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姜若璃墨简行的其他类型小说《重生被换嫁,躺平太妃成王爷掌心宠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漫不经心”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墨南辰吸了一口:“噢,那竟是孤的错了。”姜若璃:“……”知道就好。一旁,玲珑见二人相谈甚欢,心里感到欣慰的同时,非常知趣地笑道:“太子殿下,太子妃,洞房花烛夜,良辰美景,奴婢就不打扰二人了,奴婢先行告退。”玲珑说完便要跑出去。“玲珑……”姜若璃下意识喊了一声,可她却假装没听见似的,一溜烟就跑出了房间。出去时,还贴心地帮二人把房门给关上了。有她在还没这种感觉,她一走,姜若璃就更加尴尬了。虽然知道墨南辰有特殊的癖好,不会对自己做什么,可二人今日大婚,身份都已经有了转变。对于接下来本应要做的事情二人也都心知肚明,但却有心无力,心里难免都有些别扭。随着房门被关上,屋子里仿佛瞬间有一丝微妙而奇怪的气氛升起。姜若璃正想着怎么打破这层诡异的气氛时...
《重生被换嫁,躺平太妃成王爷掌心宠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墨南辰吸了一口:“噢,那竟是孤的错了。”
姜若璃:“……”知道就好。
一旁,玲珑见二人相谈甚欢,心里感到欣慰的同时,非常知趣地笑道:“太子殿下,太子妃,洞房花烛夜,良辰美景,奴婢就不打扰二人了,奴婢先行告退。”
玲珑说完便要跑出去。
“玲珑……”
姜若璃下意识喊了一声,可她却假装没听见似的,一溜烟就跑出了房间。
出去时,还贴心地帮二人把房门给关上了。
有她在还没这种感觉,她一走,姜若璃就更加尴尬了。
虽然知道墨南辰有特殊的癖好,不会对自己做什么,可二人今日大婚,身份都已经有了转变。
对于接下来本应要做的事情二人也都心知肚明,但却有心无力,心里难免都有些别扭。
随着房门被关上,屋子里仿佛瞬间有一丝微妙而奇怪的气氛升起。
姜若璃正想着怎么打破这层诡异的气氛时,就听到墨南辰抢先开口道:“太子妃尽管放心,孤还记着我们的约定。”
大婚后,各过各的,互不相干的约定。
言下之意,他不会对她做出逾越之事。
姜若璃其实并不担心这个,只是被对方主动提起,反而好像她心地狭隘似的,处境忽然就落了下风。
“谢太子殿下还记得,臣妾也一样,一直记着我们的约定。”
姜若璃舒了口气,“只是明日一早,嬷嬷必定来取走帕子,臣妾现在担心的是到时该如何应对。”
选妃之前验过身,洞房花烛夜隔天一早验帕子落红,这些都是规定的流程。
墨南辰此刻过来,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闻言,他笑着从怀里掏出一把匕首。
“噌”地一声,匕首拔出时,一道银光从眼前闪过。
姜若璃顿时一惊:“殿下这是……”
话音未落,墨南辰已经拿着匕首朝自己的手指上划了下去。
指腹破开,一道鲜血瞬间流了出来。
墨南辰:“还愣着做什么,赶紧把喜帕拿过来接点,晚了孤的血都要流干了。”
“噢。”
姜若璃这才反应了过来,三步并作两步走,快速跑到床边,把早就垫在那里的喜帕抽出来。
之后,跑回到墨南辰面前,撑开帕子接着。
墨南辰有些无语。
他只不过划了个小口子罢了,没想到她居然煞有其事地拿着帕子要来接,这得接到猴年马月去?
说不定伤口都愈合了也接不到一滴。
但也没好意思再当着面嘲笑她,直接拿起帕子在手指上擦了几下。
姜若璃看得有些懵:“疼不疼啊?”
“疼,替你疼的。”墨南辰一本正经的看着她,“就当你欠孤的,日后记得还孤这个人情。”
“噢。”姜若璃没想太多就被他套进去了,“臣妾会记得还的。”
“噗~”
墨南辰把帕子擦好后,重新递给她:“跟你开玩笑的,你还当真啊。”
姜若璃看了帕子一眼,接的时候,触目所见帕子上的红斑,心里仍有些胆颤:“可我不是在跟你开玩笑的,我确实当真了。”
墨南辰抬眸,看了她一眼,这才发现她的眼睛里红红的。
一时分不清她是刚才噎到的还没好,还是因为被他的血吓到的缘故。
他虽然不喜欢女人,但也见不得女人在他面前哭:“好了,孤错了,孤不该吓你,行了吧?”
姜若璃其实是感动的。
太子金贵之躯,为了保护她做到如此,说不感动是假的。
哪怕他们之间有约定在前,但她依然对他心存感激。
她方坐下,玲珑就道:“这菜都凉了吧,要不我找人去热一下。”
“不必了。”姜若璃早就已经饿得不行了,哪里还等得了。
迫不及待拿起筷子,刚要下手,忽然想起来,这一天玲珑一直在身边陪着她也还没有吃半口东西。于是又拍了拍身边的位置说:“你也坐下,陪我吃一点。”
玲珑莫名感动,只是却没有要坐下的意思:“太子妃的心意,奴婢心领了。不过皇宫里不比从前在姜府,有些规矩,太子妃能忘,奴婢却不敢忘。”
说着,她拿起酒壶,往姜若璃面前的杯子里倒了一点:“再说,哪有奴婢与主子同坐一席的道理。”
姜若璃莫名觉得这话听起来耳熟。
很快她就皱起了眉心调侃:“容嬷嬷教的功课,你倒是一点也没落下啊。”
姜若璃学习宫中礼仪的那段时间,玲珑从头到尾都在一旁看着。
容嬷嬷看她学得认真,顺手也教了她不少东西。
玲珑莞尔:“奴婢觉得容嬷嬷说得对,往后我要服侍的人变成太子妃了,自然要比其它的奴婢更上心一点,这样才不会给咱主子丢脸。”
说得也对。
姜若璃竟不知如何反驳。
只是可惜了这一大桌子佳肴了。
思忖片刻,她拿起一只碗,往里面塞了些食物,之后递到玲珑面前:“这样,你端着碗站在一边吃,就不算与我同席了。”
“这……不好吧。”
玲珑话刚落下,肚子里忽然咕咕地叫了一声。
姜若璃听得清楚,不由打趣:“反正现在也没别人在,你不吃点东西没力气,一会儿还怎么伺候我梳洗更衣啊。”
“那……好吧。”
玲珑不再犹豫,接过小碗,递到嘴边便吃了起来。
主仆二人都饿得不轻,三两口就吃进去了大半碗东西。
姜若璃被口中的食物噎了一下,下意识端起酒杯便饮了起来。
哪知宫里准备合卺用的酒竟然很烈,姜若璃才喝了一口就被呛得一直咳嗽。
玲珑赶紧放下小碗,迅速地拍了拍她的后背:“太子妃,您慢点,又没人跟您抢。”
姜若璃被呛得不轻,继续猛烈地咳着。
恰在这时,厢房的门被人推开,一道颀长的红色身影迈步走了进来。
看到来人是谁后,玲珑赶忙往后退了几步:“太子殿下。”
墨南辰一进门就看到姜若璃趴在桌前剧烈地咳着,心里一惊:“这是怎么啦?”
“回,回太子,太子妃她……”
玲珑一时紧张,吞吞吐吐说不出字。
墨南辰已经走到了面前,扶起姜若璃看了一眼。
姜若璃脸色通红,嘴巴张得圆圆得,却说不出一个字,手心不断地往自己的胸口拍着。
墨南辰很快意识到她应该是被食物噎到了,抬起手掌迅速朝她背后拍了一下。
就是这么一拍,一小块鸡肉从她的嘴里掉了出来。
终于恢复了呼吸,姜若璃下意识长吸了口气。之后才尴尬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太子殿下。”
“免礼吧。”墨南辰看她有些惊慌失措的样子,坐下后,莫名地笑了一声。
姜若璃一脸尴尬:“臣妾方才实在是饿坏了,以为殿下您今晚不来了,就……就自己吃了几口,不曾想,还被噎到了。让殿下见笑了。”
墨南辰回想起刚刚她的样子,确实觉得很好笑,可又不好意思笑得太明显,便抿唇抖了两声:“又没有人跟你抢,吃那么急干嘛?”
反正脸已经丢光了,姜若璃也懒得挽回了,索性重新坐到位置上:“还不是因为等你等太久,肚子太饿的缘故。”
话音落下,王妈妈当场怔住。
脑子里轰地一声,一些久远的记忆登时在里面浮现。
“什么亲生不亲生的,二姑娘,老奴听不懂您在说什么。”
她眼神躲躲闪闪不敢直视,姜若璃先前心里猜测的答案跃然纸上:“王妈妈,你明明听得懂我在说什么。你就别再瞒我了,我已经都知道了。”
“二姑娘您……都知道了吗?”
王妈妈话刚出口,突然意识到自己被套了话,后怕地用手挡了挡嘴唇。
糟了。
姜若璃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再浪费时间:“王妈妈,如果姐姐不是我母亲亲生的?那为何大伙都说我二人都是嫡女,难不成在我母亲之前,父亲曾有过其它的夫人?”
“不是的,不是这样的……”
王妈妈一时不知从何解释,脸上既忐忑,又不安。
姜若璃干脆抓住她的手臂:“王妈妈,我求你告诉我真相,这件事情对我来说真的很重要。”
重要到关乎她接下来的决定。
前世她在贺家落得孤寡一人老死的下场,身边没有一个可信、可用之人。好不容易有了重新选择一次的机会,她不想再和上一世一样,落到凄凉惨死的境地。
包括不再像上一世那样,像一只乖巧的羔羊任人宰割。
见她表情凝重且一脸的严肃,王妈妈这才意识到姜若璃已经长大了,不再是从前在夫人膝下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了。有些事情,她能瞒的就瞒,瞒不住的便让她知道吧。
毕竟,她有了解真相的权利。
犹豫片刻,和盘托出。
“二姑娘猜的没错,大姑娘她……确实不是夫人所出。”
王妈妈说,姜父曾养过一个外室。
原本官家老爷有几个妾室并不奇怪,可偏偏那人出自烟柳巷。所以当姜婉清出生,姜父准备带着母女二人回家时,遭到了当时还在世的老夫人的强烈反对。
老夫人说,姜家世代家风严明丢不起这个脸,若他敢把烟柳巷的女人接回家中,她就去投湖自尽。
姜父迫不得已,这才打消了接人回家的念头。
可那外室也不是吃素的,三番几次跑来姜家要死要活地闹,说如果姜家不给她活路,她也不让姜家好过,还威胁要去官府告姜家仗势欺人。
姜大海在朝为官,倘若这种事情真被人传了出去也会影响到他的官运仕途。
偏偏姜父对那外室也是言听计从,又不舍得把刚出生的女儿扔在外头,于是就说服了老夫人和夫人,把姜婉清接回了家中,入了族谱,并且养在姜夫人的名下,成为姜家的嫡长女。
次年,姜若璃出生。
姜夫人出生世家向来顾全大局得体大方,为了家庭和睦,姐妹二人相亲,她对家中所有人下了死命令,从今往后不得对外人说起姜婉清的身世。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家中知晓情况的仆人丫鬟渐渐地也被姜将军换掉,到最后就只剩下王妈妈一人了。
王妈妈本以为这件事情会一辈子烂在她的肚子里,万万没有想到竟也有东窗事发的一天。
“二姑娘,夫人从前这么做也是为了你好,她不希望你们姐妹二人当中有隔阂。”
姜若璃自是清楚母亲的用心良苦,只可惜母亲的一番好意,如今却被姐姐践踏了。
-
这一天,姜若璃头脑晕晕沉沉的。
没想到重来一次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故。
姐姐居然不是亲姐姐,是父亲的外室所生。
难怪她不愿认她这个妹妹。
难怪明知嫁太子是跳火坑,她还想把她推进那个火坑里。
所以,从前的姐妹情深,原来竟只是虚与委蛇吗?
也不知道这一次父亲会如何抉择?
两个女儿,他会站在哪边?
很快,姜若璃心里的疑问便有了答案。
隔天一大早,姜大海把姜若璃叫到了书房。
她抵达时,父亲正坐在案前冥思。
想来姜婉清的提议让他左右为难寝食难安,否则他也不至于一夜之间就苍老了许多。
走到门口,姜若璃接过玲珑手中的食盒:“你先回去吧,我自己去见父亲就行。”
“是。”
等玲珑离开,姜若璃提着食盒缓步走进书房:“父亲一早找女儿何事?”
思绪被打断,姜大海抬起头看了一眼,沉重的脸色稍稍缓解了一些:“为父有事想与你商量。”
从前每次父亲想让她把东西让给姜婉清时,也会事先与她商量。
她自小就被灌输长幼有序的观念,每每父亲提议让她懂得谦让,哪怕心里不舍、不甘,她也会乖乖地双手奉上。
可如今回想起来,从前父亲那些所谓的商量言之凿凿,其实他已经单方面做出决定,说是与她商量,不过是通知她一个结果罢了。
然此次的换亲事关重大,姜若璃心里仍残存着一丝丝的希望。
倘若父亲这次顾全大局,不再自私地为姜婉清争取利益,她就把上一世的结局以委婉的形式告知父亲。众人拾柴火焰高,或许大家一同想想办法,她们姐妹二人可以推了这两门亲事也不一定。
然而,事实证明,她又一次痴心妄想了。
姜大海清了清嗓子,郑重其事开口:“为父想让你姐妹二人对换一下亲事,不知你有何意见?”
姜若璃呼吸一滞。
打开食盒的手指不由自主顿了一下,之后她强忍着内心的波动,故作漫不经心地取出食盒里的桂花糕放到桌案上。
“父亲作主便是,何需再问我意见?”
姜大海原以为她会好奇问原因,没想到她的反应如此平静。这反倒让他有些不解:“你……不问问为父原因吗?”
有些事情早晚要捅破,姜若璃索性也不绕弯子了:“昨日父亲与姐姐的谈话,女儿听到了。”
姜大海倏地怔住。
之后他脑海里回忆了一下前一日与姜婉清的谈话内容,一股冷汗瞬间由心底冒了出来:“你都听到了。”
姜若璃不置可否,只是事到如今看到父亲仍义无反顾地偏心姜婉清之时,体内一股寒意油然而生。
“让你受委屈了。”姜大海轻吸了口气,“可为父还是希望你能理解我的苦衷,心甘情愿同意与你姐姐换亲。”
好一个心甘情愿。
姜若璃确实不甘心,她想得一个答案:“若我不同意呢,父亲要怎么做?”
前世,容嬷嬷教姜婉清礼仪时,姜若璃在旁边已经学过一遍。
只是那会儿她对这些繁琐礼仪本就反感,觉得它枯燥又乏味,加之要嫁的人是贺兰景,便没有花多少心思去学习。
如今重来一次,有了前世的基础,再学起来便觉得轻松了许多。
“嬷嬷过奖了,主要是您教得好。”
对方愿意真心传授,姜若璃必然要是虚怀若谷。
她越谦虚,容嬷嬷心里对这个学生也越觉得满意。
到了第九日,容嬷嬷犹豫着要不要打包提前回宫里,姜若璃却提议:“嬷嬷难得出宫一趟,不如让若璃带您出去逛逛吧?京城街上卖的东西虽然不比宫里的精致,但也有许多新鲜的小玩意儿。”
“而且我还听说城东最近新开了一家酒楼,他们家出了几道招牌菜味道甚是不错,引得京城的王公贵族们争先前往。”
容嬷嬷确实难得出宫一趟。
闻言,想答应,又有些不好意思:“这……这怎么好意思?”
姜若璃莞尔:“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嬷嬷教了我这么多东西,又不求知恩图报,若璃总得孝敬孝敬您。”
“那,那好吧。”
这几日在府里每天跟着学习礼仪,玲珑早就快憋坏了。
见容嬷嬷答应,立马高兴地往外跑:“二姑娘不必说了,我知道,奴婢这就去通知马房的人准备马车,一会儿我们马上出发。”
三个人兴致勃勃的出门。
容嬷嬷当年陪着皇后进宫,在宫里待了也有二三十年了。
虽然每年偶尔也会出宫几趟,但大多都是因为任务在身,匆匆去,匆匆回。
皇宫再豪华,生活再优裕,可被困久了的人难免还是会向往外面的自由。
好比此时,容嬷嬷走在大街上,感觉连呼吸起空气都比宫里的时候清新自在。
京城向来繁华,有些街道一整天都贩子摆摊,所贩卖的物品也是琳琅满目。
姜若璃拉着容嬷嬷一会儿逛这里,一会儿逛那里。
只要看到容嬷嬷自己稍微感兴趣的东西,立马二话不说叫玲珑付钱买下。
半天不到,马车就已经被大包小包的东西塞满了。
她付款大气,容嬷嬷越买越不好意思:“二姑娘,其实老奴也有钱,您不必总什么都给我买。”
姜若璃自然知道容嬷嬷不缺钱。
可她毕竟是皇后的人,且不说以后会如何,与太子和离之前 ,她在宫里肯定也有许多需要她帮衬的地方。
难得有讨好的机会,她必然是要好好讨好一番。
“嬷嬷就不要跟我客气了,来者是客,我自然要好好招待您了。”
才刚说完,抬起头时,正好看到前面不远处新开的那间酒楼。
酒楼名叫“玖月酒”。
前世,玖月酒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新开张的。
听说他们家的菜非常有特色,有几道招牌菜更是每日限量供应,引得京城的王公贵族们争先到这里吃饭。
她的闺蜜宋雅琴听说后,也曾约过她一起到这里吃饭,可惜那会儿姜若璃忙着准备大婚前的事宜便没有赴约。
她嫁到贺家后,也曾让贺兰景陪她一起来玖月酒吃饭。
可贺兰景的母亲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这间酒楼的价格很贵,居然当着贺兰景的面PUA她,说她已为人妇,要懂得勤俭节约之类的云云。
那时她毕竟刚嫁到贺家,脚跟还没站稳,担心惹来婆母的反感,也便再也不敢提到玖月酒吃饭的事。
姜婉清眼角溢出泪:“那你就是不爱我了,我嫁的不如姜若璃好,以后没了利用价值,父亲便不肯在我身上花心思了呗。”
“婉清,你想多了,为父怎会不爱你。”
被质疑了几句,姜大海终于松了口:“罢了罢了,为父依你便是。”
姜婉清眼睛倏地放大:“当真?父亲同意把钱庄都转到我名下了吗?”
姜大海咬了咬牙:“是,为父同意了。”
不就五间钱庄,大不了以后再开便是。
姜婉清这才松了一口气:“多谢父亲,女儿就知道,父亲最爱我了。”
哪怕拿到了钱庄的所有权,但出嫁之时,一想到自己的嫁妆箱子竟还不如姜若璃那支队伍的十分之一,姜婉清上花轿前妒忌直咬牙。
特别是听说三皇子还亲自到姜府迎娶姜若璃时,更是气得差点呕出一口老血。
按照晋国礼法,太子大婚无需本人亲自到女方家里迎娶。
但为了表示重视,礼部一般都会安排一名皇子代替太子把妃子迎入皇宫。
上一世,姜婉清与太子大婚,礼部安排的也是三皇子代迎。
三皇子才貌俱佳,又是德贵妃所出,在皇子中的地位仅次于太子。
有他代替太子迎亲,于礼,于制,都是再好不过的。
可惜天算不如人算。
临到成婚的头一天,三皇子忽然病倒,迎亲的事便只能临时换作他人。
德贵妃与皇后虽然表面和气,但皇子的生母们哪个不为了自己的孩子考虑,哪怕三皇子不在乎,可德贵妃心里到底还是会介意三皇子代替太子迎亲。
因此,三皇子一病,德贵妃便把他的病因推卸到了代替太子迎亲这件事上。
她拿不了太子如何,怨气最终就转移到了太子妃身上。
可以说,姜婉清进宫后,得罪的第一个人就是德贵妃了。
起初,姜婉清还不知道缘由,直到有一天她在御花园里赏花,无意中听到旁的妃子在那边闲聊嚼舌根。
这才从她们的口中得知,原来德贵妃之所以处处看不上自己,是因为觉得她晦气,才会把三皇子克出病来。
姜婉清纵然心里委屈,却百口莫辩。
倘若只有这样也就罢了。
三皇子病倒后,礼部那些人也听到了些风言风语,担心姜婉清再把别的皇子克出毛病,最后只能安排九皇子代替迎娶。
且不说九皇子是最不受宠的妃子所生,当时他的年纪也小,才九岁。
迎亲那日,不少京城的百姓看着奶乎乎的小团子下马车时,几乎当场笑掉大牙。
试问,让一个牙都没长齐的小屁孩代替新郎迎接新娘子,谁看了不先大笑几声?
就是在那样众目睽睽之下,姜婉清沉住性子,硬着头皮登上了去往东宫的花轿。
“她姜若璃何德何能,竟让墨南辰为她做到如此!”
上花轿前,姜婉清越想心里越不平衡。
碧草不知道她到底在埋怨什么,双手扶着她,心里不安:“大姑娘,您怎么啦?”
姜婉清克制不住内心的怒气,撩开遮头的红布看了一眼:“你没看见吗,代替太子来迎娶姜若璃的那人是三皇子。”
碧草不由感慨,原来那人就是三皇子啊。
果真如传闻的一般无二,三皇子相貌堂堂,仪表非凡。
“大姑娘,头盖不可掀。”碧草连忙把她的手按下,之后一知半解地问:“本来太子大婚就无需亲迎,有三皇子代替迎娶不是很正常吗?”
父女二人一唱一和,若不是知晓他们在演戏,姜若璃差点都要信了他们的说辞了。
要知道,前期的贺兰景不仅老实巴交,在那方面还是个……绵软之人。
前世她嫁入贺家一个月,贺兰景几次三番要与她行夫妻之实,奈何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
后来,姜若璃为此遍寻名医,花了重金才从一位神医那里讨到了一个方子,最终才治好了贺兰景的不力之症。
姜婉清为了不嫁给太子,不惜自毁清白,也不知道将来她嫁进贺家,与贺兰景洞房花烛夜面对他的有心无力时,心里会做何感想?
姜若璃微勾了下唇角,心里突然有些期待了。
本来她也还没有想到退婚的借口,扭转上一世嫁给贺兰景的悲惨命运,既如此,姜婉清又这么迫不及待地想与她换亲,何不全了她的心愿?
演戏谁不会?
“原来姐姐竟早就和贺兰景心意相通了?”姜若璃沉着的脸迅速缓和了下来:“若是如此,姐姐应该早点告诉我的。不就是换亲吗,父亲都愿意替我们周旋了后面的事,没了后顾之忧,我又有何不愿意的?”
她态度转变来得太快,姜婉清有些不敢相信:“妹妹你真这么想的?”
“是啊,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本来我与那贺兰景也无甚私情,既然姐姐有换亲之意,我又何不成全了姐姐?”
担心她会怀疑,姜若璃故意露出为难的表情:“只是日后恐怕要委屈姐姐了,毕竟给贺家当儿媳妇可不比当太子妃风光,就怕将来姐姐后悔……”
此话不假。
前世她也是嫁进了贺家,才知道那一家子都是不好相与的。
贺家从上到下,皆自私自利,吃人血不吐骨头的主儿。
只是她这人向来对家里人报喜不报忧,前世哪怕在贺家独木难撑,寸步难行的地步,回到家里人面前她依然心平气和,风轻云淡。
姜婉清不知道这些内情,只是看着她表面的风光就以为她在贺家过得有多快活。
因此不等她把话说完,姜婉清便迅速打断:“不会的,我肯定不会后悔的。”
意识到自己一时有些得意忘形,姜婉清快速敛了敛情绪,恢复落落大方的神态:“你我姐妹二人情深,谁坐上太子妃之位对我们姜家来说都一样。只要妹妹日后时时记着是姐姐把这份荣光让给你的,记着姐姐的好,姐姐便心满意足了。”
简直厚颜无耻。
姜若璃心里顿时大骂一句。
然脸上却不动声色,然后再声情并茂道:“姐姐言重了,你我姐妹,便是你没有把这份荣光让给我,我也会一辈子记着你对我的好的。”
见此情景,姜大海怆然泪下:“好,好,好。为父甚是欣慰。”
是也,换亲之举,一拍即合。
-
送去礼部的生辰八字很快也合出了结果。
如姜若璃预料,父亲与礼部尚书早就官官勾结,沆瀣一气。上一世明明大吉之兆的八字,这次在他们的操作下就变成了刑克之征。
也不知道中间又多了哪些弯弯绕绕,总之在家里等了几天后,圣上颁发的圣旨婚书上女方的名字就变成了姜若璃。
贺家那边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本来他们求娶的也是姜家的女儿,至于抬进贺府的花轿中坐着的人是姜若璃还是姜婉清,于他们而言并未有什么区别。他们要的只是一个与姜家联姻的结果。
姐妹二人的婚期定在一个月后举行。
圣旨下来的第二天,皇后娘娘派人来姜府传话。
听说宫里派了人来,姜若璃连忙让玲珑帮她收拾了一番。
抵达前厅时,她父亲和姜婉清已在那里。
许是因为前一日才颁了赐婚圣旨的缘故,今日来姜府传话的竟是皇后娘娘身边的李公公。
李公公笑脸盈盈,亲手把一张印着桃花图纹的帖子递到了姜若璃面前。
“奉娘娘口谕,请姜二姑娘明日进宫参加桃花宴。”
“谢皇后娘娘,有劳李公公了。”姜若璃莞尔,双手接过帖子。
姜大海随即从袖中掏出准备好的一包银子递到李公公手中。
李公公愣了一下,笑容有些僵:“将军这……”
姜大海忙不迭笑道:“李公公亲自登门送来皇后娘娘口谕,一点茶水钱,不成敬意。”
李公公缓和地笑了笑,掂着银子塞下了袖袋里:“如此,老奴就不客气了。”
“应该的,应该的,日后等小女进了宫,还望公公多多照顾。”
姜若璃看在眼里,心想在拉拢交际这件事上,她还得跟父亲多学一学。若不然往后真有一天进了宫,恐怕容易树敌。
心里正腹诽着,一旁站了许久的姜婉清忽然开口问道:“李公公,皇后娘娘就只给一张邀帖吗?”
李公公偏头瞥了一眼,言简意赅:“是。”
后宫的嫔妃们一生鲜少有机会出宫,漫漫余生只能在与其它女人的尔虞我诈和明争暗斗中度过。为了缓解日子的无聊与琐碎,每年宫里都会举办许多种宴会。
桃花宴于每年三四月左右桃花盛开时节举行,由皇后娘娘主办,邀请京城世家贵族的夫人姑娘们一同参加。
大家一起围坐在御花园里吃着桃花酥,品着桃花酿,欣赏着满园关不住的桃花春色,畅谈各自的人生见解。
除了桃花宴外,宫里每年还会举办荔枝宴、梅花宴等等。
前世,姜家时常也会收到皇后娘娘的宴会请柬,但每次姜婉清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或是让父亲做下决定,或说服姜若璃,让她主动放弃进宫参加这些宴会。
此番虽然已经下旨赐婚,但姐妹二人皆还未与夫家行大婚礼仪,即便行了礼仪,以贺家的门楣,夫人少夫人们也并非就入不了皇后娘娘的法眼,参加不了宫里的宴会。
因此姜婉清心里隐隐有些不甘,明明前世赐婚后皇后娘娘也举办了桃花宴,而且邀请的还是姜家的两个姐妹一同前往。
怎的重来一次,邀帖就只剩下一张了呢?
墨简行不置可否,扫了二人一眼,弯腰钻进马车内。
墨简行前脚刚坐下,后脚苏白也跟着钻进马车里。
他脸上的表情看起来有些不安:“王爷,方才姜家那位大姑娘应该是认出属下了。”
墨简行知道他心里在担心什么。
应该怕姜大姑娘因此会误会他与姜二姑娘之间有什么事情。
不过清者自清。
他与姜若璃之间本来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便也没有必要担心什么。
苏白见自家主子双眸淡淡,迟迟不接话,就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王爷,贺兰景的背景咱也调查过了,倒是没有什么可疑的地方。而且这人实在是无趣,每日不是在兵部抄抄写写就是回贺家当他的孝顺儿子,实在没什么可查的地方了,可否要继续派人盯着?”
听到这,墨简行这才抬起头看了一眼:“苏白,你觉得什么样的人能支付得起玖月酒这里的高消费?”
墨简行是玖月酒的幕后老板。
之所以开设酒楼,是想借此敛财。
不过此“敛财”,却非彼敛财。
晋国现如今虽无战事,但边关其实一点也不平静。
兵部安插在邻国的眼线也时不时传回来消息,各国国内纷争不平,边关战事一触即发。
而在国内,近些年有好些产粮的大省连连连遭遇水灾、煌灾,各地税收本来就收缴困难,还有一大部分被当地的官员贪墨。
多地百姓聊生,国库亏虚,皇宫用度却依旧奢华。
墨简行担心真若哪一天边关战事再起,国库将支撑不起战事所需的兵钱粮草费用。
别的兵营如何,他管不了那么多,可他手底下的十万精兵,有他在的一天,他便不能坐视不管。
他不能在战事起的时候,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没有兵器可用,没有铠甲防身,还要饿着肚子上前线与敌人厮杀。
未雨绸缪。
他从来,也不敢打没有准备的仗。
所以,他开设了玖月酒,以此增加王府收入,用于支付昭王府管辖十万精兵的日常开支。
京城有钱人多,花几十两上百两银子吃一顿饭并不在话下。
他甚至已经布好了局,等京城的这间稳定了之后,陆续去各自也开设连锁酒楼。
反正玖月酒开门做生意,明码标价,不偷也不抢,合情合理。
只是墨简行自己也没有想到,玖月酒的存在居然有了另外的一层意义。
“能来咱们玖月酒消费的,自然是非富即贵。”苏白言简意赅。
反正当初开设这间酒楼,定位的消费人群本来也是京城的贵族名流们。
墨简行勾了勾唇角:“那你觉得,贺兰景此人,算不算得非富即贵?”
贺兰景是兵部小小的吏目,与“非富即贵”这四个字初在是沾不上半点的边。
很快,苏白便意识到自家主子想表达的意思:“王爷,贺家本就没什么家底,家里又养着十几口人,以贺兰景的俸禄想在玖月酒吃上一顿,恐怕够呛。”
言下之意很明了了,贺兰景若没有吃姜婉清的软饭,那么便只剩下一种可能了。
他有来钱的路子。
苏白倒吸了口冷气:“属下懂了,属下会派人继续盯着。”
墨简行满意地收回视线,浅浅地停在近前:“另外,再加多派几个人,姜家二姑娘那边也给本王盯仔细了,但凡有点风吹草动,都要报给本王知道。”
只可惜,那次太子并没有陪姜婉清回门。
听姜婉清说,太子本来准备好了要陪她回门的,可是工部那边临时有事要他去帮忙处理。
姜婉清当时还对姜大海说,等太子处理完事务会过来的。
可是直到傍晚离开时,姜若璃都没有看到太子的身影。
宫里规矩多,但好在有皇后和太子撑腰,这几日姜若璃过得还算舒坦。
就连之前蠢蠢欲动想给她这个新来的人颜色的都不得不暂时按下。
知道要回门,玲珑早早就把要带回去的东西收拾妥当。
前世和现在一样,玲珑生怕自家主子回门时会被姜婉清给比下去似的,不断地往马车上塞东西。
那会儿姜若璃也刚刚掌家,虽然带回去的回门礼都是她自己的东西,可落到贺夫人眼里,便觉得她是从贺家往外搬东西。
贺夫人那时还不敢说姜若璃什么,但玲珑却没少挨贺夫人的骂,说她吃里扒外,只顾娘家不顾婆家之类的,弄得玲珑委屈不已。
再者,她带回去的那些东西,姜府也不缺。
拿回去后,姜大海连看都不愿看一眼,直接叫人收进了库房。
看着玲珑满心欢喜的收拾着,姜若璃不由失落地叹了口气:“不必收拾了,家里什么都不缺,也没什么好带的。”
玲珑不明所以:“太子妃,按照回门的礼数东西该带的还是要带的,要不然到时将军又要说您不懂得礼数了。”
姜若璃苦笑,父亲不喜欢她,不管她如何做,他都会觉得她不懂礼数的。
但也没阻止玲珑。
只是忽然想起来前世墨南辰并没有同姜婉清一起回门,便问:“太子呢,他有没有说去哪里了?”
说曹操,曹操就到。
墨南辰的身影突然在门口出现:“没去哪里,一直都在。”
大婚第二日起,墨南辰每天都会早出晚归。
按照约定,姜若璃也不会去过问他的行程。
而墨南辰也遵守着二人之间的约定,虽然白天忙碌,但到了晚上都会准时回到东宫。
像其它新婚的夫妻一样,同吃同住。
哪怕其实他们并未睡在同一张床上。
姜若璃知道他是在顾及她的颜面,不至于让别人觉得才新婚她就被太子冷落。
原以为今日他会和之前几日一样早出晚归,姜若璃甚至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打算一个人回姜府。
却没有想到,他竟突然回来了。
“太子殿下,今天没有事要忙了吗?”
“有,今天有大事。”墨南辰微微一笑,“孤今日得陪你回门,不是吗?”
姜若璃愣了一下,想到前世姜婉清说的,心里有些不踏实:“其实我自己回去也可以,太子您分管工部,公务繁忙也正常。我父亲不会责怪的。”
“事有轻重缓急,公务再忙,孤也不可能让你一个人回去。”墨南辰贴心地拍了下她的肩膀,“再说了,公务就是在忙,也不至于连大婚都不能休息。”
姜若璃还是觉得不安:“臣妾当初与殿下有约定,婚后互不干涉,所以……”
话未说完,墨南辰打断:“虽互不干涉,可孤也答应过你,会给你该有的荣宠。”
他敛唇笑了下:“倘若让你一个人回门,传出去,别人还以为你这个太子妃不受宠呢。”
若不是知道他有龙阳之好,姜若璃差点要以为他是真的在宠她了。
不管如何,墨南辰愿意陪她回去,她心里还是感激的。
重活一世,除了吃之外,她对这些身外之物并没有太多的执念。
只是收到绿玉耳环时,觉得这耳环造型不错,免不了就多欣赏了几眼。
这样的举动落到德妃眼里,心里好奇:“怎么?太子妃不喜欢吗?”
“不是。”姜若璃抬起头看了德妃一眼,“臣妾很喜欢,臣妾就是有点好奇,这耳环的形状。”
绿玉耳环是德妃让身边的嬷嬷随便挑的,在今天之前,她甚至没仔细看过嬷嬷挑的是哪一对。
闻言,德妃这才仔细端详了几眼。
可惜任凭她再怎么看,也看不出那绿玉耳环有何特别的。
“太子妃觉得,这耳环形状怎么啦?”德妃挑了挑眉。
仿佛姜若璃若敢说出一个嫌弃的字,她便打算当场把见面礼收回去。
然而,下一瞬,她便就看姜若璃把一左一右把两只绿玉耳环提了起来。
“德妃娘娘,您看,这对耳环合起来的样子,像不像一只兔子?”
不只德妃,在场其它嫔妃也纷纷好奇地凑到了面前。
“呀,还真是一只兔子啊。”
“可不是,分开的时候没感觉有何特别之外,一合起来,这兔子便活灵活现的。”
经大伙这么一说,德妃也耐着性子,朝她手中的那对耳环看了两眼。
果不其然,两只耳环合在一起,活脱脱像一只跳跃奔跑的兔子。
德妃宫里的珍宝首饰不计其数,她并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买过这样一对耳环,亦或是什么时候得过这样的赏赐。
大约是看到她表情里的疑惑,一旁,李嬷嬷上前小声提醒:“娘娘,看来是绿珠弄错了,这对耳环是去年三皇子送您的生辰礼物。”
三皇子孝顺,每年德妃过生辰时,他都会搜罗许多礼物来送给德妃。
而每次三皇子送的礼物过来,德妃自己也非常珍惜,一一看过后,会让宫女们分门别类存放。
想来是宫女弄错了,这才把这么重要的东西放到了其余的首饰里。
又因着德妃的首饰太多了,这才没注意缺了这对绿玉耳环。
本来三皇子送的生辰礼物,德妃是万万不舍得把它转赠给别人的。
可惜送都送出去了,总没有后悔再要回来的道理。
李嬷嬷也一脸愧疚:“娘娘,都怪老奴没有仔细检查,这才……”让绿珠拿错了东西。
一对耳环而已,再不舍,当着众人面前,德妃也只能咬一咬牙:“兔子耳环,活灵活现,确实配得上太子妃的灵巧。”
一句不太明显的夸赞,直接把方才二人之间的不愉快给抹平了。
恩嫔是个有眼力劲的,惯会见风使舵:“太子妃灵巧,德妃姐姐心更巧,竟挑了这么样精巧别致的耳环来送给太子妃,这让妹妹们一会儿都不好意思拿出礼物了。”
就连皇后也莫名觉得欣慰地笑了笑:“德妃有心了,这对小兔子耳环,确实与太子妃很般配。”
恩嫔立马提议:“不如太子妃就此把耳环戴上,也好让大伙再仔细瞧瞧?”
姜若璃确实觉得这对耳环做法精巧,只是才刚刚收到的礼物,立马就戴上,会不会显得有些失礼?
目光抬起,她下意识地把目光移到对面。
德妃正好也看着她。
似乎收到她请求的眸光,德妃犹豫片刻,嘴角挽起点了点头:“戴上给大伙看看吧。”
姜若璃这才松了口气,欣然朝玲珑瞥去。
玲珑很快走过来,帮她取下原先的耳环,再小心翼翼地把绿玉耳环戴上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