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王承恩朱由检的其他类型小说《王承恩朱由检结局免费阅读复兴大明,从杀光贪官污吏开始番外》,由网络作家“三宝先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许显纯领命,叫过亲随耳语了几句,很快命令就传达下去了。过了近一个时辰。乱哄哄的京营士卒终于梳理清楚了,死伤的人都被抬了下去。朱由检给毕自严使了个眼色,后者立马会意,转身下了高台。方才阵前斩将,这着实把一众军官吓到了,他们小心翼翼的约束着手下,唯恐吃罪了皇帝,被拉到前面砍了。风渐渐停了。朱由检站在高台之上,面色威严的看着底下的将士们,缓缓说道:“儿郎们,谁能回答朕,当兵是为了什么?”呼呼…嗷嗷…北风呼啸。接近十万人的军阵,竟无一人敢回答。朱由检轻笑,指了指最前面的一个千户,问道:“你说说。”那千户愣了一下,满脸激动的跪了下去,语无伦次的道:“回…回陛下的话,末将当兵…当兵是为了保家卫国,为陛下尽忠。”“说的不错。”“退下吧!”朱由检屏...
《王承恩朱由检结局免费阅读复兴大明,从杀光贪官污吏开始番外》精彩片段
许显纯领命,叫过亲随耳语了几句,很快命令就传达下去了。
过了近一个时辰。
乱哄哄的京营士卒终于梳理清楚了,死伤的人都被抬了下去。
朱由检给毕自严使了个眼色,后者立马会意,转身下了高台。
方才阵前斩将,这着实把一众军官吓到了,他们小心翼翼的约束着手下,唯恐吃罪了皇帝,被拉到前面砍了。
风渐渐停了。
朱由检站在高台之上,面色威严的看着底下的将士们,缓缓说道:“儿郎们,谁能回答朕,当兵是为了什么?”
呼呼…
嗷嗷…
北风呼啸。
接近十万人的军阵,竟无一人敢回答。
朱由检轻笑,指了指最前面的一个千户,问道:“你说说。”
那千户愣了一下,满脸激动的跪了下去,语无伦次的道:“回…回陛下的话,末将当兵…当兵是为了保家卫国,为陛下尽忠。”
“说的不错。”
“退下吧!”
朱由检屏退了千户,不顾许显纯、孙承宗等一众大臣的阻拦,下了高台,独自来到了军阵之中。
站在一个面容稚嫩的少年面前,朱由检笑眯眯的问道:“多大了?”
少年哪见过这般阵仗,慌忙跪倒:“陛下,小的今年十六岁了。”
“唔。”
“与朕相仿。”
说着。
朱由检竟然伸手,亲自帮少年整理了一番军容,和颜悦色的问道:“你来回答朕,当兵是为了什么?”
少年表现的很是惶恐,额头上的汗珠跟下雨一般往下掉,结结巴巴的半天没说出所以然来。
孙承宗见状,快步上前,拍了拍少年的肩膀,鼓励道:“小哥,莫要惊慌,陛下很和气的,问你什么你就答什么,答好了说不准会有赏赐呦。”
一听有赏赐,少年眼珠子都亮了,使劲吸了口气,吭哧吭哧的道:“回陛下的话,小人的父亲前两年,在宁远之战中战没了。母亲得知了消息后,急火攻心害了病,上个月也没了。”
“小人家里面都是些穷亲戚,无法接济我,在小人走投无路的时候,屯长托人,将小人送进了军营,这才侥幸活了下来。”
说到这。
少年的眼睛红了,他默默低下了头,小声抽噎着,两滴晶莹的泪珠砸在了地面上。
唉…
看到这个情景,朱由检的心中一痛,下意识的扶住了少年的肩膀。
“莫哭。”
“抬起头来。”
少年泪眼婆娑的抬起头,稚嫩的脸庞黑瘦黑瘦的,明显是长期的营养不良。
朱由检抽了下鼻子,沉声道:“你父亲是大明的英雄,朕会记得他,大明会记得他!”
“放心。”
“朕会给英雄们一个交代,会给全天下人一个交代。”
继续往后走。
一连问了几个人。
答案无非是。
家里穷。
没地种。
军屯籍。
顶人头。
等等等等。
一切的一切。
用两个词语便可以概括。
朝堂腐败。
制度落后。
数百年来。
代表大明军方的勋贵、皇室成员们,换了一茬又一茬,他们如同被圈养起来的老虎,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渐渐失去了野性,蜕却了爪牙,开始安于现状,开始骄奢淫逸,开始了亡国前最后的疯狂。
欺男霸女。
兼并土地。
杀良冒功。
空饷占缺。
奴役军户。
卖官鬻爵。
种种丑恶的行为,每天都在大明朝上演。
这让人心中难免有个疑问,如是老朱知晓他的后代如此不堪后,会怎么想?会不会后悔,当初没把他们抹在床头上。
总之。
朱由检的脸色很不好看,他重登高台,唰的一声抽出了天子剑,大声喝道:“儿郎们,是朕对不住你们,让你们受苦了。”
说罢。
他深深鞠了一躬。
正所谓。
主辱臣死。
全场没一人敢站着。
将士们激动的热泪盈眶,看着他们的皇帝,声嘶力竭的喊着“陛下万岁,大明万胜。”
官员、勋贵们吓傻了,全都跪在了地上。
张之极痛哭流涕的爬到了朱由检身边,抱住了他的一条大腿,哭嚎道:“陛下!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陛下!”
“千错万错都是臣的错,您这是何苦呢!”
“陛下。”
“老臣有负皇恩,使君父蒙羞,罪该万死,臣当以死谢罪。”
“陛下!”
“您多保重,老臣去了。”
张之极面色庄重的抽出了配剑,横着就往脖子上扫去。
朱由检赶忙命人拦住了张之极,说道:“朕不会你的命,也不想要你的命,待在一旁等着发落吧。”
张之极挣扎了几下,终究不敢违抗皇命,垂头丧气的战到了一旁。
朱由检凝眉看着台下的将士,朗声道:“儿郎们,请大家记住,大明没忘记你们,朕没忘记你们。”
“传朕的旨意。”
“以后凡是为大明战没者,除了抚恤金以外,其妻儿、双亲皆由朝廷负责,小儿读书,老人荣养,此为常例。”
“户部。”
“可有困难?”
毕自严转身行礼,面色严肃的道:“陛下此举乃是仁政,老臣不敢拖后腿,当尽全力去办。”
朱由检满意的点头,看向孙承宗,道:“孙爱卿下去后和毕爱卿好好交流一下,具体如何施为稍后报给朕看。”
“另外。”
“朕要在太庙外,兴建两处祭台。”
“一曰忠烈祠。”
“凡是在战事之中,为我大明战没者,无论何等身份,皆可入祀其中。”
“二曰功臣庙。”
“凡是我大明辅国之臣、国之栋梁,百年后皆可入祀其中。”
“儿郎们。”
“朕长于深宫,不懂那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弯弯绕,只想告诉你们一点。”
“你们是天子禁军,是朕的虎贲之士,日后你们当好生去做。”
“特娘的。”
“都给朕记住了。”
“当官的好好教。”
“当兵的好好学。”
“都给朕好好干。”
“干的好了,朕除了皇位和女人不能给你们,其他的定不吝啬。”
“可否?”
“好!”
“好!”
“好!”
一时间。
喊声震天。
风云变幻。
刘叔十分认真的说完这句话,挣扎着起身,跑到外面安排工作去了。
看着老掌柜的背影,方醒暗中叹了口气,他不知道自己能撑多久,走一步看一步吧!
正所谓。
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商场如战场这句话丝毫不假,仅仅过了半天的功夫,京城市面上的粮食就被人一扫而空,这自然给人们造成了恐慌,大家跑到街上,凡是能吃的东西,都被老百姓抢光了,就连平日里那些喂牲畜的麸子都没剩下。
户部。
毕自严满脸严肃的看着属下们,沉声说道:“什么情况?为何市面上的粮食,一夜之间全都消失不见了,谁能给我一个解释?”
有官员叹了口气,道:“大人,自从昨天接到旨意后,户部的人就动了起来,只可惜,忙了大半天,收到的粮食却少的可怜。”
“方才。”
“下官以户部的名义约谈了京城的几个大粮商,他们纷纷表示,自己手下的粮食已经被人买走了,具体是谁他们不肯说,只是告诉下官,买走粮食的人身份通天了,咱们得罪不起。”
“砰!”
毕自严一拍桌子,怒喝道:“什么?得罪不起?本官是陛下钦点的户部尚书,奉旨办差,谁敢从中作梗?”
“去,把人都给老夫撒下去,看看是谁家在和户部作对,查清楚了立刻报给我。”
“得令。”
一干户部官员垂头丧气的走了。
话分两头。
烟袋斜街。
一座宏伟的宅子矗立在街边,宅子分前后五进,左右带东西跨院,亭台水榭、花园楼阁应有尽有,气派的紧。
这座府邸的主人不一般,他姓周名奎,本是街上的地痞无赖,只因家中飞出了个金凤凰,摇身一变,成为了大明勋贵中,旭日东升的存在。
花厅内。
周奎坐在主位,他对面坐着的是定国公徐锡本、成国公朱纯臣。
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朱纯臣不露痕迹的看了一眼徐锡本,徐锡本会意,随口问道:“国丈,昨日下朝跟您说的事儿,您考虑的怎么样了?”
额…
周奎愣了下神,讪笑着说道:“成国公,我家里的情况你也知道,底子薄,经不起折腾,你的好意我领了,要不…下次吧!”
朱纯臣急了,放下茶杯沉声道:“国丈,您这话是怎么说的?瞧不起我们哥几个是不是?咱们这关系,谈钱就太伤感情了吧?”
“这样吧,我个人替您投二十万两银子,赚了算您的,赔了算我的,如何?”
“啊?”
周奎瞪大了眼睛,搓了搓手,脸上挂满了虚伪的笑容:“这样不好吧?”
徐锡本哈哈大笑,摆手道:“有什么好不好的,国丈,咱们勋贵家族一体共存,相互帮助不是应该的嘛?”
“您看京中的勋贵,哪个不是百年世家?哪个祖上不是赫赫有名的英雄,您呐,必须得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尽快跻身于大明顶级贵族的行列。”
忽的。
徐锡本四下看了看,压低了声音说道:“就算您不为自己,也得为宫里那位想想吧?”
“将来,娘娘若是诞下龙子,那必然是会被当成储君来培养的,母族势弱,那太子的位置…怕是不会安稳啊!”
“我们徐家和朱家,世受皇恩,咱们关系也不错,自然会紧跟娘娘的步伐,娘娘让咱做什么,咱绝对不含糊。”
“些许钱财莫要放在心上,咱们要的…是将来,将来…还希望国公爷莫要忘了咱哥们才是啊!”
这句话。
直接命中了周奎的软肋。
是。
“另外。”
“儿想让老歪叔跑一趟草原各部,争取买些战马回来。”
“啊?”张之极有点蒙,好奇的问道:“赈灾买战马干嘛?”
张世泽耐着性子解释道:“您是因为什么丢的差事忘了?若是儿料想的不错,陛下现在定然对京营极其不满,估摸着用不了多久便会派人整顿京营诸卫。”
“大明缺什么?”
“钱!”
“粮食!”
“战马!”
“咱家帮着陛下操持起来,功先不说,可那过可就能抵了。”
“一个世袭罔替的国公爵位,一堆使不完花不尽的破铜烂铁,您觉得哪个更划算?”
嘶…
听儿这么一分析,张之极也觉得有道理了,他猛地一拍大腿,喝道:“娘嘞,干了!”
恭顺侯府。
府上已经挂上了白幡,一个硕大的棺材停在正堂处,吴维华的家人跪在那里,已然哭成了泪人。
内宅。
吴维英萎靡不振的躺在床上,脸色白若金纸一般,仿佛一时苍老了十几岁。
他的床边坐着一名老妇人,老妇人抹掉眼角的泪花,哽咽着说道:“老爷,您可别吓妾身,这一大家子还得您支应着呢。”
“咳咳。”
吴维英剧烈咳嗽了两下,张了张嘴,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官没了。
爵位也没了。
甚至。
自己的亲弟弟也没了,那可是吴家延续香火的希望啊,现在全都没了。
吴维英恨呐,他恨弟弟的贪,也恨自己管教不严,更恨皇帝不近人情。
不就贪了点嘛?大不了退回去就是了,何必赶尽杀绝?
如是想着,吴维英的心中,陡然升腾起一丝邪念。
皇帝不仁,以臣子为刍狗。既如此,我何必忠于你朱明皇朝?
呵…
吴维英的眼中闪过一抹精光,他陡然坐了起来,端起旁边的参汤猛地灌了进去,没一会便恢复了气力,随即迈步进了书房。
不多时。
一只信鸽出现在屋顶,展翅朝着北面飞去。
正所谓。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道不同,有些人自己作死,神仙也救不得。
乾清宫。
王承恩踩着小碎步走了进来,对正在埋头批阅奏折的朱由检道:“皇爷,您交代的事情奴婢已经办好了。”
“唔。”朱由检放下笔,慵懒的伸了个腰,随口问道:“那边的反应如何?”
王承恩咧嘴一笑:“看英国公的模样,应是听懂奴婢话中的意思了。可具体如何做,奴婢可不敢妄加评论。”
朱由检站起身,在殿中缓缓踱步,眼中闪过一抹冷意。
“无所谓。”
“数百年来,这些勋贵家族到底从国朝捞走了多少好处,谁都不知道。”
“所谓患难见真心,眼下国祚艰难,他们若是识相点,朕倒不妨许他们个锦绣前程。可若是…哼哼,那就休怪朕无情了。”
“且看明日吧。”
“另外。”
“通知魏忠贤明日上朝。”
“朕倒想看看,这大明,到底是谁说了算!”
“奴婢遵旨。”
王承恩领命。
这时。
一个小火者迈着碎步走到了王承恩身边,轻声说了几句,王承恩转身说道:“皇爷,孙阁老在殿外求见。”
“快请。”
听闻脚步声已临近,朱由检亲自迎了出去,笑着说道:“辛苦爱卿了,王大伴,传膳吧。”
说完。
朱由检不顾尊卑的拉住了孙承宗的手,朝里面走去。
饭桌上。
孙承宗很是拘谨,朱由检见了笑着调侃道:“爱卿允文允武,领兵戍边之时,与花草虫兽为伴尚且不惧,在朕这也放开些吧。”
“王大伴。”
“把这盘扒牛脸、卤熊掌还有那盘红烧鱼,都给爱卿端过去,你看他瘦的,怪让朕心疼。”
“对了。”
说罢。
王大壮丢下二叔独自在风中凌乱,头也不回的朝家里走去。
有一句话说得好。
穷人在闹市甩十把钢刀,勾不到亲朋骨肉。
富人在深海耍刀枪棍棒,打不散那无义的宾朋。
王大壮虽然性子直爽,但谁对他家好还是分得清的。就说前些日子,王家穷的揭不开锅了,寻思着上二叔家借点米面应应急。
可结果呢?
二婶非但不借,还冷嘲热讽的说王大壮没本事,与其在军中混吃等死,还不如到大集上做苦力呢,最起码能挣点现钱。
人都是好面子的,王大壮亦如此,看到二叔吃瘪的模样,他心里面别提多高兴了,很快就到了家门口。
推门进院。
老爹正坐在窗户底下编筐,细细的柳条在他的巧手之下,逐渐形成了篮子的轮廓。
“爹。”
“我回来了。”
王大壮笑嘻嘻的凑了过去。
“唔。”
“你娘到你三叔家借粮食去了,去的时候不短了,你去看看。”王父闷闷不乐的说道。
王大壮愣了一下,将吃食放在老爹面前,说道:“爹,我这就去娘叫回来,今天发饷了,咱家以后都不用看人家脸色生活了。”
“嗯?”瞥了眼面前的一堆东西,王父的脸色变了,猛地站起身,一脚将王大壮踹了个趔趄,大骂道:“我打死你个败家子,买这些玩意干啥?你不知道咱家啥情况嘛?咱们老百姓,能饿不死都算烧高香了,你…我…”
老爷子身体不太好,没说两句就上气不接下气的喘了起来,王大壮赶忙扶住他在旁边坐下,耐心解释道:“爹,这次朝廷将之前拖欠的饷银全都发下来了,您瞧,没有折色,也没有乱七八糟的东西,全是白花花的银子。”
说着。
王大壮将刚领到的银子塞到了老爹手中,傻乎乎的笑道:“爹,您以后好好保重,儿子会好好孝敬您和我娘的。”
这…
抱着沉甸甸的银子,老爷子有些不敢置信的揉了揉眼睛,甚至抓起一锭银子在嘴里咬了咬,随后跟兔子一样从椅子上蹿了起来,往屋里跑去。
额…
老爹在搞什么名堂?
王大壮的脑子有些混乱,想不通干脆就不想了,刚要出门去迎接老娘,就见一个妇人从门外走了进来。
“娘,儿子老想你了。”
王大壮张开双臂,跟黑熊一样,给了妇人一个大大的拥抱。
“滚蛋。”老太太没好气的将儿子推开,说道:“饿了吧,娘这就给你们做饭。”
言罢。
她便往厨房走。
可没走几步,老太太反应过来了,指着桌子上大包小裹的东西,惊讶的问道:“呀?家里来客人了?咋这么多好东西嘞。”
王大壮上前,献宝一般说道:“娘,我们今天发饷了,这都是我买的,怎么样?全都是好吃的嘞。”
“啊?”
“天老爷,你这孩子也太大手大脚了,这些东西得花多少钱啊?”
“你快先找地方藏起来,我跟你爹说…额…当家的,你在家呢。”老太太讪笑着看着丈夫,一时间不知道该说啥好了。
“哼。”老爷子闷哼一声,指着房门说道:“进来,我有事跟你说。”
“哦。”
两人进了屋,就听得老头啪的一下将门插上了。
“你这老不死的,干啥啊,孩子还在外面呢!”老太太没好气的推开了丈夫的手。
老头笑嘻嘻的又凑上了,将妻子领进了里屋,随后俩人钻进了被子里。
“咋样?”
“厉害吧?”
“咱儿子赚的。”
良久。
老头心满意足的将银子递给了妻子,嘱咐道:“省着点用,大壮年岁也不小了,哪天打听打听,看谁家有应当的,托媒婆给介绍一个。”
这一天。
京营将士们可开心了。
第一。
皇帝将最近几月拖欠大家的饷银发下来了,没有擦屁股都嫌糙得慌的宝钞,也没有缺斤短两的粮食,更没有那些华而不实的锦缎,清一色发的现银。
第二。
这是许多京营将士们,第一次见到皇帝,第一次和皇帝近距离接触,第一次觉得…皇帝这个家伙…似乎也没那么坏…
王大壮就是如此。
王家很穷,耗子去他家都是含着眼泪走的。那时候不比现在,夜生活单调的很,王家老爷子没事就和婆娘练功,没几年的功夫,就揍出一堆嗷嗷待哺的小玩意儿来。这无疑让本就困难的家庭再度雪上加霜。
王大壮是家中的长子,没读过几天书,只有一膀子力气,为了能让弟弟妹妹活下来,他十六岁就参军了。
本以为,参了军可以吃皇粮,领军饷,接济一下家中贫苦的生活,可谁知道,京营就是一个大坑,跳下去就上不来了。王大壮无权无势,在营中的地位自然矮人一截,除了被上官驱使以外,还要被老兵们苛责打骂,到各府出公差更是家常便饭,干的多是修房补瓦的营生,挺好的大小伙子,活生生的被当成了使唤丫鬟了。
这些倒不怕。
钱难挣,屎难吃的道理懂得都懂,可现在的问题是,王大壮好像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平日的粮饷要么迟到,要么被上官克扣,在或者被某些人以次充好,将上好的粟米换成了谷壳、麦麸子等等奇怪的东西,那玩意拿回家,家里的鸡看了都摇头,更别提给人吃了。
京营的逃兵不少,但抓回来自然难逃砍头的下场,王大壮被家室拖累着,不敢有半点非分之想,他只能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
“哈。”
“皇帝他真是个好人呀,待会回家我把这些银子往桌上一拍,我看还有谁敢说闲话?”
兜里揣着银子,王大壮的身心是极为愉悦的,回家的路上有许多小摊,他们多是生活拮据的百姓,平日里卖些自家产的吃食、日用品,虽然卖不了几个钱,但好歹能混口热乎饭吃,比种地强多了。
王大壮兜兜转转,东家买点米,西家买点菜,酒肆打了酒,铺子买了盐,路过肉铺的时候,特意买了两斤万里哼的肉,全都是五花三层的肥肉片子,颤颤巍巍的喜人的很。
一路溜溜达达的往回走。
到了家附近,一个老人从巷子口走了出来,见到王大壮,老人脸上一黑,好似见了瘟神一般拔腿就往回走。王大壮快跑几步赶上了老人,笑嘻嘻的问道:“二叔,您嘛去啊?”
二叔约莫五十多岁,满是皱纹的脸上长着一双市侩的眼睛,他扫了一眼王大壮手里的东西,忽然笑了,热情的道:“原来是大壮啊,你这是下值了?”
王大壮点了点头,掂了掂手里的吃食,美滋滋的道:“是啊,今天刚发的饷银,买点吃食回家,打打牙祭。”
“哦?”二叔眉头一挑,意有所指的道:“那是万里哼肉吧,看着真肥实,味道差不了。”
“那是,就这点玩意,花了我一百多个大子呢。”王大壮摸了摸脑袋,又问道:“您吃了没呢?”
听到这话。
二叔眼睛一亮,忙说道:“还没呢,要不…”
没等他说完,王大壮直接把话茬接了过去:“那您快回家吃饭吧,我二婶估计要等急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