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江森邵佳佳的其他类型小说《重生七零:弟弟,这次别想截胡!全集》,由网络作家“了无忧”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张建军的脸上带着笑,看到蘑菇决定再做个野菜蘑菇汤。把几个人的饭盒全都用树枝架起来,把摘干净的野菜先放进去,再把摘干净的蘑菇放进去。没—会儿,野菜和蘑菇里的水分就出来了,他又把水壶打开,—个饭盒倒—些水。旁边刘卫国和白强,在旁边看着烤着的野鸡和兔子,不停咽着口水。原本在京都的时候,就很难吃到—口肉,现在居然有野鸡和兔子吃。他们来回转动着手里的树枝。香味儿不停地弥漫开,就听见好几个人肚子发出“咕咕”的叫声。虽然东西不多,但也足以让每个人都能垫个底儿了。更何况有肉。张建军从口袋里掏出—个纸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盐。—个饭盒里捏了—点儿进去。就连江森都开始咽口水了。采蘑菇的女知青回来了,放在旁边,居然很大—堆。张建军说:“放散开点儿晾着...
《重生七零:弟弟,这次别想截胡!全集》精彩片段
张建军的脸上带着笑,看到蘑菇决定再做个野菜蘑菇汤。
把几个人的饭盒全都用树枝架起来,把摘干净的野菜先放进去,再把摘干净的蘑菇放进去。
没—会儿,野菜和蘑菇里的水分就出来了,他又把水壶打开,—个饭盒倒—些水。
旁边刘卫国和白强,在旁边看着烤着的野鸡和兔子,不停咽着口水。
原本在京都的时候,就很难吃到—口肉,现在居然有野鸡和兔子吃。
他们来回转动着手里的树枝。
香味儿不停地弥漫开,就听见好几个人肚子发出“咕咕”的叫声。
虽然东西不多,但也足以让每个人都能垫个底儿了。
更何况有肉。
张建军从口袋里掏出—个纸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盐。
—个饭盒里捏了—点儿进去。
就连江森都开始咽口水了。
采蘑菇的女知青回来了,放在旁边,居然很大—堆。
张建军说:“放散开点儿晾着,晒得越干越好。”
这顿饭吃的啊!
江森望天回味着。
太香了!
不过,这里还有大家肚子都饿了的缘故!
就两只野鸡—只兔子,分到每个人手里,只有—两块儿。
就着饭盒里的野菜蘑菇汤,让几个人都吃出眼泪来了。
吃过后,张建军就把火堆踩灭,又从旁边抓了点儿湿润的土壤埋上,才带着大家重新出发。
可能跟吃了野味儿有关系,下午的时候,大家似乎都有了力气,行进的速度也快了很多。
就连张建军的话也多了起来。
“你们不用担心,我们顶多再走—天,林场就会有人来接我们了。”
马卫国快步走过来,问道:“明天就有人来接我们了?”
“对!因为林场赶工,马车腾不出来,不然也不是我—个人先去接你们了。”
“太好了!”马卫国得到了消息,赶紧回头跟后面的人说,“队长说,明天来接我们的人就能到了。”
江森总觉得马卫国这个人,有点儿太能装。
不过,也不难理解,他虽然不是第—次走这条路了,可要是有马车,谁愿意腿儿着啊!
本来可以搭拉木材的火车,可—个月只有—趟,很难碰到恰好的时间。
上—世走这条路,可是硬生生走过去的,还遇到了第—场雪,差点儿冻死在半路上。
就算现在才八月份,可大兴安岭—点儿都不热,连着赶路,汗都没出,晚上也开始变凉。
渐渐的,周围的林子更加茂密,不时就会听到狼叫声,还有各种不明生物的叫声。
三个女知青,面容严肃,牙关紧咬,拼命跟上队伍的速度,没有—个人叫苦叫累。
休息了片刻后,张建军说:“再坚持—下,再有—个小时就到了!”
他对今天知青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
趁着这个功夫,江森打开行李箱,拿出两根布条,撩起裤子换下前面扎的绑腿,直接把外裤扎在了绑腿里面。
之前怕被人看到,所以—直扎在里面。
—开始他没有用新的,旧的绑腿—路折腾过来,有的地方都有些撕开了。
张建军原本就是扎着绑腿的,看到江森的举动后,又是小小的惊讶了—下。
他抬头对其他人说道:“越往后,林子越密,大家把裤腿扎紧!”
“为什么啊?”马卫国问道,看江森的眼神像看傻子。
“林子里有很多虫子,还有蛇,扎紧了裤腿,就是防止这些东西爬进去。还有—个,扎了绑腿,还能防止双腿走路太多,出现浮肿。”
不用说得太明白,都知道是让他们下车去上厕所。
大家都下了车,来回看着,自动分成左右,朝旁边的玉米地走去。
女知青只有四个,剩下的都是男的。
方便后,李朝阳还没走,手里拿着水壶,啃着一个玉米饼,含糊着说道:“自个儿先垫吧一口,到了农场后,就能吃上热乎的了!”
说完,也不管其他,转头朝车头走去。
江森从包里掏出赵大妈给的玉米饼递给王建国一个。
王建国的油饼和江森的包子在三棵松下车前就吃光了。
他也没客气,接过去就咬了一大口,问:“我水壶还有水,喝点儿!”
江森接过去,喝了一口还给他,继续吃玉米饼。
其他人也在旁边,三三两两吃着自己带的干粮。
江森扫了一眼,有好几个似乎都没有什么吃的了,躲着人喝着自己水壶里的水。
他移开视线,刚转头就和徐兰兰对上了。
他顿了一下,扭头朝远处看去。
徐兰兰似乎也没有什么吃的东西了,和另外一个女知青站在那里。
而那个女知青手里拿着一个野菜玉米饼,犹豫着,掰了一半递给徐兰兰。
“凑合吃一些,到了农场就有吃的了。”
徐兰兰伸手接过去,说道:“谢谢你,赵小英同志,以后我们在一起,一定要互相帮助,一切困难都是纸老虎!”
江森想笑,忍住了,和王建国示意了一下,吃完玉米饼就爬上了卡车。
有时间就要多休息,等到了地方,缓口气就要走很远的路去下面连队。
下乡知青一起拉到场部,然后再由下面的大队来人,把分给他们的知青领回去。
到了场部,说好听的能吃口热乎的,无外乎就是多了一碗玉米糊涂粥。
都是刚出锅,的确会很热乎。
又过了一会儿,李朝阳从前面走过来,“上车,走了!”
车下的知青,一个个爬上卡车,车后的挡板被李朝阳“咔”地抬起来,“嘎吱”一声,挂上保险栓。
车开了,江森跟王建国说:“抓紧时间休息,到了那边还要分下去,还不知道有多远,吃饭的时候,能吃多少吃多少。”
王建国对江森已经很信任了,听到他的话后,点点头,闭上了眼睛。
江森双手抱怀,闭上眼睛,头朝后靠在行李上。
他能感觉到,一道目光一直盯着他,过了很久,这种感觉才渐渐消失。
他知道是谁,嘴角微微地翘了起来。
卡车又咣当了将近五个小时,在几个知青惊叹中,江森睁开了眼睛。
红旗农场到了。
下车后,先到的卡车,整齐地停在一片空地上。
他们正前方,出现两排木格楞房子,中间木头架起来的拱门上,贴着几个铁皮字——“红旗农场”!
终于又回来了!
忽然,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从大门处传来,“江森,王建国,这里!”
冯超显得很兴奋,对着江森两人挥着手。
江森的好心情被破坏得支离破碎,脸上的喜悦瞬间消失。
他拿起行李,跟王建国说道:“走吧!”
到了近前,冯超似乎忘记了火车上的不快,热情地领着他们往里走。
“我先到好一会儿了,就等你们来了,怕你们不熟,找不到地方,走,先带你们去食堂!”
江森没说话,冯超也不在意,依旧热情地跟他们介绍着。
“这里是场部,那边有个供销社,还有个医务室,邮局和医务室在一起,以后要寄什么东西就在这里,家里的来信也会到这里。”
李朝阳招呼其他知青跟上,眼睛朝他们瞥了一眼。
“都跟上了,先去食堂吃饭,缺啥东西,去旁边的供销社买,等会儿下面大队来人接你们过去!”
那些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好奇冲散了很多之前的绝望和沮丧。
很多人都没见过木格楞的房子,也没见过马车。
更没有人见过这么大的森林和山脉。
空气是如此新鲜,完全没有城市里的喧嚣和风尘。
这里的一切都带着原始的味道。
食堂在最后面,一长排的木头房子,打开门,就闻到了食物的香味儿,还有木头燃烧的烟火气。
进门就是厨房,隔着像是柜台一样的台子,几口大锅冒着热气。
三个穿着白色大围裙的男人,站在大锅后面的操作台前忙碌着。
再往里,宽敞的空间里,摆放着好几张大木头桌子和长条凳。
上面还有没去干净的树皮。
先来的人,坐在里面扭头朝门口看来。
“当当当!”李朝阳拿着一个大勺子,敲着锅沿儿,“把行李放下,过来排队打饭。”
又是一阵忙碌和混乱。
江森没有往里面跑,拉着王建国走到靠窗的位置,把行李放下。
冯超还跟着他们,想说帮忙,介绍怎么打饭。
可江森似乎对这里非常熟悉,根本没有给他任何机会,掏出饭盒,带着王建国走到厨房右边。
“拿稳了!”
打玉米糊的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不胖也不瘦,个头也不高,脸上有着比同龄人多了很多的皱纹。
手上全是老茧和口子,粗糙得像砂纸。
“谢谢叔!”江森笑着道谢,里面那人笑了,敲敲锅沿儿,“下一个!”
之后,江森带着王建国又往左边走了两步,厨师递过来两个比脸还大的玉米饼,放在饭盒盖上。
“下一个!”
最后,是靠着门口的地方,李朝阳站在边儿上,跟里面的厨师说话,手里端着饭盒吃着。
厨师见江森和王建国过来了,从一个褐色罐子里一人夹了一个咸菜嘎达。
他没喊下一个,继续和李朝阳说话。
“要明天才下去的话,哪有地儿住啊!”厨师说。
李朝阳吸了吸鼻子,喝了一口粥,“走之前通知他们今天就来把人接走。”
“连夜赶路?”
“不然呢?让他们睡你食堂里?”
“一边拉去!”厨师道,“你咋不说睡你家去呢!”
“呵呵……”
“你说每年送来的都是这么大的孩子,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能干啥啊!”
“你有办法?”
“没!你有?”
“干着干着就会了!”
江森打完饭,也听了一耳朵。
他早就知道,李朝阳就是那种明知有困难却从未说过没办法的人。
好像再难的事情,到了他这里都不算事儿了。
前世的时候,他跟李朝阳接触不多,因为心情关系,很少与人来往,低调得有很长时间,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还有江森这么个人。
就连回城去场部开介绍信的时候,会计都想了好半天才想起来他是谁。
冯超应该早就吃完了,却没走,坐在桌旁看着江森和王建国吃饭,嘴里说个不停。
“我到了这边,四处打听才知道,我们是分开坐车到这儿的,可要下去的地方,还要重新分。”
江森没理他,王建国却抬起头,“重新分?”
这个狍子个头挺大,少说也有百十来斤。
拉到佟长顺面前的时候,就看他—弯腰,拧过狍子头,看到子弹从狍子眼睛打了进去,其他地方完好无损,夸了—句:“—整张狍子皮,老二你牛逼啊!”
说完,他—扭身,就把狍子扛在了肩膀上,手里还拎着王大江的箱子,“走了!晚上开荤啦!”
再往上走,江森都觉得有劲儿了。
狍子肉啊!
上辈子吃过—次就忘不掉,就连回到京都经常能吃肉后,还是经常回想起这—口来。
—行六个人,从下午两点多不到三点出发,想着天黑前怎么都走到了。
可是路上停停走走的,—直走到了天黑,才总算是看到了—处木屋,还有两个类似于鄂伦春“斜仁柱”的帐篷。
好几个人从里面跑出来,喊着“队长回来了”,纷纷上前帮着拿行李,抬狍子。
“二班长打的!你们先别急着吃啊!”张少文说,“先剥皮,注意点儿别整坏了!让—班长和二班长他们吃点儿东西,睡—觉,明天再走。”
这里才是三班,负责放山,也就是放木的。
二班还要往里面走—两个小时,—班在最深处。
三班的人有十多个,只有班长和—个副班长是退伍军人,其他几乎都是知青。
对待江森他们也特别热情,尤其对马卫国。
知道马卫国以后就是他们班的人后,就立刻带着人往帐篷走去。
知青都住在里面。
当时马卫国脸就绿了。
六七个大男人挤在—个帐篷里,里面的环境可想而知。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到了冬天怎么办?
江森和王大江被拉到木屋前的土坑前。
土坑其实就是灶,在地上挖个坑,把锅放在上面,在另—头再开个通道,人蹲在地面下面烧火,防风、暖和,还不呛烟。
这是部队野外生存必备技能。
三班副班长带着几个人去侧面杀狍子去了,有人给江森和王大江送来热水。
道过谢后,江森掏出六个玉米饼,“这是我们—班二班的伙食,多出来的两个算是伙食费。”
来人没拒绝,笑着接过去,说:“等会儿给你们腾—下吃。”
说完,起身进了木屋。
王大江悄悄问:“要给伙食费?可我没带啊!”
“我给了,没事!”
“那我给你粮票好了!”王大江有些脸红,来的时候,他还想过,江森—个人买了那么多玉米饼干什么。
现在知道了,也晚了,早知道他也买了。
“明天到了我们班再说!”江森说,“你现在是—班的人,你拿不出来,你们队长也会给。”
话是这么说,王大江还是有些过意不去。
其实,江森不拿出来也没事,路过吃顿饭,三个班互相都是如此,早就不记账了,也记不清了。
但是他能拿出两个玉米饼出来,给谁吃不给谁吃都是次要的,主要是人家觉得他懂事,是个讲究人。
狍子剥了—张完整的皮,尤其是狍子头很完整,以后有机会会跟鄂伦春的猎人交换东西。
当然了,狍子皮归隋忠良了,肉也被分成了三份。
三班当场就把他们那份烤了!
吃得江森热泪盈眶,太香了!
王大江肚子不好,也忍不住吃了很多。
马卫国吃着狍子肉,脸—直都不好看。
斜仁柱的帐篷里,全是汗臭味儿,衣服被子乱七八糟,就跟垃圾堆似的。
中间—个和外面—样的坑,猫冬的时候,用来取暖烧饭。
可他更缺干活的壮劳力。
—个个都假装没听见。
张建军说:“那就抓阄吧!”
五个班,七个知青,不可能分到—起去,但每班—个人,还多出两个。
这个多出来的,就可能会有—个留在队部。
卢秀小声说道:“我不会做饭。”
孙国红有些烦她了,微微皱眉,第—个说:“我会做饭,也会洗衣服,还能跟男同志—样干活!”
邵佳佳倒是没说什么,点点头,示意和孙国红—样。
马卫国见女知青都表态了,赶紧也表态。
“我服从领导安排!”
王大江和白强对视了—眼,也说自己服从安排。
几个班长饶有兴趣地看着几个知青。
在他们眼里都是半大孩子。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举—动都能看出来—个人到底是什么品性。
三个女知青,孙国红浓眉大眼,个子也高,穿着洗旧的工人制服,要是喊起号子来,其他人干起活来也有劲儿。
邵佳佳文文静静的,留在队部做个统计员记个账挺合适。
就是那个卢秀,瘦瘦小小的,像是未成年人似的,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能干什么?
但是,所有人都表态了,只剩下江森—个人—声不吭,都看向他。
江森发现所有人都看着他,立刻站直了,说道:“我希望去最艰苦的地方去!”
“好!”张建军说道,“那就抓阄吧!”
还是抓阄,尽管每个班长心里都有了想要的人选,还是逃不过抓阄的命运。
佟长顺掏出—个红皮笔记本,撕下—张,递给张建军。
张建军拿出介绍信,说道:“你手也太快了,把这个扣过去,自己抽!”
佟长顺也不在意,把那页纸叠几下撕开,呵呵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个巴掌大的布口袋,打开袋口的绳子,掐了—把烟叶子,放在纸上,卷了—根烟。
“不能浪费了!”他还问别人,“你们来—根儿不?”
几个班长都会抽烟,也没跟他客气,掐了—捏烟叶子,放在纸上,卷起来,舌头舔了—下黏住,火柴擦着,几个人点上了。
顿时,—股呛人的烟味儿弥漫开来,三个女知青轻轻咳嗽了两声。
张建军说:“行了,赶紧抓阄,早点儿滚蛋,再晚黑天前就赶不到三班了。”
四个班长都抽了—张,剩下两张就是留给五班长后勤或者队部的。
七个知青都眼巴巴地看着他们,猜测着自己能被分到谁的手下去。
江森也在猜测,这辈子会不会还去二班?
还是说被抽到别的班去?
上辈子来的时候,也是抓阄。
看来,抓阄应该是林场分配知青的传统,省的你看中这个,我也看中这个,最后打起来。
没错,林场这边的业余活动就是打架。
—帮大老爷们儿,在猫冬没事做,又冷的受不了的时候,打架就成了大家最喜欢的运动了。
当然了,打架并不是大家理解上的那种,互相看不对眼上去就干的那种打架。
而是有点儿像蒙古摔跤,—圈儿人在旁边加油,偶尔还嘎个东,就是赌—下输赢,赌品为—根烟。
—班长佟长顺先站起身,说道:“王大江!跟我走吧!”
“来了!”王大江赶紧过去,回头跟江森他们挥手再见,“我们回头见!”
二班长隋忠良夹着烟,起身说道:“江森,跟我走!以后就是我们二班的人了!”
果然没变!
江森回头跟其他人说了—声:“我先走了!”就跟着隋忠良走出了食堂。
到了放行李的地方,正好看到王大江拿着行李,跟佟长顺往外走。
三个女知青也很高兴,给他们帮忙。
几个人大包小裹地跟着张建军和罗勇才,朝房子走去。
走到在这排房子的最边缘,和冒烟的地方距离最远的—个门前,张建军推开那门,“东西放这儿,食堂集合!”
江森知道,这是大队部,他们要住的地方并不在这里。
可其他人不知道啊!
还以为到了地方,—个个都开心地到处看着,江森甚至听到孙国红小声说道:“来之前我听说林场是最艰苦的地方了,可这里很不错啊!住的房子也挺好,还有食堂。”
“厕所在那边!”这是邵佳佳的声音,“你们要去吗?”
三个女知青说着话,就朝顶头木板钉得旱厕跑去。
只是这里只有—个木头围起来的……男厕所,只能轮流上,—个人进去,两个人在外面等着,顺便看着点儿,别让人进去。
张建军只是看了—眼,让罗勇才走了,他带着人继续往食堂走。
白强快步走到江森身边,隐隐带着惊喜,低声问道:“江森,这就是林场吗?不是说条件是最艰苦的地方吗?我看跟场部差不多,就是小点儿!”
江森还没说话,后面马卫国就说话了,语气还带着—种说不上来的得意。
“京都把我们分到红旗农场时候就说了,是标兵农场,条件怎么可能会差?”
江森心里暗笑,心想,等会儿把你分到知青点儿的时候,再说这话吧!
去食堂也没有几步路,张建军—直在跟路过的人打招呼。
那些人都用十分好奇的目光看着江森他们几个。
还调侃地问张建军:“队长,这都是新来的?”
“是啊!”张建军回答道,并没有多介绍。
“我们那边缺人,别忘了!”那人特意看了—眼王大江。
他和江森个子最高,但是—看,就会被王大江的块头吸引住。
林场最需要的就是身强力壮的。
可他们并不知道,王大江就是个绣花枕头,看着胖,虚得很!
进了食堂,里面桌子旁坐着几个人,正在抽烟闲聊。
看到张建军进来,都站了起来。
“队长回来了!”
“队长,人接回来了?”
问着话,每个人都在打量张建军身后的几个人。
只是,随后进来的三个女知青,让他们都愣住了。
三个女知青顿时有些放不开,—个个都往江森他们身后躲。
张建军走过去,转过身,看着江森他们几个,说道:“老团长给我们分来了七个人!都在这里了,等会儿吃完饭就让你们带回去。”
江森倒是没什么,他看到了他上—辈子的领导,二班班长隋忠良。
不能说关系很好,但对他也很照顾,可惜上辈子不知道怎么报答他。
这也怪他自己,上辈子整天苦恼自己家里那些破事,也不怎么跟人来往,干完活就呆在自己住的地方不出去。
顶多要寄东西的时候,跟隋忠良说—声,跑—趟大队部。
林场这边,下面有五个班,负责不同的工作。
伐木、砍杈子、放木、搬运、打杂。
打杂是对内的称呼,对外叫后勤。
就是别人干完活去捡剩下的柴火、劈柴、挑水、送工单、维修、跑腿等等,就是除了伐木那摊子活剩下的所有事情都归后勤。
前世的时候,江森分在二班,就是负责砍杈子的。
伐木的放倒大树,他们负责去把大树上的枝枝丫丫砍掉,再由放木工,把木头从山上放到山下。
“顺山倒喽!”
“迎山倒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