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刘恒赖青云的女频言情小说《森林宝藏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刘恒”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路上,杨雨晴见杨有才落后了很远,就小声跟刘恒说:“二哥不仅仅是来拿油的,他还想要多一点,跟我开口了。”刘恒说:“既然开口了,就多给他20斤呗。”杨雨晴说:“我拒绝了!你莫尽做好人,二哥对我们怎么样,你又不是不知道!”刘恒说:“都自家人计较不了那么多,你说给就给,我听你的。”杨雨晴想起二哥说的那些话,心里不痛快,说:“还是原先定的,要多给,除非他拿钱!”刘恒笑了笑,他巴不得,你们亲兄妹,我不参与。刘恒哼着小曲,用了蹬着踏板,冲向九队。突然左侧有人喊他:“刘恒,你等一下!”刘恒慢慢刹住了车,听声音就知道,是队长许志远。下了自行车,“队长,有什么吩咐?”许志远说:“你还是继续做你的苗圃吧。”刘恒故作惊讶说:“不是给你侄子接手吗?我今天都和...
《森林宝藏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路上,杨雨晴见杨有才落后了很远,就小声跟刘恒说:“二哥不仅仅是来拿油的,他还想要多一点,跟我开口了。”
刘恒说:“既然开口了,就多给他20斤呗。”
杨雨晴说:“我拒绝了!你莫尽做好人,二哥对我们怎么样,你又不是不知道!”
刘恒说:“都自家人计较不了那么多,你说给就给,我听你的。”
杨雨晴想起二哥说的那些话,心里不痛快,说:“还是原先定的,要多给,除非他拿钱!”
刘恒笑了笑,他巴不得,你们亲兄妹,我不参与。
刘恒哼着小曲,用了蹬着踏板,冲向九队。
突然左侧有人喊他:“刘恒,你等一下!”
刘恒慢慢刹住了车,听声音就知道,是队长许志远。
下了自行车,“队长,有什么吩咐?”
许志远说:“你还是继续做你的苗圃吧。”
刘恒故作惊讶说:“不是给你侄子接手吗?我今天都和他差点打起来了,他还威胁我,要我等着瞧。”
许志远终于举旗投降,说:“他年轻不懂事,你也别计较,上午的事就过去了。我让他接手刘学军那片苗圃。”
刘恒追问一句:“那刘学军今后干什么?”
许志远说:“做普工啊。不过,他工资还是技术工工资。”
刘恒摇头,说:“这个,队长,我不同意。”
许志远说:“你不同意?我跟你商量了吗?好像,不需要你同意呀!”
刘恒认真地说:“这件事因我而起,所以,你不能不和我商量。”
许志远苦笑着说:“刘恒,你别得寸进尺,我不惹你,你有老营长护着,但是,你之外的事,你也别干涉我。”
刘恒笑了笑,说:“这件事你做得不对,我打抱不平!你不能这样干!刘学军很苦的,也很惨的,我不能让这件事发生。”
这句话,没有人听得懂,刘恒也顾不了这么多,接着说:“如果你坚持,那我就不得不把这件事反映上去。”
许志远一副不屑的表情,“这,你以为我怕吗?”
刘恒嘿嘿一笑,说:“如果上面不处理,那我带头写大报字!我跟你说,无论如何,我不能让刘学军做普通工人!”
许志远被刘恒的话呛住了。
他本来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在参加渡江战役,他是第一批上岸的突击部队,他自己可以肯定的,有3个敌人被他打死,其中还有一个中尉,加强连的副连长。
后来在衡宝战役,跟着老营长端了敌人的团部,他也是功臣之一,有个大个子敌人和他拼刺刀,他抡起三八大盖,枪柄直接打在敌人的头上,顿时就晕死过去。
后来才知道,那个敌人是团部特务连的连副。
于是就有一种说法,他是连副的克星。
但是,今天在刘恒面前,他有了怯意。
他突然感觉到,刘恒并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职工,他有一种说不清楚的东西,就连老营长也要惯着他。
他是刚刚开会回来,刘恒今上午上交了1000斤橄榄油,老营长不准备独吞,除了满足一部分分场场部食堂使用外,匀一部分给各队,所以把9个队长都叫过来了。
会议结论是,9个队,各队领走80斤橄榄油,分场场部留下来280斤。
这种分配是合理的,因为,各队自己有创收的能力,只有分场场部都是干部,没有创收的任务。
9个队,有4个队长是老营长原来部队的老部下,对老营长那是绝对的服从,其他5个队长也是很讲纪律的,他们也心满意足了。
80斤油对于食堂来说,数额并不大,但是,有总比没有好,何况,80斤是食堂2个月的计划量。
会后,老营长对许志远说:“刘恒,这个人可能是福将,你好好用他,别欺负他哟!”
老营长没有说太多,更没有透露想给刘恒换工作的计划。而是提醒许志远别欺负他。
老营长对许志远的人品是很清楚的,要不是打仗他立功比较大,否则,他根本就不会提拔他。
打仗,许志远很有一手,他做到了老营长手下的连长,并且是主力连。但是,人品,老营长清楚。
现在,许志远被刘恒镇住了,但是,他怎么可能认输。
“刘恒,你还是好好想想,有没有必要为了别人的事出头。你,我可以照顾,但是,你也不能压着我的侄子许小云呀。”许志远服软了。
刘恒说:“队长,你别动刘学军,其他的,我不管。”
许志远认真地说:“这么说,刘学军的事你管定了?”
刘恒点头,“是的,我管定了。”
许志远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那好吧。让我再想想。”
这时候,杨有才也赶上来了,和许志远打了一个招呼。
“队长,我妹妹妹夫,你要多关照哟。”杨有才说。
队长嘿嘿笑着说:“我还要他们多支持工作呢!”
他这句话,明显是嘲讽。嘲讽他自己。
在战场上杀过敌人,没想到和平时代反而要做缩头乌龟,许志远真想拿枪把刘恒崩了。
杨有才也注意到了,许志远不高兴,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到了刘恒家,杨雨晴招呼杨有才坐,刘恒端出那盘用山泉水泡了的黑莓,叫晓岚和晓峰过来吃黑莓。
晓岚跑了过来,两只手都伸进了盘子里。
晓峰才学会走路,牵着雨晴的手,也过来了,小手伸进盘子里抓了几颗,塞进嘴里。
杨有才也走过来,“哟,这么多的黑莓呀,你真耐得烦,摘了这么多!”
陆恒才意识到,摘得真的太多了,大半脸盆,根本吃不完,留到明天,肯定就不能吃了。
“二哥,你坐,我这就剖鱼去。”
刘恒来到厨房后面的园子,水缸里有一条大鱼,抓上来,往地上一甩,摔晕了,才开始剖鱼。
他的剖鱼的水平一般,加上鱼比较大,剖到头这个地方,不得不用上了砍刀。
几只小鸡过来了,它们也想吃荤腥,有鱼吃,一个劲往里挤。
“刘恒,你下次遇到这种事,跟二哥我说一声,其实,你根本不要把油交公,或者,交500斤足够了。”
杨有才走了过来。
刘恒听在耳朵里,沉默了十几秒才说,“我也不是想争先进,但是,也不能太自私自利了,今后还要在这里混啊,人家会讲闲话。”
杨有才说:“闲话?你以为这样就没有人讲闲话了?刘恒,我跟你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不能耽搁太久,刘恒和赖青云加快了步伐,到了水坝,刘恒先去观察了一下蜂巢,不错,可以割了,不过,还割不了多少,只有4、5斤蜜。
“还等几天,我们利用早上,或者傍晚来割。你了解一下,怎么把这些蜂蜜搞回去,又不让它们飞走了。”
刘恒给赖青云下任务。
赖青云哈哈一笑,“这个,我在行!”
在热带雨林,掌握一两门技巧真的可以吃饱,会找蜜蜂巢,可以找到很多的野生蜜蜂,家养蜜蜂可以用乳糖和蔗糖喂蜜蜂,产出的蜂蜜自然是假的,只有野生蜜蜂,掺不得一点假,即便是后世物资丰富了,野生蜂蜜也是好东西。
真蜂蜜不仅仅是能量物质,它还有很多的保健价值,改善心血管功能,护肝养肝,养心安神,减肥瘦身,美容养颜,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我搞过几个蜂巢了,这个,让我来!”赖青云兴奋了,他在雨林可能最得意的就是搞蜂巢。
刘恒听了很高兴,说:“就这么定了,下周五下班之后,我们来搞蜂蜜。”
赖青云想了想说:“行,你只负责自行车,我负责装备。不,你也带一个小水桶吧。我估计,到了下周五,可以搞到20斤蜂蜜。蜂蜡也是好东西,也搞一些回去。”
两人商量好了,又沿着上次开辟的路往前走。
这次过去,简单多了,仅仅用了10分钟,就到了河边。
刘恒和赖青云不由自主地朝上次遇到黑熊的地方看去,什么也没有,虽然刘恒相信不会再遇到黑熊,但还是心跳有些加快。
“这里试着撒几网试试?”赖青云建议,“我来。”
刘恒说:“试试也行。”河道是通的,说不定来了不少鱼呢?
赖青云整理好渔网,用力一抛,渔网撒得很开,一条很漂亮的弧线,落在水面。
赖青云自己也禁不住喊了一声:“漂亮!”
刘恒也附和:“也确实漂亮!不过,你网落的位置还是偏了一些,第一网最好落在水塘的最正中,我是说水潭的最深处为中心点。”
赖青云说:“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撒得这样准,真心不容易。”
他一边说,一边拖网,心里想,标不标准无所谓,关键是有鱼才是真理。
很沉。
感觉有货。
“拿篾篓过来,我感觉到了,有不少的鱼。”赖青云说。
刘恒不信,上次连小鱼小虾都搞干净了,现在又有大量的鱼,不可能的呀。
可是,很快,连刘恒也惊讶了,网底真的有货,很多鱼在挣扎。
“呀,这种大的是什么鱼?”赖青云问。
“咦?有点像娃娃鱼。又不太像,不认得,注意,这种鱼牙齿可能很厉害。”
刘恒拿着篾篓走过去,手上戴上手套,准备抓鱼。
上面是两条2斤左右的鲤鱼,下面还有不少的河虾,这种大河虾,刘恒也说不出它的名字,既不是基围虾,也不是大明虾,更不是皮皮虾。
刘恒给它取名叫大河虾。
也确实大,比平常吃的基围虾还大,比小龙虾个体更长,与对虾有点相似,小一点。
这东西蛋白丰富,含钙量高,孩子最好的食物。
刘恒顾不得管那几只河虾,这条鱼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不会是电鳗吧?”赖青云不知哪里听过电鳗这个名称。
“不是,电鳗我见过。”刘恒看过10台的节目,电鳗很容易辨别,“但是,鳗鱼是有这个可能,我还是谨慎一些。”
刘恒小心翼翼的把滑溜溜的鱼抓上来,他开始相信,它应该是鳗鱼的一种,这条鱼,差不多会有3斤。
最后,刘恒把7、8只大河虾抓进篾篓里。
有了第一网的收获,信心大增,赖青云又用力撒了一网,尽量的往水深处撒,可是,不听使唤,又偏了。
不过,没关系,整体质量不错。
拖上来,“有货!”
这一次竟然拖上来一只甲鱼,3、4斤重。
还有几只大河虾。
收获不错。
刘恒把鱼获放进篾篓,对赖青云说:“再搞几网,看来这片水潭是我们的福地。”
赖青云又开始撒网。
第三网拖上来,空空的,连河虾都没有,只有几条很小的鱼,蹦蹦跳跳,挣扎不已。
刘恒把他们丢进水里。
接下来,连续撒了几网,除了又抓了一些大河虾,其他的就没有了。
很显然,赖青云又想故技重施,上次不懈努力终于抓到了另一只鳖,这回,他坚信还有一只在水里。
所以,他锲而不舍,一网接着一网,刘恒制止了几次,他也坚持再撒。
“算了算了,你这样固执,也不会感动那一只甲鱼了。你别以为每一只甲鱼都结婚了!”刘恒有些恼了。
上面不远还有一个大水潭。
在那里多撒几网多划算!
可是,赖青云一根筋,他是认定这个潭里一定还有另外一只,他坚持要继续撒网。
刘恒拗不过,只好自己去上游探视一下。
上次,就是这个潭边发现一只黑熊,刘恒这次带好了砍刀。
这军用砍刀其实很好用,全钢打造,非常锋利,刀背很厚实,一般大小的竹子,一刀下去,都会一刀两断。
要是熊来了,这一刀,熊是挡不住的,必定重伤。
到了潭水边,水并不是很清。
有鱼!
因为,水至清则无鱼,相反,水不会自然浑浊,一定是有鱼,水才会变浊。
正准备叫赖青云,刘恒突然注意到,再上几十米,那里是竹林,有十几根竹子枯死了,不是死了很久的那种,而是刚刚死。
还有,茅草也死了不少。
刘恒心里一颤。
好家伙,这里应该是有竹猪!
根据竹子和茅草死亡的数量,刘恒判断,应该有两只以上的大竹猪。
“赖青云,你快上来,这里有竹猪!”刘恒大声喊。
赖青云听到了,赶紧收网,谁知,无心插柳柳成荫,网底有一只3斤左右的甲鱼!
他手忙脚乱的,把甲鱼放进篾篓中,渔网也没有提了,连爬带跑的,“什么,有竹猪吗?好家伙,很久没有吃竹猪了!”
竹猪的味道很美,这是版纳人公认的,比猪肉好吃十倍。
杨有才也借故告辞,最后只剩下刘恒一家。
雨晴不好再回避了,她是女主人,端茶送水是她的本份。
刘恒也没有等他们开口,就说:“本来,我吃完饭就准备到领导家来汇报工作,没想到你们先到了,那我就在这里汇报吧。”
汇报工作什么意思,他们最清楚。
刘副场长说:“就别说汇报了,就聊聊感受吧。你是连续两次立功的人,贡献很大,体会也很多,我们就随便聊聊吧。”
李副厂长也说:“是,就随便吧。刘恒同志,下一步,你有什么打算呢?”
刘恒略微想了想,说:“我这人心无大志,哪有什么打算?我呢,只想做好本职工作,其次就是改善改善生活。”
刘副场长说:“对对,改善生活很重要。我曾经在老营长手下做后勤,老营长特别重视改善战士们的生活质量。”
刘副场长说的是他在南下过程中,老营长任命他做了后勤科长,专门负责抓生活,他每到一个地方就是去找生猪,或者黄牛,或者山羊,买回来杀猪杀牛杀羊,改善战士们的生活。
但是,到处是兵,特别是他们是追着敌人跑的,前面有好吃的都被敌人扫荡了一遍几遍了,轮到他们,搞生活就难了很多!
但是,刘科长很有本事,他总结了一套经验,知道老百姓会把猪藏在哪里,所以,刘科长出动,总能抬几头肥猪回来的。
老营长的部队有战斗力,更有好伙食,这是其他部队都羡慕不已的。
今天,刘副场长拉着李副厂长过来了,目的很明确,刘恒也心知肚明。
他原来打算他们三位领导家每家20斤油,现在看来不行了,没有30斤,打发不走。
聊着聊着,就到了正题,说:“两位领导,我准备给几位领导每家30斤油,做实验,不知你们愿不愿意参加这个实验?”
刘、李副场长笑了,笑得灿烂,说:“我们做干部的,为了群众的利益,有什么不愿意?我们愿意参加这次实验。”
刘恒微微一笑,说:“我想老营长也会愿意吧?我请两位领导也帮我带30斤油给老营长,好不好?”
“好,好,老营长历来都是身先士卒。他一定也愿意参加实验。”
事情到了这里,就差不多到了尾声了。
杨雨晴给刘恒使了一个眼色,刘恒会意,说:“两位领导,我还有一件事请你们帮忙,我就不找老营长了。”
刘李两位副场长说:“说。”
“我二哥做保卫干事很多年了,在适当的时侯请二位领导提携一下他,做个副科长。”
刘恒虽然不是很情愿,但太亲了,自从杨雨晴父母回湘之后,他们四兄妹就得互相依靠,互相帮助。
两位领导忙说:“没问题,没问题,我们会尽力的。只是,分场的干部要农场那边任命,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操作的下来,你耐心等待吧。”
这个表态,有水份,但也不全是水份,又聊了一会,他们把90斤油拿回去了,刘恒也省了事,不要一家一家敲门了,老营长的他们也带回去了。
刘恒把曾少华家的那20斤油送过去,他们是千恩万谢。
送走了客人,晓岚,晓峰都睡了,刘恒和雨晴洗了澡,躺在床上,一边享受眼前,一边规划未来,这一夜又是过得甜甜蜜蜜,心满意足。
军号把两人从梦中吹醒,赶快起来,关键是两个孩子,要送她们去托儿所,耽误不少时间。
“你忙你自己的事吧。孩子,我来吧。”刘恒说。
刘恒的时间比较松,他管理苗圃不需要8点准时上班,下班就更加随意,抓紧时间做几个小时,提早走了也没人过问。
杨雨晴习惯了帮孩子洗脸穿衣服做饭,说:“你搞不来,你还是管好你自己吧。”
她做事相当麻利,不一会,就帮晓岚,晓峰穿好了衣服,洗了脸。
“咦?你把她们的早餐做好了?”杨雨晴有些惊讶。
刘恒已经把晓峰的米粥调好了,晓岚吃面饼,鸡蛋煎饼,香喷喷的,都摆好在小桌上。
刘恒和雨晴的泡饭也准备好了,鱼汤泡饭,比平常的白开水泡饭,或者包菜汤泡饭好吃多了。
“嗯,你是越来越勤快了。”
杨雨晴表扬了刘恒一句,这也是她真实的感受,自从刘恒撕毁回城调令之后,整个人都变了。杨雨晴心里甜丝丝的,要是一辈子都这样好,那该多好啊!
刘恒说:“光是勤快还不够。”
杨雨晴笑着说:“你是说我们还会大富大贵?”
刘恒点头,“肯定朝这个方向努力呀。”
70年代,对大富大贵是没有憧憬的,因为,天天批,谁还敢假设自己大富大贵?但是,暗地里,谁没有一个梦想?谁没有美好生活的期盼?
“你还是现实一些,别犯错误。”杨雨晴提醒。
聊了几句,开始给孩子喂饭。
看着晓峰吃米糊糊,刘恒脑子里很快就有了决定,得买一些牛奶粉回来,两个孩子,每天至少一杯牛奶,一直要喝到7岁!
晓峰现在要喝两杯。
决定了,等会就去分场打个电话给曾贵清,他过几天去昆明,要他带几罐。
“每天喝一杯牛奶?”杨雨晴有些惊讶,对于这种生活,她觉得这是奢靡,简直就是小资生活。
刘恒前世经历过了,不仅仅是小孩,很多老人,女人,都每天喝一杯牛奶,不仅仅是牛奶,还和酸奶!
“对,你也要喝,你也每天喝一杯。”刘恒想起来那句话,我负责赚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
他绝对不让杨雨晴变成那个苍老佝偻的老太婆。
前世,刘恒在勐养的小巷子里看到的那个老人,对他的刺激太大了,要阻止,要让杨雨晴70岁之后依然风韵犹存。
有自行车了就方便多了,关键是它百公里零油耗,维护成本极为低廉,刘恒骑车把孩子送到托儿所,把雨晴送到工地,节省了很多时间。
最后骑着自行车到了苗圃。
许小云也在苗圃!
刘学军则坐在田埂上低着头,无精打采。
不对劲啊!
刘恒一腔怒火,心里喊了一句,你们要别嚣张了!
情况不妙。
榨油机在加压,但出来的油脂还没有半斤。
“没希望了?”刘恒问。
“怎么回事啊?”马思宇也显得很焦急。
“你一副哭丧脸,说话呀!”曾贵清也急了。
“你们别吵,今天这柴油机的化油器有问题,功率上不去!”厂长说。
“哎,你这就不对了,化油器有问题,你找我呀!”曾贵清大声说,“我就说呀,这柴油机的声音不对劲。停了停了,我来看看。”
众人嘘了一口长气。
关停了柴油机,曾贵清很快就把化油器拆了下来,“回火,烧了不少的积碳,很快就可以修好。”
果真,没有10分钟,重新发动柴油机,声音都不同了,高亢有力。
“出油了!出油了!好多!”曾贵清高兴地喊。
“嗯,好消息,好消息,这个架势,出油率不会少于12%。”厂长裂开嘴笑了。
刘恒一块石头落了地,别说12%,就算是5%,他就高兴了。
第一盆油端起,煮饭的老师傅接过,到厨房里去了。
煮糯饭就是要油多,小半脸盆的油煮20斤米,这还算是节约的,马思宇跟着进去了,他在吃这个方面没亏待过自己,自己就是这方面的专家。
今晚是要很晚才能回家的,榨油不是一时半会的事,不能急,要有耐心,等得越久出油率越高。
又聊起了天。
曾贵清突然问:“刘恒,你是不是在向别人买猎枪?”
刘恒一惊,“这你也知道了?”
曾贵清说:“你别到处联系了,我答应你,过一段时候,有一批猎枪过来,那才是真正的猎枪。波罕,你找他?他还不是要找我!”
刘恒忙说:“那就太谢谢了。”
曾贵清说:“普通的火铳好搞,但是,正儿八经的猎枪不行,这东西紧俏。我也得找熟人才行。”
刘恒高兴地说:“好好,太感谢了。”
曾桂清聊了一会,突然起身,说:“你们在这里坐一会,我出去一会。”
马思宇问:“你干什么去?”
曾贵清笑吟吟的,说:“你别问,很快我就回来。”
马思宇真的不问,他知道曾贵清出去不会是无缘无故的,要么是接私活,要么是有什么好事。
刘恒也想跟过去,又舍不得这里看出油,这出油,看着都心里特别的爽,流出来的都是油啊!
缺油的年代,突然之间这么多的油,他怎能不激动呢?可以说,最近的一两年的食用油就这样解决了。
解决了食用油,营养问题就解决了九成九,剩下的零点一成,就只需要付出一些体力了。
打猎,抓鱼,都可以解决蛋白质的问题。
他没有跟曾桂清出去,他要看榨油。
大油桶一桶可以装400斤。
400斤太重,装到四分之一桶就不装了。
100斤上汽车都有点难度。
曾贵清并没有很快回来。
刘恒看着地上的油桶越来越多,最后,厂长只好把新桶拿出来。
这批新桶好,都是50升的,能装到80多斤油。
绿色的铁桶。
很快,地上一排排,摆满了绿色铁桶。
看着心里都舒服啊。
还剩下两榨,产量差不多可以估计得到了,3200斤,不会少,还会要突破一点。
刘恒在盘算。
怎么分配呢?
这个问题很严肃。
因为,这批橄榄是三分场的,是集体的,虽然他们是报废了的,但事实上还是集体的。
但是,全部拖回去交给集体也有些傻,自己都已经做了铺垫了,说是搞科研,并说了可能会有一些副产品——橄榄油,三分场的领导并没有说副产品归他们。
而是,他们说我们帮他们处理了垃圾。
不给集体,没有人找麻烦。
但是,这批橄榄油数额巨大,很难不漏风,独吞了也会有问题,至少会被人议论。
这人吧,倒霉了,没人太在乎你,也就是把你当成笑料和谈资,但是你突然发财了,人家就眼红了。
这批橄榄本就是废品,垃圾,处理还需要人工和运费,但是,现在它突然变废为宝了,在乎的人可就多了!
刘恒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
想了一会,突然,刘恒笑了,对,就这样处理。
很快,最后一榨结束了。
总了一下数,3212斤!
数量报出来,顿时一片欢呼。
马总机智地大声喊道:“实验成功了!”
刘恒迟疑了两秒钟,佩服地朝马总说:“对,我们的实验取得了完美成功!”
这时,曾贵清进来了,手里提着一只竹猪,一条鲤鱼,一块猪肉,还有一些蔬菜。
厂长见了,一脸的笑,说:“老黄,你带小赵,小瞿做菜,好好的吃一顿。老蔡,你带两个人把油分一下。”
他已经习惯了这个流程。
工作和吃饭两不误。
每次都有一个分油,装瓶的过程,根据主家的意见,把油分成几份,等下好装车。
刘恒开始分油了。
上交三分场1000斤。这是作为实验的副产品,交公!
刘恒想好了,自己独吞不好,纸包不住火,重生了,赚钱的机会应该有很多,不在乎这点钱。
人还是要名声的,被众人羡慕嫉妒恨不是好事。
这次损失1000斤橄榄油,等于是减少了1200块钱的收入,心痛归心痛,名声要紧。
所以,他决定拿出1000斤交公,说得开明一点,这些橄榄油本来就是三分场的。
马工,300斤。免费的。
曾贵清,300斤。刘恒也不准备要钱。他的功劳不小。
厂长这里,70斤,包括所有人的工钱。
这样分配了之后,剩下1462斤。
“我还要送一些给老营长几个领导。”刘恒轻声对马工和曾贵清说,“你们的意见呢?”
两人忙点头,“这个很对,应该这么做。”
刘恒注意到,马工和曾贵清脸色很好看,他们应该是心满意足了,嘴里说要给钱,事实上他们也清楚,这300斤橄榄油,刘恒怎么也不可能要钱的。
工人忙着分装。
刘恒在盘算归自己的1462斤油怎么分配。
这么多油,刘恒一家是消化不了的。
“开饭啦!”
榨油厂厂长高声喊,这边分装才结束,糯米饭喷喷香解开锅盖了,菜也炒好了。
“老营长,向您报告一件事,我们这里出现了很多发热病人,可能是登革热,一种传染病,要赶紧向上面报告。”陈骥如所长报告。
“你说我们最近发烧病人是得了登登……什么热?这是一种什么病?厉害吗?”
老营长是南下干部,今年才40多岁,个子很高,腰杆子笔直的,脸也很长,典型的东北人。
老营长是一个办事雷厉风行的人。
陈骥如所长说:“登革热,是一种病毒性疾病,由蚊子传播,预防的措施就是防蚊灭蚊。”
老营长认真听完,赶紧说:“那就赶紧汇报啊。”
老营长授权了,电话专员摇了农场医院的电话,农场医院听了所长的汇报,立即表态:“好的,你的初步判断也许是对的,我们马上向州卫生局汇报。我们这里也已经有很多病人了。”
刘恒一直站在旁边,老营长的样子他还记得,只是有些陌生了,现在见大家听从了自己的意见,州里一定会采取行动,他放心了。
刘恒暗暗高兴,重活一次真的没有白活,发现一次疫情可以挽救很多生命,防控措施做得好,可以减少很多病人。
这一点,对于刘恒来说有些意外。
在他的印象中,对了,虽然很模糊了,那次流行很大,自己病得很惨,3个星期都没有完全恢复。
“陈骥如,这次,这个传染病要是真被你猜对了,州上说不定会给你一个大奖,要是评上了州里的先进,我老营长就脸上有光了。我承诺你,要是你得了奖,我批你一块手表的指标。”
老营长最喜欢叫别人名字了,他都是直呼其名。
“报告营长,不是我猜的,是刘恒猜的。”陈骥如所长没有贪功。
“刘恒?你学过医?”老营长惊讶地看着刘恒。
“报告老营长,我没有学过医,我也是随便猜的。”刘恒只能这样讲。
说实在的,前世也是因为信息发达,非典,新冠,埃博拉,登革热这些词听多了,否则,谁知道登革热是什么?
“随便猜?到底是读了高中的人,有知识有文化,这样稀奇古怪的病,我们连名字都记不住,你还能猜。厉害。刘恒,要是真是登革热病,即使上面没奖励你,我这里也要给你一个先进。哦,对了,你刘恒是第一个报名参加敢死队的,嗯,不错,好好干,有前途。”
老营长高兴地拍了拍刘恒的肩膀。
“报告老营长,突击队,我申请退出。因为,我的心脏有点毛病。”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向老营长摊牌。
老营长迟疑了一下,挪了挪屁股下的凳子,说:“呀,心脏病,那可是要小心啊,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要好好注意保护啰。”
他竟然没有反对!
刘恒有些惊讶。
陈骥如所长也帮刘恒说:“是的,他的心脏有点问题。当然,也不是大问题,主要是早搏和心律不齐。”
老营长说:“心脏有问题,那就不要参加敢死队了,你是我们分场最有文化的人。咦,对了,你马上要回城了,还申请退出突击队,这不是脱了裤子打屁吗?多此一举!”
“报告老营长,我已经决定,不回城了!”刘恒装模作样行了一个军礼。
“你不回城了?是你脑子发热了,还是杨雨晴要死要活要和你拼命了?”
老营长就很清楚,知青来的时候,一个个激情四射,但来了之后,一个个盼望回城,都是望眼欲穿。
把孩子老婆丢在大山里的人,还少吗?
他知道,这不是谁的错,生在这个时代,就有这个时代需要个人承担的代价。
“报告老营长,完全是我个人的决定!我不能没良心,把她们娘女丢在大山里。”刘恒也不多啰嗦。
老营长若有所思,沉默了片刻,说:“嗯,你的决策,我不准备评价。但是,刘恒啊,你要想清楚哟,世界上没有后悔药。”
刘恒又是一个军礼,大声说:“报告老营长,有,我也不吃!我绝不后悔。”
老营长看了几眼刘恒,自言自语的说:“血气方刚,好,有主见。有冲劲。我迟早要把你调到场部来,我这里也缺乏一个你这样的人。刘恒,你愿意吗?”
刘恒有些意外。
前世,刘恒并没有调到分场场部工作。
事实上,上辈子的人生轨迹他将回城,后面发生的事,当然就不同了。
刘恒说:“到老营长身边来工作,我当然喜欢……”
还没讲完,门口进来一个年轻人,一个带湘音的矮个子男子,进来就敬了一个军礼,立正,“报告老营长,三分场学校校长赵俊逸向您告辞!”
“赵校长,你这就要回湘了?分配在哪个单位?”老营长和蔼地问。
“回老家继续教书!”
赵俊逸是湘省过来的知情,在这里已经有5年时间了,他是第一批回城的人,并且还继续做老师,那是很香的职业。
“喔,赵俊逸,祝贺你啦。”老营长笑着说。
“那应该感谢老营长。没有老营长的努力推荐,哪有我赵俊逸的今天,这一辈子,我都会记得你的恩情的。”
赵俊逸说的是实情,这次回湘省的知青,勐养农场总共也只有3个名额,而整个农场有湘省知青300多人,仅仅是三分场就有30人,没有老营长的全力推荐,哪有机会给赵俊逸?
老营长笑了笑,说:“我们是阶级感情,什么恩情不恩情的?你走后,你推荐谁做校长呢?”
赵俊逸微微一笑,说:“这件事,是老营长要考虑的,哪里轮到上我推荐?请老营长任命校长吧。”
老营长笑了笑,拍了拍赵俊逸的肩膀,“不错,不错啊,回去了,记得给我写信啰,哦,对了,你们湘人最喜欢吃辣椒,我们这里有名的小米辣,你带点种子回去种。还有,你们那边的腊肉很好吃,等经济情况好一点了,你记得寄一点给我吃哟。我可是吃过你们湘省的腊肉,臭豆腐的。”
老营长南下时,经过了湘省,那边的饮食,他也清楚一二,特别是在一个叫醴陵的小县城,他们驻扎了半个月,修整,准备打衡宝战役,他们连就住在三刀石附近。
而支边的主力,就是来自于醴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