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吕氏和朱允炆肯定是没有这个待遇的。
这几样小小的东西,一下子就获得了皇宫所有人的喜爱,众人也都对朱雄英赞不绝口。
朱元璋的后宫虽然没有那么多激烈的宫斗,但也不是很平静。
至少,现在所有嫔妃已经有意无意地,跟太子妃吕氏拉远了距离。
现在,兵工厂由陶成道负责,工坊由郑和负责,神机营由常升负责,农作物种植由小凳子负责,麒麟山庄内部由江都郡主负责。
这些就是朱允熥现在管辖的所有事情,都在麒麟山庄。
他白天到处看看,晚上与茉莉和紫薇进行身体和灵魂的深入交流,日子过得相当惬意。
时间过得很快,很快就到了过年的时候。
不过,今年过年,大明朝和皇宫却格外冷清,笼罩着浓浓的悲伤气氛。
懿文太子朱标薨逝才刚刚半年,全国禁止一切宴饮。
好在酷似朱标的皇长孙朱雄英回来了,朱元璋也稍感慰藉。
他现在虽然没有彻底相信,这个朱雄英就是他的皇长孙,但已经把他当成自己的皇长孙了。
就像他除了二十多个儿子之外,还有沐英等很多养子,他对他们同样很好。
但皇太孙的位子传给谁,他始终没有下定决心。
皇太孙没有确定下来,满朝文武从来就不会消停,只不过都在私下暗暗较劲,只要有机会,这个问题就会再次暴露出来。
礼部尚书任亨泰这个年同样没有过好,因为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他的面前。
按照大明多年来的惯例,正月亥日,皇帝要举行亲耕礼,祈祷风调雨顺,表明皇帝对农业这个帝国之本的重视。
最近几年,因为朱元璋精力不济,亲耕礼由太子朱标主持。
但今年太子朱标薨逝,由谁主持亲耕礼,这是个大问题。
礼部在讨论的时候,任亨泰主张由陛下亲自主持,但其他所有官员坚决反对,要朱允炆主持。
他们无法控制朱雄英在军队中势力日益增强,但在他们文官自己控制的礼部,绝对不会相让。
本来在年前就应该定下来的事情,就这样一直拖到正月的第一次朝会,再不确定就来不及了。
任亨泰之所以提议由朱元璋亲自主持,就是不想在朱雄英和朱允炆之间站队。
他的想法很简单,陛下选谁,他支持谁。
无奈之下,他派人偷偷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朱雄英。
虽然朱雄英不屑于搞这些无意义的争斗,但朱允炆非嫡非长,哪有资格代表皇帝和太子?
最近皇爷爷还在为失去太子而伤心,他又不想让这件事情变成夺嫡之争,让皇爷爷伤心。
他看到已经成熟的土豆,马上想到一个绝妙的方案,立即叫来李景隆,稍微提示了一下,李景隆秒懂。
第二天,奉天殿,大朝会。
礼部尚书任亨泰将亲耕礼的仪程提出来,仪程上直接说由淮王朱允炆代表陛下主持亲耕礼。
朱元璋眉头动了动,没有说话。
蓝玉立即站出来反对。
“任大人,亲耕礼乃国家大事,历来由陛下和太子亲自主持,淮王哪里有这个资格,主持如此重要的礼仪?”
所有武将纷纷附和。
吏部尚书詹徽说道:
“淮王仁德孝顺,天下有口皆碑,如此重要的礼仪,由淮王主持最为合适。”
大多数文官也纷纷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