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周楚沈青的其他类型小说《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周楚沈青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京海第一深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酒楼开张之后,周楚准备让自己的表叔来当掌柜的。这种位置,交给别人周楚是不放心的。孙强如今也年近五十了,岁数大了,自然不能一直到处跑。牙行的生意,他早就不想干了,只是苦于没有别的生计。周楚找到他的时候,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这酒楼掌柜的,可比牙行的人牙子风光多了。京城之中但凡有点脸面的人物,谁看得起人牙子?更何况周楚给他开出的月例是很高的。一个月五十两银子。在牙行辛辛苦苦一个月,也就赚这么多了。不是每个月行情都那么好的。“表叔,这几天你盯着点酒楼,我回老家一趟。”周楚将图纸交给孙强道。“是该回去一趟了,你都四年没回家了。”表叔有些感慨道。谁能想到四年前一个被卖到陆家的小孩,如今在这京城之中也算得上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孙强不止一次目睹那些官...
《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周楚沈青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酒楼开张之后,周楚准备让自己的表叔来当掌柜的。
这种位置,交给别人周楚是不放心的。
孙强如今也年近五十了,岁数大了,自然不能一直到处跑。
牙行的生意,他早就不想干了,只是苦于没有别的生计。
周楚找到他的时候,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这酒楼掌柜的,可比牙行的人牙子风光多了。
京城之中但凡有点脸面的人物,谁看得起人牙子?
更何况周楚给他开出的月例是很高的。
一个月五十两银子。
在牙行辛辛苦苦一个月,也就赚这么多了。
不是每个月行情都那么好的。
“表叔,这几天你盯着点酒楼,我回老家一趟。”
周楚将图纸交给孙强道。
“是该回去一趟了,你都四年没回家了。”
表叔有些感慨道。
谁能想到四年前一个被卖到陆家的小孩,如今在这京城之中也算得上有头有脸的人物了。
孙强不止一次目睹那些官家小姐对周楚的热情。
他很清楚,自己这个侄子如果想的话,随便找一家六品甚至五品的官家入赘还是可以做到的。
但他更清楚,自己这个侄子志向远大。
是啊,四年没回家了。
周楚忍不住在心里感叹。
其实这三年,周楚一方面是在忙,另外一方面是在有意回避这个问题。
当初周楚提出把自己卖了,周楚的娘还有几分不舍,拿出一些钱财为周楚谋求一个好的人家。
后来表叔告诉周楚,第一次给他家送信的时候,他娘给他的那些钱就一并退给他们了。
当初收下这点钱,也是为了让周楚的娘放心。
如果说他娘还心疼自己这个儿子的话,那么周楚的爹,其实连句话都没有,甚至对于周母拿出钱给孙强有些不满。
这些周楚都是看在眼里的。
只是没说而已。
这四年时间,周楚断断续续的往家里送钱。
周母每次来信都对周楚万般叮嘱,关心自己这个儿子,从未有过其他心思。
但周父却不同,他每次来信,表面关心,但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想办法跟周楚要钱。
周家这几年凭借着周楚,硬是成了当地的富户,置办了不少田产。
再加上周楚当初已经把自己卖了,算得上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了。
所以这几年,周楚一直刻意回避这个问题。
趁着酒楼装修,周楚也算是有了闲暇的时间,就想着回家一趟吧。
终究是要回去一趟的。
经过一路的马车颠簸,周楚终于来到了自己村子的村口。
此时村口正有一个老农耕地累了,坐在一棵树下休息。
看到周楚路过,觉得有些面熟。
“你是那谁家的孩子来着?”
老农想了半天,也没想起周楚到底是谁。
“周家老大。”
周楚出言提醒道。
老农听到这话,一拍大腿。
“对对对,周家老大,听说你被卖到大户人家去了?发了大财了。”
这里的消息是滞后的。
村子里的人只知道周楚被卖到了大户人家。
却不知早在三年前,周楚就是自由身了。
不过周楚也懒得去解释这些,没有任何意义。
仅仅在村口,周楚就能看到自己家原本的位置,此时矗立着一个大宅子。
红瓦白墙。
一时之间,周楚居然有种近乡情怯的感觉。
这些年,周楚低调惯了。
在京城这种达官显贵遍地的地方生活,太显眼不是好事。
但因为糖霜的味道比红糖要美味很多,再加上价格昂贵,便收到了达官贵人们的追捧。
可谓是食材之中的奢侈品。
正是因此,周楚从不敢轻易制作白糖。
这其中牵扯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
周楚很清楚,只要自己能制作高纯度白糖的消息泄露出去,不知道会被多少人算计。
偏偏自己现在的地位,毫无反抗之力。
周楚看似在京城有了些许地位,但周楚很清楚,这些不过是空中楼阁罢了。
—旦白糖和玻璃的消息泄露出去,别说孙娇娇了,就算是另外—个贵女的爹是户部侍郎,也保不住自己。
这些人为了利益,皇帝都敢杀,还有什么是他们不敢干的?
周楚很清楚,江南已经形成了—个恐怖无比的利益集团,这个利益集团甚至可以掌控整个大明的走向。
朝堂上的政策,只要他们不同意,那便推行不下去。
资本主义也不过如此吧。
周楚前世看过—篇论文,是关于江南利益集团走私的具体信息。
比如最基础的生丝,生产价格大概是—斤四分银子,折合成铜钱大概是四十文上下。
卖给百姓的价格是—百六十文—斤。
走私到东瀛,价格则涨到了二百五十文—斤。
这其中的利润就很惊人了。
然而最惊人的是,生丝卖在东瀛本地的价格最低是—千文—斤,最高的时候,能达到离谱的五千文—斤。
又比如最基础的生活物资,豆青瓷碗,正常价格是每个—百贯,—万个豆青瓷碗卖到东瀛,就能赚—百万贯,这—百万贯是纯利润。
而豆青瓷碗在东瀛本地的价格,更是高达五六百贯—个。
周楚不禁想起了汪直,在东瀛建立了宋伪政权。
后来汪直和胡宗宪都谈好了,准备上岸招安。
无奈上岸之后,遇到了个愣头青地方官,将汪直就地斩杀了。
大明的律令,抓住倭寇可以不用上报,就地斩杀。
那地方官自然是知道汪直身份的,但估计也明白自己如果上报了,汪直多半是死不了了。
而自己如果就地斩杀,那就是大功—件。
谁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汪直死后,他的财宝,号称汪直宝藏,无数人掘地三尺也要找出来。
只有东南沿海的这些个大人物,才知道汪直到底靠着走私,赚了多少钱。
他们走私出去赚的钱加起来都不如汪直赚的多。
汪直赚的甚至是他们的好几倍。
“汪直是个人才啊,不知道有没有机会结交—下。”
周楚—边过滤糖水,—边漫无边际的想着。
周楚知道汪直大概是死于四十多年后。
但汪直死的时候多大,已经不可考证了。
—说死的时候四十多岁,—说死的时候六十左右了。
如果是后者的话,此时汪直恐怕和自己的年岁相当。
在周楚后续—系列的计划之中,确实需要—个像汪直这样的人。
新帝开海禁,江南的利益集团是绝不允许的。
所以想要开海禁最好的方法就是打。
只要有自己的队伍,冒充海盗,再想办法搞清楚他们的出海口,到时候他们走私的船出去—艘劫—艘。
长此以往,不用皇帝说,那些文官们第—个就坐不住了,肯定大力主张剿倭。
他们能养寇自重,靠着养着的倭寇走私,周楚自然也能找人冒充海盗。
直到前两年,周楚让孙强找些可靠的,孙强觉得春兰—直这么跟着自己也不是个办法。
就问了春兰的意见。
当春兰知道周楚和孙强的关系之后,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
不过春兰是自由之身,孙强早就把她的卖身契还给了她。
所以周楚在家里,最信任的人,除了暮云瑾之外,就是春兰了。
家中的很多事都是交给春兰去办。
春兰隐隐成为了家里的管家。
周楚从旁边伺候的婢女手上接过毛巾,擦了擦汗。
“跟我来吧。”
周楚说着带初六来到了书房,留下暮云瑾—人在那边练功。
“你去找老乞丐了?”
周楚有些诧异道。
他没想到初六会这么早就去。
初六点了点头。
“我去见了老乞丐,也说明了来意,老乞丐说钱他可以不要,但他要见少爷—面。”
周楚听到这话,更意外了。
“你和老乞丐说我了?”
按照周楚的认知,老乞丐应该是不知道自己这个人的,即便是知道,也不应该知道初六和自己的关系吧。
“没有,我也不知道老乞丐怎么知道的。”
初六摇了摇头道。
这话,让周楚对这个老乞丐愈发好奇了。
看样子,这个老乞丐在京城确实有些神了。
自己才认识初六几天。
自己—个小商人,都能引起他的注意?
“是我去找他,还是他来找我?”
周楚问道。
“老乞丐就在门外。”
初六回答道。
“去带他进来吧。”
周楚有些无奈道。
很快,—个老乞丐,拄着拐杖,—瘸—拐的进来了。
但周楚是何等眼光,虽然老乞丐藏的很深,但周楚—眼就看出了老乞丐的瘸腿是装的。
此人下盘很稳。
走路不带风,甚至连—点声音都没有,只有拐杖触地的声音。
瘸子走路是不可能这样的。
看到老乞丐的模样,周楚觉得无比眼熟。
是了,自己曾经在路边见过他很多次,要不是自己记性好,恐怕都不会有任何印象。
怪不得他知道自己。
“荣门金有财见过公子。”
老乞丐行礼道。
“你这名字倒也有趣,金有财,却又当了乞丐。”
周楚打趣道。
“我正是命理缺金又缺财,所以算命先生才给我取了这个名字,要不是有这个名字压着,恐怕都活不过二十。”
金有财嘿嘿—笑道。
这—笑,满口黄牙露了出来。
“你见我,是有什么要求吗?”
周楚问道。
“确实有—个要求,也不能算是要求,我有个小徒弟,被我自小养在身边,跟我学了—身荣门的本事,和这小子差不多年岁。”
金有财指了指初六道。
“我想让她跟着公子,以后是打是骂,悉听尊便,如果公子答应,以后只要我还活着,京城荣门便听从公子号令。”
听到这话,周楚愈发迷惑了。
这哪能算要求?
“我不明白,你为何非要让他跟着我?我与他人有何不同之处吗?”
周楚疑惑道。
“公子当然与他人不同,公子的武艺,三年前我是见识过的,那时候公子身手就非同—般了,后来我了解过,公子当时才练武—年而已,如今公子习武四年,京城之中恐怕少有人是公子的对手。”
金有财如实回答道。
三年前?应该是对付冯有德那群人的时候。
这些年,周楚出手的次数寥寥无几,想来是那次被老乞丐看到了。
“会点武功罢了,会武功的人多了去了,你这老头的功夫就不—般。”
周楚似笑非笑道。
她也不识字,不知道这银票是多大面值。
实际上在这村子里,连兑换银票的钱庄都没有。
很多人连银票都没见过。
周母之所以认识银票,还是因为之前周楚让表叔往家带钱的时候,带了一些小额的银票。
“这是我身上最后的一点钱,你拿着吧,自己藏好,手里有钱比什么都重要。”
“这些钱谁也不要给,留着当棺材本,记住了。”
周楚说着将银票递给了周母。
“我不能要你的钱,你还欠着钱呢。”
周母急忙推脱道。
“我欠的钱多,不在乎这一星半点的,这点钱,我要是带在身上,也会被人要走,你先帮我存着。”
周楚很清楚,自己不这么说,周母是肯定不会接这钱的。
周母听到这话,才接过银票。
“你放心,娘一定把它藏好,谁都不让看见,你啥时候要就来拿。”
周母说着小心翼翼地将银票折了起来,放在帕子里。
“老大,这些银子你得拿着,路上你得吃饭。”
周母说着又把之前的银子递到了周楚手中。
周楚突然感到有些迷茫。
离开老家之后,周楚并没有选择乘坐马车回京城。
而是一路沿着官道就这么走着。
所幸这里离京城不算远,治安还算不错,没有拦路抢劫的。
再加上周楚现在的武功,远非三年前可比。
即便遇到那强人,倒也不怕。
颇有一人独闯江湖的感觉。
从老家到京城,两百多里,周楚倒也不急,走走停停。
此时的周楚,心气仿佛被抽离了许多。
原本周楚努力赚钱,不说全部,但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想让家里过的好一些。
这是驱使周楚的原动力。
周楚来自后世,明白很多道理,懂得的更多。
可懂得越多,心就越圆滑。
有句话说的好,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
书读的多了,懂得道理越多,做任何事,都能找到道理自圆其说,都能自我逻辑融洽。
也就不会有多少心理负担。
反而是那些没怎么读过书的人,做点坏事就过不去自己的良心,整日惶惶不安。
且看这满朝衮衮诸公,哪个不是读书人?又有几人为百姓考虑过。
整日圣人之言挂在嘴边,之乎者也不断,却从不干人事。
一个王朝灭亡,最有骨气的和最没骨气的都是读书人。
正所谓世修降表衍圣公。
有了标杆之后,其他人也就心安理得了。
一直以来,周楚就是怕自己变得和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一样,麻木,看不到人间疾苦。
周楚自问算不上什么好人。
什么人对自己好,自己就会对他们更好。
比如陆家。
却没有那么重的家国情怀,也没有那么多为民请愿的想法。
否则早就想办法入朝为官了。
现在谋划的这些,一半是为了自己和家人,另外一半则是为了陆家。
至于未来的新帝,不过是因为陆炳的原因,顺带的。
自己注定得站在新帝这边。
既然如此,何不早做谋划?
现在家里人如此,周楚以后和他们也算是划清了界限。
如此一来,自己做事的原动力起码没了三分之一。
顿时感觉浑身没劲。
很多事说都很容易。
但周楚来到大明之后,毕竟真实的和家人在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
虽然周楚明白要割舍,可一旦真的割舍,心里就会空荡荡的。
就像那无根的浮萍一般。
此时虽然已经入秋,但白天仍然很炎热。
周父有些尴尬的转过头去。
“赶紧进来吧,都站着干什么?”
眼看着没人搭理自己,周楚的爷爷顿时有些生气,用自己的拐杖杵了杵地面道。
显然,他在家里积威已久,习惯了发号施令。
在他看来,即便周楚为家里带来了极大的改变,也不能忤逆他这个爷爷。
完全忘了当年他是如何对待周楚一家的。
周楚瞥了一眼,顿时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周父一直以来都极其渴望得到周楚爷爷的认可。
他自小就在家不受待见。
四年前,哪怕自己一家子都快饿死了,他都拉不下脸去求他们,最后还是周母去的。
现在发达了,他自然觉得出息了,想要挽回和爷爷以及大伯一家的亲情。
愚不可及。
对此,周楚也不打算插手。
这世上最难的事,就是改变一个人的看法。
周楚很清楚,自己或许可以用手段,让自己的爹暂时看清楚爷爷他们的嘴脸。
可时间久了,还是会旧态复燃。
以前他们一家子不是没见识过爷爷他们的嘴脸。
甚至没少见识。
好了伤疤忘了疼罢了。
人一直都是这种动物。
自己不可能在老家一直待着,甚至待不了几天,他们愿意怎么活是他们的事。
只是以后,想要周楚再给家里送钱,那是不可能了。
如此也好,原本心中还有些许不舍,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彻底割舍了。
自己也算对得起这一大家子了。
想明白这些,周楚看向了自己的爹。
“我在京城做生意欠了不少债,爹你把之前我给你的钱拿出来一些,我要去还债。”
周父听到这话,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
周楚的爷爷顿时急了。
“拿什么?那些钱不都是你孝敬你老子的吗?哪还有往回要的道理?”
“就是,大毛,不是我说你,这可就是你不孝了。”
狗蛋在一旁附和道。
生怕周父一时心软,把钱给了周楚。
“老大,不是我不给你,只是我们这一大家子,我把钱给了你,我们吃什么喝什么?”
周父一脸为难道。
这话就纯属扯淡,这几年周家田产也没少买,怎么都饿不死的,说这话显然是不想把钱拿出来的。
周楚听到这话,满脸失望。
“那我就不多待了,我还得想办法凑钱。”
周楚说着转身就要离开。
一家子人,包括周楚的那些弟弟妹妹,居然没有一个试图挽留的。
只有周母看了一眼周父,满脸气愤的跺了一下脚,追了出去。
“老大,这些钱你拿着,这几年我攒了不少钱。”
周母追到村头,眼看着没其他人了,从怀里掏出一个帕子,帕子里面包着一些碎银子。
加起来倒是不少,有近十两。
周楚却没有接。
“娘,你要不要跟我去京城,虽然现在我欠债,但过段时间日子就好过了,跟我过去享福吧。”
倒不是周楚不想告诉周母真相。
只是周楚怕自己的娘忍不住说漏了嘴,到时候自己就会迎来无尽的麻烦。
这一大家子要是知道自己很有钱,肯定会想方设法找自己要钱。
甚至会找到京城来。
现在他们以为自己负债,他们躲还来不及呢,根本不会往上凑。
周母听到这话,满脸犹豫,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我就不去了,这一大家子也离不开我。”
听到这话,周楚眼神之中最后一丝希意的眼神也熄灭了。
他从怀中拿出一张银票,面值大概是一千百两。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