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其他类型 > 重生后带着妻女疯狂捞金谢昭林暮雨无删减+无广告

重生后带着妻女疯狂捞金谢昭林暮雨无删减+无广告

春光明媚 著

其他类型连载

谢昭的眼眶蓦地有些发烫。他沉默了一会儿,到底是伸手,将钱接了过来。“妈,你放心,这些钱,我会还给大哥的。”谢昭轻声却坚定道。田秀芬没说,但是他上辈子后来却知道了的。上辈子,谢诚一直在矿区里下矿,那是拿命换的钱。家里头困难,谢诚辛辛苦苦攒了几年的本,全都给自己娶媳妇儿了。这年头,矿上条件不好,总生病不说,更是三天两头死人,有些外地的工人,死了没人来领,就这么草草用草席裹了,往矿里一扔,再一埋,谁知道?谢诚原本打定主意,攒够了媳妇儿本,再过两年就不下矿,回来跟着他爹谢友振在地里头讨食儿。虽然挣得少,但是起码踏实,不担心往矿井里一扎,再也出不来。可是,谢昭回来,娶了媳妇儿,他一切都回到了原点。谢诚一声没吭,过了年,再次下矿。而上辈子,谢昭...

主角:谢昭林暮雨   更新:2024-11-13 14:4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谢昭林暮雨的其他类型小说《重生后带着妻女疯狂捞金谢昭林暮雨无删减+无广告》,由网络作家“春光明媚”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谢昭的眼眶蓦地有些发烫。他沉默了一会儿,到底是伸手,将钱接了过来。“妈,你放心,这些钱,我会还给大哥的。”谢昭轻声却坚定道。田秀芬没说,但是他上辈子后来却知道了的。上辈子,谢诚一直在矿区里下矿,那是拿命换的钱。家里头困难,谢诚辛辛苦苦攒了几年的本,全都给自己娶媳妇儿了。这年头,矿上条件不好,总生病不说,更是三天两头死人,有些外地的工人,死了没人来领,就这么草草用草席裹了,往矿里一扔,再一埋,谁知道?谢诚原本打定主意,攒够了媳妇儿本,再过两年就不下矿,回来跟着他爹谢友振在地里头讨食儿。虽然挣得少,但是起码踏实,不担心往矿井里一扎,再也出不来。可是,谢昭回来,娶了媳妇儿,他一切都回到了原点。谢诚一声没吭,过了年,再次下矿。而上辈子,谢昭...

《重生后带着妻女疯狂捞金谢昭林暮雨无删减+无广告》精彩片段


谢昭的眼眶蓦地有些发烫。

他沉默了一会儿,到底是伸手,将钱接了过来。

“妈,你放心,这些钱,我会还给大哥的。”

谢昭轻声却坚定道。

田秀芬没说,但是他上辈子后来却知道了的。

上辈子,谢诚一直在矿区里下矿,那是拿命换的钱。

家里头困难,谢诚辛辛苦苦攒了几年的本,全都给自己娶媳妇儿了。

这年头,矿上条件不好,总生病不说,更是三天两头死人,有些外地的工人,死了没人来领,就这么草草用草席裹了,往矿里一扔,再一埋,谁知道?

谢诚原本打定主意,攒够了媳妇儿本,再过两年就不下矿,回来跟着他爹谢友振在地里头讨食儿。

虽然挣得少,但是起码踏实,不担心往矿井里一扎,再也出不来。

可是,谢昭回来,娶了媳妇儿,他一切都回到了原点。

谢诚一声没吭,过了年,再次下矿。

而上辈子,谢昭再次听见消息,是三年后了。

矿里出了事。

一共下矿的十三个劳力,全都没回来,谢诚就是其中一个。

田秀芬哭瞎了眼,谢友振也一病不起。

家从此之后,彻底塌了。

谢昭深吸一口气。

他眼眶已经有了湿意。

田秀芬却没察觉到,她只是温柔的笑了笑,又伸出手,在谢昭的胳膊上轻轻拍了拍,柔声道:“你大哥就是这性子,锯嘴葫芦,半天没个声儿,可他心里头热着哩!你回来,他高兴,你就放心吧,这钱不用算的这么清,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总归是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比啥都强。”

田秀芬说完就转身进了病房。

谢昭盯着这些钱,沉默了一会儿,飞快点了点。

一共是二百一十三元。

他没有多纠结,去交了费,又去护士站,问了问自家闺女的情况,听见一切都好,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他走出医院,又去了之前买鸡蛋的那一家,要了三碗鸡汤面,厚厚的一层油,飘着一股子诱人的香。

他先将自己的那一碗吃完了,这才端着剩下的两碗回了医院。

见着谢昭买鸡汤面,田秀芬心疼坏了。

她赶紧道:“我带了馒头,吃这个就成!这面给你媳妇儿留着,我不用吃!”

谢昭却摇头,坚定的看着她。

“妈,你也吃,我知道你心疼钱,我等会儿就回家,把泥炉子背来,以后咱自己下面做吃食。”

林暮雨也轻声道:“妈,你也吃,辛苦一天了,你要不吃,我哪儿能吃得下?”

田秀芬这才伸手接了过来。

她拿过饭盒,将里头的鸡肉和鸡蛋细细挑出来,一并拢到了林暮雨的碗里,叮嘱她:“你多吃些,才能下奶,娃有奶吃才不饿。”

林暮雨点头,没再拒绝。

这边,田秀芬又听见谢昭说要回去,当下又细细叮嘱了一遍,要他多带点东西来。

谢昭一一记下。

等两人吃完,他把洗干净的碗筷还回去,这才推着板车,走回石水村。

…………

石水村位置很偏。

从湖东县走出来,顺着山里头走,二十里山路,两小时才能走到。

石水村,顾名思义,这山坳里头不是石头就是水,土地贫瘠,种不出什么好粮食。

几座大山绵延,将它包裹环绕,一条河水沿着山脚奔腾,算是彻底隔绝了外头的路。

因此,石水村又穷又偏僻,当年打仗都没能打进来。

谢昭回了家,仔仔细细的将东西收拾了一番。

换洗的衣裳,泥炉子,再带点儿自家砍的柴火。

这住院,估计要几天,顿顿买吃的,田秀芬能心疼坏了。

再者,谢昭兜里也没这么多钱,他得省着花才行。

东西收拾好,全都捆在了板车上,谢昭抬头看了一眼天,已经是傍晚了。

他想了想,又盯着河面看了一会儿,心里头一个念头闪过。

上辈子自己似乎在哪里瞧见过,产妇喝鲫鱼汤是最好的。

补身体又下奶,很是有效。

而且这几天想来应该还会有产妇生孩子,他要是抓得多,能卖出去的话,也算是一笔挣钱的买卖。

至于抓鱼,他还是会的,上辈子林暮雨离开后,自己一个人在大河滩这里生活了一年多。

这一年来,他几乎足不出户,饿了就自个儿去河里头捞鱼,技术锻炼得炉火纯青。

谢昭说动就动。

他从屋子里找出了几个簸箕,拿着锄头,在河滩外一片稍微肥沃一点的土地里挖了挖。

没多大会儿,细红蠕动的红蚯蚓就冒了出来。

他将蚯蚓放进簸箕里,拍了拍手,这才起身,朝着大河滩走去。

这河是慢慢深下去的,天很冷,谢昭走得很慢,手里头拿着簸箕,靠近芦苇荡边悄悄的将簸箕放了下去。

这年头河里的鱼很多,没有断子绝孙的毒鱼法子,也没有电鱼,再加上天冷鱼儿觅食很难。

因此这簸箕一放下去,没多大会儿,就瞧见几尾巴掌大的鱼儿嗅着味儿朝着这里游了过来。

谢昭屏住呼吸。

那几尾鱼警惕异常,尝试着朝着簸箕里游了游,可水面稍稍起了波澜,就立刻掉头游走。

他就这样僵住没有动。

而水里头,细红的蚯蚓正不安缺氧扭动,散发出来的食物香味勾引着它们。

终于,在试探了几次,发现并没有什么危险后,它们终于是放心大胆的游了进去,大口大口抢着吃了起来。

芦苇沙沙作响。

而对于谢昭而言,就是这个时候!

“哗啦!”

他动作快而迅猛,一下子将簸箕往上抄了起来!

“哈哈!”

他爽快笑出声,就见簸箕里,两尾鲫鱼和一尾鲢鱼惊慌失措的拍打簸箕,身体弯弓,啪嗒啪嗒的想要蹦出去。

谢昭飞快抓起它们,几步走到岸上,扔进了水桶里。

没有多看,谢昭再次下了河,他顺着水草和芦苇里头钻,凭着记忆,找到几处鱼儿多的地方。

一个小时后,天色已经灰蒙蒙暗了下来。

冬日的河水冷得刺骨,谢昭牙齿早就冷得咯咯作响,他也不再贪多,转身飞快上了岸。

他回家,换了身干爽的衣裳,又裹着棉袄缓了会儿,总算是缓了过来。


王金花朝着地上狠狠“啐”了一口。

“都啥时候了还以为自个儿是城里头的少爷呢?老大,你瞧瞧你这大侄子,真是不像样了!瞧见长辈,居然就这么走过去,人都不知道喊!我瞧着爹妈那些鸡蛋喂了狗都比他强!”

王金花心里头忿忿,说话也噼里啪啦像是竹筒倒豆子,骂了个痛快。

倒不是别的,而是这几天,因为谢昭媳妇儿生娃,田秀芬从家里头拿走了不少鸡蛋的缘故。

没错,老谢头还没分家。

老谢头一共生了三个男娃一个女娃。

老大谢友顺,老二谢友振,老三谢友福,还有一个最小的女儿谢红梅。

老谢头年轻时候也风光过一阵。

他个子高,身体壮,一个人顶得过两个庄稼汉,干活的一把好手。

在那个拿工分的年代,他一人挣两人的工分,又当了村里头的大队长,家里头条件顶顶好。

再加上男丁多,于是早些年,带着三个儿子,在村头那边,找了块荒地,起了一个大院子。

一大家子全住在里面。

后来,儿子们成了家,生了娃,老谢头就住在大儿子的院子里头。

一家人也没分家,吃喝基本上都在一起,平日里交点公中钱,存在老谢头手里,用于开支。

而俗话说得好。

老大是块金,老小是块宝,只有老二是根草。

谢友振就夹在中间。

老大谢有顺,年轻时候腿摔断了,老谢头夫妻那是如珠如宝的疼着。

老小谢友福就更别说了。

他出生的时候,老谢头家里头条件已经好转了起来,吃啊喝啊都可劲儿供着。

独独谢友振。

他打小就嘴笨,好听的不会说,做事儿也一根筋,从小和老三去地里干活,他一个人干了全部,回来还要被骂干活不仔细。

他也不辩解。

长大了之后,交公中也是这样。

按照老谢头的规定,每一房挣了钱,都要上交百分之三十用于平日开支,什么吃喝,肥料,租牛等等。

老大和老三都是偷奸耍滑,常常报假账自个儿留着。

独独他。

勤勤恳恳,老老实实,一个子儿不落。

可这日子久了,不被念好不说,这一切都成了应该,吃亏是常态。

于是。

这次林暮雨生媳妇儿,就生出了一肚子怨怼出来。

尤其是老大家。

田秀芬去医院的时候,带了家里的三十个鸡蛋,还捎了一兜子红糖。

她已经心疼得快要滴血了!

可这还不算!

那谢友振居然还问家里公中借了钱!

足足三十块哩!

他们一大家子,虽说平日里能吃个温饱,不至于饿肚子,但是这钱是真的难挣!

都是土里刨食的,又要交公粮,粮食余下来都难,更别提交钱了。

他谢老二,居然一口气拿了三十!

说是说要还,可他拿什么还?

也因此,王金花一肚子气,今天见着谢昭,算是强忍着露了个笑脸出来,没成想谢昭完全没搭理自己。

她气得眼前发白,扭头对着谢友顺一顿骂。

“也就是你没出息!不然我能受这个委屈?从家里拿了钱出去生娃,居然还敢给咱们摆脸色!这日子算是过不下去了!等年过完了,一定要分家!可不能叫他拖累咱们!”

……

谢昭压根没认出来这两人是谁。

他拎着锄头,挎着篮子,一路到了昨天夜里来的野菜地。

这会儿日头出来了,红彤彤的一片,积雪也开始融化,谢昭一瞧,总算是明白为啥这块地里野菜这么多了。

因为它向阳。

靠近山脚的位置,厚厚的一层落叶压着,已经沤了一点肥,这地的肥力虽然种菜不够,但是发野菜,已经足够了。

他蹲下身子,仔细辨认了一下,心里头一阵欢喜。

啧!

密密麻麻的,都是野菜!

荠菜,还有蒲公英,紧紧挨挨长着,在这一片皑皑白雪中,冒出一点嫩绿的芽,坚韧而喜人。

谢昭也不含糊,扛起锄头就猛地往下一挖!

一锄头下去,翻出黄色的土壤,白雪掉落,露出完完整整的野菜来。

他动作很快,一把拔出荠菜和蒲公英就扔进了篮子里。

四十分钟后。

竹篮子里已经满满当当装满了荠菜和蒲公英,而这片野菜地也才挖了五分之一而已。

谢昭有些恋恋不舍的收回了锄头。

算了。

做长久生意,今天带到县城里去,要是好卖,他明天再来挖也一样!

谢昭将篮子拎到河边,全部浸入水里,顺手搓了搓。

流动的河水瞬间带走泥巴,野菜干干净净。

谢昭将篮子拎起来,抖了抖,这才离开。

…………

上午,九点。

县医院。

今天是大年初二,可以走亲戚了,医院里人也多了起来。

谢昭推着板车,上头放着一个大桶,还有一个菜篮子,板车摇晃,桶里的水也跟着荡漾,里头鱼儿受了惊,噼里啪啦的甩着尾巴。

“哟!鱼呢!真少见!大冬天的,也不知道从哪儿捉来的!”

一群人忍不住多瞧了两眼。

再看那野菜。

这在冬日里,就更少见了。

擦着一个卖馄饨的小摊子过去时,中年女人当下瞪大了眼,眼睛一亮!

“哎哎哎!同志,你这篮子里头,是荠菜和蒲公英嘛?!”

谢昭停下来,将板车放好,笑着点头应了。

“是啊,今天早上刚挖的!您瞧,新鲜着呢!”

谢昭将篮子递了过来。

哟!

水灵灵的荠菜和蒲公英,根粗味儿浓,拿在手里头瞧着喜人极了。

“那你卖不卖?”

中年女人拽着围裙擦了擦手,眼神恋恋不舍的盯着那兜子野菜看。

她家里头是卖馄饨的,主要就是肉馅儿。

但是这过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称点肉,杀点鸡鸭,肉馄饨就没那么好卖了。

可要是来一碗荠菜馄饨。

啧!

清香,解腻,别有风味儿!

谁不想这一口?

只可惜自个儿住在县城里头,供销社和菜市场也没瞧见有人卖,如今一瞧,她是真走不动道!

“您要是要,我自个儿匀一碗出来,剩下的都卖给你!”

谢昭笑着道。

他心里头飞快的在定价。

这年头,青菜价格当然比不上肉,但是也讲究一个时令。


谢恬噎了一下。

她扭头,看向了放在角落根里的一个大大菜篮子。

“那个,你看看,菜篮子的是啥呗!我昨天乱薅回来的,你不要就扔了!”

瞧见她这别别扭扭的模样,谢昭故意逗她。

“懒得看,我赶时间呢!”

谢恬瞪大眼。

见谢昭居然拎着篮子真的要走,她当下忍不住喊:“喂!喂!哎哎!你干嘛!”

喊了几声,谢昭浑然当做没听见。

谢恬急了:“二哥!你等下呀!”

谢昭停下步子,回头看着她,嘴角眉梢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你故意的!”

谢恬气得反应过来,脸蛋气呼呼的。

谢昭打量着她。

十四岁的少女,明亮鲜活,只是她实在是太瘦了,宽宽大大的衣裳挂在身上,是田秀芬年轻时候穿的,哪怕现在改小了,谢恬依旧撑不起来。

她头发枯黄,脚上一双千层底布鞋已经小了不少,脚趾头顶破鞋面,露在外面,袜子一只红色一只白色,瞧着怪滑稽。

要是上辈子的谢昭,指定要骂一声土包子,乡巴佬,一点都不知道打扮。

可重生一世回来,谢昭却只有心疼。

是啊,哪个小姑娘不知道爱漂亮?

只是她们被这个时代和环境胁迫着,强行割舍掉自己的自尊和爱美之心罢了。

穷病,是最要命的。

“你看看!这就是荠菜!”

谢恬瞧出来谢昭这是故意逗自己,当下气呼呼的一把拎起篮子,重重放在他的面前。

上头盖着的布片一掀开,露出里面嫩油油的荠菜来。

而且是挑干净过了水清洗了的,瞧着喜人极了,比谢昭采摘的还要好。

“我下不了河,这些都给你。”

谢恬顿了一下,又有些心虚的别开眼,小声道:“也不是给你,是挣了钱,给我嫂子小侄女儿买衣裳穿,买奶粉喝的。”

“二哥,你不要再不搭理嫂子了,她很可怜的。”

谢昭心里一暖。

他这个小妹,嘴巴硬,心里软,他上辈子怎么就没瞧出来呢?

“我知道的。”

谢昭认真道,“小妹,二哥以前是混账,刚来不懂事儿,让你和大哥还有爹妈费心了,以后不会这样了,二哥和你说声抱歉,你能不能原谅二哥?”

谢恬猛地瞪大眼。

她小脸蛋一下子涨红了起来。

“我,我,我又没生你的气!”

她又赶紧道:“爹妈和大哥也一样!你能回来,爹妈高兴得不得了,大哥也是!我们才不会生气呢!”

谢昭闻言,顿了一下,盯着谢恬忽然开口问道:“那你们不想陈启明吗?他以前和你们一起生活,你不也喊他二哥吗?”

谢昭说完,谢恬用一种很古怪的表情看着他。

“咱爹妈一直都知道他不是亲生的呀!”

谢恬认真道:“还是他自己说的呢!那时候我才八岁哩!他就在家里砸东西,说自己不是亲生的,要爹妈把他送回去,可他们哪里知道?”

“自己丢了儿子不说,还帮着别人养儿子,谁知道爹妈的苦?”

谢恬顿了顿,又小声嘀咕了一句,“那就这样,爹妈对他比对我和大哥好多了!大哥去矿上干活,就是为了挣钱给他念书,结果倒好,一年了,他一次都没回来过,要真说起来,他才是真没良心!呸!”

谢昭怔住了。

这,这就是他们为什么对自己掏心掏肺的原因吗?

谢昭从来不相信世界上有无缘无故的爱。

他虽然是谢友振和田秀芬的亲生孩子,可乍一回来,并没有感情,更何况自己的态度并不算太好。

他们怎么可能无条件对自己好?


“咳咳!”

刘志瞧着谢昭,又道:“我带了人—起过来,是个年轻小伙儿,叫赵五—,明天我带着和你碰个面儿,以后他负责收,我还有别的事儿。”

谢昭点头表示自己知道。

两人这才告别。

这会儿已经是十二点了。

谢昭侧头瞧了—眼水产供销社,门已经关了。

这鱼今天想要卖出去,有点够呛。

可要这么—大桶拎回去,谢昭又不甘心,想了想,他还是认了认路,直奔红星大街的国营饭店去了。

这年头饭店还是国营的最好。

谢昭早些年走南闯北,曾经去过航运最发达的沿江县城。

在国营饭店请人吃饭时,后厨居然直接收了—条三十多斤的大青鱼!

这可是长江里的鱼,味儿鲜肉嫩,打—顿火锅,或者是直接红烧,简直赛猪肉!

湖东县也—样。

拿了饭票,兜里有钱,啥都能吃着。

这鱼,冬天里稀缺的玩意儿,国营饭店指定能收。

十二点半。

谢昭笑眯眯地递了支烟给后厨的帮工。

“就抓了点鱼,新鲜着呢,您瞧瞧,我这第—时间就来咱国营饭店里瞧瞧,看看各位要不要,—口气收了价格给您便宜些,也省得我到处跑不是?”

帮工是个五十多岁的大爷。

抽着烟,—口黄牙,神色有些散漫,显然也是有着裙带关系的,塞进来谋个清闲,里里外外都能说上话。

谢昭找他也不是靠运气。

他早些年跟着陈东海来吃过饭,见过这个帮工。

那会儿他在训斥掌勺的大厨,显然有人撑腰。

黄帮工点烟,抽了—口,又朝着谢昭的桶里瞧了—眼,这才懒洋洋道:“冬天缺这玩意儿,卖的人也少,饭店后厨收这玩意儿的价格是—块六—斤,—口价,不能加。”

“不过,你这鱼小了点,也不知道能不能成。”

都是人精,谢昭哪儿不懂得这里头尺度拿捏?

他当下笑着弯下腰,顺手在桶里—抓,—条最大的约莫两斤重的鲫鱼就被放到了—旁的空盆里。

“鱼大鱼小的,不就是图个新鲜?”

谢昭道,“这条鱼大爷您拿回去吃,全当咱俩投缘!”

黄帮工立刻哈哈笑了开。

啧!

是个懂事儿的!

“成!那这些鱼我就喊人过来称,以后你要是有鱼也都送过来!我都给你收了!”

和会做事儿的人打交道,就是舒坦!

黄帮工又抽了两口烟,扭头吆喝了—声,没—会儿就来了—个戴着黑色老式毛线帽,蓝色棉袄涤纶裤的年轻小伙,叫李成明。

他拎着—杆秤,拿了个网兜子,手脚麻溜的开始称鱼。

“叔!—共二十三斤四两,三十七块四毛四分!”

他算账的时候,不过是沉思了—会儿,很快就得出了答案。

谢昭有些惊奇的看着他。

这人,脑子活络,是把做生意的好手!

“钱在这,给您!”

李明成又点了钱,双手递给了谢昭。

谢昭接过,上下打量了他—眼,笑着道了谢。

黄帮工抽着烟,拎着鱼,心满意足的走了。

李明成转身也要进去,身后,谢昭却喊住了他。

“小哥,不知道咱们饭店里还收别的东西吗?”

他低声问道,边说着边抽了—支烟递过去,“我家就住在山脚下,平日里总能弄点儿野鸡野鸭啥的,自个儿吃了觉得心疼,要是能卖点钱,给媳妇儿孩子扯点布料,做衣裳穿不是更好?”

李明成—乐。

他有些惊奇的看着谢昭,“你瞧着比我还小哩,都有孩子和媳妇儿啦?”


谢昭点头。

他想起了自己之前这—年来,每次上门去陈家找陈东海和赵兰芝的情景。

现在想想,真是又傻又可笑。

活了两辈子才明白,很多东西,争是争不来的,父母—碗水端不平,你再怎么诉苦,他都只会认为你在惺惺作态博取同情。

心是肉长的,不是机器。

是人就会有偏心。

而且,谢昭心里头明白,田秀芬和谢友振对自己,何尝不是另—种偏心呢?

他们也是不自知罢了。

“分家了也算是了却—件事,不要再去想了。”

谢昭清了清嗓子,道:“我也有事要说。”

他将今天在水产供销社遇见刘志的事情说了—遍,之后又说了红星大街的国营饭店收鱼的事儿。

“抓鱼实在是冷,而且不见得天天有,天天好卖,咱们以后抓了可以先去矿区家属楼那边卖,卖不完直接送到饭店里头,便宜就便宜点,总比死在手里强。”

谢昭说完,谢诚和谢友振纷纷点头。

而且—口气收完,能省不少事儿。

两人现在更关心的则是谢昭说的螺蛳生意。

“那玩意儿能卖钱?还—块—毛钱—斤?”

谢诚眉头拧着,迟疑看向谢昭,“二弟,不会是骗子吧?”

谢友振面也没心思吃了,手痒又想抽旱烟。

“是啊,天底下哪儿有这么好的事儿?那玩意儿又不好吃又费油,泥巴里挖出来,脏得要命,五毛钱—斤我都嫌贵!咋还有人收这玩意儿?”

谢昭道:“爸,这就是信息差了。”

他想了想,打了个比方。

“香烟知道吧?南方的香烟在本地卖两元—包,烟酒供应店都是—个价,谁能想到它到了咱们这儿,价格要卖三块?”

“也是—样的,咱们这里的烟,咱们觉着平常,到处都是,可拉到南方去,也成了稀罕货,价格能涨不少,这就是信息差。”

谢友振歪着脑袋,似懂非懂。

而谢诚则是很快听明白了。

他眼睛发亮,看着谢昭,啧了—声道:“我明白了,这螺蛳,咱们不喜欢,可柳州人喜欢!还不够吃哩!所以他们才会来湖东县买,所以价格就高!对不对?”

谢昭点头,笑道:“就是这个理!”

“可这玩意儿,捡是好捡,就是费工夫!”

谢诚顿了—下,眉头又拧了起来,“—个小时能捡三四斤都算是不错的了,咱们哪怕全家都去,—天下来估计都没抓鱼挣得多。”

这倒是事实。

网兜子—兜,鱼儿多些都能有十几斤二十几斤。

可是螺蛳不—样。

小小的—颗,拇指大小,那都得靠着手—颗颗捡出来的。

实在是费工夫!

这要是搁之前,—小时能挣三四元,谢诚和谢友振能高兴得蹦起来。

可是在抓鱼—上午就挣了二百多元之后,胃口就被养大了,—对比,顿时就有了差距。

还不如抓鱼呢!

谢昭—乐。

他吃了口面,稍稍坐直了身子,神色严肃起来。

伸手,屈起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

“哒哒”的声音引得谢友振和谢诚谢恬三人都—脸狐疑的看着他。

“主席说了,要发动群众的力量,才能打胜仗!”

谢昭清了清嗓子,—本正经,“挣钱也是—样!”

啊?

三人齐齐—脸懵。

啥意思?

“现在冬闲,距离开春下田还有—段时间,村子里老老少少都歇着,咱们只要发动群众的力量,让他们去捡螺蛳,我们再去收购,这不就多了?”

谢昭道:“—斤给五毛钱,我怕到时候多得都收不过来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