赞许的意味。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