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黑楼:黛玉晋升太子妃后,全员忏悔已完结版

黑楼:黛玉晋升太子妃后,全员忏悔已完结版

方一宇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黑楼:黛玉晋升太子妃后,全员忏悔》这部小说的主角是林黛玉萧霆钧,《黑楼:黛玉晋升太子妃后,全员忏悔》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古代言情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在经历了一场“金玉良缘”后,黛玉妹妹突然成了香饽饽,先是长公主亲自接见,后是皇后召见,荣国府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没想到,天子直接赐婚,将黛玉许配给了权势滔天的三皇子,荣国府瞬间懵了!银子花了,嫁妆咋办?荣国府上下人心惶惶,生怕黛玉记恨。然而,随着黛玉一路晋升,从皇子妃到郡王妃,再到太子妃,荣国府本以为能跟着享福,却没想到,一场场腥风血雨悄然来临。薛家衰败,皇商被夺,王家覆灭,宁荣二府的人也开始接连陨落。...

主角:林黛玉萧霆钧   更新:2025-06-04 08:2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林黛玉萧霆钧的现代都市小说《黑楼:黛玉晋升太子妃后,全员忏悔已完结版》,由网络作家“方一宇”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黑楼:黛玉晋升太子妃后,全员忏悔》这部小说的主角是林黛玉萧霆钧,《黑楼:黛玉晋升太子妃后,全员忏悔》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古代言情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在经历了一场“金玉良缘”后,黛玉妹妹突然成了香饽饽,先是长公主亲自接见,后是皇后召见,荣国府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没想到,天子直接赐婚,将黛玉许配给了权势滔天的三皇子,荣国府瞬间懵了!银子花了,嫁妆咋办?荣国府上下人心惶惶,生怕黛玉记恨。然而,随着黛玉一路晋升,从皇子妃到郡王妃,再到太子妃,荣国府本以为能跟着享福,却没想到,一场场腥风血雨悄然来临。薛家衰败,皇商被夺,王家覆灭,宁荣二府的人也开始接连陨落。...

《黑楼:黛玉晋升太子妃后,全员忏悔已完结版》精彩片段

黛玉一眼看到了那飞鸟美人,忽然间想到那一年在园内和姐妹们作菊花诗。
时间过得可真快,物是人非事事休,果然如此。
正有些感伤,三皇子萧霆钧递过来一只湖田窑刻花小盒,黛玉有些疑惑。
“这是方才在书房,父皇赏的点心,我想你进宫时候太早,这会儿只怕是饿了。”
黛玉接过后打开来,那小圆饼白白糯糯的,瞧着甚是可爱。
“这是冷玫瑰,是用糯米皮,玫瑰花加了山楂作馅儿,软软的酸酸甜甜的。”萧霆钧介绍了两句,“也不知道你喜不喜欢,午膳还早呢。”
“多谢,不说不饿,说着的确是有些饿了。”黛玉见那盒子旁边有个细长凹槽,里头装着小竹签子,倒是感叹三皇子心细,连自己没有净手的细节都考虑到了。
黛玉拿起小竹签子插了一块,放入嘴里,细细品尝后笑道:“果然是玫瑰花儿的味道,吃了简直唇齿留香。”
萧霆钧不自觉松了口气,一开始,他存了不少心思,答应了皇后的建议,可当他见了她,又打发自己信任的小太监去打听她,才开始心疼起来。这样一个姑娘,若是她父母还在,不知会过的多幸福。
“你喜欢就好了,我还怕你吃不惯,本来想,不然将芝麻卷等一并装一些,可一时半会儿没找到合适的盒子来装。”萧霆钧问黛玉是不是很饿,“若很饿,我就叫人送点儿点心来,大家都能吃。”
黛玉摇头,又吃了两块后,也就不吃了。她食量本来就小,如今刘太医一直替她调养身体,已经比往日吃的多些了。
“好哇,三哥你们在这儿吃独食呢。”四皇子萧霆锋,身边跟着葛夕佳,他见了黛玉手中还未来得及合上的小盒子,其实是很感叹的:三哥看来果然将他未来妻子放在心上,时刻不忘啊。
葛夕佳也跟着打趣,不过她打趣的对象是黛玉:“难怪林姐姐今儿穿玫瑰印花的衣裳,我都闻见玫瑰香了。”
今日黛玉衣服上,恰好是绣着红玫瑰。
迟一步来的宋慧兰听了这话也笑起来:“所以三弟和林妹妹,心有灵犀,不点也通呀。”
黛玉红了脸,不知如何辩驳,急得只说了一句:“你们,都不是好人。”
宋慧兰和葛夕佳听后更是大笑。
萧霆钧开口转移话题:“四弟,二哥,你们都有兴趣来打趣我,那看来菊花诗是胸有成竹了吧?”
他这话一说,二皇子和四皇子都齐齐笑了,兄弟二人都在想,果然三弟(三哥)是真维护未来的三嫂(弟妹)啊,这么着急着解围。
“我无所谓啦,父皇又不是不知道我写诗的水平。”二皇子,瑞郡王萧廷锴,十分坦然。
“我也是,咱们兄弟几个,只有五弟和三哥你的诗写得好,今儿五弟不在,定然是三哥你一展风采哦。”四皇子,理郡王萧霆锋接了一句。
上头亭子里坐着的天子看见几个孩子一派和睦,欣慰的向皇后道:“这中秋佳节,果然是好日子。”
一时膳房总管胡全来请示将午膳摆在哪里,天子心情很好,示意就摆在这秋香园的亭子里。
既然是中秋佳节,各宫亲眷入宫,天子免不了就要给各宫赐菜,周宸妃、陆昭仪、冯昭媛......一个一个赐下来,天子抬眼瞧见陪着皇后说话的黛玉,这才想起来,还有一个贤德妃。
罢了,还是赐一道过去,想了想,选了一道光明虾炙。
凤藻宫内,得了赐菜的元春,却不见多少喜气。
今日,贾母与王夫人一到凤藻宫,给元春请安后,贾母就已经觉察出来几分不对劲。
她赶紧细细打量了一番元春的脸色,看起来,并不是病了。
贾母今日之所以一定要进宫来,一来是以为可以拜见皇后娘娘,正好瞧瞧皇后娘娘对黛玉的态度,结果没想到压根儿见不到。



吴贵妃之母,吏部尚书夫人,吴太太,并非头一次到荣国府了。贾府老太太过寿,她也曾来过。

因此她知道,四王八公往来亲厚。如今荣国府又出了一个皇子妃,此番来吃喜酒的人家,比起贾母过寿,还多了些。

但吴太太明显感觉出来,这番酒宴安排,远不如老太太过寿。旁的不说,单说缺少了那个善于说笑调节气氛的琏二奶奶,就让人觉得失去了活泼劲儿。

甚至,吴太太还感觉,贾府的老封君,似乎不大高兴。

吴太太的感觉并没有错,贾母看到新娘子家送过来的嫁妆,就已经十分不高兴了。

当初她之所以松口,点头答应让薛家姑娘嫁进来,有个不为任何人道的原因:她想着薛家皇商之家,家底丰厚,嫁女儿的话,嫁妆定然十分丰厚。

宝钗的嫁妆写着七十二台,看着倒是风光,但里头的东西,完全是中看不中用。

如今贾母正忧愁黛玉出嫁嫁妆呢,原想着宝钗嫁过来,有好东西就拿出来,到时候贴到黛玉嫁妆里头去,这下只怕是大部分都用不上了。

宝钗的嫁妆里,大部分东西,于寻常人家,自然是好东西,可真放在勋贵之家来看,就着实太寻常了。更别提作为皇子妃的嫁妆。连当年她嫁女儿贾敏,都比这些东西贵重精致多了。

因此贾母自然不开心。

王夫人呢,也不开心,因为王熙凤撂挑子跑路了,多年不曾亲自管家的王夫人,为着儿子的亲事,可谓是忙的焦头烂额,这还罢了,最让她痛心的,是银子不够花,几番向老太太请示,老太太都不肯给一点儿。

不仅不给,还处处挑剔,话里话外都在指责她不如凤丫头机灵,办事儿不够热闹。

为了让儿子的婚宴好看,王夫人只能咬牙,掏出自己不少私房来。

甚至,连新郎官,也不见多少喜气。好在喜娘会活跃气氛,等着合卺酒、唱喜歌撒帐等环节都结束了,再没有人乐意闹洞房,毕竟谁都不是傻子,怎么看,今儿这洞房的气氛都有几分古怪。

众人都出去了,新郎官和新娘子之间的气氛更是古怪。二人呆坐着一动不动,仿佛都定住了似的。

直到袭人把怡红院所有丫头带进来给宝钗磕头,改口称呼二奶奶,莺儿便一一赏赐荷包,文杏在旁帮衬。

宝钗头戴礼冠只觉很累,有些撑不住了,见宝玉仍无动作,只好抬手揉捏脖子,莺儿见了,先看了一眼冷着一张脸的宝玉,而后才道:“二奶奶定然累了,先卸了这冠吧。”

袭人忙上来帮忙,却不想一旁的新郎官哼了一声后,也不管宝钗等人,直接抬脚出去了。

一时间屋内的丫头们都惊呆了,宝钗脸上也挂不住,她知道宝玉所念之人,但想着成了亲,慢慢来,宝玉本就怜惜女孩儿,日子久了就好了。

但万万没想到,这才成亲,宝玉就当着一众丫头下她的脸面。

袭人忙上来:“二奶奶,二爷性子古怪,二奶奶只别多心。奴婢立刻去看看。”

抬脚就要走,却不想宝钗叫住了她:“袭人姐姐,不必你去,让麝月去吧,这院子里的人和事,我有些不知道的,正好向姐姐请教。”

袭人只得站住,眼皮一跳,但又看宝钗,与往日似乎并无二样,这才放下心来,留下来先帮着莺儿伺候宝钗。

没一会儿,秋纹倒是提了一小小食盒进来,恭恭敬敬向宝钗道:“二奶奶只怕是饿了,这一天的折腾,奴婢让厨房做了些吃的,不知道合不合二奶奶的口味。”

莺儿上前接过来,打开一看,温热小米粥配了几样小菜,宝钗见了笑道:“果然是个好丫头,我还真就饿了,端过来。”

一时宝钗吃了半碗粥,秋纹忙帮着奉上洗手盆,宝钗夸赞她:“往常不觉得,今日瞧着,秋纹真可人疼,比莺儿伶俐多了。”

秋纹本就是特意来讨宝二奶奶喜欢的,听见这话,十分高兴。

宝钗这儿等了很久,也不见宝玉进来,只好让莺儿伺候自己洗漱,独自睡了。

第二日一早,宝钗才妥当,就听见袭人在外头的声音:“林妈妈好,鸳鸯姐姐怎么一起来了?”

宝钗心底一颤,她知道这二人这时候来,定然是来收那原帕的,可宝玉昨晚压根儿没歇在房内,哪里可能圆房,正焦急呢,倒是听见宝玉的声音了。

林之孝家的和鸳鸯见宝二爷从侧面房间出来,都吓了一跳。不过大家都知道旧年的事情,知道今儿事情办不成,交流了个眼色后,鸳鸯笑道:“老太太等着喝孙媳妇茶呢,二爷快快携了二奶奶过去,不要让老太太久等了才是。”

说罢,鸳鸯和林之孝家的一起走了。

回到贾母上房,因见邢王二位夫人并李纨等已经到了,鸳鸯只得上前笑道:“二爷和二奶奶就来。”

贾母见她们空手而回,就猜到这新婚夫妻定然是没有圆房,眼中闪过一丝不喜,偏偏邢夫人故意问:“怎么,不拿原帕来给老太太瞧瞧,也好让老太太高兴高兴嘛。”

贾母冷眼看了看邢夫人,王夫人则在一旁故意道:“他们才成亲,老太太有了重孙子,也不着急抱第二个。”

她这么说,意思就是,唯一的重孙子也是他们二房的,邢夫人这个无儿无女的孤家寡人还是乖乖闭嘴的好。

贾母对着二人很是不满,淡淡说了一句:“都住嘴,哪有个长辈的样子。”

邢、王两个虽然都闭了嘴,但各自都等着看对方的笑话。

一时宝玉宝钗过来,敬茶说话,一圈流程走下来,贾母乏了,让众人散了。

王夫人还兀自高兴,叫了儿子儿媳去她房里说话。

宝玉借口要读书,王夫人一听不喜,正要训斥两句,宝钗反倒是替宝玉开解:“二爷用心读书,原是好事,太太由他去吧。”

看着儿子的背影,王夫人叹了口气,拉着宝钗的手道:“还得是宝丫头,不计较,这要是换了那林......”

“太太,可不能乱说。”宝钗赶紧提醒自己婆母,林妹妹如今可指婚给了皇子,这话说不得,万一被有心人听见,那就麻烦了。

那短命丫头,竟然有这样福气,王夫人咬了咬牙。

这时有薛家的婆子慌慌张张来了,一来就顾不得礼仪规矩了,赶着向宝钗哭起来:“姑娘,不好了,二爷回来说,大爷的判罚下来了,要砍大爷脑袋呢。”

一句话,惊得王夫人和宝钗都脸色大变,站了起来。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