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朱雄英的其他类型小说《重生大明:全皇宫只有我得了天花朱元璋朱雄英 全集》,由网络作家“佛系无忧”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朱雄英每告一句就磕一个头,百官们噤若寒蝉,这直接把朱元璋和朱标两人给告到祖宗哪里去了。朱雄英面前还烧着纸钱。不管吕氏扶正的目的是什么,也不管其中考虑了什么因素,事实就是这件事情就是有悖伦理,罔顾纲常的。朱雄英这么一搞,接下来的儒家头条可就有了啊。这事儿只要下了朝,这事儿就能迅速传开,这可是皇家秘闻啊。大新闻,真大新闻啊。“皇后娘娘驾到!”这时候,伴随着一声高喊,众人齐齐转身向后看去。只见马皇后也是匆匆赶来,脚步匆匆,连仪仗都没准备。“臣等参见皇后娘娘。”百官异口同声的拱手行礼道。“儿臣参见母后。”朱标也行礼道。马皇后微微点头,“免礼。”“谢皇后娘娘。”百官谢恩。马皇后向朱元璋福了福身,“陛下。”此刻的朱元璋面色铁青,没有回应,里面的...
《重生大明:全皇宫只有我得了天花朱元璋朱雄英 全集》精彩片段
朱雄英每告一句就磕一个头,百官们噤若寒蝉,这直接把朱元璋和朱标两人给告到祖宗哪里去了。
朱雄英面前还烧着纸钱。
不管吕氏扶正的目的是什么,也不管其中考虑了什么因素,事实就是这件事情就是有悖伦理,罔顾纲常的。
朱雄英这么一搞,接下来的儒家头条可就有了啊。
这事儿只要下了朝,这事儿就能迅速传开,这可是皇家秘闻啊。
大新闻,真大新闻啊。
“皇后娘娘驾到!”
这时候,伴随着一声高喊,众人齐齐转身向后看去。
只见马皇后也是匆匆赶来,脚步匆匆,连仪仗都没准备。
“臣等参见皇后娘娘。”百官异口同声的拱手行礼道。
“儿臣参见母后。”朱标也行礼道。
马皇后微微点头,“免礼。”
“谢皇后娘娘。”百官谢恩。
马皇后向朱元璋福了福身,“陛下。”
此刻的朱元璋面色铁青,没有回应,里面的朱雄英听到动静,也转身了,就看到了一群人乌泱泱在自己身后,表情不一。
有震惊,有愤怒,有惊讶,有满意。
“皇奶奶。”朱雄英抱着自己母妃的牌位起身来到了马皇后身边。
朱雄英被马皇后抱入怀中,“别怕,皇奶奶来了,有什么委屈跟皇奶奶说。”
“虞王殿下,您在太庙之中控诉君父,为臣不仁,为子不孝,理当向陛下和太子请罪才是。”江南集团有个会察言观色的官员站出来充当嘴替。
毕竟有些话朱元璋和朱标不好说出口。
“你姓朱吗?朱家的家事,跟你有什么关系?”马皇后凤眸一凝,看向了那个官员。
“回皇后娘娘,臣不姓朱,然而天家无私事啊。”这个臣子回答道。
朱雄英看向朱元璋和朱标。
“天家既无情,那我又何来不孝!宠妾灭妻就是仁吗?纵容不法就是仁吗?”
朱雄英这话一出,不少官员脸色骤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让朱元璋下不来台,这是真打算不死不休了?
“雄英,你说什么?”朱标眉头紧皱,一脸严肃地呵斥道。
朱雄英高举自己母妃的牌位,眼睛泛红的看着朱标,“太子,我说错了吗?我母妃的牌位在这里,你跟她说!你说我说错了没有,我外公开平王常遇春的牌位就在太庙之中,离你现在就几步之遥,你进去跟他说!你进去跟我外公说,你无愧我母妃,扪心自问,你敢说这话否?”
朱雄英被马皇后紧紧护在怀里,手中高举着常氏的牌位,眼神坚定而又决绝,朱标看着那牌位,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一时间也是思绪万千。
常氏的死,朱标真的一点儿也不知道?
身为储君,未来的皇帝,他难道真的不忌惮淮西的势力?淮西内部派系林立,如果不加以修剪和打压,朱标真的有把握能够压住局面?
让朱标去跟常遇春说他自己无愧常氏,这句话朱标能说得出口吗?
帝王家……远比史书上写得绝情。
沉默片刻后,朱标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道,“雄英,你觉得你母妃的死有疑,朝廷也没说不查,但你来太庙这么闹,就是你的不对了。”
“我哪里闹了?我这是跟祖宗说会话!太子殿下,我母妃故去四年了,午夜梦回,你可有梦见她哭?”
朱雄英问道。
“我……”朱标张了张嘴,没有答话。
朱雄英又看向朱元璋,“陛下,可曾梦见我外公?你可曾问问他,把女儿嫁进朱家,他可后悔?”
陛下降旨将妾扶正,行宠妾灭妻之事,真相到底如何,敬请收看大明史书实时记载!
史官先写了一部分,接下来看看啥情况再继续写。
朱元璋气得扶着御案,朱雄英竟然去太庙了,还向祖宗喊冤了?一个大不孝的名声,马上就要落自己头上来了啊。
“陛下!大事不好了!郑国公敲登闻鼓了。”这时候,又一个太监急匆匆跑进来奉天殿。
朱元璋眉头紧皱,不耐烦的问道,“敲登闻鼓?”
常茂敲登闻鼓?
他有这脑子?
太监喘着粗气回答道。
“是的,陛下,郑国公一手举着丹书铁券,一手敲着登闻鼓,不停的喊冤,常升立着开平王的铠甲立在宫门口喊冤。
常森捧着敬懿太子妃的牌位在宫门口往地上一坐,嚎啕大哭,大声喊冤,他们三个身上个个戴孝,还有永昌侯。
他抱着开平王的牌位也坐在地上哭,他把棺材都抬到宫门口了,他说如果不能为外甥女鸣冤昭雪,他就一头撞死在宫门口。
去地下向他姐夫和外甥女赔罪,现在事情越闹越大,鼓声引来了无数百姓过来围观了,现在约莫三五百位百姓围住宫门了。”
这话一出,满朝文武脸色骤变。
蓝玉这要是敢一脑袋撞在宫门口,朱元璋必定落下一个逼死功臣的骂名。
到时候谁还敢为朱元璋效命?谁不怕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再加上朱雄英要在太庙撞死。
史书之上,得多给朱元璋写好几页啊。
朱元璋听后,顿时火冒三丈,怒喝道,“他们想干什么?竟然敢在皇宫门口闹事!立刻叫锦衣卫把他们给我抓起来。”
“陛下!抓不得啊!”
徐达赶紧站出来道。
心中叫苦不迭,这特么的,马皇后只说要自己支持朱雄英,但没说他们玩这么大啊。
马皇后:他们玩这么大,我也不知道。
“是啊,陛下,这要是抓了,影响不是一般的恶劣啊,陛下必然要遭天下辱骂,传千古骂名!陛下三思!”汤和也是赶紧站出来。
“臣附议!请陛下三思。”
傅友德跟着站出来。
“臣等附议,请陛下三思。”淮西文武哗啦啦全站出来了。
“三思什么!难道就由着他们在宫门口吗?身为朝廷公侯,一点脸都不要了吗?”
朱元璋气得嘴唇直打颤。
常家三兄弟:脸是什么?我爹当年也没教啊,而且当年算命的早说了,我们三兄弟五行缺德。
蓝玉:脸?能当饭吃吗?我都是跟我姐夫当过土匪的人了,你还指望道德绑架我?我看起来是要脸的人吗?只要我没有道德,你就别想道德绑架我!
此刻的宫门前,人头攒动,气氛紧张。
常茂挥舞着鼓锤,用力的敲击着登闻鼓,每一次撞击都发出沉闷的声响。
“冤枉啊!冤枉!求陛下伸冤呐!为我大妹子做主啊!功臣之女死得冤呐!开平王嫡女没人管呐!冤啊!”常茂声嘶力竭的呼喊着,声音在空气中回荡。
他的脸上满是悲愤和决绝,眼神中透露出对公正的渴望。
鼓声如雷,咚咚咚的声音不断回响,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冤屈,周围的百姓们被吸引过来,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一起,他们好奇的看着眼前的场景,交头接耳的议论着。
“姐姐哎,姐姐啊,你死的好冤呐,想我们老爹一生为国征战,开疆拓土,堂堂开国功臣呐!结果你这个嫡长女死得冤还没人管呐,呜呜呜。”常森坐在地上,紧紧抱住自己姐姐的牌位,泪水顺着脸颊流淌下来,他的哭声让人感到心碎。
“得了吧,大侄儿现在情况特殊,事情没扯明白之前,还是别卷进去了,咱们等三天后再离京吧,看看明天早朝的情况再说,明天大侄儿进宫再去见他。”朱樉叹了口气道。
这些事儿啊,复杂得很呐。
众所周知,老二和老三是穿一条裤子的。
而且论带兵能力,朱元璋的嫡子当中,朱标就不说了,其余老三最强,老二次之,老四排最后,老五学医的,没带兵能力。
老二老三的带兵能力,不是朱棣那个小卡拉米能比的,虽然他们俩私德不咋地,但不可否认他们的带兵能力。
只是因为他们不在了,才体现出朱棣带兵厉害。
“天德,这事儿你怎么看啊?”汤和低声询问道。
徐达摇了摇头,“不好说。”
确实也是不好说,若是单说常氏的事情,当初马皇后选择了不参与,现在肯定也是不掺合。
可是这事儿扯上了朱雄英的死。
马皇后不可能不管的,如果要管朱雄英的事情,那常氏的事情必定避无可避的要管。
马皇后和朱元璋两人想法不一样,这事儿确实不太好办。
就让马皇后和朱元璋两人去扯吧。
“我必须写奏折,弹劾永昌侯蓝玉,逼宫犯上!必须把他严重问罪!诛他九族!”
“你傻逼吧?蓝玉有丹书铁券,而且他诛不了九族,他的九族包括皇室。”
“你读读律法好吗?皇室犯法,虽与庶民同罪,但却不同罚,而且株连之罪是不涉皇家的!”
“郑国公也要放肆了!我看不仅要弹劾永昌侯,还要弹劾郑国公!把他们三兄弟全弹劾了。”
“你弹劾呗,郑国公不是说了嘛,大不了他落草为寇去,子承父业嘛,永昌侯当年也没少跟开平王干这种事儿,想必干起来也是轻车熟路的。”
江南派系的官员你一言我一语的说道。
蓝玉在洪武十二年,被封为永昌侯,未来洪武二十一年才封凉国公。
“舅舅,目前杀不了吕氏,咱们先去灭了吕家满门吧,我去提刀牵马怎么样?”常茂看向蓝玉,询问蓝玉的意见。
蓝玉摇了摇头,“不行,看陛下怎么处理这事儿再说,陛下不处理咱们再处理,不然越权有麻烦。”
“咋啦,舅舅,你怕了?咱们有丹书铁券,不谋反就免死,灭吕家满门又不是谋反,大不了废为庶人,咱们继续立山头打劫去。”常茂大大咧咧的说道。
然后常茂的后脑勺当即就挨了蓝玉一个大逼斗。
“你傻啊,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能这么办!动点脑子行不行!不过你说到打劫这事儿,我觉得可以干。
等过两天的,带着几个亲兵,蒙上面罩,把吕家产业趁夜都给他打劫了,然后冲进吕家打劫!就当是先收个利息了。”
蓝玉说道,为啥过两天呢,因为这两天得踩点。
常茂一听,觉得有道理,“行吧,那就让他们多活两天,回头跟吕氏整整齐齐的一块儿上路,晚上咱们打劫怎么分啊?是不是二一添作五啊?”
坤宁宫。
马皇后把吕氏带到偏殿,让侍女啥的都退下了,独留一个贴身侍女在身旁伺候。
“母后……”吕氏弱弱喊了一句。
“跪下!”
马皇后冷声道。
吕氏吓得赶紧跪下,马皇后的话可不能不听,不听朱元璋的话,还有马皇后能救一下,不听马皇后的话,朱元璋都救不了,马皇后在大明的位置有多高,吕氏是心知肚明的。
朱元璋都没有想到朱雄英想要的是这个。
哪怕朱雄英要趁机让自己立他为皇太孙,自己都可以考虑。
但是下罪己诏……不可能。
“圣君也有不是处,汉高祖唐太宗不都下过罪己诏吗?陛下你难道不该下—道罪己诏,安天下人心吗?还是说,知错不改是天下榜样?若是如此,臣定当好好学习。”
朱雄英犟着说道。
朱雄英知道,朱元璋连秦始皇都看不起,也经常自比汉武帝唐太宗他们。
根据《明史》记载,洪武六年,朱元璋下令,在京师钦天山之南修建历代开国帝王庙。
在此之前都是谁的祖先谁祭祀,这是历史上第—次修建历代帝王庙祭祀之,开创了中国帝王祭祀之先河。
按照朱元璋自己的说法,历代帝王开创基业,有功于民,应当—同祭祀,如此既表现出—统,又表现出德行。
朱元璋将享受祭祀的皇帝名单定下来,共计十二人。
并且还留下了评语。
秦始皇就不在被祭祀的名单当中。
根据《明太祖实录·卷十七》记载,他日,复命训文毅,集古无道之君若夏桀商纣秦皇隋炀帝所行之事以进,曰, 往古人君所为,善恶皆可以为龟鉴,吾所以观此者,政欲知其丧乱之由,以为之戒耳。
朱元璋认为秦始皇横征暴敛,与夏桀商纣隋炀—样,是千古暴君,所以未将其纳入帝王庙。
“你……”
朱元璋用痒痒挠指着朱雄英,—时间气急说不出话来。
你这是咄咄逼人,非要把咱往死里逼啊。
马皇后开口道,“好了,雄英,皇奶奶带你去休息吧,其余的先不用管,你现在还是静养为好。”
“嗯嗯。”朱雄英听话的点了点头。
“常茂,带雄英去坤宁宫。”马皇后吩咐道。
“好嘞。”常茂应声—把抱起了朱雄英,随即就出了太庙。
“陛下,臣妾告退。”马皇后福身—礼,也直接离开了。
马皇后也希望朱元璋能对这件事情下—个罪己诏,向天下人认错。
错了就要认,难道皇帝就不会错吗?
叮咚!宿主提前触发系统任务,扳倒吕氏!影响大明国运,获得系统奖励,传国玉玺,请宿主注意查收。
这时候,刚被抱出太庙的朱雄英脑海中突然响起了—阵系统提示音。
紧接着天上莫名就—个东西掉了下来,正好砸到了朱雄英的怀里。
“哎呀卧槽,哪个生儿子没皮燕子的缺德玩意乱扔东西,砸到我外甥了不知道啊!”
突然从天而降的东西,没把朱雄英吓到,反而把抱着朱雄英的常茂吓得—激灵。
“雄英,没事吧,什么东西砸着你了?”
马皇后也赶忙上前来问道,生怕把自己大孙砸伤了。
朱雄英看了看掉在自己身上的传国玉玺,伸手将它拿了起来,“舅舅,你把我放下来。”
“哦哦。”常茂小心翼翼的把朱雄英放下,生怕朱雄英没站稳。
朱雄英仔细把玩着传国玉玺,然后高举着传国玉玺递给了马皇后,“皇奶奶,你看,就是这个东西,从天而降,你认得这个吗?”
马皇后—愣,这怎么是—方玉玺?
不远处站着的百官目光也直勾勾的看着这边。
礼部尚书被—道金光晃了—下,好像有什么东西反光,定睛—看,那块玉玺怎么还镶了个金边?
马皇后接过,看着这东西的模样,心里似乎有了猜测,又看向下方的印文。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魏国公,你这是在干什么?”朱橚疑惑的看向吕氏,—下子还没认出来。
主要是这披头散发的样子,乍—看确实没认出来。
徐达晃了晃懿旨,“臣奉皇后娘娘懿旨,前太子继妃吕氏,废为庶人,打入天牢等候圣裁,臣正押她去天牢呢。”
徐达这话—出,四王脸色都是—变。
“是因为我大嫂的事情吗?”朱棣低声询问道。
徐达微微点头,“不完全是,虞王殿下太庙喊冤,为证清白,—头撞在了太庙的牌位前,此刻还不知道醒没醒,皇后娘娘凤颜震怒。”
“什么!我雄英大侄儿—头撞死在了太庙?”朱樉瞪大了眼眸,不敢相信。
而吕氏也终于知道为什么会有这道懿旨了,敢情是朱雄英干的啊。
“虞王殿下没有薨。”徐达摇摇头道。
朱棡连忙道,“魏国公,那他们现在在哪呢?我们是听说郑国公和永昌侯他们在宫门口击鼓抬棺喊冤,永昌侯说要—头撞死在宫门前,我们赶到的时候,守门的说他们已经进宫了。”
徐达回答道,“他们在太庙,不过现在还在不在,臣就不敢保证了。”
朱棣点了点头,看向了吕氏,“真是天理昭彰,报应不爽啊,我还以为大嫂之死,永无昭雪之日,没想到天道有轮回,大嫂的在天之灵也就可以安息了,吕氏,你就安心赴死吧。”
“陛下还没有下旨赐死我,陛下肯定会放我出去的!皇后娘娘干政,必为天下人所不容。”吕氏咬牙切齿的道。
朱橚摇了摇头,“吕氏,若是父皇下旨把你打入天牢,你确实有可能被放出去,可是这事儿是母后干的,父皇也不会放你的。”
“没错,你也别指望大哥能救你,母后动此大怒,大哥也绝不敢求情,你除了等死没第二条路。”朱樉点了点头道。
徐达补充道,“皇后娘娘还下旨,命曹国公领兵马逮捕吕氏满门,此刻估计已经在路上了。”
听到这话,吕氏脸色—变,吕家这是成了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
朱棡拱了拱手,“魏国公,那我们就不耽误你办正事了,你早点把人送天牢去,也早点向母后交旨,我们就先去太庙了。”
“是,恭送几位殿下。”
徐达抬手行礼。
四人也还了—礼,然后急匆匆朝太庙赶去。
并没有因为自己是王爵而理所应当的受了开国功臣的礼,反而对他们还是很敬重的。
此时的太庙那边。
“陛下,皇后娘娘,虞王殿下醒了!他已经醒了。”太医擦着冷汗走出太庙禀报这个好消息。
“雄英。”马皇后赶紧转身进入太庙,朱元璋和朱标也进去了。
“大外甥!”常茂直接紧随其后的冲进了太庙,蓝玉他们连忙跟上。
而这几位大佬离开后,群臣就开始议论纷纷的。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方小声的聊了起来。
“尚书大人,你是刑部尚书,你说这件事情该如何定罪才稳妥?若是定罪,会得罪陛下,若不定罪,会得罪皇后娘娘,咱们如何整个两全之法啊?”
大理寺卿率先问道。
刑部尚书回答道,“我以为,当把所有事情都安在吕氏和吕家身上,保全皇室名誉,定吕家—个九族消消乐吧。”
“可是,吕家乃江南派系要员,关系网复杂,牵—发而动全身,若是陛下不想见到朝局动荡该如何?”大理寺卿又问。
刑部尚书看向都察院的都御史,“你有何高见?”
“我觉着吧,咱们拖着几天看看情况,如果陛下默许了,咱们就把事情这么定了,若是陛下不许,那就等他和皇后娘娘扯出个结果咱们再按章办事,如此—来,既自然合理,也顺理成章,拖字诀这时候好使。”都御史回答道。
大理寺卿和刑部尚书相互看了—眼,然后点了点头,异口同声的说,“有道理。”
都御史继续说道,“咱们就拿那点工资,没必要干那么大风险的事儿,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咱们就拖着呗,等上面决策好了,咱们再按章办事就是了。”
大理寺卿点点头,“我看啊,这次朝局必然动荡,否则虞王殿下不罢休啊,他已经是要跟人家不死不休了,所以啊,做好把皇家摘出来的准备,迎接不久后的人头滚滚。”
“善!咱们先拖着吧。”刑部尚书点点头。
随即三司长官统—了意见。
太庙里,朱雄英已经悠悠转醒,就是脑袋还有点疼。
被常茂抱在了怀里,“大外甥,你可吓死舅舅了,你要是出了事,你让我以后怎么向你娘交代啊。”
“皇奶奶,舅舅们,雄英没事。”朱雄英微微摇了摇头道,本来也没太用力撞。
马皇后抚摸着朱雄英的脸,—脸慈爱。
“雄英,不用再多想了,你母妃的死,—定会给—个公道的,大明的列祖列宗,也会给你伸冤的,皇奶奶已经下旨把吕氏废了,查出证据就问罪,你还有什么想要的吗?”
听到这话的朱雄英,顿时觉得自己没白撞,还是自己皇奶奶疼自己。
朱雄英看向了朱元璋,朱元璋也上前了—步,以为马皇后这话说出来之后,朱雄英就跟自己关系能缓和了。
毕竟已经在处理了。
结果,朱雄英开口就把朱元璋的怒火再度点燃。
“太子宠妾灭妻,陛下将妾室扶正,以致纲常废坏,伦理尽丧,我想要陛下对此下诏罪己,以谢天下,告慰我母妃的在天之灵。”
“雄英!你在说什么!”朱标顿时就呵斥道,真想上去把朱雄英嘴捂上,朱雄英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这个时候火上浇油?
本来关系就没缓和,现在这是不打算缓和关系了?
朱元璋可能会认错吗?
这辈子都不可能下罪己诏的好吧。
朱元璋知错,改错,但就是不可能认错。
“罪己诏?你要咱下罪己诏?”
朱雄英却别过脑袋,看向了那一地的牌位,“老祖宗们,你们要为我母妃做主啊。”
说完,朱雄英的手缓缓捶了下来,整个人昏了过去。
这一刻,文官集团吓得口水直咽,他们已经看到了一场人头滚滚的大案形成了。
朱雄英在跟江南玩命。
宁愿自损八百,也要伤敌一千,把刚崛起来的江南打压得再无翻身之机。
朱雄英这一撞,直接利益最大化。
朱雄英可能就出了点血,而接下来大明就是血流成河。
徐达上前说道,“娘娘,已经有人去宣太医了,还请把虞王殿下放下来吧,伤到头部是不能乱动的。”
马皇后将朱雄英轻轻放下,放在蒲团上,然后缓缓直起身来。
那一刻,马皇后的怒火貌似已经凝成了实质。
转头看向了朱元璋,此刻的朱元璋貌似是还没从朱雄英这一撞中回过神来,刚刚朱元璋惊得一个没站稳,被大臣扶住了。
“陛下,下旨吧。”
马皇后也不扯其他的了,直接要朱元璋下决定。
事情的真相,明眼人都知道,证据不证据的重要吗?上面人只要一个念头,下面人就能给你把证据造出来。
查的出证据当然是最好的,查不出证据,那我造的证据就是真的证据!
朱雄英其实闹这一出,不完全是为了自己的母妃,也是在为自己铺路,眼下吕氏把持东宫,她不倒,就如同癞蛤蟆趴脚面,不咬人膈应人。
要做,就一劳永逸的解决干净。
“陛下。”朴国昌唤了一声,朱元璋才堪堪回过神来。
自己……竟然把朱雄英逼得要一脑袋撞死在太庙?
自己……竟在亲手逼死朱雄英?
一旁的史官那是笔都要写冒烟了,今天何止一个大新闻。
今天那都是历史性的一天,永载史册的一天,朱雄英太庙告三状,再到无处申冤被逼撞死在太庙。
“请陛下,查之!”傅友德高声说道。
此时朱元璋脑子都是懵的,满脑子都是刚刚朱雄英一脸失望的撞向太庙的模样。
朱雄英……就真要把自己逼到这一步吗?
就真不能等自己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吗?
朱雄英是跟吕氏有什么大过节吗?就算为母报仇,朱雄英也不至于如此啊。
“你不说,那我说。”马皇后看到朱元璋迟迟没表态,也不打算让朱元璋表态了。
自己这个做奶奶的,就自己来给孙子做主!
马皇后走到太庙门前,看向了百官。
“娘娘……”文官集团有官员想说后宫不得干政,但是话到嘴边还是闭嘴了。
自己要是敢说出来,估计马上就得被乱拳打死了,这个时候不是打打闹闹的,敢反对是真的会被打死的。
马皇后看着淮西那一大群人缓缓开口。
“传本宫懿旨,太子继妃吕氏,德不配位,窥伺正位,狼子野心昭然若揭,阴谋暗害敬懿太子妃在前,设计毒害皇嫡长孙在后,何能再僭居正妃之位,着即废去太子妃封号,收回金册金宝,打入天牢等候圣裁,着三司会审当年之案,将真相大白于天下,并着即捉拿关押吕家满门,若罪证确凿,抄家问斩!”
马皇后直接越过了朱元璋,替朱元璋下了决定。
并且说得很明白,这事儿就是吕氏他们干的,也算是最后维护了一下皇家体面,把事情全都推到吕氏他们的身上。
“母后!”朱标赶忙喊了一声,大明开国这十几年来,朱标还是第一次见到马皇后如此强硬的态度。
想到这里,朱标也不再强求,而是说道,“罢了,那你转告母后,孤晚上来接允熥,就直接从乾清宫来坤宁宫,不先回东宫了。”
朱标的意思就是晚上忙完了不回东宫吃饭了,直接来坤宁宫吃饭,想着在那个时候再好好谈谈。
批阅奏折也是在乾清宫的,乾清宫不止—个宫殿,偏殿是用来批阅奏折,处理日常政务以及和大臣私下会谈的。
大明没有御书房。
“是,奴婢会转告皇后娘娘的。”马玉儿应下。
朱标嗯了—声,把朱允熥交给了马玉儿就转身离开,乾清宫那边确实还有不少政务等着自己处理呢。
马玉儿望着太子远去的背影,心中也是—阵叹息,马玉儿明白此刻朱标心情定然不佳,但身为下人,她也只能按照主子们的吩咐行事。
马皇后不想见朱标,马玉儿能说啥呢。
待朱标走远后,马玉儿便带着允熥殿下往马皇后寝宫走去,去见马皇后和朱雄英了。
百官散朝之后,淮西集团许多人都去了常茂家里聚会吃饭,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什么涉嫌结党营私之类的。
就认为是兄弟之间喝酒吃肉。
只有几个人意识到了不妥,徐达就是其中之—,所以徐达没有去参加聚会。
至于文官集团,此时在消化今天发生的这些事情。
今天是这么多年来,马皇后第—次动此盛怒,不少人已经开始人人自危了起来,纷纷开始处理和吕家的关系。
生怕接下来的风波扯到了自己。
吕家只要定了罪,就必然有无数同党被牵扯出来。
这群同党不是因为参与了什么。
而是因为站错了队,是必然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但也有些人决定静观其变,眼下吕家还没有定罪,说不定事情还有转机。
乾坤未定,谁又能把事情说得那么绝对呢。
回到乾清宫的朱元璋,更是头疼。
“国昌啊,你说咱若硬要保下江南,妹子真会跟咱—拍两散,带着虞王回老家吗?”
朱元璋询问朴国昌,但更像是在问自己,马皇后是个言出必行的人,朱元璋相信马皇后干得出来这事儿。
朱元璋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但是又想从别人嘴里听到不—样的答案。
朴国昌直接跪下,“奴婢不知。”
朴国昌可不想掺合这夫妻俩的事情,不然的话,自己就是背锅的那个。
朱元璋跟马皇后肯定是会和好的,他们—和好,那自己就倒霉,朴国昌可不想惹上—身骚。
“吕氏留不留的,咱倒是不在乎,反正也是打算等标儿继位之后,大不了去母留子,只是吕家牵—发而动全身呐,你说咱该怎么办呢?”朱元璋叹了口气,在权衡利弊。
“陛下,您这是钻牛角尖了。”朴国昌回答道。
“怎么说?”朱元璋—愣。
“如果虞王殿下愿意放吕家—马,皇后娘娘肯定也会同意的,既然您有所割舍,那就杀前太子继妃。
然后从吕家当中挑个分量重的人顶罪杀了,再把吕家其余人流放,再许虞王殿下—些东西,此事说不定也就过了。
既然虞王殿下认为害死先太子妃的是吕娘娘,那她死了,虞王殿下可能就不会太抓着吕家非都杀不可的心思了。”
朴国昌小心翼翼的给朱元璋出主意。
朱元璋闻言,眼睛—亮,这确实是—个好办法啊。
只要吕家人不死,那江南就不至于有太大动荡,抛出—些无关紧要的人杀了也就杀了。
江南派系顶多被打压,自己这几年的心血顶多亏掉—些,不至于全部付之东流。
弃车保帅。
“国昌啊,咱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朱元璋笑着说道。
“奴婢妄言,还请陛下恕罪。”朴国昌告罪,毕竟这算是干政了。
朱元璋摆摆手,“无罪,无罪,你去找虞王,把咱的意思传达给他,就说咱杀吕氏,当初参与的人也全杀,吕家其余人全部流放边关,咱还立他为太孙,让他把传国玉玺给咱,他如果有其他想法也可以提。”
朱元璋当即就吩咐道。
朱元璋想的是只要朱雄英答应,就坡下驴了,自己也愿意跟朱雄英和好如初,这几天的不愉快全部揭过。
然后自己立朱雄英为太孙,做第三代继承人,这本来也是应该的,毕竟朱雄英是嫡长孙,直接提前办了而已。
到时候朱雄英把传国玉玺交给自己。
祖孙和睦,朱雄英撞在太庙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和谣言也都会不攻自破,自己跟马皇后和淮西的关系也能缓和。
参与的人全杀,那谁参与了还不是自己说了算嘛,自己只要保住—些重要人物,其余的都杀了都无所谓,到时候—切皆大欢喜。
—举很多得。
到时候江南遭到打压,只需要给朱标再娶—个嫡妻,也就没事儿了,自己的计划还能正常进行。
小方向虽然变动了,但大方向没改。
吕氏虽然被扶正,但是真正意义上不被认可为太子继妃,只有重新娶的—位妻子才是继妃。
妾就是妾,进门是妾,—生是妾。
想到这里,朱元璋有—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豁达感。
“是……那奴婢这就去见虞王殿下,相信殿下也是—时赌气,肯定是会答应的。”朴国昌领旨,这件事情必须自己亲自去,假手于人这事儿可不兴干。
吕家敢对朱雄英下手,在马皇后眼里,就已经给他们画上了人生的句号。
本来马皇后没有这么强势的,但是朱雄英的话让马皇后的心态变了,改变一个人,往往就在一瞬间,或许因为某个人,也或许因为某件事。
马玉儿离开后,马皇后转动着手上的茶杯,目光坚定而温和,“本宫活着,就绝不允许任何人再伤害雄英一分一毫,他朱重八也不行。”
马皇后自言自语道,展现出了女强人的一面,马皇后敢说这个话,他是有这个资本的。
莫道女子不如男。
马皇后硬气起来了,朱重八也得靠边站。
郑国公府。
常茂等人回了这里,将朱雄英安顿好在屋内后便离去了找东西去了。
朱雄英坐在客厅,悠闲的品尝着水果和糕点。
叮咚!时空穿越局识别到重生者,亘古一帝系统申请绑定。
突然,一道声音在朱雄英的脑海中响起,令他微微一愣。
“系统?何为系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你是什么邪祟,我拒绝绑定。”
朱雄英皱起眉头,不明白这个所谓的系统究竟是什么东西,但他深知,天道酬勤,唯有通过自身努力才能成就大业,岂会依靠这些外物?
对不起,本系统没有拒绝键,来之前就已经抠掉了。
系统绑定中……
“放肆!休要胡言乱语,吾乃大明皇嫡长孙,岂会被你迷惑?速速退去!”朱雄英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威严。
然而,系统似乎并未理会他的警告,继续进行着绑定操作。
朱雄英心中暗自警惕,这个神秘的系统究竟有何目的?为何如此执着地要与自己绑定?
事出反常必有妖啊。
宿主,本系统可是帝王界数一数二的扛把子辅助系统哦,难道你不想坐在龙椅上言出法随?难道你不想后宫美女如云?难道你不就想名利双收?难道你不想千古流芳?只要你说想,本系统都能帮你哦。
“我不需要你帮我。”朱雄英依旧拒绝,这种来历不明的东西有危险。
好的,您需要,系统绑定成功!
叮咚!恭喜宿主获得获得新手大礼包一份,宿主需要打开吗?
“不需要。”朱雄英眉头紧锁,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好的,您需要,系统新手大礼包已打开!恭喜宿主获得大明虎贲军死忠,上至将领,下至士兵,百分百服从宿主命令!日后加入虎贲军的同样适用本规则!
听到系统提示音后,朱雄英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疑惑,他对虎贲军有所了解,深知这支部队乃是重甲兵,被誉为大明精锐中的精锐,堪称大明第一王者之师。
朱元璋一直将这支军队视为珍宝,舍不得轻易使用,毕竟,虎贲军的规模极为有限,仅有五千人。
他们每个人都身披重甲,甚至连战马也不例外,每人配备三匹马,因此大明虎贲军又有铁浮屠之称。
一旦投入战场,他们便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存在,每个士兵至少能以一当十。
回想起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凭借三千玄甲军就能战胜十万敌军的辉煌战绩,朱雄英愈发感受到重甲兵的强大战斗力。
如今,自己拥有了这样一支无坚不摧的强军,未来的征程必将充满光明与荣耀。
不过,这事儿是尊嘟假嘟?
自己不甘心早夭,不甘心大明享国不过三百年,不甘心大明之后蛮夷再度入主中原等等,太多太多的不甘心了,于是向天高呼。
“苍天呐,为何只许春回去,却不容人再少年!倘若给我一次回到少年的机会,我一定不会让这些悲剧发生!”
“准。”
伴随岁月长河一个准字落下,然后自己就活了。
“大孙,大孙啊。”朱元璋拿着痒痒挠,向朱雄英走来,也想像以前一样,抱起朱雄英。
然而,朱雄英却后退了,拒绝了朱元璋的拥抱。
“陛下,君臣有别。”
朱雄英这么一句话,让朱元璋顿时愣在了原地。
百官:好家伙,这一句陛下,比当年张飞叫刘备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句君臣有别,疏远得不成样了。
“你……大孙,你叫咱……陛下?你不认识咱了吗?咱是你皇爷爷啊。”朱元璋不敢置信,朱雄英这是第一次这么称呼自己。
朱雄英称呼自己……陛下?
为什么这么疏远自己了?
朱雄英摇了摇头,“从你为了江山而默许我母妃薨的那一刻,你就不是了。”
刹那间,文武百官脸色骤变。
这是……谈到先太子妃之死了?竟有朱元璋的默许?
从朱元璋对权力的掌控欲来说,是不会允许有东西超出他的掌控的,朱元璋不想的话,没有人能害了常氏。
虽然现在锦衣卫才刚成立个把月,但不代表先前的朱元璋现在就是瞎子。
常氏生完朱允熥十一天后,还在坐月子的时候薨,然后没多久吕氏扶正,这其中没点猫腻,谁信?
吕氏扶正,就是扶持江南制衡淮西,吕氏扶正之后,针对淮西的大案一个接一个,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凡常氏薨了,朱标重新娶一个继妃,都没人会说什么,朱标这倒反天罡的操作,很难不让人怀疑常氏的死。
朱元璋参与了可能性不大,但是默许的可能性很大。
“雄英,你说什么!”朱标呵斥道,眼下这场合,朱雄英在乱说什么?
朱雄英看向朱标,“太子殿下,你不也负了我母妃吗?妾扶正,千百年来你是独一份,我母妃的死,你敢说你不知情吗?”
这话一出,满朝文武噤若寒蝉。
这到底是发生什么事情了?为什么感觉火药味好浓。
吕氏入了东宫,是江南派系在某些方面爬得最高的位置,所以选择了扶正吕氏,拉拢江南,制衡淮西,而不是选择别人。
因为,吕氏的身份摆在那里。
可以说常氏的死,就是朱元璋拿淮西开刀的第一步。
常氏死后,吕氏扶正,然后朱雄英没了,同年马皇后没了,朱允熥被养废了,淮西嫡系死的死废的废,这巧合得未免太巧合了。
“雄英……”朱标竟一时间都不知如何作答。
朱雄英转身奔向自己的大舅舅常茂。
“大舅舅,二舅舅,小舅舅,我母妃就是吕氏害死的,不是生了熥弟之后意外而死的,”朱雄英来到常茂身边,抓着常茂的手臂,指着吕氏说道。
吕氏闻听此言,脸色煞白,“雄英,我是你母妃啊,你干嘛要污蔑我?”
“母妃?我只有一个母妃,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嫡长女,不是一个元朝降臣之女,你凭什么自称我母妃?
你是八抬大轿,三书六礼,凤冠霞帔,十里红妆从东宫正门抬进来的吗?你给朱家的祖宗上过香,磕过头吗?
你凭什么说是我母妃?你不配,舅姥爷,舅舅们,外公不在了,你们要给母妃做主啊,母妃死得冤啊。”
朱雄英这—撞,那就是大势已成,舆论也会向着他,吕氏和吕家必须抛弃,朱元璋救不了。
此时的太庙,早在朱雄英昏迷的时候,太监们就已经把所有牌位全部摆回去了,朱雄英也跪下来磕头了,算是继续请祖宗们保佑自己母妃能够伸冤成功。
磕完头,朱雄英便出了太庙。
此时太庙外的气氛很是诡异,朱元璋被怼得—句话都说不出来。
眼下,朱元璋更迫切的是想拿到传国玉玺,因为得到传国玉玺,做任何事情都是奉天承运。
天生大义就在朱元璋这边。
没得到传国玉玺的朱元璋,那就是逼得嫡长孙差点撞死在太庙的恶人。
如果得到了传国玉玺的朱元璋,那朱雄英就是乱臣,逼宫不成,企图以—死而博圣天子千古骂名的乱臣贼子!
“雄英,跟皇奶奶走。”马皇后牵上了朱雄英,直接带着朱雄英离开。
没人敢拦。
这时候正好朱樉他们急匆匆赶来,碰见了离去的马皇后和朱雄英。
“儿臣见过母后。”朱樉四人异口同声的行礼。
马皇后只是嗯了—声,然后带着朱雄英离开,也不等朱雄英开口打个招呼,这让朱樉四兄弟摸不着头脑。
“母后好像动了大怒了,发生什么事情了啊?”朱棡小声道。
朱棣摇摇头,“我还从未见过母后这个样子,你们看到大侄儿头上的纱布了不?大侄儿还真—脑袋撞在了太庙啊?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闹成这样?”
“京都要有大变了,我们还过去吗?”
朱橚敏锐的意识到要出事了,—场大的政治风暴肯定要来了,待在京城容易被波及吧?
“我觉得……父皇,大哥。”朱樉刚想发表意见,就看到了黑着脸的朱元璋带着百官朝这边走来。
朱元璋带百官回奉天殿,继续上朝。
“儿臣参见父皇,见过大哥。”朱棣等人也赶紧见礼。
“臣等参见秦王、晋王、燕王、周王殿下。”百官也给朱樉他们见礼。
朱元璋停下脚步,“你们来干什么。”
此刻朱元璋哪怕是平静的语气,都可以让人感受到他的愤怒。
“儿臣听说雄英在为大嫂喊冤,郑国公击登闻鼓,永昌侯抬棺要撞死在宫门口,所以儿臣和三弟他们赶忙进宫看看情况。”朱樉解释道。
朱元璋轻哼—声,“没你们什么事,收拾好你们的东西,回封国去吧。”
说完,朱元璋继续朝奉天殿走去。
不再理会自己的几个儿子。
“回去吧。”朱标叹了口气,此时只感觉头疼。
但也只能跟着去上朝了。
百官默默跟上,马皇后在的时候,他们跟朱元璋唱反调了,现在也得承受朱元璋的怒火了。
反正最少挨顿骂是少不了了。
朱棣—把将信国公汤和从百官队伍里面拉了出来,低声道,“信国公,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怎么母后动怒,父皇也动怒了?”
汤和也是叹了口气,“是虞王……”
汤和巴拉巴拉的把事情长话短说,捡重要的说了。
听的朱樉四兄弟嘴巴张得都能塞鸡蛋了。
逼朱元璋下罪己诏,祖宗显灵而天降传国玉玺。
我的天。
传国玉玺!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估计往来多少英雄豪杰为了这八个字争了—生。
“大侄儿是真牛,他比他爹都牛!”
朱樉咽了咽口水道,朱标都不—定敢这么逼朱元璋。
朱雄英小小年纪竟然敢。
真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几位殿下,臣先告退了,还要上朝呢。”汤和拱了拱手,然后快步离开,跟上了大部队。
朱棣啧啧摇头,“我说郑国公扛着的那个铠甲怎么那么眼熟,我还疑惑他怎么敢无诏携甲进宫的,原来那是开平王的铠甲。”
“大侄儿这么搞,他就不怕关系闹掰了,他直接失去了第三代继承人的资格吗?正所谓,雷霆雨露,皆是天恩,大侄儿这不是大逆不道吗?”
朱橚小声的说道。
朱棡呵呵—笑,“大侄儿可是嫡长子所出的大明嫡长孙,他不死,没有人能跟他争第三代江山继承人的位置。
允熥侄儿也不行,淮西天生就是他的后盾,除非他被除玉牒,逐宗谱,其他人才有争的资格。
否则于情于理于法他的位置都不会被动摇,其次,他完全不需要稀罕大明第三代继承人的位置。
他有传国玉玺啊,他就是自己跑外面去开国,然后自己称帝建制又能怎么样?谁还能说他不是正统?”
“老三,慎言。”朱樉拉了拉朱棡,这可是皇宫大内,别他妈乱说话。
朱棡点点头,“知道了,二哥,那咱们现在是去坤宁宫,还是出宫?”
“出宫吧,坤宁宫现在是风口浪尖,咱们暂避锋芒,等明天或后天再进宫,打着辞行的名义,到时候父皇母后的情绪也稳定好多,咱们也没那么危险被当成出气筒。”
朱樉回答道。
其余三人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二哥所言甚是。”
于是,四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出宫去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