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裴砚忱姜映晚的其他类型小说《大婚前夕,我被病娇权臣强取豪夺了裴砚忱姜映晚大结局》,由网络作家“江十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这几日郢城之乱和忙着铲除二皇子旧部余孽费了不少心神,因急于回京路上也是日夜兼程,回到房间后,裴砚忱本想卧榻闭目小憩—会儿。但刚闭上眼没多久,那个多日不曾出现的梦再次钻进脑海。许是它太久不曾出现的缘故,今日沉沉钻进脑海中的画面又急又剧,甚至还混合着现实中的部分情景。那种被生生压制的嫉妒与戾气,在这些翻滚搅弄的画面中,越渐浓烈。尤其现实中姜映晚满眼悦色地收容时箐的定情发簪和‘梦中’她不顾—切护在那个人面前的场景交相重叠,极易让人生出—种前尘旧事的宿命错觉。待裴砚忱眼底攒聚冷寒与戾气醒来时,外面已近傍晚。原本磅礴的雨势渐停,只剩薄薄—层水雾在空气中攒动。卧榻上的男子起身来到窗前,漆黑如渊的眸子沉沉。脑海中那些让人生妒的画面始终在眼前徘徊,...
《大婚前夕,我被病娇权臣强取豪夺了裴砚忱姜映晚大结局》精彩片段
这几日郢城之乱和忙着铲除二皇子旧部余孽费了不少心神,因急于回京路上也是日夜兼程,
回到房间后,裴砚忱本想卧榻闭目小憩—会儿。
但刚闭上眼没多久,那个多日不曾出现的梦再次钻进脑海。
许是它太久不曾出现的缘故,今日沉沉钻进脑海中的画面又急又剧,甚至还混合着现实中的部分情景。
那种被生生压制的嫉妒与戾气,在这些翻滚搅弄的画面中,越渐浓烈。
尤其现实中姜映晚满眼悦色地收容时箐的定情发簪和‘梦中’她不顾—切护在那个人面前的场景交相重叠,极易让人生出—种前尘旧事的宿命错觉。
待裴砚忱眼底攒聚冷寒与戾气醒来时,外面已近傍晚。
原本磅礴的雨势渐停,只剩薄薄—层水雾在空气中攒动。
卧榻上的男子起身来到窗前,漆黑如渊的眸子沉沉。
脑海中那些让人生妒的画面始终在眼前徘徊,挥之不去。
裴砚忱指骨寸寸收紧,周身气息压抑逼仄,那种想要不顾—切强行将人困在身边的阴暗情绪再次袭上心头。
这—次,裴砚忱没有再去压制这种如野草藤蔓疯狂滋长的阴鸷念头。
反而任由其生长。
纵容着这种阴暗的情绪—点点吞噬仅剩不多的理智。
良久,他来到窗边。
不经意抬眸间,瞥见雾色缭绕中的金枞寺,男人眸色微眯,似有什么情绪在漆黑眼底深处汇聚。
天色将晚,虽雨水渐停,但路上积水多,今日无法启程。
裴砚忱没让季白季弘跟着,在窗前伫立片刻,撑着—把青色油纸伞出了酒楼。
金枞寺外,是—大片环绕的青翠竹林。
竹叶雨水淋漓滴落,混着寺中隐约传来的古钟声,听在耳中,仿佛心神都无端寂静下来。
裴砚忱撑着油纸伞踏上寺外长阶朝里走去,这几日连绵多雨,金枞寺中并没有香客,寺庙宝殿前,只有—位洒扫的僧人在清理殿前吹落的落叶。
见今日这种天气竟然还有人来寺中,那位僧人明显有些意外。
但短暂意外过后,他放下扫帚快步迎过来,依着寺中的规矩行了个礼,“施主是为上香而来?”
裴砚忱看了眼面前庄重威严的宝殿,颔首应声。
僧人侧身引路,“施主,请随我来。”
宝殿中,—位住持模样的老者从内出来,小僧人对他打过招呼后,介绍说这位香客来上香。
住持点头,让小僧人先下去。
待宝殿中空下来,他—边拿香,—边随口道破裴砚忱这时来金枞寺的目的。
“施主这种天气入寺,可是有事相问?”
裴砚忱接过递来的香,看了眼面前的金身佛像,将三支香插在了香炉中。
他嗓音清冽,目光从金身佛像上收回。
问身旁的住持:
“我想知道,世间可有前世今生之说?”
住持念了遍法号,没直接说是与不是,而是道:
“施主既然来了寺庙,这个问题,便早已有了答案,无需老僧多言。”
裴砚忱短暂沉默—瞬。
望着面前的神佛像,问及此行的目的。
“从两月前开始,我时常在梦中梦见—个人,与她极尽纠缠,想放手放不得,想留下却又求而不得,大师可否告知,此梦寓意为何?”
住持长叹—声,缓缓说:
“有时,梦非梦。”
“前世的执念,今世的相逢。”
“往世因,来世果。”
林嬷嬷一愣,随即迅速疾步上前。
忙对着裴砚忱作礼,“大人,您怎的亲自过来了?”
裴砚忱脚步没停,踏进碧水阁院,径直走向卧房。
“姜姑娘现在如何?”
林嬷嬷连忙起身跟上去,“姑娘高热不退,情况不是很好。”
卧房中,紫烟拿着冷巾帕正要往姜映晚额头上敷。
巾帕还没落上去,身后的门蓦地被推开,她下意识回头,却在看见裴砚忱时双眼蓦地睁大。
她惊得迅速起身,手中的巾帕都没来得及放在姜映晚额头上。
“大、大人?您……”
紫烟想说深更半夜,他作为外男进女子闺房于理不合,
但对上裴砚忱那双漆黑冷沉的眸子,她喉咙像是瞬间被什么东西掐住,半句话都没说出来。
碧水阁院中灯火通明。
卧房中,裴砚忱径直来到床榻前。
为照顾姜映晚,紫烟方才将床帐挂起了一半,裴砚忱还未来到榻前,目光往前一抬,就看见床榻上因不舒服无意识拧起细眉的姑娘。
姜映晚双眼紧闭,眉头紧紧锁着,脸色被高热烧的发红,但她唇色却很苍白,连丝血色都没有。
裴砚忱坐在床边,手背贴上姜映晚的额头,瞬间,滚烫的体温透过手背上的皮肤钻过来,
裴砚忱眉头跟着皱起。
下一刻,他问紫烟要巾帕。
紫烟还怔愣着。
对于裴砚忱这种深更半夜称得上‘亲密’的动作,她惊得眼睛都瞪圆。
但裴砚忱的话一出,她意识还没反应过来,手却已经本能地将冷巾帕递了过去。
裴砚忱没管紫烟心中的惊诧,接过巾帕直接敷在了姜映晚额头上。
卧房中凝滞得落针可闻。
紫烟僵硬地站在旁边。
想上前去照顾自家主子,但裴砚忱屹然不动地坐在床边,她别说跟裴砚忱‘抢’床边的位置了,连往床边靠近两步她都不敢。
好在,两个呼吸间不到,裴砚忱率先出了声:
“季弘已经拿着令牌出府,大夫很快就到。”
紫烟忙不迭福身行礼,“奴婢代姑娘谢过大人。”
裴砚忱的目光未从姜映晚身上离开,他问紫烟:“好端端的,姜姑娘怎么突然病了?”
紫烟斟酌着回,“今日雨大,主子在窗前待了许久,应该是受了凉。”
裴砚忱眉目微凝,“从翠竹苑回来,你家主子就一直待在窗前?”
紫烟点头,“是的。”
这时,外面传来几道急促的脚步声。
很快,大夫快步从外面进来。
碍于男女有别,这里又是卧房,季弘走到门口便停了下来。
大夫进来后,他转过身面朝外站着,随时等待裴砚忱的吩咐。
卧房中,年过半百的大夫擦了擦额头的汗,快速在药箱中拿出帔帛。
顶着裴砚忱周身冷冽的气息,将帔帛搭在了姜映晚腕上,开始把脉。
没多久,他手指从帔帛上拿起,但很快又再次落在脉搏上,看了几眼姜映晚的面色,重新又诊了一遍脉象,才说:
“这位姑娘原本的身子骨应该是不错的,但前几日应该刚病了一场,脉象极弱,身子未恢复过来,这才受了些凉便半夜高热。”
话落,他收了帔帛,又对裴砚忱说:
“老夫开张药方,熬了药让姑娘服下,待热退了,这几日切记不要再受凉,好好休养几日,将精气神养回来就好了。”
裴砚忱颔首。
吩咐季弘带着大夫开药方并煎药。
林嬷嬷亲自看着人煎药,待姜映晚将药喝下,时辰已经不早。
名不正、言不顺。
根本不合礼数。
她正要开口,可老夫人就像知道她想说什么似的,她话音还没说出来,她就率先再道:
“还有你将来的婚事。”
“晚晚,”老夫人苦口婆心,“婚姻大事不是儿戏,就算你与那公子是两情相悦、情投意合,这婚事也得好好办,以免将来出嫁后被夫家看轻。”
裴老夫人这几日虽在病中,但—直在考虑这件事。
在让方嬷嬷喊姜映晚过来前,她就想好了,如果姜家与裴家能结亲,就好好给他们小辈办—场浩浩大大的大婚。
但如果没有这个缘分,她就充做晚晚的娘家人,帮她参谋着婚事。
回神,老夫人看向她,说:
“你身后现在只有几个旁系,指望他们是定指望不上的,虽然你双亲给你留了大笔的财产,但婚姻大事,必须得有长辈出面。”
“你喊我—声祖母,祖母就是你的后盾,你与那公子结亲时,祖母给你主婚,但在出嫁前,你就好好住在府中,别再想着搬出去住。”
老夫人声音虽和缓,但态度坚决。
她说完,根本没给姜映晚反对的机会,便拍板叫定。
从现在到婚期,就算这几日就开始准备,少说也需不少时日,老夫人嘴里说着她来主婚,但她毕竟年岁大了,许多事,终究还要交给—家之主的裴砚忱处理。
姜映晚着实不想再跟裴砚忱有牵扯。
更怕这份人情牵牵扯扯到以后更加还不清。
所以姜映晚几乎没犹豫,还是打算拒绝。
“祖母,您的好意晚晚心领,但——”
她刚说—半,老夫人就皱了皱眉,面上佯装动怒,来了句:
“晚晚,你再推辞,就是看不起我这把老骨头了。”
这话—出,姜映晚下句话硬生生卡在了嗓子里,再也说不出来。
裴家老夫人,是先帝在时便威震京城的人物,就连当天天子都要给三分薄面,谁敢看不起?
这顶帽子—扣,别说她,就连整个姜家都承受不了。
恰在这时,外面传来小厮的禀报,说公子回了府。
老夫人转眼看向厅堂外,对他们道:“请公子进来。”
姜映晚适时福身行礼,“那祖母先忙,映晚先告退。”
老夫人没再强留她,只嘱咐:
“好好在府中住着,空闲了就来陪祖母说说话,直到你大婚出嫁。”
姜映晚只能应声。
她行过礼往外走,刚走了两步,老夫人又想到什么,喊住她问:
“对了,晚晚,祖母忘了问你,心仪的公子是哪家贵子?”
姜映晚停步,回身看向老夫人,轻声说:
“回祖母,是今年的新科状元,容家公子容时箐。”
容家这位新认回来的公子—举入仕博得状元之位入翰林院的美谈,早已传遍京城上下。
老夫人身在深府宅院,也听到了不少音信。
在听到‘容时箐’这几个字的—瞬间,老夫人短暂惊讶过后,是浮于言表的了然。
“难怪,祖母听说他先前也是在邺城长大。”
片刻后,姜映晚从厅堂出来。
但刚出来门,就迎面遇见了拾阶而上的裴砚忱。
她率先停下脚步,“裴大人。”
裴砚忱目光停留在她身上,嗓音极淡“嗯”了声。
这会儿早已过平时抚琴的时辰,于是在两人错身而过的瞬间,姜映晚及时出声问了句:
“大人,今日可还用抚琴?”
裴砚忱身形—停。
他眸色偏淡,那种许久未曾出现的冷恹似重新聚于眼底。
但若是细看,又仿佛什么都没有。
老夫人目光扫过她们。
嗓音虽淡,但话中威严不容置喙。
“先帝还在时,姜家这姑娘的祖父,与你们的祖父一同在朝为官,在一次南巡途中,你们祖父身遇险境,命悬一线,是姜姑娘的祖父不顾危险救了你们祖父。”
“为报恩情,我们裴家当时许下了一桩指腹为婚的口头婚约,让两家的孩子结为亲家。”
姜家祖父当时官职正四品,裴老将军正一品,两家结为亲家,既帮衬了姜家,也算报了救命恩情。
“只是姜家祖父性情豁达,一生为善,于他而言,并不在意这点恩情,虽玩笑般应下了这门口头婚约,但姜家从未提过这门并未当真的婚事。”
“而且两家指腹为婚的孩子都是男孩,不能结亲,我们裴家有想过选一位女儿与姜祖父的儿子成婚。”
“但姜祖父的儿子,也就是姜家那姑娘的父亲,无心朝野,四处经商,后来不久就结识了一位商贾家的千金。”
“他们情投意合,没两年就定下了婚事。”
“当年的那桩口头婚约,便搁置了下来。”
“姜父常年在外经商,而裴家在朝为官,两家长久不见面,交情便淡了不少。”
“但如今,姜家父母双双身亡,只留下了这么一个孤女,于情于理,我们裴家,都该出手相助,也该报当年的救命恩情。”
“而那桩被搁置的婚约——”
老夫人话音一顿。
看向了垂着眼不知在想什么的长媳陈氏。
“姝茵,按理来说,这门婚事,该落在砚忱和映晚身上。”
见老夫人突然提及自己儿子,陈氏怔了下,待回过神来,她第一反应便是反对。
“母亲,姜家虽有皇商的身份,但姜府毕竟早已没落,与我们裴家门不当户不对,这怎能……”
身为生母,出自母亲的私心,陈氏自然想让自己引以为傲的儿子挑个门当户对的高门贵女。
而不是莫名其妙的冒出来一桩婚事,打乱这一切。
裴老夫人脸色有些不悦。
她扫过在场众人,话里话外,全是对姜映晚的维护。
“我们裴府是数百年的世家,官位显赫,高居世家之首,先不说早已不需要靠世族联姻来稳固地位。”
“就单说姜家那姑娘,她父母虽亡故,但这姑娘长得好、性情好、端庄稳重又知书达礼,半点不逊色京城中的名门贵女。”
老夫人早前就见过姜映晚几面。
除了两家旧事恩情这层缘故之外,她也是真心喜欢这个姑娘。
而且容貌性情和自家的嫡长孙样样般配,她是真想促成这桩婚事。
陈氏自然看得出婆母的意思,她退了一步,没再提门当户对这话,而是道:
“母亲的眼光儿媳自然是一百个赞成,只是砚忱和姜姑娘基本没见过面,突然之间给他们定下婚事,两个孩子也未必会愿意。”
“尤其是砚忱,他无心儿女情事,儿媳前些日子给他说了几句适龄女眷的事,没等说完就被他拒了。”
“他们小辈有自己的看法,若是双方都不喜欢而强行捆在一起,他们成了亲也不过是彼此折磨,咱们也对不住人家姑娘。”
“不如先按下婚约之事不提,反正姜姑娘接下来会住在府中,让他们先相处几日看看再说?”
裴老夫人也知裴砚忱的性情,同时也担心盲目给他们指下婚约让两个孩子心生抵触,思考片刻,应了下来。
……
外面的雨下得越来越急。
天色沉闷闷的,压得人有些喘不上气。
姜映晚应付完姜家旁系那些贪婪嘴脸,再一路从邺城来到京城,只觉得心神俱疲。
此刻站在窗前,雕栏窗柩半开,水雾般的雨丝混着冷风灌进来,她也不觉得冷。
只半垂着乌睫,望着窗外的一株肥厚苍绿的芭蕉叶出神。
她伸手去碰被雨水打得无力摇曳的叶尖,本已抽空的思绪渐渐被什么东西填满,一段段过往的画面,在眼前闪过。
在多年前,姜家的日子,其实是很好过的。
祖辈在朝为官,积累了不少人脉,父辈虽经商,但富甲一方,又是皇商,哪怕是京城中的簪缨世家,提及皇商姜家,也不敢轻视。
姜映晚是家中独女,无兄无弟,父母只有她一个女儿,护得跟眼珠子似的,受尽了宠爱。
那些年的姜映晚,真真切切的过得比那些高门大户中的贵女还要恣意快乐。
直到三年前,一切都变了样。
她父母在去南江的途中出现意外,再也没能回来。
偌大的姜府,被一众贪婪的旁系借着照顾她的名义暗中霸占。
那时她才刚及笄。
一夜之间,父母双故,根本接受不了。
姜家众多的旁系,趁虚而入,打着照顾她的名义,将姜府的产业尽数收入囊中,对外还宣称是她太小,无法接手家业,他们帮她暂时打理。
姜父姜母还在时,这些旁系与本家来往得不仅密切,关系也非常和睦融洽。
她父母刚出事的那段时间,姜映晚还真的以为这些旁系只是看她年岁小,亲戚一场的份上,伸与援助之手。
直到半个月前。
她父母双亲三年的守孝期刚满,
那些旁系便迫不及待地撕开了那层虚伪的脸皮。
为了永久吞并她父母留下的家业,他们伙同邺城的县令,想将她扔过去作妾。
好在裴府的人去的及时,当着他们的面说姜家曾对裴家有恩,为报曾经的恩情,他们要把姜家的这个女儿亲自带回裴府照料。
姜家经商几十年,除了成为皇商的姜家本家,其余那些旁系早已跟这些达官显贵断了联系。
姜家旁系再怎么贪婪与不甘心,也不敢和世家之首、天子近臣的裴家对着干。
只能不情不愿地毁了与县令的婚,让她跟着裴家的人来了京城。
“小姐!”门口突然响起的声音,蓦地打断了姜映晚的思绪。
婢女紫烟端着姜汤从外面进来。
见自家小姐站在窗口吹冷风,她急忙走过来。
姜映晚强行压下脑海中那群人贪婪恶毒的面孔,回过身,就见紫烟端着姜汤焦急担忧地念叨:
“您今日在路上本就受了寒,怎能再吹冷风?奴婢去取了姜汤,您快来喝些。”
姜映晚随手合上窗子。
来到桌边,接过她递来的姜汤。
—
一夜之间,裴老夫人亲自让心腹接了皇商姜家的姑娘来府中居住的消息传遍裴家上下。
第二日雨停后,裴老夫人将长房二房的人都喊来,对他们当众介绍了姜映晚。
老夫人虽年迈,但在裴家的地位仍是最高。
她言里言外之间,对姜映晚不加掩饰的偏袒与维护,让裴府上下,无人敢对这位恩人的女儿轻视。
正厅中,老夫人对着众人介绍完姜映晚的身份,并再三让他们对她多加照顾之后,才让众人退下。
人都走后,她将姜映晚喊来身边,脸上尽是慈爱。
姜映晚走过去,正想喊‘老夫人’,还没开口,就被她打断,“喊祖母。”
裴老夫人拍了拍她的手,“‘老夫人’这几个字太见外,姜家对裴家有恩,祖母也喜欢你这孩子,直接喊祖母,别见外。”
姜映晚弯唇点头,清眸澄澈灵动,乖顺开口:“祖母。”
裴老夫人脸上悦色更甚。
对这个未来孙媳更是满意。
将姜映晚从姜家带回来时,裴老夫人就知道,姜映晚并不知晓与裴家有那桩口头婚约,她只知道祖辈曾对裴家有过一点恩情。
裴老夫人虽喜欢这个孙媳,更想促成这桩婚事,但她更担心贸然说出婚约这事,吓着了人家姑娘。
便暂时压下了这事没提。
只拉着她的手,温声嘱咐说:
“姜家的事不用担心,你父母留下的那些家业,祖母会让人从那些旁系的手中夺回来,不会让他们白白霸占。”
“你就好好住在裴府,有什么事,尽管跟祖母说,祖母为你做主。”
话音刚落,外面府内家丁便来禀报:
“老夫人,公子回来了。”
裴老夫人话音止住,看向家丁,吩咐:
“告诉砚忱,让他过来一趟。”
过了须臾,裴砚忱才想起来这位姜姑娘是谁。
这几日朝事繁忙,他很少在府中。
那位邺城来的姜姑娘,自从上次在老夫人那里见了一面后,便没再见过。
裴砚忱拂过衣袖,转身往外走,嗓音清冷如堆雪:“人在哪儿?”
季弘连忙跟上,“在凉亭。”
裴府后院的凉亭一角,姜映晚站在玉栏一侧,望着远处芙蕖池中的绯色出神。
裴砚忱从右侧青石路上过来。
短暂驻足,抬眸朝着亭中看去。
少女一身湖色长裙,腰身纤细,同色系的涤带垂于身侧,随着清风微微漾开,一眼看去,很是乖软柔和。
他略敛眸,迈上台阶。
听到动静,姜映晚倏地回神。
转身朝着这边看来。
正巧裴砚忱也在看她,两人目光有瞬间的相对。
她指尖无意识地紧了紧。
福身朝他行了个礼,“裴大人。”
听着她口中转变的称呼,裴砚忱面上神色如常,随意在就近的凳子上坐下。
姿态疏懒,眉眼冷恹。
但周身的距离感被敛去了一些。
他主动开口,“坐,姜姑娘是在府中住的不适应吗?”
姜映晚往前走了两步。
但没入座,刹那迟疑后,她轻声开口:
“府中样样周全,并无不习惯,我今日求见大人,是有一事,想求大人相助。”
裴砚忱抬头看去。
女子双眸清透,面容秾艳少见,许是有求于人的忐忑,她望过来时,这双澄澈透亮的乌眸,浸着几分紧张与小心翼翼。
不知为何,在某一个瞬间。
裴砚忱竟荒谬地觉得这双眼睛,像极了梦中那女子。
方才好不容易强行压下去的那股燥意,似隐隐有再次被勾出来的迹象。
他眼神太锐利。
尤其这种漆黑冷沉的目光,无端让姜映晚有种说不出的惧意。
就连脊背,都仿佛浸出寒意。
她指尖无声收紧。
还未来得及理清这抹异样,裴砚忱却已经先收回了视线。
薄而锋利的眼睫半垂,冷白如玉的腕骨随意搭在石桌边缘,先问:
“什么事?姜姑娘请说。”
姜映晚看过去。
他眸色已恢复如常。
仿佛刚才那一瞬间,只是她的错觉。
她唇角轻压,清楚这个机会来之不易,不再耽搁,快速道:
“我想查查我父母当年出事的原因,但卷宗在大理寺,我接触不到,想求大人帮我看一眼三年前的卷宗。”
“卷宗?”他目光落在她身上。
姜映晚眼睫低颤了下。
未再和他对视,只无声颔首。
裴砚忱应了下来,“明日正好休沐,朝中无事,我去大理寺走一趟。”
姜映晚眼眸亮了亮。
虽有些意外他会应得如此爽快。
但她第一时间向他认真道谢。
其实此时此刻,感到意外的,不仅有姜映晚,还有默默站在凉亭台阶下的季弘。
季弘跟在裴砚忱身边多年。
对裴砚忱的了解比一般人都要多。
他太清楚他们主子绝不是什么有求必应的性子,但今日,倒是有些奇怪。
尤其还是大理寺的卷宗这种称得上机密的东西。
季弘不禁多看了几眼姜映晚。
心里诧异之余,他又想起这位姜姑娘的祖父同裴家的恩情,若是为了还当年恩情的话,他们主子这么好说话,倒也说得通了。
—
第二天辰时三刻。
裴砚忱从房中出来,径直出府去了大理寺。
今日当值的大理寺少卿魏漳见这位甚少来大理寺的首辅大人亲自大驾光临,惊得连连起身,疾步出来迎接。
“裴大人?今日休沐,您亲自来此,可是有要事吩咐?”
说话间,大理寺少卿毕恭毕敬地将裴砚忱迎进去。
“称不上要事。”裴砚忱道:“我想看看三年前皇商姜府的卷宗,不知是否方便?”
魏漳哪敢说不方便。
他面前这位,年纪轻轻便揽重权,身居首辅高位,更深得陛下的器重与信任,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他一个小小的大理寺少卿,哪敢薄他的面子。
“当然方便。”魏漳连例行过问看卷宗的原因都不曾问,连声应下,“裴大人您稍微一等,下官这就去找。”
说罢,魏漳立刻让下面的人去找当初姜家的卷宗,又喊人为裴砚忱奉茶。
很快,大理寺寺正亲自将姜家的卷宗递到了裴砚忱面前。
裴砚忱翻开,一字一字细细看过。
站在旁边一直陪着说话的大理寺少卿魏漳很有眼色地停住话音,不打扰裴砚忱看卷宗。
一刻钟后。
裴砚忱将卷宗合上,交还给了魏漳。
“多谢魏大人。”
魏漳连忙摆手,“裴大人客气,这是下官该做的。”
巳时末刻。
裴砚忱回到裴府。
下来马车,他正要跟季弘说,去请姜姑娘过来一趟。
还未开口,就见主院中的小厮过来传话:
“公子,夫人让您去主院一趟。”
裴砚忱脚步一顿,淡淡应了声。
去主院前,他先让季弘去了姜映晚住的碧水阁。
主院中,主母崔氏的贴身嬷嬷听院中婢女汇报完话,转身进了正厅,朝着坐在主位上喝茶的陈氏道:
“夫人,公子已经回府了,这会儿正在过来。”
陈氏“嗯”了声。
将茶盏放在了桌上。
身为裴府主母,掌管后宅之事,昨日姜映晚主动去翠竹苑找裴砚忱的消息,没多大会儿便传到了她这边。
出自为人母的私心,陈氏确实希望,她的儿子娶一个家世地位样样与他相配的京城贵女。
姜府虽曾经荣华,但随着三年前的那场变故,姜氏如今已经没落。
说实话,陈氏并不满意姜家的这个孤女做她的儿媳。
但前几日老夫人说的那句话也在理。
他们裴家,地位尊崇,官位显赫。
本就不需要靠世家的联姻来维系地位。
罢了。
昨天想了整整一夜,她也想通了。
若是她的儿子也喜欢姜家这个姑娘,她成全他们便是。
既然他们裴家不需要靠联姻来维系地位,她儿子又跟那姑娘有着婚约,她又何必,跟唯一的儿子唱反调。
院中传来下人问安的声音,陈氏敛神。
抬眼看去。
裴砚忱进来正厅,依着礼数行礼问:
“母亲,您找儿子有事?”
陈氏温和笑着,指了指旁边的位置,让他先坐。
她唠家常般,并未直奔主题,而是先问:
“这两日朝中可还忙?”
裴砚忱坐下身,陈嬷嬷上前奉了茶,他平和回道:
“前几日较忙,今日还好。”
陈氏接着像从前那般嘱咐他别只顾着忙公务,也要注意一下身体。
说完,才不着痕迹地将话题转到了姜映晚身上。
“姜家那位姑娘,来了府上也有几日了。”
“人长得好,性子也端庄柔顺,你祖母很喜欢她,娘看着那孩子也不错,我儿对人家姑娘可有意?若是有意,娘将人——”
“母亲。”
她未说完,便被裴砚忱淡声打断。
议亲这件事,一个月前陈氏便对裴砚忱提过了。
那个时候他拒了。
今日重提,他仍是用原来的借口拒绝了。
“朝中局势刚安稳一些,平时事情较多,儿子暂时,还不想考虑成家之事。”
陈氏止音。
下意识瞧向自己儿子。
“不喜欢姜家这位姑娘?”
裴砚忱眉头折了下。
脑海中,无端闪过她那双觉得熟悉的眼睛,随之而来的,是梦中那种逼真到仿佛真实存在过的酸涩与隐痛。
裴砚忱指骨蜷紧几分。
但脸上情绪半分不显,声线也一如既往。
“没什么喜欢不喜欢,只算勉强认识。再者,姜姑娘才来府中几日,母亲就提及婚嫁之事,也会唐突了人家姑娘。”
听着这话,陈氏觉出几分奇异。
她诧异地多看了几眼自家这个从不愿多谈议亲之事的儿子。
这会儿竟有些摸不清他的性情。
既然不喜欢,也认识不久,那为何,他话中在无意识地维护人家姑娘?
陈氏这边还没想通,裴砚忱就已经出声:
“正巧,儿子也有件事,想问一问母亲。”
陈氏压下心底的思绪,点头应声:
“你说。”
裴砚忱朝主位看过去。
“我想知道,曾经姜家,对我们裴家具体是什么恩情?”
随着姜映晚进府,裴家上下,包括分府独住的二房那边,都知道姜家曾对裴家有恩。
但除了老夫人和几房长辈,其余人并不清楚这份恩情具体是什么。
陈氏也没隐瞒,如实说:
“救命之恩。”
“早些年,姜家祖父救过你祖父,这份恩情,我们裴家一直欠着,还未来得及还。”
裴砚忱垂眸,“儿子明白了。”
从主院出来,季弘上前禀报:
“大人,属下已经去过碧水阁,现在姜姑娘已在翠竹苑外的凉亭等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