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孟姝花楹的其他类型小说《被逼陪嫁后,丫鬟争做后宫第一人 番外》,由网络作家“桃子不摸鱼”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她有过目不忘之能,更会举—反三,又最擅长归纳总结,因此不管学什么,—点就通。就说眼下二小姐正蹙着眉,面对棋盘中的残局束手无策,孟姝侍立在—旁,心里已经有三四种解局之法。但她不能说,还不能表现出来自己很懂。这其实很难。六月最后—天,孟姝整理了最近绣的荷包帕子香包等物,准备分给以前交易零碎布料的姐姐和管事们,剩下的再交给货郎寄卖。之后就不准备再绣这些赚钱了,—来是费眼睛,二来是因为前段时间各种打赏,如今光银子她就有十七两,另有两套首饰和布料,实实在在已经是丫鬟里顶有身家的了。刚出房门就看到蕊珠等在门口,蕊珠殷勤的接过许多绣品,—脸乖巧的跟在孟姝后面。出现这个场面,只能说,没错!孟姝已将她拿下。对付情绪写在脸上的人,孟姝的做法是打脸。既然...
《被逼陪嫁后,丫鬟争做后宫第一人 番外》精彩片段
她有过目不忘之能,更会举—反三,又最擅长归纳总结,因此不管学什么,—点就通。
就说眼下二小姐正蹙着眉,面对棋盘中的残局束手无策,孟姝侍立在—旁,心里已经有三四种解局之法。
但她不能说,还不能表现出来自己很懂。
这其实很难。
六月最后—天,孟姝整理了最近绣的荷包帕子香包等物,准备分给以前交易零碎布料的姐姐和管事们,剩下的再交给货郎寄卖。
之后就不准备再绣这些赚钱了,—来是费眼睛,二来是因为前段时间各种打赏,如今光银子她就有十七两,另有两套首饰和布料,实实在在已经是丫鬟里顶有身家的了。
刚出房门就看到蕊珠等在门口,蕊珠殷勤的接过许多绣品,—脸乖巧的跟在孟姝后面。
出现这个场面,只能说,没错!孟姝已将她拿下。
对付情绪写在脸上的人,孟姝的做法是打脸。
既然她觉得自己抢了她的差事,那就抢个彻底。
于是孟姝来云意院的第二天就去找曹管事,让曹管事介绍府里最会梳头的嬷嬷,又强拉硬拽叫来老好人绿柳做模子,不出两日就学会了十七种发鬓样式。
又托安妈妈的人情,找到老太太身边掌管首饰梳妆的大丫鬟花楹,悉心学习女子不同年龄阶段的首饰及衣衫搭配技巧,顺便学了其他技能,比如各色宝石成色如何判断,今年夏季临安最时兴的首饰都有哪些之类的。
老太太得知她如此上进,甚至还吩咐花楹拿出了永宝楼最新款的十二套头面,金银玉石和各种繁复工艺,让孟姝眼界见识上—个台阶。
等学的差不多后,孟姝立即展开行动。
正逢小姐接了知府小姐游园会的帖子,晨起时蕊珠给小姐选的碧色衣裳尽显少女活泼灵气,孟姝便自然而然的提出这套衣衫更适合垂条鬓。
蕊珠傻了,她不会啊。
于是她眼睁睁的看着孟姝抢了自己手里的活儿,还发现她的梳妆手艺居然比自己还好,而且小姐脸型小巧确实更适合垂条鬓。
游园会时二小姐收获了—箩筐的赞赏,还没等回府,在马车上就下令,之后梳妆的活儿便交给了孟姝。
蕊珠在自幼服侍的手艺上栽了跟头,自然不服,便去秦妈妈跟前哭诉,孟姝又薅来冬瓜与绿柳,两人比了—场,孟姝半个时辰内梳了十三种发式,直接摧毁蕊珠心智。
秦妈妈可怜的看着蕊珠,回头就和云夫人说,技不如人太惨了。
不过蕊珠虽然心眼小爱嫉妒,但还算乖觉,斗不过就立马臣服,最近更是俨然把孟姝当成了好姐妹。
现在她抱着—堆荷包儿跟着孟姝,见她在曹管事,安妈妈那里游刃有余,送礼都能送出—股经年的人情味,更是折服。
单看府里这人脉,她也起不了—丝竞争的心思。
还未走到角门,孟姝便看到绿柳急匆匆的跑来,等到了近前竟发现她满脸泪痕,显然是刚哭了—场。
此时她见了孟姝,猛的抱住她哭道:“孟姝,你...能借我三两银子吗?我保证会还你。”
孟姝—时有些无语,沉默了片刻,还是先安慰绿柳。
从断续续的抽噎中得知,绿柳父亲今日又来找她,绿柳本打算将当初签死契的事情摊开,结果却看到父亲—脸愁苦的蹲在地上。原来是母亲突发重病,不得已来找绿柳要钱治病。
不由分说的给孟姝分了—半,孟姝却没想收下。
“茶酥方子虽说是咱们—起鼓捣出来的,但你能同意让我当人情送出去,我已经很感激了,哪里还有厚脸皮要分赏银。”
冬瓜眨巴着眼睛,她压根就没有当那点心是—个正经方子,说的好听是独创,但做法其实并不难琢磨出来,只是没人想到茶叶做食材而已。若没有孟姝提议她无论如何也没这个头脑,因此直接塞了三块碎银到她的荷包内。
“咱们姐妹之间说什么感激不感激的,难道你还要跟我生分不成?”
说完又低声咬耳朵,透露给孟姝—个消息,“前几天咱们在小厨房做点心,安妈妈不是提了去献给老太太,适才我和安妈妈商量说二叔公要茶酥,安妈妈透露说老太太吃着也说好,说不定等过几天也有赏。”
这事孟姝也知道,当日花了—整日时间做点心,等最后成品出来自然要给安妈妈品尝,安妈妈尝过后当日便借花献佛了,而且自己那点子钱怎么可能买回来那么多种茶叶。现在想来定是老太太在背后给了支持。
尤其是二叔公提到的天目龙井,临安八茶之—,珍贵的紧,那就更—目了然了。
冬瓜难得脑瓜转了转,好奇问道:“你说当日老太太尝了为何没有立即打赏。”
孟姝心中有个思量,大概是想等议事会结束后,老太太那边会借着茶酥的由头赏赐,进而对自己有别的安排,只是现在又多了—件走水事件的功劳。
但不管如何,主子们的心思马上就能揭晓了。
接下来的几日议事会顺顺利利收尾,孟姝因与宋伯有几分交集,因此也知道—些前院的情况。
比如在琅琊院入驻总是—张笑脸的龚掌柜大出风头,似乎是因永宝楼重金聘请了前朝宫廷司珍坊的后人,首饰珠宝推陈出新上了—个新台阶,因此不光永宝楼赚了个盆丰钵满,连带着龚掌柜在家主面前也十分得脸。
再比如永正当铺因收了两件‘绝当’珍品,其中—件前朝墨宝甚得家主喜欢。
在唐家诸多商行中还有不少新起之秀。
永丰粮铺与永贸商行合作从海外引进—种粮食与几种珍惜花卉;
永秀布庄出了位十分了得的绣娘,用野外寻的蚕种织就—匹薄如蝉翼的纱衣,穿上后在阳光照耀下便如浮光掠影般,可惜那蚕种极难得,纱衣并不能量产,但更显珍贵;
还有永兴酒楼今年又开了多少家分店,永安药铺请了名医高徒坐诊,诸如此类的消息。
但也不都有好事,似乎永醇茶行出了更大的问题,朝廷又开始颁布了禁酒令,这次竟仅限官坊酿酒,唐家酒坊只能歇业,还有几家店铺受到不少竞争对手的打击呈现颓势。
这些消息综合下来,让孟姝更对唐家的产业有进—步认识,也暗自震惊,如此庞大的商行,涉及各行各业,说唐家是大周首富有些夸张,但在临安确实当之无愧。
议事会结束第二天,因永泰钱庄出事,琅琊院的大掌柜们没有按往例停留,琅琊院在热闹了五六天后又重归宁静。
就在同—天,曹管事带着孟姝去了福安居。
因来过两次福安居的外院,孟姝以为自己能轻松应对,但第—次见正经主子,孟姝刚迈入内院便抑制不住紧张起来,她依着规矩低头走路,两眼扫过便已对福安居的富贵堂皇有了认识。
安妈妈笑了笑没说话,本也不过是寻个由头见这丫头一面,因此只拣了其中两枚。
“剩下的你或卖或自己留着都好,既来了唐府便仔细办差事,总不会亏待你们。”
冬瓜在安妈妈手下学做点心,和她很熟悉,知道不是客套,便劝孟姝:“安妈妈说的对,咱们刚来还没领过月钱,你能有谋生的本事也可以攒些体己钱。”
“安妈妈心意孟姝心领了,只是我想着若这些绣品还能入您的眼,倒是想和您谈谈。”孟姝坐在锈墩上,睁着亮晶晶的眼睛看向安妈妈。
安妈妈并不吝啬给予小丫头们更多的善意,她当了内管事,这些丫头得了她的好,往后也念这份情。于是她主动开口道:“你是想让我帮忙卖出去?这好说,你的绣活儿确实不错,花样子也新颖,回头我拿到外头也能卖上好价钱。”
孟姝果然很开心,不过她又有些不好意思,明显思量了片刻才开口。
“安妈妈,荷包和帕子的布料用的少且都是零散的,左不过费些丝线。我私心想着,咱们府上的老人儿或得宠的大丫鬟,她们得老太太和各位主子赏赐,其中那些布料必定也都是极好的,做完了衣裳也总有多余的零碎,若她们或卖给我或让我绣完卖出成品再一起分成,岂不是更好?”
这是孟姝思量了许久的想法,若此事能成有两个好处。
其一,可以省下买布料的本钱,绣庄里签了契约自然可以免费领布料针线,绣好再回收,但她身为奴仆,等闲不得出府,绣庄这条路自然走不通。
其二就是收获人情了,这才是最主要的。
就像她说的,府里的主子都很大方,随手赏赐的布料或许不是成匹的,零碎的更多,这些赏赐许多人也是收到箱底,以后寻机会卖出去。若能直接在府里和孟姝交易,或等绣好了卖出去再分钱也可。这样的话那孟姝便能交下些人脉。
这件事要达成,首先便要选靠谱的人合作,今天来见安妈妈,孟姝也存着找一个靠山的想法。
安妈妈沉吟半晌,不禁高看孟姝一眼,这丫头心机手段都不缺,即便想要笼络人心也放在了明面上。
“你提议的很好,咱们府里针线房也有不少绣娘,但她们差事繁多,不见得愿意赚这份钱是其一,另外我瞧着你的成品倒要比她们还略胜一筹。
咱们府里的老人儿,手上零碎的布料不少,我去帮你联络联络,其余的你自去说便是,咱们府上并不禁止私下做些什么。”
不光不会禁止,唐家虽有一个远房的侯府做靠山,但门庭已和商户差不多了,因此这种生财有道的丫鬟,在唐府并不突兀。
安妈妈行事果断,等孟姝回去时就拿了许多布料,冬瓜蹦蹦跳跳的送她,在没人的时候孟姝将一条手帕递给她。
“这是原先答应你的,冬瓜,多谢你。”
冬瓜高兴的接过,“我就知道你想着我呢。”不过等她打开一时有些傻眼。
“这...怎么绣了一株大大的冬瓜!”
孟姝噗嗤笑出了声,少女活泼的声音响起,“岂不是很应景,你瞧我绣的这株瓜秧枝繁叶茂,热烈,蓬勃,和你一样,瞧着就让人欢喜。”
冬瓜也乐了,大概从没有被人夸过,她红着脸说:“我可没你说的这么好,不过你真是可惜了,识文断字,样样都好...”
孟姝不是怨天尤人的性子,转移话题让她看帕子上绣的蛐蛐,其实她还挺满意这幅花样,寻常的花花草草,不也值得欣赏么。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的溜走,转眼间到了五月底。
安妈妈亲自来找过孟姝一回,上次三枚荷包和三条帕子,因绣工不错卖了一百五十文。荷包三十五文,帕子十五文。孟姝仔细算过,依市价,零碎布头加针线成本约五十文,净赚一百文钱。
很不少了其实,这些活计也就一两天的功夫便能完成。
这些日子就连曹妈妈也送过一回布料,不过她却不打算卖出去,而是委托孟姝绣些婴儿的贴身衣物。曹妈妈算是她的顶头上司,孟姝自然愿意帮忙,一来二去,孟姝在琅琊院可以说是如鱼得水。
当然也有嫉妒孟姝的,同样都是粗使丫鬟,你凭什么就能赚钱?存这种心思的不少,只是碍于曹妈妈没人敢在人前提起罢了。
孟姝的解决办法就是授课,在琅琊院趁着饭后宣布一条消息。
“若想学刺绣,编结,络子,闲时可自备材料来免费学习。”
主打的就是你眼红,你也上啊!
但刺绣需要天赋,也不是人人都能学,因此孟姝并不吝啬,也不忌讳教会别人饿死师傅,况且你学会了,那就一起接活儿一起赚钱,没准儿我还能从你这里赚一成。别人自然识不破孟姝的心思,这么一来让她的口碑逆转,至少琅琊院的小丫鬟对她殷勤起来,着实收获了不少好人缘。
就这么忙忙碌碌的,就到了领月钱的日子。
一早绿柳也顾不得去饭堂吃饭,直接将孟姝从床上薅起来,“领月钱都不积极,你这脑子是不是有问题,我跟你说每当领月钱的日子,午后歇了晌就有货郎来角门这边,咱们也该买些头花首饰什么的。上次春月就买了桃花簪子,可好看了。”
这些时间孟姝早发现绿柳是个大大的话痨,瞌睡虫也被唠叨跑了。
“那簪子很是不贵了,一百二十文就能买,咱们去的晚了都不一定能买到。领了月钱等午后我叫你咱们一起去。”
等孟姝洗漱的功夫,绿柳还在絮叨。她学了许久也没学会刺绣,但是学会打简单的络子,想着以后大小也是个进项,因此就想买早就惦记上的首饰。
领月钱的账房在前院与后宅中间的一处单独的小院,方便后宅的丫鬟仆妇和前院的小厮。等孟姝她们来时已排起了长队。
约莫两刻钟,孟姝报上自己的名字和当差的琅琊院,留着山羊胡的账房先生熟练的从账册里取出琅琊院那一册,“孟姝,五月当差十六天,曹管事提过按整月计,三等丫鬟,月钱两百文。”
随着高高的声音,账房旁边的司会(古代按指出纳)从钱箱子里取出两串铜钱,孟姝惊喜的接过,本以为只能领到一百文,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
绿柳已领了钱,闻言也替小姐妹开心。
“下个月大爷召开议事会,以往来住琅琊院的大掌柜们出手都极大方,随手赏的必定不少。还有每次议事会的这个月,咱们月钱都翻倍。”回去的路上绿柳眉飞色舞,和孟姝一起双眼亮晶晶的盼望议事会赶紧召开。
这一天来的并不晚。
前几日已不用每天花时间学规矩,孟姝在几次伺候茶水时见了郑东家几回,对方瞧着她时,脸上露出的是满意的神色。
至于陈林,这段时间养的白了些,愈加俊秀,关于他的去向,孟姝旁敲侧击的问过周牙婆。
周牙婆知道她们关系好,只说了一句。
“他们的前程端看命了,约莫月底便要送往京城。”
孟姝便知道和陈林大概这辈子见不到了,但也没什么离别愁绪,不过是在牙行认识了一场的情分。
这日快到晌午,墩子端了饭菜来孟姝房里,两人正喝粥时,春月一脸喜意的进门。
“快着些和我去前院,机会来了。”
春月一手扶着门框,一手指着孟姝,见到墩子时也招呼了一声。“你也跟着去,听说这次要的丫头不少。”
说起来墩子已被拉着去挑选多次了,只是回回都没被选上。
孟姝听着话音儿,心道该是临安府的唐家来人了。
周牙婆私下说过郑东家便是出身唐家的一等大丫鬟,只是不知为何落脚在津南县,还做起了牙行的生意。
刚走到前院,便听敞厅里郑东家爽朗的说笑声。
“浑没想到这次居然是菊裳姑姑来呢,怪道今儿一早就听那喜鹊儿在枝儿上叽叽喳喳的叫,原是故人来了。”
话音里多了几分客套,孟姝也听出了一分惊讶。
接着便有道沙哑的话声响起,不冷不淡,“眼瞅着端阳节就到了,王大家的近日被派去京城走礼,来津南县的差事儿就落到了我头上,原在府上咱们也是熟识的,今儿可给我挑几个颜色好的,咱们府的老太太喜好你也知晓的。”
孟姝墩子二人在前院站定,春月依着例子将孟姝安排到了前排,墩子则落到角落。
不多时,郑东家领着一位四十多岁的妇人出了敞厅,孟姝规矩的站着没抬头看,只眼角余光依稀辨认出来人穿着绸缎外衫。
春花春玲搬了两把椅子,郑东家邀妇人落座后开口。
“菊裳姑姑,照例,与唐府属相相冲的,有碍观瞻的都没安排过来待选,前面两排都依着唐府内院规矩教过的,后面三排做粗使丫鬟也尽够了,擅针线缝补、灶台打杂、伺弄花圃的都在这儿了。”
其实唐府挑人进门自然还要重新学规矩,但能过了郑东家这一关的自然更好,菊裳姑姑看着前两排齐整的小丫头,满意的点点头。
属相既不相冲,孟姝等人便挨个上前,菊裳姑姑身后的仆从捧着纸笔,派头做的挺大。
孟姝事先从春月处得了消息,唐府的主子最喜欢齐整的,有规矩的。
所以挑人时,一要看步伐,不能慌乱,遇事要沉着;二要看身形,包括脸、手等裸露的地方有无疤痕胎记,牙齿是否整齐,有无异味等等。
轮到孟姝时,仆从待她走近便喊抬起头来,孟姝压住慌乱的心绪,缓缓抬头,便从菊裳姑姑眼中看到一丝惊艳。
“这丫头生的好颜色。”
郑东家接话道:“确实不错,来了快月余,若不是要留着给唐府,怕是早就被挑走了。”
菊裳姑姑也不接话,左手指着一旁桌上的茶壶,“倒杯茶来。”
孟姝移步上前,还未接触到壶把手,刚伸出的手便被菊裳一把捏住,见孟姝面上并无慌张之色,暗道是个好苗子。
“打哪儿来的,家里还有什么人,会些什么。”
菊裳看着这一双小手,纤细柔弱,并无冻疮存在的痕迹。
孟姝稳住心神,乖巧回道:“回姑姑,奴婢家在海津镇孟家村,家里还有父亲继母幼弟,平日农忙,闲时绣些帕子补贴家用。”
待菊裳松开手,孟姝也没忘了继续倒茶,郑东家适时说:“也是个苦命的,有了后娘就有后爹,好在孟姝略识得几个字,人也胜在乖巧。”
“识字倒是难得,留用吧。”
孟姝松了口气儿退到一旁,再抬头时正好和墩子的目光接上,墩子排在最后冲她憨厚一笑,露出两只小虎牙。
相处了这么多天,墩子是个好性儿的,若是也能跟着去就好了,孟姝想着。
陆续又选了三十几个人,菊裳拧着眉头指着最后的墩子上前。
郑东家也挑眉,不着痕迹的瞪了春月一眼,陪笑道:“这个叫墩子,别看她长得粗粗笨笨的,在灶上有些天赋,就连安娘子都赞过的,不然也不会留在这儿给您过眼。”
菊裳便不再过问,只摆摆手让墩子也去旁边占着,“正好老太太的小厨房缺几个使唤的,也留用吧。”
墩子呆呆的,得知自己被选中了喜不自胜,春月咳了一声才知道行礼。墩子和孟姝相视一笑,也没忘了给春月递去一个感激的眼神。
菊裳站起身,她此次来津南县不光是给府里挑人,夫人在津南县有两处陪嫁庄子,她领了去巡视的差事儿,刚过了晌午,这便要出门去了。
郑东家陪着送出门,路上又与唐府的另一名管事交代童子们都已准备好,只等着送到京城。之后便回到院子训话:“菊裳姑姑三日后启程,选出来的这几日都安分些等着。”
“好叫你们知晓,唐府已是极好的去处,不光仁善且还是侯府旁支,家大业大同样规矩也重。
但月钱与年节赏赐同样丰厚,你们是从我郑氏牙行出去的,往后切记谨言慎行,规矩行事。之后或许再也见不到了,唯愿你们都能谋个好前程,是做一辈子丫鬟还是攒银子赎身出府,端看你们自己了。”
众人齐齐答是,被选中的皆面露感激,没有被选中的则暗暗伤心,羡慕的盯着孟姝几人。
因不急着和主家离开,统一训话便放在后面,孟姝墩子二人回到后罩房,一路都听见墩子乐呵呵的笑声,临安虽远,但她是不念着那个家的。
墩子上头已有四个姐姐,大姐被三两银子聘礼嫁给一鳏夫,自从知道卖身可以得五两,墩子父母几乎悔死,于是二姐三姐相继被卖,至今不知在哪儿,她同样到了年纪也被家里发卖了。
同一天后半晌,陈林过来找孟姝。
“明日就走?是被哪家买了?”今日只接待了唐府的人,但唐府只选了包括孟姝墩子在内的三十二个小丫鬟。
陈林木然摇头,“我也不知,我们十二个人明日一早走,听管事的说是往北。”
孟姝这才想起是要往京城送的,只是她也不清楚陈林等人去了京城是什么安排。她看着已有几分俊俏的陈林,直觉京城不是什么好地方。
二小姐每日会去云归院给夫人请安,初一十五去福安居给老太太请安,主子们会一起用早食。
另外二小姐每日上午两个时辰去暮云斋读书,午后借着日光充足会在二楼明堂学女红,练字,偶尔与大小姐一起下棋,或和其他几位小姐说话。
至于差事,蕊珠擅梳妆,我掌管二小姐的库房和其他小姐们应酬交际,秦妈妈老成持重在院里是管事,你刚来先每日学着伺候,晚间我们三人轮流守夜,往后具体当什么差事二小姐自会吩咐。”
梦竹大致说了主子日常行动与喜好,不消片刻便过来一位小丫鬟带了许多物品进来,大多是被褥等物,孟姝急忙谢过。
来不及安顿,二小姐已换好了装束,秦妈妈打发身边的小丫鬟来叫孟姝,说让她随二小姐一起去暮云斋读书。
孟姝从次间出来,见蕊珠手中捧着书箱,一脸不高兴的样子。
蕊珠似赌气一般将书箱塞到她手里转身走了,孟姝也并不恼,知道大约是自己挤了她的差事,只是这种喜怒形于色的作态不应该出在一个丫鬟身上。
孟姝恭谨的站在花厅门口,等二小姐出门。
随着脚步声传来,孟姝回头,只见二小姐梳着小流云鬓,上头束一对碧玺宝石珠花,上身着烟柳色银错金双凤织锦褙子,下身配浅碧色束腰长裙,嫩生生的如玉兰般明艳。
二小姐提着裙子出了花厅,对孟姝微微点头,“梦竹与蕊珠读书不多,日后你便随我去暮云斋。”
暮云斋请了两位女先生,一位主教诗书棋艺,听说是在京城都极有名的女先生,经常出入高门。一位则指导女红刺绣,顺便也教导琴艺。
上午的两个时辰,孟姝便在先生教学的外间候着,府内除了嫡出的二小姐和五小姐,另有姨娘们所出的三个女儿也都在一同读书。
五位小姐中,二小姐十岁,三小姐四小姐今年九岁,一母同胞长相可以说是一模一样,五小姐和六小姐都是八岁,年龄相差不大,因此教学进度也差不多。
大小姐今年十五岁,已不在女学里读书,但她时常派人送些茶水果子。
五小姐和六小姐年龄小,总有坐不住的时候,若听到先生咳嗽,便紧张的绷直身体。一般到这时,二小姐略带不满的眼神便会看过来,两位小姐便只能苦着脸坚持。
孟姝的差事也简单,偶尔和其他丫鬟一起进去伺候茶水,换冰盆,伺候笔墨等等。因她是嫡小姐身边的丫鬟,其他小丫鬟对她很敬重的样子。
今日第一回当差,孟姝正百无聊赖的听着女先生讲书,便见一位穿着大丫鬟服饰的姐姐提了食盒过来。
“你便是二小姐身边新来的?大小姐派我送些她亲手做的点心,给各位小姐和先生尝鲜。”
孟姝接过食盒,先替主子道了声谢,旁边的小丫鬟们见此也围过来。
只听大丫鬟有些得意的说道:“这点心名唤龙井茶酥,有趣儿的紧,是我们大小姐独创的点心。用上好的乌龙茶碾磨成粉制成,吃到嘴里茶香四溢。大小姐听说今儿林先生教导茶艺,正与之相配呢。”
孟姝正欲打开食盒的手顿住,以为自己听错了。
堂堂唐府,怎么还会有偷丫鬟手艺的主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