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苏音杨里正的女频言情小说《天灾!我囤满粮仓救了一帮大佬后续+全文》,由网络作家“墨墨是墨爷”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杏花村,村子不大,拢共只有三十五户,这次愿意跟着里正走的,有二十六户,剩余的几户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想法留下。“音音,你在找谁?”苏音频频朝着后方望,一直没看到那道熟悉的身影。不等她回应,朦胧的雾气里一道身影渐渐变得清晰。苏音眼眸微亮,唇角上扬。苏宝珠背着一个背篓,一路小跑。“小姑。”“音音。”两人对视一眼,唇角不约而同的上扬。苏音带着小姑走到大舅舅面前,“舅舅,小姑会跟着我们一起走。”“你想好了?”大舅舅免不得要问上一句。“想好了。”那个家可没什么值得她留恋。二舅母想说什么,但被二舅给拦住,狠狠瞪了对方一眼。苏母抹着泪,一直想着父子三人,猛地见到苏宝珠很是诧异,旋即了然。上辈子死亡的三人,这辈子走上了不同的路。舅舅家有牛车,她有骡车,...
《天灾!我囤满粮仓救了一帮大佬后续+全文》精彩片段
杏花村,村子不大,拢共只有三十五户,这次愿意跟着里正走的,有二十六户,剩余的几户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想法留下。
“音音,你在找谁?”苏音频频朝着后方望,一直没看到那道熟悉的身影。
不等她回应,朦胧的雾气里一道身影渐渐变得清晰。
苏音眼眸微亮,唇角上扬。
苏宝珠背着一个背篓,一路小跑。
“小姑。”
“音音。”
两人对视一眼,唇角不约而同的上扬。
苏音带着小姑走到大舅舅面前,“舅舅,小姑会跟着我们一起走。”
“你想好了?”大舅舅免不得要问上一句。
“想好了。”
那个家可没什么值得她留恋。
二舅母想说什么,但被二舅给拦住,狠狠瞪了对方一眼。
苏母抹着泪,一直想着父子三人,猛地见到苏宝珠很是诧异,旋即了然。
上辈子死亡的三人,这辈子走上了不同的路。
舅舅家有牛车,她有骡车,在杏花村这支队伍里,算是条件最好的一批。除去,里正家里有牛车,就属于杨屠夫家里也有一辆牛车。
其他家里都是靠着男人拉着板车,板车上堆满了一家人吃用,妇人们则在后面或者两侧帮忙推车。
孩子们和老人都是各自走着,没有人能坐车,除了那些不会走路的奶娃娃。
“音子,我想想都不甘心。”
苏音侧头,一脸问号。
苏宝珠低声说了三个字,“苏孝永。”
说到底,上辈子三人会落得那个下场,罪魁祸首非苏孝永莫属。
现在他们走了,而上辈子那个罪魁祸首却什么报应都没有。苏宝珠不甘心,也是人之常理。
“放心,我给他留一个好东西。”
苏宝珠顿时来了兴致,凑到她跟前,“你赶紧说说。”
其实,那东西对于别人而言没什么用,但对于童生的大伯而言却是最好的宝贝。
她托人在后日的酉时一刻,将一份请柬送到大伯手中,请柬内容也很简单,以大伯时常挂在嘴边的好友名义,邀请他去郊外的庄子参加诗会。
从大伯到那庄子上需要半个时辰车程,等他赶到那边,发现被人戏耍后,自然会回来。
这一来一回便要一个时辰,这个时间正好赶上那群流民冲入村子。
大伯与流民对上,是什么下场不言而喻。
她无法动手,但不妨碍她借刀杀人。
倘若大伯命硬,让他躲过去,那接下来的日子,只会让他更酸爽。一个人没有银钱,没有家当,孤身一人逃亡,所受之罪,只会比一刀抹脖子更痛苦。
所以无论大伯能不能避开那群流民,他的下场都不会好。
苏音简单说了一下请柬的妙处,苏宝珠眼眸瞪得像铜铃,“音音,你太厉害了。”
本来还一脸不爽的苏宝珠,转眼就神清气爽。
苏家
苏宝珠一大早背着背篓说是去山上找药材,苏家人没有一人怀疑,依旧风平浪静。直到苏孝忠带着两个儿子回来,苏家变天了。
“你说什么?你媳妇和你女儿跟着他们走了?”
“老三,你是不是蠢!你就这么眼睁睁看着你媳妇离开?我生个叉烧,都比生你强。”
“现在你马上回去,将她们带回来。”
堂屋里满是苏老太暴怒的声音。
两个妯娌在听到这个消息,好半晌才回过神。
“弟妹疯了吧?”
二房李氏幽幽开口,“小叔子,你确定弟妹是跟着他们去逃难,还是他们在诓骗你,实则是将弟妹介绍给其他有钱的鳏夫?”
这话不可谓不毒。
“二嫂,你在胡说什么。”
“哎呦,小叔子别生气啊。嫂子我就猜测而已,毕竟昨日杨家大郎口口声声说带弟妹回去祭祖,可转眼就带着他们走了。这满口谎话的,谁知道他们和你说的是不是真的。万一学隔壁村二麻子那家一样,来一个二卖女儿,也不是没那个可能。”
苏老头听的连抽了两大口烟,苏老太更是气得不行。
“你个蠢货!”苏老太忍不住抄起一旁的木棍,狠狠抽在老三身上。
苏父站着没动,任由母亲打。
打的差不多,苏老头敲了敲烟袋,慢悠悠的开口,“行了。老三,你赶紧去把你妻子和女儿带回来。”
他又看向老二苏孝义,“老二,你跟着老三一起去。若是杨家不同意,你们直接说报官。”
老二不情不愿的点头。
等到老二和苏父两人赶到杏花村时,早已人去楼空,尤其看到杏花村家家闭户,这让一直不太相信李锐话的老二产生了质疑。
回去的路上,苏孝义忍不住问,“老三,你说李锐说的会不会是真的?”
苏父摇摇头,“不知道。”
苏孝义只觉得一拳头打在棉花上,气不打一处来,“我就不应该问你。真是浪费我的口水。”
通过苏孝义的嘴,李家村的人也都知晓了杏花村的人都走,这下之前还犹犹豫豫的人家,也准备结伴离开,去追赶李锐他们。
他们的举动,让余下的人变得惴惴不安。
最先坐不住便是老二媳妇李氏。
“娘,我们要不要也准备起来。我这心里有些不安。”
苏老太眉头一挑,“你什么意思?你这是相信外人,也不愿意相信自家人?”
“我、我这不是……”
在婆婆严厉的眼神下,她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直接闭上嘴。
“县太爷侄子说的,哪还有错。不听我儿子的,那些人迟早会后悔。”
苏老太嘴上这么说着,但心里也有些不得劲,见到一身酒气从外面回来的大儿子,忙凑上前,和颜悦色的询问,“儿啊,娘问你,咱们留在家里真的没事吗?”
苏孝永吐着大舌头,“娘,你就放宽心。别学那些蠢的。对了,不是有人出售良田,你趁着这个机会,压低价格多买几亩。等他们知晓消息错误回来时,你就是地主婆,让他们羡慕去。”
苏老太被儿子这么一说,眸光发亮,觉得他说的没错,让大儿媳妇扶着儿子进屋休息,转身进房,与老头子商量买田之事。
位于东图县往南的官道上,一行人三十户人家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的拉成一条绵延数百米的队伍。苏音他们走的这条官道,说是官道,其实还是泥土路,只是比平常的小道宽许多。
走了莫约三个时辰,杏花杨村里正喊停,原地休息。
此时正值晌午,日头正高,非常晒人,大伙都躲在官道两侧的树荫下。
苏音三人与舅舅一家紧挨着,走了一个上午的路,没停歇一会儿,所有人都累得不行,大伙都没什么讲究,找一个地方,一屁股坐下。
等会儿还要赶路,大伙都没起锅煮饭。
在农家,不是农忙的时候,基本就吃两顿,朝食和夕食,对应早餐与晚餐。
走了这么久,凌晨五点吃的那碗浓粥,早就消化干净,饥肠辘辘。
苏音从车上拿出一个包裹,从里面摸出三个面饼子和几根肉干,分给苏母和小姑。
苏母瞧见肉干和饼子,忙摆手,“娘不饿,你们吃。”
哪里是不饿,这是舍不得吃。
苏音心知肚明,也不给她拒绝,直接塞到她手中,压低声音说道:“娘,你放心,车上有吃的。”
苏宝珠最清楚车上的食物,多吃个一顿两顿还是可以的。
“小嫂嫂,你就放心吃。”苏宝珠对着她眨眨眼。
苏母看看两人,没再拒绝。
她吃了几口干饼子,起身走到杨桃花和小杨贵的跟前,将那两根肉干给了两个小的。
杨桃花看着手中的肉干,眼眸发亮。
苏母对着两个小的举了一个嘘声的手势,让他们快吃。
大舅舅三个孩子,一儿两女,三个孩子都成婚了。两个女儿的夫家是隔壁村的,在收到消息后,也都跟着来了。
二舅舅生了三个儿子,一个成婚,另外两个都到议亲的年龄。
唯独小舅舅生的一儿一女,最大的杨桃花也才十岁出头,小杨贵也只有5岁。
其他几个大外甥见到了,也不会说什么。
三位舅母也张罗着拿着吃食给自家男人,男人家吃一整块的饼子,女人则是两人分一块饼子,就着水吃。
里正家、杨屠夫家,还有不少人家,见周围人都吃了,也多多少少拿一些吃食给自家男人。一路上靠着人力拉着板车,是非常消耗体力。
“表姐,东西你捂好,别让人抢了。”小杨贵凑到苏音跟前,眼神瞥向斜对面。
苏音顺着他的视线望去,就见着一个莫约五岁左右男童,正直勾勾的盯着他们。
那孩子长得很壮实,胖墩墩的,像这么壮实的娃儿,在农户家里都是极少见的,反倒是树荫底下忙碌的女孩儿,身子瘦弱,面黄枯瘦,瘦得像根竹竿,似乎风一吹就倒。
这家人总共有六口,上面是两个老的,下面是一对年轻夫妻,带着两个孩子。
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就像是两个极端。
男童见他们看着自己,冲着他们做了一个鬼脸,跑到妇人面前,扯着对方的衣袖撒娇。
“娘,我也要吃肉干。”
大壮娘哄着孩子,“大壮乖!咱们吃面饼。面饼也好吃。”
“我才不要,我要吃肉干。”大壮将面饼扔到地上。
大壮娘哄着孩子,一旁的女孩儿捡起地上的面饼,拍掉上面的尘土,没敢吃,喉头吞咽着口水,怯生生的拿着面饼走到她娘面前。
“娘,弟弟不要了,我可不可吃一口,就一小口?”女孩怯生生的问道。
这话就像是触怒了妇人,抬起手,一巴掌打在她脸上。
“吃吃吃,整天就知道吃。你是饿死鬼投胎啊。家里就这点吃食,不紧着你阿爷他们,你倒是会享福。赶紧替你弟弟扇扇子。”
坐在一旁休息的男人和老两口就像是没见到这一幕。
女孩顶着红肿脸,委屈的不敢哭,拿起蒲扇,给弟弟扇扇。
“大丫姐,真可怜。”小杨贵低声感叹一声。
一看这种情形,也知道这孩子在家里的日子不好过。
一家子重男轻女,还是非常极端的那种,完全没将女儿当成人看待。
里正家长子杨金走来,“大山兄,我爹让你过去一趟。”
“什么事?”
“商量后续的路程怎么走。”
“好。”
杨金说完,又朝着下一家走去。
杨大山起身,苏音跟着起身,“大舅舅,我也想去听一听。”
“走吧。”
两人走到里正家那边,周围已经坐着好些人,每家每户都派了一个代表。
等到人都到齐后,里正招呼着所有人围坐成一圈。
杨里正开口,“人都到齐了,我来说一件事。”
“刚刚大树告诉我,前面有一条小路,比走官道少一半路程到富顺县。小路有些难走,得走一段山路。”
“车子能过吗?”杨大山开口问道。
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杨大树开口,“可以,刚好可以通过一辆车子。”
“你们觉得如何?是走小路,还是走官道?”杨里正看向众人。
大壮爹开口,“走小路,能少走一点是一点,人能轻松点,粮食都能节省一些。”
这话说到了众人的心坎上。
“我也赞同走小路。”
“我也赞同。”
苏音突然出声,“大树叔,现在改道走小路,需要多久到富顺县?”
“需要八个时辰。”
“那走官道呢?”苏音再问。
“需要十四时辰左右。”
这一对比,走山路要快将近一倍的时间,在所有人意动时,苏音再次开口。
“现在这个时辰往山路走,那就意味着咱们今晚得在山里过夜。”
杨屠户笑着道:“苏丫头,你就放心吧!山里危险,但咱们人多,不怕的。”
“是啊。”
“哈哈,女娃儿就是胆小。”大壮爹笑着道。
杨大山狠狠瞪了对方一眼,大壮爹顿时不敢笑了,讪讪的闭上嘴。
二十几个人一表态,大部分都愿意走小路。
商量好下面的路程,里正吆喝所有人启程上路。
在这个时代,能走出东图县的人不多,杨大树比大多数人强,去过周边几个县。
对路线也比其他人都清楚一些,由他在前面带路。
这太不可思议了。
那个梦莫不是警示,又或者说是预知梦?
是巧合,还是预知未来,等会儿看看便是。
苏音想到了队伍后方会窜出猛虎,转身往队伍后方走。
杨大树见她离开,打趣道:“苏丫头,不找了?”
“叔,你不是说山石林里没有,那肯定是没有。你说的,肯定不会错。”
这话听得舒服,杨大树哈哈一笑。
苏母见女儿回来,“臭草能让你找到这么多,已经很好,哪能有那么多。”
“嗯,不找了。娘,我去后头看看。”
“行,注意安全。”
“嗯。”
根据梦境里显示,猛虎最先窜出的位置,是在尾部。她走到队伍的后方,视线看向周围的环境,应该是穿过石林后不久,那只猛虎突然出现,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队伍后方的几家,都是靠着家里男人拉着板车,速度很慢,女人们则是扶着、推着车子,孩子们走在前面,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自己的脚下,完全忽视四周。
苏音走进深处,扒开草丛,眸光被一处脚印吸引,形状似梅花,椭圆形,用手掌测量一下,长度和宽度,大概在10-18厘米,深度大约在3厘米。
这大概就是梦中那只成年老虎。
成年山虎凶猛,前肢一击可以产生超过 1000 磅(约 454 千克)的力量,这足以击碎猎物的头骨或肋骨。
如果是打在人身上,后果可想而知。
即便是上辈子的身体,苏音也无法保证能解决那头猛虎。
苏音找到了二舅舅,“二舅,我在丛林里看到野兽留下的脚印。”
二舅舅一惊,赶忙找隔壁邻居张老汉的儿子替换自己。
二舅舅和小舅舅带上弓箭和砍刀。
“大哥,我和三弟去看一看,你这边注意一点。”
“好。你们也要注意安全。”
苏音带着两位舅舅前往自己发现脚印的地方。
两人蹲下身,小舅舅用手测量一下脚印,“长度三点六寸、宽度四点八寸,深度不足一寸。二哥,这是一只成年山虎。”
这里既然留了脚印,那说明这一带有山虎出没。
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的,二舅舅和小舅舅两人,不敢耽搁,立马找到了杨里正。
“里正叔,刚刚音音在丛林里看到了野兽的脚印。我们看过了,那是一只成年山虎留下的脚印。”
“成年山虎。”杨里正大惊。
周围人也都惊住了。
杨大树急急开口,“不可能啊!我从来没听过这条路上有山虎出没过。如果有的话,那些行商、赶路的人都不会走这条路。”
没有人敢冒这个风险。
那可是山虎,一口就能咬死人。
杨屠夫开口,“这几年咱们这一带时不时出现灾情,山里的动物也难熬。山虎跑到这边来,也正常。”
杨里正面色凝重,“老大、老二,你们两人赶紧挨个通知下去,让所有人都打起精神来。这种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杨家兄弟两人不敢耽搁,立马将消息通知到每户人家。
“山虎?”
“不可能吧。”有人不信,觉得是危言耸听。
“大川兄弟两人都看过,不会错的。大家都警醒着点。”里正家大儿子杨福解释一句。
“福哥,就一个脚印,指不定那只老虎早就走了。”
杨福一脸正色,“不管它走没走,大伙都警醒着点准没错。要是你自己不怕死,就当我没说。”
原本还想说些什么的村民直接闭上嘴。
这种人是少数,大多数人在听到有山虎后,都很紧张,许多人家将孩子护在大人的中间。
苏音也不确定,那只老虎会不会和她梦里一样出现。
她依旧走在队伍后方,小舅舅与二舅舅两人,一个在中间位置,一个在队伍最后方,前头有杨屠夫在,对方也是狩猎的老手。
看着周围的景物与梦中老虎的地方越来越近,苏音握紧手中刀。
“小舅舅,我看到那边有情况。”苏音用眼神示意小舅舅。
那地方是梦里老虎突然窜出的位置。
小舅舅看了一眼,风平浪静,越是如此,小舅舅神情绷得越紧,他也觉察出了不对劲,但没敢轻举妄动,装作什么都不知,继续往前走。
就在这时,山虎如同梦中那般,突然窜出。
小舅舅拉弓射出,箭羽从老虎头部擦过。
纵然人们有了心理准备,但山虎突然出现,依旧让他们惊恐连连,尖叫声不断。
“啊!”
在山虎出现后,苏音就关注大壮一家。
这一次山虎没有扑向大壮,而是扑向大壮娘。
在大壮娘准备拉扯过大丫替她遮挡时,苏音的匕首从她耳边飞过,越过她们母女两人,射向山虎。
山虎迅速歪头,躲避飞射而来的匕首,然后它还是迟了一步,匕首插入山虎颈脖。
“吼!!”
山虎愤怒的咆哮声响彻山林,震飞林间的鸟儿。
二舅舅与杨屠夫迅速朝着这边奔来,群里其他人壮年,也都拿着锄头、菜刀朝着后方围拢。
苏音刺中山虎,已经让山虎盯上她,吊眼的虎眸露出凶光,张开锋利的牙齿,扑向她。
山路上人多,很容易造成大面积伤害。
苏音果断冲向后方的山石林。
二舅舅意识到她要做什么,心中惊骇,又担忧。
她做的决定没错,但他们更担心她的安全。
二舅舅几人在背后袭扰,给苏音争取时间,也幸亏二舅舅他们放箭,否则苏音哪有那么轻松,能比得过山虎的速度。
即便如此,山虎也追赶上苏音,转眼就要扑倒苏音。
小舅舅大喊,“小心。”
苏音只觉得后方恶风袭来,一个翻滚,朝着侧边躲过,山虎的牙齿堪堪从背后掠过,要是慢一秒,她只怕非死即伤。
扑倒在地后,苏音连续几个翻滚,躲入石林。
“吼吼!!!”
山虎咆哮,宣泄着自己的愤怒。
二舅舅他们也追赶上来。
山虎转过身,冲着他们一行人咆哮,似乎恼怒他们的坏了自己的好事。
众人手持着武器,与老虎对峙,每个人都紧张万分。
“三外祖,我们从山里走吧。往山里走虽然路难行,但树林里遮阴,又能取水。—举两得。”
“我觉得行。”杨屠夫举手赞同。
“我也没意见。”
杨里正想了想,拍板决定,准备改道。
其他人知晓山里有山泉可以取水,且还能去永清县,—个个都赞同。
杨里正看了—眼后方的人群,没急着走。
“咱们先等等,等他们走了,再离开。”
现在世道乱了,防人之心不可无。
杨里正的顾虑,所有人都懂。
大伙心照不宣,故作放慢脚步,后面队伍的人很快追上。
杨大山带头让开道,示意他们先走。
双方都没有交流,各自警惕的看着对方,生怕有人突然会抢夺自个的家当。
苏音—边走—边观察着从他们身边经过人,眼神微微眯起。
这些人大多数都是青壮年,观他们的面相,个个饱满,肤色呈现健康的麦芽色,精神面貌与农夫完全不同,即便穿着破烂的衣服,依旧掩盖不住他们散发出来气势。
恐怕这支队伍并不是什么逃荒的难民,他们这是借着逃荒难民的皮,在躲避什么。
苏音联想到了不久之后的山匪,若那不是山匪,只怕是追杀他们的人。
越想越心惊,越发要远离这群人。
苏音走到杨里正身边,压低声音提醒,“三外祖,这些人并不是逃荒的难民。”
杨里正—惊,诧异看向苏音。
“他们行走步伐,沉稳有力,且精神饱满,常年劳作的人,无法与他们相比。你再看,他们这支队伍,大多数都是青壮年。”
杨里正听着苏音的分析,不动声色地观察与他们擦肩而过队伍,越看越心惊,接下来苏音说的话,更是让他的心提到嗓子眼。
“—群训练有素的人,伪装成难民,只怕是在掩人耳目,或者是在躲避什么人的追杀。”
饶是杨里正见过大风大浪,如今听到这群人极有可能带来危险,再也无法保持镇定。
他招来儿子杨福,“通知下去,原地休息—刻钟。”
必须与那群人拉开距离。
杨福走到前面与杨大树说了—声,前头停下来,后面的人慢慢的都停下来。
“怎么休息了。”
“休息就休息,哪有那么多话。有的休息还不好,依我看,你还不够累的。”
“赶紧休息,听说等会儿要改道。”
……
与他们拉开—段距离的,另—队逃难队伍,—名青年走到为首的男子跟前。
“大人,后面那支逃难队伍停下了。他们是不是发现了什么?我们要不要……”青年眼神狠戾,做了—个抹脖子的举动。
为首男子瞥了—眼后方的队伍,上百人,老老少少,穿着破烂,且风尘仆仆,—看就是走了好些日子的难民,就这样的泥腿子,能看出什么。
“凭他们能看出什么。别在这种人身上浪费时间,别忘记了我们这次的目的。”
“是。”青年应下,心里有些遗憾。
那群人—看与豫州遇到的那些难民不同,这些人身上必然有不少钱财。
若是能杀了他们,那些钱财就属于他们了。
可惜上头不允许,不然……
青年舔舐了—下唇,唇角勾起—抹狠戾的笑。
等回程时,若再遇到他们,或许可以干—票。
树荫下,小杨贵正趴在地上,耳朵贴着地面,手上拿着—根木棍逗弄地面上的虫子。
小杨贵见到苏音,麻溜爬起身,—脸新奇的冲着她,奶声奶气的说道:“姐姐,地会响。”
三位舅母带着表哥表妹忙去了,堂屋里就剩下舅甥四人。
“说吧,什么事?”大舅开口。
“是不是你母亲被那一家子欺负去了?”小舅舅着急问道。
苏音赶忙开口,免得舅舅们多想,“不是。大舅、二舅、小舅舅,前日我去了一趟县城,碰到一名豫州来的的商人,听那商人说,云州那一带已经乱了,很多流民往我们梅州来。这些流民见人就抢就杀,那些人已经饿疯了,听说好几个村子被屠了。”
“听那行商的意思,只怕很快就会流窜到咱们东图县。我们得早做打算。”
“你阿爷阿奶怎么说?”大舅杨大山问道。
苏音失落的低着头,“阿爷阿奶不信。我的话他们从来不信。”
三个舅舅一想到苏家那一家子的德行,一点都没怀疑。
“娘怕舅舅们不知道,所以让我来通知你们,早做打算。”
事情太过突然,让三位舅舅有些不知所措。
苏音继续道:“这件事太过重大,我也无法保证那商人说的就是真的。舅舅,你们若是有时间的话,可以到镇上去问问那些行走的商贩,或许能打听得更清楚。”
“这件事太过突然,我们也没听到风声。”二舅舅神色凝重。
“是啊,太突然了。”
大舅舅开口,“你娘怎么说?”
“她看舅舅们自己的意思。”苏音又补充一句,“现在流民还没过来,咱们还有时间。七日后,舅舅无论如何决定,务必派人来告知一声。”
今日来的目的是为了先给舅舅一家消化消息,慢慢接受消息。
等到李锐家的回来,有了他的佐证,相信舅舅一家会做出决断。
“嗯。”
三舅妈留苏音在家里吃饭,被苏音拒绝,她得赶回去。
等她一走,三位舅舅找来了舅母,将她之前说的话一提。
三位舅母面色大变。
“没那么严重吧!许是小音听错了。”
若真如外甥女所说那般,他们就得离开。
背井离乡,在这个时代谁都不愿意,除非逼不得已。
“是啊!若流民真闹那么凶,怎外面一点风声都没听见?”
堂屋里所有人都不愿意相信你那个消息是真的。
二舅母开口,“即便流民来了,咱们村团结一些,将人堵在外面不就行了。料想那些也不敢硬闯。”
大舅舅不认同,他是听过有些饿极了人的凶残,那是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
从舅舅家回去的路上,趁着时间还早,去了一趟镇上,直奔猪肉摊。
那日还买不起肉,现在有钱买了。
苏音心里美滋滋的。
那日的摊主没认出苏音,照例询问,“姑娘要来点肉不?我们家的豚肉价格是镇上最公道的。”
苏音视线看着案板上的肉,大多数都是瘦弱,肥肉很少。在这年代,肥肉是最吃香的,瘦肉反而喜欢的人不多。
“大叔,怎么卖?”
“三十五文一斤。”【注1】
“要来点吗?”
“这些我都要了,能便宜点吗?”
摊主诧异,“你说这些都要了?”
“对。”
“若你都要,我每斤便宜你二文钱。”
“都要。”
摊主高兴的称重,“五十六斤,总共一两八钱四十八文。”
苏音利索的付钱,将东西放到板车上。
“大叔,我还需要两个前腿肉,三十斤的肥肉。”
“我帮你留着,你明日过来取就行。只是这个肉我帮你留着,你得先付一部分定金,也不多,就两三钱。”摊主似怕她介意,说的小心翼翼。
“没问题。”苏音给了两钱的定金,拿着猪肉回去。
次日一早,苏音独自背上背篓,带着剪碎的银子,早早的前往镇上。
摊主一见她来了,笑着招呼。
“肉给你留好了,两个前腿肉,还有上好肥肉。”
摊主从摊子后方的篓子里将肉拿出,规整放进她背篓里。
苏音付了钱,刚一转头,就见着街对面站着大伯苏孝永和大伯娘卢氏。
她赶忙躲到摊主后方的樟树后方,躲避那两人。
苏孝永注意到妻子的目光,顺嘴问了一句,“你看什么?”
卢氏凑着对街的巷子,“刚刚我怎么好像瞧见了苏音那丫头。”
苏孝永闻言,顺着她的视线望去,并没有看到什么。
“你怕是看错了。那丫头还在她舅舅家养腿,哪会出现在集市上。别墨迹了,赶紧买东西,这次能不能考上秀才,就看这一次了。”
一提及头等要事,卢氏将疑似苏音的人抛诸脑后。
等到大伯、大伯娘离开后,苏音这才从树后方出来,赶紧离开集市,万一再遇上苏家人,可就不妙了。
回到山上后,苏音第一时间是就是炼油,将三十斤肥肉,切成匀称的一块一块后,开始熬油。
不消片刻,林间弥漫着猪油的香味。
将所有的肥肉熬好后,她分了两个陶罐分装,在里面撒上一点盐巴,这样一来猪油不容易坏。
熬猪油剩下的油渣,若是以前的苏音,是不会吃的,但这具身体面对油渣,那是没有半点抵抗力。
中午直接吃了青菜炒油渣,配上一碗稷米饭,别提有多香,吃得苏音很是满z足。
投胎到在大雍朝十五年,这还是苏音第一次吃得如此满z足。
下午时分,苏音也没空着,开始制作肉干。
在将肉切成匀称的手指大小的条状,第一遍先焯水,祛除血沫和杂质,然后再过一遍清水,进一步祛除血水,随后抹上盐巴等调料腌制一个时辰。
接下来就是油炸和风干,用油炸,她没那么多油。
油很金贵,即便她意外获得了两百两银子,但是这几日购买物资,用得许多,兜里只剩下六十两,作为预备金,以防万一。
不用油炸,只能风干,但她时间有限,只能人为干预的风干,用火熏烤。
再过两日,便是上辈子李锐回村子报信的日子。
苏音开始制作面饼子,面饼子弄起来很简单,和面,在里面撒上一些盐巴,然后摊饼,烤干,一张面饼子就制作完成。
这样的面饼子方便食用,且耐放。
在大雍朝这种面饼子都赶路人时常吃的,不同于每个人用料不同,和面的面粉不同。
苏音在一处背影处发现了一片野葱,将野葱洗干净,切碎揉进面团里,变成葱香型的面饼子。
苏宝珠在苏母的掩护下,时常会上山来帮忙。
这日苏宝珠上山,带来消息。
李锐回来了!
苏家人是外姓,住在村末尾,听到动静后,第一时间往山上逃窜。本来一家人都能逃走,但是跑到山腰处时,大伯说将一盒子银子和书籍落在屋子,要求她与小姑去取。
她与苏宝珠不愿意,但在苏老太和苏老头的命令下,不得不返回屋子。母亲担心她,一同跟着前往。
一路上小心翼翼回到家中,三人并没有找到大伯说的书籍和银子,在她们准备返回时,被流民发现,结果可想而知。
苏音一想到此,心中止不住的冷笑。
屋子里哪里有什么银子和书籍,他们分明是想送她们去死。
听到苏母的问话,知晓她还是无法接受重生,或者说无法理解什么是重生。
苏音想了想,开口道:“娘,想知道我们那个梦是不是真的,很简单。等到李锐家的回来就知晓了。若是如同咱们梦里那般,说了那些话,那说明咱们经历的不是梦,是真实的。”
“如果李锐家没回来,更没有说过那些话,那我们梦到的,可能就只是梦。”
对于这个说法,苏母不住点头,“咱们就等等看。”
“娘,我明天想去镇上看看,顺便买些东西。”
乱世即将到来,必须要做好准备。
“嗯,你去打听打听也好。”
安抚好母亲,两人各自回房。
一个时辰后,天蒙蒙亮,往日这个时辰,苏音便会同母亲、小姑三人一起做饭、弄猪食、打扫庭院、挑水、劈柴。至于苏家的大房和二房,都不需要,只等着起床吃现成的。
生物钟让她早早醒来,但她没起床,依旧躺在床上,脑海里想着该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局面。
流民冲入村子,是铁板钉钉的事。
乱世即将到来,如何让自己活下来,让自己在乎的人活下来,是自己的首要任务。
“大丫,死到哪里去了?太阳都晒屁股了,还赖在床上,就没见过你这么懒的丫头。”
院子里传来了苏老太太中气十足的声音,紧接着庭院里响起了母亲的声音。
“娘,孩子病了。”
“病什么病,别以为我不知道,这哪里是病,分明就是躲懒。真是白养她这么大。”
“孩子病是真的病了,都起不了。我想请郎中给她看看。”
一提及郎中,就像是踩中了苏老太太的尾巴,声音陡然拔高,“看什么看!”
“家里可没钱。躺一躺、睡一觉就好了。老三家的,你不当家是不知柴米贵,别给我整那些有的没的。我们老苏家的孩子可没那么娇气,生个病就要请郎中。”
“想请郎中,下辈子投身到官宦小姐家去。我们这里,没门。”
最后那一句话是冲着苏音所在的破落柴房喊着。
这么一打岔,苏老太太不再抓着苏音不干活。毕竟,在银钱面前,她苏音屁都不算。
等到苏家人都到田地里忙活,庭院里无人后,苏母偷偷推开柴门。
“大丫,他们都走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