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其他类型 > 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周楚沈青结局+番外小说

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周楚沈青结局+番外小说

京海第一深情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周楚经过上下打点,买通了大狱的牢头。大狱之中的狱卒们属于贱籍,无论是自己还是后代都不得科考。所以他们根本没什么往上爬的希望。顶天就是个牢头。所以这些人心里想着的都是怎么捞钱。在大狱之中,有个专业的词,叫做打钱。刚进大狱之中的犯人,先晾几天。如果几天还没人来打点送钱。那他们就开始打钱了。不论犯人进来之前是多大的官,一旦进了大狱,那可是一视同仁。除非上面还有人关照,那就另当别论。不然的话,不打点送钱的,就会遭受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再加上掺了沙子的汤水。要不了多久,大半条命就没了。身体弱一点的都会直接死在大狱之中。死在大狱之中是常有的事。没人会在乎。不过好在这些狱卒打钱是有一定的收费标准的。并不会因为人不同就狮子大开口。一个月四十两银...

主角:周楚沈青   更新:2024-11-13 14:5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周楚沈青的其他类型小说《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周楚沈青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京海第一深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周楚经过上下打点,买通了大狱的牢头。大狱之中的狱卒们属于贱籍,无论是自己还是后代都不得科考。所以他们根本没什么往上爬的希望。顶天就是个牢头。所以这些人心里想着的都是怎么捞钱。在大狱之中,有个专业的词,叫做打钱。刚进大狱之中的犯人,先晾几天。如果几天还没人来打点送钱。那他们就开始打钱了。不论犯人进来之前是多大的官,一旦进了大狱,那可是一视同仁。除非上面还有人关照,那就另当别论。不然的话,不打点送钱的,就会遭受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再加上掺了沙子的汤水。要不了多久,大半条命就没了。身体弱一点的都会直接死在大狱之中。死在大狱之中是常有的事。没人会在乎。不过好在这些狱卒打钱是有一定的收费标准的。并不会因为人不同就狮子大开口。一个月四十两银...

《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周楚沈青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周楚经过上下打点,买通了大狱的牢头。

大狱之中的狱卒们属于贱籍,无论是自己还是后代都不得科考。

所以他们根本没什么往上爬的希望。

顶天就是个牢头。

所以这些人心里想着的都是怎么捞钱。

在大狱之中,有个专业的词,叫做打钱。

刚进大狱之中的犯人,先晾几天。

如果几天还没人来打点送钱。

那他们就开始打钱了。

不论犯人进来之前是多大的官,一旦进了大狱,那可是一视同仁。

除非上面还有人关照,那就另当别论。

不然的话,不打点送钱的,就会遭受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

再加上掺了沙子的汤水。

要不了多久,大半条命就没了。

身体弱一点的都会直接死在大狱之中。

死在大狱之中是常有的事。

没人会在乎。

不过好在这些狱卒打钱是有一定的收费标准的。

并不会因为人不同就狮子大开口。

一个月四十两银子,就可以让陆松一家三口每天吃上大鱼大肉。

会有狱卒专门安排外面酒楼的人往里面送饭。

除此之外,周楚还可以一个月进去看陆松一家四次。

送些东西也是可以的。

比如书,比如笔墨纸砚。

而且牢房也会从原来的又脏又臭的换成宽敞干净的。

连被褥都会被换成新的。

一切都是明码标价的。

四十两银子虽然贵了些,却也很值。

当然,如果没有四十两,二十两也有二十两的标准,十两有十两的标准。

毕竟每顿都大鱼大肉,一个月下来也是不小的开销。

狱卒们世代累积,早就有了一套成熟的标准了。

周楚去看陆松一家的时候,带上了暮云瑾,也就是陆婉儿。

狱卒们就是这点好,只要钱到位,不管你带谁,只要不劫狱就行。

自然也不会追究暮云瑾的身份。

他们只管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其他一概不问。

来之前,周楚还买了很多书和笔墨纸砚。

将剩下的十两银子也花的差不多了。

笔墨纸砚都是买的便宜货。

此一时彼一时。

陆松一家刚被换了个牢房,正疑惑呢,周楚带着暮云瑾出现在牢房之外。

“老爷夫人,我带着小姐来看你们了。”

杨氏听到这话,浑身一颤,转身的时候眼圈都红了,眼泪忍不住的流了下来。

“爹,娘!”

这两天暮云瑾之一忍着,此时看到自己的家人再也忍不住了,哇的一下就哭出来了。

毕竟还是个五六岁的孩子。

突然遭逢大变,哭出来会更好一些。

憋在心里不是好事。

“妹妹,还有我呢。”

陆炜蓬头垢面的跑到暮云瑾面前,隔着牢房的木头柱子欣喜地看着自己的妹妹。

随后又看向周楚。

“楚哥儿,你帮我和夫子说一声,我怕夫子生我的气。”

周楚听到这话,一阵无语。

陆家出事,杨夫子恐怕早就知道了,哪还用说。

“好。”

周楚嘴上答应道。

“老爷,夫人,这里我都打点好了,以后他们不会亏待你们的。”

周楚说着将带来的书还有笔墨纸砚通过缝隙递了进去。

“少爷,这些你拿着,在里面要好好读书,以后出来还要科考,不能懈怠。”

“好孩子!好孩子!”

此时即便是陆松,看着周楚做的这一切,眼睛都红了。

他们进大狱的这两天,除了周楚,没有一个人来看他们。

昔日的亲朋,亦或其余遣散的下人,都唯恐避之不及。

只有周楚,不仅将自己的女儿带在身边,还替自己一家人上下打点。

作为锦衣卫,陆松自然知道天牢里的规矩。

想来楚哥儿没少花银子。

“乖孩子,不要叫老爷夫人了,我们现在都是戴罪之身,你叫我一声婶婶都是抬举我了。”

杨氏拉着周楚的手,感动道。

现在的杨氏和之前比,憔悴了很多。

“婶婶,叔父。”

周楚从善如流道。

“好孩子好孩子。”

陆松拍了拍周楚的肩膀说道。

“如果我陆家以后能出去,定然让你入陆氏宗族,哎,现在说这些干啥,现在只能拖累你。”

陆松说着说着又忍不住叹气了。

周楚很清楚,刘瑾恐怕没多久的活头了。

在周楚熟悉的历史上,刘瑾应该早就死了。

这个世界虽然有所偏差,但周楚觉得不会偏差太多。

就算是正德皇帝朱厚照,恐怕也活不了几年了。

至于去提醒皇帝小心落水?

除非周楚活够了。

鬼知道皇帝落水这件事背后牵扯到多恐怖的利益集团。

刘瑾一死,陆家就有希望了。

不过也只是有希望而已。

朝堂之中如果没人替陆家说话的话,陆松被起复的概率还是很低的。

毕竟只是一个锦衣卫百户。

不过周楚倒也不着急,走一步看一步吧。

周楚和暮云瑾的探监时间是有限的,很快就被狱卒赶了出去。

周楚带着暮云瑾刚回到家门口,看到了一个自己意想不到的人。

“您老人家怎么来了?”

周楚看着眼前醉眼惺忪的老头,有些不好意思道。

“你还好意思问呢?书院说不去就不去了?”

老头质问道。

“陆家出事了,我这两天忙着上下打点呢。”

周楚挠了挠头道。

老头听到这话,沉默了。

许久,老头叹了口气。

“你是个好孩子,忠义无双,能为曾经的主人家做到这个地步,世所罕见。”

显然,老头是知道周楚这两天在干嘛的。

刚才也是故意那么问的。

“您老人家来家里说吧,我这就去做饭,吃饱了再说。”

周楚说着向厨房走了过去。

暮云瑾正在长身体的阶段,鸡蛋是必不可少的,肉也是要吃的。

不过自然比不得以前。

现在周楚手上剩下的钱,支撑一个月很勉强。

不够的部分,就只能从周楚的口粮里抠了。

像之前的羊肉鹿肉是不敢肖想了。

能吃饱就不错了。

好在铺子里是管吃的。

所性也就一个月,过了这个月,日子就好过多了。

很快,周楚就把做好的饭菜端到了屋子里面。

着重的将暮云瑾的饭食摆在她面前。

随后又把一些肉单独放在了老头面前。

“你的呢?”

老头看着周楚面前空空如也,忍不住问道。

“回头我去铺子里吃。”

周楚笑道。

老头听到这话,再次沉默了。

就连暮云瑾,也没有立刻动筷子。

“哥哥,我吃不完这么多,你帮我吃点吧。”

暮云瑾懂事的让人心疼。

周楚摸了摸她的脑袋。

“要吃完的,不能剩饭。”

老头索性也不客气了,直接吃了起来。

“谁饿谁知道。”

老头一边吃一边嘟囔着。

老头是清楚周楚的饭量的。

虽说是个小孩,但可能是因为练武的原因。

之前在书院的时候,周楚和陆炜的饭量都远超一般人。

老头可不相信,周楚所谓的铺子里能让他吃饱。

很快,老头就吃饱喝足了。

“你小子愿不愿意拜我为师?”

老头瞥了一眼周楚问道。

“在学生心中,您早就是我的老师了。”

周楚恭敬道。

老头听到这话,满意地点了点头。

“拜师仪式就省了,我说过,书法非我所长,丹青才是我最擅长的,以后你就跟着我学画画吧。”

眼看着周楚要说话,老头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瞥了一眼暮云瑾。

“这丫头以后也跟着一起学吧。”

老头说着起身就要离开。

“我明日再来。”


“我爹找过先生为我开蒙,我读过一些话本。”

听到这话,周楚顿时有些恍然。

“你叫什么名字?”

“初六。”

少年回答道。

“初六,你没有姓吗?”

周楚示意初六起来说话。

“没有,我爹是个老千,未曾结婚,他小时候捡了我,捡我的那天正好是大年初六,就给我取名初六。”

初六如实回答道。

“老千?”

周楚听到这话,眼睛亮了。

这还是自己第一次接触到老千。

即便是上一世,也只是听说,或者从影视剧或者小说中看到。

周楚带着初六,边走边聊。

初六的死鬼老爹确实是个老千,还是老千之中的顶尖高手。

可惜后来被兄弟出卖,被人乱刀砍死。

按照初六的说法,老千还有种说法,叫蓝门。

老千从不自称老千,而是说自己出自蓝门。

千门有八将,正、提、反、脱、风、火、除、谣。

各有各的功能。

京城是什么地界,达官显贵遍地。

老千千术再高,遇到这些不讲道理的权贵,毫无办法。

更何况还被人出卖了。

原本初六虽然没什么人管,但从不缺钱花,甚至还能读上书,比普通人家的生活好不少。

但自从他爹出事之后,他家就被搜刮一空,初六变得穷困潦倒了起来。

好在他爹早就有先见之明,没人知道初六和他爹的关系。

毕竟老千的经历波谲云诡,时刻都可能危及家人。

最后还是初六为他爹收了尸,用布包了起来,准备找个地埋了。

却发现根本没有一块地容得下他们。

“你爹的千术教给你了吗?”

周楚有些好奇道。

初六听到这话,点了点头。

“学了几成?”

“我爹说我学了十二成,单论手法已经超过他了,不过从未实战过,千术讲究的是临场应对,他其实不想让我学习千术,是我缠着他学的。”

初六有些伤感道。

“你爹是对的,没有足够的后台,贸然使用千术,只会是取祸之道。”

对于初六,周楚是有些惊喜的。

原本他也是想收下初六。

以后自己要做的事很多,需要一个完全信得过的人。

那些从牙行中买的下人虽说可以用,却不能完全信任,毕竟其中甚至可能掺杂了锦衣卫和文官集团的人。

这种事并不少见。

如果说锦衣卫无孔不入,那么文官集团的渗透能力,甚至超过了锦衣卫。

宫中都不知道有多少他们的人。

初六这人,别的不说,单说坚持葬父这一点来看,多半是个忠义之人。

稍加培养,再加上周楚的驭人之术,将来就是个死忠于自己的手下。

如果是其他人,周楚即便是想帮忙,也只是给点银钱便算了。

但周楚偏偏劳心费力,帮初六料理了他爹的后事。

这一点初六看到眼里,感激涕零。

至于初六的千术,只能说是意外之喜,将来或许会有大用。

“以后跟着我,不准滥用千术。”

周楚看了一眼初六道。

“知道的,少爷。”

初六低眉顺目道。

周楚带着初六就这么走着,走了两三天回到了京城。

“表叔,这小家伙就跟着你,你教教他,以后让他在酒楼干活。”

周楚带着初六,来到了正在装修的酒楼之中。

孙强作为掌柜的,很多事让他做不合适。

酒楼之中需要一个眉眼灵活的,为自己打听情报。

初六再合适不过。

年纪小,不会引起那些人的注意。

“好嘞,交给我吧。”

孙强笑道。

“回头你再去乡下买些和初六差不多大小的,教一教,牙行里的那些人我不放心。”


和孙娇娇等人商定之后,周楚就让人在早就选好的酒楼位置开始动工。

这处酒楼是现成的。

原本属于户部一个官员家的。

生意也还行,中规中矩。

按照周楚的估算,原本这个酒楼每年能赚个大几万两白银。

不过这户部官员年前得罪了人,被抄家流放了。

周楚就逮着机会,趁机低价买下了酒楼。

开酒楼的事,周楚心中早有打算,自然会早做准备。

不过要重新开张的话,自然免不了要装修一番。

普通酒楼虽然也能赚钱,但就像这个酒楼之前一般,一年最多也就赚个大几万两。

如果只是赚这么点钱,周楚完全不用如此大费周章。

只有酒楼能够赚足够多的钱,自己才足够安全。

人情或许保不了自己,但利益可以。

一旦和孙娇娇等四家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这京城之中,能动自己的就少之又少了。

要做就做高端酒楼。

有准入门槛的那种。

你身份达不到,不好意思,进都进不来。

进出这里的都是达官显贵,你一顿饭低于一千两?你都不好意思。

原本周楚想做的只是简简单单的酒楼。

但此时周楚改变了主意。

要不了几年,皇位就会易主,陆家老大,也就是陆炳,就会执掌锦衣卫。

新帝继位,还要和杨廷和这些人来一场大礼仪之争。

周楚很清楚,所谓的大礼仪之争,争的并不是所谓的礼仪,而是朝堂之中的话语权。

届时所有人都会觉得,杨廷和这样的三朝老臣,能够轻易掌控新帝。

毕竟新帝登基的时候,也不过十四五岁。

半大孩子的年纪。

但周楚清楚,朱厚熜是何等妖孽。

仅仅用了三年不到的时间,就把杨廷和彻底斗倒,杨廷和被罢官回乡。

嘉靖帝朱厚熜在继位初期其实算得上是一位雄主。

继位初期,要开海禁,这一举动动了太多人的利益。

毕竟朝中无数官员,都加入了东南沿海的走私集团,只要海禁不开,他们就可以一直靠走私牟取暴利。

而宫中,自从明英宗朱祁镇流落在外之后,就被这些官员渗透成了筛子。

千疮百孔。

因为开海禁,嘉靖帝差点被宫女们勒死在宫中。

史称壬寅宫变。

除了开海禁,嘉靖帝还想改革币制,铸造大额铜钱。

可惜被那些人直接将铜钱收了,在炉子里融了。

开海禁和改革币制自此无疾而终。

只能说这位嘉靖帝有治国之治,却没有名臣辅佐。

朝中百官都和他对着干,又缺乏好的方法,能干成才怪。

后来他的八个儿子,陆续夭折六个。

嘉靖帝自此心灰意冷,一意修玄。

周楚很清楚,无论是让自己选,还是因为陆炳的原因,自己将来都会成为新帝的亲信。

文官是做不成了。

倘若成了文官,那便是陷入无边的泥沼之中,想要再脱身就难了。

到时候干脆做个锦衣卫。

所以这酒楼,除了赚钱之外,周楚还要让它兼具另外一个功能。

搞情报。

趁着这两年时间,搞到京中这些官员的信息和把柄。

如此一来,新帝登基,就可以迅速打开局面,大礼仪之争也就不必持续三年这么久了。

当然,周楚主要还是为自己谋划的。

不过想要获得更多的权柄,就得紧跟着未来的新帝。

周楚将酒楼装修的设计图交给了施工队一张和表叔孙强各一张。


但因为糖霜的味道比红糖要美味很多,再加上价格昂贵,便收到了达官贵人们的追捧。

可谓是食材之中的奢侈品。

正是因此,周楚从不敢轻易制作白糖。

这其中牵扯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

周楚很清楚,只要自己能制作高纯度白糖的消息泄露出去,不知道会被多少人算计。

偏偏自己现在的地位,毫无反抗之力。

周楚看似在京城有了些许地位,但周楚很清楚,这些不过是空中楼阁罢了。

—旦白糖和玻璃的消息泄露出去,别说孙娇娇了,就算是另外—个贵女的爹是户部侍郎,也保不住自己。

这些人为了利益,皇帝都敢杀,还有什么是他们不敢干的?

周楚很清楚,江南已经形成了—个恐怖无比的利益集团,这个利益集团甚至可以掌控整个大明的走向。

朝堂上的政策,只要他们不同意,那便推行不下去。

资本主义也不过如此吧。

周楚前世看过—篇论文,是关于江南利益集团走私的具体信息。

比如最基础的生丝,生产价格大概是—斤四分银子,折合成铜钱大概是四十文上下。

卖给百姓的价格是—百六十文—斤。

走私到东瀛,价格则涨到了二百五十文—斤。

这其中的利润就很惊人了。

然而最惊人的是,生丝卖在东瀛本地的价格最低是—千文—斤,最高的时候,能达到离谱的五千文—斤。

又比如最基础的生活物资,豆青瓷碗,正常价格是每个—百贯,—万个豆青瓷碗卖到东瀛,就能赚—百万贯,这—百万贯是纯利润。

而豆青瓷碗在东瀛本地的价格,更是高达五六百贯—个。

周楚不禁想起了汪直,在东瀛建立了宋伪政权。

后来汪直和胡宗宪都谈好了,准备上岸招安。

无奈上岸之后,遇到了个愣头青地方官,将汪直就地斩杀了。

大明的律令,抓住倭寇可以不用上报,就地斩杀。

那地方官自然是知道汪直身份的,但估计也明白自己如果上报了,汪直多半是死不了了。

而自己如果就地斩杀,那就是大功—件。

谁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汪直死后,他的财宝,号称汪直宝藏,无数人掘地三尺也要找出来。

只有东南沿海的这些个大人物,才知道汪直到底靠着走私,赚了多少钱。

他们走私出去赚的钱加起来都不如汪直赚的多。

汪直赚的甚至是他们的好几倍。

“汪直是个人才啊,不知道有没有机会结交—下。”

周楚—边过滤糖水,—边漫无边际的想着。

周楚知道汪直大概是死于四十多年后。

但汪直死的时候多大,已经不可考证了。

—说死的时候四十多岁,—说死的时候六十左右了。

如果是后者的话,此时汪直恐怕和自己的年岁相当。

在周楚后续—系列的计划之中,确实需要—个像汪直这样的人。

新帝开海禁,江南的利益集团是绝不允许的。

所以想要开海禁最好的方法就是打。

只要有自己的队伍,冒充海盗,再想办法搞清楚他们的出海口,到时候他们走私的船出去—艘劫—艘。

长此以往,不用皇帝说,那些文官们第—个就坐不住了,肯定大力主张剿倭。

他们能养寇自重,靠着养着的倭寇走私,周楚自然也能找人冒充海盗。


周父有些尴尬的转过头去。

“赶紧进来吧,都站着干什么?”

眼看着没人搭理自己,周楚的爷爷顿时有些生气,用自己的拐杖杵了杵地面道。

显然,他在家里积威已久,习惯了发号施令。

在他看来,即便周楚为家里带来了极大的改变,也不能忤逆他这个爷爷。

完全忘了当年他是如何对待周楚一家的。

周楚瞥了一眼,顿时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周父一直以来都极其渴望得到周楚爷爷的认可。

他自小就在家不受待见。

四年前,哪怕自己一家子都快饿死了,他都拉不下脸去求他们,最后还是周母去的。

现在发达了,他自然觉得出息了,想要挽回和爷爷以及大伯一家的亲情。

愚不可及。

对此,周楚也不打算插手。

这世上最难的事,就是改变一个人的看法。

周楚很清楚,自己或许可以用手段,让自己的爹暂时看清楚爷爷他们的嘴脸。

可时间久了,还是会旧态复燃。

以前他们一家子不是没见识过爷爷他们的嘴脸。

甚至没少见识。

好了伤疤忘了疼罢了。

人一直都是这种动物。

自己不可能在老家一直待着,甚至待不了几天,他们愿意怎么活是他们的事。

只是以后,想要周楚再给家里送钱,那是不可能了。

如此也好,原本心中还有些许不舍,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彻底割舍了。

自己也算对得起这一大家子了。

想明白这些,周楚看向了自己的爹。

“我在京城做生意欠了不少债,爹你把之前我给你的钱拿出来一些,我要去还债。”

周父听到这话,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

周楚的爷爷顿时急了。

“拿什么?那些钱不都是你孝敬你老子的吗?哪还有往回要的道理?”

“就是,大毛,不是我说你,这可就是你不孝了。”

狗蛋在一旁附和道。

生怕周父一时心软,把钱给了周楚。

“老大,不是我不给你,只是我们这一大家子,我把钱给了你,我们吃什么喝什么?”

周父一脸为难道。

这话就纯属扯淡,这几年周家田产也没少买,怎么都饿不死的,说这话显然是不想把钱拿出来的。

周楚听到这话,满脸失望。

“那我就不多待了,我还得想办法凑钱。”

周楚说着转身就要离开。

一家子人,包括周楚的那些弟弟妹妹,居然没有一个试图挽留的。

只有周母看了一眼周父,满脸气愤的跺了一下脚,追了出去。

“老大,这些钱你拿着,这几年我攒了不少钱。”

周母追到村头,眼看着没其他人了,从怀里掏出一个帕子,帕子里面包着一些碎银子。

加起来倒是不少,有近十两。

周楚却没有接。

“娘,你要不要跟我去京城,虽然现在我欠债,但过段时间日子就好过了,跟我过去享福吧。”

倒不是周楚不想告诉周母真相。

只是周楚怕自己的娘忍不住说漏了嘴,到时候自己就会迎来无尽的麻烦。

这一大家子要是知道自己很有钱,肯定会想方设法找自己要钱。

甚至会找到京城来。

现在他们以为自己负债,他们躲还来不及呢,根本不会往上凑。

周母听到这话,满脸犹豫,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我就不去了,这一大家子也离不开我。”

听到这话,周楚眼神之中最后一丝希意的眼神也熄灭了。

他从怀中拿出一张银票,面值大概是一千百两。


那时候王守仁还—文不名,唐伯虎却是最耀眼的那颗星。

那时候的王守仁看着唐伯虎恣意狂放,从心底是羡慕的。

他从小就—板—眼,想狂放却狂放不起来。

所以他心底,有—段时间是很崇拜唐伯虎的。

两人自然而然的成了好友。

只是自从科举舞弊案之后,唐伯虎流落江湖,王守仁极为记挂,经常去信,却从未收到回信。

此时听到昔日好友的消息,急匆匆的就来了。

得知来人是王阳明,周楚不敢怠慢,将他安排进了唐寅所在的包厢。

周楚的酒楼被他命名为醉仙楼。

醉仙楼三个字是周楚特意请唐寅题的。

醉仙楼开张第—天,包厢爆满。

每—间包厢经过了数次翻台。

醉仙楼大堂之中是不设位子的,只有雅间,也就是包厢。

匆匆赶来的韩玠看到这—幕,目瞪口呆,看到醉春楼的菜价,更是惊的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按照这个菜价,他们—家子开个雅间吃饭的话,少说也得花个几百两银子。

然而即便如此,此时的醉仙楼仍然是—个雅间难求,很多达官贵人甚至心甘情愿的排起了队。

这让韩玠目瞪口呆。

京城之中,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

目瞪口呆的不只是韩玠,还有孙娇娇的娘家和婆家,楚璃的家人以及另外—个贵女的家里人。

他们似乎看到了醉仙楼变成了—棵巨大的摇钱树,源源不断的为他们赚钱。

“这个周楚,是个人才啊。”

韩玠忍不住说道。

有人欢喜就有人愁。

吴敏敏自然—直关注着醉仙楼的—切信息,此时得知醉仙楼居然爆满,顿时无比嫉妒。

当得知醉仙楼的菜价之后,更是牙都要咬碎了。

“等着吧,—个酒楼,菜价这么贵,也就今日生意好,以后谁还会来?”

吴敏敏说这话她自己都不太信。

她很清楚,这些个达官贵人大多数时候吃饭花的都不是自己的钱,如此—来,自然是哪里贵哪里档次高去哪里。

原本吴敏敏的酒楼档次也不错,很多官员也会去。

但此时和醉仙楼—比,就好比山鸡和凤凰相比。

完全没有可比性。

醉仙楼—开,她的酒楼恐怕再也入不了那些个达官贵人的眼。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吴敏敏气的拿起自家的东西就砸。

京城之中的其他酒楼得到醉仙楼的消息之后更是两眼—黑。

在京城能到酒楼吃饭的,不说非富即贵,但普通百姓肯定不能天天来。

—般的酒楼就指望着这些达官贵人经常能来吃上—两顿。

那样的话,才能赚更多钱。

—般人来酒楼,能吃多少钱的,敢吃多少钱的?

现在看醉仙楼的架势,似乎要把京城的这些个贵人—网打尽啊。

不过记恨醉仙楼的毕竟是少数。

大多数酒楼酒馆的主要目标客户,还达不到达官贵人这个层次,这些贵人也不会去那些酒楼吃饭。

此时韩玠韩鸢儿—家人都进了雅间。

这半个月的时间,周楚除了烧制玻璃和去赌钱之外,还让孙强买了几十个婢女。

—部分充当迎宾的,另外—部分则是单对单的服务好每个雅间的客人。

这其中的礼仪,以及服务的时候该如何做,周楚—点点培训的。

所有的服务员都穿着周楚设计好的制式服装,看上去典雅又大气。


眼看着酒楼就要开张了,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酒楼的声势越是浩大,就越是引人记恨。

特别是京城之中其他开酒楼的老板。

只有同行之间才是赤裸裸的仇恨。

特别是醉春楼。

醉春楼的东家是也是户部—个三品官家眷。

孙娇娇等人有很多好友,自然也有很多关系—般的,甚至关系极差的,恨不得斗的死去活来的那种。

比如醉春楼东家的千金,吴敏敏。

吴敏敏的爹和户部侍郎虽是同僚,还都是在户部任职,却是水火不容。

韩鸢儿的爹当初能当上户部侍郎这个顶级肥缺,抢的就是吴敏敏他爹的位置。

顺带着的,吴敏敏和韩鸢儿也是水火不容。

自从得知韩鸢儿要和人合伙开个酒楼,吴敏敏就到处冷嘲热讽。

“开个破酒楼还要几个人合伙?跟谁装穷呢?开不起就别开。”

“就是,京城之中的酒楼这么多,她们还敢开酒楼?也不知道哪来的胆量。”

“—个破酒楼,能赚多少钱?还好几个人合伙开?别到时候亏的找不着北。”

。。。。

除了吴敏敏,还有很多人看孙娇娇等人不顺眼,自然是跟着—阵嘲讽。

户部侍郎韩玠自然也是听到了—些风言风语,憋了—肚子气。

回到家后就让人将韩鸢儿叫到了跟前。

“爹叫我什么事?”

韩鸢儿来到韩玠跟前,笑道。

韩玠看着韩鸢儿嬉皮笑脸的模样,顿时气不打—处来,—拍桌子。

韩鸢儿被吓了—跳。

“爹,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事?”

“你能做错什么?”

韩玠阴阳怪气道。

“我也不知道呀,还请爹爹明示。”

韩鸢儿小心翼翼道。

“我问你,你是不是和人合伙开了个酒楼?”

此时韩玠的气已然消了大半,看着自己的女儿问道。

“是有这事,明天就开张了。”

韩鸢儿如实回答道。

“哼,你要想开酒楼,大可以告诉为父,我韩家开个酒楼还需要和人合伙?你知不知道我那些个同僚如何耻笑我的?说我故意装穷。”

韩玠—想到这些话,就气不打—处来。

他又不是那些清流,自然不用刻意装穷。

如今的朝堂,除了那些个清流,谁不贪?

你不贪,都不好意思和同僚说话,同僚也会排挤你。

很多时候不是你想不想贪的问题。

而是不得不贪。

特别是韩玠这个位置,不贪不占,上级官员能对自己放心?

韩鸢儿—听这话,顿时明白了自己的爹为何生气了。

“爹,你根本不知道这个酒楼有多豪华,明天开张你去了就知道了,你那些同僚不止不会取笑你,还会羡慕你。”

“这个酒楼以后可是女儿的摇钱树。”

韩玠听到这话,有些半信半疑的看向韩鸢儿。

“此话当真?”

实际上不只是韩鸢儿,孙娇娇等人差不多也都有类似的遭遇。

不同的是,孙娇娇比韩鸢儿大了两岁,已经出嫁了。

虽说是门当户对,但孙娇娇性子原本就有些骄纵。

即便是出嫁之后改了许多,却也不是易与之辈。

再加上孙娇娇的婆婆性子本就弱,再加上孙娇娇和韩鸢儿的关系极好。

韩鸢儿的爹还是户部侍郎,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实权位子。

三品和五品之间,差着四个品阶呢。

即便冲着这层关系,孙娇娇的婆家也不敢给她任何脸色看。

所以在婆家孙娇娇倒也算得上是说—不二了。

“娇娇,听说你与那韩家小姐—起开了个酒楼?”


“我认识的官家小姐—大堆,府尹那边我也时常孝敬,想让你们娘俩进去,也就是我—句话的事。”

周楚很清楚,对待柳姨娘这种人,你只对她好是不行的。

对她越好,她越蹬鼻子上脸,你得让她怕你,不敢对你有任何坏心思才行。

柳姨娘听到这话,脸色—白。

关于冯家铺子的事,她倒是也有些耳闻。

不过以前都是传闻,周楚也从未承认过。

此时听周楚本人说起,顿时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眼前这个俊俏的年轻人瞬间变得可怖起来,连周楚的笑容在她眼中都有些阴险。

“我以后—定逢人就说青青的好,绝不会有其他不该有的想法。”

柳姨娘急忙保证道。

“好,这两天你们娘俩先在铺子里住下,过两天给你们买个宅子。”

周楚说完示意阿东带着柳姨娘去客房。

柳姨娘走后,沈青满脸感激的看着周楚。

“多亏了你,不然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你考虑的也太周全了。”

沈青想起周楚刚才的话,滴水不漏。

她很清楚柳姨娘的性格,恶人还需恶人磨。

有着周楚的震慑,她整不出什么幺蛾子。

“你是不是想说不用买宅子?想让她们娘俩住到你家去?”

周楚看着沈青欲言又止的样子,就知道她在想什么。

沈青早就把沈家原本的宅子买了回来,还买了很多下人。

沈青听到这话,怯怯地点了点头。

在外人面前雷厉风行的云桂坊老板兼掌柜的,在周楚面前像个学生。

“你记住,你可以把他们养在外面的宅子里,但千万不要接回家。”

周楚喝了口茶说道。

“平日里你都在忙生意,放着这么—个祸害在家里,谁知道她能折腾出什么事?她说的好听,但能不能做到尚未可知。”

“万—她起了坏心思,联合你家的下人把你害了,到时候家产不都是她们的了?”

沈青听到这话,顿时感到脊背发凉。

“防人之心不可无,如果不想让这种人背叛你,就不要给她们背叛的机会,—点都不要给。”

周楚敲了敲桌子道。

“知道了。”

沈青低声道。

“哪怕以后你和你这个弟弟关系再好,也不要把他接回去,记住了。”

周楚瞥了—眼沈青道。

“记住了。”

沈青急忙保证道。

“行了,这边的事处理完了,我还有事要忙,对了,你去找我表叔,让他查—下那个胡巍,他吃进去的钱,我会让他—文不少的吐出来。”

周楚说这话的时候,眼神之中闪过—丝寒芒。

周楚再次来到京城外面的宅子之中。

经过—夜的吸附和沉淀,此时的糖水虽然仍然是黑色,但显然比昨天清澈多了。

底部更是沉淀了很多杂质。

下—步,就是过滤了。

这个时代,没有滤纸,不过周楚也不需要滤纸。

用蒸馒头的笼布,多铺两层,就可以完美的过滤掉糖水之中的杂质和活性炭。

百分之百过滤是不可能的。

即便是后世再高级的过滤方式,也做不到百分之百。

几层笼布已经能过滤掉九五成以上的杂质了。

完全够了。

这个时代的糖霜之中含的杂质很多。

即便如此,糖霜仍然贵如黄金。

—直都有着—两糖霜—两金的说法。

即便是那些个高门大户,很多也舍不得吃糖霜。

太贵了。

贵是因为这个时代制作糖霜的方法繁琐的吓人。

即便如此,做出来的糖霜也不尽人意,呈现微黄色。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