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刘晓陆杨全文+番茄

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刘晓陆杨全文+番茄

一只绿耳 著

现代都市连载

言罢,刘晓帮着陆杨检查了一下房里的情况,生怕陆杨漏了什么书没带上。过了会,刘晓的声音响起。“你爹他们隔几天便要进县城一趟,你不回也行,到时候要什么东西,跟你爹他们说一声就是。”陆杨点头。“我知道了。”刘晓说了很多话,陆杨时不时地回应一句。眼看时间也差不多了。陆杨跟家里人道别之后,便跟刘晓往村口的方向走去。李伯早已等在了村口,陆杨跟刘晓道别之后,便上了车。一个时辰后,牛车慢慢地在学堂门前停下。陆杨下车,等李伯走后,才转身往学堂大门走去。今日是收假日,学堂门前很是热闹。形形色色的人不少。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手上都拿着大包小包的东西。陆杨看了一眼便收回了视线。算起来,他在学堂里也就生活了三天。就算有着原主的记忆,陆杨发现有些人的名字,他还...

主角:刘晓陆杨   更新:2024-11-12 09:3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晓陆杨的现代都市小说《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刘晓陆杨全文+番茄》,由网络作家“一只绿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言罢,刘晓帮着陆杨检查了一下房里的情况,生怕陆杨漏了什么书没带上。过了会,刘晓的声音响起。“你爹他们隔几天便要进县城一趟,你不回也行,到时候要什么东西,跟你爹他们说一声就是。”陆杨点头。“我知道了。”刘晓说了很多话,陆杨时不时地回应一句。眼看时间也差不多了。陆杨跟家里人道别之后,便跟刘晓往村口的方向走去。李伯早已等在了村口,陆杨跟刘晓道别之后,便上了车。一个时辰后,牛车慢慢地在学堂门前停下。陆杨下车,等李伯走后,才转身往学堂大门走去。今日是收假日,学堂门前很是热闹。形形色色的人不少。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手上都拿着大包小包的东西。陆杨看了一眼便收回了视线。算起来,他在学堂里也就生活了三天。就算有着原主的记忆,陆杨发现有些人的名字,他还...

《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刘晓陆杨全文+番茄》精彩片段


言罢,刘晓帮着陆杨检查了一下房里的情况,生怕陆杨漏了什么书没带上。

过了会,刘晓的声音响起。

“你爹他们隔几天便要进县城一趟,你不回也行,到时候要什么东西,跟你爹他们说一声就是。”

陆杨点头。

“我知道了。”

刘晓说了很多话,陆杨时不时地回应一句。

眼看时间也差不多了。

陆杨跟家里人道别之后,便跟刘晓往村口的方向走去。

李伯早已等在了村口,陆杨跟刘晓道别之后,便上了车。

一个时辰后,牛车慢慢地在学堂门前停下。

陆杨下车,等李伯走后,才转身往学堂大门走去。

今日是收假日,学堂门前很是热闹。

形形色色的人不少。

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手上都拿着大包小包的东西。

陆杨看了一眼便收回了视线。

算起来,他在学堂里也就生活了三天。

就算有着原主的记忆,陆杨发现有些人的名字,他还是有些对不上脸。

不过这也足以说明原主其实并不是很在意这些同窗。

陆杨倒是无所谓。

反正早晚也是要各奔东西,各走各的路,有没有朋友都一样。

陆杨拎着一大包东西往舍房那边走。

想着一会要去见一见夫子,然后把手里的礼送出去。

心里有事,路上遇到一两个有些脸熟的人,陆杨瞥了一眼想不起名字后,索性就没有打招呼。

陆杨回到舍房时,刘开毅已经在舍房里整理东西了。

舍房一共住了四人。

原主除了跟刘开毅关系好一些外,另外两人跟原主的关系只是一般。

刘开毅抖了抖被子,打算拿出去晒一晒,便见陆杨走了进来。

他放下被子,转身看向陆杨。

“为方兄这次回家带的东西可不少啊。”

以前陆杨回来时都是只背着一个箱笼。

这会看到陆杨拎着这么一大袋的东西,刘开毅便有些好奇。

陆杨走到自己的书桌旁,把手里拎着的包袱放下,然后又把箱笼放下。

他看向刘开毅,指了指桌上的包袱。

“我娘说家里弄了些酱菜,让我带些给夫子尝一尝。”

“原来如此。”

刘开毅从一旁递了块布给陆杨,“刚洗过的,给你擦擦。”

陆杨接过,笑道:“启恒兄还是那般爱干净。”

刘开毅笑了笑,说先把这薄被子拿出去晒一晒,一会再说。

陆杨点头。

趁着刘开毅出门晒被子的时间,陆杨迅速地把床板和桌椅都擦了一遍。

等刘开毅回来时,陆杨已经在铺床了。

之前床上的被单什么的陆杨都拿回去了,这次拿过来的都是在家洗好的。

刘开毅爱干净也是针对个人,对于其他人倒是不会有其他想法。

他走到书桌旁,打开放在上面的包袱,从里面拿出一包糕点。

见陆杨弄好之后,他把东西打开,拿到陆杨面前。

“为方兄,这是我娘让我带过来给大家吃的红枣糕,你尝尝。”

刘开毅家里是开糕点铺的,原主以前也没少吃刘开毅带过来的糕点。

陆杨笑了笑,因着知道刘开毅爱干净的性子,用竹筒里的水洗了下手后,才伸手拿了一块放进嘴里。

糕点有股浓浓的枣香味,吃起来微甜,倒是符合陆杨的口味。

刘开毅见陆杨吃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心里也很是高兴。

“为方兄,你拿着。”

陆杨没拒绝,伸手接过了糕点。

油纸里的糕点不多,现在还剩下五块。


一炷香后,陆杨走到了城门前。

“李伯,我来晚了。”

李伯摇头,指了指车上还剩下的几个位子,笑道:“不晚,还要再等等才能走呢。”

陆杨松了一口气,跟李伯聊了两句之后,便上车找位子坐下。

李伯也是大河村人。

因着前几年伤了脚做不了农活,便借了不少钱买了头牛。

现在专门做拉人或者拉货的生意。

片刻后,车上坐满了人。

李伯吆喝一声,牛车慢慢动了。

陆杨看了看车上的人,随后看向路边。

身上被几股视线盯着。

陆杨以前也经常被人这么盯过,早就习惯了。

他自动屏蔽了身旁细碎的声音,想着陆家的事。

陆家一共十七口人。

因为原主,原本三十多亩的田地现在只剩下了十亩。

如今日子都是过得紧巴巴的。

原主不管家里的事,每次回去都是为了拿钱。

他这次回家,估计几个哥哥嫂嫂多少也会有些意见。

毕竟,这是他第二次县试落榜。

县试三年两次。

要想再考,就得等到后年才能考。

而家里现在的情况,再卖地供他读书的话,估计一家人都会熬不下去。

陆杨垂下眼帘,看着手里抱着的箱笼,心里想着能赚钱的路子。

他是条真咸鱼,除了上课,手机玩得最多。

各种视频也看了不少。

仔细挑挑,能拿得出来赚钱的少之又少。

眼看想了几个,结合陆家的情况都一一放弃后,陆杨把注意力放到了自家祖业上。

他家是靠酿酒起家的。

后面虽然也投了一些其他的产业,但重心始终都是放在了酿酒上。

他从小到大接触得最多的,就是关于酿酒了。

不管怎么样,他对于自家拥有的酿酒方子多多少少也是有些了解的。

陆家如今这情况,用米酿酒不成,倒是可以从其他地方想办法。

陆家建在临村尾的位置,离后山差不多有一个时辰的距离。

他回家之后倒是可以去后山找一找,看看有没有什么能酿酒的东西。

就在陆杨想着以后的安排时,牛车慢慢停了。

陆杨抬头看了一眼,不知何时,车上只有他和另外两位大叔了。

他连忙跟着两位大叔下车。

车钱之前就给了,陆杨等李伯走远之后,才往前面的村口走去。

现在正是农忙时期。

陆杨直到走到家门口,也没有遇到人。

陆家院门关着,陆杨看了看周围的土墙,上前几步敲门。

“来了,是谁啊?”

一道稚嫩的声音响起。

陆杨从记忆里得知,这是大房二儿子二牛的声音。

“二牛,是小叔,把门开开。”

二牛已经从门缝里看出来是谁回来了,陆杨刚说完,他就已经踩着凳子把门栓拉开了。

“小叔!”

陆杨点点头,看向正在院里玩耍的几个小孩,一边往里走,一边问道:“二牛,只有你们几个在家吗?”

陆家有8个小孩。

除了大房7岁的铁蛋不在之外,其余几个小孩都在。

二牛点头,“大哥去田里帮忙了,我和招娣姐在家照顾弟弟妹妹。”

招娣是二房的大女儿,今年6岁。

现在背后正背着三房1岁的小女儿豆子。

几个小孩见到陆杨,也乖巧地过来喊人。

原主平时回家大多数时候都是关在房里看书,并不怎么接触这些小孩。

几个小孩也被家里的大人说过不能在小叔看书的时候大吵大闹,因此这会见到陆杨脸上都有些胆怯。

陆杨笑了笑,也没有说什么。

让他们自己继续玩之后,就回了房。

陆杨把箱笼里面的东西摆放到书桌上后,便拿着买的骨头和肉去了厨房。

陆家有五间土屋,形成一个凹字。

一间正屋,左右两边各两间土屋。

原主之前看书怕吵,就搬到了左边的土屋里住。

另一间则是用来放杂物。

右边一间是厨房,一间是大房在住。

正屋四间房。

一间父母住。

一间二房住。

一间三房住。

还有一间,则是给大点的孩子们住。

厨房里放了很多东西,看着不算大。

陆杨怕这天气把肉和骨头闷坏了,便从柜子里拿出几个碗把东西装好。

然后又打了两盆井水,把碗放上面搁着。

弄好后,陆杨趁机看了一眼厨房里的情况。

灶台上放着两个罐子。

一个装着半罐子的粗盐,一个装着浅浅一层的猪油。

米面豆子一类的东西陆杨没有看到,只在一旁的桌上看到了一篮子的野菜。

陆杨从记忆中得知,这是苦菜。

一听名字就知道味道肯定带着苦味。

这应该就是陆家晚上要吃的菜了。

陆杨走出厨房,看了看天色。

现在正是申时,他娘和三个嫂嫂应该也快要回来做饭了。

陆杨也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

见几个孩子玩得正高兴,就回房把桌上的东西整理了一下。

抄书可以明天开始。

他现在可以先练练字。

拿出笔墨纸砚。

陆杨一连写了两张纸,才停下活动了一下手腕。

看着纸上的字,陆杨满意地点头。

原主的字偏向于颜体。

笔画丰满浑厚,气势磅礴。

大气中带着一抹锐利。

整体看着仿佛多了一抹生动的灵魂。

陆杨抬头看了一眼窗外,见几个小孩都乖巧地在院子里玩石头后,又抽出两张废纸继续练字。

不知过去了多久,一道开门声响起。

陆杨抬眸望去,便见他娘刘晓拎着一个篮子走了进来。

后面还跟着铁蛋和三个嫂嫂。

想了想,陆杨放下笔,收拾好桌上的纸张就走了出来。

“娘......”

陆杨刚想跟几个嫂嫂打招呼,便被他娘给打断了。

“你爹就说你今天会回来,还让我回来早一点做饭。”

刘晓高兴地走上前拉着陆杨的手检查了一遍。

见陆杨的精神和整体看着比前几个月回来时还要好一些后,刘晓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杨子饿了吧?娘这就去做饭。”

陆杨刚想说不饿,刘晓就急匆匆地往厨房里走去。

片刻后又拿着一个葫芦瓢出来,然后进了正屋。

陆杨笑了笑,然后看向三个嫂嫂。

“大嫂,二嫂,三嫂。”

陆杨照着顺序喊了一遍。


想到前些日子家里人的反应,陆杨眉头一皱。

不过陆杨瞬间便放松了下来。

既然家里人都没过来问他,那他便当作他们已经接受了这样一个他。

想开之后,陆杨便低头继续抄书。

在学堂里的生活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波澜。

每天天未亮起床,去伙房吃早饭,然后回学室读书,看书,做题,抄书。

陆杨原本就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对于这样的生活倒是很快就适应了下来。

转眼便到了旬假,陆杨这次倒是没打算回家。

学堂里十天放一天假,一个月有三次假。

陆杨打算下个月上旬再回一次家。

到时候家里酿的酒刚好也要开封了。

他正好可以回去处理一下这些松针酒。

想到这些松针酒,陆杨便有些发愁。

等这些松针酒卖出去之后,陆家也就只能靠刺绣和卖草药赚点钱。

这个松针酒倒是可以一直酿下去。

就是这个药性比起五月份采摘的松针药性要低一些。

价格上也会有所降低。

不过若是陆大石他们想弄,那陆杨也不会去阻止。

倒是这次卖松针酒的钱,到时候可以作为一笔启动资金。

陆杨还是想酿其他酒。

上回他爹换了很多杂粮回来,也不知道他爹能不能同意他用这些杂粮酿些酒出来卖。

陆杨把这计划放在心头,打算到时候再跟他爹他们商量商量。

这天,陆杨照常吃完饭后回房看书,便听到外面有人喊他。

陆杨放下书,疑惑地走出去,看着这名脸生的少年不解道:“这位兄台,你有何事?”

少年道:“外面有人找你。”

陆杨一愣,刚想问一下少年知不知道外面是谁在找他,少年便离开了。

陆杨想了想,转身关好房门后,便出了门。

陆大石背着背篓,有些局促不安地站在学堂门前。

这还是陆大石第二次过来陆杨的学堂。

之前过来,也是为了拜访夫子。

之后陆杨便没有再让他们过来了。

陆杨如今性子也改了不少,想来他这次过来找陆杨,陆杨应该也不会生气。

这样想着,陆大石脸上的紧张也少了几分。

只是旁边若有若无的打量,让陆大石还是完全放松不下来。

陆大石心想。

好在他今天要给怀仁堂送药草,穿的衣服都是干净整洁的。

就算有缝缝补补的痕迹,不仔细看的话,是看不出来的。

这样想着,陆大石也放下了心里的石头。

陆杨还未走出学堂大门,便看到了陆大石。

他连忙走过去,“爹,你怎么过来了?”

陆大石一见陆杨,那些视线他也感受不到了。

“杨子啊,你娘知道你今天不回家,便想着让我过来给你送些吃的。”

陆大石解下背篓,从里面拿出两个罐子。

“这罐子里的东西是你娘和你嫂子她们弄的,我们在家已经吃过了,挺好吃的。”

说着,陆大石把两个罐子往陆杨怀里递。

陆杨看了一眼,便伸手收下了。

“爹,里面是什么?”

“就是一些肉酱和咸菜。”

陆大石把背篓背上,跟陆杨说了两句后,便打算让陆杨回去。

陆杨看了看陆大石身上洗得发白的衣服,便想起之前在王丰他们手里拿回来的银子。

他连忙把怀里的荷包拿出来。

“爹,这钱是我之前借给同窗的,他们还了一些钱给我,这个你拿回去给娘。”

陆杨直接把荷包里的三两碎银递给陆大石。


王丰打开纸扇摇了摇,故作风流地笑道:“在这遇到为方兄真是巧了,我们正打算去醉春风里坐坐呢。”

醉春风原主没去过,但陆杨知道这是个什么地方。

想了想,陆杨笑道:“既然都这么巧了,那要不一起过去?”

听到陆杨的话,王丰三人对视了一眼。

三人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一些。

“行啊,我们正打算去找为方兄你呢。”

陆杨倒是没有信王丰的鬼话。

这三人连他家在哪里都不知道,还说要去找他?

不过陆杨也不是一般人,他笑道:“趁着时间还早,我们赶紧的。”

说着,陆杨便转身往醉春风的方向走去。

见陆杨态度这般积极,王丰三人都有些愣了。

“他,这是吃错药了?”

王丰用扇子挡住,小声地嘀咕了一句。

余涛啪地一声打开扇子,淡笑道:“管他呢,有人付钱,岂不更好?”

说着,余涛便大步跟在陆杨后面。

王丰想了想,虽还是觉得陆杨有些不对劲,但还是跟了上去。

范平儒也连忙跟上去。

有人当冤大头,他今晚就可以跟小翠姑娘谈谈心了,甚好甚好!

陆杨到醉春风门前便停下了脚步,等着王丰三人过来。

王丰三人走到陆杨身旁,先是嫌弃地看了一眼陆杨的衣着,然后才轻声问道:“为方兄,怎么不走了?”

陆杨笑了笑,“等你们呢,走吧。”

陆杨落后三人半步,慢慢地跟在后面。

醉春风白天献技,可以赏赏曲,看看舞。

也可以在这喝喝花酒。

但晚上便是另一番景象了。

现在正是白日,门前并没有女子在那里揽客。

陆杨几人进去之后,才有女子围上来。

“哟,这不是王公子吗?红霜可是想着您呢!”

说着,杨妈妈连忙让人去把红霜叫过来。

王丰被杨妈妈捧得心花怒放的,大手一挥,便让杨妈妈给他们安排个房间。

杨妈妈让人把陆杨几人送上二楼之后,便准备安排姑娘过去伺候。

陆杨跟在王丰几人后面进了一间房。

房间布置得倒是有些清雅,墙上还挂着不少字画。

陆杨随便地找了个位置坐下。

一直捧着的酒坛已经被陆杨随手放在了一旁的架子上。

醉春风的服务确实好。

陆杨几人刚坐下,便有人捧着酒壶和茶水果盘进来了。

陆杨扫了一眼王丰三人,端起茶壶给自己倒了杯茶。

王丰三人坐下之后便频繁地看向门口,似乎是在等着什么人。

见王丰三人没有点菜的意思后,陆杨看了一眼身后的侍女。

招手道:“你们这里都有什么好吃的?”

女子一听,连忙上前招待:“我们这里有三道招牌菜,凤飞天,三生缘和喜意绵绵,公子您要哪个?”

陆杨端茶的动作顿了顿。

过了会才轻咳一声道:“这三道菜我都要了,你再让厨房那边多弄几道下酒菜过来。”

女子心下一喜,看了看陆杨的衣着之后,只觉是自己看走了眼。

女子出门之后,王丰几人看着陆杨,纷纷笑道:“为方兄就是大气,出手就是阔绰。”

陆杨不解地看向王丰三人。

“这的饭菜很贵?”

王丰笑道:“不贵不贵,对于为方兄来说,一点都不贵。”

余涛也附和道:“这闹到晚上也才几两银子,为方兄不必担忧。”

“哦?”陆杨淡淡地笑了起来。

犹如春风拂面,顾盼生辉。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玩得尽兴点。”

王丰三人一听,乐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为方兄还是那般仗义大气!”

“不愧是我为方兄,就是顾着兄弟们。”

陆杨一边笑着接受了王丰等人的恭维,一边故作不好意思地推脱着。

“大家都是兄弟,分那么清作甚?”

“为方兄说得对,今日咱们不分你我!”

“对的,对的。”

屋里的气氛慢慢变得热闹了起来。

而随着杨妈妈的到来,气氛更是达到了顶峰。

杨妈妈看着王丰笑道:“王公子您看,这红霜姑娘可是来了。”

说着,杨妈妈推了推身旁穿着淡红色纱裙的女子。

轻声呵斥道:“愣着作甚,还不快去王公子身旁伺候好王公子。”

“是。”

红霜确实是个美艳女子,身姿妙曼,一双美目含情脉脉。

走起路来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陆杨瞥了一眼便收回了视线。

红霜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陆杨,随后轻笑着坐到了王丰身旁。

余涛和范平儒也挑了自己喜欢的女子。

陆杨随手指了一个身着淡黄纱裙的圆脸女子。

只觉这女子长得怪喜庆的。

杨妈妈说了几句客套话,让他们吃好喝好玩好后,便扭着腰出去了。

杨妈妈走后,陆杨点的菜也上来了。

原本还有些兴趣缺缺的陆杨,这会看到菜上了之后,眼睛都亮了几分。

醉春风的女子都是惯会看人脸色的。

秋水看了一眼陆杨,拿起桌上的酒壶,给陆杨倒了杯酒。

陆杨看了一眼递到嘴边的酒杯。

伸手推了推,笑道:“我不喝酒。”

秋水笑了笑,说了声抱歉后便放下了酒杯。

陆杨拿起筷子,看了看那三盘招牌菜。

一盘烧鸡,一盘红烧肘子,还有一盘清蒸鱼。

凤飞天,三生缘和喜意绵绵。

好家伙,没一个是他猜对的!

陆杨不由地笑出了声。

名字不取得好听点,别人都不会觉得高大上。

这些名字真是取得好啊!

陆杨拿起筷子夹了块烧鸡吃了起来。

不知是不是因为太久没吃鸡肉了,陆杨竟然觉得还不错。

这鸡肉里面还有股淡淡的奶香味。

陆杨又尝了尝红烧肘子。

“不错,肉质酥烂软糯,肥而不腻,要是有碗米饭就好了。”

想了想,陆杨转头让人下去弄碗米饭来。

秋水看了一眼正在大快朵颐的陆杨,又看了一眼正跟姑娘们调笑的王丰三人,嘴角上的笑意已经有些维持不住了。

“公子,来这不喝点酒,难免有些不够尽兴。”

醉春风里的酒都是带着一丝药性的,喝多了便会浑身发热。

到时候自然而然就会发生一些事情。

陆杨就算不了解醉春风里的情况,也不会贸然地去喝这酒。

原主还未喝过酒。

他也不知道自己的酒量有没有随着过来。

若是喝醉了,那可就有些误事了。

再次拒绝了秋水的敬酒之后,陆杨端起那碗米饭认真地吃了起来。

下酒菜都是一些凉菜,陆杨不是很喜欢吃,便专门吃起那盘红烧肘子和烧鸡。

那盘鱼陆杨动都没动。

王丰三人正忙着跟身旁的女子谈笑风生,之前也没有注意到陆杨。

没想到这一抬头,便见桌上那盘红烧肘子已经只剩一块骨头了。

王丰三人愣了愣,看着还在夹菜吃的陆杨,一时半会地也没有回过神。


陆大石瞥了一眼刘晓,抬步往那一排罐子走去。

一边走着,陆大石一边让刘晓去把陆柏几人喊过来。

“孩子们都睡着呢,你喊起来作甚?”

说是这样说,刘晓还是听话地去把陆柏几人喊了起来。

陆柏几人正在房里补觉。

现在天天一大早地起来,陆柏几人也习惯回来处理好草药之后补个觉。

这会听到刘晓的喊声后,几人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拿起衣服一边穿一边往外走。

陆柏站在门前,看向刘晓有些懵:“娘,发生什么事了?”

陆松和陆榕两人也疑惑地看向刘晓。

刘晓摇头,让陆柏几人先把衣服穿好,才道:“你爹说有事跟你们商量。”

陆柏一听,穿好衣服后,便过去帮陆大石把剩下的罐子搬回杂货间放好。

片刻后,除了几个小孩在院子里玩耍。

几个大人都坐在堂屋里等陆大石说话。

陆大石先是把陆杨跟他说的话说了出来,然后才道:“我打算在院子角落里弄个灶台,到时候就在那里弄那什么蒸馏酒。”

说着,陆大石把陆杨之前给他的纸张拿了出来。

知道陆柏他们看不懂,陆大石便一一给几人解释。

一盏茶后,陆柏看着陆大石和刘晓,点头道:“爹,娘,我觉得可以试一试。”

陆松和陆榕也点头表明态度。

家里没人反对此事。

陆大石心也定了下来。

想到之前陆杨给他塞的三两银子,他连忙把银子拿出来递给刘晓。

“这是杨子同窗还的,你收好。”

刘晓心里一惊。

上回陆大石便带回来了三两银子。

这会又带回了三两,可不是杨子在学堂里面出了什么事了吧?

刘晓把这话问了出来。

陆大石摇头,“就是我上次跟你说的那借钱情况。”

刘晓一听,这才放心地把银子收了起来。

一旁的赵梨花和李静,周寻芳三人抬头看了一眼,便继续低头弄着绣活。

陆大石见陆柏几人都听明白后,便道:“事不宜迟,今天就开始吧,先把角落里的东西弄出来。”

那个角落里放着一堆干柴。

得先把这些干柴弄到其他地方放好才行。

想到之前陆杨说的得先发酵,陆大石看向刘晓。

“孩他娘,一会你先弄些粟米出来,先泡着,明天就先把它们蒸好发酵再说。”

发酵要几天时间。

他们刚好可以趁着这段时间把剩下的事情弄好。

刘晓点头。

陆大石又看向陆柏三人,吩咐道:“老二和老三出去找点石头回来,老大跟我弄一下灶台。”

“好。”

陆家开始忙活起来。

转眼便到了七月初十。

陆杨一大早的就收拾好东西,与刘开毅三人道别之后,便去肉摊那边买了些肥肉和五花肉。

路上也给铁蛋他们买了些甜嘴的糕点。

他现在手上的钱不多。

一大半的钱都去买了笔墨纸。

现在兜里也就剩下八文钱了。

坐上牛车回家时,陆杨还在想着家里的情况。

也不知道家里现在已经弄成什么样子了。

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天。

若是家里已经按照他之前说的弄好了灶台,那他这次回去就能弄那个蒸馏酒了。

想着这些事,牛车很快便到了大河村。

陆杨到家门前时,家里大门紧闭,也听不见里面的声音。

他后退两步,抬头看了看前面正冒着白烟的院子,想到某种可能,他连忙喊道:“爹,娘,我回来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