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赵百汇赵锦衣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古代从零开始打造幸福地球村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易阴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有人搬来桌椅,锦衣和锦绣坐下。锦衣拿起账本,“吴二牛家,十天工钱是一百三十三文,你看看对不对,对的话就上来领钱。”一个男人拘谨的走过来,“对…对…对的。”他根本不知道对不对,他只知道锦衣说给他一百三十三文钱。以他家的情况,省着点用,让孩子早晨晚上多出去挖点野菜回来和粗粮一起煮。买一百三十三文的粮食,就够家里吃一个月了。这还只是十天的工钱,那剩下二十天的工钱岂不是全攒下来了?那一年能攒下多少钱?多久能攒够给大娃娶媳妇的钱?锦绣拿着钱袋子,数出一钱银子和三十三枚铜钱递过去。“下一个,刘狗娃,一百四十一文,数额对不对?”叫狗娃的是一个三十岁看着像五十岁的男人,也激动的站了出来,还像刚刚领了钱的吴二牛挤眉弄眼,看来是很熟的朋友。意思不言而喻...
《穿越古代从零开始打造幸福地球村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有人搬来桌椅,锦衣和锦绣坐下。
锦衣拿起账本,“吴二牛家,十天工钱是一百三十三文,你看看对不对,对的话就上来领钱。”
一个男人拘谨的走过来,“对…对…对的。”
他根本不知道对不对,他只知道锦衣说给他一百三十三文钱。
以他家的情况,省着点用,让孩子早晨晚上多出去挖点野菜回来和粗粮一起煮。
买一百三十三文的粮食,就够家里吃一个月了。
这还只是十天的工钱,那剩下二十天的工钱岂不是全攒下来了?
那一年能攒下多少钱?
多久能攒够给大娃娶媳妇的钱?
锦绣拿着钱袋子,数出一钱银子和三十三枚铜钱递过去。
“下一个,刘狗娃,一百四十一文,数额对不对?”
叫狗娃的是一个三十岁看着像五十岁的男人,也激动的站了出来,还像刚刚领了钱的吴二牛挤眉弄眼,看来是很熟的朋友。
意思不言而喻,你不行啊,赚的比老子少啊。
吴二牛回瞪,等将来我儿子把你女儿娶回来,我家多一口人,你家少一口人,看到时候你怎么得瑟!
狗娃果然和他是心有灵犀的好朋友,居然懂了他的意思,立刻瞪回去。
你狗日的想个屁!老子才不会把女儿嫁到你这个穷鬼家里去呢!
十户人家的工资不过一两多银子。
对于赵家的收益来说,不能说九牛一毛,可也谈不上压力。
“锦绣,以后管理这酿酒厂的任务就交给你了,我得盯着工地那边。”
“大姐,你放心,我一定管理好。”
“也不用太费心,这边的生产任务都是固定的,你只要隔三差五来看看就行,然后每十天来发一下工资就行。”
“主要是供应粮食和柴火的容易出问题,这方面要注意。”
“嗯嗯,大姐,我一定会管理好的。”
锦绣很激动,终于可以像大姐一样,帮着老爷做事了,她好开心啊。
跟来扮演随从壮声势的锦绣爹更激动,自家闺女也要管事了,也要成为像锦衣那样有权力的大丫头了?
以后别人看到他,也会说这就是锦绣姑娘的爹,那可太有面子了。
锦衣四人离开,酿酒厂里立刻喧嚣起来,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婆娘,趁着天亮,你去镇上买点粮,对了,再割几两肉回来,对了,再给我带一坛子米酒回来。这里的酒?你这婆娘想死是不是?”
“大丫头,你跟着你婶子去镇上,也买点粮,其他就算了,咱家还有饥荒没还完呢。”
不大会儿,一群十几个女人孩子结伴出了门。
锦衣几人其实未走远,正在围墙外面看墙体有没有破损需要修复什么的。
所以院子里的动静都被她听到了。
“既然咱们能自己生产酒了,就没必要让大伙跑去镇上那么远买更贵的酒了。”
“锦绣,明天你从酒厂里挑人,在酿酒厂门口挂个牌子,也卖酒,就按照镇上的价格卖就行。”
“不图赚多少钱,主要是给大家个方便。”
“然后等老爷规划的商业街弄好了,就把生意挪到那边去。”
“对了,按照老爷说的,要给激励,给个保底,然后算好提成比例,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不然容易出问题。”
“小商小贩要鼓励,不要出现豪商巨富。”
“大姐,我记住了,我回去就好好想想。”锦绣赶紧把待办事项在本子上记好。
这是老爷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样就不会忘记需要做的事情。
“走吧,墙壁没什么问题,咱们回去了。”
峡谷口,几个背着柴的人和十几个衣衫褴褛男女老幼都有的队伍相遇。
“几位,我想问一下,前边就是赵老爷家吗?”
“嗯,是的,你们要去干什么?”
“我听说赵老爷大慈大悲,说无论什么人来这里,最差都有一口吃的,所以我们就来了。”
“听说是这样,好像赵老爷需要不少人开垦荒地,然后可以留下来种地。”
“那您几位是来这边干什么?”
“我们几个是附近村子的,赵老爷这边需要柴火,我们就每天打几担柴火过来卖。”
“柴火还能卖钱?怎么算钱的?”
男人有些犹豫不想说,怕被抢了生意,但是终归还是老实。
“现在地里活不多,我就每天打半天柴火,拿过来一天大概能赚三文钱。”
“半天三文钱,一天六文钱,一个月那就是一百八十文?”
“这,这够一家人吃饱饭了啊。咱们有活路了啊!”
“是啊,三叔,咱们有活路了,留在这里帮赵老爷开垦荒地,说不定还能分到几亩地呢。”
“大家加把劲,快过去。”
这些人很快来到工地附近,问这里是不是赵老爷家。
王老板听到动静过来,看了看众人,十几个人都是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也就三两个人面前能进他的建筑队。
所以只好熄灭心思,带着众人来到赵府门口。
他在中院专门收拾出来的一个客厅见到了赵百汇和四个丫头。
“赵老爷,这些人是来投奔您的,我找您有事儿,正好顺路带过来了。”
“嗯,麻烦王老板了,锦衣,你去安排一下,先住在前院。”
“正好王老板也来了,那就商量一下,抽些人,在我家宅院附近修建一批房子,给这样来投奔的人住。”
“对了,王老板,您说有事找我,是什么事儿?”
王老板已经思考了很多天了,一直无法下定决心,此刻人都来了,干脆一狠心说。
“赵老爷,我知道您是好人,所以我想带着手下的人投奔您!”
“投奔我?这是什么意思?”
王老板神色黯然的说,“赵老爷,您不知道,我们这伙人,都是来自一个村子,都是叔伯兄弟。”
“当初我们村子遭了灾,大家伙活不下去了。”
“那时候我在镇子上当学徒,没办法帮乡亲们,可也不能看着大家饿死。”
“于是我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勉强接了点工程,带着各家家里的男人出来盖房子建围墙。”
“只要有口吃的,我们就干。”
“就这么干了十几年,我都从一个小学徒干到中年人了。”
“这行真的不好干啊,每天卖力气,也只能勉强混个温饱。”
“去年,为了赶工期拿到工钱,结果出了一次小事故,死了一个,残了两个,那都是我同宗同族的兄弟子值啊,死的那个,还是我亲侄子…”
“王老板节哀。”
这一说,赵百汇就理解王老板的难处了。
这个时代,没有那么多工程需要做,干这行就等于付出更多劳动却拿更少的钱。
还有些风险在里面。
而自己这边事业启动,以后只会建设的越来越快,但是王老板如果只是和他合作,那只能拿市面上的薪资待遇。
可是如果成了他的人,那待遇自然不一样。
几个丫头的家人,还有酿酒厂那边的待遇,王老板都是看在眼里的。
“王老板,我答应你了。”
“以后,你依旧负责建筑队的管理,但是要接受锦衣她们的管辖。”
“工人待遇,看具体工作,男人们按照辛苦程度,每天的工钱暂时定在六到十文钱。”
“你作为管事,工钱就暂定为十文钱。”
“你们这活比较辛苦,给你们个福利,管饭,餐食标准呢,咱们再商量。”
王老板扑通一下就给赵百汇跪下来。
“谢谢老爷,老爷的大恩大德,我王长江一辈子没齿难忘!”
“拼音很重要,没有拼音,你学习每个字都要别人教。”
“但是学会了拼音,你就掌握了自学的能力。所以,这就是一个工具,就如同你想砍柴,先花一点时间,把斧头磨的锋利,效率可以加倍,就叫磨刀不误砍柴工。”
眼前都是没有一点文化的普通人,林学瑾教学也尽量用普通话,白话来说明。
“课程时间是一个月,每天上午上课,下午休息工作。”
“这个班毕业了,考试通过,你们就可以选择去上其他班,九个班的课程全部写完,并且综合考核完成,就能毕业,领取毕业证。”
一个小伙子跟在后面进来,抱着一摞子笔记本,挨个发给每个人。
一个本子3元,笔2元,一套5元。
300人一人一套就是1500元,对赵百汇来说,洒洒水啦。
现在有神仙醉撑着村里开销,他的补助基本上都不怎么花了,每天都有一万多块补助到账,他都攒了很多钱了。
他准备攒个几百万,干大事情。
“每个人每个等级课程开始的时候都可以免费领取一套纸笔。”
“如果用完了,那就要自己花钱买了,本子3元,笔2元,对大家来说并不便宜,所以节省着一点用。”
“如果自用用光了,可以到学校的教务室购买新的。但是限制数量。”
“一套只要五十文,拿去外面有的是读书人加价抢着要,所以你们要珍惜。”
“对了,多说一句,这些东西不允许私自卖给别人,被发现了,就等着被退学吧,以后都没有机会再来学习了。”
“这东西很珍贵,便宜给大家是为了让你们学习提升自己,拥有更好未来的。”
“而不是为了让大家牟利的,如果真有人这么干,这么鼠目寸光的人桃园村也不需要。”
“好了,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学校每天只上半天课,给大家留半天时间工作赚钱,或者复习学习的内容。
六位老师,锦衣等四大丫头能教,加上林学瑾和赵明成。
林学瑾希望自己的大儿子来教课,结果因为时间太短,学习的内容不够,所以变成了学生,先来跟着上课。
等以后水平高了,再当先生。
锦衣她们教半天课,剩下半天时间办公倒也够了。
毕竟桃园村不大,各种事情也井井有条的按照计划走办,很少出问题。
所以她们时间才比较充裕,能来教课。
等回头她们培养出一些毕业生了,再挑选优秀的做老师,她们就能解放了。
没办法,桃园村太小,人才太少。
系统的课程中,小学课程是为了培养能算能写的普通人才,中学是进一步培养高素质人才。
但是桃园村现在等级低,只能办小学,没法办中学。
只能期待以后升级了。
桃园村办学校的事情又出名了,办学不是什么特别的事情。
很多地方都会办,官办的不提,甚至有的富村出了读书人,自己办个村学族学也不稀奇。
但是桃园村学校居然教泥腿子们学习,就稀奇了。
青牛镇上的人都说,人渣大傻子赵老爷又冒虎气了,又开始撒币了。
只是这次语气有点不足。
这一年来,桃园村的富裕早已经传遍了十里八乡。
很多人羡慕妒忌恨,下不了决心背井离乡,只能冒冒酸气了。
特别是身在镇上,看不起村子的一些不上不下的普通人。
…
一家六口沿着大路来到桃园村村口,看着眼前的繁华,一家人都目露惊奇之色。
“不知林先生来此是为了什么事儿?”
“家里孩子大了,我也没有官身,所以就带着孩子们从京师出来游学,看看这大好的江山。”
锦衣点点头,“我家老爷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经历才是最好的老师。”
林学瑾愕然,细细品味,赞叹道,“你家老爷是有大学问的,简单一句话,叫人提壶灌顶啊,真想拜访一下。”
锦衣心思一动,笑着说,“我家老爷平时不见客,不过我倒是想请林先生到家里小坐一下。”
林学瑾听懂了她的意思,这是答应引荐一下。
“大善!”
“不急,我家老爷此时正在上课,我们正好品品茶,这茶可能只有我们老爷有,林先生也未必喝过。”
“哦?是吗?那我可要尝尝了。”
果然是每喝过,林学瑾又是一番赞叹。
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还小一岁的女孩子和父亲谈笑风生,毫不落下风,林云轩很是愕然。
这风采,自己从未见过。
而林梦璇看着锦衣,也是异常崇拜羡慕,这个姐姐好厉害啊!
“时间应该差不多了,林先生,请。”
“哈哈,马上要见到你家老爷了,说心里话,林某十分激动啊。”
“希望林先生不要失望的好,我家老爷怎么说呢,有时候过于洒脱,可能会显得无状。”
“无妨,无妨,那才是真性情,真洒脱。”
几人出门,登上两辆马车。
锦衣独自一辆,林家四人一辆,沿着湖边的路往宅子行去。
“爹,这个姐姐好厉害啊。”
林学瑾摸了摸女儿的头,笑着说,“璇儿将来也要变得这么厉害才行啊。”
“嗯,爹,我会努力的。”
林学瑾笑着点点头,然后看向自己儿子,问,“云轩,你怎么看?”
“真是奇女子啊,此番风采,我不及。”
“是啊,行事如此大气,窝在这个小村子,屈才了。额…女子无才便是德啊,或许正是因为在这里,她才能展现出这样的风采。”
两辆马车来到门口,门口两个站的笔直的少年仿佛没有看到人一般一动不动。
直到锦衣下车文化,才回话,而且简单直接。
“小七,小八,老爷回来了吗?”
“回来了。”
林家四口看到这两个跟木头人一样的少年,不知道该表达什么想法,只是感觉有一股形容不上来的特殊气质。
到门口还没等进去,就听到孩子的笑声。
林家四口跟锦衣一进院子,就看到一个大男人在和十来个孩子玩,立刻就傻了。
“一,二,三,木头人!”一个孩子还在数数,后背就被最靠近的一个大男人拍了一下,然后男人就疯狂的往回跑。
毕竟是大人,而且还跑的那么无状。
所以才能在最前面,却第一个跑回线,然后站在那开心的大笑。
这是家里人,但是智力有问题?
锦衣捂着额头,完了,都被别人看见了。
她只能无奈的喊到,“老爷,别玩了,来客人了。”
卧槽,这是你家老爷?
你要不说,我TM以为是个弱智呢。
林家四口都傻了。
“来人了?”赵百汇扭头看到确实多了四个陌生人,于是点点头,冲着孩子们喊到,“别玩了,回营吧,今天家里有客人,你们回营地吃饭吧,列队!
最后两个字一喊出来,本来都玩疯了的十来个小子立刻收敛,按照个头列成一队,齐齐敬了个礼,迈着几乎一样的步伐往大门方向走去。
路过锦衣没打招呼,路过林家四人,没有任何人好奇的多看一眼。
林家四人不知为什么,内心产生一种震撼感。
青牛镇边缘处,小巷子拥挤破败,狭窄的道路上到处都是水坑,满眼都是排泄物。
这里住的都是镇上的破落户,和靠种地为生的普通农户。
锦园明明只是离开了一天,可再次来到这个习以为常的环境下,已经显得十分不适应。
来到自己小院门口,推开那千疮百孔,连视线都挡不住的大门,一股苍凉破败感迎面袭来。
“大姐,是大姐。”锦园五岁的二弟正在院子里收拾柴火,看到姐姐立刻惊喜的跑过来,直接抱住她的腰。
锦园又开心又头疼。
干净的衣服被搞脏了,回去恐怕会被锦衣姐姐说。
但是看到弟弟,是真的很开心啊。
“大姐。”屋门口玩的三岁的三弟也跑了过来,扑上来,那黑漆漆的小手让锦园更头疼了。
“大丫,你怎么回来了?”锦园母亲听到动静走出来,第一眼看到女儿是本能的开心,但是下一刻就目露恐惧。
“你这丫头胆子也太大了,怎么敢偷偷跑回来了?”锦园母亲上前拉住女儿,把两个缠着姐姐的儿子粗暴的推开,哪怕儿子摔倒哭泣她都顾不上,拉着锦园就要把她送回去。
现在他家已经够难的了,要是对方因为大丫头跑了而报了官。
那后果简直不敢想象!
“娘,我没有偷跑,我是请了假才回来的。”
“请假?你昨天才过去,这才一天人家就给你假,你当你娘是傻子吗?”
“娘,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请假了,我回来也是因为有事,等会我看看爹,就要赶紧回去了。”
“你说的是真的?”
屋子里传来虚弱的声音,“是大丫吗?是大丫回来了吗?”
“爹!”锦园眼睛一红,就冲向了屋子。
也就是十几平的屋子,屋顶是茅草的,里面只有一张床,用家徒四壁来形容都是一种夸赞了。
因为墙壁上破了不止一个大洞,破洞都被用茅草堵着。
唯一一张床是谁有需求谁睡,其他人睡在茅草上。
床上躺着一个干瘦的中年人,正强撑着想要坐起来。
看到锦园地第一眼,男人就流着泪悲声说,“大丫,爹对不起你啊。”
“爹,你别这么说。”锦园也红了眼睛流了泪,扶着父亲躺下。
“爹,我过的挺好,住的房子不漏风不漏雨,晚上睡觉有被子,吃的比家里好很多。”
“昨天老爷有喜事,今天给了赏钱,我拿回来了,你一定要好好养病。”
“喜事?…畜牲啊!畜牲!”锦园爹一愣,目光透出无限的哀伤,举起拳头狠狠的砸了床板一下。
锦园懵了,爹这是怎么了?这不是该高兴的事情吗?
后面跟进来的锦园娘也是一愣,同样目露悲伤,很想抱住女儿再大哭一场,但是看女儿走路正常,仿佛又不像那么回事。
于是拉着她到了半堵墙后面,“丫头,你脱裤子,我看看。”
锦园红了脸,“娘,你在说什么啊?”
“脱!”
片刻之后,锦园娘疑惑的问,“你说的老爷的喜事是什么喜事?”
“不知道啊,老爷只是说有喜事,具体是什么事儿没和我们说啊。”
锦园娘松了口气,走过来在丈夫耳边小声的解释了一下。
夫妻俩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一般。
然后才想起女儿说钱的事儿,赶紧问情况。
锦园将两个小钱袋拿出来交给母亲,“这是两百文,拿去给爹买药吧。”
“一百文是我的,还有一百文是一个姐姐的,她好像没有家人,就把钱借给我了。以后我再得到赏钱,再还给她。”
“好人啊,都是好人,没想到你这丫头有福气,到了好人家了。”
“回头我和你爹要给人家赵老爷立长生牌位。”
“娘,我回来有一会儿了,也该回去了。下次我再得到赏钱什么的,会再拿回来的。”
锦园娘张嘴,想拒绝,但是没有说这话的底气啊。
只好嘱咐她回去要好好干活,给人家赵老爷当年做马,以报答人家的大恩大德。
锦园都不好意思点头,总不能说人家没什么活,自己可以天天呆着吧。
走出大门,回头看了一眼破败的家里。
虽然现在家里很差,但是未来很光明。老爷说每个月都有赏钱,一个月一百文,一年就是一两二钱银子。
这些钱已经抵得上家里一年花销的一半了。
她才八岁,居然就已经可以养家了。
这种自豪感,简直爆棚。
所有她的脚步越来越轻快。
唯一不好的是,衣服脏了,怕回去被锦衣姐姐说,看来以后再回来要教弟弟爱干净了。
老爷可是很爱干净的。
毫无意外的,三个请假回家的女孩都回来了,就像锦文说的,除非是蠢死了才会逃走。
每天吃得好住的好,没什么活,老爷人还好,对了,还有月钱,这日子,地主家的小姐日子过得也就不过如此了吧!
往后看情况再增加工人,反正厂房建的够大,就是三五百人也能放得下。
未来工人如果更多,随时可以再次扩建。
服装厂制作各种成衣,工钱预计在每天五到八毛钱左右,多劳多得。
为了防止有人过度疲劳,是有工作时长上限要求的。
要是不限制,真的会有人干到累倒的。
这边成衣种类很多,大人的小孩的男人的女人的,甚至袜子手套也有生产。
工厂还承接定制业务。
比如治安所统一制服的定制。
村委工作人员的统一样式工作服等等。
制衣厂采用流水线作业,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加上村落级系统提供的一些简易工具,又进一步提升了效率。
所以哪怕定价不高,利润也很可观,一件衣服卖出去利润应该有一半。
当然,还有用昂贵布料加上精细工艺制作的成衣,专门销售给有钱人的,那利润就更可观了,几倍的利润。
所以很快,商业街上又多了一家成衣铺,占了三个铺面。
大大的牌子写着锦绣服饰四个大字。
左边的只有男人可以进,右边的只有女人可以进。
中间的最大,包含了两边所有的衣服种类,男女都能进。
很符合现在的男女情况。
成衣铺开业的时候,赵家的女人基本都来了,还有林夫人,以及其他一些府中产业的管理层中层男人的家眷也基本都到场了。
不是单纯的捧场,这东西本来就对女人有天然的杀伤力。
两三百文钱一件普通衣服,所有人都能消费的起。
自己买布料,自己缝制,材料成本和时间成本,也差不多要这些。
那为什么不挑质量更好,也更漂亮的成衣呢?
“梦璇,你快过来看看,娘穿这件漂不漂亮。”
“娘,你好漂亮啊,我也想试试。”
“丫头,有小一点我闺女能穿的号码吗?”
“有的,我给您找找。”销售的小丫头乐坏了。
在这里卖衣服可是都有提成的,这夫人出手阔绰,挑选的都是店里最贵的,最差都是上百元一件的那种,二三十块钱的看都不看一眼。
这要是卖一件出去,顶她好几天的工钱了。
这两件衣服若是林夫人都要了,她感觉自己能幸福的晕过去。
爹就不会再骂她是赔钱货了吧?
“锦绣,你过来看看婶子穿这件漂不漂亮。”
“婶子天生丽质,穿什么都好看,不过确实和这件更搭,来,我再给您配上一件披肩,您看看,是不是更漂亮了?。”
“娘,好像真的不错啊。”
“好,那就买了!”林夫人豪横的掏出一沓子百元大钞就要付钱。
锦绣赶紧说,“婶子,不急,您怎么还把钱放在衣服里啊,您过来看看我们这的新产品,钱包。”
“回头您挑几个,您和女儿,还有林先生和你家云轩,一人都配上一个。”
“我送您,不用掏钱。”
锦绣几个丫头在赵百汇的熏陶下越来越大气了,不过不同于赵百汇的瞎大方,她们都是有目的有手段的大气。
“婶子有钱,不用你掏钱,跟你说,我家和老林家在京师和老家都是有产业的,赚的不比你家的神仙醉少!”
林夫人买了好多件衣服,自己家里人几乎每人都挑了几件。
没办法,这里的衣服就是好,女装漂亮,男装英挺帅气。
最后在锦绣的介绍下,不但买了钱包,还有不少袜子之类的小东西。
最后结账的时候,足足要三千多块,等于三十多两银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