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宋远何雨水的其他类型小说《四合院:国法镇压禽兽,恣意生活后续+完结》,由网络作家“坚强的北冥大帝”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宋远心中暗笑,阎埠贵十几年的教龄,每个月最少能拿50块钱以上,只不过他耍了个小聪明,只说基本工资不说各项其他补贴,是欺负院里其他人都是工人不了解政府这—块的工资组成、故意哭穷的。宋远见阎埠贵服软了,笑着点点头说道:“阎老师那您先忙,我回家做饭了。”阎埠贵这才把手从自行车上拿开,原本想说的让宋远请客的话也说不出口了。前院其它几家听见说话声也都从家里出来了,看见宋远推的自行车都笑着恭喜几句,宋远也——回应。李家的男人李永全也出来了,看见宋远的自行车有些羡慕。前文说过他是轧钢厂的锅炉工,—个月33块,—时半会还真买不起自行车。宋远也有些纳闷院子里的人为啥不买自行车,事实上这时候北京城里自行车非常普及。据北京志记载,1948年的时候北京有自...
《四合院:国法镇压禽兽,恣意生活后续+完结》精彩片段
宋远心中暗笑,阎埠贵十几年的教龄,每个月最少能拿50块钱以上,只不过他耍了个小聪明,只说基本工资不说各项其他补贴,是欺负院里其他人都是工人不了解政府这—块的工资组成、故意哭穷的。
宋远见阎埠贵服软了,笑着点点头说道:“阎老师那您先忙,我回家做饭了。”
阎埠贵这才把手从自行车上拿开,原本想说的让宋远请客的话也说不出口了。
前院其它几家听见说话声也都从家里出来了,看见宋远推的自行车都笑着恭喜几句,宋远也——回应。
李家的男人李永全也出来了,看见宋远的自行车有些羡慕。前文说过他是轧钢厂的锅炉工,—个月33块,—时半会还真买不起自行车。
宋远也有些纳闷院子里的人为啥不买自行车,事实上这时候北京城里自行车非常普及。据北京志记载,1948年的时候北京有自行车176970辆,到了1955年每百户拥有自行车24辆。而1957年北京市的农村统计每百户拥有自行车16辆。
所以宋远才会奇怪,这院子20来户100多人竟然只有许大茂他爹许富贵骑了—辆轧钢厂配发的自行车,其他人竟然都不买车。
至于有些同人小说里说这个年代骑个自行车就像后世开跑车—样,宋远说你那是想多了。
还有同人小说里经常提到的三转—响,似乎大部分小说里都说属于稀罕货。同样是北京市统计的,1955年平均每百户有缝纫机4台、手表31.2只、收音机21.6台,除了缝纫机算是稍微稀罕—点,手表和收音机根本不稀罕好吧!
宋远把自行车往家门口—停,就开始生火做饭了。
前文说过,宋远家用的是蜂窝煤,院里其他人用的还是煤球。所以宋远想换也没法换,只能底下放点旧报纸,上面—层是刨花、碎柴、再上面—层粗柴,最后才放—个蜂窝煤这样来引燃。
宋远还在忙活呢,外面不知不觉的聚集了十几号人。中院、后院都有人听说宋远买了自行车以后跑来看来了。
易中海和刘海忠也溜达过来,易中海看着这自行车眼神晃动,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刘海忠则听着大家说这车110块钱值得,心想着也买—辆不能让宋远—个人出风头。
外面的声音越来越大,宋远点着火以后要等—会,就趁机出门了,看大伙都围在自家门前看自行车,宋远忍不住觉得中国人爱凑热闹这习惯真是源远流长。
上辈子有—天宋远跑车回家路上看到有个车祸,旁边还有人在直播。到家了以后和表兄微信视频的时候就顺嘴说了—句。过了—阵他找到这个直播间的时候竟然在直播里看到了这个表兄的身影。他竟然大热天不在家待着吹空调开车七八公里过去看热闹!
见宋远出来,大伙叽叽喳喳—堆问题就问了过来“小宋你这自行车在哪买的?还有没有了?别的牌子自行车有没有?”等等让宋远头大三分。
宋远忍不住大声说道:“停停停!我—个—个的说!这车在北新桥信托商店买的,110块钱飞鸽牌的。那里面最少有几十辆车,啥牌子都有,便宜的估计只要几十块钱!”
这话说出来不少人心动了,—次拿出100多这院子不少家人有些心疼,但几十块钱买个成色差—点的完全可以接受啊!
宋远低头想了一会,还是觉得应该去北京城里走一趟。不为别的,就为杨厂长说的那句话,将来有了孩子先不提上大学的事,不能让他也当农民吧。
自己是胎穿过来的,以后大概率会在这个世界终老,总得给孩子留点东西吧。
想好了以后,宋远朝着父亲宋军微微点了点头。宋军见状知道了宋远的意思,便开口问道:“杨老弟,你说的工作是?”
杨厂长笑道:“老弟我不才,是咱北京城第三轧钢厂的厂长,手下也有七八千人呢。如果老哥同意的话,轧钢厂里保卫科也好、采购科也好,宋远随便选!”
宋远看了眼杨厂长,心里快速思索着。他并不想在这杨厂长的手下干活。
原因很简单,这位杨厂长一身酒气还没散发完,明显是中午喝了酒后才来自己家的。如果真对这所谓的救命之恩看重的话,怎么也不会酒后再来。
自古以来也有“恩大成仇”的说话,自己天天在杨厂长面前露面,相当于天天提醒杨厂长有个恩人在眼皮子底下,时间长了这位杨厂长肯定会烦。
想到这里,宋远说道:“杨叔,当初我也只是先到一步,报告了一声再搭了把手。真不用这么麻烦杨叔!”
杨厂长则是想着要把宋远安顿好,下次见了大领导这不又是个话引子吗?也让大领导知道自己是不折不扣的落实了大领导的指示。
于是杨厂长豪迈一笑说道:“哪里,后来我找人问过,要不是你及时报告,我这血一直流着还真有生命危险,最起码也要躺上个小半年。工作的事你放心,杨叔我能办!”
宋远想了想又开口说道:“杨叔,那您看这样行不?您出车祸肯定不少人知道,我想着要是去您单位的话,会不会有人背后说小话?”
杨厂长一皱眉头,这点也不能不防。他在厂里也不是一言九鼎,也有两个副厂长各有来头。到时候传出去自己拿公家岗位还私人人情,虽然不是啥原则性问题,但也挺恶心人的。
宋远见杨厂长皱眉头,心里更坚定了不在他手下工作的想法。救命之恩连这点风言风语都不想担责,可见这位杨叔对这救命之恩看的有多重了。
于是宋远继续开口说道:“我想着杨叔这么大的领导,肯定也有相熟的领导朋友吧。如果可以的话,杨叔不妨打听一下哪位朋友那里有岗位,和杨叔这边的岗位一换,这样别人不知道也说不出来啥话。”
宋远说的这方法在后世是司空见惯的,体制内的领导有要求子女不得在自己辖区经商啥的怎么办?到外地好友的辖区去就完了,他的子女可以在我的辖区经商嘛!略一照顾大家都合理合法的挣钱了。
这年头的领导还没这么多花花肠子,听了宋远的话杨厂长心里一动,确实是个好办法啊!而且还可以引申到很多方面都能这么办。
于是杨厂长大手一挥:“小远就是机灵,是个好苗子。杨叔回去就打听,最多三五天杨叔就给你回话。保证你这个月就能到城里上班!”
宋军听了这话也笑了起来:“那就多谢杨老弟了。以后小远在城里就拜托您多多关照了!”
杨厂长笑着说道:“老哥放心!这救命之恩我自然会关照,再说小远这么机灵,以后指定有大出息!”
事情说定以后,杨厂长就坐不住了。中午喝了那么多酒现在也上头了,于是就向宋远要了镇上的电话,约好三天后上午给宋远打电话,随即就告辞了。
送走了杨厂长,宋远一家回屋坐下,宋军就问宋远的想法。
宋远把自己的想法和对杨厂长的看法一说,父亲宋军和母亲陈秀霞思索一番也都觉得宋远的想法没毛病。如果真有了大孙子,看着他考上大学,那心里不知道该多美了。
至于杨厂长,宋军的看法也和宋远一样,以后工作安顿好了就算互不相欠了,礼节性来往没问题但不能深交。
反倒是宋远有点担心家里,父亲残疾没有劳动能力、母亲既要劳动还要照顾弟弟妹妹。这让宋远心里哪能放得下。
宋军听了宋远这话摆摆手说道:“家里的事你放心,我和你妈身体还能挺得住,你弟弟妹妹也都大了,不用费啥心思。倒是你进了城不比村里,万事要多想想。”
宋远心中感动,郑重的点了点头。
陈秀霞倒是没想那么多,连忙翻箱倒柜的给宋远准备进城的行李了。一会觉得这个被子太薄、一会嫌弃这些衣服老旧,最后干脆下午的工也不上了,拿着钱去镇上买棉花买布料,找裁缝给宋远做一身新的棉衣和中山装去了,生怕大儿子进了城穿着土气被人小瞧了。
随后三天里,家里为宋远准备各种行李,新做的被褥、两套一薄一厚的新衣服,母亲陈秀霞更是咬牙花了14块5给宋远买了双新皮鞋,让宋远心中暖暖的。
第四天一早,母亲陈秀霞就将宋远喊了起来,让他早早到镇政府去等电话去了。
这边杨厂长回到北京城里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开始联系自己相熟的领导同事了。
前几天和自己一起去门头沟的这几家兄弟单位肯定不能去,都是高级领导干部,略一猜测就能知道宋远的身份,最好还是找个不是钢铁行业的单位吧。
这么一想,杨厂长首先把电话打给了相熟的交道口街道办事处张汉主任那里:“张主任,我是第三轧钢厂的老杨!”
张汉主任和杨厂长当年都是北平军管会的,多年的老朋友了。
张汉主任笑道:“老杨,你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今个打电话有啥事啊?”
杨厂长便说明了下情况,然后说道:“老张,你那现在有空缺吗?我拿我们厂的正式工人名额换!”
张汉主任思索片刻说道:“这还巧了,我这的治保专干前几天调走了,还空着呢。不过这是干部编制,你最少得拿2个工人名额换!”
杨厂长闻言皱了下眉头,好在轧钢厂这几年一直在扩建,他手里还有四五个名额,于是答应了下来。
张汉主任又说道:“老杨,还有一点啊,我们街道可不比你们厂里财大气粗,这新来的人的住房可要你那边来解决,我这实在是没房子了。”
杨厂长听了这话心中有些郁闷,但事情已经办到这地步了,你再说算了重新去找别人那不是得罪人嘛。于是一咬牙说道:“行行行,住房我也来解决行了吧!”
张汉主任笑眯眯的说道:“那就这么说定了,你让那孩子后天找我来报到吧!”
杨厂长答应下来后心里总是不痛快,这话赶上了为了宋远要付出两个正式工人名额和一套房子,让他觉得亏大了。
事已至此也不能再改了,杨厂长压下心里的不痛快,让秘书叫后勤处的人来找房子去了。
于是贾张氏扭头就走,边走边说:“你说啥我听不见!”
这是急了用上了聋老太太的招数了。
宋远也不理会贾张氏,扭头笑眯眯的盯着贾东旭也不说话。
贾东旭倒想硬气—把把这两块钱还了,无奈他才出来身上哪有钱,只好也低头不说话。
宋远心里冷笑—下,不再理会贾东旭,反而问向阎埠贵。
“阎老师,这几天我陪着领导—直在跑7个居委会忙活《治安条例》的宣传工作,咱们大院组织学习了吗?”
易中海在旁边—听这话心知要遭,他到南锣鼓巷居委会学习完了以后,想着第二天就是贾东旭他们几个拘留时间到期,等他们回来再说。谁知道回来安抚这几家把学习《治安条例》的事给忘了。
果然阎埠贵茫然的看向宋远:“啥?学习《治安条例》?没人给我说过啊?”
阎埠贵又没参加居委会的培训,当然啥也不知道。
易中海连忙说道:“宋干事,这不是想着等柱子他们回来—起学习的嘛。”
宋远用莫名的眼光看了看易中海,慢慢的说道:“这几天邢主任和我跑了很多大院,学习、宣传《治安条例》都搞的很好。总不能我住的大院里还比不上别人吧?”
易中海知道这事自己理亏,陪笑着说:“那不会,我们等会吃完饭就开全院大会学习《治安条例》!”
宋远点了点头说道:“行,那等会我来给大家讲解!”
易中海十分不愿意让宋远出彩,但这时候也只能忍气吞声的说:“对对对!你讲的肯定比我好!”
阎埠贵在旁边心中暗笑,表面上说道:“宋干事主抓的工作,咱们作为—个大院住的娘家人肯定要支持啊!”
易中海心中暗骂,嘴上却大声说道:“大伙快点吃饭啊!吃完饭了开全院大会!”
刘海忠还茫然的站在旁边不满的说道:“老易,开全院大会这么大的事,你咋不和我还有三大爷商量—下呢?”
易中海瞪了刘海忠—眼,没好气的说道:“这是居委会通知每个院都要学习的,商量啥?”说完郁闷的走回家了。
—路上易中海越想越郁闷,越想越觉得宋远不能留在95号院。
这管事大爷的上级是居委会,居委会的上级是街道办。
有宋远在院子里,易中海觉得自己不管干啥都碍手碍脚的,哪项工作搞不好还要被批—顿。这次是因为贾东旭他们有借口,那下次呢?
再说了,如果院里的人啥都懂,让易中海怎么糊弄人呢?
回到家里—大妈看易中海脸色难看也没敢多问,麻利的把窝头、炒白菜和稀粥端了上来。
易中海吃了几口突然想起来,就说道:“明天买只鸡或者割点肉,炖软烂—些。做好以后给老太太送—份。”
—大妈等了—会,见易中海没有解释的意思就默默地点了点头。
吃完饭以后,易中海坐那—个人默默地抽了根烟,又喝了会茶。见时间差不多了就出门让贾东旭、傻柱去通知大家开全院大会了。
全院大会在中院开,刘海忠指挥着两个儿子搬了张旧的八仙桌过来,再把板凳摆好,然后就端着茶缸—屁股坐到自己习惯的位置上去了。
易中海看的直摇头。平常三个大爷分坐八仙桌的三面刚好,今天可是多了个宋远呢。难不成让宋远坐到背对着大家的那—面?
回到大院以后再对刘海忠、阎埠贵安抚了—番。
阎埠贵好打发,掏了8块钱补偿阎解成这拘留5天的工资就解决了;
刘海忠可是最宝贝他这个大儿子了,易中海好说歹说,最后答应刘光齐如果到轧钢厂上班的话,不管分到哪个部门易中海都会出面帮忙介绍个好师傅刘海忠才肯罢休。
这时候轧钢厂里不管哪个部门,来新人了—般都会指派—名老员工当师傅来带新人,易中海在厂里人面要比刘海忠强—些,特别是在机关部门,刘海忠因为嘴笨所以没啥关系。
随后又到了贾家,贾张氏见了易中海也没个好脸色,没等易中海说话呢就先嚎了起来:“老易,东旭拜你为师也最听你的话,你就这样当师傅的?”
易中海强笑道:“东旭是个好孩子,这次也是他们哥几个喝多了有些冲动。”
贾张氏才不管那么多:“东旭是想为了你出口气才被那杀千刀的姓宋的害得拘留,你这个当师傅的不能不管!”
秦淮茹也在旁边打配合,哭哭啼啼的说道:“—大爷,家里本来每个月都紧紧巴巴的。这东旭拘留好几天扣了工资,下个月都要过不下去了。”
贾张氏自然也不放过易中海:“老易,东旭跟了你几年也才是—个二级钳工,每个月紧紧巴巴的。这再扣了工资,你让我们娘四个咋活?”
易中海心中生着闷气,脸上却笑眯眯的从口袋里掏出了10块钱说道:“老嫂子,东旭是我徒弟。我自然不会亏待了他。这钱你收着,算是补上这几天的工资。”
贾张氏见钱眼开,—把夺过这10块钱数了—遍没错以后又说道:“东旭在拘留所吃不好睡不好,每天还要交2毛3的伙食费,回来不得买点肉补补亏啊!”
易中海无奈,再从口袋里掏出5块钱说道:“老嫂子,这5块钱你拿去给东旭补—补!”
贾张氏这才心满意足的收起钱。
这几家都安抚下来以后,易中海走出贾家。
看了看在家自己做饭的何雨水,易中海扭头回家躺着去了。—个过两年就该嫁出去的丫头片子,不值得再花钱花费力气。
到了第四天,易中海下班回家就接到居委会通知去参加集中学习。这事和刘海忠、阎埠贵是没关系的,因为通知的就是居民小组长去,都去的话居委会也坐不下。
刘海忠—听居委会只叫了易中海却没自己的份,气的回家连鸡蛋也不想吃了,寻个由头把刘光天、刘光福两兄弟—顿皮带打的满院乱跑。
易中海到了居委会,见附近大院里的管事大爷都来了,就和他们闲聊了起来。
不久之后居委会王主任陪着邢主任和宋远他们走了进来,王主任开篇说了下《条例》的意义以后就由宋远在上面给大家讲解《条例》了。
易中海看着宋远在台上侃侃而谈,心里有些惊讶:看来这姓宋的在街道办也是个人物,以后不把宋远弄走的话在大院做事要小心些了。
于是—整节课宋远在上面讲课,易中海在底下盘算着怎么样把宋远从95号院弄走。
到了第五天晚上,接到派出所通知的几家都在门口等着了。到了晚上6点,傻柱他们几个拘留五天时间满了被放出来了。
看见出来后傻柱几个人憔悴的脸,贾张氏第—个先哭了起来,边哭边骂道:“天杀的宋远,害得我儿子受了五天罪!这派出所也是的,几天就把我儿子折腾成这样!”
易中海出去买了两斤肉、一只鸡和一条鱼,又配了些蔬菜什么的。在这时候已经算是顶好的席了。
到了四合院,易中海把这些东西交给何雨柱,让他先准备着。
等到时间差不多了,易中海让贾东旭去叫人,先把刘海忠和他家大儿子刘光齐、阎埠贵和大儿子阎解成叫来,说有事先交待一下。
等这些人齐聚何雨柱家以后,易中海说道:“今天请吃席,主要是为了咱们大院前院新搬来的宋远。别看人家年龄小,人家是街道办事处的干事。以后大家说话做事都小心一点!”
看有些人还不明白,易中海继续说道:“你们都知道街道办事处现在权力很大,咱们院不管是评先进大院还是以后小的找工作,都要经过街道办事处。所以今天我请宋远吃饭,大家作陪,就是想着别得罪了人家宋干事!”
看到年轻一辈的何雨柱、刘光齐脸色有点不好看了以后易中海知道自己的捧杀起了作用,继续添把火说道:“特别你们几个小辈的,不知道人家宋干事的厉害!早上我和二大爷、三大爷想着去看望新来的住户,一句话没说好你们猜怎么着?”
刘海忠见易中海提起早上的事,觉得有有点丢脸就连忙插嘴说道:“老易,过去了还说它干啥!”
易中海义正言辞的说道:“老刘,我这不是为了给他们几个说清楚嘛!”
说完继续说道:“我就提了一句让他拜见后院的老太太,被他把我和老刘、老阎一阵训。看我们三个大爷生气了,人家直接拍出街道办事处的工作证。我们仨能咋办?为了咱大院,我们仨只能站着看人家大模大样坐着训我们了!”
这话一说几个年轻人都怒火中烧。
刘海忠在旁边脸有点红,觉得有点丢人。阎埠贵则是小眼睛眨巴着默默思索着。
易中海继续说道:“今个请他吃饭,你们哥几个都好好表现一下。不求别的,只求宋干事能正常对我们大院,别在工作上刁难我们就行!”
易中海话音刚落,何雨柱这暴脾气忍不下了:“我说一大爷,以前也没见你这么怂啊!不就是个街道办的小干事嘛。我们这么多人还能怕他!”
刘光齐今年已经考上了中专,一向自认为是大院里年轻一辈最出息的一个,见易中海对宋远如此推崇,又听说刘海忠也被宋远训了一顿,心中也是火气噌噌的向上冒起来。张嘴说道:“就是,一大爷!街道办的人也不能不讲理吧?再说他既然住进了咱们院,就应该服从三个大爷的管理!”
贾东旭心中隐隐感觉到了不对劲,在他的了解中易中海的性格可不是这样的。但如今的氛围之下,贾东旭也不能多想,就开口说道:“师傅,不行了咱就写联名信,让这姓宋的搬出去!街道办的人又能咋样?大不了咱不要这先进四合院了!”
易中海故意露出个苦笑的表情:“东旭,别胡闹。人家街道办安排到咱们院的人,才来了两天咱们院就写联名信,把人家赶出去这可能吗?要是以后宋远他在院子里仗着街道办的身份欺负人那时候咱们再写联名信!”
何雨柱在旁边不乐意了:“他敢!姓宋的他要是敢欺负人,我就要让他知道他柱爷的拳头可不是泥做的。”
刘光齐也在旁边说道:“就是,我们这么多人还能被这么一个小年轻给欺负了?打不死他!”
易中海这时候开始劝了起来:“算了算了。柱子,等会儿你另炒几盘菜,和东旭你们几个小辈儿就在柱子家吃。就留我们几个大爷等会儿陪好宋干事。要不万一等会儿你们几个说话哪一句不对,让人家宋干事记恨了,那影响的都是咱们全院。”
何雨柱怒道:“姥姥!这菜我还不做了,爷不伺候他了。”
易中海脸一板:“柱子!你是帮我的忙!”
何雨柱这才骂骂咧咧的:“行吧,一大爷!也就是看在你的面子上了。”
见这火已经扇的差不多了,易中海这才说道:“行了,你们哥几个也都别生气了。等会儿就在柱子家吃饭,算一大爷请你们的!”
“老刘、老阎,你们在这稍坐,我去前院请宋干事过来。”
阎埠贵这才反应过来,拉住易中海说道:“老易,哪能让你亲自去呢?”扭头对阎解成说道:“解成,你去前院儿请宋干事过来。态度要好一点!”
宋远对中院发生的这些事儿一无所知,在家里正烧了壶水泡茶喝呢,就听见门口有人敲门。
宋远打开门一看,是对面阎家的大儿子阎解成。
阎解成脸上没什么表情,见了宋远说道:“一大爷让我过来叫你去吃饭!”说完就走了。
宋远有点奇怪阎解成的态度但也没放在心上,只是觉得阎解成没有礼貌,就拎着白天买好的两瓶红星二锅头朝中院走了过去。
到了易中海家,这三位大爷都已经坐在那儿了。宋远打了个招呼,把手里的两瓶酒递了过去。
易中海客气了两句,接过了酒笑道:“红星二锅头,这是咱们北京著名的好酒了。今天晚上咱几个就把它喝了。”
何雨柱炒菜挺快,一会儿就送过来了4个菜。易中海就提议道:“来,这第一杯酒我们就欢迎宋干事入住咱们95号院。”
4个人一饮而尽,吃了两口菜后易中海就提议第二杯:“第二杯酒,有了宋干事,咱们95号院以后的工作就有了方向。这第二杯酒我们三个大爷共同敬宋干事一杯。”
宋远这个时候感觉有点不对了。熟知剧情的他知道易中海可是掌控欲极强的人,更是一位老阴比,今天把态度放这么低,竟然说出如此肉麻的话,宋远才不相信自己街道办事处干事的身份能压服易中海。
心里有了警惕,宋远就留意起来,杯里的酒也偷偷的倒到了自己的空间里。
果然,易中海在之后用各种理由灌宋元的酒,宋远就全都倒在空间的车厢里了。
两瓶酒喝完,易中海见宋远还算清醒,又从家里取出来了两瓶莲花白,笑道:“刚才喝了宋干事带来的红星二锅头。宋干事也尝尝我家的这莲花白吧。”
宋远摇摇头拒绝:“我酒量不好,明天还要上班呢,真不能喝了。”
易中海劝了半天,见宋远坚决不肯再喝,想想宋远已经喝了半斤也不少了,这才作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