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朝阳邓晓阳的其他类型小说《我靠务农成功入编李朝阳邓晓阳后续+完结》,由网络作家“邓晓阳与李朝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晓阳说,小弟弟,来,拿着,奶奶让吃。邓叔叔和李叔也蹲了下来,邓叔叔从纸箱里拿出一把玩具枪,说道,振华,去年来你说想要一支枪,来,这个拿给你。小振华看了一眼奶奶,老大娘一脸宠溺地说道,拿着吧振华,他们都是咱家的亲戚。小振华接过玩具枪,也就自顾自地跑开玩了起来。李叔看了看表,说道,要不我们现在去?这樊乡长也说,牧为,看时间差不多了,这大家回来,你们还要回县里,有几个离得也不近,二三十公里。邓叔叔看了看太阳,就安排我们把东西搬进了屋子里。走进屋里一看,这房间里堆满了各种礼品,除了常见的糕点,最多的还是各种馒头、菜包。这馒头和菜包一看就是很多家送来的,因为从颜色就可以区别。而比这些吃的更吸引人的,则是墙上的照片,这照片我太过熟悉。当年我们向...
《我靠务农成功入编李朝阳邓晓阳后续+完结》精彩片段
晓阳说,小弟弟,来,拿着,奶奶让吃。邓叔叔和李叔也蹲了下来,邓叔叔从纸箱里拿出一把玩具枪,说道,振华,去年来你说想要一支枪,来,这个拿给你。小振华看了一眼奶奶,老大娘一脸宠溺地说道,拿着吧振华,他们都是咱家的亲戚。小振华接过玩具枪,也就自顾自地跑开玩了起来。李叔看了看表,说道,要不我们现在去?
这樊乡长也说,牧为,看时间差不多了,这大家回来,你们还要回县里,有几个离得也不近,二三十公里。邓叔叔看了看太阳,就安排我们把东西搬进了屋子里。走进屋里一看,这房间里堆满了各种礼品,除了常见的糕点,最多的还是各种馒头、菜包。这馒头和菜包一看就是很多家送来的,因为从颜色就可以区别。而比这些吃的更吸引人的,则是墙上的照片,这照片我太过熟悉。当年我们向前线之前,所有人都拍了穿军装的标准照,拍这个照片,连长专门嘱咐我们,谁也不能笑。我不由自主地被照片吸引了,除了标准照,还有几张连队的合影,这振华的爸爸,应当是一个干部,他穿的是四个兜的军装。还有一张连队的合影,这应当是所在部队连队的集体照,上面写的是某部机步一连全体官兵合影。
我正看的照片入迷,晓阳突然拉了拉我的胳膊,指向了另外的一面墙,我原本以为是孩子的奖状,走近一看,是革命烈士证明书,而且是两张,一张72年,一张84年。看到这,我心里一下就明白了。72年的这张是在执行任务,84年的这张是在战斗中牺牲。我和晓阳看到之后,自然也就明白了,这也应该是邓叔叔和李叔的战友,而这张84年的,应当是小振华的爸爸。
李叔见我们没有出来,就进了屋。看我和晓阳对着墙发呆,自然知道我们对一门两烈士有着浓厚的兴趣。李叔揉了揉鼻子说道,这何鲁军是我们的战友,牺牲的时候是团参谋长,72年执行任务进高原,遇到落石,连人带车都掉进了山沟,下面是江,你爸带着一个营的人捞了几天都没找着人,老樊我们七八个都是同年从咱们县走的。这第二张是振华的爸爸,牺牲的时候是副连长,当时为了夺一个阵地,他冲在了最前面,肠子都被炸了出来,他把肠子塞进去,又往上爬,阵地夺了回来,人就没回来,那七八个是他的战友。李叔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们走,过年了,让他们也热闹热闹”。
我和晓阳就跟着李叔出了门,邓叔叔说,大嫂,我们到地里看一看,放放炮,这箱子里面有些零钱,你早点收起来。大娘说:“牧为,你们每年都给钱,这振华他爸牺牲,国家给的两千块钱都没有动,我们娘俩花不到钱”,说着就要进屋。
邓叔叔忙拉住了大娘,说道:“大嫂,这钱是给孩子的压岁钱,您别往外拿了”。说着,就让我们往外走!大娘说,牧为,尚武,老樊,你们等等,我有话说,今天你们能不能把小振华带上,让他爷爷、他爸爸看看,孩子没有爹妈,我也给他们拉扯大了!你告诉孩子他爸,等到孩子再大些,我就带着孩子去云南看他,如果我老了走不动,孩子以后也会去!
邓叔叔说,行,大嫂,一会我们再把振华送回来!邓叔叔说:“晓阳,朝阳,你们把孩子带着。李叔打开了后备箱,招呼众人抱着鞭炮和烟花,晓阳和我牵着小振华的手”。路上,李叔告诉我,孩子奶奶以前随军,爷爷没了后,就回到了老家,孩子爸爸前几年走了,孩子的妈受不了刺激,撇下孩子也走了,这一回我们去的地方,算是孩子爸爸和爷爷的衣冠冢。
婚礼的时候,晓阳专门让人把我在县一中读 书的妹妹叫了过来,一是见证一下我们的婚礼,二是趁着这个机会改善一下生活。婚礼结束,我们把舒阳送到了学校,又回到了阿姨家,刚刚下午4点。
阿姨见到我们,边收拾边说,刚刚,组织部满江部长打来电话,说让我和晓阳第二天早上8点到监察局说明情况。
晓阳哦了一声,说,妈,咋这么早,监察局,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去。
阿姨说道,早啥早,六点天亮,2个小时还不够你准备。
晓阳说道,8点30才上班,让我们8点到,多冷啊。
阿姨说,冷也要去,而且去了之后,就找调查组,哪里不要去,也不要到别人的办公室串门。
晓阳说,我知道,要避嫌,不给别人惹麻烦。
我心里想,也没敢问,避嫌,避什么嫌。
晓勇和二嫂已经回了省城,家里只有阿姨一人,餐桌上满是打包的菜。阿姨把每个菜开始分类。肉菜放在了一个盆里,素菜放在了一个盆里。那时候,经济条件都很一般,能坐一次席,也是解馋的最好机会。
我和晓阳也忙帮着收拾,阿姨说多了,吃不完,这个天还是要放冰箱,这几天你们不上班就到家里来吃饭,这些菜挺好的,咱不能浪费。朝阳,在你们老家还可以分分,但是在这里我还不好办,拿出去怕别人嫌弃,只有咱自己吃。
阿姨说,朝阳,你把这个放冰箱。
我答应了一声,马上端着菜往冰箱那里走。来到冰箱这里,找到了门,我不会开。虽然晓阳家的这个冰箱我见过几次,那也是我在县城唯一见过的冰箱,只知道他的作用,但从没有打开过,所以,对待冰箱还不知道怎么打开。
晓阳看我端着菜,一副狗拿刺猬无从下手的囧样,一脸坏笑地走了过来,悄声说,笨蛋,看准,下次遇到这种冰箱,不会开,把两只手同时放在两个门边上,同时用力,它这边不开,那边就开。
晓阳开了冰箱,看着堆成堆的剩菜,说,妈剩菜太多了放不下。
阿姨说,本来计划不扩大范围,但是你李叔和满江他们临时商量,你喊这个不喊那个得罪人,这事不好办,好在招待所这几天没接待,能安排,所以就把范围稍微扩大了一些。正好你俩都在,我把收的礼钱给你们。
我忙说道,阿姨,这个我们不能要,本来我们就没出钱,不能再往回拿钱。
晓阳说,朝阳,给钱哪有不要的。妈,拿来。
阿姨说,来,账单,你拿着,到时候你去还。
晓阳说,妈,我只要钱,不要账单。
阿姨笑着说,除了你大舅,其他人的不多,毕竟我们打了招呼,不收礼。这些礼单我给你爸过目,也要给你们一份,你们成了家,就是大人了,以后你们的人情往来,要自己来。在我们家,特殊一点,不如朝阳老家亲戚单纯,钱不能衡量关系,有些钱不要不行,有些钱要了不行,你俩记住,不能拿的咱一分钱也不能拿,有些钱,你爸会处理。
晓阳接过了钱,说道,妈,你最好了。然后数也没数,就装进了自己的手提包里。
晓阳说,妈,今天你看到没有,朝阳的大嫂,就是那个胖乎乎的,像讲评书的那个。
阿姨说,看到了,多开朗的一个人。这种人有什么不藏着掖着,没啥心眼。
晓阳说,我,我要帮朝阳整顿家风,他大嫂太过分了,仗着自己的父亲是村干部,人多势众,竟然让人把朝阳家的锅碗瓢盆全砸了。
阿姨看了一眼我,问道,有这种事,朝阳,坐下说说,什么情况?
阿姨先在沙发上坐了下来,晓阳我俩坐在了一起,刚坐下,晓阳还往我这边挤了挤。我看了一眼晓阳。心里想,当着阿姨,就别坐这么近了吧。
她,满怀期待地准备大干一场要帮我父母出头了!
阿姨,我大哥是代课老师,您知道,现在代课老师工资低,还经常拖欠,这大嫂觉得大哥不挣钱,没出息,就和大哥闹别扭,上次,闹得过分了些,大嫂的娘家来了人,就把锅碗瓢盆摔了一些,也没晓阳说得那么严重。
晓阳说,还不严重,锅都砸了,朝阳的妹妹,就今天来的那个女孩,把生活费都给他大嫂了,一个小姑娘,大冬天的啃干馒头,你说,两分钱一壶的热水都舍不得喝,这不得收拾她。
阿姨思考了一下,说道,虽然我出生在省城,但在县城里也待了10多年,农村的家里事也是知道一些。
首先,晓阳,你的态度不对,思想也不对,解决家庭矛盾的方式也不对,我要先批评你。第一,你算是刚刚过门,朝阳的老家都没去过两次,连看门的狗都不认识你,怎么能说去收拾比你进门早的大嫂,这不让人笑话。第二,既然你进了李家的门,朝阳的大哥大嫂,也就是你的大哥大嫂,家有困难,有矛盾,你条件好一些,要想着伸伸手,拉一把,让他们把矛盾疙瘩解开,别说是对待家人,你俩都是干部,对待群众,也要这样。第三,仓鼎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朝阳也讲了,这是大哥代课老师工资低的问题,这是经济上的问题,根结在这里,你不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让朝阳大哥离婚再娶,这个矛盾还是存在,今天我看,朝阳大嫂和大哥感情还有基础,宁拆十座庙,不坏一桩婚,晓阳,你们要从这个角度出发,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我听了阿姨的话,突然明白了晓阳为什么能够这么优秀,如此有文化和水准的家长,怎么会教不出来好孩子,邓叔叔有阿姨这样的贤内助,又怎会不如日中天,步步高升。我又想到昨天办结婚证,阿姨的名字,何思君,一下感觉这个知识分子家庭长大的岳母的形象是如此的伟岸。
晓阳也被说得服气,说道,知道了,妈,那你说怎么办?
阿姨说,这个简单,这样办。先从根上解决问题,现在刚刚出的政策,我听说代课教师符合条件可以转成正式老师,朝阳,你回乡里落实一下,看文件到没有,让你大哥对比文件看是否符合条件。如果符合条件,该转就转,如果不符合条件,该补就补。不违反程序的前提下,我给府办廖主任说说,请他过问一下。第二,大嫂家的这个打砸东西的问题,此风不可长,晓阳,你去找李叔,他在安平,老李有办法,这个我不教你了。第三,家和万事兴,晓阳,你要放低姿态,到了朝阳老家别摆你大小姐的架子,处理不好家庭关系和妯娌关系,那是你没本事。家里有亲情在都搞不定,你怎么推动工作。
对了,你说的朝阳的妹妹,今天我见了,还聊了几句,很懂事的孩子,你们作为哥哥嫂子,要把下面的弟弟妹妹照顾好,如果你们有能力,哥哥姐姐有什么需要,能帮一把是一把,别你俩吃上了公粮,家里人还吃不饱穿不暖,如果对家里人都不管不顾,你们对待群众怎么会有感情。朝阳,你大嫂娘家有人不是坏事,我觉得攒钱攒物不如攒人攒情,就比如今天你大舅,匆匆来匆匆走,你二舅刚才还责备我,为什么办得如此仓促,没有提前通知。这人情就要走动,不走动父母都会生疏,我说的话,你们还小,可能理解不了,但是你们回去慢慢体会。
晓阳说,我知道了妈,舒阳那孩子,我们会照顾好。
阿姨又说道,朝阳,既然你们结了婚,就是一家人,别把你邓叔叔当什么干部,多大个干部呀,都是普通人,家里有事,你张口就是,我们不是顽固派,不违反原则的事,我们能帮上忙的,会帮忙的。
我当时心里一阵莫名地感动。我觉得自己是做了多少好事,才能遇到这样的好人家。娶妻要看丈母娘,阿姨这样,晓阳一辈子也错不了。
阿姨接着说,朝阳,你邓叔叔不在,我还是代表家里提几个要求,一是晓阳这孩子被我们惯坏了,你是男子汉大丈夫,你要多担当。二是咱们家,家庭算是特殊一些吧,你这孩子,心好,实诚,你们以后要多长个心眼,不贪不占,不骄不躁,踏踏实实过好你们的小日子,仕途上你和晓阳别强求,顺其自然就是最好。第三个,就是家里的事情,家里解决,家里的好事坏事,都不要张扬,为人一定要低调,你俩知道了吗。
晓阳已经把胳膊立在了我的腿上,托着自己的下巴,频频点头。
阿姨说了掏心的话,就又让我们吃了晚饭。看了看表,已经七点,说道,今晚,就不留你们了。你们回去早点休息,记住,明天八点以前,一定到县监~察~局。
我和晓阳匆匆赶回了县医院家属院。
晓阳,阿姨真的是太有水准了。我第一次和阿姨说这么多话,感觉阿姨的水平不比邓叔叔差。
晓阳说,那是自然,我妈是正儿八经上过大学的,可惜50岁不到就在县医院申请了离休,离休的时候是县医院的办公室主任,本来可以继续干的,但是我爸工作太忙,你别看我妈说这个她不懂,那个她不懂,她其实啥都懂,我爸搞不懂的都要问我妈。
县医院家属楼,是县城第一代家属楼,和现在的小区相比,已经没有办法入眼,但那时候的家属楼在县城的地位,比现在的现代化小区高多了。告别了公共厕所,有着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这已经是无数人的梦想,可见,医院,在那个年代也是十分的红火。
家属院位于医院的东边,和医院隔着一条青年大街,守门的大爷早已经关上了大门,那个时候车少,敞开大门一年也开不了几次。昨天,我们在门口等了五分钟,大爷才慢悠悠地过来开门。这个大爷虽然也是大爷,但是和现在的看门大爷完全不同,他们隶属于医院保卫科,是有着正式编制的干部。和学校的大爷不同,这里是家属院,虽然汽车少,但也是经常有汽车出入,所以对待进门的汽车,大爷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大冬天的晚上,晾你几分钟,实属正常。
我刚停在门口,晓阳就问我,朝阳,今天办酒席的烟车上有没有,我说有,还有三条金鹿,两箱白酒,就在后座上。
晓阳翻身,撕开包装,拿了两盒。说等着,我给你办个人脸通行证。然后就下了车,进了保安室。不一会,两个保安大爷笑呵呵地陪着晓阳出来了,其中一人马上用钥匙打开了铁栅栏大门。
我在车里,只听见晓阳爽朗的笑声。晓阳边和大爷告别边上了车。
两个大爷像卫兵一样目送我们进了大门,我也推开玻璃,和大爷挥手。
我说,晓阳,你可以,连看门大爷都搞得定,是不是以后咱就可以畅通无阻了。
晓阳说,怎么可能管那么久。你这一包烟,管一个月没问题。
我说道,那干脆给一条管一年。
晓阳拍了一下我的头,傻的你,细水长流人家才念你的好。你这一两个月给他一包,一年最多也不到一条,要是你一次给一条,他抽完了天天盼着你,你不给他就觉得你烦了,下次,就让你冻到半夜。
我说,那就一天发一支。
晓阳说,我的小笨蛋,你要是哪天搞忘带搞忘发,你就得罪人了。你怎么能让人摸到规律,就比如,有人给你送礼,就掐着中秋过年这几个节送,那你就基本白送了。
我说,晓阳,你咋这么说,大家不都是中秋过年的时候送。
晓阳说,笨蛋,中秋过年所有人都送,大家那二斤月饼,三斤水果有啥区别。谁能记得住你,你这叫送礼吗,你这叫赶鸭子上架,人家飞,你也跟着往树上爬。送礼看的从来不是节气,送礼看的是你的心意。
我说,晓阳,这不是过年中秋由头好,收礼的人不好拒绝嘛。
晓阳说,朝阳,别人想收你的礼,还管白天晚上,还要算良辰吉日啊。他心里不喜欢,你啥时候送都没用,他心里喜欢,你啥时候送都行。你,下次回老家,让咱妈把那几只母鸡给我抓了,我要送礼。
我说,晓阳,送谁。
晓阳说道,送给李叔,马叔,张叔。朝阳,其实不该跟你说迎来送往的这些东西,把我的小笨蛋都教坏了。但是,该咱俩干的恩情咱俩要做,如果不是马叔张叔和李叔把咱们从公共汽车上拦下来,我就跟你去上海投奔战友了。朝阳,你说咱俩要是真的在上海,如今咱俩干啥呢。是沦落街头还是已经成了万元户。
我看着晓阳,黑夜中朦胧的车灯下,如此机灵可爱。我现在一无所有,已经抱得美人归,我问晓阳,李剑锋那么好,全县的年轻帅小伙你可以选择,你为啥就看上了我。
晓阳说,选择你呀,选择你是因为你笨,你傻,你呆 。你看全县干部里那个比我的小笨蛋还笨。选择你呀,是因为两年前,你在安排背我去医院,说着晓阳就捏上了我的脸,你背我的时候手还不老实,老摸我屁股,你欺负我,自然要对我负责到底。
我那时候还不是怕你把脑子烧坏了,着急吗。
晓阳说,朝阳,我爸早就找李叔问了你情况,你是掩护战友立的三等功,又为了我愿意放弃正式身份,我爸认同的是你的品行和为人。我妈说,你这孩子实在,第一次去我家就扛半袋子玉米红薯,我妈说晓阳,你太机灵了,找个实诚的也好,免得俩人都猴精,要犯错误。所以,我爸妈才认可你。朝阳,我告诉你,追求我的不止李剑锋,李剑锋也不是条件最好的,我选你是因为你真心爱我,我们家选的是女婿,不是选干部。
如果你遇到了一个对的人,遇到一个会的人,你一定会和我有一样的感受。心里想着,干脆自己啥也别管了,人家咋说咱就咱干吧,咱的脑袋瓜子真的不够用。
晓阳看着我,说,小坏蛋,看够了没有。
我说,看不够,一辈子也看不够。
晓阳娇羞地说,小坏蛋,我看你,也不够。
阿姨属于县医院的中层干部,分的房子是一个小套二,晓阳说这房子分下来就收拾好了,除了大哥二哥从省城回来偶尔住一下,平时就没有住过人。
阿姨和二嫂布置得无可挑剔,大红色的床上用品,崭新的洗漱用品,做工精良的餐具,窗户贴了窗花,门口粘了喜字,就连床上都按照我们老家的规矩放了红枣和花生。昨天,我和晓阳已经在这里住了一晚,但今晚意义不同。
一进门,晓阳就坐到了沙发上,拿出包开始数钱,这些钱厚厚的一叠,面额不一,晓阳越数越开心,越数声音越大。
我说,别出声,让外人听到了多不好。
数完之后,晓阳说,朝阳,猜一猜,多少?
我说,我猜不到。
晓阳说,说出来吓死你,2100元。
2100元,这个数字是个什么概念,我当时一个月的工资70多元,结个婚就挣了我3年的工资。
晓阳说朝阳,这些钱都是礼尚往来的钱,不该拿的钱父亲会处理。咱有了这些钱,舒阳上大学,就不用你家里出钱了。
我说,朝阳,你真的要把钱供舒阳上大学?
晓阳说,对呀,我喜欢舒阳,大不了,咱给她记账,等她毕了业,分配了工作,能挣钱了,就再还给咱们。
我说,舒阳要是耍赖不还了咋办。
晓阳看着我,慢慢站了起来,走到我的跟前,勒住我的脖子,一下跳到我的身上,说,舒阳不还,你现在听我指挥,去里屋,刚进门,砰的一声,晓阳一个勾脚把门关上了。
晓阳,别关门,我还烧了水,洗漱一下!
第二天一早,阳光已经洒在了窗台上,让人都觉得这温暖已经来了人间,处处是美好。躺在床上看着这一切,人世间的美好,应是如此。看了看表,6点30。
晓阳说,实在是不想起床,8点就到,真的太早了。
我说,要不继续睡吧,着实有些困。
晓阳说,行,那就睡。等着他们来敲门。
我看了一眼晓阳,说,敲门也不开,大不了给个处分。昨天的婚礼,通过李叔的解读,已经让我们有了稳操胜券的信心。
晓阳说,行,你说的,那咱俩谁起床谁是小坏蛋。
又过了几分钟,楼下已经传出了卖火烧(北方的一种现做的饼),热火烧的声音。
我问晓阳,饿没。
晓阳说,饿了。昨天事情多,真的饿了。
我猛地坐起来,说,我是坏蛋,我去给你买火烧。
卖火烧的大爷裹着厚厚的棉衣,送孩子的家长骑着二八自行车已经出发,上班的,买菜的,还有遛弯的,整个家属院里很热闹,满是生活的气息。
家里只有餐具厨具,没有什么吃的,我重新烧了一壶水,晓阳也起了床,开始梳妆打扮。
晓阳嘴里咬着一根皮筋,一手掐着自己的马尾,一只手拿着梳子在梳。我吃着火烧,静静地看着晓阳梳头的样子,婉约动人。在爱的人眼里,一切皆有爱意。
晓阳说,笨蛋,别看了,以后每天,你都要给我梳头。晓阳坐在凳子上,转过身,背对着我。一个结结实实的马尾,就这样扎好了。扎起了马尾的晓阳,精神,干练。
我们两个人,我只拿了一个碗,碗里只有开水。晓阳大口的吃着火烧,说道,朝阳,你以后要做饭,家里要备点吃的,我们从老家带点红薯和玉米面,不能只喝开水。
我说,可以,咱俩分工合作,我拿红薯玉米,你负责把他们加工一下搞成粥。
晓阳说道,李朝阳,可以,你长本事了,学会欺负领导了。
我说,晓阳,你是柳集乡的,我是安平乡的,你不算我的领导。
简单吃了,我和晓阳就去了监~察~局。晓阳说,这监~察~局是去年才成立的新部门,但里面的几个局长,她也认识。
我说,晓阳,怎么县里的领导感觉你都认识。
晓阳说,这县城的领导本来就这么多,这些人在这个局那个局轮着转,本来县城不大,你认识一个人,就认识了两个人,我在县城待了这么久,从小就在大院里长大,自然人就认识了。不止我,很多从大院长大的孩子都差不多。
到了监察大院,刚刚7点50,看着这几个字,我心里十分坦然,这种坦然就是源于对晓阳的信任,源于李叔的分析,从前天领了证件,晓阳的心态就发生了变化,我们,已经合法了,调查组,这一切,没什么大不了的。
晓阳找了一间靠大门的办公室,里面只有一个人,一个小伙正拿着抹布在擦桌子,他擦得认真,桌子凳子都在擦,擦完了一个又一个,晓阳不和他说话,他也不和晓阳说话。他现在的工作是擦桌子。看着他,应该是夏天新分来的大学生,那个时候的传统,就是新人负责打扫整个办公室的卫生,擦桌子板凳,烧水泡茶,直到办公室重新来了新人。这年轻人,就算熬出来了。
看已经收拾完,晓阳问道,同志,请问地区调查组的同志在哪里办公?
那人抬头看了看晓阳,说道,地区调查组昨天晚上连夜就回去了。
晓阳疑惑地问道:回去了?不会吧,是牛局长带队的调查组。
年轻干部说,就是牛局长带队的调查组,回去了,昨天晚上吃了饭就走了。
晓阳问道,那不调查了。
年轻干部说,当然要继续调查。对了,同志你也是抽来帮忙调查的吗。
透过张叔那玻璃瓶子一般厚的眼镜,我看到了张叔眼睛里那“贪婪”的光。张叔一拍桌子,说道,小子,让咱去就是给咱机会,如果人家真的不给机会,就不会让你去,你没看这《西游记》,老如来为啥让小唐去取经,这小唐为啥要去取经,这就是告诉了小唐,只要你来,咱就有经,你来都不来,咱还上赶着给你去送经。小子,我看能成。张叔看了看门口,又嘱咐道,小子,现在老李的工业园区,各个乡镇都在搞招商,你要有保密意识,老李,你们家晓阳都别说,省的他们惦记咱们这个大项目。
我说,张乡长,不是吧,八字还没有一撇,咱这都没有招商的经验,也不知道给啥政策,更没有什么优势,这去了上海,怎样谈咱都不知道,还有这事晓阳本来就知道,没法保密。
张叔摘下眼镜,用拇指搓了搓,又戴上了,这张叔摘下眼镜的那一刻,我才发现这张叔给了我一个感觉,“深藏不露、老谋深算”。张叔说道,晓阳知道了没事,你别让老李知道了,虽然老李是咱这嫁出去的“闺女”,但是嫁出去闺女泼出去的水,现在就算再亲也是两家人了。小子,懂没!
以前马叔在的时候,大家都把目光放在了马叔身上,张叔虽然是乡长,但实际上算是安平的二把手,这张叔是处处的低调谨慎,既不表态也不张扬,时时刻刻看起来都像是一个“小媳妇”,这马叔到了府办,现在的张叔成了乡书记,行事果断,干脆利落,既有理论功底,也有实践经验,真是人不可貌相,为什么我们安平成了全县各项工作的典型,其实甘为幕后的张叔才是情商高。
既然有了张叔的话,我就又给战友打了电话,由于临近过年,年前我们就不再往上海去了,等到明年开春,战友说如果我们确实真心想来谈,还是拿出诚意,因为现在他们公司做的大,职业经理人不是吃素的,到时候他们会直接给战友的父亲汇报,既然是投资,那就是谈利益,在利益面前,感情就不值钱了。
不到两点,晓阳就来接到了我,赶着时间回李举人庄又杀了三只鸡,大嫂喂的鸡,已经所剩无几了。大嫂说,晓阳,现在只要你一进门,家里的鸡都发抖。
我们到了县城,还不到四点。安排吃饭,晓阳从来不用我费心,或者说在整个酒局上,最让晓阳费心的就是我,在晓阳面前,用现在的话讲,我那时候就感觉自己是个吉祥物,多了不多,少了不少。
我问晓阳,这廖自文不是邓叔叔的秘书吗,又是提前又是送鸡的。
晓阳说,笨蛋,这廖叔和我爸的关系是他们的关系,你说和我们有关系,也有关系,但是你说和我们没关系也没关系,我们如果就靠着我爸这个关系,等我爸一下来,谁还认识你安平李朝阳是哪根葱。
晓阳安排了一个小包间,这在当时的县城,算是比较高档的场所。晓阳点菜十分用心,冷热搭配,荤素搭配,最让我佩服的是晓阳知道每个人的口味。
我问晓阳,这你都记得到。晓阳说,笨蛋,你以为我的小本子记什么,你当主任以后你也要记。
等到五点的时候,李叔率先到了,李叔说朝阳,晓阳,叔今天是个啥角色呀?
晓阳说,她这里有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让我先选一个。
我这里本来就有一个坏消息,所以不想再听到坏消息。
晓阳正襟危坐,嫣然一笑说道,好消息就是你的辞职报告被县里正式退回来了。
我愣了一下,说,这算什么好消息,我本来就不在乎,那坏消息是什么?
晓阳做了一个鬼脸,说道,坏消息就是县里决定要让乡里给你一个处分,因为你太儿戏了。
处分,辞职还要给处分?
晓阳说着把你吓得,才给你解决了正式身份,你就要辞职,你这不是拿县委县政府的决定开玩笑,所以,这个处分我觉得也该给,让你长长记性。
我看了一眼晓阳,说道,邓大主任,这不是咱们邓副县长的意见吧。
晓阳说,谁的意见不重要,如果不给你处分,别人要有闲话。但是你放心,让乡里出处分,我去找马叔和张叔,大不了把你开除,还不是随你愿望了。
我说道,就这俩好消息坏消息,我还以为多大个事。
其实对于我来讲,只要晓阳家里不干预我们,就都是好消息,这些事,我真的不在乎。毕竟现在是我家里不同意,但我父母的工作我能去做,毕竟自己的幸福,自己争取。
晓阳看我陷入沉思,郑重地说道,朝阳,其实我父亲提了两点要求,第一,我们不能继续在一起工作,咱俩必须有一个离开安平乡政府。第二,你必须提升学历,未来,没有知识是走不通路的。当然,提升学历的事情不着急,但是离开乡镇的事会马上办。马书记张乡长和李部长他们开车拦客车的事,现在已经传开了,这事影响不好。这才是给你处分的最根本原因。
晓阳就如实的转达了她父亲邓副县长的意见。家事是家事,公事是公事,家事我们商量着办,公事按规矩办,我们都是成年人,相信我们能正确认识,正确面对,正确处置。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我才感觉到自己的不稳重和不成熟,现在回想起来,成年人,任何冲动都是十分幼稚的。成熟和稳重,就应该像邓副县长一样,话从不多说一句,就算自己的掌上明珠不辞而别和别人私奔,张口也是只说了一句话,见到要和女儿远走高飞的人,也没有多看一眼,更没有气急败坏,似乎一切都与他无关,似乎一切又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其实,从上次和晓阳的父母接触之后,我对他们是由衷的佩服,以他们的能力,明明可以调动晓阳在县城任何一家单位工作,不用在乡镇和县城之间来回奔波,但是他们都始终不同意将晓阳调回县城。
晓阳,这些事,责任在我,要走,自然是看要去哪里,如果去更偏远的乡镇我去,如果去县城,你去。
晓阳又是一笑,小傻瓜,骗你的,其实说跟着你去上海之前,上级部门就已经找我谈过话了,我已经被提拔副乡长了。今天上午就去开了会,明天就去柳集乡报到了。当时为了跟你走,其实我是什么都想好了,什么都放弃了。
什么,你都副乡长了!都谈话了!晓阳,你咋没跟我说过?你都还要跟我去上海。
这种事情,文件不到都有变数,我也没当回事,你就当我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吧,在我的眼里,除了你个小笨蛋,都是小事。本来应该还有段时间,但前天的事情一出,所有事情的进度都加快了,今天,我本可以不来的,不来又怕你担心,来了之后还要赶下午的公共汽车走,明天她就要去柳集乡报到。组织部满江部长要亲自送我过去。
我心里想,这笨蛋、坏蛋加上流氓,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称呼。晓阳为了我,连副乡长都不要了,幸亏我俩没有走上海,万一我们闯不出来,否则别说晓阳,我也是要后悔一辈子。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快2点,马书记和张乡长已经要开始办公,我趁着机会,又回到了办公室,李部长头上蒙着报纸,还在呼呼睡,见了晓阳,我心里踏实了许多,虽然要分开,但是由衷的为晓阳感到高兴。但反过来一想,我和晓阳的差距又大了,不由的又想起了父母和大哥说的话,咱们村都没有副乡长的亲戚,我李朝阳还能娶上一个副乡长的老婆?这好事能落到我身上?祖坟真的冒青烟了?
李部长鼾声如雷,报纸在他脸上规律地起伏,祖坟冒不冒青烟不知道,这李部长是鼻子肯定是冒气的。
最近的事情太多太杂,脑子里始终乱哄哄的,不知道怎么办,如何办。
李部长已经形成了生物钟,鼾声停了,我知道时间正好2点,前后不差5分钟。那时候的乡镇干部,特别是李部长这样的老资格,算是十分轻松的。工作量不大,又是正儿八经的乡镇领导,平时也没有人管。看到李部长,我又想到了晓阳,她一个人去柳集,一个女孩子,人生地不熟的怎么办,工作又如何开展,我和她又该怎么见面。
李部长揉了揉眼,用自己的脸盆在压水井接了半盆子凉水,洗了一把脸,用那个早就褪了色的毛巾擦了擦。也没顾上看我,说,邓大主任又来了?你个小猪咋就找到了这么好的人,她今天本可以不来的。
我这话一听,顿时来了精神,李部,我的李叔,你是不是有事瞒着我?晓阳都要走了,你快告诉我。
李部长喝了一口茶,自顾自地漱着口,咕嘟咕嘟,走到办公室门口,一口喷了出来,阳光之下,竟然还形成了彩虹。
李部长说,朝阳啊,不是当叔的瞒你,是有些话没到时候我不能说,这是原则,既然你都知道晓阳要走了,那我也就告诉你。其实晓阳,在上个月就被推荐成了副乡长人选,现在提倡干部年轻化,这一批一口气提了20个基层干部,按程序也是差不多最近要去报到,但能让组织部长王满江亲自送的,不多。你们前天去上海的事,你邓大爷怕影响不好,就上赶着把节奏加快了,所以,这些人都要提前报到。
我愣住了,说,这些事,你咋都知道,这不是秘密吗?
李部长拍了拍我的头,小子,我和老马、老张把邓副县长的宝贝疙瘩送到家里面,你邓大爷中午不得请我们吃一顿。这不,中午吃完老邓,下午吃你朝阳,这力,我们三个老家伙,一堆老骨头,也没算白出力不是。你小子不错,闹了一出私奔的戏,你邓大爷反而还认可你了,说你有种,起码不是一个吃软饭的孬种,你说这老邓怪不怪。
现在我才想起来,前天中午,这邓副县长在家里的书房,谈话后之后,并没有在家里吃午饭,而是说中午有事,原来,这事就是请李部长马书记他们吃饭去了。怪不得前天晚上,我请马书记、张乡长和李部长他们三个吃饭,这马书记说他感觉我和晓阳要分开,原来不是他未卜先知,而是邓副县长在午饭的时候,就透出一二,领导提前掌握了信息,特别是作为书记,他肯定知道晓阳要去柳集当副乡长。
没过一会,邓晓阳来到我们办公室,笑呵呵地对李部长说,叔,把你家朝阳借我用下当苦力,我这东西有些杂,喊他送我到大院门口坐公共汽车。
李部长说,那谁,跑快点,快去。
我一个大老爷们,也被迫一脸娇羞,到了办公室,晓阳已经打包了一些东西,那时候没有行李箱,都是装粮食的编织袋。两个袋子,我拿了一下,倒是不重。
晓阳说道,朝阳,把门关上,我有话跟你说。
我一脸惊愕,不好吧,这上着班,万一有人进来。
晓阳朝我扔过来一支笔,说大白天你想什么呢?是正事,刚刚我向几位领导辞别,马书记问,我走了,谁来接党政办,我本来想说是你,但没好意思开口。但马叔直接问我,你合不合适。
什么?马书记问我当党政办主任合不合适。说实话,我内心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可以当官。这党政办主任虽然不是乡领导,但怎么的也算是七站八所排名第一的关键位置,上传下达,左右协调,办文办事办会,千头万绪,是全乡最忙的人,我怎么能干得了。
晓阳说,有什么干不了,这党政办主任不属于县里管的干部,马书记和张乡长一商量就能拍板的事,我也估摸了,党政办这些个老人,基本上也没有想法,你在党政办起码干过一年,现在非你莫属。我替你表了态,说你一定能干好。
我一激动,说,不行晓阳,我还有处分没下来。
晓阳拍了拍我的肩膀,同志,戴罪立功懂不懂。
我的大脑似乎一下短了路,能够成为武装部的干事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这对象一下成为副乡长,马书记又喊我当党政办主任。我当时最大的想法就是这不是猪撞树上了,这是树撞猪上了。
说完,晓阳潇洒地拿着自己的手提包,我肩膀拉着两个编织袋,像打工的一样跟在后面,去乡大院门口等公共汽车。
晓阳经常坐公共汽车,自然时间卡得准,不一会,就远远看到了公共汽车的身影。
晓阳凑在我耳边,轻轻地说,小坏蛋,我走了,你别趁我不在犯错误。安平我朋友可不少,我会随时查你的岗。
正说着,公共汽车停在了我们身边,车门没有开,车玻璃先开了,好巧不巧,又是那天的胖大姐售票员,售票员上下打量了我俩一眼,说道,我们的车,不拉流氓,开车。
晓阳顿时一脸大大的感叹号,自言自语的说,我是流氓?李朝阳,我邓晓阳是流氓?
我忍不住憋笑,没办法,这是到城里的最后一班车,只有喊李部长去找张书记,动用那辆吉普212,这次倒很顺利、李部长自己开车车冲了出来,说,走晓阳,李叔送你,不耽误马书记下班,朝阳,搬东西,上车。
我把行李放到车上,晓阳坐在了后排,我坐在副驾,还没坐稳,车就冲了出去。
路上,又遇到了那辆公共汽车,晓阳专门喊道,李叔,开慢点,等到两车并行的时候,晓阳突然推开212后面的车玻璃,对着那辆公共汽车喊道,大姐,我不是流氓,前面的人是,他是,他叫李朝阳。
李部长一脚油门,我已经看到了公共汽车上,售票大姐那复杂的表情。这李部长笑着说,哎,我说你们年轻人,我老李活这么大,已经没有语言了。
等到返回乡大院,刚刚到下班时间。我们正好遇到了下班的马书记和张乡长、两位领导看到我下车,说,李朝阳,你布置一下,明天上午,召开全乡干部大会,宣布两个人事任命!
邓叔叔又说,当时你们连回来了多少人。我介绍道,我们那时候,主要就是炮战,步兵没怎么冲,84年相对惨烈一些,但84年我们师还没上去。晓阳说,爸、李叔,咱们跑这么远,到底是看谁?你们的战友呀!邓叔叔说道,不是一个战友,是一群战友。
沿着乡间小路,进了一个不知道什么名字的村子,在李叔的指挥下,我们来到了一个院落门前,进村的时候,不时有人注视着这辆轿车。这个村子已经属于黄河滩区,和其他村子不一样,黄河滩区里的村子都是在高台之上,下面至少是比平地高一米多的夯土,这也是群众的智慧,只要不是特别大的涨水,庄稼地淹了,起码房子还在,房子在,家就在。
里面的人听到了汽车的声音,自然就出来了,这一出来不打紧,起码有十七八人,看这房子外观倒是不错,应是这几年新起的红砖院子。在那个年代,村里的院子主要就是三种,一种是这种用红砖盖的新院子,一种是六七十年代用厚重的青砖盖的老院子,还有一种是用泥土柴草掺杂着特殊混合物的矮土房子。那个时候,能起一座红砖院子是不得了的大事。
邓叔叔和李叔下了车,我和晓阳忙帮忙搬着东西。有几个年轻人也搭了一把手,这些人都穿着那个年代标准的蓝色和黑色的衣服,年龄大的和邓叔叔相仿,年龄小的则和我差不多,这些人身上,有着一股让我熟悉的气质,那就是军人的气质。
邓叔叔和李叔与众人握着手,这些七八个年龄大的看到邓叔叔自是十分地高兴,大家说话也是亲切。邓叔叔也是给众人介绍了我和晓阳。这是闺女,晓阳,这是女婿、朝阳。晓阳碰了碰我的胳膊,说道,这些人中,有几个面熟,其中一个还是黄平集的乡长樊从林。
众人围拥着邓叔叔走进了院子,这院子里面摆了两张桌子,看样子应该是刚刚吃过饭。院子不大,但打扫得干干净净,是农村少有的干净。院子里有个五六十岁的大娘自然是主人,这老大娘的膝下是一个六七岁的男孩,脸蛋冻得红扑扑的。
邓叔叔上去握住了大娘的手说:“大嫂,我来看您来了,今天我把孩子也带来了”,说着,给我和晓阳招了招手。说道:“大嫂,闺女结婚了,这个是闺女晓阳,这个是女婿朝阳”。
大娘忙伸出了那槐树皮一般的手,抚摸着晓阳的脸,说道:“牧为,这是你闺女,都这么大了,长得俊”。说着,又看了看我,说道“这女婿也好”。
邓叔叔说道,朝阳也是从前线回来的,他比小何晚回来一年。
大娘听说我也是从前线回来的,伸出了手,拉着我的手,那手摸在手上,如同树皮在手上搓来搓去。说道:“也是上了前线的?好、好、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说着指了指院子里的人又接着说道,他们也是上了前线的,你们命好,都回来了。这大娘一指,我才看清,这七八个同龄人应当也是上过前线!这大娘身后的小男孩,一双明亮亮的大眼睛说道:“奶奶,他们都回来了,为啥我爸爸还不回来,你不是说,等我好好上学他就回来了吗?”
老大娘抚摸着小孙子的头说,振华,你爸爸,你爸爸会回来的。邓叔叔说,快,晓阳,箱子里有玩具,有糖,拿出来,给振华。晓阳打开纸箱,里面装得满满当当,除了几件衣服,还有一些吃的,晓阳拿出了糖果,给了振华。振华看到晓阳递过来的东西,并不敢接,反而是往后面缩了一缩。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